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推薦】國小數學教案範文合集10篇

校園 閱讀(1.11W)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通過教案准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程序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國小數學教案10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推薦】國小數學教案範文合集10篇

國小數學教案 篇1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三年級上冊數學教科書第10至第11頁。

教學目標:

1.探索並掌握一位數除兩位數的口算方法,能正確計算,體會演算法的多樣化。

2.經歷從實際情境中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感受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培養數學思維能力。

3.經歷與他人交流演算法的過程,培養學習興趣,學會合作學習。

教學重點:

探索並掌握一位數除兩位數的口算方法,並能正確地進行計算,提倡演算法的多樣化。

教學難點:

結合具體情境,用除法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感受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

教學用具:

課件、幻燈、小黑板。

教學設計:

一、複習

1、口算表內除法

6÷3,12÷4,18÷6,35÷7

2、口算整十、整百、整千數除以一位數

30÷3,600÷2,560÷7,360÷9

說說你們是怎樣想的?

3、師出題:84÷4

觀察這道算式,比較與第1、第2題算式有什麼不同?

4、根據這道算式你能編一道應用題嗎?

二、師生互動、合作探究

1、學生彙報所編應用題,嘗試計算解答。

2、探索計算方法,讓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組織學生同桌互相交流計算方法。鼓勵學生演算法的多樣化。

3、全班彙報,交流思考方法。通過交流、討論、反思解決問題的過程,啟發學生總結歸納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口算方法。

4、優化演算法。你認為哪種方法?為什麼?

小結:同學們,這幾種方法都是你們自己的想法,各有各的理由,你喜歡哪種就用哪種。

5、運用知識,解決例題。

(1)讓生根據課件創設情境。

生:陽春三月,鳥語花香,一年一次的植樹節到了,老師帶領同學們在山坡下植樹,他們又說又笑,幹勁可大啦。

(2)在畫面中加入條件“有36人,每組3人”。你能提出問題嗎?

讓生獨立思考,提出解決的問題“可以分成多少組?”。

(3)你想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解答嗎?

(4)讓生獨立思考後,列式解答;師巡視,瞭解學生情況。

(5)全班交流,指名說是怎樣算的,允許學生多種方法並存。

三、靈活運用、拓展延伸

1、 46÷2 84÷4 630÷9 96÷3

66÷3 100÷5 720÷8 48÷2

2、7元 84元

⑴、一雙鞋子的價錢是一副手套的幾倍?

⑵、一雙鞋子的價錢比一副手套貴多少倍?

⑶、你還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結合具體的情境,引導學生理解“幾倍”,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本領,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

四、全課小結、自我評價。

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請把你的收穫與大家共同分享。

國小數學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在實際情境中,認識計算梯形面積的必要性。 2.在自主探索活動中,經歷推導梯形面積公式的過程。 3.能運用梯形面積的計算公式,解決相應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理解並掌握梯形面積的計算公式。

教學難點:理解梯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 教具準備:各種梯形各兩份,剪刀,課件。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明確主題

1. 生活中我們能找到許多平面圖形,這個教室裡有嗎?

2. 請大家看看這組圖片,看看你發現了誰?找到了就立刻喊出它名字!出現次數最多的是……?(梯形)板書 2.梯形,四年級的時候我們已經認識它了,誰來介紹一下它。

3.今天,我們來更深入地瞭解這位朋友,研究梯形的面積。(板書)

二、回憶舊知,建立聯絡

1. 面積,我們現在已經會計算哪些圖形的面積了?他們計算方法你們還記得嗎?(課件)

2. 回憶一下,平行四邊形和三角形的面積計算方法我們是怎樣推匯出來的?還記得嗎?

3. 同學們,我們在研究它們面積的計算時候,都用到了一種非常重要的數學思想——轉化。(板書)把要研究的圖形轉化成已經學過的圖形來發現他們之間的聯絡,進而推匯出面積計算的公式.這種思想,這節課我們也要用到。

三、轉化梯形,推導公式

(一)應用的需要引出猜想 1.同學們喜歡什麼體育運動?喜歡籃球嗎?(課件出示籃球場地)你們知道這一處是什麼區域嗎?這是3秒鐘限制區,是限制對方隊員在這個區域內停留不能超過3秒鐘。

2.但是梯形面積的'計算方法我們還沒有學過,你猜想梯形的面積可能與什麼有關?你想怎樣推匯出梯形面積的計算方法呢?

3.同學們都很有想法,那到底是不是像同學們想的那樣呢?讓我們來動手驗證一下。在動手操作之前,老師提出三點建議:(1)想想能把梯形轉化成學過的什麼圖形。

(2)根據轉化圖形與梯形的關係,推匯出梯形面積計算的方法。

(3)填寫好彙報單,比一比,哪個小組的動作快。明白了嗎?開始吧!

(二)小組活動十分鐘

(三)彙報

1.剛剛同學們把梯形轉化成了多種圖形!現在讓我們請這幾個小組的同學說說他們的想法。大家注意聽,你們的意見相同嗎?你還有補充嗎?彙報:平行四邊形:兩個怎樣的梯形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還有的同學拼成的是長方形,讓我們來看看他們是怎麼拼的。正方形是特殊的長方形,那你們的推導的結果應當是一樣的。是嗎?

2.師:同學們,觀察這些圖形,無論長方形還是正方形,都是……。再看,(移動圖形)你發現什麼了?過渡:看來,只要是兩個完全相同的梯形,就能拼成一個…….(板書)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我們學過:……(板書)然後我們就可以根據兩種圖形間的聯絡來推導梯形的面積了。誰來幫老師梳理一下。平行四邊形的底就是梯形的……….,平形四邊形的高就是……,所以梯形的面積……為什麼除以2?

3.剛才展示的都是拼組的方法,還有些同學只用一個梯形就完成了任務,他們用了分割的方法。你們都看懂了嗎?請這個小組的同學來簡單說說你們是怎麼推導的。你們小組的方法真獨特!方法不同,那你們推導的結論呢?

4.總結:同學們真愛動腦筋,想出了這麼多不同的方法。但這些方法都有共同點。誰來說說?

5.是不是這樣啊?那大家就一起把我們用“轉化”的方法推匯出的梯形面積公式讀一讀吧!(課件)如果用字母表示你會嗎?

6.在這個公式中,哪裡應該引起我們注意呢?在計算的時候一定不要忘記。 四、加深理解,鞏固新知。

1. 總結:好了,同學們,剛剛大家用學過的知識,通過拼合,分割,旋轉,平移等方法,把梯形轉化成了學過的圖形,根據圖形間的聯絡就推匯出了梯形面積的計算方法。

2.這個方法你們記住了嗎?那老師可要考考你了!(判斷題)

3.通過剛剛的研究和辨析,相信大家對梯形面積的計算方法一定有了深刻的理解吧!這個三秒限制區到底多大呢?你會求嗎?需要什麼條件?(課件出示)動筆試試吧。

4.梯形面積的計算方法在生活中經常用到,你們想用新知識來解決一些生活中的問題嗎?

5.梯形面積的計算方法在生活中還有更廣泛的應用,小到…..大到…..都會用到它。

五、結語

轉化在數學當中是一種非常重要而又常用的思想。在圖形的學習中,同學們多次用到了轉化的策略,(課件)其實在學習計算時我們也用到了。那我們轉化的目就是化未知為已知。以後你再遇到一個未知的新問題,你會怎樣想呢?是不是任何未知的問題都可以轉化呢?這個問題留給同學們去思考。

國小數學教案 篇3

【教學內容】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國小數學第十二冊第42-43頁。

【教學目的】

1、使學生理解和掌握求圓錐體積的計算公式,並能正確求出圓錐的體積。

2、培養學生初步的空間觀念、邏輯思維能力、動手操作能力。

3、向學生滲透知識間"相互轉化"的辯證唯物主義思想,在聯絡實際中對學生進行學習目的方面的思想教育。

【教學重點】圓錐的體積計算。

【教學難點】圓錐的體積公式推導。

【教學關鍵】圓錐的體積是與它等底等高的圓柱體積的三分之一。

【教具準備】簡易多媒體、等底等高的圓柱和圓錐空心實物各一個。

【學具準備】三種空心圓錐和圓柱實物各一個

【教學過程】

一、複習

1、圓柱的體積公式是什麼?用字母怎樣表示?

2、求下列各圓柱的體積。(口答)

(1)底面積是5平方釐米,高是6釐米。

(2)底面半徑4分米,高是10分米。

(3)底面直徑2米,高是3米。

師:剛才我們複習了圓柱的體積公式並應用這個公式計算出了圓柱的體積,那麼圓柱和圓錐有什麼關係呢?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圓錐的體積。(板書:圓錐的體積)

二、新課教學

師:圓錐的底面是什麼形狀的?什麼是圓錐的高?請拿出一個同學們自己做的圓錐講一講。

生:圓錐的底面是圓形的。

生:從圓錐的`頂點到底面圓心的距離是圓錐的高。

師:你能上來指出這個圓錐的高嗎?

師:很好,因為圓錐的高我們一般無法到裡面去測量,所以常常這樣量出它的高。

師:你們看到過哪些物體是圓錐形狀的?(略)

師:對。在生活中有很多圓錐形的物體。

師:剛才我們已經認識了圓錐。現在我們再來研究圓錐的體積。請同學們拿出一對等底等高圓錐和圓柱。想一想用什麼辦法能研究出等地等高的圓錐和圓柱的體積之間存在什麼關係,然後把你的想法放在小組中交流,再分工進行實驗。下面我們採用實驗的方法來推導圓錐體的體積公式(邊說邊演示),先在圓錐內裝滿水,然後把水倒入圓柱內,看看幾次可將圓柱倒滿。現在我們分小組做實驗,大家邊做邊討論實驗要求,如有困難可以看書第23頁。

出示小黑板:

1、圓錐的體積和同它等底等高的圓柱的體積有什麼關係?

2、圓錐的體積怎麼算?體積公式是怎樣的?

學生分組做實驗,老師巡迴指導。

師:我們先來回答第一個問題。在你們做實驗用的圓錐的體積和同它等底等高的圓柱的體積有什麼關係?

生:圓柱的體積是圓錐體積的3倍。

生:圓錐的體積是同它等底等高的圓柱體權的1/3。

板書:圓錐的體積等於同它等底等高的圓柱體積的1/3。

師:得出這個結論的同學請舉手。(略)你們是怎麼得出這個結論的呢?

生:我們先在圓錐內裝滿沙,然後倒人圓柱內。這樣倒了三次,正好將圓柱裝滿。所以,圓錐的體積是同它等底等高的圓柱體積的1/3。

師:說得很好。那麼圓錐的體積怎麼算呢?

生:可以先算出與它等底等高的圓柱的體積,用底面積乘以高,再除以3,就是圓錐的體積。

師:誰能說說圓錐的體積公式。

生:圓錐的體積公式是V=1/3sh。

師:老師也做了一個同樣實驗請同學認真看一看。想一想有什麼話對老師說嗎?請看電視。

師:請大家把書翻到第42頁,將你認為重要的字、詞、句圈圈劃劃,並說說理由。

生:我認為"圓錐的體積V等於和它等底等高的圓柱體積的三分之一。"這句話很重要。

生:我認為這句話中"等底等高"和"三分之一"這幾個字特別重要。

師:大家說得很對,那麼為什麼這幾個字特別重要?如果底和離不相等的圓錐和圓柱有沒有三分之一這個關係呢?我們也來做個實驗。大家還有兩個是等底不等高的圓錐和圓柱,請同學們用剛才做實驗的方法試試看。

師:等底不等高或者等高不等底的圓錐體積不是圓柱體積的1/3。師:可見圓錐的體積等於圓柱體積的三分之一的關鍵條件是等地等高。

師:下面我們就根據"等底等高的圓錐體積是圓柱體積的1/3"這個關係來解決下列問題。

例l:一個圓錐形零件,底面積是19平方釐米,高是12釐米。這個零件的體積是多少?

(兩名學生板演,老師巡視)

師:這位同學做的對不對?

生:對!

師:和他做的一-樣的同學請舉手。(絕大多數同學舉手)

師:那麼這位同學做錯在哪裡呢?(指那位做錯的同學做的)

生:他漏寫了1/3。用底面積乘以高算出來的是圓柱的體積,圓錐的體積還要再乘以1/3。

師:對了。剛才我們通過實驗知道了圓錐的體積等於同它等底等高的圓柱體積的三分之一,從而推匯出圓錐的體積計算公式,即V=1/3sh。我們在用這個公式計算圓錐的體積時,要特別注意,1/3不能漏掉。

國小數學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使學生學會看簡單的路線圖,鞏固看圖辨認方向的知識。。

(二)過程與方法

1.經歷用語言表達物體所在方向位置的大致過程,培養空間觀念。

2.體會於同伴合作交流、解決問題的體驗。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尊敬老人的`傳統美德和遵守交通規則等日常行為習慣。

教學重點:

會看簡單的路線圖,鞏固看圖辨認方向的知識。。

教學難點:

用語言表達物體所在方向位置的大致過程,培養空間觀念。

教學過程:

一、情境創設

遊戲激趣:同學們誰能告訴老師現在你們都知道那些方向?

敬老院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出示畫面)

星期天,小明、小剛和小紅要到敬老院看望老人,但不認識路,只有一張圖,請大家仔細觀察勢掛圖,請大家仔細觀察掛圖,幫助他們找到所走的方向和路線。

組織學生彙報,引導學生說出

小紅向西走60米到敬老院;

小明向北走20米,再向東走50米到敬老院;

小剛向西走30米,再向北走50米到敬老院。

完成說一說

請大家算一算誰家離敬老院遠,誰家離敬老院近?

看望老人後,他們怎樣走才能回到自己的家。

組織學生彙報:引導學生說出

小明回家要先向西走60米;現、再向南走20米;小剛向增走50米,再向東走30米。

二、問題探索

完成練一練第1題,出示圖片讓學生觀察 圖文:讀懂題意,獨立完成。

想一想自己確定遊樂場的方法,在小組內說給同伴聽。

彙報交流。

設疑:如果在商場西20米處設停車場,用O標出,怎麼確定位置?你還可以確定哪些物體(景物)用適當的符號標出來,小組內說一說。

完成:練一練第2題。

出示尋寶圖,引導觀察,自由說一說小動物的尋寶路線。

學生彙報。

完成練一練第3題。

小兔送信,請你們幫他算算,從出發到回到家一共走了多少米?小組內討論:確定路線,再計算。

三、實踐應用

練一練第4題。

請你說一說回家的路線,要求運用四個方向準確地表述。

把大家說的路線製成一幅線路圖。每小組指定一人說,其餘同學共同完成圖。

板書設計:

小紅向西走60米到敬老院;

小明向北走20米,再向東走50米到敬老院;

小剛向西走30米,再向北走50米到敬老院。

國小數學教案 篇5

上課時間:4/28

教學內容:83頁例2、“練一練”,練習十五的第1—4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聯絡具體的問題情境,理解並掌握分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能正確進行分數加減混合運算。

2、使學生能運用分數加減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進一步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發展數學應用意識。

3、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進一步感受數學學習的挑戰性,體驗成功學習的樂趣,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能正確計算分數加減混合運算

教學過程

一、口算

1/4+1/3 5/9—2/3 1/2+1/6 3/4—5/8 1/6+3/10

9/14—1/2 3/8+1/8 5/9—2/9 7/10+5/10 3/10+3/4

二、探究

1、出示題目,理解題意。

紅山國小校園裡有一個花園,其中月季花的面積佔1/4,杜鵑花的面積佔1/3,其餘是草坪。草坪的面積佔幾分之幾?

“月季花的面積佔1/4,杜鵑花的面積佔1/3”,都是把哪個量看作單位“1”的?

2、根據題意,列出算式,並說算式意義。

1-1/4-1/3 1-(1/4+1/3)

3、在書上獨立完成兩個算式的計算,再交流計算方法與結果,明確:分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是和整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一樣的。

三、鞏固

1、練一練

(1)計算下面各題。 5/9+2/3—2/5 1—(1/2+1/6)

(2)我國約有7/10的`人口在農村,其餘的在城市。城市人口大約佔全國人口的幾分之幾?

獨立完成,校對交流,明確算式的意義。

2、練習十五第1題

3/4—5/8+5/6 4/5—(1/6+3/10) 3/7—(9/14—1/2)

(1)學生獨立計算,三人板演。

(2)校對交流,特別要注意比較各種方法的優劣。

(3)教師小結:分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與整數相同,參加運算的幾個分數,可以分步通分,分步計算;也可以一次通分,再計算。中間過程中的分數,如果先約分再參加運算比較簡便,就及時約分。怎樣算簡便就怎樣算。

3、練習十五第3題

理解題意後,解答前面兩個問題。 鼓勵學生根據題中已知條件提出用分數加減法計算的不同問題,可以是一步也可以是兩步計算的,並讓學生嘗試解決提出的一些問題。

4、練習十五第2、4題 學生獨立完成後交流校對。

四、總結

這節課學習的是什麼內容?你能把計算分數加減混合運算的經驗和體會說給其他同學聽聽嗎?

國小數學教案 篇6

【教學內容】

圓錐的體積(1)(教材第33頁例2)。

【教學目標】

1、參與實驗,從而推匯出圓錐體積的計算公式,會運用圓錐的體積公式計算圓錐的體積。

2、培養學生初步的空間觀念,讓學生經歷圓錐體積公式的推導過程,體驗觀察、比較、分析、總結、歸納的學習方法。

【重點難點】

圓錐體積公式的推導過程。

【教學準備】

同樣的圓柱形容器若干,與圓柱等底等高的圓錐形容器,與圓柱不等底等高的圓錐形容器若干,沙子和水。

【情景匯入】

1、複習舊知,作出鋪墊。

(1)教師用電腦出示一個透明的圓錐。

教師:同學們仔細觀察,圓錐有哪些主要特徵呢?

(2)複習高的概念。

A、什麼叫做圓錐的高?

B、請一名同學上來指出用橡皮泥製作的圓錐模型的高。(提供刀片、橡皮泥模型等,幫助學生進行操作)

2、創設情境,引發猜想。

(1)電腦呈現出動畫情境(伴圖配音)。

夏天,森林裡悶熱極了,小動物們都熱得透不過氣來。一隻小白兔去“動物超市”購物,它在冷飲專櫃熊伯伯那兒買了一個圓柱形的雪糕。這一切都被躲在一旁的狐狸看見了,它也去熊伯伯的專櫃裡買了一個圓錐形的雪糕。小白兔剛張開嘴,滿頭大汗的狐狸拿著一個圓錐形的雪糕一溜煙跑了過來。(動畫中圓柱形和圓錐形的雪糕是等底等高的)

(2)引導學生圍繞問題展開討論。

問題一:狐狸貪婪地問:“小白兔,用我手中的雪糕跟你換一個怎麼樣?”(如果這時小白兔和狐狸換了雪糕,你覺得小白兔有沒有上當?)

問題二:(動畫演示)狐狸手上又多了一個同樣大小的圓錐形雪糕。(小白兔這時和狐狸換雪糕,你覺得公平嗎?)

問題三:如果你是森林中的小白兔,狐狸手中的圓錐形雪糕有幾個時,你才肯與它交換?(把你的想法跟小組交流一下,再向全班同學彙報)

過渡:小白兔究竟跟狐狸怎樣交換才合理呢?學習了“圓錐的體積”後,大家就會弄明白這個問題。

【新課講授】

自主探究,操作實驗

下面,請同學們利用老師提供的實驗材料分組操作,自己發現螢幕上的.圓柱與圓錐體積之間的關係,解決電腦博士給我們提出的問題。

出示思考題:通過實驗,你們發現圓柱的體積和圓錐的體積之間有什麼關係?你們的小組是怎樣進行實驗的?

(1)小組實驗。

A、學生分6組操作實驗,教師巡迴指導。(其中4個小組的實驗材料:沙子、水、水槽、量杯、等底等高的圓柱形和圓錐形容器各一個;另外2個小組的實驗材料:沙子,既不等底也不等高的圓柱形和圓錐形容器各一個,體積有8倍關係的也有5倍關係的。)

B、同組的學生做完實驗後,進行交流,並把實驗結果寫在黑板上。

(2)全班交流。

①組織收集資訊。

學生彙報時可能會出現下面幾種情況,教師把這些資訊逐一呈現在黑板上:

A、圓柱的體積正好等於圓錐體積的3倍。

B、圓柱的體積不是圓錐體積的3倍。

c、圓柱的體積正好等於圓錐體積的8倍。

D、圓柱的體積正好等於圓錐體積的5倍。

E、圓柱的體積是等底等高圓錐體積的3倍。

f、圓錐的體積是等底等高圓柱體積的。

②引導整理資訊。指導學生仔細觀察,把黑板上的資訊分類整理。(根據學生反饋的實際情況靈活進行)

③參與處理資訊。圍繞3倍關係情況討論:請這幾個小組同學說出他們是怎樣通過實驗得出這一結論的?哪個小組得出的結論更科學合理一些?

圓錐的體積是等底等高圓柱體積的。(突出等底等高,並請學生拿出實驗用的器材,自己比劃、驗證這個結論)引導學生自主修正另外兩個結論。

(3)誘導反思。為什麼有兩個實驗小組的結果不是3倍的關係呢?

(4)推導公式。嘗試運用資訊推導圓錐的體積公式。這裡的sh表示什麼?為什麼要乘?要求圓錐體積需要知道幾個條件?

(5)解決問題。童話故事中的小白兔和狐狸怎樣交換才公平合理呢?它需要什麼前提條件?(動畫演示:等底等高,之後播放狐狸拿著圓錐形雪糕離去的畫面)

【課堂作業

完成教材第34頁“做一做”第1題。

先組織學生在練習本上算一算,然後指名彙報。

答案:13×19×12=76(cm3)

【課堂小結】

教師:請你說說知道哪些條件就可以求圓錐的體積?學生自由交流。

【課後作業】

1、完成練習冊中本課時的練習。

2、教材第35頁第3、4、5題。

答案:第3題:提示:可以利用直尺、軟尺等工具測量出圓錐形實物的底面直徑(或者底面周長)和高,再根據V圓錐=1/3sh計算出該物體的體積。

第4題:(1)25、12(2)423、9

第5題:(1)×(2)√(3)×

國小數學教案 篇7

教學目的:

1、讓學生經歷編寫5的乘法口訣的過程,進一步理解乘法的意義。提高應用乘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讓學生在整理乘法口訣以及練習中初步培養髮現簡單規律的能力。積累積極的學習情感,增強學習數學的自信心。

教學重點:能正確的編出5的乘法口訣。

教學難點:應用乘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掛圖、圖片、小棒。

教學過程:

一、複習1~4的.乘法口訣,及相應的乘法。

1、指名說出~4的乘法口訣。

2、口算 13 22 43 32

二、出示情境圖,探求新知。

1、出示情境圖。

(1)圖中一共有多少人?怎樣列式計算?報名說出每隻船上坐5人,2只船上坐多少人?3只船

(2)、出示表格:

讓學生了解表格的填寫方法,引導填寫與船的只數用對應的人數。

2、討論對照所填表討論怎樣編5的乘法口訣。

(1)師板書

一個5 15=5 一五得五

兩個五相加 25= 二五()

三個五相加 35= 三五()

四個五相加 45= 四五( )

五個五相加 55= 五五( )

(2)指名先算出乘法的積,再說出乘法口訣。並說說為什麼要那樣編口訣。

3、探究發現乘法口訣的編寫特點。

1、指導:口訣分兩步:如一五得五,一五部分是幾個幾相加得五部分得數即結果。

2、討論交流其餘四句的含義。

3、觀察五句口訣看兩個數字,你發現了什麼?

先小組討論,再全班交流。

三、練習想一想,嘗試用口訣解決問題。

1、出示51= 53= 52= 54=

各用哪一句口訣?

四、練習想想做做1-6題。

第一題指導學生比較每組兩個算式表示幾個幾相加?表示的意思一樣嗎?先討論再寫得數。第二題:練習乘法口訣,同桌合作進行練習。

第三題:練習看算式寫口訣或得數。

第四題:開火車回答。

第五題:同桌合作完成,全班交流。

第六題:獨立完成,指名讀出填寫情況,集體訂正。

五、總結評價。

這節課你學會編乘法口訣了嗎?編寫口訣要注意什麼?

板書設計:

5的乘法口訣

1個五 15=5 一五得五

2個五 25=10 二五一十

3個五 35= 三五( )

4個五 45= 四五( )

5個五 55= 五五( )

作業設計:

根據乘法口訣寫算式

三五十五 35=

()() 45=

國小數學教案 篇8

一、教學目的

1.在拼搭和觀察立體圖形的實踐活動中,培養學生的觀察、操作和空間想象能力。

2.在拼搭立體圖形的實踐活動中,體驗並初步學會用上、下、左、右、前、後等詞描述正方體的相對位置。

 二、教學重點:學會用上、下、左、右、前、後描述正方形的相對位置。

 三、教學難點:能根據一定的指令正確搭出立體圖形。

四、教具:正方體

 五、學具:正方體,彩筆。

六、教學過程:

(一)複習引入:

1.師用3個4個正方形擺圖形,師提問:我們可以從幾個方向來觀察它?你看到了幾個正方形?

(二)自主學習,合作探索。

1.遊戲一。

(1)引語:今天我們來做遊戲,好嗎?

我用4個正方形木塊擺一個圖形,但你是看不到我擺的圖形,請你根據我的指令,搭出和我一樣的圖形。

師發指令,生活動。

(2)兩人一組,玩這個遊戲。

遊戲規則:a。兩人不許互相看各自擺的圖形。

b。指令儘可能少。

(3)學生活動。

(4)學生彙報。

2.遊戲二。

(1)我們在來做第二個遊戲。

師:我擺了一個圖形,請你們向我提問題,然後根據我的回答,搭出和我一樣的圖形。

(2)兩人一組,玩這個遊戲。

遊戲規則:a。兩人不許互相看各自擺的圖形。

b。指令儘可能少。

(3)學生活動。

(4)學生彙報。

(三)小結。

你有什麼收穫?

板書設計:

搭 一 搭

遊戲一

遊戲二

練 習 三

一、教學目的

1.在拼搭立體圖形的'過程中,體驗到: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立體圖形,所看到的形狀可能不同。

2.能正確辨認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的立體圖形的形狀。

二、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體驗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立體圖形,所看到的形狀可能不同。

難點:能正確辨認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的立體圖形的形狀。

三、教具:情境圖。

學具:小棒,卡片

四、教學過程:

(一) 複習引入:

指名發口令,學生按口令擺立體圖形。

(二)基本練習:

1.P16第1、2題。

(1)獨立做。

(2)訂正。

2.P17第3題。

(1)獨立做。

(2)獨立搭。

3.P17第4題。

(1)獨立畫。

(2)訂正。

(三)拓廣練習:

1、同步練習P16

2、自主天地P10

(四)小結。

你有什麼收穫?

國小數學教案 篇9

教學內容

概述 這是一節國小數學與資訊科技整合的課,通過學生與計算機的對話,解決在遊森林公園過程中遇到的買門票、租船、為猴子選擇食物等問題,從而複習“單價×數量=總價”這個型別的應用題。

教學重難點

一、能夠應用“單價×數量=總價”這個關係式解決在實際生活中遇到的問題;

二、認識到計算機是學習的有力工具;

知識形成目標

一、熟練的掌握“單價×數量=總價”這類應用題的解法;

情感形成目標

一、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發散思維能力。

二、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具備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觀念;

三、通過小組合作,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及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並培養其優化意識;

課 前準 備

多媒體教室與多媒體課件

學生學習障礙資料

1、 是否能夠熟練地使用計算機;

2、 解決問題時是否能夠考慮各方面的因素。

板書設計

遊森林公園

購買門票

租用船隻

選擇食物

教學過程

教 學環 節 教師活動內容及方式 學生活動內容及方式 設計意圖 及課 後 隨 筆

一.創設情景

激發興趣

今天我和你們的班主任帶你們去遊森林公園。

(師貼藝術字:“遊森林公園”)

聽到這個訊息,你們的心情怎麼樣?

課件演示一輛小火車前進,放著《火車開了》的音樂

我們到公園裡面去遊玩,,要先幹什麼呀?

師板書:購買門票

課件顯示森林公園門票價格牌:“零售:

兒童票每張10元,

成人票每張20元;

團體票(25張或25張以上):

兒童票每張8元,

成人票每張16元。

怎樣買票才能算最合適呢?讓我們進入到買票方案的設計介面。以小組為單位設計一下買票方案,願意設計幾個就設計幾個。

大聲地讀這幾個字

生形容自己的心情

生異口同聲答到:“買票”

生讀門票價格牌

交流獲得的資訊

生在計算機上設計買票方案

只需在方案內輸入單價和數量,就會自動出現總價

渲染氣氛,

激發興趣

聯絡生活實際

使學生體會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

實現人機互動,使學生體會到計算機帶給學習的方便。

教 學

環 節 教師活動內容及方式 學生活動內容及方式 設計意圖 及課 後 隨 筆

二.設計方案

人機互動

將伺服器切換到監看功能,看看每個小組設計的買票方案

評選一下最優方案

課件播放森林公園的美景。

課件顯示收到的新郵件,猴山的飼養員叔叔要大家去猴山幫忙。

課件顯示森林湖

師提問:到猴山要過森林湖,我們該怎麼辦?

課件顯示設計租船方案的介面

將伺服器切換到監看功能,看看每個小組設計的租船方案

每個小組派一名代表向大家介紹他們制定的方案

生評選最優方案,並說出理由。

生欣賞森林公園的美景。

生答應去幫忙。

生積極想辦法,一致認為應該乘船。

生在計算機上設計租船方案

只需在方案內輸入租金和數量,就會自動出現總租金

每個小組派一名代表向大家介紹他們制定的方案

反思:教師一定要引導學生列出算式並說出列式的根據是什麼?

感受大自然的美,激發學生們對生活的熱愛

聯絡生活實際

說明:一共提供了5種船的圖片,將游標放在每種圖片上面,就會顯示每種船的租金和座位數。

反思:教師要引導學生列出算式並說出列式的根據是什麼?

教 學

環 節 教師活動內容及方式 學生活動內容及方式 設計意圖 及

課 後 隨 筆

.設計方案

人機互動

採用“學易”系統評選最優方案

通過“學易”系統檢視選擇情況

課件演示猴山的全景並出現飼養員叔叔,他提出要求,讓大家幫助他設計一個比較合理的為猴子購買食物的方案。

師提問飼養員叔叔要我們幫什麼忙?

課件顯示為猴子選擇食物的設計介面

師演示選擇食物的過程。

生拿起遙控器從5個方案中選擇認為最好的

生通過“學易”系統中顯示的每個選項被選擇的比例情況,選擇最合理的租船方案

生重複要求

生在計算機上設計方案:

將游標放在每種圖片上面,就會顯示每種食物的單價。選擇哪種,只需要單擊一下這種食物的圖片,方案內就會自動出這種食物的名稱和單價,只需在方案內輸入數量,就會自動出現總價,而且還有經費使用情況的提示資訊。

培養學生的優化意識

“學易”系統的使用為學生的選擇提供了科學的依據

1進一步明確要求,為設計選購食物方案作準備。

使學生確實的感受到了計算機帶來的方便

教 學

環 節 教師活動內容及方式 學生活動內容及方式 設計意圖 及

課 後 隨 筆

四.設計方案

人機互動

將伺服器切換到監看功能,看看每個小組設計的方案

評價方案

課件先播放森林公園的美景,但是最後呈現出一幅人們踐踏草坪,破壞環境的畫面。

你看了有什麼感受?

每個小組派一名代表向大家介紹他們制定的方案

生提出優點和不足

生談感受

但不選最優,只要合理即可

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

師生小結

暢談收穫

這次遊森林公園你有什麼收穫和遺憾?

老師做小結,明確今天覆習的知識,小結這節課學生的表現,肯定優點,指出不足。

生暢所欲言地談自己的感受

使學生養成總結和反思的習慣。

資訊科技的使用,使一節複習課成了一節讓學生興趣盎然、意猶未盡的活動課,在這節課中學生的知識、情感態度、價值觀都獲得了發展

國小數學教案 篇10

一、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小組學習的能力。

2、學會運用平均分。

3、 在具體情境與實踐活動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4、 讓學生充分經歷“平均分”的過程,明確“平均分”的含義。

5、初步認識 “平均分”

6、 引導學生感受“平均分”與實際生活的聯絡

7、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教學重點:

理解掌握平均分的含義,方法。

三、教學難點:

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四、教學準備:

各種食物若干。

五、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感受“平均分”

(1)、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些小禮物。老師要送給你們。請動手把糖果分給小組裡的每一位同學,要求把糖果分完。(每一組的糖果的數量不相同)

(2)、各小組動手操作

(3)、各小組彙報情況,教師板書。

(二)、觀察問題

(1)、請小朋友觀察各小組分的結果,你發現了什麼?

(2)、學生觀察彙報。

(3)、從觀察中我們發現有些組分的同樣多,你們能給這樣的分法取個合適的名稱嗎?

(4)、學生自己取名。

(三)、出示課題

(1)、小朋友取的名稱都很好,這些在數學上我們把每份分的同樣多叫作平均分。

寫下板書:平均分

(2)、小朋友再說說剛才哪些組是平均分,哪些組不是平均分。

(3)、剛才不是平均分的小組你們有什麼辦法使它平均分?

(4)、學生交流、彙報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分糖果的.情境中自主發現平均分。尊重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創造性。教師引導學生積極思維,通過問題的引申幫助學生認識平均分。

(四)、學習平均分

1、 教學例2:把10個卡片平均分成5份,怎樣分?

(1)、論分配方案。

(2)、各小組動手分一分。

(3)、學生彙報分法。

(4)、你喜歡哪種分法?為什麼?

2、 分一分:把8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每份應是多少根?(學生動手分一分)

3、 完成課本第14頁的做一做,把12瓶礦泉水平均分成3份。

(讓學生圈一圈,並說出自己的分法。)

(設計意圖):體現分法的多樣化;開放題拓展知識,開拓學生思維。

(五)、應用拓展,理解平均分

1、練習三第2題。

(1)、肯定第二種分法是符合題義的分法。

(2)、引導學生觀察第3種分法是不是平均分?要使它符合題意應該怎樣做?

(3)、學生交流討論彙報。

2、實踐活動:插花活動

3、列舉生活中平均分的例項。

(設計意圖):從多方面加深學生對平均分的認識;開放性的活動使學生多角度認識平均分,為以後學習有餘數的除法打下基礎。

六、教學結束:

學了這節課你有什麼想法和收穫?請同學們寫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