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2018屆上海市嘉定區大學聯考語文調研試卷及答案

校園 閱讀(8.98K)

大學聯考語文複習不僅關係語文學習效果,那麼我們要怎麼複習呢?那就是通過多做模擬試卷來提高我們這方面的能力,以下是本站小編為你整理的2018屆上海市嘉定區大學聯考語文調研試卷,希望能幫到你。

2018屆上海市嘉定區大學聯考語文調研試卷及答案

  2018屆上海市嘉定區大學聯考語文調研試卷題目

一、積累應用 (10 分)

1.按要求填空。(5 分)

(1)子曰:君子固窮, 。(《論語•衛靈公》)

(2)“金張世祿原憲貧,牛衣寒賤貂蟬貴”出自白居易《澗底鬆》;而早在漢代,左思

《詠史》就以“澗底鬆”比喻才高位卑的寒士,他對金、張豪門是這樣評價的: “ , 。”

(3)錢鍾書在《宋詩選注》裡說:“他碰見幾朵鮮花,聽了一聲鶴唳,喝幾杯酒,寫幾行 草書,都會惹報國仇、雪國恥的心事,血液沸騰起來,而且這股熱潮衝出了他的白天清醒生 活的邊界,還氾濫到他的夢境裡去。”錢鍾書說的宋代詩人是 ,他在《十一月 四日風雨大作》中有寫夢的名句: 。

2.按要求選擇。(5 分)

(1)《蘭亭集序》以“天朗氣清,惠風和暢”寫春景,下列不屬於寫春景的詩句是

( )。(2 分) A.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唐]韓愈《呈張水部十八員外》) B.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唐]韋應物《滁州西澗》) C.燕子不來花又落,一庭風雨自黃昏。([元]趙孟頫《絕句》) D.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宋]蘇軾《贈劉景文》)

(2)下面的橫線上應填入一句話,最恰當的一項是( )。(3 分) 從夏朝算起,中華民族有文字記載的朝代史有四千多年。但是對文化古籍的全面整理,

只能從孔子算起。在孔子所構建的儒家文化裡,重思想義理的闡發,輕名物技藝的研究。對 名物技藝的研究,對具體專業技術的研究,甚至採取一種鄙視的態度。我常作如是想,宋代 以後,中國由於科學技術的落後而導致全面的社會遲滯,其中一個重要原因,

A.可能就是我們的祖先太重空疏義理的闡發而偏廢實學。 B.也許就是我們的祖先太重實學而偏廢精微義理的闡發。 C.難道不是我們的祖先太重義理的闡發而偏廢技術實學? D.難道不是我們的祖先太重實學而偏廢精微義理的闡發?

二 閱讀(70 分)

(一) 閱讀下文,完成 3—8 題。(16 分)

禮制國家的形成

①漢朝被稱為“禮制國家”,荀子的禮治論對此發揮了巨大作用。

②司馬遷《史記•叔孫通列傳》記載,漢朝建立後第五年,由於國家的創立者劉邦本身 並非出身自王公貴族階級,年輕時沒有機會參與任何戰國國家或秦朝的朝廷儀式,又因嫌厭 繁瑣的法規,剛成立的漢朝在皇帝出席的場合,也缺乏適當的國家儀禮。再加上漢朝的諸 侯、廷臣,大多數都以戰功出身,他們也不知該如何在朝廷內舉動進退。因此,每逢朝廷群 臣聚會,他們常出現“飲酒爭功,醉或妄呼,拔劍擊柱”的醜態。

③劉邦越來越厭惡朝廷的無秩序狀態,此時原為秦臣,後來投降劉邦的儒者叔孫通,察 覺到劉邦受不了這樣的狀態,遂建議劉邦:以長樂宮落成的紀念儀式為機會,建立嚴格的朝 廷禮儀。劉邦答應了。於是,叔孫通在他一百多位門人之外,還徵求魯國三十位儒生,為劉 邦準備一場壯觀又嚴肅的禮儀。到了當天,在整場禮儀進行的嚴肅氣氛中,“自諸侯王以下 莫不振恐肅敬”。一些仍然鬧事的大臣立刻被御史拉走離場。如此,諸臣“竟朝置酒,無敢 謹譁失禮者”。

④典禮結束之後,劉邦在喜悅之際不禁喊出:“吾乃今日知為皇帝之貴也!”劉邦原來 痛恨儒者,然而此次機會卻完全改變了劉邦對儒學的看法。 ,藉著此次機會,劉邦 完全體會到能否建立“禮制”,將會是穩固漢朝皇權之關鍵。此時也註定了漢朝儒學“國教 化”的命運。“禮制國家”的藍圖並非叔孫通發明的。

⑤那麼,這個藍圖的製作人又是誰呢?

⑥從叔孫通的時代過了七八十年,在司馬遷寫《史記》時,他闡述統治天下的八種綱 要。這八種大綱按順序分別為“禮”“樂”“律”“歷”“天官”“封禪”“河渠”“平 準”。“禮”被安排為其首,顯然便代表在司馬遷的腦海裡,“禮”就是漢朝之存續與建立 最需要的一種原理。甚至如其開頭所宣揚,認為“禮”為“宰制萬物,役使群眾”的“美 德”,“禮”不但是每個人個體生存的最高規範,同時也是將秩序與安寧帶給整體生物世界 和人類社會的最高原理。這應該是司馬遷將“禮”列為八綱之首的原因。

⑦在司馬遷的思考中,“禮”具體的功能是什麼呢?《史記》“八書”的“禮書”,首 段讚揚“禮”的重要,第二段敘述禮制從戰國時期到現在(即漢武帝)的整個過程。接著, 以剩下三分之二的篇幅,說明“禮”的意義與內容,而這部分的論述竟幾乎都可在《荀子》 中找到。事實上,在沒有直接摘錄《荀子》的前面三分之一的內容中,若我們考慮第二段所 敘的,從秦朝到漢朝歷代皇帝間禮制的演變是荀子逝世之後發生的事,再扣除整篇前後有一 些司馬遷本人對“禮”的重要性發的感嘆,司馬遷關於“禮”功用的論述基本上都是依《荀

子》的內容寫成。如果《史記•禮書》中的內容能代表漢朝禮制的理論依據,那麼我們可以 進而推論: 。

⑧由於漢朝逐步引進禮制,後來的王朝也仿效漢制,故禮制奠定了中國社會和國家運作 方式的基礎,並延續了兩千多年。不僅如此,荀子禮治論具備超過“一王朝”“一國家”的 框架視野,涵蓋整個人類社會的歷史與生存方式,這讓“禮”的重要性不因漢朝的消失而減 縮,反而讓中國知識分子透過不同的禮制論重新表述“禮”的重要性。只是荀子在此方面的 莫大貢獻被逐漸遺忘了。

3.概括第②段的主要內容。(2 分)

4.第③段敘述叔孫通的建議及落實情形,對此分析和推斷不正確的一項是( )。

(2 分)

A.劉邦意識到秩序對統治的重要,因而採納了叔孫通的建議。 B.前朝儒生叔孫通深通國家儀禮,幫助劉邦初步確立了禮制。 C.叔孫通用儀式規範群臣的進退舉止,進而規範其社會行為。 D.莊嚴典禮震懾了飲酒爭功的群臣,全面阻止了他們的叛亂。

5.聯絡上下文,填入第④段方框處恰當的一項是( )。(2 分)

A.確切地說 B.退一步說 C.也就是 說 D.總的來說

6.第⑦段末尾“推論”的內容是 。(2 分)

7.對第⑧段在全文中的作用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 分) A.收束全文,強調荀子禮治思想對中國社會和國家的深遠影響。 B.感嘆荀子禮治論方面貢獻被人遺忘,呼喚建立現代禮制社會。 C.呼應首段,突出荀子禮治論對漢代建立“禮制國家”的意義。 D.統攝前文,得出荀子禮治論具有超越國家和時代作用的結論。

8.分析本文各部分間的關係。(5 分)

(二)閱讀下文,完成 9—12 題。(15 分)

最初教我寫作的老師 王鼎鈞

①回想起來,我並非王荊石老師的好學生。那時,人人稱讚我的作文好,王老師卻說不 然。那時我們愛寫抒情的散文,所抒之情,為一種沒有來由的愁苦悵惘,不免時時墜入傷春

悲秋的濫調。那是當時的文藝流行病,我們都受到感染,而我的“病情”最嚴重。

②那時,我已經覺察國家危難,家境衰落,青年沒有出路,時時“悲從中來”,所以不 能免疫。“愁苦之詞易工”,我那時偶有佳作,受人稱道,只有王老師告訴我們,這樣寫永 遠寫不出好文章。他說,文章不是坐在屋子裡挖空心思產生的,要走出去看,走出去聽,從 天地間找文章。天下這麼多人你不看,這麼多聲音你不聽,一個人窮思冥索,想來想去都是 別人的文章,只能拼湊別人的文句成為自己的文章,這是下乘。

③他最反對當時流行的“新文藝腔調”,例如寫月夜:“一輪皎潔的明月,掛在蔚藍色 的天空,照著我孤獨的影子。”例如寫春天:“光陰似流水般的逝去,一轉眼間,桃花開 了,桃花又謝了,世事無常,人生如夢。”當時,這種腔調充斥在模範作文或作文描寫辭典 之類的書裡。他不准我們看這些書。

④他說,說書人有一種反覆使用的“套子”,死學活用。說書說到官宦之家,大門什麼 樣子,二門什麼樣子,客廳裡掛著什麼字畫,擺著什麼傢俱,有一套現成的說法,這一套可 以用在張員外家,也可以用在李員外家;可以用在這部書裡,也可以用在另一部書裡。作文 一定要拋棄你已有的“套子”。

⑤依他的看法,學文言文和學白話文,方法大有分別。學文言是學另外一套語言,那套 語言只存在於書本里,在別人的文章裡。你必須熟讀那些文章,背誦那些文章,才可以掌握 那一套語言。你寫文言文的時候,先要想一想你能夠背誦的那些句子,把它從別人的文章裡 搬過來使用。你寫的文言文是用古人的句子編聯而成,頗似舊詩的集句。白話文學的根源不 在書本里,而在生活裡,在你每天說的話裡,不僅如此,在大眾的生活裡,在大眾每天說的 話裡。回想起來,王老師這番教匯出於正統的寫實主義,是堂堂正正的作家之路,對我們期 望殷切,溢於言表。可是,那時候,我並沒有完全瞭解他的意思,我相信,別的同學也沒有 聽懂。

⑥回想起來,這段話,也許是說給我一個人聽的吧?遍數當年全班同學,再沒有像我這 樣醉心作文的。可是,那時,我完全沒有照他的話去做。

二 □□□□□□□□

⑦他說,文筆一定要簡潔。

⑧國文課本里有這麼一個故事:敵人佔據了我們的城池,我軍準備反攻,派一個愛國的 少年偵察敵情。這少年在午夜時分爬上城頭,“看見月色如霜”。——看見月色如霜!全課 課文只有這一句寫景,王老師稱讚這一句寫得恰到好處。為什麼到了城頭才發現月色如霜? 因為這時他需要月色照明,好看清楚城裡敵人的動靜。他說,倘若由俗手來寫,恐怕又是 “一輪皎潔的明月掛在蔚藍色的天空”,一大串拖泥帶水的文字。月如霜三個字乾淨利落, 用不著多說。

⑨他的這番訓誨,我倒覺得不難。我把這種寫法首先用在日記上。我記下,參加一個親 人的葬禮,“四周都是哭紅了的眼睛”,王老師給我密圈。我記下,有一天因事早起,“星 尚明,月未落,寒露滿地,鴉雀無聲”,王老師又給我密圈。

⑩通常,學生的作文都很短,老師總是鼓勵大家寫得長些。有一次,王老師出題目要我 們比賽誰寫得又好又短。題目是“我家的貓”。我寫的是:我家的貓是一隻灰色的狸貓,是 三歲的母貓,是會捉自己的尾巴不會捉老鼠的貓,是你在家裡的時候它在你腳前打滾兒、你 不在家的時候它在廚房裡偷嘴的貓,是一隻每天挺胸昂首出去、垂頭喪氣地回來的貓。你 說,這到底是一隻什麼貓?據說,王老師看到我的作文時微微一笑:“這孩子的文章有救 了。”作文簿在老師們手上傳來傳去,有人認為“的貓”兩個字太多了,刪掉比較好;有人 認為“的貓”很有趣,而且扣題,題目就是“我家的貓”嘛!

⑪在那一段日子裡,我對作文又愛又怕,怕我那些“妙手偶得”的佳句不能通過王老師 的檢驗。有一次,我在作文簿上寫道:時間的列車,載著離愁別緒,越過驚蟄,越過春分, 來到叫做清明的一站。王老師對這段文字未加改動,也未加圈點,他在發還作文簿的時候淡 淡地對我說:“這是花腔,不如老老實實的說‘清明到了’。”

⑫又有一次,我寫的是:金風玉露的中秋已過,天高氣爽的重陽未至。他毫不留情的畫 上了紅槓子,在旁邊改成“今年八月”。

⑬回想起來,王老師提倡質樸,反對矯飾,重視內容。他朝我這棵文學小草不斷的澆冷 水,小草受了冷水的滋潤,不斷地生長。這一番教導對我的影響太大、太大了。

(節選自王鼎鈞《昨天的雲》第四章《荊石老師千古》)

9.結合第③段的例子,聯絡上下文,分析王老師反對“新文藝腔調”的原因。(3 分)

10.第⑨段“我”學到了文章寫法,獲得兩次“密圈”,請賞析這兩處文字。(4 分)

11.本文由兩節文字組成,請在方框處各新增一個小標題。(4 分)

12.第⑪⑫段寫王老師對“我”的文字的兩處改動,請對這個改動進行評析。(4 分)

(三) 閱讀下面的作品,完成第 13-15 題。(8 分)

酹辛稼軒墓,在分水嶺下① [元]張野②

嶺頭一片青山,可能埋得凌雲氣?遐方異域,當年滴盡,英雄清淚。星斗撐腸,雲煙盈 紙,縱橫遊戲。漫③人間留得,陽春白雪,千載下,無人繼。

不見戟門華第,見蕭蕭竹枯鬆悴。問誰料理,帶湖煙景,瓢泉風味?萬里中原,不堪回 首,人生如寄。且臨風高唱,逍遙舊曲,為先生酹。

[注] ①分水嶺:在江西鉛山縣境內,辛棄疾墓地所在地。下闋“帶湖”“瓢泉”都在鉛 山,“戟門華第”指辛棄疾舊居。②張野:由宋代入元代的詞人,官至翰林修撰。③漫: 空,徒然。

13.這首詞的詞牌是( )。(1 分)

A.水龍吟 B.水調歌頭

C.雨霖鈴 D.蘇幕遮

14.對這首詞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 分)

A.“遐方異域”三句寫辛棄疾領兵北伐、收復中原的大志受阻,含恨而死。 B.“星斗撐腸,雲煙盈紙”讚揚辛棄疾文學才華及其作品濃厚的浪漫色彩。 C.上闋“遊戲”“漫”顯示了作者的觀點:辛棄疾的詞作是遊戲,是徒然。 D.下闋首句描寫辛棄疾身後蕭條,暗示了作者對後人忘卻民族英雄的不滿。

15.這首憑弔辛棄疾的.詞作是怎樣表現作者情感的,請加以分析。(4 分)

(四) 閱讀下文,完成第 16-20 題。(18 分)

高賦傳

①高賦字正臣,中山人。以父任為右班殿直。復舉進士,改奉禮郎。四遷太常博士。歷 知真定縣,通判劍、邢、石州、成德軍。知衢州,俗尚巫鬼,民毛氏、柴氏二十餘家世蓄蠱 毒,值閏歲,害人尤多,與人忿爭輒毒之。賦悉擒治伏辜,蠱患遂絕。

②徙唐州,州田經百年曠不耕,前守趙尚寬菑①墾不遺力,而榛莽者尚多。賦繼其後, 益募兩河流民,計口給田使耕,作陂堰四十四。再滿再留,比其去,田增闢三萬一千三百餘 頃,戶增萬一千三百八十,歲益稅二萬二千二百五十七。璽書褒諭,宣佈治狀以勸天下,兩 州為生立祠。擢提點河東刑獄,又加直龍圖閣、知滄州。程昉欲於境內開西流河,繞州城而 北注三塘泊。賦曰:“滄城近河,歲增堤防,猶懼奔溢,矧②妄有開鑿乎?”昉執不從,後 功竟不成。

③歷蔡、潞二州,入同判太常寺,進集賢院學士。在朝多所建明③,嘗言:“二府大臣 或僦④舍委巷,散處京城,公私非便。宜仿前代丞相府,於端門前列置大第,俾居之。”又 言:“仁宗朝為兗國公主治第。用錢數十萬緡。今有五大長公主,若悉如前比,其費無藝

⑤。願講求中制,裁為定式。”請諸道提點刑獄司置檢法官,庶專平讞,使民不冤。乞于禁

中建閣,繪功臣像,如漢雲臺、唐凌煙之制。言多施行以通議大夫 致仕退居襄陽卒年 八十四。

(選自《宋史》卷四二六《循吏傳》)

[注]①菑:開墾。②矧:何況。③建明:對國事有所建議。④僦:租賃。⑤藝:限度,準 則。

16.寫出下列加點詞在句中的意思。(4 分)

(1)俗尚巫鬼( ) (2)宣佈治狀以勸天下( )

(3)俾居之( ) (4)若悉如前比( )

17.對第②段高賦被百姓“生立祠”原因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3 分)

A.前守趙尚寬開墾荒田不力,高賦繼任後大力墾荒,百姓的田地增加,生活改善。 B.高賦在前任不遺餘力墾荒基礎上,按口授田,興修水利,“田”“戶”“稅”大

增。

C.高賦治理唐州的政績得到皇上的褒獎,百姓因此為高賦建立了生祠,表示敬意。 D.高賦阻止程昉在境內開通西流河的錯誤行徑,避免了水災,贏得當地民眾愛戴。

18.第③段畫橫線部分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2 分) A.言多施行/以通議大夫致仕/退居襄陽/卒年八十四。 B.言多施行以通議/大夫致仕/退居襄陽/卒年八十四。 C.言多施行/以通議大夫/致仕退居/襄陽卒年八十四。 D.言多施行以通議大夫/致仕退/居襄陽/卒年八十四。

19.將畫波浪線的句子譯成現代漢語。(5 分)

(1)昉執不從,後功竟不成。

(2)乞于禁中建閣,繪功臣像,如漢雲臺、唐凌煙之制。 20.“循吏”指“盡職盡責”“奉法循理”的官吏,請分析高賦被列入《宋史•循吏傳》的 原因。(4 分)

(五) 閱讀下文,完成第 21-25 題。(13 分)

象耕鳥耘辨 [唐]陸龜蒙

①世謂舜之在下也,田於歷山,象為之耕,鳥為之耘,聖德感召□如是。餘曰:斯異術 也,何聖德歟?孔子敘《書》,於舜曰浚哲文明①,聖德止於是而足矣,何感召之云云乎! 然象耕鳥耘之說,吾得於農家,請試辨之。

②吾觀耕者行端而徐,起坺②欲深,獸之形魁者無出於象,行必端,履必深,法其端 深,故曰象耕。耘者去莠,舉手務疾而畏晚。鳥之啄食,務疾而畏奪,法其疾畏,故曰鳥 耘。

③試禹之績,大成而後薦於天,其為端且深,非得於象耕乎!去四凶③恐害於政,其為 疾且畏,非得於鳥耘乎!不然,則雷澤之漁 ,河濱之陶④,無一感召何也?豈聖德有時而不 德耶!

④孟子曰,堯舜與人同耳,而好事者張⑤以就其怪,怪非聖人之意也,吾病其書之異 端,毆之使合於道。人其從我乎,雖不從,吾亦不能變其說。

[注]①浚哲文明:深沉有智,文理光明。語出《尚書•舜典》。②坺:耕地時第一鍬翻起的 土塊。③四凶:傳說中不服舜控制的四個惡人。④這句指舜曾在雷澤捕魚,在河濱製陶。⑤ 張:誇大。

21.可填入第①段方框處的虛詞是( )。(1 分)

A.焉 B.也 C.其 D.之

22.概述第②段中作者對“象耕鳥耘”的看法。(2 分)

23.對第③段分析和評價不正確的一項是( )。(2 分) A.作者認為舜選拔人才和懲治四凶受到了“象”“鳥”的啟發,稱頌了舜的德行。 B.如果動物受到感召幫舜耕耘,捕魚製陶時為何不幫舜?進一步否定“感召說”。 C.聖人德行的顯現難道還有時段的區分嗎,作者的反問使得“感召說”不攻自破。 D.第②段已指出“象耕鳥耘”含義,本段全從反面立論,相形之下,說服力較弱。

24.本文從事實與道理兩方面否定了“聖德感召”的說法,請聯絡全文加以分析。(4 分)

25.根據本文內容,並結合下面的材料,評價本文的思想意義。(4 分)

[象耕鳥耘]“象田”“鳥田”乃動物踐踏、覓食之後為人所直接用於種植的農田,…… 犁耕的出現源自象田、鳥田等。

(郭書春李家明主編《中國科學技術史》(辭典卷),科學出版社,2011 年版,第 397

頁)

三 寫作 70 分

26.作文。

有人說,中國人之間幾乎沒有辯論,只有爭吵。這是因為“中國式辯論”忽略了辯論的 兩個最基本要素:事實和邏輯,而專注於姿態與聲勢。“中國式辯論”中的常見問題如:偏 離論點、情緒激動、攻擊對方人品、濫用比喻、使用嘲笑和反問句等等。

對此,你有怎樣的思考?請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於 800 字的文章。

  2018屆上海市嘉定區大學聯考語文調研試卷答案

一、積累應用 10 分

1.(5 分)(1)小人窮斯濫矣(2)金張藉舊業 七葉珥漢貂 (3)陸游 鐵馬冰河入 夢來

2.(5 分)(1)D(2 分) (2)A(3 分) 二、閱讀 70 分

(一) 閱讀下文,完成第 3-8 題。(16 分)

3.(2 分)劉邦出身平民不熟悉儀禮,大臣戰功出身也不懂禮儀,(1 分)因此,漢朝建立 之初缺乏國家禮儀的規範,朝廷呈現無秩序的狀態。(1 分)

4.(2 分)D

5.(2 分)C

6.(2 分)漢朝禮制的原理(1 分)就是來自《荀子》的禮治論(1 分)。

7.(3 分)B

8.(5 分)第①段開篇點題,指出荀子的禮治論對漢代建立禮制國家的重要作用。②-④段 為篇首提供事實論據:以劉邦採納叔孫通的建議使得朝廷秩序得以整頓的事實,證明了禮儀 對於國家治理的作用。⑤-⑦段為篇首提供理論論據:縱向追述叔孫通的禮儀、司馬遷的禮 書,其思想均來源於《荀子》。最後第⑧段呼應篇首得出結論:荀子禮治思想具有超越時代 和國界的深遠影響。(每點 1 分,表述 1 分)

(二) 閱讀下文,完成第 9-12 題。(15 分)

9.(3 分)“明月皎潔”之類的文句,“世事無常”之類的感慨,都是文藝腔的套話,(1 分)無法促進寫作上的進步(1 分)。白話文學的根源在大眾的生活裡(1 分)。

10.(4 分) [第一處]“哭紅了的眼睛”是借代的手法,突出了葬禮的特徵;“四周”、 “都”渲染了悲痛的氣氛,收到以簡馭繁的效果。[第二處]擇取清晨最有特點的意象進行描 寫,“尚”與“未”呼應,表明天色慾亮未亮;“滿地”與“無聲”對比,展現出早起時內 心的孤獨和倦怠,讓人如臨其境,頗有“人跡板橋霜”的意味。(每處 2 分,具體文字分析

1 分,效果 1 分。賞析要結合王老師倡導的“文筆簡潔”這一要求展開)

11. (4 分)[一]醫治文藝流行病 [二]文學小草的成長 評分要點:概括應指向(暗示)王老師對我的影響;超過字數 0 分,少於或等於 8 個字;意 對即可。

評分量表

分值 要點描述 答案示例

2 [一]醫治文藝流行病 [二]文學小草的成長

1 語言不準確或以偏概全 [一]文藝腔對我的影響 [二]文筆一定要簡潔

0 超過字數 [一]王老師糾正了我寫作上的缺點 [二]王老師給我批改作文以簡潔為標準

概括錯誤或與本題無關的其 他答案 [一]我也曾經熱愛文學 [二]王老師的評改也未必正確

12.(4 分)王老師重視對實際內容的描寫,反對以虛幻的描寫無病呻吟(1 分)。時間的 列車是比喻,“越過”是擬人,雖然有趣,卻因缺少生活畫面而無法感染讀者,倒不如“清 明到了”來得簡潔自然(1 分);“金風玉露”和“天高氣爽”雖然是表現高秋八月,卻空 泛而無特色,繁冗而無感情,倒不如“今年八月”表明時間來得清晰直接(1 分)。老師看 似冷酷的改動對於“我”這個“文學小草”是完全必要的,也是十分恰當的。(1 分)(王 老師觀點 1 分,具體分析 2 分,評價 1 分。)

(三) 閱讀下面的作品,完成第 13-15 題。(8 分)

13.(1 分)A

14.(3 分)C

15.(4 分) 示例一:詞作首先通過設問、襯托追懷辛棄疾收復失地的壯志,然後直抒胸臆,表達對於辛 棄疾傑出文學成就的讚美;作者情感藉助辛棄疾的遭遇與自己的對比得到彰顯:辛棄疾常感 嘆人生短暫而中原難以收復,如今作者身處元代,漢族河山早已易主,作者的悲憤之情比辛 棄疾更為深沉痛苦。 示例二:全詞通過“青山”、“雲”、“星”、“雲煙”、“枯竹”、“悴鬆”、“湖煙” 等自然意象,既烘托出辛棄疾的豪邁形象,為其無法實現的報國之志蒙上一層悲涼慷慨之 氣,表達出對英雄的緬懷與遭受異族統治“不堪回首”的浩嘆。 示例三:首先,作者通過回憶辛棄疾的事蹟來凸顯辛棄疾的英雄風骨和文學才華,表達了他 對作者對辛稼軒的敬仰和懷念。其次,詞作有大量景物描寫,以蕭瑟淒涼之景襯托辛棄疾身 後的蕭條,表達出作者的痛心與無奈。全詞虛實結合,情景交融,表達了作者憑弔前賢、臨 風高歌的深層感慨。(手法 2 分,情感 2 分)

(四) 閱讀下文,完成第 16-20 題。(18 分)

16.(4 分)(1)尊崇,重視 (2)勸勉,鼓勵 (3)讓,使

(4)相當, 等同

17.(3 分)B

18.(2 分)A

19.(5 分)(1)程昉執意不聽,後來事情最終未成。(“執”“竟”各 1 分)

(2)(高賦)又奏請在宮中建閣,畫功臣像,如同漢雲臺、唐凌煙閣的規格。(“乞” “制”補足省略的主語“高賦”,各 1 分)

20.(4 分)“盡職盡責”體現在地方官任上:如在衢州懲治巫鬼蠱毒,移風易俗;在唐州 增墾農田,修築陂堰,改善民生;在滄州阻止程昉妄開西流河,避免水患。(答對其中 2 點

即可得 2 分) “奉法循理”體現在提出的建議上:如“仿前代”建立丞相府第,方便大臣居住辦公;降低 公主府第的建造標準,減少靡費,講求“中制”“定式”;設定檢法官,不使百姓蒙冤;仿 照漢唐制度,建閣為大臣畫像,旌表功臣。(2 分)(答對其中 2 點即可得 2 分)

(五) 閱讀下文,完成第 21-25 題。(13 分)

21.(1 分)B

22.(2 分)耕作者的步履像大象一樣沉穩(1 分),除草的速度像鳥兒一樣迅疾(1 分);這是對精耕細作的一種形象說法。

23.(2 分)D

24.(4 分)作者開篇從道理上明確指出,關於舜的評價,孔子的“浚哲文明”足矣,“感 召說”是“異術”;接著援引農人種田的事實,分析“感召說”的來源;再以反面論證,從 道理上推論“感召說”的虛枉;最後引用孟子關於“堯舜與人同”的道理,揭穿聖德“感召 說”的荒誕。(每點 1 分)

25.(4 分)作者從耕田的實際情形出發否定感召說,其求實精神是可貴的。(1 分)將舜 的考察大禹、懲治四凶與“象”“鳥”聯絡起來,附會舜的德政,這是其不足之處。(1 分)所附材料是現代人對“象耕鳥耘”的解釋,我們不能苛求唐代的作者準確解釋“象耕鳥 耘”的真正含義(1 分),而且文學作品也未必需要科學的準確的解釋。(1 分)

三、寫作 70 分

26.參考 2016 年大學聯考作文評分標準。

文言文參考譯文

【文言文一】高賦字正臣,中山人。以父親的蔭庇任右班殿直。又考中進士,改任奉禮郎, 四次升遷任太常博士。歷知真定縣知縣,劍州、邢州、石州、成德軍通判。任衢州知州,當 地民俗崇尚巫鬼,百姓毛氏、柴氏二十餘家世代蓄集蠱毒,時值閏年,害人特別多,與人忿 怒相爭就加以毒害。高賦將其全部捕獲判其死罪,蠱害於是絕跡。 改任唐州知州,州田經百年荒廢不耕,前守趙尚寬開墾荒田不遺餘力,然而雜草叢生之地還 有很多。高賦繼承其後,增募兩河流民,按人口授田讓他們耕種,修築陂堰四十四座。兩次 任職期滿兩次留任,等到他離任時,農田增墾三萬一千三百餘頃,戶籍增加一萬一千三百八十,年增稅二萬二千二百五十七。皇上下詔書加以褒諭,宣佈其政績以勸勉鼓勵天下,兩州 的百姓為其立生祠。擢升提點河東刑獄,又加直龍圖閣、知滄州。程昉打算在境內開通西流 河,繞州城向北注入三塘泊。高賦說:“滄州臨近黃河,每年增設堤防,猶恐洪水氾濫,何 況是妄加開鑿呢?”程昉執意不聽,後來事情最終未成。 歷任蔡,潞二州知州,入朝同判太常寺,升為集賢院學士。在朝期間對國事多有建議陳述, 曾經說:“二府的大臣有的租房陋巷,散居京城,於公於私都不方便。應該效仿前代丞相 府,在端門前列置府第,讓他們居住。”又說:“仁宗朝為充國公主修治府第,花錢數十萬 緡。今有五大長公主,若全部與從前相當,其費用無限。希望講求合理法規,壓縮剪裁支 出,成為定規。”奏請各路提點刑獄司設定檢法官,能主持公平審定罪案,不使百姓蒙冤。 又奏請在宮中建閣,畫功臣像,如同漢雲臺、唐凌煙閣的制度。所言多得以施行。以通議大 夫退休,退居襄陽,終年八十四歲。

【文言文二】世人都說舜還處於民間的時候,在歷山耕種田地,大象為他耕地,小鳥為他除 草,聖人德行的感召就是如此。 我認為這不過是一種特別的表述方式而已,哪裡是什麼聖德呢?孔子敘述《尚書》,對舜的 評價是:“浚哲文明。”聖人的德行達到這種程度就足夠了,哪裡還有什麼感召之類的事情 啊?然而象耕鳥耘的說法,我卻從老農那裡得到解答。請讓我試著把它辨別清楚。 我觀察那些耕作的人,行走端正而步履徐緩,掘翻土地力求深厚。獸類之中形體高大魁偉 的,沒有超過大象的,它行走起來總是很端正,步履也總是很沉穩。效法它的端正、沉穩, 所以說是“象耕”。除草的人去除雜草,用手拔草總是力求迅速而唯恐慢了。鳥兒啄食必須 很快而唯恐被搶走。效法它的迅速而怕慢,所以說是“鳥耘”。 虞舜考查了夏禹的功績,在他大功告成之後,才把他推薦給上天。虞舜的行為端正而又沉 穩,難道不是得之於象耕的啟發嗎?剷除四個惡人,擔心他們禍害國政,虞舜的行為迅速而 唯恐遲緩,難道不是得之於鳥耘的暗示嗎?不然的話,那他在雷澤捕魚,在黃河之濱燒製陶 器時,卻全然沒有感召,又是什麼原因呢?難道說聖人的德行顯示有一定的時候,因而也有 不施德行的時候嗎?孟子說:“堯、舜和一般人沒什麼兩樣。”可好事者卻誇張其事,以合 乎他們自己的怪異想像。而怪異並非聖人的思想。我認為這類書中的異端邪說是病害,所以 驅除它們,使之合於孔孟之道。人們會聽從我嗎?即使不聽從,我也不會改變我的主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