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文學>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通用28篇)

文學 閱讀(1.88W)

讀完一本書以後,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何不寫一篇讀書筆記記錄下呢?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書筆記頭疼,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鄉土中國》讀書筆記,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通用28篇)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 篇1

花了二十來天才看完這本《鄉土中國》,而也是這本書,讓我對自己的閱讀量和閱讀方式產生了一定的反思。今天這次寫讀後感,可能更多地卻在對自己讀書上的反思了。

無論怎樣,還是先得說正題。《鄉土中國》這本書是值得並且需要讀第二遍甚至第三遍的。我習慣讀一本書的時候先了解作者作這本書的年代和時代背景,我認為,無論什麼樣的作者,在寫書的時候,其背景對其影響一定是很重要的,這本書,是費孝通先生根據自己在抗日戰爭期間的研究成果發表在當時的期刊報紙上的小文章所綜合的,時代背景是處於極度艱難的抗戰時期。而也恰巧是研究之艱難,資訊流通之不便,也使得費孝通先生的研究結果具有很鮮明的個人特點和創新的視角。費孝通先生研究的物件是中國社會,他所著《鄉土中國》,估計中國已經沒有什麼時候能夠比起那個時代更鄉土的了。

《鄉土中國》一書還是比較全面的講述了中國鄉土社會的方方面面的。費孝通先生言之“從基層上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這一總結,加之後面的各項闡述,很具有總結性。不僅在那個年代,即便是現在,所謂的現代化已經得到一定發展了,我認為,中國社會鄉土性的烙印還是很深的,現在的內陸地帶,現在的農村,還是有很多保持著一貫的鄉土性。

而中國人的很多性格也是鄉土性而造成的。

人制與法制,究竟哪種更適合?社會主要依靠道德還是依靠法律?想必很多人覺得該依靠法制,但是對於主要依靠道德還是依靠法律這一點上肯定會有很多爭辯。費孝通先生指出,中國的社會是一個“無訟”的社會。比之於西洋幾乎可以用訴訟解決所有問題,中國社會是很少想到用打官司的方式解決問題的。西洋遇事,可能很快想到訴訟,而中國人卻往往只會在其他所有辦法解決不了的情況下才會去打官司。因為,在西洋人看來,打官司是一種很好的解決方式,而為被告為原告也都很可以理解,成為被告的不一定會受到道德上的譴責。中國就不一樣了,即便是在現在,打官司的被告基本首先就會給人以壞形象的印象,很多時候都會受到很多譴責的,而原告也不一定好運,人們也可能會說“破大點事就打官司,難道沒有別的解決方式了嗎?”。

中國司法制度的推行不力,不僅僅是因為腐敗和權錢當政的原因,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與已經保持了幾千年的鄉土“禮治秩序”的衝突的。譬如說,妻子與外人通姦被丈夫發現,丈夫動手打了姦夫,最後法律判過來,無法給姦夫和妻子以任何處罰,卻可以拘留甚至刑罰於丈夫,但是以所有人的道德和“禮治秩序”的處理方式,丈夫打人是無可厚非的,妻子和姦夫會受到懲罰和譴責,丈夫卻沒事,兩種方式結果截然相反。作為旁觀者,你是如何看的呢?群眾的看法和抉擇就會直接決定最後選擇的社會秩序的方式,所以法制的推行阻力重重,社會原因是佔很大比重的。

文字的下鄉可能對於我們現在幾乎掃除了所有文盲的社會已經很難體會,但是放諸於解放前的幾乎純農村的社會確實有很多耐人回味的地方。城裡人說鄉下人土,不識字,說鄉下人笨,費孝通先生認為鄉下人不識字不是因為學不會,而是因為他們當時的社會生活不需要用到太多文字,不識字也無妨,所以自然不回去學太多,而不是因為笨而不識字的。這一點我相信是肯定無可辯駁的,當初全國恢復大學聯考的時候,農村孩子在讀書方面就從來沒有落後過城裡孩子。而現在,城鄉教育基礎差別如此之大的時候,農村孩子依然可以學得很好,說鄉下人笨的說法是無法站住腳的。

我想,這本書看完之後,我應該要反思一下讀書方式了,不去對於每一本書都求之一定程度的甚解,現在這個階段就應該廣泛涉獵,“好讀書不求甚解”,待到需要認真的做研究時,再去甚解便可。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 篇2

改了方向之後選擇的一本“小書”,之所以稱之為小書,是因為感覺和費孝通老師畢生的研究著作比起來,這本不過是一個隨記整理一樣的冊子,而作為社會學大家,他的這本書業內很多業內學者拿來精讀、分析;由此的“鄉土社會”的研究也有各路學者發表過不同意見。作為政治學本科生,感覺社會學知識並未掌握多少,因而書的體會也多停留在“深有所思”這個層面。

所看的版本一共有十四個章節

第一章鄉土本色

這裡作者應該是大體介紹了他對鄉土社會的理解——鄉土中國即所謂大部分地區社會都帶有“泥土”性質,無論是現實裡農耕業千年的傳承,地域的跨越,還是情感上“落葉歸根”“出國帶一抔家鄉的泥土”等的體現,人們對土地的感情歷時已久。而由這些所引發的,是鄉村為主的中國社會帶有的特色,由此引發了一系列文化、政治、倫理等特點。

第二、三章論文字下鄉和再論文字下鄉

這裡通過對文字在鄉下的缺失,引出鄉下固有的生活環境、交流方式、文化傳承等,是受其自身侷限所致。一方面鄉下的人們群居,重農的生活方式讓他們世代幾乎固守在一個地方,所面對的人幾乎固定,熟絡的人們僅憑聲音就能認出是誰,那麼語言就已經足夠他們進行交流。再者,文字本身所帶有的侷限性——脫離了具體語境其含義大不同也使得可以配上動作神態的語言交流更實用也更省事(一般來說文字有時就是輔佐記憶的功能,但簡單的鄉下生活並不需要過多的記憶,因而文字需要也就較少);另一方面,鄉村中的禮儀、規矩、常識多是一輩傳一輩,學而時習就可以應付變動不大的社會生活,那麼就更不需要文字了。

第四章差序格局與第五章維繫著私人的道德

這兩章應該是涵蓋了整個鄉土社會的特徵——外在的差序格局與內在私人倫理道德。所謂外在的差序格局,與西方的團體格局不同。西方有著團體意識——比如國家是契約的產物,因而國家維護的是讓渡出自己權利的整體人民,而在對外上,國家是維護整體安全、財產不屬侵犯的聯合體。也就是說先有了整體意識,再有維護自己私人權利的觀念。或者說為了更好地維護自己的私人權利,不得不樹立一個整體。而在中國,人們沒有這樣的意識(並不是說我們強烈的認識到自己是中國人,國家不可侵犯這一類)。而是我們的格局,是以自己為中心,水波紋般一層層推出去,這是外在的格局,即家—國—天下這樣延展;而維繫其中的力量是什麼呢?不是我們清楚自己的權利與義務(向西方那樣),而是多以和自己關係的好壞、對自己利益的增減去判斷。在這種看來,有的人的行為的自私的,但從他自己來講,他是為了他自己的“公”(小到三兩個朋友的交際圈子,達到自己的家族)。這是鄉土社會的基本特徵,而這也造成了國、家的界限有時候不明確,因為這要依靠於自己所能波及的範圍、自己的判斷、能力的大小等。

有人提出過仁義禮智信等一系列美德,但具體下來,也要依靠不同私人道德關係來具體說仁是什麼,這使得美德有時候也成了有條件的產物。

第六章家族與第七章男女有別

細化到家庭所帶有的鄉土特色。家的寬泛含義,從縱向來說,一般都是父系家屬的縱向延伸,從橫向來說,是家庭多為事業型組織(為了更好的從事生產,也帶來了兩性關係的弱化)。如果家大業大,那麼需要人手就多,很多親戚都會納入家族的範圍。這還引發了兩性關係的保守、拘謹。除了幹活、大概夫妻間也沒什麼可以交流的,男女有別的強烈的約束力大概也是由這因素吧。

第八章和第九章禮治秩序、無訟

這裡從整體開始講述維持鄉土社會中的秩序所用的力量。

人治與法治的區別不在於人和法,而在於維持秩序所需要的力量,和所依據的規範的性質。禮是鄉土社會公認的行為規範,與法律不同,法律依靠國家強制力,而禮依靠的是傳統(社會歷代積累的經驗),人只要從上一輩那裡繼承並經常練習,讀書筆記摘抄,便可以使用。傳統在變動不多的社會裡幾乎百試百靈,而這也獲得了人們的崇敬感,從而成為了人們自覺服從的事物。而在這裡,符合傳統與否也成了人們辨是非很大的依據,即所謂的“父老鄉親評評理”。而與依靠事實、證據、既定條文的法律不同,很多事情理說得過去,但不合法也是要被制裁。訴訟的解決方式和可能出現的不合“正義”的結果讓人們對訴訟、律師等持有偏見。此外,現有法律的西方觀念“人人平等、個人權利不可侵犯”等,也和傳統社會裡比如“老子打兒子天經地義”等倫理觀念相差甚大。因此訴訟在傳統鄉村人民眼裡成了丟人的事(就像日常中常說誰和誰都鬧到法院去了,真是家醜外揚啊或者丈夫殺了妻子的情人,在鄉親看來是正義,但法律要制裁。)這也是是現代司法普及到鄉村所面臨的困境——如果只做到了制度、設施的普及,很可能是破壞了傳統的倫理秩序來不及修復,又面臨法律帶有的弊端。

第十章無為政治第十一章長老統治

這是鄉土社會特有的兩種統治方式,大抵形成了統治者的無為統治和鄉村基層自有的長老統治。關於權力的兩種看法:橫暴權力(依靠暴力、經濟利益維繫,偏重於社會衝突方面);同意權力(側重於社會合作,用榮譽和高薪來維持),而鄉土社會的穩定使其橫暴權力無處可使,而同意的高薪榮譽等依賴於被征服者的生產剩餘,這與自給自足的小農相沖突,過分爭斂引發起義等活動,因而統治者學會了“養民”,以維繫統治穩固。在財富剩餘過多時加重收取,然後暴動,武力解決,如此迴圈。而“天高皇帝遠”的中國。天子無力夠到的地方,也有自發的秩序,這就是“長老統治”。被教化者要學習先於它存在的規矩,不是來自上述任一種權力,而是來自於幼長之序所決定的上輩的權力。這就是長老統治。這兩者形成了鄉土社會特有的中央、地方分決平時不影響的雙軌統治方式。

第十二章血緣與地緣

血緣關係決定的人在社會結構中的地位最穩固,也很少有人質疑。地緣關係是血緣關係的投影,(如籍貫多是取自父親),血緣為主的鄉土社會的活動限制了人們的活動(如熟人買賣不可做),而要改變這限制,最重要的是改為以地緣關係為主的活動方式,使得支配人們行為的首先是理性,而非感情。

第十一章名與實的分離

長老統治下所進行的教化在表面上是不可違背的,但受到社會發展的衝擊,有些傳統也會過時,那麼為了維持穩定,後代是表面的順從,而在實際中可以為其進行“註釋”,即融入符合新場景的內容等。這就造成了鄉土社會裡名與實的分離,即傳統的遵守是面子的事。這應該也是迎接新時代發展,鄉村所不得不調整的困境吧。

十四章從慾望到需要

鄉土中國讀後感:慾望是自覺的,為了生存而滿足的,鄉土社會裡的慾望經過文化薰陶,迎合了其中的人們生存的需要。而現代社會裡,人們不可能依靠一成不變的傳統滿足自己,於是人們探索行為和目的的關係(什麼樣的行為可達到目的,而不是自覺地跟著慾望走),人們探索這種情況下的生存條件,不是仰仗原有文化已篩選過的不用探討的規矩等。於是慾望轉化為理性的需要,是分析的結果,不是自覺的。這也是日後的中國發展農村應注意的問題吧(如何改造)。不再詳細探討。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 篇3

中國正在崛起,從傳統走向現代。眾所周知,這是一個艱難而漫長的探索歷程。如同樹木要長的高大就必須有堅實而健康的根系一樣,中國的現代化歷程也得立足於自己的傳統,或對其批判改造或對其繼承發揚。我們要忠於中國的現代化,就要忠於中國的過去。忠於過去我們才知道我們是什麼,我們應該走向何方,應該如何走。

首先,它面對的是中國的農業社會,通過社群調查追究中國農業社會的特點。在一個靠農業起家的國家,農村佔據絕大部分的領土,直到現在這依舊是中國的一個現實。回到以前,按費孝通老前輩的意思說,中國鄉土社會就是一個生於泥土、長於家族、教於禮教的社會。雖然那裡有現代人看來尚未開化的“愚”和“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的“私”,然而這的確是一個無為政治下的太平這會。其次,它對中國的發展趨勢以及如何發展做了一些暗示,如隨著社會的發展,地緣會衝破血緣、傳統教化會名實分離、人們的慾望會向需求發展等。

一、鄉土本色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北方人的相對剽悍、豪放,南方人的相對柔弱、婉約,這與北方平原的曠蕩和南方山水的纏綿是分佈開的。土地養活著中國的鄉土社會,中國的鄉土社會也和土地結下了難以割捨的情節。土地之於鄉土社會就如同水之於魚,離開了它就不能生存,土地與人的完美結合也培育出了五千餘年古國古的農業文明,如此互利雙贏的買賣,又有誰捨得丟棄了呢。在在物質生產能力極不發達,靠天吃飯的年代,擁有土地的心情,我不知該如何去描述,我想那就和今天處於小康社會的心情差不多吧。於是,與其說鄉土社會的人不捨得土地,不如說土地束縛住了鄉土社會的人。於此同時,鄉土社會有了另外一個特徵,那就是土地的固定性徵服了人口的流動性,形成了一個相對封閉的環境,造成了一個環境內人們彼此熟悉的社會。我想正是這種慣於熟悉的環境而形成的惰性讓鄉土社會與現代充滿著陌生人的社會格格不入,阻礙了中過的現代化。

二、文字下鄉

在兩篇論文字下鄉中,費老分別從時間和空間上闡述了文字下鄉在鄉土社會中的不必要性,而這不必要性正是建要立在一個對外相對封閉而內部非常熟悉的鄉土社會。

文字與語言比較,依費老當時所言,文字適於間接傳播並且有產生歧義的毛病,而語言則適於間接傳播。我們就當代來看,語言在現代可以通過語音裝置進行長距離的傳播部分取代文字長途傳播的功能。鄉土社會在空間上因土地的限制而不會太大,並沒有使用文字傳播的必要,又因為彼此之間以及彼此對環境尤其是生產方式和生產方式的熟悉,語言傳播減少了相當部分的歧義;再從時間上來看,我認為語言更有適應環境小範圍變化的可變性,因此用語言比用文字在同代和代際之間傳播更具時效性。在鄉土社會語言是優於文字的。

關於鄉土社會中人“愚”的問題,肥老的解釋是,鄉下人並不愚,愚是學習能力問題,而鄉下人不識字只是知識積累問題,鄉里人也有城裡人不知道的知識。由此我的感想是:在社會發展,鄉土的封閉性被打破的必然趨勢下,文字下鄉是必要的也是必然的,並不是一個急於求成的是,而是當局如何抓住時機,提高文字下鄉效率的問題。

三、差序格局

“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在我看來並不是指社會的冷漠,而是指鄉土社會中合作的狀況,在左鄰右舍關門不見開門見,低頭不見抬頭見的小天地裡,怎麼可能“老死不相往來”呢?鄉土社會確實是一個“私”當頭的社會,人們都以“我”中心,考慮與人交往營建生活圈子,賺取社會資本。這一切的根源我認為在於封建自然經濟的封閉性,自然是因為自給自足,雖然交換在小範圍記憶體在,但人們的生活大多依賴於以家庭為單位的生產實體,合作則多在自家土地上自家人之間產生。要強調的是,在物質生產力水平很低的年代,一心忙於自家的生產而無暇顧及他人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費老把差序格局和傳統格局對比,突出了西方社會的合作分工細緻、權利義務分明與中國鄉土社會“老死不相往來”的鮮明對比。

四、鄉土社會價值體系

麻雀雖小,肝膽具全。鄉土社會雖然範圍小,但它畢竟作為一個相對封閉的社會有著它獨特的價值體系。就私人而言,有維繫私人的道德,就社會而言,有禮治秩序、男女有別、無訟等觀念。

維繫著私人的道德,費老在《鄉土中國》中將其歸納為孝與倫常。具體的說就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克己復禮”,“恭、寬、信、敏、惠,仁、義、禮、智、賢”等一系列儒家思想。中國素來有禮儀之邦的頭銜,並且這不是自封的,相必著與佔中國絕大部分領土的鄉土社會在私人道德上的教化有很大關係。人們總是力求在對自己的剋制上化解矛盾和糾紛,並用自己的真誠去打動和感化人以此來實現“和”的目的。令人欣慰的是這確實創造了一個穩定和諧的鄉土社會,但它也有不足。在《從傳統到先代》一書中,金耀基先生曾說,中國人對禮的過分注重即對人事的注重,使中國人對自然的探索僅限於美的欣賞,而阻礙了中國自然科學的發展。這是科學方面,中國人也曾為禮付出過生命的代價。用一部電視劇來說,《中國兄弟連》中就有這樣悲慘的一幕,全唐莊的人對“皇軍”以禮相待,因為他們從祖先那裡學來的永遠是“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然而,結果卻是全莊人藏生火海。私人道德對人際關係一定時候是有用的,但不是時時有用,尤其是涉及民族利益之時,這是歷史留下的教訓。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 篇4

時常看到歷史的書籍裡會講到很多家族的長者坐在一齊召開長老會議,並選出德高望重的人代理村裡的事物。

在鄉村裡,無論是政治的,經濟的,文化的等等眾多的事物都會和家族發生關聯,都會以家族為單位進行著。如果事情小,夫妻二人就能夠解決,但若事情大了,全族的人都會幹澀進來。在家族裡,最有威望的就是族長,他代表家族的形象與利益。而當家族與家族之間發生利益關聯時就需要長老的協調,長老一般不止一個,他們總是由各個家族的長者組成。長老處理各種糾紛既不是依靠權利,也不是憑藉大家的協商同意而產生的效力。他們主要依靠仁禮道德來管教人們!他們依靠傳統的約束!因此他們總是很重視教化的實施。但這就不得不產生一個問題,傳統的東西也有過時的時候。這時就應怎樣辦呢?反對吧。長老領導下的禮制社會是不允許反對的!於是,在現實的社會中,新生的年輕人既然沒有潛質去反對傳統的東西,但他們能夠選取是用心地執行還是消極的對抗。這也就產生了書中所說的“名實的分離”。

這所有的一切是在西方社會所不能看到的。西方擁有議會的傳統,他們更多的是同意的權利,只要同意構成的機構不能滿足大多數同意者的意願,機構就有被反對推翻的可能。他們的行事原則主要依靠法律的約束,他們要求執法者依法而治。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 篇5

費孝通先生說,“從基層上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從古至今,農民人口在社會總人口中比重是很高的,農民對社會的進步發展也作出了極大貢獻。作為一名從農村走出來的學生,我感到無比驕傲。以前對自己生活的村子沒有太多感想,在讀完《鄉土中國》後再去回想,鄉土社會果然都是大同小異的。

在農村生活,土地就是命根子,也正是那些廣袤的土地養活著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小的時候跟隨父母到田裡去播種或者收割,印象最深的是刮開蓋好的薄膜種玉米籽,再就是在秋收時節抱麥子。在北方,割麥是農活裡最苦最累的活,農民割麥的姿勢用“面朝黃土背朝天”來形容最恰當不過,母親心疼我,沒有讓我割過麥穗,於是我開始找尋新的“營生”——挖苦菜。現在想來,土地真的好神奇,你播種它會生長,你不播種它也生長。苦菜就是那種自然生長的植物,挖它並不費事,田地裡到處可見,不一會兒就能挖一小筐,帶回家後用水淘了就能吃。“非典”那年,母親不信任小賣部的菜種,我就天天出去挖,那段時間家裡足足吃了一個月的苦菜。在鄉下,生活好像不用怎麼花錢,吃的自己都可以種,家家戶戶都有一口井,梨樹、沙棗樹什麼的也都有,柴火有葵花杆子和玉米棒棒,逢年過節的時候買些糖果、穿件新衣裳就是了。可見,土地孕育了多少生命,人們聚村而居確有一定道理。

費孝通先生分析說,中國農民聚村而居的原因大致說來有下列幾點:

一、小農經營每家耕地的面積小,所以聚在一起住,住宅與耕地不會距離得過遠;

二、因水利灌溉的需要,他們聚在一起住,合作起來比較方便。

三、為了安全,人多了容易保衛。

四、土地平等繼承的原則下,兄弟分別繼承祖上的遺業,使人口數量在一個地方一代一代地增長,成為相當大的村落。

我生長的村子是由第二點和第三點決定的,因為我們那裡沒有農場,也不是以姓氏命名的村落,人們聚居一起除了是種習慣外就是合作的需要,村子裡稱為“變工”。尤其是在打麥場、絞玉米和刨籽瓜時節,由於每家的勞力有限,人們會就近叫著鄉鄰一起做工,效率也高,今天一起去張三家打麥子,後天再去李四家刨籽瓜,也就是“變工”。這裡沒有任何商業行為,人們似乎約定俗成了某種共同遵循的規則,認為這樣做是理所當然的,因為這是一個沒有陌生人的社會。

社會學裡分出兩種不同性質的社會:一種並沒有具體目的,只是因為在一起生長而發生的社會;一種是為了要完成一件任務而結合的社會。前者是禮俗社會,後者是法理社會。鄉村屬於前者,費孝通先生在書中說道,鄉土社會是靠親密和長期的共同生活來配合各個人的相互行為,社會的聯絡是長成的,是熟習的,到某種程度使人感覺到是自動的。只有生於斯、死於斯的人群裡才能培養出這種親密的群體,其中各個人有著高度的瞭解。我無比慶幸自己的童年能在鄉村度過,和我同齡的一代都是村子裡的爺爺奶奶、叔叔阿姨看著長大的,整個村子裡的人都知道我,我也認識整個村子裡的人,而父母這一輩的人基本上都是稱兄道弟,平時見面都會很親切地打招呼。鄉村裡的人都是彼此熟悉的,熟悉是長時間、多方面、經常的接觸中所發生的親密感覺。現代都市最缺少的也就是這種感覺,門對門的鄰居尚且不認識,更何況樓裡和小區的人,於是,在鄉土的本色裡開始產生出陌生的社會。

學者將東西方人民的性格作比較,說在西方社會爭的是權利,而在我們的社會卻是講交情。對於這個問題,也要從鄉土社會入手,它是孕育所謂現代人的搖籃,現代人最根深蒂固的共性是從鄉土裡帶來的,也是影響中國千年的儒家文化造成的。中西方的主要區別就是差序格局的不同,也即群己、人我的界限劃法問題。西方人看重的是團體,而且公私分明,中國人則不然。就拿“家”來說,是最能伸縮自如的了。“家裡的”可以指自己的太太一個人,“家門”可以指伯叔侄子一大批,“自家人”可以包羅任何表示親熱的人。自家人的範圍是因時因地可伸縮的,大到數不清,甚至天下可成一家。每個人都有一個關係網,好像把石頭丟在水面上發生的一圈圈波紋,裡層是和自己最親近的人,然後就是各種交情程度不同的人們了。

中國的本色是鄉土,而現在的主流是爭相到城裡立足,一些人是因為土地的有限接納不了村裡人口的增長,另一些人則是趕時髦。鄉土社會發生了變遷,從血緣結合轉變到地緣結合是社會性質的改變,也是社會史上的一個大轉變。就像費孝通先生在結尾所說的,鄉土社會是靠經驗的,他們不必計劃,因為在時間過程中,自然替他們選擇出一個足以依賴的傳統的生活方案。如此,希望土地依然是大自然哺育生命的土地,希望鄉村的生活更加美好!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 篇6

讀完這本《鄉土中國》,感觸頗多。

這本書雖然是社會學入門級讀物,卻有著深厚的理論素養作為支撐;通俗易懂的語言,加上鄉土濃濃的氣息,沒有了讓人忘而卻步的拗口難懂的理論術語,讀後確有萬條萬縷瞭然在胸的豁然開朗感。

作者是大師級人物費孝通先生,書中提出了有關中國社會——鄉土社會的——的一些基本特點、基本概念,譬如所謂的鄉土社會是一個熟人社會,熟人社會中沒有法律產生的條件;鄉土社會的禮治、長老統治等等特點。……對於我這個剛剛對社會學發生興趣的初學者來說,起到了很好的啟蒙作用。

說實話,這本書雖然通俗易懂,但是自己真正理解書中的實質內涵的東西則並不是那麼多。這本書一開始讀起來感覺十分的親切,因為自己就是從鄉村中出來的人,對鄉村本來就有一種熱愛之情;但是不同的是,費孝通先生則通過理論層次的寫作手法和研究方法將鄉村社會結構展現在我們的眼前,這確實是費孝通先生的獨到之處,是值得我們學習的,還有就是裡面通俗易懂的語言,跟霍金的《時間簡史》貌似有很多的相同之處!

這本書引起了我其他幾個方面的思考:

1、《鄉土中國》的實質是什麼?

2、費孝通先生本人及其其他學術成果有哪些,以及哪些東西怎麼樣?

3、自己應該怎麼學習社會學這門課?

4、社會學這門課到底包括哪些方面?它和其他社會科學有什麼關係?

5、如何將自己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際中去,理論和實踐相結合,也能夠產生出若干部有影響力的學術著作?

以上這些問題都是值得自己去研究的一些問題!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 篇7

這本書初版是1947年,距今也不過六十餘載,轟轟烈烈的城市化程序便將鄉土中國已經或正在拋進記憶的河流。河水湯湯,鄉土早已疏離。再讀,當作紀念。

從基層看,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費孝通所言的中國社會的基層,是“那些被稱為土頭土腦的鄉下人。”說鄉下人土氣,這個“土”字,他說用得好,因為土字的基本意義是泥土。

鄉下人離不了泥土,因為大多數的人是必須拖泥帶水下田討生活的人,種地是最普遍的謀生辦法。務農子弟即便從老家遷到別處去,也都很忠實地守著直接向土裡討生活的傳統。闢如,從中原遷去最適宜放牧的草原上,依舊鋤地播種,一家划著小小的一方地,種植起來。“遠在西伯利亞,中國人住下了,不管天氣如何,還是要下些種子,試試看能不能種地”。

土是農人的命根。遊牧的人可以逐水草而居,飄忽無定;做工業的人可以擇地而居,遷移無礙,而種地的人卻搬不動地,“長在土裡的莊稼行動不得,侍候莊稼的老農也因之像是半身插入了土裡,土氣是因為不流動而發生的。”

因為不流動,中國鄉村人口像是附著在土上,不太有變動。大多的農民是聚村而居的,而從農業本身看,耕種活動裡分工的程度很淺,無需群居,聚居是出於農業本身以外的原因。費孝通認為,這些原因大致有幾點:

一是每家所耕的面積小,所以聚在一起,住宅和農場不會距離得過分遠。(美國的鄉下大多是一戶人家自成一個單位,很少有屋沿相接的鄰舍。這是他們早年拓殖時代,人少地多的結果,同時也保持了他們個別負責,獨來獨往的精神。)

二是因為水利的需要。需要水利的地方,有合作的需要,在一起住,合作起來比較方便;

三是為了安全。人多了容易保衛。

四是土地平等繼承的原則下,兄弟分別繼承祖上的遺業,使人口在一地方一代一代地積起來,成為相當大的村落。

基於此,中國鄉土社會的單位是村落,又因為少流動,村落之間各自保持著孤立的社會圈子,因此鄉土社會的生活是富於地方性的。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於斯、長於斯,終老是鄉的社會。人與人的關係上也發生了一種特色,每個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著長大的,孩子眼裡周圍的人也是從小就看慣的。這是一個“熟悉”的社會。(熟人社會)

在一個熟悉的社會中,我們會得到從心所欲而不逾矩的自由。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我們大家都是熟人,打個招呼就是了,還用得著多說麼?”鄉土社會從熟悉到信任,無需畫押簽字,它的信用並不是對契紡的重視,而是發生於對一種行為的規矩熟悉到不假思索的可靠性。在社會學的分類裡,鄉土社會應屬於禮俗社會。(禮俗社會:有機的團結;法理社會:機械的團結)

這樣的信任也是“土氣”的一種特色。因為只有直接有賴於泥土的生活才會像植物一般的在一個地方生下根,才能在悠長的歲月中,從容地去熟悉每個人的生活,才會有熟悉之後的親密感覺,然後心安,信任。

此心安處是吾鄉。

我常見到從鄉村搬到城裡的老人,四處開荒種菜。像我的婆婆,每尋到一塊地或旁人給了一塊,必像得寶一樣喜上眉梢地跟我說,然後滋滋有味地計劃著種上哪些孩子們喜歡吃的菜。這也是“土”氣吧,說她們離土後眷念土地有些矯情,我想,更多的是一種習慣性的勞作,對土地習慣性的依賴。這是現代年輕人不會有的。

中國社會徘徊在人制社會,遲遲不能進入法制社會也能算上“土”氣吧。早在戰國時期,墨家就提倡依法治國。而鄉土社會的熟悉環境下,不需要法律、合同,“這不是見外了麼?”那些統統是對付陌生人的。搞得太明白,丁是丁,卯是卯的,傷感情。中國社會的某些特徵也由此而來。現代社會打破了原有的格局,是陌生人社會、法理社會,契約精神順勢而來,法制終將是現代和未來人類社會唯一的也是最好的選擇,至少目前看來是這樣的。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 篇8

我們五千年中華文明就是從芬芳的泥土中走來。因此,我們有了故鄉情結,我們企盼落葉歸根。

當代社會學家費孝通先生所著《鄉土中國》一書中詳細、理性地解讀分析了我們與鄉土親密細膩的感情與關係。

作為一箇中國人,無論你走多遠,身居何職,都脫不掉骨子裡的鄉土氣息,忘不了家鄉的山山水水。因此有了雖身在都市高樓大廈裡的達官貴人,仍然手持小鏟侍弄幾盆植根泥土的花花草草,更是奢望能在閒時,自己擁有哪怕巴掌大的一小塊土地種點蔬菜,來體現自己的勞動價值。普通百姓更是對家對土地無法割捨。

有文化的知識分子根據隻言片語,苦苦尋找祖上曾經住過的一孔破窯洞或埋葬老祖宗的一捧荒冢;沒文化的老農在老屋拆遷時,死死地抱住院裡的一棵老樹,老淚縱橫,不肯放手。

“能戀本鄉一捻土,不愛他鄉萬兩金。”

受鄉土情懷的影響,在我們的內心世界也與西方有所不同。西方思想哲學認為,凡事都是對立的,非此岸及彼岸,中間有條無形的鴻溝。我們的哲學思想總體是中庸的,講求包容,和而不同,求同存異,互相依賴。陰陽學說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陽中抱陰,陰中含陽,相輔相襯方能源遠流長。這與我們早期由農耕文明發展而來是分不開的。

故鄉和土地永遠是我們內心最可靠的依託和最寶貴的財富。

然而,近代隨著工業革命的出現,打亂了我們原有的腳步。我們拋棄山青水秀的美麗家園,揮手告別對我們忠誠奉獻的土地,一窩蜂似地擠進陌生而又擁擠的城市。鋼筋結構,水泥硬化,與泥土一刀兩斷。一座座高樓,鱗次櫛比。高空鳥瞰,和密集型養雞、養豬場沒什麼區別。呼吸著不知從那裡冒出的被汙染的空氣,吃著不知怎樣生產出來的不時被媒體報道加了什麼“氰",或者什麼“氯"的垃圾食品。

我們密集型生活方式和現代化企業加工產生的汙染,為病毒和細菌創造了有利的生存環境。

我們的思想也因生活環境改變而改變。沒有了往昔鄉村泥土中的樸實與親切。

為了優越,拼命地比拼。只要幹不死,就往死裡幹。外賣小哥累死在送餐的路上,得到的只是20xx元人道主義的施捨。留守農民辛勤勞作,換來的是,老人有病看不起,娶了老婆又離異,剩下子女無人管。

現實在狂扇農耕文化中“勤勞致富"的嘴巴。

我們嘴裡反覆念著不忘初心,我們為什麼要在路上狂奔疾走?答案在很多時候,是模糊的。許多人懷念過去,厭惡當下,這個問題值得深思。許多剛從高校畢業的低層知識分子,在城市與鄉村之間踟躕徘徊,迷失了方向。不知未來在何方。人類在所謂的科技領城內惡性競爭,最終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有待商確、驗證。

前三十年,一個普通農民,生養四五個孩子,日出而耕,日落而息,孩子讀書成家,雖困難,卻也過得去。然而經過現代科技化的洗禮後,一家有時候連一個孩也養不起。

人類奮鬥的目的到底是為了什麼?我想不只是我們普通民眾不清楚,恐怕就是所謂的社會精英也很迷茫。

老子云:“人多利器,國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說白點,就是人間的利器越多,國家就越陷於混亂;人們的技巧越多,邪惡的事情就會連連發生。

文學就應該取材於社會,指引於大眾。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就像一棵參天大樹。只有大樹的根系植根於大地的深處,吸取足夠的養分,才能換來樹冠的枝盛葉茂。

殷切盼望,費先生"這不算是完稿,也不能算是定稿,只是一種嘗試的記錄罷了”的創作風格,得以延續,探索、引導中華文明朝著健康持續的方向發展前進。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 篇9

最近一個多月的休整,感覺思想上收穫很大。重新用經濟的眼光讀完《紅樓夢》和《戰爭與和平》,心中隱隱希望讀到對中國整個社會環境的解讀,這時遇到費老的《鄉土中國》,真有久旱逢甘霖,他鄉遇故知的感覺啊!

人們在談論問題時,尤其是社會、文化、歷史等巨集大課題時,意見不容易統一,整天在那裡臉紅脖子粗地爭來爭去,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學養不同,思維和思想境界差異太大。你站在海拔600米的山峰與海拔6000米的人說話,基本上是說不上話的。

所以,如果以後有一個發明,就像紅外測體溫儀器一樣,朝你腦門一照,立刻把你歸到哪涼快哪去那類才有意思,免去了很多無謂的爭執。當然,那樣也會有人大罵精英歧視一類的話了。

總之,讀罷《鄉土中國》,對中國問題似乎有了些更加清醒的認識,原來混淆的一些問題也清晰一些了。

我就摘錄一些劃紅線的部分吧!其實整部著作都值得一讀再讀。

1、 文化是依賴象徵體系和個人記憶而維護著的社會共同經驗。這樣說來,每個人的“當前”,不但包括他個人“過去”的投影,而且還是整個民族的“過去”的投影。歷史對於個人並不是點綴的飾物,而是實用的、不可或缺的生活基礎。人不能離開社會生活,就不能不學習文化。文化得靠記憶,不能靠本能,所以人在記憶力上不能不力求發展。我們不但要在個人的今昔之間築通橋樑,而且在社會的世代之間也得築通橋樑,不然就沒有了文化,也沒有了我們現在所能享受的生活。

2、 和我們眼睛所接觸的外界我們並不都看見,我們只看見我們注意的,我們的視線有焦點,焦點依著我們的注意而移動。注意的物件由我們選擇,選擇的根據是我們生活的需要。與我們生活無關的,我們不關心,熟視無睹。我們的記憶也是如此,我們並不記取一切的過去,而只記取一切過去中極小的一部分。

3、 這種根據單系親屬原則所組成的社群,在人類學中有個專門名稱,叫氏族。

4、 在西洋家庭團體中,夫婦是主軸,夫婦共同經營生育事務,子女在這團體中是配角,他們長成了就離開這團體。在他們,政治、經濟、宗教等功能有其他團體來擔負,不在家庭的分內。夫婦成為主軸,兩性之間的感情是凝合的力量。兩性感情的發展,使他們的家庭成了獲取生活上安慰的中心。

5、 在我們的鄉土社會中,家的性質在這方面有著顯著的差別。我們的家既是個綿續性的事業社群,它的主軸是在父子之間,在婆媳之間,是縱的,不是橫的。夫婦成了配軸。一切事業都不能脫離效率的考慮。求效率就得講紀律;紀律排斥私情的寬容。在中國的家庭裡有家法,在夫婦間得相敬,女子有著三從四德的標準,親子間講究負責和服從。這些都是事業社群裡的特色。

6、 鄉土社會是阿波羅式的,而現代社會是浮士德式的。阿波羅式的文化認定宇宙的安排有一個完善的秩序,這個秩序超於人力的創造,人不過是去接受它,安於其位,維持它。這是西方古典的精神。現代的文化卻是浮士德式的。他們把衝突看成存在的基礎,生命是阻礙的克服;沒有了阻礙,生命也就失去了意義。他們把前途看成無盡的創造過程,不斷的變。

7、 文化和政治的區別就在這裡:凡是被社會不成問題地加以接受的規範,是文化性的;當一個社會還沒有共同接受一套規範,各種意見紛呈,求取臨時解決辦法的活動是政治。

8、 在社會變遷過程中,人並不能靠經驗作指導。能依賴的是超出於個別情境的原則,而能形成原則、應用原則的卻不一定是長者。這種能力和年齡的關係不大,重要的是智力和專業,還可加一點機會。講機會,年幼的比年長的反而多。他們不怕變,好奇,肯試驗。在變遷中,習慣是適應的阻礙,經驗等於頑固和落伍。

9、 社會生活愈發達,人和人之間的往來也愈繁重,單靠人情不易維持相互間權利和義務的平衡。於是“當場清算”的需要也增加了。

10、 地緣是從商業裡發展出來的社會關係。血緣是身份社會的基礎,而地緣卻是契約社會的基礎。契約是指陌生人中所作的約定。在訂定契約時,各人有選擇的自由,在契約進行中,一方面有信用,一方面有法律。法律需要一個同意的權力去支援。契約的完成是權利義務的清算,須要精密的計算,確當的單位,可靠的媒介。在這裡是冷靜的考慮,不是感情,於是理性支配著人們的活動——這一切是現代社會的特性,也正是鄉土社會所缺的。

從血緣結合轉變到地緣結合是社會性質的轉變,也是社會史上的一個大轉變。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 篇10

第一次對中國農村社會主動有意識的去觀察和思考是偶然的機會讀到梁鴻的《中國在樑莊》,當時讀書純粹是為了讀書而讀書,沒有什麼方向,買這本書大概是電商搞活動湊滿減。但11年那個寒假我真的被這本以南陽一個小村莊—樑莊—為縮影呈現一個典型中國村莊的生活狀態、村裡每個人的成長和故事、鄉親鄰里之間的糾葛與情感還有村裡的政治與權力的變遷的紀實文學深深地吸引住了。我自己本身就生活在這樣的一個村莊,裡面描述的每一件事都能在我成長的環境中找到,每一種狀態的人都在我的生活中鮮活的存在著,所以我更能理解梁鴻想要除了將這樣的生活呈現在輿論的視野外,更多的是對於在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社會取得巨大發展和變革的大環境下這種農村社會的變遷和未來命運的思考。梁鴻後來又寫了《出樑莊記》,但這兩本書裡更多地側重紀實和調查,對於深層次的為什麼、如何解釋這種種存在和現象卻未涉及,《鄉土中國》則從從社會結構這一社會學研究角度闡述了中國農村社會的特徵,解讀中國農村社會的全貌。

所謂社會結構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佔有一定資源、機會的社會成員及其生存活動的組成方式及其關係格局。《鄉土中國》認為中國的社會是基於差序格局運作的,這從根本上區別於西方現代社會的團體格局。差序格局是指每個人以自己為中心,以一根根私人聯絡向外推演所形成的圈子,在這個圈子中按離自己距離的遠近來劃分親疏、形成一種差序,同時每個圈子的大小要依著中心勢力的厚薄而定,且圈子的界限是不清晰的,可因時因地自由伸縮。團體格局則以個人為本位,強調團體中個體之間關係的平等,如果同一團體中有組別或等級的分別,那也是先規定的,團體的邊界也有明確界定,個人是否屬於團體一眼即能辨別出來。

那麼基於這兩種不同的社會結構,中國傳統的鄉土社會具有那些特徵呢?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作者首先闡述了為什麼叫鄉土中國、鄉土的含義是什麼?作者認為中國社會從基層上看是鄉土的,我們的傳統文明是農耕文明,自然離不開土地,是一種生於斯、長於斯最後死於斯的、生活被土地所囿住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不流動的文明。在這個不流動的社會形態中社群的基本單位是村落,人生長在一個先於自己而存在的無需選擇的環境中,村落是一種熟人社會,一切問題都可以依照自古累積的經驗來解決,人與人之間是鄉親,且與外界是孤立的。“土”本身並不具有貶義,一方面“土”是土地對於中國基層社會的重要性的體現,另一方面“土”只是基層傳統社會對於現代城市文明的不熟悉所致,不等於愚笨,這種土氣就如同城裡人不認識麥子的道理一樣。

然後作者闡述了基於這種差序結構產生的一系列中國鄉土社會的顯著特徵,包括文盲較多、私人的道德觀、家族的概念、男女有別、婚育制度、禮治秩序、無訟、無為政治、長老統治、血緣和地緣、名實分離、慾望與需要等都如何理解,相比基於團體格局的西方社會特徵都有哪些不同。書中探討的具體一系列特徵,在現在的中國基層社會不只是農村依然很容易找到,這裡就不贅述了,推薦大家找來讀一讀。

這本書對於從事社會學尤其是中國農村問題研究的學者來說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作為一個普通人來說讀這本書的意義主要在於兩方面:

一是他提供了一種視角,讓我們去反思自己生活的社群。這個社群到底是為什麼成為這樣的、具有哪些特徵、在歷史的發展中有什麼變化、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變化、這樣的變化對我們的生活產生了哪些影響。只有在全面認知的基礎上,我想“應該朝著什麼樣的方向去努力”這一問題才會有清晰的方向。

二是它讓我們更全面的認識這個國家,瞭解我們的同胞,在看待許多事情上不再犯“何不食肉糜”的錯誤。例如前幾天殺魚弟自殺的新聞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很多人都對其父母的行為進行了批判,但這個新聞除了這個關注點外我覺得更有啟發的地方是“原來我們的社會還有很多孩子承擔著這樣痛苦的命運”。瞭解多種生活狀態的存在,認識到世界並非我們想象的那麼美好,便能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寬容。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 篇11

作者把中國鄉土社會基本社群稱作“小家族”,是從結構的原則上說明中西社會裡“家”的區別。

家庭在人類學上指親子所構成的剩餘社群。親子指結構,生育指功能。

但家庭也賦予生育之外其他的功能。氏族和部落有政治、經濟、宗教等複雜的功能,我們的家也是這樣。我們的家既是綿續性的事業社群,主軸在父子之間。在中國家庭裡有家法,夫妻之間相敬如賓,女子有“三從四德”的標準,都是事業社群裡的特色。

中國家的擴大路線是單系的,即只包括父系這一方面。根據單系親屬原則所組成的社群,在人類學中稱作“氏族”。

鄉土社會中的家,在結構原則上是一貫的、單系的差序格局。

夫妻之間的感情淡漠,在作者看來,是由於把生育之外的許多功能拉入了這社群中去之後引起的後果。中國人在感情上,尤其是兩性間的矜持和保留,也是在這種社會圜局中養成的性格。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 篇12

最近讀完了費孝通的《鄉土中國》,這是一本解讀農耕文化下中國社會文化形態的書,處處充盈真知灼見,解釋了中國人很多根深蒂固的行為習慣的來源。特別是有過一段社會經歷後讀這本書,能幫助理解很多社會現象,產生共鳴。

中國基層社會是鄉土性的,城市人不願承認(他們認為鄉下人土氣),可他們不知,城市人也是從土氣的鄉土社會分化出去的。城裡人嘲笑鄉里人愚笨,事實上,城裡人分不清韭菜和麥子跟鄉里人不知道給車子讓路的道理是一樣的,都是缺少見識,並不是智力不及,因為在鄉下不需要讓車子這種智力。

很多事情都類似,比如現代社會電子產品的使用情況,需要的自然用得順暢,沒有需求的自然一竅不通。

而說到“私”這種性格特徵,中國人自古以來都認為“各人自掃門前雪,哪管別人瓦上霜”,特別是一遇到公家的財產和裝置,就覺得是免費的,都可以湊上一腳。這也是外國人一直以來對我們的詬病。

關於管理制度,法治在鄉土社會中並不見得有優勢。我們國家在戰國時期就提出了法制治國,可兩千年來依然是人治。因為鄉土中國生活在穩定的圈子裡,大家都是熟人,打個招呼就行了。這種生活背景下顯然沒有法律和合同之類東西存在的必要,因為法治是對陌生人的管理制度,只有整天要和陌生人打交道的現代人才需要。對中國人來說,分得太清楚未免傷了感情。

鄉土社會的權力:橫暴權力、同意權力、長老權力、時勢權力,這些權力結構只能慢慢改變,法律也是沒有辦法的。

在書中,也說到了中國式的婚姻,中國人的婚姻中不愛才是天經地義,夫妻之間的關係是合作關係,男主外女主內,各自管好自己的工作,一切相安無事。至於愛,同性之間才有,人們往往認為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非要尋找兩性間的愛,也往往不在妻子身上找,而是到酒肆、勾欄之中找,而且往往成為一段佳話。

這本書儘管寫得淺顯明白,但是思想深刻,一個觀點就能引申出一篇論文來,閱歷多一些的時候會有更深的感觸。

作為既接受了西方現代文化,又深受中國鄉土文化影響的現代青年人來說,一邊要應付現代文明,一邊沒法徹底清除深入骨血的鄉土文化,內心難免會感到撕扯。我想,多一點自己的主張,少一點得失之心,總會在這撕扯中找到一條光明的道路的。那麼,我們的生活也就變得豁然開朗,越來越順利了。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 篇13

(一)在“男女有別”一節裡,提到Oswald Spengler曾說西洋有兩種文化模式,一是Apollonian亞普羅式的,一是Faustian浮士德式的。前者認為宇宙有一個超自然超人力的秩序,人只能接受它,維持它。天堂遺失了,黃金時代過去了,這是西方古典的精神。後者認為衝突是存在的基礎,生命是阻礙的克服。沒有了阻礙,生命也就失去了意義。他們把前途看成無盡的創造過程,不斷的變。費老認為鄉村社會是前者,現代社會是後者。

且不說是不是,我對這兩種文化模式很感興趣。柏拉圖認為現實世界只不過是對理想世界的拙劣的模仿,還有聖經中對於原罪的解釋,原來都是前一種思想的表現;而浮士德式的文化模式,我更願意把它理解為一種人生觀,“生命是障礙的克服”,苦難越大,生命力因之越強,生活的意義因之越深。這裡面隱藏了一個結論就是生命的意義在於過程而不是結果,因為結果無非只有一個那就是死亡。進而推論,我們不是要得到更多而是要經歷更多,這就是存在主義者加繆的觀點——不是生活得更好,而是生活得更多。

(二)對於男女感情,費老又說“浮士德是感情的象徵,是把感情的激動,不斷的變,作為生命的主脈。”“最後的統一是不會完成的,這不過是一個求同的過程”“男女的共同生活越是向著深處發展,相異的程式也愈是深,求同的障礙也愈是強大,用來克服這阻礙的創造力也需更強大,在浮士德的立場說,生命力也因之愈強,生活的意義也因之愈深。”

費老這裡說的是性別差異帶來的異性吸引力和愛情。我不由想到我們在感情中體會到的愛情,如果抽去了表層的性慾和生活,其實就是這種依戀感,這種恨不得和對方變成一個人的衝動。盧克萊修說“情人們熱烈地擁抱在一起,情愛的牙齒頂著牙齒,但他們不能在另一方銷魂,也不能成為另一個自我。”正是這種永遠不能克服的距離產生了忠貞不渝的愛情。很多人難以體會這種本質的愛情,甚至用性或者“在一起”代替愛情,無疑是對愛情的膚淺的理解。

(三)在“禮治秩序”裡,費老認為中國社會既不是法治也不是人治,而是禮治。若是法治的話就不會有那麼多私情和冤案發生,若是人治就不會有那麼多位高權重的人總說身不由己煩惱重重了。中國社會的人們是依照多年以來形成的傳統習慣生活行事的,不管處於什麼地位,都得按照這些規定行事。儒家說“克己復禮為仁”是個最好的例證。

(四)接著,在“無訟”裡,費老接著推論,既然是禮治社會,那麼禮就不僅僅是禮貌,不懂禮就簡直是個道德問題,如果有官司非打不可,那必然是因為有人破壞了規矩。中國鄉土社會的理想是沒有法律和政治的,因為一切都按照祖先流下來的規矩進行,政府的統治以教化為主,“苛政猛於虎”;來到這個世界的新生兒自有父母教化他們適應這些規矩。這就實現了“無為而治”的理想。

我想到在我的家鄉,很少有爭端是通過法律手段解決的,家務糾紛或者兩家發生了爭執,一般都是找村裡能說會道的“明禮人”來“評理”。很少有人想到用法律維護自己的權益。打官司被認為是“丟人”的,不管你有理還是無理。當然過了這麼多年,中國農村的鄉土性已經有所稀釋,鄉村裡的家長和長老們的影響力慢慢下降,村裡以前經常為人評理的人現在只不過是個婚喪嫁娶儀式的主持者,平時喜好,在鄉親中已經沒什麼威信。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 篇14

最近看了費孝通的《鄉土中國》,這算是一本純理論的書,從中瞭解到關於鄉村過度到城市的前世今生。

其中有個觀點令我印象深刻,在城鎮化的變革之中,一部分人學習了文化知識去適應現代城市生活,但是在農村生活是不需要這些知識的,所以城裡人會覺得鄉下人什麼都不懂,其實只是他們不需要懂而已,就好比城裡人也不需要懂得如何種地和餵養牲畜。

鄉村生活本來是很穩定的生活,在我小的時候,農田裡還是一番熱鬧的景象。在農村土地是大家最重要的資源,而且沒法帶走,所以背井離鄉的無奈、安土重遷都是人們對於土地的情感。

隨著城鎮化的發展,爛熟於心的農業技術似乎也後繼無人,農業社會似乎在漸漸遠去,現代化的農業我見到的也很少,雖然人們已經擺脫了利用動物耕種換成了各種機器,但是農業至今還需要很多人力的付出。

如果一個人願意主動的去適應一個規則,那麼這個規則肯定就變成了一種文化,例如尊老愛幼等。如果一件事還需要臨時的政策,那麼它還是政治的範疇。

文化的力量是強大的,你必須適應它才能更好的生存。文化的形成需要很長的時間,他經過人們不斷的實驗,絕大多數人的認同。在傳統的文化中,年長的人總是正確的,有領導能力的,晚輩永遠是要尊重前輩的。

可是如今的變革開始加速,與時俱進才是時代的主旋律。很多觀念開始名存實亡甚至崩塌。我們再去因循守舊的發展自己,是否還能跟得上時代。

對於社會的研究屬於社會學的範疇,社會學,一個看似綜合其實也很專業的學科,有人說社會的推動要依靠政治,後來當經濟問題出現的時候覺得經濟才能推動社會的變革,直到後來才發現科學技術才是第一生產力,生產力的發展才能從根本上解決矛盾。

我雖然是理工科學生,但是對社會學還是很感興趣,社會學的發展才是人們的進步,觀念的進步。如今社會學的學生除了走科研似乎沒有更好的出路,希望社會學也能得到關注。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 篇15

《鄉土中國》一書收集是在上世紀四十年代後期,費老根據自己在西南聯大和雲南大學所講的“鄉村社會學”一課的內容,應當時《世紀評論》之約,而寫成分期連載的十四篇文章。這十四篇文章分別是:鄉土本色、文字下鄉、再論文字下鄉、差序格局、維繫著私人的道德、家族、男女有別、禮治秩序、無訟、無為政治、長老統治、血緣和地緣、名實的分離、從慾望到需要。以下我就選擇了其中我比較感興趣的幾篇:

一、鄉土本色

“從基層上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我說中國社會的基層是鄉土性的,那是因為我考慮到從這基層上曾長出一層比較上和鄉土基層不完全相同的社會,而且在近百年來更在東西方接觸邊緣上發生了一種很特殊的社會。這些社會的特性我們暫時不提,將來再說,我們不妨先集中注意那些被稱為土頭土腦的的鄉下人。他們才是中國社會的基層。”這是費孝通先生在本文中的第一段,間斷的一句話,就將對鄉土社會的研究上升到了對於研究整個中國社會極其重要的層面。緊接著,費老便開始大讚人們在藐視鄉下人土氣時用的“土”字用得精妙,因為中國傳統社會的小農經濟依靠的正是土地。“我們說鄉下人土氣,雖則似乎帶著幾分藐視的意味,但這個土字卻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義是指泥土,鄉下人離不了泥土,因為在鄉下住,中的是最普遍的謀生方法……中華民族確實與土有著深厚的感情,從半坡、河姆渡開始粟稻種植,中國社會就一直沉浸在與世無爭的小農經濟之中。農業成為維繫社會的經濟支柱。在農業為主的社會中,‘土’成為與文化緊密聯絡的東西。”也正是因為有了土的滋養,才有了“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傳統農業,才有了聚村而居、與世無爭的傳統生活,才有了中國人生生不息的傳統文化根源。

通過費孝通先生的描述,展現在我們面前的農民生活是一幅春耕秋收面土背天、日出而作日暮而息的迴圈式圖卷,一個老農所面臨的問題是四季的轉換,而不是時代的變更。他做著和父親爺爺一樣的工作,和子孫後代也一樣的工作,這種工作只需要通過面對面的言傳、手把手的身教即可繼承,而且非常穩定。為了這種穩定可預期的生活保證,農民只需要氣候正常,不需要技術革命;只需要按部就班,不需要別出心裁;只需要求是,不需要創新。鄉土社會的本質不是別的,而正是這種“土氣”。不得不佩服費老對這一點的精闢解釋,我想如果沒有大量的研究以及本著對基層社會的瞭解與關懷是很難有這樣獨到見解的。費孝通:鄉土中國

二、文字下鄉、再論文字下鄉

“鄉下人在城裡人眼睛裡是‘愚’的。”對於這個“愚”字,作者認為,多數人都陷入了認知的誤區。許多人都把“愚”當作是鄉下人“智力缺陷”的代名詞,而事實上,鄉下人之“愚”只不過是一種對城市生活所需的“知識缺乏”而已。費老在文中舉了兩個例子,一個是鄉下人在面對汽車到來時不知如何是好,還有一個是城裡的孩子故作聰明地將包穀喊成是小麥。這兩個例子很輕而易見地就說明了那個所謂的“愚”只是見識問題,與智力有何干呢?繼而費老很自然地過渡到了“文字對鄉土社會必要性”的問題。作者概述了“文字”的產生和發展及其功能和作用,再就鄉土社會生活的特性特徵對該問題進行的深刻的論述。在“文字下鄉”一文中,作者指出鄉土社會是一個熟人社會,鄉民們生活在一個狹小的範圍裡,人與人之間的活動和聯絡都是很頻繁的,並且時常處於面對面的直接性的溝通交流中,這就使得作為人類交流溝通媒介的間接載體————“文字”在鄉土社會處於一種非必要狀態,從空間上對該問題進行了說明。而在“再論文字下鄉”一文中,作者指出“文字”作為一種經驗和知識的傳承媒介,在鄉土社會“語言是足夠傳遞世代間的經驗”的特質下,也不能發揮其積極有效的作用。通過對“記憶”的強調和“代代相傳”模式的闡述,從時間上,說明了鄉土社會絕非必要“文字”。總結兩章,我們可以看到,文字的發生和使用也有其特殊的背景。在鄉土社會這一基層上,“語言”似乎就可以代替“文字”的所有功能了。無論是在空間還是時間的格局上,熟人社會的面對面親密接觸和在同一生活定型中的生活,都使得人們沒有用“文字來幫助他們在社會生活的需要”。最後作者指出:“只有中國社會的鄉土性的基層發生了變化,也只有發生了變化之後,文字才能下鄉。”

到了今天,文字的普及工作似乎已經比較圓滿的完成了,那中國的基層是否已經發生了變化了呢?答案是肯定的。隨著科技在農業中的普及和應用,鄉村和城市間溝通的加強和頻繁,“城鄉一體化”建設格局的規劃,使得中國的基層已經遠不同於費老先生《鄉土中國》中的基層了。只是現在的所謂鄉下人看到汽車就像看到自行車一樣頻繁,根本不存在不知如何是好的問題,到時還有些所謂城裡人至今還不知道包穀和小麥有何區別,不過,這自然是題外話了。

三、差序格局、維繫著私人的道德

“以‘已’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別人所聯絡成的社會關係,不象團體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個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紋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遠,也愈推愈薄。在這裡我們遇到了中國社會結構的基本特性了。”這就是費老在文中解釋得差序格局的經典形象,為了更好的顯現出“差序格局”的特點,作者又引入了西方“團體格局”的概念,並深入到中西方文化背景和根源的差異中去解釋。他將西洋社會的型別稱為團體格局,若干人組成一個個團體,就像一捆捆紮起來的木柴;將中國鄉土社會的型別稱為差序格局,每個人都以自己為中心,按親疏遠近向外擴開一圈圈的社會圈子,就像石頭投入水中蕩起的一圈圈波紋。這種差序格局中的個人與他人之間的社會關係,不像團體中的分子那樣大家立在一個平面上,而是像水的波紋一樣,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遠,愈推愈薄。作者把社會關係的這種一輪輪波紋之間的差序稱為人倫。中國人講究人倫——君臣、父子、夫婦、長幼……講的是一種差等關係,這種種差等關係各自有它們應該遵守的規則。在這種差序格局裡,個人與他人的交往便是以“人倫”為基礎的。當個人以自己為中心,“推己及人”,形成一圈圈的社會圈子時,這圈子是可大可小具有伸展性的。人們往往根據其實際需要而相應擴大或縮小其圈子的範圍。正因如此,在中國的鄉土社會中,家的概念是模糊的,小的時候父母子女是一個家,大的時候可以囊括伯叔等,甚至大至整個家族。

四、家族、男女有別

費老認為,鄉土中國的家和族是分不開的,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因為中國鄉土社會中的家庭不但承擔著生育功能,更是作為一個事業社群承擔了許多生育以外的職能。所以,家庭一般都是以家族的形態呈現的。對於這一部分,我特別感興趣的是作者關於鄉土社會男女關係和感情的論述。作者引用OswaldSpengler在“西方陸沈論”裡的理論陳述了兩種文化模式:“一種稱作啊阿波羅式的;一種稱作浮士德式的。阿波羅式的文化認為宇宙的安排有一個完善的秩序,這個秩序超於人力的創造,人不過是去接受它,安於其位,維持它;但是連維持它的力量都沒有,天堂消失了,黃金時代過去了。這是西方古典的精神。現代的文化卻是浮士德式的。他們把衝突看成存在的基礎,生命是阻礙的克服;沒有了阻礙,生命也就失去了意義。他們把前途看成是無盡的創造過程,不斷的變。”費老說,鄉土社會的感情是浮士德式的,而生活模式卻是阿波羅式的。這一矛盾勢必使得鄉土社會中的男女感情之間有很難逾越的鴻溝。鄉土社會中的家庭男女似乎只不過是因為生育的目的而結合在一起,並沒有太多情感上的交流和契合;而真正情感上的交流,更傾向於在同性之間的展開,這使得鄉土社會的感情生活同性意味較強,而夫婦之間感情的淡漠也是日常可見的現象。所以鄉土社會中“家庭”的團結受到同性組合的影響不易鞏固。於是,家族代替了家庭。家族是以同性為主,異性為輔的單系組合。“中國鄉土社會裡,以家族為基本社群,是同性原則較異性原則為重要的表示”。最後,費老總結說:“鄉土社會是個男女有別的社會,也是個安穩的社會。

《鄉土中國》這本書不厚,也就104頁,但是這短短的百來頁文字去很好地剖析了我們國家最基礎的社會,當然我們現如今所處的社會已較費老的那個年代相差甚遠,但是我們還是可以從那個時代的社會本質來解釋我們當代的某些社會想象,我想這可能也是我們這堂課的指定書目裡面將這本書歸為歷史類的原因吧。有人說要認識中國就必須先認識中國的農民,而要認識中國的農民,就不能不讀費孝通的《鄉土中國》,我很贊同這個觀點。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 篇16

《鄉土中國》我連著讀了兩遍,第一遍讀得很暢快,費孝通先生把許多我看到的、聽到的、感受到的但從來沒有去深入思考過的事物與現象都講出來了,並分析探討了其背後的原因——語言平實,然道理深刻。無論是前言中簡潔謙虛的說明,還是正文中大膽樸素的討論與深入淺出的講述,抑或是後記中先生對社會學以及中國社會學何去何從的分析,無不讓我為先生的學識、治學態度、洞察力以及對於中國社會深切的人文關懷之情所折服。

所以一遍讀後仍覺得意猶未盡,又從頭讀了一遍。這一遍我慢慢感悟到了這14篇小論文之間的關係,也在腦海中慢慢搭建起了這種“包含在具體的中國基層傳統社會裡的體系”。在舊著《鄉土中國》重刊序言中,費孝通先生提到這本小冊子不能說是完稿,只是嘗試回答他自己提出的“作為中國基層社會的鄉土社會究竟是個什麼樣的社會”這個問題。我想,如果非要我用一句話來回答這個問題,我會用先生常在書中提起的一句——“生於斯,死於斯。”

這句話乍看只是個表面現象,為何用它來回答這個巨集大的問題呢?且聽我談談自己對這本書的一點理解。

首先,“生於斯,死於斯”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看:一是橫向上的層面,講的是一個人自出生起就定居在一個地方,所見之人、所遇之事皆是熟悉的;二是縱向上的層面,講的是一個人從小到大生活在同一個地方且一個家族世世代代都不會搬遷。這是小農經濟所決定的安土重遷,也可說就是“鄉土”一詞的來源。瞭解了這個背景,再來理解先生提出的各種概念觀點就顯得很順理成章了。

譬如先生所論述的文字下鄉,就是從這兩個方面來說的。橫向上看,生活上被土地所囿住的鄉民,他們平素所接觸的是生而與俱的人物,這是一個沒有陌生人的社會,是一個面對面的社群。文字是間接的說話,那麼既然可以面對面用語言直接交流,又何苦多此一舉來用文字呢?甚至連語言有時都顯得累贅了,在熟人中,我們可以“眉目傳情”,可以“指石相證”。縱向上看,鄉土社會是一個很安定的社會,人們的生活緊跟著白天與黑夜的交替、季節與季節的變更,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世代如此。“生於斯,死於斯”的結果必是世代的粘著,時間裡沒有阻隔,個人的個別經驗就等於世代的經驗,經驗無須不斷累積,只需老是儲存。在這樣的社會裡,記憶是多餘的,記錄也就跟著多餘,文字也就沒有存在的理由和必要了。

又如鄉土社會中的社會規範——鄉土社會是一個禮治社會,維持禮這種規範的是傳統,而傳統就是社會所累積的經驗。從橫向上看,鄉土社會中的人們對周圍的環境事物都很熟悉,而從熟悉裡得來的個別認識就足夠他們應付生活中出現的各種狀況,這樣的個別認識我們稱之為經驗。縱向上看,鄉土社會是一個很安定的社會,不大會有新的問題產生。前人所用來解決生活問題的方案,儘可抄襲來作自己生活的指南。於是經驗得以累積和傳承,成為了傳統。傳統足以有效地應付生活問題,人們於是對傳統產生敬畏,畢恭畢敬地依著傳統行事,禮治也因而得以維持。維持禮的力量是人們發自內心的對傳統規則的服從,並且慢慢將這種服從內化為了自己的習慣,所以也就有了所謂“克己”,而非“依法”了。

也正是因為傳統的權威性和人們對傳統的崇拜,鄉土社會的生活可以看作是接近於完全由傳統所規定的。先生於是提出了一種發生在這樣的社會裡的權力——長老權力。長老權力並非政治權力,而是一種教化權力。就如前文所說的,在“生於斯,死於斯”的社會裡,環境總是代代如是,年幼者正在遇到的問題就是年長者已經遇到過的問題,年幼者總可以通過請教年長者來解決問題,年長者也就因此握有強制年幼的人的教化權力了。

無論是從橫向上理解還是從縱向上理解“生於斯,死於斯”這句話,我想都沒有詞能比“熟悉”與“穩定”更好地概括它的直接結果了——從熟悉裡得到信任與經驗,在穩定中形成傳統與教化,這個“熟悉”與“穩定”就是鄉土社會的社會規範和權力結構之基礎了。

鄉土社會雖是“熟悉”而“穩定”的,但並不代表它是完全靜止的,只不過它變化得很慢,慢到社會變遷可以吸收在社會繼替之中。正是這樣安定的社會以及從中衍生出的長老權力,決定了鄉土社會的變遷方式,作者稱之為“註釋式”。長老權力不容反對,“註釋”維持了長老權力的形式而注入了變動的內容。如此一來,名實分離,既尊重了傳統的權威,又滿足了變遷的需要。

至此,我不過是照著自己的思路,揀了一些內容談了談我對《鄉土中國》這本書的理解,當然也可能存在偏差,頂多算是我自圓其說解釋自己為什麼用“生於斯,死於斯”來回答“鄉土社會是一個什麼樣的社會”這個問題。“生於斯,死於斯”不僅僅是小農經濟下的一種表面生活狀態,更牽扯著文化傳遞、道德規範、權力結構等一系列社會要素。

僅憑上文的論述,書中的許多內容我無法一一詳述,理解上也很淺薄和侷限。例如上文所述“禮治”的社會規範,我們也可以從社會結構以及依著社會結構而形成的道德觀念這個角度來理解。先生提出了一個形容鄉土社會中社會結構的經典概念“差序格局”——即使是在“生於斯,死於斯”這樣熟悉而穩定的社會中,其內部的聯絡也並非均勻化。中國人的人際關係講究一個差次,也就是倫,以“己”為中心,像石子投入水中推開波紋,愈推愈遠,也愈推愈薄。從己向外推以構成的社會範圍是一根根私人聯絡,推的過程裡有著各種路線,每條路線都繫著不同的道德規範,遵守這種種規範就稱之為“禮”,所以這個“禮”說得具體些便是指倫理綱常,再具體些也就是儒家思想中“孝”“弟”“忠”“信”等一系列的道德要素。因而在以自己為中心的社會關係網路中,最主要的自然就是“克己復禮”了。

《鄉土中國》自1948年首次出版至今已有整整70年,在工業化、城市化、市場化、資訊化等現代化歷史潮流的裹挾下,鄉土社會一直髮生著變遷,許多東西隨之消逝,也有許多正在興起。一方面,農村人口開始向城市流動。豐富多彩,充滿挑戰、機會和無限可能性的城市生活吸引著人們。山裡的孩子渴望隨著讀書聲飛出大山,從小以泥土為遊戲的孩子正努力用筆替代鋤頭,年輕人紛紛湧向大城市追求嚮往的生活。當然,這也同時伴隨著層出不窮的農民工問題、拆遷問題等種種問題。無論是自願走向城市,還是被迫與土地分離,鄉土社會都漸漸地被人們拋在了越來越遠的身後。另一方面,鄉村社會本身也發生著深刻的變革。隨著我國城鎮化的程序和城鄉一體化建設,曾經的田野矗立起了高樓,即使在仍然以農為生的地方,通訊、公路等公共設施和服務體系也已延伸至此,手機、網際網路、智慧終端在鄉村得以普及。文字下鄉、法律下鄉、國家機構下鄉成為常態,意味著“無為而治”“長老統治”等等都失去了存在的可能與意義。我們最終從禮治走向了法治,從血緣走向了地緣,從慾望走向了需要。

只是驀然回首,人們又紛紛開始感嘆起鄉愁。上班堵車時汽車的尾氣讓人們懷念清晨新鮮的空氣;快節奏的生活讓人們懷念“日出而起,日落而息”的生活規律;變幻莫測的世界讓人們懷念與泥土為伴時安定而平和的日子;冷漠疏遠的人際關係讓人們懷念熟悉溫暖的面對面社群……可惜,即使是集體式的回望與悵然,也註定阻礙不了由每個人共同推動的社會變遷。擺脫了土地的束縛意味著陷入了市場的怪圈,故鄉卻已成了回不去的地方。終於,“生於斯”不過是上天註定,而少了“長於斯”,“死於斯”也只剩可憐的一點鄉土情結了。

毋庸置疑,費孝通所言的“鄉土社會”正在瓦解,社會的結構與人們的思想皆在變化。社會的進步值得肯定,偶爾懷念過去也無可厚非。惟有不忘來時之路,方能實現未來之夢,從不停歇的前進是不合適的,就像現在,環境汙染、秩序混亂、人情淡漠的問題恐怕還需我們停下來從鄉土社會中去悟得解決之道。從這個意義上說,即使我們正在走出鄉土,《鄉土中國》一書也永遠閃耀著它的價值,呼喚著一代又一代的人與之對話。

因為是作業,寫的確實有些冠冕堂皇了,所寫內容也參考了很多文獻,不過還不至於虛情假意,對先生的敬佩也是發自內心的。

尚未讀這本書之前,書的名字絲毫沒有引起的我的興趣,聽起來就像是介紹中國的自然風光、人文地理這般。讀後,卻令我有些激動了,寫得真實、深入,如果沒有一雙“慧眼”和憐憫之心,一定寫不出這樣的書。

我也希望自己能像先生那樣把事物看得真切,看得透徹,不過不知道還要磨練多久呢!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 篇17

曾經教過的課文一片一片地立即閱讀整本書,這也是一本學術專著,鮮有接觸,感到困難的是“正常反應”。

“農村中國”實際上有點困難。

這是經典的社會學論文,優秀的學術素養,即使是這方面的專家,閱讀它需要很多思考。

我們的高中生?

書中寫的“中國國”為了孩子今天在許多城市發展的太遠了農村學生可能不會感到陌生。

這也可能導致閱讀障礙。

經典閱讀總是很困難,但這很有趣。

如果您不能學習,很容易撤離不要總是讀自己喜歡的書,簡單又受歡迎在低階圓圈中旋轉。

當他年輕的時候,我有意識地讓自己讀一些“深”書,閱讀一些可能超出您能力的經典著作,這是一個挑戰。

必須激發信心,追求卓越,面臨困難。

以下圍繞“中國國家”,討論如何閱讀社會研究。

1、書的型別決定閱讀

選擇一本書,您必須先確定它是哪種書,?

我希望從中得到什麼?

以及應該採取什麼樣的態度和閱讀方法。

學術作品如“ Country China”,通常有兩種閱讀方法。

一種是專業閱讀,強烈的目標通常有必要與專業問題“對話”,吸收或質疑觀點。

這是學術研究的發音。

第二種是普通的非專業閱讀,主要是為了豐富知識,擴大視野,提高素養。

這兩個讀數並沒有完全區分開,有十字架但是它們各自的方向和閱讀方法是不同的。

“閱讀整本書”教科書對我們有什麼要求,主要是第二種閱讀方式它旨在與社會科學領域的人們取得聯絡,擴充套件知識因此,標準不應設定得太高。

繼續閱讀對本書的內容和表達方式有一個大致的瞭解。

社會科學研究的一些經驗和印象,那是。

如果您可以探索閱讀此類書籍的方法,它甚至引發思考和探索某些問題,那樣更好。

閱讀網際網路很容易分散,閱讀整本書可以“讓脾氣動起來”,擺脫浮躁,培養毅力,培養您的思想。

老師可以對閱讀方法提出一些建議,允許學生下課後獨立閱讀,不需要像我教的那樣細緻嗎?

一個文字,不必組織許多“活動”和“任務”。

閱讀可以促進寫作,但是讀書不能指向無處不在的寫作,不要總是考慮考試,這會破壞對閱讀的興趣。

一個好的方法是在老師的指導下為自己制定一個粗略的計劃。

參加“殲滅戰爭”,經過一段課外時間後,專注於閱讀,即使您不理解某些特定的陳述,沒關係,您無需挖掘無需逐步進行。

2、讀數應“粗略”,然後“精細”

社會科學是一門使用科學方法研究人類社會現象的學科。它們主要包括經濟,政治學法,倫理,社會學,人類學,等等閱讀社會科學論文,建議將“近似閱讀”與“附近閱讀”結合起來,首先是“厚”,然後是“精”。

第一步,首先了解作者的意圖,知道這本書的要點。您可以閱讀序言和附言,看看出版物的介紹和評論嗎?

相關的,廣泛瞭解作者及其寫作背景。看看你為什麼進行這項研究,解決什麼問題提出了哪些基本要點。

這是一個粗略的“展望未來”,準備好了

費孝通在“中國之鄉”後記中描述了本書的背景和寫作經驗,為了寫這本書,很清楚原來,費孝通在1930年代和1940年代的學術工作,從“現場社群調查”中“社會結構分析”,它屬於社會學類別。

“中國國家”是這項調查的結果。

後記較長,敘述了社會學的歷史涉及多種流派,有很多術語,我們不需要感到害怕和緊張只是對您的學術淵源有一個大概的瞭解。費孝通梳理了學術史,這表明他的研究是遵循當時強調案例進入的社會學研究的“趨勢”(所謂的“社群研究”針對某個群體),目的是“描述一個地方的社會結構”。

人們生活在特定的時間和空間。

”然後,進行比較研究。這項研究的重要性,從農村觀察中國的社會和文化,加深對“國情”的認識。除了閱讀該帖子的簡介之外,閱讀前言和後記,您還應該檢視目錄。社會科學作品目錄通常更清晰要點通常出現在章節標題或目錄中。

看“中國國家”的目錄,您可能不理解某些術語或問題,回想一下後言中解釋的研究背景,這可能也很有趣。這本書的主旨是因此有一個大致的瞭解。然後,我必須翻閱整本書,不要求更多但乞求一種一般的感覺。由於這是“粗略的閱讀”,因此,您可以採用跳轉方法,快速瀏覽整本書。

多留意每一章的開頭或結尾,那裡經常有想法出現。當您看到說明想法或定義概念的短語時,可能更重要,容易噴灑;其他部分一目瞭然“掃描”過去,我能理解一般意思只是讀,不要留下。這樣閱讀整本書,“第一印象”在那裡,一些問題和興趣點出現了,對閱讀的期待自然而然地發生了。

“粗讀”是第一個必要的“過程”,為所有閱讀做好準備。

就像要去一個額外的地方嗎?先看看地圖,確定位置,我知道有什麼景點或生活設施,旅遊計劃是慢慢形成的。

3、重要的是“獲得概念”

經過“粗讀”,輸入了“詳細閱讀”,主要是分析性閱讀,代表所有閱讀中的大部分,它需要更多的能量。

它不能像讀小說一樣“放鬆隨意”閱讀社會研究論文需要一些計劃和步驟,用你的大腦更理性地思考。

“閱讀”時最重要的是它是“得到概念”。

在科學研究中抽象某些現象或事物的本質特徵,概括地說,形成“陳述”(通常是特定短語),這就是概念。如,在“中國國家”中有諸如“農村社會”之類的概念,“差異模式”,“禮節規則”和“不作為政策”。

當您“仔細閱讀”時,以“抓”為重點。

“把握概念”就是把握觀點,把握關鍵把握關鍵尤其是那些核心概念,我抓住了人才記錄本書的主要內容和學術思想,瞭解您的研究的價值。問題是?

如何“搶”概念?後記和“中國國家”目錄中提到了一些基本概念,做筆記,“抓住他們。

社會科學通常伴隨著“簡介”在期刊上發表的文章前面還將有“摘要”和“關鍵字”。這將標誌著核心概念,對於我們來說,“趕上”很方便。更重要,閱讀文字時要考慮這些概念。找到概念,我必須待一會兒,考慮以下幾點:這些概念是在哪些部分和“上下文”中提出的,它是什麼意思?是一般概念還是基本概念?以及如何分析概念,還有很多。

一般來說,要特別注意介紹,在每章(或論文)的開頭和結尾處,這些地方通常會提出一些概念,首先“捕捉”然後,請轉到正文中查詢並思考上述問題。任何提出概念或定義的句子,畫龍點睛:輕鬆向下滾動。閱讀整本書,回顧被包圍和思考的概念,您可以一起組織它們就像有一個“路線圖”可供閱讀。

中文課經常記得“帶關鍵詞”,為了閱讀社會研究,“獲取關鍵”和“獲取概念”是必不可少的技能。要真正學會“獲得鑰匙”和“獲得概念”並非易事。這裡提供的.只是幾種基本的操作方法。只是閱讀更多,讀取速度更快,語言意識強,彙總和提取資訊的能力很強,我將一目瞭然地搜尋幾行,“抓概念”的經驗已經逐漸形成。

“漁獲概念”的“漁獲”這也意味著識別含義。

想更多,概念特別是基礎知識?

它產生的背景是什麼?

借來的或者作者自己在研究中對其進行了完善。這也是“仔細閱讀”的重點。有時我不得不來回閱讀幾次,反思只是瞭解概念的“起源”和內涵。

“中國國家”一開始並沒有提出“微分秩序”的中心概念。

代替,首先使用三個章節來做很多“背景”工作。費孝通首先討論了農村人如何在“群體自我”和“人自我”之間劃分界限。結合對古代傳統中道德和道德問題的分析,他發現中國人專注於“自己”,與他人的關係就像是石頭掉入水中引起的波浪,繞圈滾動推得越遠,它也變得越來越薄。這種習慣或集體無意識的文化,這就決定了農村社會非常重視人際關係的基本結構。因此,這是理所當然的,只有在第5章中得出結論:

“中國農村社會的基本結構就是我所說的“差異秩序模式”。“這是一箇中心概念。”修正”了本書的本質,這是費孝通的獨特發現,這是他的理論貢獻,後來成為社會學上公認的“最終結論”。

閱讀“中國國家”的前四章,我們必須在討論中注意各種概念的發展,他終於瞭解了“差異模式”的中心概念,它等於“接管”了網際網路上整本書討論的“大綱”。在“中國國家”中幾乎所有章節都提出了一個或兩個概念,它的“層次”可能比體現主旨的核心概念“低”。

但是他們也從不同方面展示了農村社會的特徵。

最後,他完善了農村社會特徵的理論。

閱讀時注意瞭解每章中介紹的概念,通過了解這些概念的含義,考慮一下概念之間的差異和聯絡。

閱讀社會研究您會經常遇到技術術語。

術語是用於定義或表達科學概念的公認語言。

主要用於專業領域,如果外行讀者不理解它的特殊含義,很難理解與他討論的內容。

所以讀社會研究,嘗試找出專業術語的含義,消除閱讀障礙。

當“鄉村中國”分析農村社會的“結構”時,我用了很多社會學術語人類學,政治學等等例如“小組結構”,“權力結構”,“文化正規化”,“血緣關係”和“地理關係”等。

請注意這些術語的特定專業含義。

大部分術語將在文字中進行說明,或在上下文中故意,您可以瞭解其含義。

我真的不明白,您也可以搜尋相關材料(例如字典,百科全書和其他參考書),瞭解如何解釋其含義。

參考書中某些術語的解釋可能更加標準化,這與書中所用的含義有所不同,這需要進行比較分析,瞭解作者的特殊“用法”。

作者還編造了一些術語以方便討論。

專業領域不一定是普遍的,例如“情感取向”,“不同的男人和女人”,“不作為政策”,“無訴訟”,等等不能僅從字面上理解術語,尤其是作者的那些話,乍一看似乎很容易理解,但在本書中使用時可以參考另一種方式或更改單詞的本義。

技術術語是什麼?

作者的特殊術語是什麼?

在很多情況下作品中沒有任何線索或解釋。

讀者只能自己找到它,並考慮它傳達的含義。

4、闡明理由:

“對話”和“名稱”

閱讀社會研究最費力的這是為了澄清您的論據。

中國農村的十四章每章都有一個“子圖”,許多“子引數”融合並支援更高級別的主題。

看完一章之後合上書,檢視內容,考慮一下本章的論點,最好在書中以一兩個句子或以您自己的語言來總結它。

對於初學者,“總結”並不容易,應該簡化一下,在薄書中讀一本厚書。

但是這種型別的培訓對於思考性思維的發展非常有效。

讓我們以第一章為例。

“ Country China”想展示“什麼樣的社會才是中國的農村社會”,不要直接問問題它始於人們熟悉但不一定關心的現象。

因此,讓我們先談談鄉村人民的質樸,那麼這導致對現象的描述很小?

中國傳統社會的農民經濟完全依賴土地。

推論:由於“土壤”的營養,只有這樣,傳統農業才能“面對黃土回到天堂”,在村裡共同生活,與世界抗爭的傳統生活中,具有無窮無盡的中國傳統文化。然後進行理論昇華,說明為什麼農村社會結構穩定。最後,得出了重要的學術論文,我知道?他說鄉村社會是一個“家庭”社會,沒有多餘的社會?你“。

“ Country China”以一種看似簡單的敘述來推進演講,有心情和理性。閱讀此類學術論文,完善和理解“子引數”和“主題引數”,清楚地排列整本書情節的上下文,不僅有助於瞭解整本書,我也做運動學習組織思想和表達,比較合乎邏輯。順便說說,我想談談“討論”和“陳述”之間的區別,閱讀社會研究時也應牢記這一點。“ Country China”最初是作者講義的一部分。用“通論”的性質,但是沒有完整的教科書,對宣稱常識也不滿意,並以學術界的現有觀點為重點進行“對話”,提出問題和新見解,這是演講。

他們的討論特別注意兩件事:一是質疑和“對話”,對現有觀點提出不同意見。第二個是“名稱”,通過介紹我的發現或想法,給出一個“結論性”,還是獨立的“論點”。例如,第八章分析了農村社會的“秩序”,相信中國的農村社會不依靠“人治”來維持其運轉,這也不是“法律規則”,這是一個非常特殊的“禮節規則”。

從“禮儀規則”中得出的所謂“論據”,這是一個獨特的學術“命名”這樣的陳述,書中有很多,您可以選擇一兩個,專注於分析,它主要取決於論證的邏輯推理。

5、分析材料增加的“現象”

對“中國國家”的研究屬於社會學的“社群分析”,目的是分析“社會結構的形式”。可以從不同角度進行社會分析,如便宜,政治家,機構的還有很多,也可以是巨集觀研究但是費孝通卻使用了社會學的“社群分析”,從麥克風開始獲得巨集觀的瞭解。

在1936年,費孝通在他家鄉的一個村莊裡進行了實地研究。在此基礎上我完成了一篇題為《中國農民的生活》的博士論文(後來翻譯成中文並發表,命名為“江村經濟”)。在撰寫“中國大陸”之前,費孝通去了廣西雲南等地要進行艱苦而漫長的野外作業“蹲”。瞭解村民的生活,感受您的情緒和文化。

“鄉村中國”深深植根於社會生活的土壤中,非常“物質”,非常“紮根”這也是可以成為經典的書,影響力遠遠超出了該主題的範圍。閱讀“中國國家”,我們對社會科學研究的特點有所瞭解,植根於現實生活中的社會科學家的科學精神值得學習,務實和現實。閱讀“ Langtu China”通常對大量民間文學研究案例感興趣。但是不要滿足於“好奇狩獵”,您還應該注意作者如何“處理”這些材料。費孝通的“好秀”是從盒子裡過濾掉材料。

精煉為“現象”,可以確認農村社群的結構特徵,並與其他不同的“文化形式”進行比較,突出中國農村的特殊性。選擇並精煉材料後,典型性和代表性脫穎而出,在“現象一級”,進入理論分析水平。這本書非常聰明,悄悄地吸收了政治學的整合方法,經濟學和文化人類學。它具有很高的理論地位和很高的學術地位,一切都是那麼自然,沒有理論誇耀。如何觀察社會文化的“現象”如何使用科學理論來解釋“現象”,費孝通的主要觀點是社會學,然而,他的方法論觀點是“超越”社會學的範圍,具有普遍意義。“鄉村中國”側重於客觀論證,我們仍然感到對傳統文化有強烈的感覺,並且有鄉村的感覺融入其中。通過閱讀這本書,我們加深了對中國社會的瞭解,尤其是農村社會它也加深了對傳統文化的理解。“鄉村中國”分析了古代中國的農村地區,至今,已經有半個多世紀了實地發生了災難性的變化,但,?

“變更”中的“無變更”是什麼?

傳統與現代的轉換與融合,國家與城市之間的碰撞與交流,?

社會的利弊是什麼?

我們會想到今天的農村地區,想到農民工,考慮社會風俗和風俗,對傳統文化的思考考慮中國的過去和未來,還有很多。

好書就是那樣,它總會引起無休止的思考。

6、從“ Langtu China”可以學到什麼中文?

讀“中國鄉村”需要一些社會學知識。但是對我們來說高中學生,您不必花太多精力在專業知識上,結合學習漢語閱讀“鄉村中國”,可能更必要。“國家中國”主要基於研究和科學示範。但是非常文學充滿人文關懷。這篇文章對相關學科(如歷史,哲學政治,人類學,等等這是“雜項”。可以是科學的嚴格且易於閱讀。在這種風格風格的背後,您需要對多學科整合有廣闊的視野,您還需要深厚的文化底蘊,這是學術寫作的一種狀態。從語言的角度來看,這也是一篇出色的論文和範文。這本書簡明扼要,功能強大,有幾點值得學習。一個是明確的論據,每章都著重於解決問題,並嘗試將論點壓縮成一個“陳述”,一個概念第二點是論點具有強烈的麻煩感。強調“對話”,對學院的看法不同的“對話”突出自己的觀點第三是尋求論證的真相,講材料第四是引用大量傳統古典資料,有些報價是人們熟悉的,但包括在本書的論述系統中,可以“更新”新的含義。進一步,也有許多啟發性的寫作經驗。

例如,在論證推理時,如何使辯論性文章更生動,更易讀?

如何結合思想和材料,敘事與情節如何平衡,以及如何擺脫從一種概念到另一種概念的“肉味”,還有很多。

“中國國家”不一定那麼遙遠。

閱讀完畢,也許學習閱讀社會研究,如何分析和思考社會現象,如何成為一個聰明的年輕人知情且負責。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 篇18

讀完這本《鄉土中國》,感觸頗多。

這本書雖然是社會學入門級讀物,卻有著深厚的理論素養作為支撐;通俗易懂的語言,加上鄉土濃濃的氣息,沒有了讓人忘而卻步的拗口難懂的理論術語,讀後確有萬條萬縷瞭然在胸的豁然開朗感。

作者是大師級人物費孝通先生,書中提出了有關中國社會——鄉土社會的——的一些基本特點、基本概念,譬如所謂的鄉土社會是一個熟人社會,熟人社會中沒有法律產生的條件;鄉土社會的禮治、長老統治等等特點。……對於我這個剛剛對社會學發生興趣的初學者來說,起到了很好的啟蒙作用。

說實話,這本書雖然通俗易懂,但是自己真正理解書中的實質內涵的東西則並不是那麼多。這本書一開始讀起來感覺十分的親切,因為自己就是從鄉村中出來的人,對鄉村本來就有一種熱愛之情;但是不同的是,費孝通先生則通過理論層次的寫作手法和研究方法將鄉村社會結構展現在我們的眼前,這確實是費孝通先生的獨到之處,是值得我們學習的,還有就是裡面通俗易懂的語言,跟霍金的《時間簡史》貌似有很多的相同之處!

這本書引起了我其他幾個方面的思考:

1、《鄉土中國》的實質是什麼?

2、費孝通先生本人及其其他學術成果有哪些,以及哪些東西怎麼樣?

3、自己應該怎麼學習社會學這門課?

4、社會學這門課到底包括哪些方面?它和其他社會科學有什麼關係?

5、如何將自己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際中去,理論和實踐相結合,也能夠產生出若干部有影響力的學術著作?

以上這些問題都是值得自己去研究的一些問題!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 篇19

《鄉土中國》是費孝通著述的一部研究中國農村的作品。全書涉及鄉土社會人文環境、傳統社會結構、權力分配、道德體系、法禮、血緣地緣等各方面,向讀者們展示了中國傳統社會盤根錯節的組織關係。本人有幸閱讀了費老先生的作品,並有所感觸,在這裡分享給大家。

中國社會是具有鄉土性的,作者在這裡定義了土地的重要性,我們以農業為生。農民向土地索取生存所需,所以敬畏土地。農民聚集在一個空間內,無需具體的規範、原則,更習慣於通過超越語言地形式形成習慣,放在時間維度來看也就是禮俗。鄉土社會是一個禮俗社會,是沒有法律傳統的,傳統相比於現代社會更為重要。因為,鄉土社會中社會變遷小,農人一年一度,周而復始。越是經過前代生活中證明有效的,也越值得保守。於是“言必堯舜”,好古是生活的保障。

從中國共產黨的發展歷程來看,可以說我們黨很早就認識到了禮俗、好古的鄉土社會特點。鄉村之於革命,是革命的基礎和動力;而革命之於鄉村,則是千年鄉村秩序和鄉村生活的大顛覆。在革命的邏輯中,這種顛覆是歷史的必然,合情合理;但在中國傳統農民生活的邏輯中,則是對現有的信仰、原則和傳統的背離或放棄。因此,現代革命進入鄉村的最大問題,是農民能否有決心背離傳統,親近革命和接受革命的問題。這正如黃琨研究所發現的:“貧困並不是農民參加革命的唯一理由,革命農民固然出於對物質利益的渴求,但傳統的價值判斷和道義準則仍在考慮之列,革命所面臨的風險也常使他們邁不出革命的腳步。”與通過暴力手段進行強行改造相比,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著人民的立場,保護著人民的利益,想人民所想,這樣才成功地突破了這個千年傳統所積澱出來的心理和精神的“防線”。

而其祕訣在於:在努力使鄉村成為現代革命的舞臺,使農民成為現代革命的力量同時,也用現代革命的邏輯改變鄉村,改變農民。簡單地說,就是把革命動員與鄉村的革命性改造有機結合起來,在鄉村改造中動員農民;通過動員起來的農民實現鄉村改造。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 篇20

在閱讀《鄉土中國》的同時,正在學習有關社會學的內容。故將兩者結合起來,粗淺的談一談個人的一些感悟。中國從農耕社會發展到如今的現代社會,某些城市,特別是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已經帶了些許“後現代社會”的意味。最純粹的“鄉土社會”與發展完善後的“後現代社會”幾乎是從封建社會到現在,這個社會的最初與最末。所以,它們在社會特點、家的概念、秩序維護和個人價值觀等方面有著極大的差異。通過對比兩者,我們這些社會學的初嘗者能體會到社會發展的劇烈性。接下來我將從社會特點與家庭觀念來進行對比。

1.社會特點

《鄉土中國》中寫到“我們的民族確實是和泥土分不開的,從土裡長出過光榮的歷史,自然也受到土地的束縛”。鄉土社會是典型的小農經濟,大部分的百姓從事農業耕種。他們直接取資於土地,生活、工作都圍繞一塊土地展開。他們之中,除非是通過科舉,大多數人一生都將奉獻給這一片土地。根據貝克的抽離和嵌入理論,我暫且將這樣的工作方式稱為不再“抽離”的“嵌入”。而後現代社會,卻是“流動的再嵌入”。首先,可供人們選擇的職業形形色色,人們可以自由的在這些職業見進行轉換,導致“流動“的發生。更重要的是,人們對自由的追求的高度達到了歷史以來的最大化。比起高薪,人們更注重職業的自由度,比起,傳統的,所謂的“正經”職業,人們更願意從事自由職業。自由職業在保障人們與傳統職業相差不大的薪酬的基礎上,給予人們更多私人化的空間,工作與生活的界限比起第一現代進一步模糊,就工作與生活的關係來看,與鄉土社會的耕種的工作方式有異曲同工之妙。但所謂自由職業,自由當然是核心,這也是人們長期“抽離”甚至可能不再“嵌入”的原因。

由於土地的固有屬性,農民們難以發生流動。祖祖輩輩在同一個地方生活,對於周圍的不管是環境還是人,都無比的熟悉,這樣的看來,鄉土社會又是個典型的“熟人社會”,人們之間都有一種天生的聯絡。但後現代社會卻是典型的“陌生人社會”。由於後現代社會“流動性”,“個人化”趨勢的發展,人們形成以自我為中心的社會關係。雖然後現代社會存在許多公共空間,但這些空間是“公共但不公民”的。鮑曼在《流動的現代性》將現代的“公共但不公民”的空間分為四種類型——排異之地、噬異之地、非地之地、不存在之地。這四種類型的公共空間都有多人蔘與,且都是為相似的目的而聚集,但參與的人之間卻沒有也沒有太大必要產生關係。。

從以上兩點來看,鄉土社會是典型的熟人社會,它是一個極度穩定甚至固化的社會;後現代社會是個典型的陌生人的社會,它具有流動性的特點。

2.家庭觀念

鄉土社會的家族觀念極強,大部分事情都在家族內部解決,官府一般會止步於家族門前,將更多的自由空間留給家族內部。上文提到,在鄉土社會中,人們的生產活動圍繞土地展開,子子孫孫無窮盡也。當一個家的人數不斷增多,原來的土地已經不能滿足一個大家庭的維持,精神支撐的情況。

後現代社會的極度個人化,讓家庭觀念逐漸消失。首先社會上,大部分都是一個個的小家庭,家族的概念幾乎已經消失。其次,特別是在西方社會,人們更注重自我生活的品質,父母對孩子的責任和照顧基本止步18歲。之後,孩子會搬離家庭,通過國家貸款繼續學習和生活。中國社會由於受到傳統觀念和習慣的影響,現代家的觀念雖然遠不及鄉土社會,但父母對子女的關心和約束相較於西方強了許多。但許多社會學家觀察到,現在中國的家庭觀念有向西方靠近的趨勢。一方面,許多孩子遠離父母到其他城市生活;另一方面,有些父母不在長時間幫子女做家務,帶孩子,而是更多的去追求自己的生活。如繼續學習或者周遊世界等。

幾年前,許多學者批評中國家庭觀念太強,限制了個人的發展和對生活品質的追求,倡導大家學習西方模式。但近年來,隨著家庭化的消解,個人化的發展,人們開始反思,家族觀念真的無可取之處嗎?

在我看來,家族觀念增加了社會的溫情,·讓大多數人不至於失去奮鬥的意義。個人化增加了社會的自由度,滿足了人們個性發展的需要。但極度的個人終將讓社會失去溫情,這樣的社會就像失去潤滑油的機器,能繼續運轉下去,卻難免發出沉重的哀鳴聲。我們無法說出到底哪種模式更好,但在個人化趨勢無法阻擋的現狀下,我們至少要有意識地去維護家庭的溫情,不要讓自己變成僅為自己的“機器”。

僅談及社會特點和家庭觀念,已經可以看出鄉土社會和後現代社會的極大差異。但此處人有許多領域值得探討,過程中你將獲得極大的驚喜。

處於向後現代社會發展的浪潮中的我們,再次回望“鄉土社會”,每個人都將有不同的思考。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 篇21

《鄉土中國》這本書是我進入大學後課餘讀的第一本書。可能是由於第一次涉足人文社會科學,對這一大類學問很是陌生,書讀得不是太順利,加之日常學習和時間的安排上不合理,一個學期快結束了,我總共才讀完了前3章。對此,我感到非常羞愧,費孝通老先生的“差序格局”都還沒有讀到,真是慚愧萬分。不過,我還是會利用課餘時間把全書看完。

然而,只這前三章,就已讓我獲益匪淺。讀完以後,我對中國的鄉土社會有了基本的瞭解,也認識到世代生活在鄉村的居民身上的一些性格和特質,這是我以前不曾知道、也不曾想過的。作為一名大學生,我對大師的著作沒有資格做評論,在這裡僅就《鄉土中國》的第一章《鄉土本色》談一談個人的一點體會和感悟。

費孝通先生是我國著名的社會學家、人類學家、民族學家和社會活動家。他於1947年根據所講“鄉村社會學”寫成《鄉土中國》。本書嘗試回答了“作為中國基層社會的鄉土社會究竟是個什麼樣的社會”這個問題。

關於“鄉土中國”這個概念,費先生在書中指出:“這裡的鄉土中國,並不是具體的中國社會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體的中國基層傳統社會裡的一種特具的體系,支配著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換言之,“鄉土中國”是中國特具的一種體系,它包含在具體的百姓生活裡,老百姓遵循它而生活。

在第一章開篇,費先生開宗明義的提出:“從基層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這為“鄉土中國”下了定論——中國社會的基層(基本)是土生土長的鄉村人。

在這一章,先生著重闡述了中國鄉土社會的主要特徵,即鄉土的本色是什麼。我把它總結概括為下面的四點。

首先,在習俗上,鄉村人和其居住的鄉村有著很強的傳統性,而且這種傳統性很難被改變。也就是說,在鄉村居住的人都有一個“根”在身體裡邊。這個“根”,這種傳統性是源於人們世世代代和泥土打交道而形成的。比如費先生講他媽媽給他一包家裡灶上的泥土,讓他在想家的時候煮一點吃。這種方式現在看來很荒謬了,但對世代與土分不開的農村人來說,這無疑是一種心靈的寄託。就像余光中先生在《鄉愁四韻》中寫的那樣:“給我一朵臘梅香啊臘梅香,母親一樣的臘梅香。母親的芬芳,是鄉土的芬芳,給我一朵臘梅香啊臘梅香。”漂泊在外,思念家鄉,想到的一草一木都散發著鄉土的芬芳,鄉土跟母親又緊緊聯絡在一起,泥土是母親,母親就像泥土。從中可見從農村走出去的中國人對生於斯長於斯的家鄉,對踩在腳下的泥土的強烈依賴和深厚感情。我們常說“落葉歸根”。樹高千丈,葉落歸根;人在旅途,哪怕海角,哪怕滄海桑田,心中日夜縈繞著的永遠都是故鄉,永遠也放不下紮在心裡的這個“根”。這個情結可以說是所有傳統中國人的一種特質。像美國就不行,美國的居民是從世界各地移民過去的,才兩百多年曆史,沒根!所以說,“土”在我們的文化裡佔著最重要的地位。這就是所說的傳統性,很難改變的,它源自農民們(當然這是最初的發源、基層,後來擴大到不僅是農民)對泥土的依賴。

這個傳統性產生的原因在我看來有兩點。第一點,農民以種田為業,天天與泥土打交道,自然而然產生了感情。第二點,農業是世世代代的工作,從上面不知多少代一直傳下來,幾千幾萬年,一直延續下來,不曾斷過,是完完整整的一個整體,一個脈絡。滿足這兩點,傳統性就逐漸產生。這是個長久的過程,需要相當長的時間才可能形成。

中國鄉村的第二個特徵,我總結為不流動性。費先生在書中說:“以農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態,遷徙是變態。”因為種地的人的地是不容易搬動的,你需要一年四季守著你的“一畝三分地”,有許多農活要去幹。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人口不流動的特點。一個家族的人住在這裡,那麼他的後代一般也會在此定居。舉個簡單明瞭的例子,就是農村的姓氏。雖然不斷有外來人口的遷入,但這隻佔少數的比重,微乎其微。所以看家譜,上面一代一代從上到下,還是同一個姓佔主線。如果一旦到哪一代的哪一家突然改姓了,那麼人們就會認為這一支斷了,沒辦法再延續下去了。農村裡現在依然很重視這個。所以,你不出去,別人也很少進來,這是不流動——反映到生活起居上就是“安土重遷”這個詞。

這樣也就自然而然引出了第三個特性——聚村而居。聚村而居——村與村之間相互較為孤立、隔膜。上面說的不流動是從人和空間上說的,這個是從人和人在空間的排列上說的。兩者有一定關聯,我認為是有點因果的關係。因為村子裡的人世代定居,不怎麼流動,因此導致村與村的交流、聯絡變少了,村子就孤立存在了。這有些像國與國的關係:可以合作,但都自己獨立。

聚村而居的原因,費先生講得很明白,也很有道理:“一、每家所耕的面積小,所謂小農經營,所以聚在一起住,住宅和農場不會距離得過分遠。二、需要水利的地方,他們有合作的需要,在一起住,合作起來比較方便。三、為了安全,人多了容易保衛。四、土地平等繼承的原則下,兄弟分別繼承祖上的遺業,使人口在一地方一件一代的積起來,成為相當大的村落。”

由於大量的聚村而居,因而鄉土社會的生活是富於地方性的,即活動範圍有地域上的限制,每個地方有各自不同的風俗。即便在同一個省內,也會有所不同。我是山東人,山東省內一共有17個地級市,各市無論是語言、居民的性格、還是生活習慣、風俗風貌,都有很大不同。你要我講一講山東話,什麼叫山東話?這個問法本身就不對。山東話多了,每個市的話都不一樣,你叫我怎麼講?要我講,我只會講萊蕪話,還講得不好(從小就說普通話,萊蕪話一直沒學好)。萊蕪市和泰安市,這兩個城市是挨著的,口音上卻有很大差異。萊蕪話音調較平,很少有兒化;泰安話音調起伏較大,兒化音更多一點。濟南和煙臺,口音更是天壤之別。這就是非常明顯的地方性。

第四個特徵,我稱之為“熟悉”與“規矩”。亦即約定俗成。這個比較好理解。農村正是由於它的不流動性,人口性質很少發生變化,“每個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著長大的,在孩子眼裡周圍的人也是從小就看慣的。”因此,許多習慣就慢慢約定俗成,不言自明瞭,這又叫作規矩。“規矩不是法律,是‘習’出來的禮俗。”“鄉土社會裡從熟悉得到信任。”我的老家我回去過一次,在那裡我看到,一家結婚,大半個村子的人都跑去參加、去吃酒席;一家死了人,差不多全村人前往悼念。這種自發的不假思索的行為完全是源自長年累月的熟悉,這不是規定出來的結果。

以上便是我對於費孝通先生所論中國鄉土社會的主要特徵的一些理解和想法。這四大特徵,回答了什麼是鄉土的本色。儘管本書我只看了很少一部分,但對鄉土社會、鄉土文化我已經有了很多想法,對不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現象也進行了一些探索和分析,我覺得這是個好的開端,我會在這條路上繼續走下去。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 篇22

關於中國的社會結構,我們從何而來?又將歸往何處?

“生於斯,長於斯,終老是吾鄉”乃是中國社會的鄉土本色。似乎我們都生活在一個所謂的“熟悉”社會中:生活在為土地所囿,在一個先我而在的生活環境。正如“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所描述的就是這樣因熟悉而得到的隨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而這種因熟悉而得到的信任,並非是契約精神的重視,而是對行為規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時的可靠性。這樣的禮俗社會,是一種沒有具體目的,因在一起生長而發生的社會,稱之為“有機的團結”。與之相對應的是法理社會,“機械的團結”,是為了完成一件任務而結合的社會。

常說鄉下人愚,究其原委,並非是智力不如城裡人,而是缺少適應城裡社會需要的知識。為什麼會這樣呢?在鄉土社會,空間阻隔小,面對面的群組並不必要求助於文字。

那麼除了空間阻隔,還有就是時間阻隔了,比如個人的今昔之隔,社會的世代之隔。

在一個依本能而活動的動物不會發生時間上的阻隔問題。它的壽命是一連串的“當前”。誰也不能剪斷時間,像是一條水,沒有刀割得斷。但是在人卻不然,人的當前時整個靠記憶所保留下來的“過去”的累積。

差序格局:

我們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紮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塊石頭丟在水面上所發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紋。每個人都是他社會影響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紋所推及的就發生聯絡。每個人在某一時間某一地點多動用的圈子也不一定是相同的。我們儒家最考究的是人倫。倫是什麼呢?我的解釋就是從自己推出去的和自己發生社會關係的那一群人裡所發生的一輪輪波紋的差序。

在差序格局中,,社會關係是逐漸從一個一個推出去的,是私人聯絡的增加,社會範圍是一根根死人聯絡所構成的網路。因此,我們的傳統社會裡所有的社會道德也只在私人聯絡中發生意義。

在差序格局中,社會範圍能收能放,比如,我們如何來定義“家”的大小?與之相對應的團體格局,所謂“西洋社會像捆柴”,團體之間是有界限的。

在差序格局下,在以自己為中心的社會關係網中,每個人都“克己復禮”。而在團體格局下,尤其是宗教觀念,每個人在神前平等,神對每個人都公道。

家時一個綿續性的事業群,它的主軸是在父子之間,在婆媳之間,是縱的而不是橫的。

關於禮治與法治:禮治是”教化“,修身克己,其維持力量不在外部權利而是身內良心。社會結構和思想觀念的改革以適應法治的推行,防止法治的好處未得而又破壞了禮治。

權利的分類。橫暴權利和同意權利。橫暴權利時指社會衝突,上下之別。而同意權利是源於社會分工和社會合作。

教化性權利乃是以穩定的文化傳統作為前提。凡是被社會不成問題的嫁衣接受的規範,是文化性的,當一個社會還沒有共同接受一套規範,各種意見紛呈,求取臨時解決辦法的活動是政治。文化的基礎必須是同意的,但文化對於社會的新分子來說又是強制的,是一種教化的過程。

長幼之序時教化權利所發生的效力。當文化不穩定時,傳統辦法不足以應付當前的問題時,教化權利必然跟著縮小。

“在我們客套中互問年齡並不是偶然的,這禮貌正反映出我們社會裡相互對待的態度是長幼之序。”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 篇23

靠種地謀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貴。城裡人可以用土氣來藐視鄉下人,但是鄉下,“土”是他們的命根。在數量上佔著最高地位的神,無疑的是“土地”。“土地”這位最近於人性的神,老夫老妻白首偕老的一對,管著鄉間一切的閒事。他們象徵著可貴的泥土。我初次出國時,我的奶奶偷偷的把一包用紅紙裹著的東西,塞在我箱子底下。後來,她又避了人和我說,假如水土不服,老是想家時,可以把紅紙包裹著的東西煮一點湯吃。這是一包灶上的泥土。——我在《一曲難忘》的電影裡看到了東歐農業國家的波蘭也有這類似的風俗,使我更領略了“土”在我們這種文化裡所佔和所應當佔的地位了。

中國農民聚村而居的原因大致說來有下列幾點:

一,每家所耕的面積小,所謂小農經營,所以聚在一起住,住宅和農場不會距離得過分遠。

二,需要水利的地方,他們有合作的需要,在一起住,合作起來比較方便。

三,為了安全,人多了容易保衛。

四,土地平等繼承的原則下,兄弟分別繼承祖上的遺業,使人口在一個地方一代一代的積起來,成為相當大的村落。

鄉土社會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於斯,死於斯的社會。常態的生活是終老是鄉。假如在一個村子裡的人都是這樣的話,在人和人的關係上也就發生了一種特色,每個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著長大的,在孩子眼裡周圍的人也是從小就看慣的。這是一個“熟悉”的社會,沒有陌生人的社會。

“我們大家是熟人,打個招呼就是了,還用得著多說麼?”——這一類的話已經成了我們現代社會的阻礙。現代社會是個陌生人組成的社會,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細,所以得講個明白;還要怕口說無憑,畫個押,籤個字。這樣才發生法律。在鄉土社會中法律是無從發生的。

人的生活和其他動物所不同的,是在他富於學習的能力。他的行為方式並不固執地受著不學而能的生理反應所支配。所謂學就是在出生之後以一套人為的行為方式做模型,把本能的那一套方式加以改造的過程。學的方法是“習”。習是指反覆地做,靠時間中的磨練,使一個人慣於一種新的做法。

在我看來卻表示了我們的社會結構本身和西洋的格局不相同的,我們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紮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塊石頭丟在水面上所發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紋。每個人都是他社會影響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紋所推及的就發生聯絡。每個人在某一時間某一地點所動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

社會結構格局的差別引起了不同的道德觀念。道德觀念是在社會裡生活的人自覺應當遵守社會行為規範的信念。它包括著行為規範,行為者的信念和社會的制裁。它的內容是人和人關係的行為規範,是依著該社會的格局而決定的。從社會觀點說,道德是社會對個人的制裁力,使他們合於規定下的形式行事,用以維持該社會的生存和延續。

在我們的鄉土社會中,家的性質在這方面有著顯著的差別。我們的家既是個棉續性的事業社群,它的主軸是在父子之間,在婆媳之間,是縱的,不是橫的。夫婦成了配軸。配軸雖然和主軸一樣不是臨時性的,但是這兩軸都被事業的需要而排斥了普通的感情······不但在大戶人家,書香門第,男女有著閫內閫外的隔離,就是在鄉村裡,夫婦之間感情的淡漠也是日常可見的現象。我在鄉間調查時特別注意過這問題,後來我又因疏散下鄉,和農家住在一所房子裡很久,更使我認識了這事實。我所知道的鄉下夫婦大多是“用不著多說話的”,“實在沒有什麼話可說的”。一早起各人忙著各人的事,沒有功夫說閒話。出了門,各做各的。婦人家如果不下田,留在家裡帶孩子。工做完了,男子們也不常留在家裡,男子漢如果守著老婆,沒出息。有事在外,沒事也在外。茶館,煙鋪,甚至街頭巷口,是男子們找感情上安慰的消遣場所。在那些地方,大家有說有笑,熱熱鬧鬧。

通常有以“人治”和“法治”相對稱,而且認為西洋是法治的社會,我們是“人治”的社會。其實這個對稱的說法並不很清楚的。法治的意思並不是說法律本身能統治,能維持社會秩序。法律還得靠權力來支援,還得靠人來執行,法治其實是“人依法而治”,並非沒有人的因素。

禮治社會並不是指文質彬彬,像鏡花緣裡所描寫的君子國一般的社會。禮並不帶有“文明”,或是“慈善”,或是“見了人點個頭”,不窮凶極惡的意思。禮也可以殺人,可以很“野蠻”。譬如在印度有些地方,丈夫死了,妻子得在葬禮裡被別人用火燒死,這是禮。又好像在緬甸有些地方,一個人成年時,一定要去殺幾個人頭回來,才能完成為成年禮而舉行的儀式。我們在舊小說裡也常讀到殺了人來祭奠,那是軍禮。

親密社群的團結性就依賴於各分子間都互相的拖欠著未了的人情。在我們社會裡看得最清楚,朋友之間搶著回帳,意思就是要對方欠自己一筆人情,像是投一筆資。欠了別人的人情就得找一個機會加重一些去回個禮,加重一些就在使對方反欠了自己一筆人情。來來往往,維持著人和人之間的互助合作。親密社群中既無法不互欠人情,也最怕“算賬”。

儒家所注重的“孝”道,其實是維持社會安定的手段,孝的解釋是“無違”,那就是承認長老權力。長老代表傳統,遵守傳統也就可以無違於父之教。但是傳統的代表是要死亡的,而且自己在時間過程中也會進入長老的地位。如果社會變遷的速率慢到可以和世代交替的速率相等,親子之間,或是兩代之間,不致發生衝突,傳統自身慢慢變,還是可以保持長老的領導權。這種社會也就不需要“革命”了。

愛情,好吃,是慾望,那是自覺的。直接決定我們行為的確是這些慾望。這些慾望所引匯出來的行為是不是總和人類生存的條件相合的呢?這問題曾引起過很多學者的研究。我們如果從上面這段話看去,不免覺得人類的慾望確乎有點微妙,他們儘管要這個要那個,結果卻常常正合與他生存的條件。慾望是什麼?食色性也,那是深入生物基礎的特性。這裡似乎有一種巧妙的安排,為了種族延續,人會有兩性之愛;為了營養,人會有五味之好。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 篇24

近期熱播電視劇《白鹿原》大受歡迎,描繪了20世紀初在渭河平原這片土地上,中國農村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這部劇讓筆者不由得想起由中國著名學者費孝通教授作的《鄉土中國》一書,是研究中國鄉土社會傳統文化和社會結構理論研究的代表作。

本書最初出版於1947年,許多內容和觀點或許已經過時,但其中仍有許多有價值的內容。筆者會將讀書筆記分享給大家,共同學習探討。

鄉土特色

從基層看上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而那些“土頭土腦”的鄉下人構成了中國社會的基層。

對“土”這個略帶藐視性的字進行了解釋,稱為泥土。鄉下人以土地謀生活,“土”是他們的命根。又因為莊稼人是黏在土地上生活的,因此他們的“土氣”也是因不流動才產生的。

以農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態,遷移是變態。但鄉村人口並不是固定的,當人口到達飽和點後,過剩的人口則會宣洩出外。

中國鄉土社群的單位是村落,而村與村的關係是孤立、隔膜的。

中國聚村而居的原因

一、每家耕地面積小(小農經營);

二、需要水利的地方,有合作的需要;

三、為了安全,人多容易保衛;

四、土地平等繼承原則下,兄弟分別繼承遺業,使人口在一個地方一代代積累起來,成為大村落。

這種生於斯、死於斯的鄉土社會中,人與人的關係就形成了“熟悉”的社會,沒有陌生人的社會。

在熟悉的社會中,所得到的是隨心所欲、不逾規矩的自由,這種自由也不是法律所保障的那種自由;這裡的規矩也不是法律,而是“習”出來的禮俗。鄉土社會的信用並不是對契約的重視,而是發生於對一種行為的規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時的可靠性。也即,鄉土社會裡從熟悉得到信任。鄉土社會通過形成對人、對物的熟悉為人處事,這種相處模式或風俗在現代的陌生人社會中是無法應用的。毋庸置疑,今天中國的7億農民、4萬多鄉鎮仍然構成中國社會的基層,國家也不斷推出惠農、扶貧等政策建設新農村,農村問題是中國的基本問題。但另一方面,土地不再成為農民的唯一謀生土壤,他們不必再將半個身子紮在土地上生存,一些農村的青壯年勞力進城打工成為常態。

《白鹿原》中,石頭等人的出走在當時會使聚村而居的白鹿原喪失青壯年勞力,這種情況也不會出現在人口頻繁流動的現代社會。更多的農村人進城買房,給後代創造更好的生活條件。原先農村的熟人社會或許更多地存在於偏遠閉塞的地區,或存在於留守老人的記憶中。城市化程序下,具有鄉土氣息的熟人社會或許正在逐步瓦解。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 篇25

我們五千年中華文明就是從芬芳的泥土中走來。因此,我們有了故鄉情結,我們企盼落葉歸根。

當代社會學家費孝通先生所著《鄉土中國》一書中詳細、理性地解讀分析了我們與鄉土親密細膩的感情與關係。

作為一箇中國人,無論你走多遠,身居何職,都脫不掉骨子裡的鄉土氣息,忘不了家鄉的山山水水。因此有了雖身在都市高樓大廈裡的達官貴人,仍然手持小鏟侍弄幾盆植根泥土的花花草草,更是奢望能在閒時,自己擁有哪怕巴掌大的一小塊土地種點蔬菜,來體現自己的勞動價值。普通百姓更是對家對土地無法割捨。

有文化的知識分子根據隻言片語,苦苦尋找祖上曾經住過的一孔破窯洞或埋葬老祖宗的一捧荒冢;沒文化的老農在老屋拆遷時,死死地抱住院裡的一棵老樹,老淚縱橫,不肯放手。

“能戀本鄉一捻土,不愛他鄉萬兩金。”

受鄉土情懷的影響,在我們的內心世界也與西方有所不同。西方思想哲學認為,凡事都是對立的,非此岸及彼岸,中間有條無形的鴻溝。我們的哲學思想總體是中庸的,講求包容,和而不同,求同存異,互相依賴。陰陽學說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陽中抱陰,陰中含陽,相輔相襯方能源遠流長。這與我們早期由農耕文明發展而來是分不開的。

故鄉和土地永遠是我們內心最可靠的依託和最寶貴的財富。

然而,近代隨著工業革命的出現,打亂了我們原有的腳步。我們拋棄山青水秀的美麗家園,揮手告別對我們忠誠奉獻的土地,一窩蜂似地擠進陌生而又擁擠的城市。鋼筋結構,水泥硬化,與泥土一刀兩斷。一座座高樓,鱗次櫛比。高空鳥瞰,和密集型養雞、養豬場沒什麼區別。呼吸著不知從那裡冒出的被汙染的空氣,吃著不知怎樣生產出來的不時被媒體報道加了什麼“氰",或者什麼“氯"的垃圾食品。

我們密集型生活方式和現代化企業加工產生的汙染,為病毒和細菌創造了有利的生存環境。

我們的思想也因生活環境改變而改變。沒有了往昔鄉村泥土中的樸實與親切。

為了優越,拼命地比拼。只要幹不死,就往死裡幹。外賣小哥累死在送餐的路上,得到的只是2000元人道主義的施捨。留守農民辛勤勞作,換來的是,老人有病看不起,娶了老婆又離異,剩下子女無人管。

現實在狂扇農耕文化中“勤勞致富"的嘴巴。

我們嘴裡反覆念著不忘初心,我們為什麼要在路上狂奔疾走?答案在很多時候,是模糊的。許多人懷念過去,厭惡當下,這個問題值得深思。許多剛從高校畢業的低層知識分子,在城市與鄉村之間踟躕徘徊,迷失了方向。不知未來在何方。人類在所謂的科技領城內惡性競爭,最終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有待商確、驗證。

前三十年,一個普通農民,生養四五個孩子,日出而耕,日落而息,孩子讀書成家,雖困難,卻也過得去。然而經過現代科技化的洗禮後,一家有時候連一個孩也養不起。

人類奮鬥的目的到底是為了什麼?我想不只是我們普通民眾不清楚,恐怕就是所謂的社會精英也很迷茫。

老子云:“人多利器,國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說白點,就是人間的利器越多,國家就越陷於混亂;人們的技巧越多,邪惡的事情就會連連發生。

文學就應該取材於社會,指引於大眾。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就像一棵參天大樹。只有大樹的根系植根於大地的深處,吸取足夠的養分,才能換來樹冠的枝盛葉茂。

殷切盼望,費先生"這不算是完稿,也不能算是定稿,只是一種嘗試的記錄罷了”的創作風格,得以延續,探索、引導中華文明朝著健康持續的方向發展前進。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 篇26

最近讀完了費孝通的《鄉土中國》,這是一本解讀農耕文化下中國社會文化形態的書,處處充盈真知灼見,解釋了中國人很多根深蒂固的行為習慣的來源。特別是有過一段社會經歷後讀這本書,能幫助理解很多社會現象,產生共鳴。

中國基層社會是鄉土性的,城市人不願承認(他們認為鄉下人土氣),可他們不知,城市人也是從土氣的鄉土社會分化出去的。城裡人嘲笑鄉里人愚笨,事實上,城裡人分不清韭菜和麥子跟鄉里人不知道給車子讓路的道理是一樣的,都是缺少見識,並不是智力不及,因為在鄉下不需要讓車子這種智力。

很多事情都類似,比如現代社會電子產品的使用情況,需要的自然用得順暢,沒有需求的自然一竅不通。

而說到“私”這種性格特徵,中國人自古以來都認為“各人自掃門前雪,哪管別人瓦上霜”,特別是一遇到公家的財產和裝置,就覺得是免費的,都可以湊上一腳。這也是外國人一直以來對我們的詬病。

關於管理制度,法治在鄉土社會中並不見得有優勢。我們國家在戰國時期就提出了法制治國,可兩千年來依然是人治。因為鄉土中國生活在穩定的圈子裡,大家都是熟人,打個招呼就行了。這種生活背景下顯然沒有法律和合同之類東西存在的必要,因為法治是對陌生人的管理制度,只有整天要和陌生人打交道的現代人才需要。對中國人來說,分得太清楚未免傷了感情。

鄉土社會的權力:橫暴權力、同意權力、長老權力、時勢權力,這些權力結構只能慢慢改變,法律也是沒有辦法的。

在書中,也說到了中國式的婚姻,中國人的婚姻中不愛才是天經地義,夫妻之間的關係是合作關係,男主外女主內,各自管好自己的工作,一切相安無事。至於愛,同性之間才有,人們往往認為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非要尋找兩性間的愛,也往往不在妻子身上找,而是到酒肆、勾欄之中找,而且往往成為一段佳話。

這本書儘管寫得淺顯明白,但是思想深刻,一個觀點就能引申出一篇論文來,閱歷多一些的時候會有更深的感觸。

作為既接受了西方現代文化,又深受中國鄉土文化影響的現代青年人來說,一邊要應付現代文明,一邊沒法徹底清除深入骨血的鄉土文化,內心難免會感到撕扯。我想,多一點自己的主張,少一點得失之心,總會在這撕扯中找到一條光明的道路的。那麼,我們的生活也就變得豁然開朗,越來越順利了。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 篇27

前言

《鄉土中國》,其實當我看到這本書名字的時候,就已經打退堂鼓了。我對所謂的鄉土並不感興趣,但在豆瓣9.2分的強烈驅使下,我試著讀完了,在看完最後一頁,我突然感覺自己的眼睛明亮了許多。

其實這本書雖然講的是鄉土社會,但深層理解,卻是講了很多我們禮俗習慣背後的原因。如果要我給這本書起名的話,我覺得確切的應該叫《中國人奇怪行為背後的來龍去脈》。

這僅有100多頁的小冊書,卻道盡了中國鄉土的人情冷暖和行為舉止,鄉土中國,講的雖然是鄉下人的“土”,但是每個土氣的行為下面,卻映襯著城市人的生活。大家常說的人情世故、男女有別、血緣關係、中庸之道均出自這個“土”字。我們嘲笑鄉下人“土”,而土恰恰詮釋了我們的習慣和行為。也就是說在我們嘲笑別人的同時,實際上也是在嘲笑自己......

在這篇讀書筆記裡,我會試著提煉出這本書中指出的種種現象,以及形成這些行為的源頭和原因。廢話不多說,我們開始吧。

鄉土本色

我們先說說這個“土”字吧,土代表著土地、土氣。我們自古至今,每朝每代無論如何更替,都離不開農業,離不開小農經濟,所以,我們中國的發展,就是在這個土裡,每個中國人都是從土裡長成的,發展的。在土地上,無論是種植玉米還是種植水稻,一旦人們在這裡生存,就只能紮根於此,因為土地是固定的,不易動的,所以鄉土社會的人們也只能生老病死在這裡、我們在這樣一個小家庭,小村落中成長,日復一日。每個人都有足夠的時間去了解生活,孩子在每個人的眼中長大,土氣就這樣形成了,這種土氣是小範圍的瘀滯的,是每在這裡生長的人所熟知的。

當我明白了這個土字的來由後,會驚奇的發現,我們的思想、理念、行為、習慣均來自土的特性。

因為我們都紮根在土地上,我們都沾染了土氣,因為都土氣,所以習慣、思想都相似,因為相似,所以我們是一類人,所以有土氣的老鄉才會親近、才會團結,講究地緣、血緣。因為講究地緣所以我們辦事講人情,因為講究血緣,所以要長幼有序、尊敬長輩。因為辦事講人情,所以討厭打官司,討厭法律解決問題。因為討厭法律,所以喜歡無為政治。因為尊敬長輩,所以才遵守孝道。也因為尊敬長輩,所以長者是權威,形成長老統治,才要立一家之主。

你看,經過這樣的推論,一切的行為習慣皆來於此。

男女有別

我們再談談男女有別,我們所理解的男女有別,大多數是受封建社會的歷史影響,不過在我看看完這一章驚奇的發現,其實這一理念的提出,竟然是為了維護社會穩定而形成的。

既然談到男女,我們不得不面臨幾個問題:愛情、感情和了解。我們來依次分析。

感情是什麼?在此書中的定義為:一種體內的行為,導發外表的行為。在我的理解就是,身體的荷爾蒙抑或是腎上腺素為主導,來控制你,所產生的行為。如果這樣理解的話,那麼感情就不是以理性為主導的行為了,而是感性,如果不是理性,那麼就會有不穩定的因素在裡面,從而影響社會也會有不穩定。所以淡漠的感情是社會關係變得穩定的一種表示。

愛情是什麼?費老的解釋是:戀愛是一項探險,戀愛是不停止的,是追求。這種企圖並不以實用為目的,卻是生命意義的創造。戀愛的持續倚重於推陳出新,不斷克服阻礙,不斷髮現阻礙。也就是說,愛情是一個過程,而不是結果,對於愛情來說無論今後的路走多遠都毫無意義,只是當下的過程才是最有成就的。說回來,愛情依然是本能在起作用,是體內的慾望和衝動造成的一種生理驅使。

瞭解是什麼?此書定義為:所謂瞭解,是指接收同一的意義體系。它是契洽,發生持續作用的。瞭解才是社會穩定的力量,它是熟悉、親密、熟練地配合的代名詞。也就是說,瞭解是一個熟悉的過程,是一個磨合的過程,瞭解才是理性的,帶有思考性的,而不是身體的判斷,是大腦的判斷。

上述的推論我們可以看到,感情和愛情都是不理性,不穩定的。鄉土社會的形成過程中,我們在面對男女問題的時候,既要摒棄感情和愛情,還要讓男女相互瞭解。這就形成了一套禮俗,為了規避過多的感情,那麼必然要男女有別,規避愛情就需要男女授受不親。最後,為了能讓男女之間在沒有感情和愛情的因素下還要相互瞭解,家庭之間的成長環境、父母對孩子的瞭解程度反倒成為了衡量婚姻的重要指標。那麼,現代社會這種標準叫:門當戶對,而古代社會有套制度叫: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 篇28

本書的作者費孝通是中國社會學和人類學的奠基人之一,他的一生都致力於實地調查中國農村經濟的發展,寫下了諸多在學界極具影響力的學術著作,除了《鄉土中國》外,他還有《皇權與紳權》《江村經濟》《中國士紳》等著作,曾獲英國皇家人類學會頒發的赫胥黎獎章,日本亞洲文化獎等。中國人民大學教授趙旭東曾評價說,費孝通先生的《鄉土中國》吸引的不僅是社會學和人類學家們對於中國鄉村的理解,它的影響範圍可以說包括了整個中國社會科學界。

全書一共由十四篇論文組成,是費孝通先生經過長期在鄉村地區的社會調研和考察整理出來的詳實資料。從解釋什麼是真正的“鄉土”開始,他將鄉土社會中所產生的社會關係,以及這些關係對我們今天的日常生活有哪些影響等,用淺顯風趣的例子和語言生動得表達出來,並且糾正了我們對“鄉下人”的一些偏見認識。

本書並不是一個具體的社會描寫,而是從現實生活的社會中提煉出來的一些概念,讓我們搞清楚“鄉土”究竟是什麼意思,從而幫助我們更好的去理解中國社會。中國社會是具有鄉土性的,在農耕文明長期作為發展主流的中國,許多鄉土社會中形成的人際交往和社會關係,都對今天的中國有著深刻的影響,甚至可以說,這些沿襲下來的鄉土特色是中國社會的根基。

費孝通先生自己在書中說:“這本書並不是一個具體的社會描寫,而是從現實生活的社會中提煉出來的一些概念。搞清楚“鄉土”究竟是什麼意思,就能幫助我們更好的去理解中國社會。”

從字面意思看,鄉土就是家鄉、故土,是哺育我們成長的地方。那怎麼哺育呢?在以農耕作為傳統文明的中國,農民辛勤勞作,就是我們吃飽穿暖的基礎。因此,費孝通先生主要想研究的是農民和農村。他為什麼想要研究農民和農村呢?因為他認為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換句話說,中國許多的階層都是從農村分離出去的。那麼,在漫長的歷史發展中,農民逐步形成的一些行為習慣和人際關係,以及農村社會具有的一些特色,就構成了許多階層,乃至中國社會的根基。

費孝通先生,他出生在清朝末年,一個極其重視教育的知識分子家庭,曾經是中國本土最早拿到社會人類學碩士學位的青年學者。上世紀四十年代,費孝通先生在西南聯大任職,教授“鄉村社會學”這門課程。但是他不願意“照本宣科”地為學生授課,而是希望能夠和學生一起探索,做一些有意義的內容。他進行了大量的實踐性研究和社會調查,甚至為了掌握更詳實的第一手資料,多次不辭辛勞的奔赴鄉間進行考察。最終這些內容經過整理,就成為了我們今天所看到的,由十四篇論文集結而成的《鄉土中國》這本書。費孝通先生從看似人盡皆知的事情中深挖出背後所蘊含的道理,可謂是字字珠璣,真知灼見。直到今天,這本書依然是社會學家們研究社會結構時所必須參考的材料之一。

《鄉土中國》中談到的“鄉土”其實是一種社會關係,這種關係在中國廣大鄉村非常常見,但卻極少被人認真的談起或者論證。費孝通先生通過自己大量的社會調查,附加上生動的例子,將鄉土社會中所包含的“熟人的社會”“差序格局”“維持鄉土社會正常執行的四種權力”等,較為普遍的社會關係一一進行解釋。

相互熟悉的耕作模式是中國鄉村傳統的生活模式,構成這種生活模式的每一個角色,彼此之間都是互相熟悉的。在這種熟悉的環境裡,有一種叫做“差序格局”的社會關係產生了,一個人可以通過多種方式來建立自己的社會關係網,其中最為普遍的,就是通過婚姻,來建立並且擴大自己的關係網。想要維持這些社會關係的運轉,必須要依靠各種各樣的權力,有四種權力是在中國的鄉土社會中根深蒂固的,橫暴權力、同意權力、長老權力、時勢權力,而“同意權力”直到今天還沒有過時。

由此可見,《鄉土中國》雖然是費孝通先生考察當時鄉村的社會生活、生產狀況所總結出來的內容,但是書中的內容並沒有因為時代前進而失去意義,相反,在今天,國家大力改革農村執行模式,新政策與舊傳統相互碰撞的背景下,而變得更具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