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不在梅邊在柳邊》讀後感

校園 閱讀(9.8K)
《不在梅邊在柳邊》讀後感1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後感了。那麼你會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不在梅邊在柳邊》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不在梅邊在柳邊》讀後感

用了整個下午讀完了張欣的長篇大作《不在梅邊在柳邊》。

這是靜謐的夜,下巴抵在小裕光潔的額頭,她或許在聽我的心臟的聲音,她乖乖睡了。我卻輾轉,起身仔細擦了所有房間的地板,然後用熱水淋浴,熱氣蒸騰,我眼淚忍不住和水流混在一起。

忽然想起十幾年前閱讀過的《派克式左輪》。物理天才,少年得志,精英,困苦童年,美好未來。那黑黑的槍眼對準自己的頭顱,會是怎樣?那黑色奧迪衝下懸崖又會怎樣?那時我還年輕,只是扼腕感慨。如今我歷經十年,過往種種,卻再也沒有唏噓心酸,我只是悲憫。悲憫每一個蒲刃。每一個梅金,每一個盧剛,還有我。

我很難用自私,偏執,變態,虛偽,來形容人性。就好比我很久不用好與壞來評價一個人一樣。我有些失語。那就用張欣的話來結束我的文章吧。我是以一份崇高的敬意來寫這一極端甚至殘忍的故事,因為我相信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有著不同的傷痛和陰恨,它們一直都在那裡,頑強率性地與我們一起成長。只有經歷過失意、孤獨、幻滅,經歷過行到絕境尚能存活的人,才能真正理解燦爛的人生吧。

《不在梅邊在柳邊》讀後感2

一個人從最底層步步艱辛,不斷攀登夢想的高峰,努力去實現生活理想,最終達到那些夢想的生活、事業有成、錦衣玉食,無論走到哪裡都會受到人們的尊敬,是不是就意味著他的內心是滿足而幸福的?是不是就意味著那些步步攀登過程中帶來的傷痕完全癒合?是不是因物質貧窮而帶來的自卑就此消散?

《不在梅邊在柳邊》中的梅金就是一個從社會底層不斷努力躋身成功人士的案例,然而,這個女人在付出了所有女人能夠付出的代價實現曾經的理想後,心中那些曾經的傷依然存在,並未消。梅金是自卑的,即便通過整形容顏煥發,即便學會了尺八塑造了氣質,然而,這些外在的表現並不能掩飾她內心的慌張。是的,一個鬼可以畫皮為人,但是卻不會有人的心智。

我知道,在今天,很多人都通過各種各樣的.渠道在努力奔向改變生存狀況的道路,“精英入城”時代的終結隨後帶來的是,大學擴招帶來的青年入城,以及失地農民別無選擇的隨之進入城市。有限的資源承載不起快速膨脹的人口,龐大的人口與人們無限的慾望開始對這些有限的資源進行了弱肉強食的分配。

一個人內心本無慾望,慾望來自於生活的對比,人們想得到的,都是已經人得到的,在強烈的對比之下,與其說是對成功的渴望,不如說是對他人生活狀態的嚮往,。

是的,我們的理想都是達到他人的生活狀態,若無前人的對比,你便是你的偶像,你便無需努力,你現在的狀態便是你應該達到、能夠達到的狀態。這樣,慾望又從何談起?

在北京這座城市中,我知道有很多人來自農村,出身貧寒。他們選擇京城的初衷或者只是簡單的謀生——父母年邁、兄弟年幼,要承擔起家庭生活的重擔。然而,這個都市最終改變了他們曾經那簡單的夢想,謀生已經成為初級的需求,慾望不斷升級,並冠冕堂皇的被冠以“理想”而加以強化

當什麼東西成為“理想”後,為理想而追逐就會變得偉大起來,也支撐著人們心甘情願的付出所有的代價,因為人們相信那些代價是追求的道路上必須付出的——道德這個時候只是一個偽君子罷了。所以梅金做了女,梅金的女只是通向成功的手段,不是目的,所以她跟著小豹姐學會了能夠讓男人沉迷的一切手段。在她看來,有錢的男人也只是實現生活理想的手段,而不是目的。

這不是小說中的內容,在北京,這樣的例子不勝列舉,抱著這樣心態的女人數不勝數,甚至幾乎每個女人都希望通過一個男人改變命運——這個時候的愛情只是他們之間的手段與調味品。

錦衣玉食的背後並不是得意的笑,而是一直深藏心底的自卑以及不安全感,窮人成為富人後,最常見的心態就是擔心回到解放前,因為他們辛辛苦苦努力的目的就是擺脫貧窮,不想再過從前的生活。

所以暴發戶喜歡炫富,炫富的目的是為了彌補內心的自卑,是通過這種方式詔告天下——我是有錢人。也是通過這樣的方式來最大限度的平衡那些追求路上付出的代價——那所有的苦不就是為了擁有今天的財富嗎?既然有了,為什麼不去盡情的享用、炫耀?

然而,這所有外在的手段並不能彌補內在的傷痕,這一點梅金與蒲刃是相同的,他們都曾有過悲慘的童年,他們的成年都曾遭遇過傷害,所以他們的內心比他人更充滿不安全感。

由此,可見,一個人靈魂的安寧、精神的愉悅,並不在於物質的多寡,而在於慾望的方向,在於對比的物件,有的人對比的是弘一法師,於是他追求的是精神的富足,有的人對比的是紂王酒池肉林的物慾,於是他內心渴求的永遠是身體能感知到的滿足。

由此,每個人最終的結果大相徑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