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文學>

隴州隨筆散文範文

文學 閱讀(1.55W)

咚、咚,嘡、咚咚咚、咚咚,嘡、咚咚,嘡、咚咚,嘡、咚咚咚、嘡、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嘡嘡嘡嘡、嘡嘡嘡、咚咚咚咚咚咚,嘡嘡嘡嘡嘡嘡嘡,咚咚咚咚、咚咚咚……

隴州隨筆散文範文

過年,總有一些與其他日子不同的地方,總有一些特別的動靜,總有一些令人振奮的聲響。鑼鼓,就是我們隴州最具代表性的絕響。我曾經聽過許多鑼鼓的聲音,北京的,廣州的,山西的,山東的。什麼威風鑼鼓,舞獅鑼鼓,太平鼓,四點子,鳳凰三點頭等等,但沒有一家鑼鼓像我們隴州鑼鼓這樣激越豪放,深沉悠遠,霸氣十足。沒有一家鑼鼓有如此地威武張揚,沒有一家有如此地雄渾亢奮。曾經有音樂界的專家研究過隴州鑼鼓,其震撼人心的節奏和綿延不絕的氣勢,讓專家震驚。他們最後莫能兩可的結論是,很可能是一種用於古戰場上催促英勇殺敵的實用戰鼓。

咚、咚,猛然用力地重敲,最前面的兩聲,果斷而有力,有如將軍的號令,短促而高亢,似出發、似進攻、似前進、似衝鋒、……,這兩個重擊響亮音符只出現在開始,以後不管多少次迴圈,都不會再出現這兩聲。命令如排山倒海,只有一次。然後是三聲平穩而力度稍輕的鼓點,稍頓連線兩聲急促而沉重的鼓點,再後是急促的兩個兩聲穩重的重疊,彷彿果敢地邁出的腳步,整齊而有力地踏在大地上,發出千鈞萬鈞之力的震顫。再過渡到三聲急促和稍頓兩聲平穩的重疊,彷彿那無法阻擋的前進步伐,正有力地向前衝擊。再下來就是四聲急促稍頓,又緊接三聲果斷沉穩,再後來是七聲連續的急促,再下來是四、三聲稍有間隔的連續催促。下來這鼓點越敲越急,一陣緊似一陣,而在最激越處,往復迴圈,造成連綿不斷的氣勢。這種鼓點,它完全契合成年人果斷豪邁地大步向前挺進的節奏。試想一下,面前有數十萬雄赳赳、氣昂昂、殺氣騰騰的軍隊,他們手持長戟戈矛,正以排山倒海之勢,步伐整齊,踏步之聲地動山搖,大步向前推進,他們在鼓聲的催促下,踩著鼓點的節奏,一往無前地衝過來,那種壓倒一切,毫不停頓的陣勢,會將多少對手嚇死,在這種威武之師的面前,除了崩潰和倉皇逃遁,還能有第二種選擇嗎?!最急促處,彷彿兩軍對接,喊殺震天,數千萬刀光劍影,在騰騰煙霧和滾滾塵土的陣地上閃耀翻飛。這種節律和氣勢,彰顯著無與倫比的霸氣和殺機。

真是:氣推震撼千均韻;勢裹驚魂萬里風。

氣勢,往往是一場戰爭的決定因素!這就是隴州鼓傳達給人的驚人力量和無敵的氣勢!它排山倒海,摧城拔寨,勇往直前,所到之處望風披靡!

我小時候經常被這種聲音所震撼,也經常忘情地陶醉在其中。常如痴如醉地聽,也常如痴如醉地跟夥伴們擊鼓操練,打的昏天黑地。

隴州這片古老的土地是秦皇朝的大本營,隨著這種鑼鼓的鼓點橫掃六國,為什麼沒有隨著軍隊的步伐傳播出去?這是一個讓人值得細細思量的問題。征服者需要的節律和氣勢,被征服者恐怕是不配享有的,反過來,被征服者也只有表現出稱頌和歌功頌德的節律,才能符合他們的身份和地位,他們的精神狀態,只能是歌唱太平,不敢有絲毫逼人的氣勢和桀驁不馴。一派祥和,其樂融融,恐怕才是他們的`節律。

太平鼓,稱頌和平,平民之鼓;四點子,不俗不媚,士人之鼓;威風鑼鼓,驚心震撼,將相之鼓;隴州社火鼓,氣吞山河,王者之鼓也!

今年臘月二十八那天,吃過飯沒事幹,到南河堤上去遛彎。城裡邊一片寂靜,除了汽車偶爾駛過的轟鳴聲,再無可以入耳的音響。心裡尋思,現在的年已經不如過去那麼熱鬧了。漫不經心地步過南河橋,突然有隨風飄來的隱約鑼鼓聲。它的韻律那麼熟悉,不禁使人心頭一顫。它的聲響那麼微弱,仔細辨別方向,大約是從南塬頂上飄下的。看塬邊,鄭家溝連著楊家莊一溜七八里長的村莊,除了裊裊炊煙之外別無異樣,靜悄悄的,那鑼鼓聲是從塬上隨風滑落下來的。以方向猜測,這鼓聲不是樑家村就是何溝寨的,細想,何溝寨那是出將軍的地方啊,大約那些遺留的精神還在。聲音微弱,但是我依然捕捉到了春節特有的氣息和音律。站在那裡細細地聽,雖然隱隱約約,但還是感受到了節日特有的感動。那輕微但熟悉的節奏,撩撥著我久積心底但還沒有寂滅的情愫,不能平靜的心就突然慌慌地激動不止。

記得小時候,我住的南道巷有一大幫同齡的朋友。鎖牢、毛娃、胎娃、祥娃、有治、巨集昌、八十、狗娃、天恩、惠民、文均、九德等等,也有好十幾個小夥伴。一到年節,大家除了零零星星放幾個炮,那時節大家都沒錢,買一掛一百頭的鞭炮,從臘月二十五可以放到大年初五,每次只能點放一兩個,感覺一下點炮時的緊張和炮響以後的興奮歡愉。還有一個特殊節目就是打鼓,那時好多人家裡都有鑼鼓等傢伙。一到下午吃完飯,就拿出來聚攏成一夥,沒完沒了地敲。你敲累了,換一個人繼續。一直打到夜裡十二點。我那時笨,鼓點雖然會,但往往連線轉換不到位,造成整個鑼鼓停下來重新開始。我打的最多的是鑔鈸,鑔鈸的點幾乎和鼓一樣,鼓打什麼點,鑔鈸就打什麼點,只是有幾小段,鼓聲大節奏空白處,鑔鈸才發揮主導作用。那時也不知道哪裡來的那麼大勁頭,大家都在後邊排隊,你打完了下一個接著繼續打,打的響徹天地,打的驚心動魄,打的痴迷陶醉,好象那節奏明快的鼓點裡有什麼魔力,將大家都吸引成一堆,久久不願意散去。那個聲音竟管很大,鬧騰的也很晚,但大人絕不反對,還會鼓勵。一里多長的巷子裡除了我們這個攤兒,東邊牲口市那邊,西邊西城牆根那邊各有一攤。整個巷子裡鑼鼓喧天,熱鬧的沸騰了一樣。

在隴縣,人們一般不單獨說它是鼓,只要提及,就一定會說“馬社火鼓”,也不限於耍不耍社火,非要叫馬社火鼓不可。也就是說這種鼓是馬社火的專配,和馬社火是不能分離的。那麼馬社火又是哪裡來的呢?查了一些資料,下面是對社火的解釋。

據陝西的民間藝人介紹,周朝時,周武王率兵伐紂,大軍行至麒麟山下,被駐守山下的聞太師擋住去路。姜子牙計上心頭,讓士兵戴上了神兵天將的面具上陣叫罵,個個威武凶煞,好似天兵下凡。聞太師不知真假,以為是天意,拔寨而逃。此事傳入民間後便產生了畫臉譜逐鬼的民間習俗,並逐漸融入到了社火中。學術界則普遍認為,臉譜的起源是周秦時的儺舞。儺是一種遠古時代的宗教儀式,“儺”本是一種傳說中的神鳥,後被人格化,成為一種祭祀表演。儺舞是周代在儺祭基礎上所形成的一種驅鬼逐疫的宗教舞蹈,而儺的明顯特徵,便是戴假面歌舞。

是啊,上面提到的的傳說是逐漸融入到社火中,那就不是社火的本質了,只是一部分因素而已,再怎麼融入,也只是改變了一部分,而不是社火的主體。這種解釋是否可信,我這裡存疑。以我自己的理解,周秦時期既然社火已經出現,那一定是周秦時期人們在官方的推動下,形成了一種大規模慶祝活動。尤以先秦時期的可能最大。我們知道,先秦時期是戰爭最活躍頻繁的時期。人們以尚武為成人立命的第一目標。一個男兒如果成人以後,不願去當兵打仗,那就永遠不會有前途。以戰功而封王封侯,那才是男人們一生最高的追求。而社火這種形式,一定是為了推崇人們的尚武精神而舉行的宣傳遊演活動。除了這一點,其他的說法都太牽強。試想,由於某場戰役勝利了,大家慶祝一下,那只是一種臨時慶賀,可是把這種活動定格在人們最喜歡的春節以後,每年堅持遊演,那它在認知和意識上的深刻程度就會大不一樣。正如同現在許多節日一樣,為了某些特定的人群或特定的事件,為推動某種意識,得到人們更深刻的強化記憶,往往設立相應的節日。社火這個古老的節日,也一定是統治者為了強化某種意識而專門設立的。它絕不會是民間自發組織的那麼簡單。尚武,現在人們已經將他淡化到可有可無的程度。可是在部落時期,在戰國兼併時期,你沒有足夠的武力,就沒有生存的空間,早晚會被別人吞併消滅。這大約也是那時候的生存準則。

假如剝去各種政治因素和社會反覆的因素不提。我見過的最有氣勢的社火鑼鼓,還是在人民公社時期。那時候由縣上統一組織,由公社出頭,氣勢和風頭最盛大的是東南公社。一到十五這天,東南公社進城就成了萬人關注的焦點。東南公社所擁有的土地面積並不大,但它的人口密集,樑家村和何溝寨兩個村子是全縣最大的村落之一。生活水平也相對比其他公社強。大約是我參加工作的第三年還是第四年。全縣組織社火大遊演,東南公社那是一枝獨秀,獨佔鰲頭的。最前邊是旗手,八人並排,共計十二排,旗手就是九十六人,號稱百人旗陣。九十六面紅旗一字排開,足有二十多米,二十米旗幟飄揚,那種風采和熱烈,灌滿了整個街道。那些旗手,齊刷刷全穿紫紅色平絨上衣,清一色毛藍平絨褲子,上衣還有帶花的滾邊。那個精神,那個靚麗,難有和其比肩者。旗手的後邊是八人十二排的鑼鼓隊伍,光大鼓就有五十面,還有鑔鈸,大鑼,這還不算,鼓隊的前邊,還有一個用拖拉機拉著的,直徑兩米的大鼓,一個大鼓由四個人站在四周同時敲打。打鼓的人全部白毛巾扎頭,亮黃的上衣和褲子,衣邊上也是帶花滾邊,那種氣勢和威風,簡直無與倫比。那五十多面鼓,三十對鑔鈸,二十多面鑼,一打起來,震耳欲聾!更特別的是,那些鼓手,打鼓的時候會挽花子,在鼓點的空隙裡,手裡的鼓槌,或憑空拋起,或在手裡挽一個一百八十度的旋轉,看得人眼花繚亂,還要自帶伴奏,配合大鑼在鼓邊上敲出響亮清脆的聲音和鑼配合。他們的隊伍一過南河橋,整個縣城,都是他們的鑼鼓聲。那時真是鼓聲振宇,十室九空啊!所有能走動的人,全部都湧到街上來。那個威風,令人異常震撼。讓人至今不能忘懷!

過去人們在形容北方人的時候,總說北方人淳厚而民氣彪悍,這種彪悍的性格那是由這裡獨有的社會生活方式,逐漸培養浸潤出來的。

土生土長,這句話多麼準確,多麼深刻。你是吃這裡的糧食蔬菜長大的,這些糧食蔬菜都是這塊土地上長出來的,這塊土壤裡除了一些有機物之外,還有許許多多的微量元素,這塊土地上什麼元素含量多,那糧食蔬菜裡邊,這種微量元素的含量必然會多,你的身體裡,這些元素也照樣會多,人就是間接從這塊土地上生長成的。這是你肌體的個性。你在這裡一天天生長,每天接受這裡人的語言薰陶,你在聽這裡發生的每一個歷史和當今的故事,你在接受這裡人處理問題的思維和方式。你也在每天接受這裡愛的方式和恨的方式。一天一天,一年一年,這裡所有的習慣,將你雕琢成地地道道的北方漢子。這一切造就了你的為人處世的準則和取向,在這塊土地上,大家認為善的事物,那也一定會是你心底裡的善,大家認為厭惡和惡的事物,在你的心底裡,也一定會是厭惡和惡!這一切,都是你性格的基因,無論你走到那裡,這些基因總會左右你的觀點和喜好。現在文化人常說文化積澱,你的一切所聞所見,都深深地刻印在你的腦子裡,沉積在你的心底裡。這些都是你很難擺脫的客觀因素。我喜歡馬社火鼓,那是因為它從我小的時候起,就始終在我的耳邊迴響不絕,就深深刻印在我的心裡,就融進了我的血液。

前天去給老爺子抓藥,路過街道廣場,發現那裡有震耳欲聾的鑼鼓聲,趕到跟前一看。這裡聚集著幾十人。大家圍做一圈,伸頭往裡一看,發現那裡有七八個打隴州社火鼓的人,他們專注而痴迷,打得熱火朝天,鼓槌翻飛,鑔鈸飛揚,鑼音嘹亮。他們眼不旁顧,完全不在乎滿場子圍著他們看熱鬧的人,似乎已經進入了一個迷醉而癲狂無人的境界。我站在旁邊,看他們神采飛揚的表情,看他們髮際掛著的細細汗珠。那時我真想鑽進他們的圈子,接過鑔鈸或者鼓槌,猛力地打上一氣,可是,五十年過去了,我還能不能敲打在那準確的鼓點上,我自己都沒有把握,想了想,君子不奪人所愛,還是忍住了!打鼓的全是退了休平時在廣場上談天晒太陽那些人。他們也是你打一會兒,累了就有人接手,一連數十天接連不斷,他們樂此不疲。在這裡我竟然沒看見年輕人上陣,圍觀的年輕人也很少,將來它們會學習打鼓嗎?或者說他們會堅守這種慶賀傳統節日的方式嗎?疑問掛在心裡,突然就有了一種淺淺的憂慮爬上心頭。

時間突然好像倒流回了少兒時代,那時候打鼓的是我們這一批人,現在打鼓的還是我們這一批人,經歷了半個世紀的漫漫歲月,那個鼓點,那個節律,似乎正是我們這一代人的心聲,激越而澎湃,豪放而樂觀。他們和我一樣,在心底裡,在形式上,仍然在堅持某些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但這些東西讓人無法割捨!我的心中突然升起一股溫暖,但那種溫暖裡邊,還有些許淒涼和酸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