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巴黎聖母院》讀後感

校園 閱讀(4.84K)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後,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後感,把你的收穫和感想記錄下來吧。那要怎麼寫好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巴黎聖母院》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巴黎聖母院》讀後感

《巴黎聖母院》讀後感1

人的心只容得下一定程度的絕望,海綿已經吸夠水了,即使大海從它上面流過,不能給它增添一滴水了。

在中世紀法國巴黎的教堂裡,美麗善良的吉卜賽女郎愛斯梅拉達與醜陋的教堂敲鐘人卡西莫多和罪惡的神父克洛德上演了一出驚駭世俗,美麗而又醜陋的悲劇。醜聾人卡西莫多被巴黎聖母院的神父克洛德收養,做撞鐘人,外貌正經的神父克洛德自從遇見美麗的吉普賽少女愛斯梅拉達後,被其美色所誘而神魂顛倒,指使卡西莫多強行擄走愛斯梅拉達,途中被弗比斯騎兵上尉隊長所救,愛斯梅拉達因而愛上了弗比斯。但弗比斯生性風流,被懷恨在心的克洛德刺殺,但沒有死。他嫁禍於愛斯梅拉達,令她被判死刑,行刑時,卡西莫多將愛斯梅拉達救走並藏身於聖母院中,乞丐群眾為救愛斯梅拉達而衝入教堂,誤與卡西莫多大戰,愛斯梅拉達被由克洛德帶領的軍隊絞殺在廣場上,卡西莫多憤然將克洛德從教堂頂樓推落地下,最後卡西莫多撫著愛斯梅拉達的屍體殉情。

作品中對教堂華麗、巨集偉壯觀的絲毫不吝嗇描寫是為了反襯出當時的社會環境和社會背景,也是作者對當時社會的不滿與抨擊。在這樣環境下教堂裡的人們徹底爆發出人性醜惡的一面,人們的心理變得扭曲於是悲劇的人生上演。善良美麗的愛斯梅拉達,醜陋的敲鐘人卡西莫多他們便成為黑暗社會,殘暴教會勢利下社會底層人民的犧牲品。

雨果在其《巴黎聖母院》著作中似乎表現了美麗與醜陋只不過是一瞬間的主題。悲劇中的各個人物都具有美麗與醜陋的形象:美麗善良,多才多藝的愛斯梅拉達,容貌醜陋,但卻勇敢善良的聾啞敲鐘人卡西莫多,容貌帥氣,但卻生性風流的弗比斯,開始善良在社會壓迫下人性變得扭曲的神父克洛德。

雨果《巴黎聖母院》的發表流傳,揭露了當時專橫、殘暴的封建王朝和陰險卑鄙的教會勢力對善良無辜者的殘害,也揭示了在禁慾主義的壓抑下人性的扭曲和墮落的過程。

《巴黎聖母院》讀後感2

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人生在世就是一場旅行,要麼心,要麼身體一定會有一樣在路上。一杯咖啡,一縷陽光,捧著一本《巴黎聖母院》淺淺的默唸,就像靜坐在塞納河畔的書樓,窗外的河面上浮著一層氤氳的水氣,幾艘駁船漸行漸遠,更遠處教堂尖尖的屋頂突兀的刺破霧靄,四周幾隻白鴿在孤零的盤旋,若有如無的鐘聲迴盪在灰濛的天空,悠揚到不能再悠揚……

雨果就像一個天才的畫匠細緻專注的為你勾描著一個唯美的畫境,小心翼翼地讀著每一行,不忍錯過每一個字,生怕被作者落下了腳步,迷失在這夢境般的巴黎。我猜這一定不會是靜默的畫面,背景裡還會有音樂的縈繞,淡淡的憂愁,卻也不必刻意的勾起哀傷。一切的故事就像是午後少女慵懶的呵欠,自然而然的緩緩舒展開來。

美是一面鏡子,照著人們心中的善惡,而艾斯米拉達就是這樣的一面鏡子。當牽著山羊在廣場上翩然起舞的那一刻,她就是美的化身,純淨而不染塵垢的映照著人們心中對美的讚歎對愛的渴望,以及神父克洛德一般嫉妒的火焰和佔有的狂熱。美並不是一種錯誤,愛也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人心。

聖母院高聳的鐘樓沐浴著光輝,卻不肯將一絲的光明投照進卡西莫多的內心,矇昧如他,遵從著神父克洛德的所有指示,直到炎炎夏日下,那一碗清涼的水浸潤他枯竭的內心,茫茫沙漠中才多了那麼一片綠洲。寬容與美往往能創造奇蹟,卡西莫多的內心被悄悄改變,雖然他依舊醜陋,依舊生活在被人遺忘的角落裡,卻有一粒綠色的種子在悄然發芽,蓬勃生長。有一種愛總是很卑微的棲息在角落,躲在一旁註視,很輕很輕,輕到我們似乎永遠感受不到,然而它就那樣真真切切的存在。就像磅礴大雨中看似隨意伸展出的一片綠葉,默默地呵護著柔嫩的花兒。美值得人去守護而不是毀滅。

《巴黎聖母院》讀後感3

《巴黎聖母院》是法國作家維克多·雨果的第一部大型浪漫主義小說。它以離奇和對比手法寫了一個發生在15世紀法國的故事:巴黎聖母院副主教克洛德道貌岸然、蛇蠍心腸,由愛生恨,迫害吉卜賽女郎愛絲美拉達。面目醜陋、心地善良的敲鐘人卡西莫多為救女郎捨身。

我欣喜地翻開書,迎接我的是美麗的少女愛絲美拉達和她那隻歡蹦亂跳的小羊,以及他們在一起的一個個歡快的場面。接著出現在我面前的,是那高達古老而神聖莊嚴的聖母院。

啊,那個敲鐘人,那個卡西莫多,相貌多麼醜陋,那是一種我無法想象也不敢想象的醜陋,我心裡不禁籠上了一層厭惡感。

隨著故事的發展,場景不再明快了,更多的是那聖母院的陰鬱,我的心為少女愛絲美拉達的困境一次次緊縮,緊縮,直到縮出了一身冷汗。讓我意想不到的是,在這困境籠罩愛絲美拉達的時候,拯救少女的不是上帝,不是達官貴人,不是“救美”的英雄,也不是少女夢中那英俊瀟灑的白馬王子,而是那個醜陋的卡西莫多。那救助的場面一次次在我眼前閃過,那披散的亂髮,那強健的胸膛,還有那隻閃著自豪光芒的獨眼,在我心中一次次放大,放大,直到佔據了我的整個心靈……

自豪,是的,多麼值得自豪啊!我終於看到了一位相貌醜陋的人身上最美的東西:在教皇的黑暗統治下,在虛偽卑鄙的副主教、輕佻放蕩的弓箭隊長中間,竟然有一個如此樸實而又震撼人心的形象!這個形象深深地印在我心上,使我懂得了美的真正含義,這是一種經過重重磨難而迸發出來的人性美,這是一種凝結著善良與勇敢的心靈美!為了正義,卡西莫多毅然放棄了他一直信奉如神的副主教,這是一種反抗,一種對當時殘暴統治的反抗!

我反覆回味著那豪壯的場面,我要把卡西莫多的美永遠刻在腦海中,以填補我對美的膚淺認識。

《巴黎聖母院》讀後感4

巴黎聖母院,其實是一座教堂。而作者雨果恰恰講的就是以這座教堂為中心的故事。小說將美與醜表現得淋漓盡致,不僅僅是外貌的,更有心靈的。

愛斯美拉達,卡席莫多,兩個外表有著天壤之別的人,彷彿一個是天使,一個是魔鬼,然而,他們卻有著同樣一顆善良的心。她,給搶過她的他送水,他,給心灰意冷,生意破滅的她以撫慰,他為她輕過命,她為他流過淚,因為命運的戲弄,他們都各自經受著活著的煎熬,因為命運的無知,愛斯美拉達,卡席莫多,擁有兩種人生的他們走到了一起。

命運不見得是悲慘的,但它一定是折磨人的。

愛,它有近萬種詮釋,《巴黎聖母院》中所釋放出的愛的光線可完全移於愛斯美拉達,一讀即知,愛斯美拉達所受著五個人的五種不同的愛。

羅朗塔樓隱修女,她的愛叫做恨,她越是恨被認為是吉卜塞人的愛斯美拉達,就越表明她有多愛她,只是她做夢也沒想到,自己日日看守的紅鞋的主人,就是她最愛的女兒,她最恨的吉卜塞女郎—愛斯美拉達。

詩人格蘭古瓦的愛叫尊重,作為她名義上的丈夫,他有著詩人都具的那顆單純的心;弗比斯的愛叫遊戲,他是唯一一個她所鍾愛的人,然而卻是把愛情當作一場電影的不正派者;卡席莫多的愛叫做遠離,他明白自己的醜陋,不接近她,給她最大的幫助、愛護,給了愛斯美拉達感動的藉口;我所要強調的,是這個人,克洛德·弗羅洛,聖母院副主教,他的愛叫恐怖,佔有,撕殺,罪惡。為了得到愛,他寧願讓愛死去,他的心是可怕的,他根本不懂什麼是愛,他只懂得自己擁有,或別人失去。

愛,和命運,他們永恆地存在於同一個地方,他們不是矛盾的,不是相對的,命運總在愛中幻化成一種語言,愛總因命運而變得很美。命運是進入眼睛裡的一粒塵埃,等待一滴淚水的洗滌,而當那淚珠兒落下,裡面閃動著的,就叫愛。

《巴黎聖母院》讀後感5

我決定讀一讀雨果的《巴黎聖母院》。

欣喜地翻開書,迎接我的是愛斯梅拉達和她那隻歡蹦的小羊,是一個歡快的場面。接著,出現在我眼前的則是那莊嚴的巴黎聖母院。

對了,那個敲鐘人,好個卡西莫多,多麼醜陋,那是一種我從未想過的醜陋,心裡不禁籠上了一層陰影。

故事發生在“愚人節”那天,巴黎聖母院的副教主愛上了那個少女,於是他命令這個敲鐘人將這個美麗的少女搶來。結果,少女被法國國王的弓箭隊長法比救下了,他把卡西莫多抓到廣場鞭打,善良的姑娘不記仇恨,反而送水給卡西莫多喝。

卡西莫多外表雖然醜陋但內心純潔高尚,他非常感謝她並且非常愛慕她。但是美麗的少女對法比一見鍾情,兩人約會時,副教主出於嫉妒殺死了法比,少女因謀殺罪被判死刑,少女在廣場上被絞死了。

卡西莫多悲憤交加,將他的義父(就是副教主)推下了鐘樓並找到了少女的屍體和她死在了一起。

在教皇的黑暗統治下,在虛偽卑鄙的副教主和輕佻放蕩的弓箭隊長中間,卡西莫多無疑成為了一個震撼人心的形象!這形象深深的刻在我的心上,使我懂得了美的真正含義。這是一個經過重重磨難而迸發出來的美,這是一種凝結著善良的與勇敢的美,為了正義,卡西莫多背叛了他一直信奉如神的副教主,這是一種反抗,一中對當時殘暴統治的反抗。

同時,這本書揭示了美與醜是並存的沒有美就無所謂醜,有了醜才會顯現出美的存在,美不可能十全十美,醜也未必沒有一處閃光點,美與醜只是相對而言的,外表美的東西,不一定有心靈上內在的美。有時候,最美的東西往往是最醜的,最醜的東西卻是最美的,美與醜,不像真與假、對與錯那樣明顯但醜到極致便是最美。

真善美並不是光禿禿的.虛榮的外表和假意的真誠,而是一點一滴對它的執著和追求。

讀完這本書,我反覆回想起那壯麗的場面,我要把卡西莫多的美永遠印在腦海裡,以修正我那對美的膚淺認識。

《巴黎聖母院》讀後感6

《巴黎聖母院》這本書在地域方面的影響十分大,它讓遠處於法國巴黎的聖母院聞名於世。維克多·雨果的功勞必須是肯定的。

《巴黎聖母院》是世界文壇上的一顆璀璨的明珠,閃閃發光,萬人矚目。寒假中,讀完這本書,受益頗多,心得如下幾點:

  一、美與醜

敲鐘人卡西莫多,公認的醜大王,他的獨眼,他的醜陋的臉,他的畸形腿,讓人不覺在心中勾勒出這個角色的大概輪廓,都不禁作嘔。但是在他傷害愛斯梅拉達之後,被人綁在受恥柱上,肉體在烈日下灸烤,心靈在強光下煎熬。口乾舌燥至極,討口水喝時,只有愛斯梅拉達站了出來,帶來了甘霖與希望,撒播下了善良的種子。它在受恥柱上抽芽開花,那花純潔、剔透,開得熱烈而樸實。致使他終究改邪歸正,而終結弗羅洛罪惡的,充滿汙穢的生命的人,就是他,醜大王,卡西莫多。隨愛斯梅拉達長眠於鷹山。這是崇高的內心,是靈魂的醒悟與救贖。三分是鬼,七分是人。

而騎著高頭大馬的弓箭手隊長弗比斯,外表風流倜儻,一副君子模樣,奈何是一個偽君子。在玩弄了愛斯梅拉達之後,毅然將她拋棄。愛情這樣聖潔的東西,被蒙上了灰塵。

我想即使擁有再好的皮囊,內心骯髒,醜惡,物何能盡其用啊!

這種美醜對比,不僅是人心間的對比,更是靈魂鞭撻。

  二、悲劇

主教代理弗羅洛,一個幾近完美的人,在十幾歲時就已完成了當時的各種高等學業,樹立了幾近完美的人格,但是在遇到愛斯梅拉達之後徹底的變了,從一個想要拯救的人變成了一個想要毀滅的人。他錯解了愛,認為愛僅僅是擁有。

愛斯梅拉達的死十分令人惋惜,源頭並不是她的美麗,而是當時的社會,法官寧願相信子虛烏有的巫術,也不肯相信真相,多麼可悲的人心,多麼可悲的社會啊。

  三、感悟

美醜交織,靈魂纏繞,是人性的覺悟,是肉體的超脫。我們何不做一個善良的人?擁有一顆聖潔的內心,來認清世界的黑、白,沐浴它溫暖的晨曦。

我的報告完畢,謝謝大家!

《巴黎聖母院》讀後感7

夢裡芳華亂,這個寒假,我讀了名著《巴黎聖母院》,它是法國大作家維克多雨果先生寫的。雖然不能很清晰的讀透它的內涵,但是我暗暗地,明白她的用意。

這個故事敘述了:吉卜賽女郎愛斯美拉達自幼失去雙親。成人之後來到法國巴黎,靠賣藝為生。在這遇上長得非常醜的卡莫西多。卡莫西多自幼也是失去了雙親,被副教主克洛德收養,一直生活在聖母院裡。克洛德貪戀愛斯美達的美貌,起了歹心,想用死刑逼迫愛斯美拉達屈服於他,做他的妻子。但愛斯美達卻不肯就範。在臨要行刑的最後一刻,愛斯美拉達找到了她的生母——城裡的麻袋瘋女,但她卻逃不過悲慘命運,被吊死了,她的母親因悲傷過度也死了,而卡莫西多把收養他的副教主克洛德從教堂的最頂處推下去後,自己也跳樓自殺了。

這個故事是十分悲傷的,故事裡的主要人物全部都死去了。體現了15世紀末,當時的法國人民對宗教信仰的不敬與誤解,以至大學生,教士和乞丐們都非常混亂。打著“天主教”的名義,到處欺壓百姓,殺害無辜,不學無術,使當時的百姓們痛苦不堪。迷信風氣的日益加重,可惡的吉卜賽人無情地搶走孩子……整個社會陷入混亂不堪的狀態。

但是書中的主人翁愛斯美拉達和卡莫西多,卻讓我感到一絲溫暖,一絲希望。雖然表面上他們看起來好像都不善良,甚至看起來有一些邪惡,但實際上他們都非常的善良,純潔,只是當時的社會環境是邪惡,混亂的,所以對於他們兩個人來說,力量是極其卑微的。正是因為他們倆的存大,帶給我無比的震憾。

讀完了這本書,我仍然意猶未盡,它讓我如身臨其境一般,感受到了當時法國社會的黑暗與混亂,但同時也讓我明白了,只要心存善良,即使在黑暗的時代也會散發光芒,而最終因這個光芒而戰勝邪惡,驅趕黑暗。

《巴黎聖母院》讀後感8

寒假,我幾乎日日夜夜都沐浴在耐人尋味、引人深思的書香之中,被薰陶得如痴如醉。其中,最令我感觸的是法國著名作家、詩人雨果的名著《巴黎聖母院》,它使我體會到世間的人情冷暖、善良忠厚。

自從讀了《巴黎聖母院》後,我的心靈就被它深深地震撼了!它藝術地再現了四百多年前法國國王路易十一時期的歷史真實,讓我們看到了善與惡,美與醜的較量。曾幾何時,我也對“正直善良”這個詞語感到迷茫,難道人生存在世上善良誠摯真的那麼重要?可是自從讀了它這刻起,我明白了:正直善良並不是個人特有的,而是每個人內心深處都存在著的一種美、一種本能!只是在這個弱肉強食、兵不厭詐的社會裡漸漸被金錢、權力這些過眼雲煙般的利慾淹沒了而已。有誰不想做一個心地善良的人,受到別人的喜歡、愛戴,但由於生活和工作上的種種原因而被迫將自己善良的一面隱藏起來,令自己蒙上凶惡、殘忍面具。幸好的是,這個社會仍然擁有許多善良、誠懇待人的心,這些是值得我們學習。因此,我們從小就要培養一顆善良的心,學會怎樣去對待別人。儘管,你的面孔並不漂亮,但你真誠依然能感動別人。因為,外表並不重要,就如加西莫多,雖然他的樣子令人厭惡、害怕,但是他憑著正直善良受到了眾多人的愛戴,這是不容分辯的!我們待人處世都要本著一顆金子般的心,這樣肯定能“朋友滿五湖,知己遍四海”。雖然, 許多人都認為在如今這個複雜的社會裡,如果太老實,肯定會受騙,但我們要知道,這個“老實”不同於前者,它是代表機智、小心,而前者則是出自內心的溫柔、善良、對人的好,這是我們要時刻提醒自己的!

書籍,讓我在知識的海洋裡遨遊;《巴黎聖母院》,令我體會到生命中最重要的東西莫過於真誠與善良而已!

《巴黎聖母院》讀後感9

翻開《巴黎聖母院》,總能給人一種迷茫的感覺,這本書將人性的虛偽,卑鄙,陰暗表現地淋漓盡致。但黑暗中總有一絲光明——人性的善良和奉獻,雖然很微弱,但也能指引人們前進。正是如此,才讓人有讀下去的信心。

作者雨果將善惡兩者寫到了極端,形成天壤之別的對比。這個方式讓人明白了善惡美醜不在乎表面。印象深刻的是那富麗堂皇的教堂,它是一件華麗的外衣,掩蓋了人性的醜惡,假借宗教來表現。宗教像是茫茫大霧,籠罩了人性美麗的一面。

在封建王朝中,官吏勾心鬥角,針對人民,與人民為敵,艾斯梅拉達因為這刀山火海般的冤獄而被迫害。在“奇蹟王朝”中,看似衣衫襤褸的貧民,流浪者,卻互相幫助,捨己為人。為救出艾斯梅達拉而攻佔聖母院。看似和善親切的克洛德,實際內心充滿嫉妒,陰狠,自私。而莫加西多更是如此,看似駝背,獨眼,但能捨己救人,從絞刑臺上救下艾斯梅達拉。克洛德和加莫西多都同樣愛慕艾斯梅達拉,但都遭到拒絕,走向毀滅,但克洛德是毀滅他人成全自己,加莫西多是毀滅自己成全他人。這是多麼大的區別啊!

艾斯梅達拉在這個陰暗的時代,是最耀眼的光芒,擁有迷人的外表的她,內心也是清澈純潔。他對待山羊,救下落魄的詩人,想給劫持自己的加莫西多送水,對負心的弗里斯至死都保持愛情中,不難看出,她是個至善至美的人,正因為她的特立,才被這個世界所排斥,被辱為“女巫”“殺人犯”,被送上了絞刑架。

那段時間的法國,烏煙瘴氣,讓人窒息,人民希望有曙光照耀這裡,但不可能,這意味著要打敗“真善美”的上帝,矛盾體現了殘酷的事實,揭示了人性的悲哀。

掩卷,我依舊唏噓不已,鐘聲還似乎在我腦海中激盪……我要在這個殘酷的世界裡燃燒自己,發出熾熱的光芒!

《巴黎聖母院》讀後感10

偉大的小說不僅僅在於它情節的曲折驚險刺激;更在於它塑造的人物,它揭露的事實,它反映出的人性,給人的巨大震撼。巴黎聖母院做到了這一點。這本小說其實很複雜。看過了那麼多遍,我貌似始終只能停留在簡單的情節和人物行動上面。但我似乎隱隱約約看到人物內心鬥爭的激烈。有種莫名的震撼。

這是一部寫人的小說。沒有神,也沒有神性。沒有人是完美的,所有人都帶著缺陷。沒有人是完全理智的,都帶著或多或少人類本身的瘋狂。這是一場正義和邪惡,美麗和醜陋,純潔和骯髒的較量,是一幅光怪陸離又鮮血淋淋的愛情悲劇畫卷,又是一部上至法王路易十一下至乞丐賤民的史書。

在《巴黎聖母院》中,作者以極大的同情心描寫了巴黎最下層的人民、流浪者和乞丐。他們衣衫襤褸、舉止粗野,卻擁有遠遠勝過那個所謂有教養、文明的世界裡的人的美德。互助友愛,正直勇敢和捨己為人的美德。

小說中巴黎流浪人為救出愛斯梅拉達攻打聖母院的場面,悲壯、激烈、慷慨、驚心動魄,顯然是在一定程度上融入了七月革命中巴黎人民顯示的英勇精神和巴黎人民搗毀聖日爾曼教堂和巴黎大主教府的事件。

高聳威嚴的巴黎聖母院。醜八怪和吉普賽女郎。卑微而悲慘的愛情。翻開《巴黎聖母院》,我彷彿走進了一個夢幻般巨集偉的時代,這裡聖潔的教堂和齷齪的乞丐街並存,位高權重的主教和招搖過街的醜八怪之王並存,驚人的美麗和恐怖的醜陋並存。法國大文豪雨果的筆下源源不斷流出的,不僅是一個搖搖欲墜的王朝,不僅是一位堅強而多難的女子,不僅是愛與恨的交織,更是人性中,美與醜不朽的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