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法在我身邊》讀後感三篇

校園 閱讀(9.74K)

  《法在我身邊》讀後感

《法在我身邊》讀後感三篇

這幾天,我讀了一本名叫《法在我身邊》的書,書中有許多引人入勝的小故事,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第十四課《誰的東西也不能偷》。課文開頭講了一個小故事,主人公是一個讀國小三年級的一位小男孩陽陽。

一天,陽陽看見同學有一塊帶香味的橡皮,趁同學上廁所的時候,悄悄地拿來放到自己的書包。沒有被老師和同學們發現的陽陽暗自高興。從此以後,陽陽養成了一個很不好的習慣。經常是今天拿著個同學的一支鉛筆,明天拿著個同學的一把剪刀,特別是每次看到同學們去遊樂園玩,陽陽就羨慕不已。

直到他長到十一歲,還沒去過一次遊樂園。他想,什麼時候我能夠去遊樂場玩一次就好了。他突然想到,在回家的路上有一家小超市,經常只有女老闆,錢就放在靠近門口的抽屜裡。這天放學,陽陽來到了那家超市,果然只有女老闆一人在,而買東西的顧客又很多。陽陽在超市裡轉了一圈後,趁女老闆不注意時,拉開了放錢的抽屜。正當他準備從抽屜拿錢的時候,一隻大手抓住了他,原來是男老闆回來了。

讀了這個故事之後,總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原來我們學校也發生過這種事情。六年級有一位男生,今年十四歲。他的爸爸媽媽都是生意人,那個男生從小都是奶奶的照顧下長大的。他的家裡經濟並不是很好,因此他的家長從來都不給他零花錢。看到同學們都有零花錢可以買這買那,他就十分羨慕。一天,他趁奶奶睡覺,就從匣子裡把錢偷出來了。今天偷偷,明天偷偷,變成了習慣。

這件事給我感觸極深。魚兒只看見魚食而沒有看到魚鉤,人只看見好事而沒有看見危險。即便是掉在嘴裡的一塊肉也吃不得,不屬於自己的就不該拿。國小生要從小就應制止,糾正一切偷摸行為,自己就更不應該這麼做。

 《法在我身邊》讀後感二

前幾天,我讀了〈法在我身邊〉這本法制類書。書中的生活線上,法眼觀察和拓展閱讀讓我受益匪淺,讓我知道了法律在生活實踐中的重要性。

記得有一回,我突發奇想向媽媽提出改名字,媽媽當時一愣,問我為什麼想改名字,這名字有什麼不好,名字可是不好亂改的。我一本正經地告訴她,就是想改名字,這名字太俗,同學們經常拿此開玩笑。媽媽當即就發火了,堅決不同意,說我因為同學的幾句話就動搖了改名字的念頭,太聽信讒言了。最後我們用書上的法律知識心平氣和地解決了這事。通過這事,我知道了孩子有自己的姓名權,但得到法定的年齡,符合相關的要求才可以改名字。

還有一次,為改掉我吃飯挑食的毛病,爺爺和我還吵過架。爺爺看到我這不吃那不吃就氣急改壞的罵,甚至還大打出手。鄰居得知情況立即過來勸解,鄰居叫我不要挑食,對身體的成長不利,爺爺是為我好是對我負責。又埋怨我爺爺,為孩子好是對的,孩子大了,隨便動粗不行,只會適得其反。這件事情說明吃飯應該拒絕挑食,才有益身體健康成長,要過健康安全的生活,家長不能隨便打罵孩子,因為過激的行為很有可能會觸犯了法律,要和顏悅色的同孩子講道理才是上策。

法制書上,例舉了很多真實事例,對我們學法守法知法用法有很大的參考和幫助,讓我明白了在社會上,要遵紀守法,用法律知識武裝自己保護自己。

  《法在我身邊》讀後感三

最近,我讀了一本書,叫《法在我身邊》,這裡面許多法律小故事,令我印象最深的一篇小故事是《媽媽,看日記之前跟我說一聲好嗎?》故事大概是這樣的:一天,思敏放下書包,正準備朝房間走去,忽見媽媽從她的房間匆匆出來。思敏急急忙忙衝進自己的房間,拉開抽屜,果真,媽媽竟然偷看了她的日記。思敏非常生氣,媽媽怎麼能這樣呢?

該吃飯了,媽媽照例來叫她。思民的感情忽然像火山爆發似的噴了出來,衝著媽媽大喊:“媽媽看日記之前跟我說一聲好嗎?這是我的隱私,你是媽媽也沒權看!”嘭的一聲,思敏關上了門。隱隱約約之中,媽媽似乎聽見了裡面傳來的抽泣聲。

現在,有許多同學都有寫日記的`習慣。日記往往是寫給自己看的,內容比較真實和私密。很多人不喜歡公開日記。然而現實生活中,有一些父母,常常利用孩子上學的機會偷看他們的日記,還美其名曰“掌握子女的思想動向,以便更好的教育子女成人成才,可是結果往往事與願違。

而且,很多人以為,小朋友年齡小,幼稚無知、生活簡單,沒有隱私可言。在這種錯誤認識的支配下,父母未經我們的允許隨意翻閱我們的日記和信件,偷聽我們的電話似乎成了天經地義的事。他們認為自己的行為是為了更好地瞭解我們的情況,更好地教育我們,防止我們因涉世不深學壞或走上不歸路。這個初衷是好的,但一些做法值得商榷。

從中,我知道了:父母看我們的日記主要是想了解子女的思想狀況、行為等。我們應該充分信任父母,及時將成長中的困惑講給父母聽,以獲得父母的理解和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