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法國雨果《悲慘世界》的讀後感

校園 閱讀(1.85W)

法國雨果《悲慘世界》讀後感(1)

法國雨果《悲慘世界》的讀後感

長篇小說《悲慘世界》是雨果最重要的作品。在這部小說中,雨果刻化了從拿破崙在滑鐵盧的失敗直到反對七月王朝的人民起義這一階段的歷史面貌。

在這本書中我最喜歡的人物就是貫穿本書始終的冉阿讓。年輕勤勞的冉阿讓找不到工作在難忍的飢餓驅使下,打碎了商店的一塊玻璃,拿了一塊麵包而前後被判了十九年徒刑。出獄後,為了報復,在晚上想打死好心收留他的善良的神父。但老人待人真誠,酣然睡在一個苦役犯旁邊的卓絕胸懷,深深地震撼了冉阿讓,使他握著鐵釺的手慢慢地放了下來。於是他偷走了銀器逃出了神父家。當冉阿讓被抓住時,神父並沒有指證他,反而又把兩支銀燭臺給了冉阿讓,並對他說:不要忘記,永遠不要忘記您允諾過我,您拿了這些銀子是為了做一個誠實的人用的。他決定遵守自己的諾言,做一個誠實、正直、仁慈博愛的人。我認為神父是他一生的轉折點。

後來他改名換姓,在一個城市裡搞了一項工業的`工藝改革,發了財,做了市長,在那裡濟窮救苦,大做好事。當他得知芳汀的悲慘遭遇時,決定幫助她,接回她的女兒珂賽特。而冉阿讓也為了救出冤枉的人,只好在法庭上自首自己是真正的苦役犯冉阿讓。於是又被抓走做苦役。但為了履行對芳汀的諾言,在苦役中,他奮不顧身地從戰船上空搶救了帆工,然後機智地逃走。到外地把芳汀的女兒珂賽特從刻薄奸詐的夫婦那裡帶走,並隱居在了修道院。八年了,冉阿讓和珂賽特幸福的生活在一起。

讀了這本書我發現我們的社會需要這樣的人,世界需要這樣的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創造我們的生活,創造出一個善良、和睦、光明的世界!

法國雨果《悲慘世界》讀後感(2)

悲慘世界這部歷史名著,圍繞著故事的主人公—冉阿讓,通過他的不平凡的身世經歷和可歌可泣的道德精神,展現了十八、十九世紀的資本主義時代社會下層的苦難—冉阿讓為了使姐姐和她的孩子免於餓死而偷了一塊麵包,被判處十九年徒刑。

冉阿讓出獄後,帶著對社會的報復情緒,偷了幫助他的卞福汝主教大人的兩個銀燭臺和搶了一個窮小孩的一枚錢幣。而卞福汝主教面對再次犯錯的冉阿讓,沒有把他投進監獄,而是寬恕了他,並再次幫助他,冉阿讓產生了深深的內疚,這種內疚使他醒悟,並昇華成更深的覺悟,成為他精神發展的起點。

冉阿讓是善良的,無論處於什麼樣的境況。第一次救人是在苦役場,冒著被加重刑罰的危險,砸爛腳鐐去救被大石頭壓住的同伴;第二次是當了市長後,仍然不顧市長的身份,隻身去救一個被馬車壓住的普通人。還有許許多多幫助人的事情,都是在不同的境況下去做出的看似普通的壯舉。

他又是偉大的,在資本主義現實的壓迫下,不得不改名換姓,從事生產經營,擁有鉅額財富,進而成為一個地方長官,當上了市長,但當他知曉一個和他長相非常相似的人被當成冉阿讓而要被懲罰的時候,不顧個人面對的危險,挺身而出,用於承認了自己的身份,使一個無辜的人免於受到舊制度的迫害。

冉阿讓憑著自己過人的體力、毅力和智慧,與命運抗爭,幫助處境悲慘的芳汀及她的女兒珂賽特。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感化資產階級社會機器代表的沙威。

儘管有冉阿讓為代表的勞苦大眾與黑暗的資本主義社會相鬥爭與奮鬥,但是仍然改變不了勞苦大眾被壓迫、被損害、被侮辱,生活困苦的悲慘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