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文學>

從前的年味兒散文

文學 閱讀(1.01W)

小時候,一跨進臘月的門檻,日子就像在年的味道里浸透了似的,每天一露頭,空氣裡滿是濃烈的年的氣息,美好而溫暖。正如季羨林所說:“雖然年像淡煙,又像遠山的晴嵐,我們握不著,也看不到,但當他走來的時候,只在我們的心頭輕輕地一拂,我們就知道年來了。”

從前的年味兒散文

“大人盼耕田,小孩望過年。”對我們小孩子來說,過年是樸素生活裡最華麗的日子,有好吃的扁食,有好玩的花炮,還有新衣服可穿。

臘月,趕年集是件開心事。鄉村家庭人口多,來往的親戚也多,置辦年貨就是家裡一樁大事。每逢趕年集,我是必定要跟去的,會纏著父母說:“我能幫你們拎東西。”

年集比平常的集市要壯觀得多,趕集的`人絡繹不絕。爸是一家之主,大到走親戚的禮物,小至添雙碗筷,他都得操心。媽只操心廚房裡東西就行,魚是不能少的,還有平時不捨得吃的細菜,諸如蓮菜、木耳之類。我心裡自有目標,香香甜甜的花米團兒,花花綠綠的“大白兔”,鮮鮮豔豔的彩頭繩……

待我們採購齊了,打算回時,媽才想起年畫還沒買,我們趕緊再擠進去找年畫。好看又喜慶的年畫很多,有胖娃獻桃的《福祿壽喜》,有穿紅肚兜娃娃騎大鯉魚的《連年有魚》,還有《招財進寶》,琳琅滿目的年畫讓爸媽挑花了眼,最後決定每樣買一張,反正家裡門多。總算購全了,喜氣洋洋,滿載而歸。

年三十上午,爸爸裁好紅紙請人來寫對聯。一般我們都會請堂妹利紅的外公來寫,他是我們村小的美術老師,大字寫得漂亮。“滿院春光”、“春日春山春水流,春塘春草放春牛。”“春滿人間百花吐豔,福臨小院四季常安。”就連家裡的東西都寫了紅帖兒。床、櫥子、米缸、桌椅、灶臺,豬圈、雞舍、土牆。農家院落,一草一木,皆有喜氣。

年夜飯照例是扁食。頭鍋扁食,爸媽不許我們吃,而是盛到碗裡澆上丸子粉條燉的肉菜,讓我們分別端至大伯、二伯和四叔家,叔伯家也會派堂兄妹給我家端來。二伯是廚師,做的扁食最好吃,我們兄弟姊妹最喜愛吃二伯家端來的扁食。年味兒,在嬉鬧的歡聲笑語裡瀰漫開來,越來越濃。

在那一邊準備、一邊期盼裡醞釀著。那濃濃的年味兒,是在煙火裡升騰出來的,也是從人們心裡滋長出來的。那時候不認識“幸福”二字,生活卻溢滿了幸福,人們活得簡單充實、平淡精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