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讀後感15篇

校園 閱讀(5.27K)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總結呢?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後感了。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後感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讀後感15篇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讀後感1

尹老師的好書裡其實已經給出了答案——不管就是最好的管。

也誘發了我寫第二篇讀後感的願望。說到“管”我想不乏有多種理解,控制是一種管、指揮是一種管、打罵是一種管、說教是一種管、引導是一種管、貌似不管卻幫助孩子建立自控的意識並訓練該能力也是一種管,這是我認為最高層次的管。然而達到這種管的境界真是太難了,稍有偏頗就有可能差之千里。看了好書中尹老師對於圓圓貌似不管實則關注的例子讓我看到了教育的最高境界,也讓我再次擺正了我和女兒的關係,正視了自己很多急功近利的想法和做法。

讓孩子聽話恐怕是每一位家長的願望,然而極少有家長會去思考孩子為什麼不聽自己的話,要如何說孩子才肯聽。也許在以大欺小的態勢下孩子屈服了,表面的聽話卻埋下了一顆重磅炸彈,那小小的心眼兒恐怕已在預謀著用何種方式擺脫這種壓迫了。嘮嘮叨叨是女性的通病,除了招致子女的反感之外起不到任何作用,通過反覆地讀好書,我感到管孩子不是難事,首先成年人對兒童就有年齡優勢;其次家長對子女又有地位上的優勢,再加上人都有對其他人的控制慾,管住孩子不難,難的是不管

閉上自己的嘴、放下自己作為成人和家長的架子、收起自己的巴掌,我想這樣的不管會比管收到更好的效果,也許不會立竿見影,但再過十年我們肯定會見到成效的。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讀後感2

很早就買了《好媽媽勝過好老師》這一本書,這本書中,尹老師的教育孩子的方法和對於教育的理解給了我很大的觸動。它讓我發現,原本我們一直認為正確的教育方式,事實上是完全錯誤的,從而大大地貽誤了我們的孩子。

整篇文章共分為了六個重要部分來進行闡述作者是通過哪些生活的小細節來培養孩子的生活習慣、品德、素養等。我對於書中的把學習做成輕鬆的事和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比較感興趣。首先,學習是孩子自己的事情,讓孩子先愛上學習。其次,培養孩子好的學習習慣,讓孩子覺得學習是一件有趣的事,而不是一件很討厭的事情。

尊重孩子,保護孩子,是我們每一個家長的天職,很多家長也是這麼做的,家長給了孩子很多的愛和關心,在當下的應試教育下,許多家庭有很多的無奈和無助:家長痛苦,孩子更痛苦。如果父母存在功利或自私的想法,只注重眼前的成效,或只看到自己的要求和希望,本身就是一種無視孩子自身獨特性的武斷想法,作為父母就一定要有平等、尊重、關愛的心和要讓孩子自信、獨立、誠實,懂得關愛,具有健全人格,成為一個幸福的人。

關於家庭教育,孩子家庭教育的影響遠遠大於學校教育,培養一個好孩子,不僅是對家庭負責,也是對未來社會負責。我們需用正確的理論來指導自己,用正確的心態來看待教育,勇敢的放手,給孩子獨立的生存能力,給孩子保留學習的激情,是我們父母、老師給孩子最珍貴的禮物!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讀後感3

小班開學的時候,谷老師給大家推薦了《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一書。當時急急的買回來,也曾認認真真的讀過,只是到現在基本上已經忘得差不多了。

1、閱讀習慣的養成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

從德昌1歲半開始,我堅持每天晚上睡覺之前給他講3—4本繪本,從未間斷,甚至外出旅遊時,我們也都帶著繪本走。所以,德昌也養成了較好的閱讀習慣,繪本已經成了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有時候孩子頑皮,不肯安靜下來時,只要說一聲“講故事了”,德昌肯定會過來認真地聽故事。睡前念故事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孩子總是不喜歡睡覺,所以告訴孩子如果講故事就可以晚一點睡覺,孩子一般都會很樂意接受。我們前一陣子買了一套《不一樣的卡梅拉》,這套書成了德昌點讀率最高的書,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因為這套書每個故事都很長,他可以在睡前聽更久的故事。

2、念故事的時候,如果可以,父母應儘可能帶著感情去念。

像我自己,講繪本的時候,如果故事裡有多個角色,我都會盡量想象著他們應有的語氣和聲音去念,這樣孩子會對故事更感興趣。現在有的時候,講過的故事,如果我再講時角色語氣不對,德昌都會說:“媽媽,這裡應該是這樣的。”然後,自己裝出很凶的或是很溫柔的聲音重新來一遍。不過,也正是因為這樣,可把我給害慘了,因為德昌爸爸每次念故事時,基本上都是照本宣科,所以德昌一般都不聽爸爸講的故事。但每次只要爸爸真正開始講了,德昌還是會認真地聽。這又從另一方面說明了,只要故事好,簡簡單單的念也沒有問題,照樣能吸引孩子。

3、個人認為,孩子不一定要過早的認字。

繪本上的圖畫,可以培養孩子對美的感受。媽媽王培珽在《喂故事書長大的孩子》一書中是這樣講的:“有經驗的父母應該都知道,對於同一本故事書,孩子往往可以一聽再聽,一看在看,好像永不厭倦。就是因為這個階段的孩子不用分心去閱讀文字,所以他們可以全心全意地去感受故事,欣賞繪圖。繪圖的欣賞應該比閱讀文字更為優先,因為在整個人生中,閱讀的機會非常豐富,但只有這個年紀的孩子由此能力和興趣,可以只用耳朵聽我們朗讀,眼睛則能盯著繪圖看個不停。”

我在德昌小的時候也曾經買了杜曼閃卡,並且在很短時間內讓德昌認識了不少字。在我讀到上面的這段文字後,我就沒有再有意識的教德昌認過字。因為我覺得,學會欣賞美、懂得欣賞圖畫對幼兒來說是比認字更重要的。而且我發現,德昌雖然不認識字,哪怕是很長的故事,在聽過兩三遍後就幾乎能一字不差的自己講一遍。這樣的能力,我們做父母的恐怕都沒有。

4、讓孩子隨意塗鴉、天馬行空的講故事。

德昌很喜歡講故事,他故事裡的小動物們總是會遇到各種各樣不可思議的事情,汽車、輪船、小草、大樹都會有各種各樣的神奇。我很喜歡聽他講故事,有的時候,我會接著他的故事講一段,於是他又會受到新的啟發,想出新的內容來。個人覺得,多鼓勵孩子講講故事非常好,有時候孩子故事裡各種語言的應用會讓父母大吃一驚,你會很驚訝的發現他們的用詞竟然會那麼準確,有的詞會用得那麼精彩。而且,講故事對培養孩子的想象力、聯想能力都非常好。

塗鴉也是,這麼小的孩子不應該要求他畫的東西像不像,而是要問一問他畫的是什麼。有很多次,德昌畫得亂亂的一張紙,當我問他畫的是什麼時,往往可以聽到一個非常棒的故事。孩子能畫出自己心中想畫的東西,會很有滿足感。還有一點是,父母千萬不要隨意否定孩子的塗鴉,哪怕只是看上去亂七八糟的幾根線。曾經有過這樣一件事,我現在仍記憶猶新。那時候德昌大概兩歲半,我帶德昌到一家藝術早教機構去上體驗課,整堂課都上得非常好,每個孩子都有一張大大的紙貼在牆上供他們塗上自己的畫作。課程結束後,兩個清掃垃圾的工作人員進來了,問也不問就把孩子們的畫揉成一團要掃走(大概他們一直以來都是這樣工作的)。就在這時,德昌突然就哇哇大哭,我一看就明白了,趕緊過去把德昌的畫救下來,再拉拉平整。德昌止住了哭,可還是很不高興,因為他覺得自己一個小時的勞動就這樣被當作垃圾破壞掉了,很難過。所以,父母要尊重孩子,尊重他們的勞動和想法。

最後,要感謝谷老師、傅老師和娟娟老師,你們在德昌心中的地位可高了。家校聯絡本上,你們為孩子們貼上了精彩的照片,並用文字寫出了孩子們的可愛,從字裡行間都能看出你們的用心,讓我們做家長的感到慚愧。很多生活常識,都是你們教給了孩子們,讓孩子們終身受益。上個週末的時候,我帶德昌出去玩,德昌上完洗手間出來,自己洗手,先捏住每個手指洗洗,再把五指併攏在手心裡揉揉,洗得很好,很乾淨,順帶還按摩了勞宮穴。德昌告訴我,是老師教他這樣洗的。還有每週一個主題的教學方式我也覺得非常好。上週的一天,德昌回家來告訴我,“今天老師讓我們保護蛋,可偏偏有一個蛋被打破了。”

我問他是誰打破的。他說:“很多小朋友說是傅江鵬打破的,我覺得不一定是他打破的,他們為什麼不說是陳龍德昌打破的呢?”我聽後覺得很有意思。一是孩子懂得了蛋會被打破,要保護蛋;二是因為傅江鵬是德昌最好的朋友,德昌想到了要維護朋友。這個星期,德昌又告訴我,每個小朋友都裝飾雞蛋妹妹了,裝飾好了,雞蛋妹妹要去參加舞會。我知道孩子們這周要裝飾雞蛋,但沒想到老師會用這麼快樂的故事來引導孩子們。所以,借這個機會,要感謝每一位老師,感謝你們為孩子們付出了那麼多的心血和勞動。我們做父母的,也要儘自己的所能,給孩子們一個快樂無憂的童年。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讀後感4

多年以前,在新華書店的暢銷書架子上,看到了《好媽媽勝過好老師》這本書。沒有大概翻一翻書的內容,也從沒聽別人提過這本書。不知怎麼的,10秒之內,我拿了書去付款。也許這就是傳說中的“眼緣”吧。看了這本書,身為人母又身為人師的我,被書中的內容深深的吸引和打動。看的時候,我的心情一直起伏不定,暗自慶幸我遇到“她”還算早,因為那時我的大女兒才2歲多。如果我過去的某些教育方式有錯的話,至少還算沒有錯的太遠,還來得及改,不至於貽誤孩子的一生。如今,十年過去了,我的小女兒也快要兩歲了。再讀此書,喚起太多的回憶,也為小女兒的教育再學習。

本書前言這樣寫道:“年輕的父母會得到一塊玉——可愛的孩子——多年後的結果卻是,一些人得到了令人滿意的作品,一些人眼瞅著玉石的變化越來越失望。二者的區別,就是後者使用的,常常是鋤頭。”

這本書的作者尹建莉,她就得到了令人滿意的作品。她16歲的女兒圓圓參加大學聯考,取得了超過當年清華錄取線22分的優異成績。這倒還是其次,最主要的是,我們能從字裡行間感受到圓圓從小到大的乖巧懂事、快樂健康、成熟又自立。而她所有的一切絕非天生,她的一切成績都來自於這個細心又有智慧的媽媽的教育。

本書開篇第一章:《如何提高愛的質量》,例舉了生活中的許多小細節。比如小圓圓打針,撞上小板凳等之類小事。打針時,不是去哄騙、威嚇孩子,而是告訴她打針有些疼,但能治好你的病。讓孩子在心理上接受它。在小板凳上撞疼時,媽媽親親她,安慰她,但也不忘親親小板凳,安慰小板凳“馬上就不疼了”。正是在這些小事中,家長見微知著,細心教育引導,使孩子從小懂事乖巧。小小年紀就善良豁達。

本書的作者是一位媽媽也是一位老師。做為一位充滿良知又懂教育的媽媽,她和女兒一起抵抗老師的“暴力”作業,她替女兒寫了幾年的家庭作業。為了抵抗老師不正當的處罰,她寧願女兒再次接受處罰,也不讓女兒做本來就是錯誤的事情。她要把學習做成輕鬆的事。她做到了,圓圓學的輕鬆愉快。

我們得承認,孩子家庭教育的影響遠遠大於學校教育。但無論是家庭教育還是學校教育,教育都是相通的。本書的序言中也說到,“尹建莉給書取名為‘好媽媽勝過好老師’,絲毫沒有在媽媽與老師之間進行比較的意思,老師在學校和課堂中是孩子的引路人、指導者,甚至是行為上的楷模和榜樣,其重要性自不待言;此書名只是想要說明一個很重要、卻時常被忽略的道理:家長在教育孩子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書中記敘的許多事情,也證明了雖然不是“媽媽”,作為教育者,只要真正從愛、理解、尊重孩子的立場出發,任何一個智力正常的孩子,都可以被塑造成為優秀的人才。

但問題是,當我們在一次又一次的抱怨孩子不懂事、不夠聰明、總是犯錯誤,永遠達不到自己要求的時候,我們可曾反思自己的教育行為,我們可曾向孩子承認或向自己承認“我錯了”。如果我們沒有這種勇氣或不願做出這種反思,我們就不要奢望我們的孩子會有所改觀。

當下,很多家長,甚至老師,對孩子不滿了,非打即罵。打罵的理由是充足又充分的,簡直無懈可擊。書中說:“打孩子是一種陋習和惡習。一個用武力征服兒童的成人,無論財富多麼豐厚,地位多麼顯赫,學問多麼高深,打人的理由多麼充足,都是智慧不足的表現。這一瞬間,你以為自己強大而正義,其實是缺少理智,恃強凌弱;你在弱小的孩子面前心理全部失守,只能從體力上給自己找平衡——在愛的名義下施暴,此時此刻你的行為如此粗野,不過是個穿西裝的野人。”

“在愛的名義下施暴”!這句話給我很強烈的感受。作為老師,我也曾無數次將教鞭在孩子手掌心“啪啪”敲響。而那樣的時刻,總有個聲音在心底強調“我是為你好。我對得起自己的良心,我問心無愧。”現在想想,這些都是我們自私的想法、逃避心靈譴責的想法。我們覺得對得起自己,那孩子呢?如果不被孩子所接受,即使我們再煞費苦心,也是失敗的教育。

作為一名老師,我們總是在強調一些客觀因素,國小老師說孩子沒有良好的家教,國中老師強調國小老師沒把孩子教育好,高中老師又抱怨國中老師無能,大學老師更是覺得沒有必要為學生的行為負責。如此,孩子便長大了,真的成為禍害別人的人了。誰為他負責呢?我們應該為此感到憂慮。沒有道德敗壞的孩子,只有不幸的孩子。我們沒法改變無法改變的事情,但我們可以讓每一個到我們手中的孩子感覺到幸運,要知道他已經不幸很久了。

作為一名老師,我越來越感覺自己的無知和無能。回想自己十年的教師生活,許多事情感覺力不從心,我們總是寬容自己一次又一次的犯錯誤,可我們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我們犯了錯誤可以改,可我們孩子的生活卻永遠不能夠從頭來過。

書中說“現代家庭教育中一個很大的問題是,父母可以為孩子付出生命,卻不肯為孩子付出時間和心思。”我們從來不否認一個溺愛孩子的父母對孩子深深的愛,所以我們也從來不否認作為一個良苦用心的老師對孩子所做的一切努力,但這遠遠不夠,如果我們真正能夠愛孩子,那就從改變自己做起,從加強自身的學習做起。

書中說“不是所有成為父母的人都會做父母。”所以不是所有成為老師的人都會做老師。教育是一門永遠學不完的功課。作為一名老師,我越來越感覺自己的力不從心。我想只有更多的學習,不斷地提高才是我當下要走的教育之路。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讀後感5

是的,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我要做的是要尊重孩子自然的發展規律,尊重孩子的獨特性,在孩子的先天發展機制下,給予孩子恰當的幫助,協助孩子獲得良好的發展。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中的一段話,我一直記憶猶新:孩子在各個學習時期所要解決的主要矛盾不一樣,國小階段主要解決學習興趣的問題,國中階段主要解決學習方法的問題,高中階段拼的才是勤奮。從興趣、方法到勤奮,是個因果關係,前一項不存在,後一項就不能很好地實現。所以,在每一種學習活動中,“興趣”始終重要,呵護好了興趣,才可能產生方法,有了興趣和方法,才能生長出勤奮。所以一直以來,我們一直抱著保持孩子學習興趣的態度來對待孩子的學習。記得有一次書寫“心”字,那三點和斜鉤的關係,孩子怎麼寫都寫不好,寫出來的比例關係,真是讓人啼笑皆非,不知道他是故意的還是真的掌握不了,當一個特別誇張的“心”再次出現的時候,我在中間加了兩個圈和一個彎,“心”字變成了一個娃娃的頭。當時我和孩子一起哈哈大笑,然後我想機會來了,就跟他說,要不來個比賽,看誰寫的“心”字讓對方沒辦法變娃娃頭,誰就贏,孩子一口答應了,他認真起來了,沒寫幾個,一個完整的“心”字出現在眼前。這時我也不忘記大力地表揚他,說他又戰勝了自己,又獲得了進步。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中關於“暴力作業”的章節,我們學校老師在這方面做得非常好,從來不會像書中提到的老師那樣佈置“暴力作業”,為我們家長減少了不少因為在作業上和孩子對抗糾纏的麻煩。當初讀這個章節的時候,我也曾經“幻想”著用書中教的方法來對付“暴力作業”,當“幻想”破滅的時候,迎來了另一個問題,就是家長以什麼態度來陪伴孩子做作業。特別是在學習拼音階段,雖然老師已經放慢了節奏,別的學校一個月學完的課程,我們分了兩個月甚至更長時間來學,但孩子對拼音的認讀還是跟不上。記得那些學拼音的日子,我們天天在心中默唸是親生的,是親生的。然而有時候還是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對孩子發火,試過幾次,在讀拼音的時候孩子讀了後面的忘了前面的,讀了前面的忘了後面的,我的情緒來了,為了不讓自己的情緒影響到孩子,我選擇先離開,我對孩子說:寶貝,媽媽現在感覺得有點情緒,我需要自己待一會,讓爸爸來陪你一會,等我調整好了我再過來陪你。在調整情緒的時候,我想到了著名的“ABC理論”A是引發你情緒的事件。B是你的信念,或者是對事情的詮釋。C是結果,即你的負面情緒。當你不喜歡C的時候,就去找A的茬,尤其與創造A有關的人,而B是你唯一可以完全掌控和改變的因素,而且引發C的不是A,而是B。我對自己說,孩子暫時不會讀,記不住,那就給他多點時間,沒關係的,我不能因為這樣就對他生氣,這樣對他的學習沒有任何幫助……等我的情緒調整好後,我對孩子說:寶貝,學這個拼音對你來說有點難度,是不是?孩子回答說:是的,媽媽你的情緒調整好了嗎?你剛才是不是想發火?我說:是的。孩子說:媽媽,你雖然有時候是一個煩燥的媽媽,但是我還是愛你的。我抱著孩子說:媽媽有情緒,是媽媽的事情,和你沒有關係,我會處理好的,我也愛你。

無論是《好媽媽勝過好老師》、《愛和自由》、《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正面管教》、《如何說孩子才會聽怎麼聽孩子才肯說》等育兒書籍中,都離不開:愛、自由、傾聽。

記得幼兒園臨畢業的那個學期,孩子的狀態突然退行到剛入園的時候,每天哭著說不要上幼兒園。我當時非常焦慮,孩子到底怎麼了?幼兒園老師說,孩子心裡有一道坎過不去,他自己表達不出來,他感受到他要去面對這道坎,但是他還沒有做好心理準備去面對,他調整自己情緒的時間可能會長一些,我們要給他時間,給他愛與支援,耐心地等待他跨過去的那一天,等那天到來後,他會以一個全新的面貌出現在我們面前。

這種退行狀態一直持續到畢業,畢業典禮的時候,孩子拿到的是最佳進步獎,當時的他還不知道這到底是一個什麼獎項。

國小剛開學的時候,當大部分孩子懷著好奇、興奮的心情來參加新生聯誼會的時候,我的寶貝表面看著平靜,內心卻是緊張焦慮的。當大部分孩子每天高高興興地揹著小書包上學堂的時候,我的寶貝每天醒來第一句話總是說不要上學,並哭上十幾分鍾。當大部分孩子在校門口迫不及待地和家長揮手說再見的時候,我的寶貝在校門口哭泣著遲遲不肯進去。

這一切,都是我預料中的,我已做好了心理準備和孩子一起面對。班主任鄒老師說,孩子在學校一切都很好,放心,我們老師會給他時間給他鼓勵,幫助他過渡。

我放下焦慮,每天晚上陪他聊聊學校發生的趣事,不斷地肯定孩子,只要發現他任何方面今天比昨天進步了,就大力地讚賞,並強調你獲得的是最佳進步獎哦。

一個學期快要結束了,現在孩子不再說不想上學了。孩子說學校的老師和同學們都很友好。他說:班主任鄒老師說話很大聲,震得我耳朵都快聾了,拼音很討厭,但我還是很喜歡鄒老師的,因為她很關心我們。英語老師很年輕很漂亮,應該沒有人不喜歡吧?周爸經常給我們起外號,但是他很搞鬼很搞笑,上他的課特別開心。

我一直為他的安靜、順從而感到擔憂,生怕他在學校會被欺負,生怕他不敢表達自己。但是就是因為這份性格特點,讓他的內心更細膩,對人對環境的觀察更細緻。我一直嘗試著去接納他這份屬於自己的性格特點。是的,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我要做的是要尊重孩子自然的發展規律,尊重孩子的獨特性,在孩子的先天發展機制下,給予孩子恰當的幫助,協助孩子獲得良好的發展。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讀後感6

在孩子1歲的時候,讀完了這本書。假期又讀此書讀到最後的時候,有種感覺,,對孩子以後將會出現的狀況有了一個大概的預期。明顯感覺養孩子真是不容易,會碰到各種各樣的問題,不光是對孩子,對大人也是一種挑戰。

以我原來的想法,教育孩子只要給她們無限的愛,以理性的態度教育她們,孩子自然地會健康成長。我也不要求他成為優秀的人,只要他能追隨自己的內心,健康快樂的成長就行了。直到讀到這本書才知道,養孩子的過程中會碰到許多問題,不光取決於家長的教育態度,其他的,比如周圍的環境、接觸到的人、一些突發的狀況等等都會給孩子在成長中造成困擾。

本書的作者提出了很多有啟發性的建議,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是閱讀。作者非常強調從小要養成孩子的良好閱讀習慣,可以說是在書中不遺餘力的宣傳。最開始階段是如何讓孩子喜歡上閱讀,在孩子還很小的時候就跟孩子一起讀書,給孩子講故事。在家中的時候,家長也要以身作則地讓孩子感覺到讀書是有樂趣的。如果家長都不願意讀書,孩子又怎麼會喜歡上讀書呢。孩子在剛開始接觸到閱讀的時候,作者建議家長不要讓孩子一邊查字典一邊讀書,那樣做會破壞閱讀的連貫性和讀書的樂趣。如果碰到不認識的字,家長要儘量的告訴孩子,以免打擊孩子的積極性。當孩子有一定的閱讀基礎後,作者還鼓勵家長放手讓孩子讀大部頭的書,即使當時讀的有困難,但是隻要堅持下來,就一定會有好的結果。作者還強調了閱讀對孩子學習的重要性,長時間的堅持閱讀可以幫助孩子更好地理解學到的知識,也對孩子以後的寫作有很大的幫助。但是最大的好處是可以培養孩子的語感,這對今後的學習將大有幫助。閱讀也會潛移默化地對孩子性格形成影響,因為既然能靜下心來讀完一本書的話,以後在做其他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時,也可以不受打擾。

第二是保護孩子學習興趣。這方面作者提出了幾個比較有效的建議。其一是,當孩子碰到目前基礎教育中的“暴力作業”的時候,家長的做法。作者提出的方法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具體的做法是代替孩子去完成,而給孩子留出業餘時間去閱讀。姑且不論這種方法的正確與否,起碼在一定程度上保護了孩子的學習興趣。第二個是,不要拿學習作為懲戒孩子的手段。當孩子犯錯誤的時候,要把不良的嗜好當懲戒手段,比如:長時間的玩電腦遊戲、無節制的看電視等。這麼做既不會讓孩子感覺學習是不好的,只會讓她們覺得學習應當從始至終都是讓人快樂的。

第三是培養孩子的自覺意識。作者主要介紹了這方面的一些具體做法。首要的前提是家長要對自己孩子的能力有信心,不要包辦孩子所有事情。這在當前的社會尤為重要。現在的家庭中的孩子都可以說是家庭的中心,家長本來就都是獨生子女,摘生了這麼一個孩子,她(他)的地位就可想而知了。在這樣的家庭中,普遍的情況是,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等隔輩人全都圍著孫子、孫女轉,害怕孩子受一點委屈。可以說是拿在手裡怕飛了,含在嘴裡怕化了。家長也是,深知道現在的社會壓力和學習壓力大。一方面想讓孩子多學點,另一方面又怕孩子太辛苦。所以為了讓孩子輕鬆一些,往往把孩子除了學習以外的所有事情全部包辦了。但是這麼做,久而久之的就造成了孩子除學習以外的其他能力就越來越差,隨著年齡的增長,生活技能一點也沒有學會。針對這些情況,作者就提出了自己的觀點,鼓勵讓家長勇敢的“放手”,讓孩子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要相信孩子有完成的能力。作者之後舉了一個讓自己孩子獨自坐火車回老家的例子,從這個故事中,我們能看出孩子的能力有些方面已經很強了,只是有些家長不捨得“放手”,造成了孩子的信心越來越差,到最後就真的什麼都不行了。這就像嬰兒學習走路一樣,到了能走的時候,家長越早放手讓孩子獨立地去走,孩子就會越早地學會走路。但是有的家長怕孩子磕到碰到,孩子也就遲遲地學不會走路。這方面就需要家長有兩方面的智慧了,一個是準確的把握孩子什麼時候有什麼樣的能力,另一個是勇敢的“放手”的勇氣,兩者缺一不可。

書中還介紹了一些發生其他情況的應對技巧。比如應對教師的“冷暴力”,作者建議家長要及時的跟教師溝通,甚至可以去“賄賂”教師,目的無非是不給孩子造成潛在的傷害源。又比如如何對待老欺負自己孩子的“壞孩子”,一方面是要做到對對方的尊重,另一方面是加強溝通。諸如此類的情況,作者都提出了許多親身使用過的方法。核心的原則就只有一個:不給孩子造成干擾,不能因為大人的干涉,給孩子帶來麻煩。

以上皆為本書的一些主要內容,瞭解了這些,對我的啟發相當大。但是從另一方面來說,這些對作者孩子管用的方法不一定對我的孩子也管用,作者能應用的方法不一定我也能很好的應用。還是得根據自己孩子的實際情況和周圍的實際環境,合理的做出判斷,明智的選擇應對手段,來解決遇到的情況。但是原則肯定都是作者所寫的,所謂運用之妙,存乎一心,概莫如是。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讀後感7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這本書是在懷孕期間買來為了更好的教育自己的孩子的,後來因為種種原因擱淺了,只是偶爾翻看一下,但是它的實用性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是一本接地氣的書。

這段時間再次細閱了這本書在看書過程中,我結合作者的觀點和教育方法,不斷反省自己的.教育行為、教育觀念,受益良多。無論是作為媽媽還是老師,這都是一本值得細讀的好書。為了讓家庭教育形成合力,所以,我也一直給家人推薦閱讀。

一天,我晒著太陽看著書,寶貝在院子裡玩耍,突然他搬著凳子跑過來坐在我旁邊說:我和媽媽一起看書。我心裡一陣驚喜,儘管他有時左手拿筆,甚至有時連書都拿反了還看得津津有味。不由得感嘆,越小的孩子可塑性越強,家庭教育先於學校教育,對孩子影響深遠。細讀《好媽媽勝過好老師》這本書,感觸頗深。筆者尹建麗女士是一位教育工作者,有學校教育實踐經驗,接觸過大量的心理諮詢案例,也具有一定的教育理論功底;當然,她也是一位成功的家長,女兒被她教育得非常出色。以下幾條是我閱讀過程中印象比較深刻的地方。

一、“人人都說小孩小,小孩人小心不小,你若以為小孩小,你比小孩還要小。”

這首小詩看起來很好玩,但是細細品味,其中的道理值得我們深思。孩子們的感情遠比我們想象的要細膩,很多時候大人總是忽略了他們的感受。每個孩子眼睛裡看到的都是他的全世界,孩子的世界無小事,他的每一次經歷和體驗集合起來形成了今後的性格,甚至影響或決定了他的人生。在我們看來很小的一件事情,對於孩子來說就是天大的事情。對於子女的教育除了要多花時間和精力外,還要能很善於處理還一些“小事”。兒童並非整天無憂無慮,他們也有自己的心思和困惑,甚至痛苦和悲傷。家長要善用觀察孩子,從細節中發現問題,以循循善誘的方式引導孩子說出問題,並以恰當的方式解決。每一種和兒童相處的細節,都是一場德行教育,也是一種心理輔導

二、善良的人,才是和世界摩擦最小的人,才容易成為幸福的人;

在心態上不苛刻的孩子,長大後他的處世態度會更加自如,人際關係會更和諧,會獲得更多的幫助和機會。

三、不要追求完美。分數只反映小孩在某個時間內的學習水平,最重要地是讓小孩有對知識的好奇心、愛鑽研的精神、提出問題的能力、尋找答案的興趣、有效的學習方法、平和的學習心態等等。次次追求考一百分,都想超過別人,會給小孩很大的壓力,起反作用。讓他做最好的自己的就好了,盡力而為就夠了。

三、試著用孩子的眼光看這個世界,你會理解他的很多行為。

我的班裡,有一位新轉來的學生,之前從來沒有接觸過英語,開學第一個月上課根本進入不了狀態,每節課都處於“神遊”狀態,從來不張嘴讀,這讓我深感苦惱,那段時間我也經常和他的媽媽溝通,發現他的媽媽也是心急火燎,“恨鐵不成鋼”,總是批評孩子,甚至吼罵孩子……我也在思考,這樣下去不行,於是我整理思路,試圖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周圍的一切:陌生的城市,陌生的生活,陌生的環境,陌生的老師,陌生的同學,更要命的是身邊的同學都可以流利的說很多英語,可是我卻什麼都不會,於是,我開始躲避,上課不敢張嘴和大家一起讀,不敢看老師的眼神,更怕老師叫我起來回答問題,害怕老師和同學們會笑話我,最傷心的是,以前最愛我的媽媽好像也不溫柔了,不愛我了……想到這些,我自己彷彿變成了這個孩子,如果我是他,內心應該是很恐慌的吧!接下來,我儘量去理解他,首先要建立起自信,給他制定可行的目標,上課提問時,挑選簡單的單詞,回答正確後,與其他孩子一起表揚他的進步,讓他感到自己被接納了,同時也是在用行動告訴其他同學,我們是一個集體,同學之間應該互相幫助,互相鼓勵。課下碰面了也會偶爾一兩句的鼓勵或肯定,我也會把他的進步傳達給他的媽媽,老師瞭解孩子在家裡的情況,家長了解孩子在學校的情況,雙方積極的引導,孩子在前進的路上可能會輕鬆一些。現在,這個孩子仍然不是班裡最優秀的,但是我看到他的整體狀態在進步,他比以前的自己優秀了,這就是我眼裡的優秀。

這本書包含了孩子成長過程中各個階段會遇到的問題及接地氣的解決方法,非常值得借鑑。通過學習,孩子的很多看起來無厘頭的行為有了特別合理的解釋;我明白了只要是安全範圍內不要對他過多的限制,那是他在嘗試,積累經驗的過程;我體會到了孩子有時無緣由的哭鬧,實際上是因為大人不明白他的想法和苦惱;要尊重孩子們的每一個感情,我常常試圖去用兒童的眼光去看周圍的事物並且樂在其中,因為我發現小孩的世界真的很有趣,小小的腦袋瓜會不停的給我驚喜.

這本書給我的啟發很大,值得去挖掘的內容還有很多,做一個好媽媽好老師是同一場修行,我將和寶貝們一起在學習探索中進步。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讀後感8

一位同行朋友推薦我讀《好媽媽勝過好老師》,書是我在網上下載的,本來我也是抱著試試看的態度去讀這本書的,沒想到,從讀“序”開始,我就開始一下投入到作者教育孩子時的情境中去了。於是,我迫不及待的買了一本新書開始仔細認真的閱讀。作者在書中沒有一點的廢話,也不像其他教育書籍那樣說著不知所謂的大道理。這本書給予媽媽們的都是實實在在生活中可能經歷著或即將經歷的事情,對於茫然的我來說,它來的太是時候了!當然我作為老師,有些例子也是能夠運用到自己的日常教學中來的。尹老師在書中各個章節中運用的話語及選擇的案例,讀來都非常親切:

1、 如果她和小朋友都想玩一個布娃娃,發生衝突,我們既不要求她出讓,也不慫恿她搶奪,而是趕快用另一個東西來吸引她和小朋友的注意,讓她知道好玩的東西不止一樣;或者引導她和小朋友一起玩,體會合作的愉快。

2、教孩子善待“對手”。 安慰得稍好一些時,再像對待她一樣,帶著她給小板凳揉揉痛,告訴小板凳“馬上就不痛了”。這樣做,不但沒有讓小板凳站到她的對立面,成為“加害”她的壞蛋,還能作為朋友分擔痛苦,並讓她意識到“碰撞”是雙方的事,要互相體諒。

3. 我們一直注意發展圓圓的誠實品格,除非是極偶爾的情況下出於善意的需要,否則絕不教她說假話;同時我們也注意儘量以身作則,自己首先做誠實的人。孩子說謊不外乎兩個原因,一個是模仿大人,一個是迫於壓力。每個孩子最初的謊言都是從這裡來的。

4.如果家長在對待孩子的問題上從不去虔誠地思考,不去理性地處理,只是憑性情做事,一遇到問題就著急,一著急就發脾氣,這隻能說明你是個任性的家長。一個任性的家長,怎麼可能不培養出一個任性的孩子呢?可以說,致使兒童無法養成好習慣的“最有效方法”就是:命令、嘮叨和指責。所以當家長責怪孩子某個習慣不好時,首先應該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

5、說100分才是好樣的,才是令人滿意的。家長就這樣把學習變得功利,不知不覺把孩子往歧路上引,讓孩子偏離學習的正途。尤其前一位家長,她不但讓孩子對學習懷有虛榮心,還教唆孩子去嫉妒。——這幾條對於我們老師也是有很大的啟發:是否孩子100分了才是最棒的呢?

6、幾乎沒有哪個孩子會愈挫愈勇,他們需要成功體驗。成功體驗不是偶爾得到的高分,是通過自己的努力,解決問題後的喜悅。——對於作為班主任的我,要給每個孩子都有成功的體驗。學習不太好的可以從其他方面著手,繪畫、音樂、勞動……

7、人生來不是為了讓別人去“管”的,自由是每個人骨子裡最珍愛的東西。兒童尤其應該舒展他們的天性,無拘無束地成長。

8、 暴力教育能讓孩子變得順從,不會讓孩子變得聰明和懂事;能讓他們變得聽話,不會讓他們變得自覺和上進——暴力教育能得到一些暫時的、表面的效果,但它是以兒童整體的墮落和消沉為代價的。打罵是教育中最壞的辦法,這種野蠻的教育方式其實完全沒有任何“教育”要素,它只是讓父母出口惡氣。!

現將本書的教育觀點總結如下,以便加深自己的記憶。

觀點1:信任孩子,信任孩子都是善的,尊重孩子自己的選擇,教會他承擔自己選擇的結果。不管才是最好的管

觀點2:保護孩子實事求是的心靈,前提是家長要關注自己的行為,反思自己的言行是否實事求是。身教重於言傳。

觀點3:只設記功簿,不設記過簿,記過簿會固化孩子的缺點,要善於發現孩子的優點,學會正確的表揚方式,具體和有比較,多做良性暗示和正面刺激。當然我作為老師這點也是適用的。

觀點4:孩子成長需要試誤,家長需要理解過失帶來的價值,看到過失和成績同樣具有正面教育功能。凡是出於經驗或心不在焉的過錯,只要不涉及道德問題,都不必指責或發火,甚至不需要提出來,孩子自己會在這種過程中感受不便和損失。

觀點5:不陪孩子寫作業,“不陪”才給孩子留下了讓習慣在內心生長的空間;學習不要刻苦努力,要讓孩子覺得學習是一種很有樂趣的事情;不追求100分和考好了不獎勵(學習一定不能功利)

觀點6:課外閱讀能提升孩子的智力狀態和學習能力,閱讀實質上構成了孩子對生活的參與性,構成了他們經歷上的豐富性。

作為老師,我們除了教會學生知識,更應教會他們做人。

注:作者:尹建莉是北京師範大學的教育學碩士,她的課題研究方向就是幼兒教育,而且她還是一個成功的孩子媽媽。說她成功不僅僅傾向於她個人的成功,她在教育孩子方面也是成功的。她的女兒曾經連續2次跳級,是北京市的優秀三好學生,在16歲的時候參加全國大學聯考就以超過清華錄取分數線22分的高分被錄取。同時,尹老師的孩子還是一個樂觀、積極向上、博愛的孩子,她善良、聰慧、為人厚道。在多年的學習生涯中,每年的優秀學生和三好學生評選均能幾乎以“全票”通過。這不僅說明她的孩子品學兼優,在為人處事方面,她也已經掌握了中庸之道,能夠獲得很多人的愛戴、尊重。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讀後感9

“蹲下來看孩子”才能和孩子一起成長,才能真正尊重孩子,在尊重中孩子才會獲得真正自由。“在一個寬鬆的環境中,孩子才有面對自我的時間和空間,才有機會學習適應和調整,才能聚集起自我成長的力量。”你是父母,並不代表你就處在高高在上的地位,可以左右孩子的一切。小孩子難免會有自己的思想,愛迪生被認為是不可教育的孩子被迫離開學校,是媽媽的尊重,讓他成為一位大發明家。試想如果媽媽再認為兒子的行為是不可理喻,對他嚴加管教,那麼結果會如何呢?因此,孩子的“一些可笑”行為,是他們思想的顯現,我們家長要尊重他們的這種行為。比如生活中有些小事情,我們不妨問問孩子的觀點,這樣不僅能讓孩子感覺到他們的家庭中的一員,有責任為家庭發展出謀劃策還能樹立孩子主人公的精神。一次家裡買了個書櫃,我徵求孩子意見,最終按孩子的建議擺放,孩子感覺自己為家庭立了大功,無比高興。看準機會,我徵求孩子意見一起商量制訂“閱讀計劃”,有了上次的成就,孩子很情願地制訂計劃。以前,孩子的閱讀一直是隨心所欲狀態。得到家長的認可,孩子敢於說出自己不同的建議,也能敞開心扉和我交流一些“小祕密”,我也有更多的機會了解孩子的心理。我的尊重換來了,給孩子一種寬鬆的心理環境,在這種環境下,孩子自由地和我交流,為此我得到了孩子的信任;孩子的信任讓我有更多機會了解他,在這種相互瞭解中孩子更加自由。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讀後感10

為了孩子的教育,我們集結成號,共閱一本書籍,共飲一杯甘露,留給我們自己一段充實愉悅的時光,大家共論育兒經,家校聯合共建書香環境。

母親強則國強,媽媽是孩子的引路人,可見,一個母親的覺醒不僅對於家庭的未來,乃至一個國家的未來都至關重要。近期,四年級十班家長朋友在葉老師的推薦下,全班家長共讀一本書《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讓媽媽們收穫了科學的教育理念。

10月17日下午,四年級十班全班家長媽媽的線上讀書心得交流會如期而至,本次活動由班主任葉老師主持,活動一開始媽媽們便紛紛結合書藉對自己孩子進步的幫助來談談讀書的收穫。

各位媽媽紛紛表示:要懂得寬容孩子犯的錯誤、心平氣和地教育孩子、想辦法儘量減輕和降低與孩子分離時在感情上的失落,並懂得了作為一位母親所應擁有的心態,明確課外閱讀的重要性以及近期孩子取得的進步……

教育好孩子是一門大學問,要想培養孩子積極健康的人格,家長就不要把自己當作一個掌管孩子前途命運的“裁判”,武斷地做出對或錯的判斷;而要把自己當作孩子人生旅途上的一個“拉拉隊”,即使他們犯了錯,也永遠支援、鼓勵他們繼續前行。

書中列舉的諸多事例讓家長產生了共鳴,通過本次家長讀書心得交流會,媽媽們都有了新的收穫,更加重視孩子的教育,重視科學教育理念的引導。這對於我校的家庭教育工作也將是一個新的跨越。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讀後感11

當看完這本書的時候,我忍不住再看了一遍,在對待孩子的教育問題上我們家長總是以我們的眼光來看待問題。

其實,每個孩子都有不同的個性和發展需求,這時就需要我們耐心細緻地聆聽與觀察,對於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的變化,我們家長要格外關注。面對孩子出現的問題,也需要我們家長獨具慧心,認真對待孩子出現的各種問題,千萬不要用通常的標準和對自己的經驗去要求孩子。往往我就在這方面做的不夠正確,總是以自己看待事情的角度來要求孩子,抹殺了孩子自己解決問題的思維和自信。對待孩子也沒有那麼耐心,常常是以自己的情緒來左右了孩子的想法。

當看到這本書時,我就覺得好多專制的事情都正是我正在做的,我想我要改變自己的一些做法,以孩子的視角看世界,以孩子的視角看待孩子,就會發現孩子的進步很大,跟孩子做朋友,跟孩子比成長。一個人如果沒有獲得好的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多半很難在他身上正常實現。

用愛的眼光來觀察孩子,用愛的語言鼓勵孩子,對孩子多一點耐心,少一些批評,這才是她成長的堅實基礎。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讀後感12

今天掃讀了一遍《好媽媽勝過好老師》,有兩個地方引人深思。

許多人在平時也知道孩子有了過失 要好好和他談。但一遇到突如其來的事情時,經常條件反射地衝孩子發火,“我早就提醒過你了,你居然還……”,“你怎麼那麼不小心……”,過火的教訓話說過了,事後又後悔,可下次遇到同樣的事,還是忍不住先發一通火。一些家長只好用“我脾氣不好”來為自己開脫,來平衡自己。“脾氣不好”在家長身上可能只是個小毛病,可它給孩子帶來的卻會是個大惡果。這會讓孩子的“小毛病”變成一個痼疾。或變得脾氣暴躁,自卑固執;或是屢教不改,一錯再錯。

脾氣不好是家長的毛病,是家長的錯誤,在要求孩子改正錯誤的同時,我們也要改正自身的錯誤,切記,不要衝孩子發火。忍耐忍耐,再忍耐。

1、好閱讀要求快快讀,壞閱讀要求慢慢讀。

2、好閱讀在乎讀了多少,壞閱讀計較記住多少。

3、好閱讀讀字,壞閱讀讀圖。

4、讓孩子讀正版原著,不要讀“縮寫本”或“縮印本”。

這四句關於閱讀的話真是至理名言。引導孩子閱讀時,遵循遵循再遵循。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讀後感13

已經好長一段時間沒有對一本書如此的喜歡啦!剛開始還不以為然,經過同事的推薦,我到網上看了一小部分,這一看,竟將我深深地吸引住了。每篇文章都像一個小寶庫,外表看起來也許很平常,只要走進去了,就會有驚人的發現。值得反覆讀。每一次閱讀都會有新的收穫,都讓我感動和欣喜。事實上本書不僅提高了我教育孩子的水平。也推動了我自身作為家長、作為一個普通人的成長!

孩子只能成長一次,是不可逆轉的。很多事情一旦錯過,就沒有彌補的機會,教育孩子需要父母的全程參與,媽媽更是當中最重要的一角。本書作者既是好媽媽又是好老師,寫本書意在溝通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因有感於家庭教育的被忽視與不得法,而取名為“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媽媽是朋友,媽媽是老師,媽媽是孩子的引路人,媽媽教育方法的差別,常常影響孩子的一生。儘管教子方法各有不同,關鍵點在於能把孩子當朋友,這拉近了孩子和我的關係,使我和孩子之間更加平等和自主。教育要從尊重開始。我是媽媽,因此我深有感想。

第一,家長別扮演孩子的“監工”角色,注重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當我讀到第四章時,內容是: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作者在章節開頭寫道“家長陪孩子學習的時間越長,扮演的角色越接近監工。而孩子從骨子裡是不喜歡一個監工的,他最多表面上暫時屈從他,內心絕不會聽他的話。所以說,陪孩子寫作業,不是培養孩子的好習慣,而是在瓦解好習慣,是對兒童自制力的日漸磨損。”就如作者所說的,對於孩子寫作業的問題,既不陪寫,也不刻意檢查她的作業,最多是提醒她一句:該寫作業了。這不是家長不作為,而是意在培養她自己形成良好的寫作業習慣。我個人也有同感,家長陪寫作業或者經常檢查作業,無形中時在剝奪孩子的自覺性,讓孩子覺得非要“陪”才能寫;作業做完有家長檢查,自己就不會自覺檢查,而且家長檢查後,發現有錯,孩子改正了,老師就不知道孩子錯在哪裡,講課的時候就抓不到重點和難點,對學生對於知識點的掌握不夠了解,影響了教學質量,這對學生和老師都不利的,特別是數學課的練習,老師更加要及時瞭解學生的錯題,重點評講。我覺得這樣不是家長不管,而是要適當地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學,自己去做,因為畢竟讀書是他自己的事情,家長不可能一直陪著。要靠孩子的自覺性,愛讀書的孩子才能讀好書。我覺得作者在處理女兒忘記做作業這個事情上,做的很好,我們不少當媽媽的都做不到,就如作者說的:“孩子畢竟只是孩子,什麼事情沒做好,只讓他感受因此帶來的不便,就已經夠了。孩子每有一種失誤,感受到失誤帶來的不便或損失,才會產生相應的調整需求,就像渴了自然想喝水一樣。這種調整需求是每個正常孩子都會有的。家長不生氣,不過分指導,孩子才能有機會主動調整。”是的,父母不是警察,孩子也不是罪犯,沒必要時刻監督著孩子。孩子在過度的監督中會形成對父母的依賴。父母重要的職責是讓孩子學會自己監督自己。

讀到這裡,我就深深地感到自己教育的失敗,我常常在處理孩子這些問題時第一反應就是責備。還好,讓我讀到了這本書,讓我及時能改正自己的教育方法。

第二,家長要當孩子的“拉拉隊員”與孩子建立“朋友式關係”。本書的第五章主要講“做家長應有的智慧”,文中提到:我們創造了一個孩子,不僅有責任讓他長大,而且有責任讓他幸福。是的,父母要做孩子永遠的支持者。孩子就像在空中翱翔的風箏,媽媽的支援就如牽著風箏的線,永遠牽繫著孩子,讓孩子在天空隨風飛翔,而且有足夠的安全感。而當孩子每一個進步,媽媽都會為孩子鼓掌,因為我認為給孩子最好的禮物是讚美和掌聲、是媽媽的擁抱。這會使孩子更自信。當孩子還很小的時候,每有一點點進步,哪怕是最不起眼的一點點,我都為他送上掌聲和鼓勵,送上一個擁抱,孩子從中受到感染,他會用更大的進步來回應我的鼓勵。

與孩子之間的關係如何,將影響孩子的成長。與孩子做朋友,既是一門學問,也是一門藝術,將考驗著每個家長的智慧。我認為要時刻將孩子當成朋友,分享著孩子成長中的喜怒哀樂,不說傷害孩子的話,還有就是要“大耳朵,小嘴巴”,就是跟孩子交流要多聽少說。我家的小男孩就喜歡跟媽媽說這說那,有時我根本就不想聽,但還是很高興的回答:“哦,是啊,這樣啊!”孩子也很高興,他每天都會把學校裡的新鮮事兒跟我說。我覺得這是好事,增進溝通。孩子成長中的每一個思想路程,心靈變化,媽媽都與他共同分享,全程參與,這是很幸福的事兒。

第三,家長當好孩子品格養成的引路人。作者在第三章中講到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給孩子“一生受用的品格教育”。我覺得不管孩子將來能不能讀好書,但是良好的品格卻是受用一生的,是伴隨孩子整個人生的。如何對孩子進行品格教育?不需要說教,不需要獎懲,所有的教育都在日常生活裡。品格決定命運,童年決定一生。

是的,童年的教育影響著孩子的一生,父母的教育方法是否正確同樣影響孩子的一生。感謝《好媽媽勝過好老師》的作者,她將自己成功的經驗與眾分享,讓我們從中學習,從中收穫為人父母,教育後代的喜悅。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讀後感14

看完《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一書,收穫很多,本書的題目就一再提醒我:老師固然很重要,媽媽也很重要,不是說孩子開始上學了,將孩子交託給學校就萬事大吉了,媽媽仍須要盡上當盡的責任,生下孩子,更要養育孩子,要照管和正確地教育孩子。作者在書中有不少觀點,對我很有啟發,分享如下:

第一,對於必須要讓孩子承受的一些痛苦,大人應有幾個原則,其中之一是平靜自若,不要表現出焦慮。如果大人首先一臉焦慮,孩子就會覺得問題嚴重,會嚇著他們。這的確是我們大人要注意的,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在孩子面前學會保持冷靜,不要嚇著孩子,孩子會受大人情緒的影響,會恐懼。

第二,教會孩子在困難面前從容鎮定些,既能減輕痛苦,又能保護自己。比如,誠實地告訴孩子“打針有些痛”。回想自己所見現象,有時大人會遮掩說:沒事,不疼。其實,這是不符合事實的,既說了謊,還容易造成孩子以後不再信任自己,不如告訴孩子事實,同時教導孩子要堅強,畢竟這是孩子完全可以承受的。

第三,分清“逗”孩子與“捉弄”孩子的區別。“逗”孩子應該是以兒童的快樂為前提,成人把自己降低到兒童的情趣中,以兒童能理解和接受的方式,製造出讓兒童快樂的事件,其中包含著童心、快樂,甚至幽默和指揮。而“捉弄”孩子,則是成人居高臨下地利用孩子的幼稚,故意讓孩子犯錯誤、哭泣和害怕,它的目的是逗大人高興,給孩子帶來的卻是羞辱、擔憂和失落,增加孩子的社交恐懼和對他人不信任。作者針對自家孩子舉例說,寧願得罪同事,不願得罪孩子,結果不僅孩子受到保護,同事也能理解父母了。

第四,學會饒耍作者用給小板凳揉痛來說明,不要教導孩子復仇行為,比如孩子不小心磕碰到小板凳,孩子痛的時候,大人不要拍打小板凳以示出氣,在孩子眼中他也許不能辨別小板凳和人的區別,這種復仇行為教給孩子遇到不痛快就去責怪別人,導致不寬容和報復,不利於兒童心理健康。碰撞是雙方的事,要善待對方。不妨教導孩子說小板凳也受撞擊了,小板凳也會痛。一個能給小板凳揉痛的孩子,他對別人會有更多的理解和愛心,遇到問題從不偏執於自己的理由和利益。“利己主義”和“孤獨”是同義語。一個只顧及自己利益的孩子,容易與孤獨為伴,家長要教導孩子如何做個好人,學會饒刷寬容和恩慈。否則,當他們急於維護自己的利益時,人生中一些真正的利益卻悄悄消失了。

第五,家長身教影響大。當家長教導孩子“給小板凳揉痛”時,別忘記自己要以身作則,當孩子不小心犯錯時,要體諒、豁達,不要愛物勝過愛孩子,要讓孩子有“揉板凳”的品格,家長也要體諒孩子,包容孩子的一些行為。

第六,用充滿陽光的內心感染孩子,信任孩子。只要大人內心陽光,孩子內心也會陽光。成人以乾淨的目光看待孩子,以健康的信念理解孩子。比如,當孩子在青春期時,對於孩子的情感,大人要有陽光的心態,作者認為,“有男孩子喜歡你,說明你是個可愛的孩子,你對別的男孩子有好感,說明你也是個懂得欣賞他人的人。除去不安和自責。”事實上,作者作為家長對孩子的引導帶來很好的結果。作者認為,人是很容易受到暗示的,包括成人在內,被暗示為品行端正、善良友愛,孩子就會自我肯定、品行健康。家長信任孩子,以陽光的心態來感染孩子,孩子會往正確的方向上走。

第七,要陪伴孩子閱讀。作者認為“兒童的天性喜歡閱讀,凡那些表現出不喜歡閱讀的孩子,都是因為家長沒有在合適的時機給他們提供合適的閱讀環境。要麼家中很少買書;要麼是買了書懶得給孩子講;要麼是整天用電視機哄孩子,總之,孩子從小與閱讀是隔離的。”孩子之所以長大後不愛閱讀,與小時候的習慣有關,的確孩子常會找家長講故事,不要用電視打發孩子時間,要多多親子閱讀。

第八,陪伴閱讀時用書面語,不要用口語。作者認為“好閱讀儘量用書面語,壞閱讀拋開書面文字大量使用口語。”這對家長是很好的提醒,有時圖快,就用口頭語給孩子表達書中圖畫的內容,但其實自己的口頭語畢竟不規範,不要圖省事,要按照規範的書面語給孩子讀故事,讓孩子學習規範的語言。此外,家長不要為了孩子不比別人落後和自己的要求強行讓孩子讀書,要巧妙地運用智慧讓孩子自己有興趣願意閱讀。

第九,隨著孩子年齡增長,培養孩子閱讀文字的能力。作者認為“文字是一種抽象的語言符號,可以刺激兒童語言中樞的發展,並且這種符號與兒童將來學習中使用的符號是一回事,他們在閱讀中接觸得多了,到課程學習中對這種符號的使用就熟練自如,這就是‘讀字’可以讓一個孩子變得聰明的簡單陳述。”優美的文學作品可以陶冶孩子情操,而且可以真正提高讓孩子的寫作水平。讀古詩也是培養孩子心靈意境的一個選擇。

這本書還有不少作者觀點,絕大多數都給我非常大的啟發,包括家長不能生而不養,不應與孩子長時間不見面等,作者舉了例子,從反面給讀者提醒,孩子不是動物,要多考慮孩子,不是為了自己的需要遣派孩子,等等。

非常感謝這次寶寶班的讀書活動,很感恩,在我很想讀這本書的時候,在讀書活動中看到這本書,內容如我所願地給我很多受益,願更多家長協助老師培養更多身體健壯、心靈健康的新一代!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讀後感15

前幾天爸爸去沁陽開會帶回來了一本書——《好媽媽勝過好老師》,是一位教育專家的教女手記。我在這短短的幾天內看了大半本,實在是受益匪淺。我在讀這本書的同時不禁想到,如果天下的父母都像這位媽媽一樣的話,那多好呀。好老師固然重要,但是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人老師,如果沒有溫馨的書香家庭環境,那老師做多少努力都只能是事倍功半。

第一章是“如何提高愛的質量”,父母之愛都深如大海,但有質量差別。決定質量高低的,不是父母的學歷、收入、地位等,而是對孩子的理解程度和對細節的處理水平。而愛不同的質量會直接改變孩子的人生。愛不是隻是打罵、溺愛可以解釋的,而是指在生活中用心地去體會、琢磨孩子的心理變化等。我不得不說,本書作者是一個很好的媽媽。

第二章則是“把學習做成輕鬆的事”,說的是閱讀對孩子的學習生活會有怎樣的好處。這一點我十分贊同,因為我就很喜歡讀書,而且會一直堅持下去。其實,孩子原本不需要為學習而苦惱,凡是因為學習感到痛苦的孩子,都因為他遇到了不正確的引導。家長只需把觀念和方法改一改,就會讓孩子愛上學習。

其他的章節我就不再說了,給你們吊個胃口。鼎力推薦給做父母的,希望可以把以前的一些錯誤觀念改一改,可以從孩子的角度看事情,也反省一下自己到底做錯了什麼。希望可以從頭開始,和孩子做朋友,做孩子的引路人。如果有興趣可以買來讀一讀哦,絕對有意想不到的收穫。當然,別光看不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