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陽光之下,泥土之上》語文閱讀的練習題

校園 閱讀(6.61K)

⑴於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如許多的事物只有置身於某種背景或者是某類空間的時候,才能顯露出真正的生活之光澤。在潮溼而蓬鬆的土壤中居住著種子的信念,在黑暗中居住著愛情的誓言,在茂密的樹梢後居住著鳥的翅膀,在木質或磚塊結構的房間里居住著人的靈肉。

《陽光之下,泥土之上》語文閱讀的練習題

⑵對人類來說房間是最基本、最真實、最直接、最物化的空間形式。遊牧民族喜歡自帶帳篷,逐河而棲;產生獵手的民族喜歡用木質建構房屋;而漢族人則用鍛燒的磚塊造就空間,這是怎樣的把泥土變成金子的過程啊!

⑶同樣,我居住的房間是鋼筋、混凝土之結構,環顧四壁,它使我實現了一個人的平凡、清貧,還包括清澈與溼潤,在瞌睡中啟合的夢幻。於是,空氣、陽光、花朵都被賦予一種內在的形式。

⑷房間不大,來回只有七步之遙,在泥土之上,又被壓在陽光之下。在七樓,七樓從另一種角度說,又是高於現實置於夢幻下的一個層面。我在這十幾平米的空間裡認真地生活著,建立著自己內心的秩序,有時也懷想古代人與現代人生活的另一空間。城市中總是充滿著喧譁與躁動,但只要開啟窗戶,陽光與空氣就橫衝直入,而拉上窗簾,個人的夢想就已開始——黑暗是告慰的中心。

⑸隨手關閉與啟開的房門就像守侯幸福與拒絕災難的過程,或者就如阿里巴巴一樣也喊著“芝麻開門,芝麻開門”。一個坐在固定房間裡的讀書人並不因為貧困而喪失擁有精神的快樂

⑹在陽光的照耀下,房間裡的空氣也似乎變得潔淨如洗了,我注視著舞蹈的陽光和熠熠飛行的細碎事物。事物在既定的未被介入內心的真實狀態下是引導我走向光明的場所。

⑺在房間的地面一角堆放著一名漂在城市裡的打工者的書籍。窗前僅放著一張書桌。書桌已被肘部磨得有些發亮,亮得熟糯,有一種典雅的沉著。我知道由於人們對材料的偏好,使得樹木遠離了森林,利刃的鐵器早就聽命於人類,毫不吝嗇地襲擊了其根部。在房間裡我還依稀地聽見了鐵器揮動的聲響,一下一下地。

⑻樹木變成材料後,佔據著一方空間,空間也便顯愈是狹窄。這總讓我想起那些被無故侵佔的土地,前者與後者一樣反映了某種被踐踏的命運。

⑼除了書籍和木頭,我想不起還有什麼事情能夠令我如此地親近。依靠它們,我深受保護。

⑽樹木有一種既存的神性之光,它的傷口是它流淚的眼晴,當它徹底沉睡之後(也只能是沉睡),它依然沉浸在美麗與憂傷之中,如同音樂的傾訴與顫動。

⑾房間因有了這些,也就有生命的.呼吸。夜深人寂之時,溫柔如另一種力量拂動在我的臉頰之上。

(選自《散文》2004年第4期)

1.仔細閱讀第1段的畫線句子,請你分析這樣寫的作用和好處。

2.第4段中,作者說“黑暗是告慰的中心”。請聯絡“房間”在文中的主要含義,分析作者這樣說的原因。

3.最後一段說“房間因有了這些,也就有了生命的呼吸。”請你用自己的話概括“這些”具體包括哪些內容。

4.下列對這篇散文的賞析,不正確的兩項是()( )

A.本文以讚美房間開篇,開門見山,引出下文;以房間“溫柔如另一種力量拂動在我臉頰之上”作結,首尾照應,結構嚴謹。

B.第2段作者運用詮釋和對比的方法,抒發了“我”對房間的喜愛之情,形象生動,富有感染力。

C.本文自始至終都圍繞房間的功能和作用來寫,筆之所至,情之所染,喜悅之中夾雜著淡淡的憂愁。

D.文章通過對“我”生存環境和生存狀態的描寫,形象地說明了精神生活的重要性,也含蓄地批評了人類破壞生態平衡的做法。

E.作者在文中多次運用第一人稱的寫法,主要是便於和讀者交流,也便於抒情以及客觀敘述,很有說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