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推薦】國小數學教案4篇

校園 閱讀(1.51W)

作為一位傑出的老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那麼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國小數學教案4篇,歡迎大家分享。

【推薦】國小數學教案4篇

國小數學教案 篇1

教學內容:三角形的面積第84-85頁

教學目標:

1、經歷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探索過程,理解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

2、通過操作和對圖形的觀察、比較,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使學生知道轉化的思考方法在研究三角形的面積時的運用,培養學生的分析、綜合、抽象、概括和運用轉化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合作精神。

教學重點: 理解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正確計算三角形的面積.

教學難點: 在轉化中發現內在聯絡及推導說理。

學具準備: 每個學生準備三種類型三角形(每種型別準備2個完全一樣的)和一個平行四邊形。紅領巾等。

教學過程

複習匯入

1、複習:想一想,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怎樣計算?這個公式是怎麼推匯出來的?

指名說一說,師可再現推導過程。

2、匯入:出示紅領巾,它是什麼圖形?它的面積該怎麼計算?揭示課題。

二、探究三角形的面積公式.

1.啟發提問:你能否依照平行四邊形面積的方法把三角形轉化成已學過的圖形,再計算面積呢?

2.用兩個完全一樣的直角三角形拼.

(1)教師參與學生拼擺,個別加以指導

(2)演示課件:拼擺圖形

(3)討論

①兩個完全一樣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一個大三角形能幫助我們推匯出三角形面積公式嗎?為什麼?

②觀察拼成的長方形和平行四邊形,每個直角三角形的面積與拼成的平行 四邊形的面積有什麼關係?

3.用兩個完全一樣的銳角三角形拼.

(1)組織學生利用手裡的學具試拼.(指名演示)

(2)演示課件:拼擺圖形(突出旋轉、平移)

教師提問:每個三角形的.面積與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有什麼關係?

4.用兩個完全一樣的鈍角三角形來拼.

(1)由學生獨立完成.

(2)演示課件:拼擺圖形

5.討論:

(1)兩個完全相同的三角形都可以轉化成什麼圖形?

(2)每個三角形的面積與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有什麼關係?

(3)三角形面積的計算公式是什麼?

6、引導學生明確:

①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都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②每個三角形的面積等於拼成的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同時板書)

③這個平行四邊形的底等於三角形的底。(同時板書)

④這個平行四邊形的高等於三角形的高。(同時板書)

(3)三角形面積的計算公式是怎樣推匯出來的?為什麼要加上“除以2”?(強化理解推導過程)

板書:三角形面積=底×高÷2

(4)如果用S表示三角形面積,用a和h表示三角形的底和高,那麼三角形面積的計算公式可以寫成什麼?

7.教學例1

紅領巾的底是100cm,高33cm,它的面積是多少平方釐米?

1.由學生獨立解答.

2.訂正答案(教師板書)

三、總結: (一)總結這一節課的收穫,並提出自己的問題.

(二)教師提問:要求三角形面積需要知道哪兩個已知條件?求三角形面積為什麼要除以2?

四、反饋練習 計算下面每個三角形的面積.

1.底是4.2米,高是2米;

2.底是3分米,高是1.3分米;

(三) 判斷

一個三角形的底和高是4釐米,它的面積就是16平方釐米。( )

2、等底等高的兩個三角形,面積一定相等。 ( )

3、兩個三角形一定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 )

4、三角形的底是3分米,高是20釐米,它的面積是30平方釐米。( )

板書設計

三角形的面積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

三角形面積=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一半, 100×33÷2=1650(cm)

三角形面積=底×高÷2

S=ah÷2

上一篇:上一條:國小數學教案: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二) 應用題的對比

下一篇:下一條:國小數學教案:《梯形的面積計算》教學設計

國小數學教案 篇2

教學內容:

1、 探索長方體的特徵

2、探索正方體的特徵。

3、引出認識五邊形和六邊形。

教學目標:

1、藉助觀察、操作,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徵,並能用語言進行描述,能在方格紙上畫出長方形和正方形。初步認識五邊形和六邊形。

2、經歷探索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過程,發展空間想象力和創新意識。

3、 在具體情境中,感受欣賞圖形美,培養愛護鳥類、保護環境的意識。

教具準備:

長方形鳥巢(能把每條邊都剪下來、左右兩個面是正方形的)、五邊形鳥巢、六邊形鳥巢、一個長方形留著豎著用、

教學過程:

同學們,在不知不覺中溫暖的春天來了,小鳥也出來了。大家看(課件)。有了良好的環境和溫暖舒適的巢穴,小鳥高興地似乎在唧唧喳喳的叫著。所以,我們要保護環境,還要給小鳥做一個溫暖舒適的巢,為小鳥的生活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老師就為小鳥做了幾個小巢,我們一起來看這個鳥巢。

(一)長方形。

1、探索長方形的邊特徵。

(1)你知道這個鳥巢都是用那些圖形的紙卡做出來的嗎?(長方形的、正方形的)

(2)是嗎?為了讓同學們看得更清楚,老師把這個鳥巢每一面的紙卡拆下來,你們好好觀察觀察。(把鳥巢拆開,把每一個面都貼在黑板上)

(3)好,先看這個面,他是什麼圖形的?(長方形的)

(4)對,這就是我們以前認識的長方形,可是長方形的身上還藏著許多的小祕密,我們一起來找一找!先來找他的邊的祕密。板書:長方形的特徵

(5)拿出長方形,你可以用尺子量一量或者用手摺一折的方法,來找出長方形邊的特點。小組四人邊量或折邊記錄,看長方形的邊究竟有什麼特徵!如果你是量的就請記錄到量1的表格中,如果你是折的,就請記錄到折2的空裡。開始!【生操作、交流】

(6)誰來交流你們組找到的有關邊的特徵?【長方形的這條邊和這條邊相等,一樣長,這條邊和這條邊相等】【你們組是用什麼方法得出這樣的結論的?】【量的】【把你們組是怎麼量的展示一下】【這條邊長20釐米,這條邊也長20釐米。這條邊是15釐米,這條邊也是15釐米】

(7)是不是他們組的長方形湊巧有這個現象呢?還有誰是用測量的方法的呢?【你來展示你們組是怎樣測量的】【這條邊長15釐米,這條邊也長15釐米,這條邊是12釐米,這條邊也是12釐米】【所以,它們倆一樣長】

(8)看來,這個特徵應該是真的。那麼還有用折的'方法嗎?【我們組使用折一折的方法】【你們組是怎樣做的】【我們是先把他們倆對摺,他們倆一樣長,再把它們倆對摺,也是一樣長】【嗯,如果像這樣,叫這兩條邊完全重合,那說明這兩條邊是相等的,而這兩條邊呢,也是完全重合,就是相等】。

(9)和他們組發現的是一樣的特徵的舉手!看來經過好幾個組的驗證,這個特徵是真的。

(10)對,我們用不同的方法總結了一個規律:長方形的這兩條邊相等,這兩條邊也相等!經過自己動手所得出的結論同學們一定記憶非常深刻,對嗎?

(11)剛才我們找到了幾組相等的邊?【2組】

(12)這兩條邊就好像我們倆這樣,我們這是?臉對著臉!對,叫做相對!那麼他們叫做什麼樣的邊?【對邊】

(13)真聰明!所以說,長方形邊的特徵就是【對邊相等】板書:對邊相等。

2、認識長方形的長和寬。

(1)我們來給這四條邊起個名字。來,看這組對邊和這組對邊,哪一組比較長?

(2)對,這一組較長的對邊叫做長方形的長。板書:長這一組較短的對邊叫做長方形的寬。

板書:寬

(3)長方形有幾條長?板書:【2條】。幾條寬?板書:【2條】。

3、找出長方形的長和寬。

(1)你能指出黑板的長嗎?你能指出黑板的寬嗎?

(2)你能找到這個長方形的長嗎?寬呢?

(3)看來不是橫著的這個邊就是長。重點要看誰更長!

4、探索長方形角的特徵。

(1)長方形有幾個角呢?那麼長方形的這四個角又會有什麼特徵呢?【都是直角】

(2)你是怎麼知道的?【看著像】

(3)嗯,有依據的猜測和估計是可以的。那麼,要看看我們估量的是不是準確,我們就要用什麼文具來幫忙驗證長方形的角是直角呢?【三角板】【對,三角板上的直角】【那還等什麼?小組開始吧!】

(4)長方形的角都是直角嗎?誰來演示你們組的的測量過程!

國小數學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使學生掌握連乘應用題的基本結構和數量關係,學會列綜合算式.

2.使學生學會用兩種方法解答連乘應用題的同時能用一種解法檢驗另一種解法.

3.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和靈活應用知識的能力,提高用簡煉的數學語言表達的能力.

4.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5.培養學生認真檢驗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認識連乘應用題的數量關係,初步學會兩種解答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連乘應用題的`兩種解題思路,掌握解題方法.

教學過程

一、複習鋪墊.

1.先分析數量關係再解答.

(1)某車間每班有4個組,每組有11人,每班有多少人?

(2)一輛卡車可以裝30袋化肥,每袋重50千克,一輛卡車能裝多少化肥?

2.演示動畫“連乘應用題”

根據動畫演示的內容分別補充問題,再解答.

(1)一個商店運進5箱熱水瓶,每箱12個,_______________?

(2)每箱有12個熱水瓶,每個熱水瓶賣35元,______________?

3.引入新課.

教師提問:複習中的應用題都是兩個已知條件和一個問題,它們的數量關係共同的特點是什麼?(都是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用“×”計算.)

把動畫複習的兩道應用題連,讓學生把複習中的兩道題合併成一道題.教師根據學生的敘述板書題目,引出例1.

教師匯入:看來,在我們的生活中不光會遇到比較簡單的實際問題,還會有這樣稍複雜的問題等待我們去解決.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共同學習:應用題.(出示課題)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1:一個商店運進5箱熱水瓶,每箱12個.每個熱水瓶賣35元,一共可以賣多少元?

(1)指名讀題,並說出已知條件和問題.

繼續演示動畫“連乘應用題”,實物圖逐步轉化為線段圖.

(2)小組討論:你準備怎麼解答這道題?並說出解答的思路.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教師巡視,並參與學生的討論.

(3)彙報討論的結果,並說說你是怎麼想的?

學生可能想到:

方法1:要求一共賣多少元,需要知道每箱賣多少元和一共有多少箱.已知共有5箱,未知每箱多少元.因此,要首先求出每箱多少元.已知每個35元,每箱 12個,求出每箱賣多少元就是求12個35是多少,用35×12=420(元),再求出5箱一共賣多少元,就是5個420是多少,用 420×5=2100(元).

板書:①每箱多少元?

35×12=420(元)

5箱一共多少元?

420×5=2100(元)

方法2:要求一共可以賣多少元,需要知道每個賣多少元和一共多少個.已知每個賣11元,未知一共多少個,先要求出一共多少個.每箱有12個,有5箱,求一共多少個就是求5個12是多少,用12×5=60(個),再求一共賣多少元,就是求60個35是多少,用35×60=2100(元).

板書:②5箱一共多少個?

12×5=60(個)

5箱一共多少元?

35×60=2100(元)

(4)教師談話:像這樣的兩步計算應用題,可以分步列式,也可以列綜合算式,請同學們自己試著將這兩種解法分別列成綜合算式.

學生動筆列式,彙報訂正:

35×12×535×(12×5)

教師提問:第一種解法是先求的什麼?再求什麼?第二種解法是先求什麼?再求什麼?為什麼要加小括號?不加行不行?

(引導學生說出第一種解法是先求的每箱多少元,再求5箱一共多少元.第二種解法是先求5箱一共多少個,再求5箱一共多少元.因為運算中要先算12×5,就必須加小括號,否則運算順序就變了,不符合題意.)

(5)比較、辨析:這兩種解法有什麼區別和聯絡?

明確兩種解法的區別是:第一種解法是先求的每箱多少元再求5箱一共多少元,第二種解法是先求5箱一共多少個再求5箱一共多少元;思路不同,用的已知條件也不同.聯絡是:最後都能求出來“5箱一共多少元”.

國小數學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探索並掌握一位數除整十,整百,整千數的口算方法,並能正確地進行口算,提倡演算法的多樣化.

2.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演算法的過程,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學會合作學習.

教學用具:掛圖,數字卡片,小黑板.

教學設計:

一、 複習

完成口算除法的練習題一組。

學生聽算,做完後集體訂正。

二、 情境匯入

同學們,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科學技術水平也在迅猛的.發展.我們先進的社會,科技水平到底發展到什麼程度 還有哪些領域還有待我們繼續開發 你們想了解嗎 今天老師就帶你們到科技館去參觀.

三、 探索新知

1、 出示題目,提出問題:你從題目中都能獲得哪些資料和資訊?

學生認真讀題,從題目中或資訊及問題,並與同伴說一說。

2、 指名列式,板書。

學生先列出算式,然後思考演算法,並在小組內交流。

3、 組織學生討論演算法。

將學生的演算法板書在黑板上。

可能出現的方法:

1、 2×30=60 60÷2=30

2、 6÷2=3 60÷2=30

4、 將答案寫在書上。

5、 完成試一試第1題。

學生獨立完成,體驗乘除法之間的聯絡。

6、完成試一試第2題,並讓學生說一說發現了什麼?

學生先獨立完成,然後觀察縱向的算式,發現規律,在小組內交流。

組織學生在小組和全班進行交流。

三、拓展應用

1. 60÷3 200÷5 240÷8 120÷4

560÷7 900÷3 180÷6 270÷9

2.一包糖共80塊.分給2人,平均每人……

你發現了什麼

3.這本書共170頁,我已經看了90頁.

⑴還剩多少頁每看。  ⑵剩下的書,要在4天內看完,平均每天看多少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