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文學>

三國演義讀後感1000字(通用24篇)

文學 閱讀(1.3W)

當閱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後感了。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三國演義讀後感1000字,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三國演義讀後感1000字(通用24篇)

三國演義讀後感1000字 1

近日,我讀完了羅貫中所寫的《三國演義》。書中描寫的英雄人物個個有聲有色。故事始於東漢末年的黃黃巾大起義,終於三國歸晉。這段歷史中湧現出無數的英雄豪傑,其中,我最欣賞的是曹操、關羽、趙雲、諸葛亮、典韋五人。

為什麼我要把曹操放在第一位呢?雖然他被世人稱為“奸雄”,但是他有勇有謀,在刺殺董卓時,不幸被董卓發現,這是呂布也正好回來,曹操為了保全性命,急中生智,稱自己手中握著的是口寶刀,前來獻給董卓的,從而躲過了一劫。並且他把關羽困在芒碭山上時,不像普通將士一樣只知道殺敵,而是看出關羽是一個少有的人才,列出了“死有三罪,生有三便”,是關羽歸降,從而得到了一名虎將。當然,曹操也能文能武,還是一名傑出的詩人呢!

至於關羽,我的第一個理由當然就是忠誠了,他為了找到劉備,過五關,斬六將,當然,他的武力也是不可小瞧的,再討罰董卓時,眾多將士都敵不過的華雄,關羽一會兒就將他給斬了,袁紹的`兩員虎將,顏良和文丑,關羽也很利索的將他們倆給殺了。當然,他還有一個很容易被忽視的特點,那就是他的機智,再歸降曹操前,他還提出了“三約”,著三條約都是十分精練的,也是缺一不可的。由此可以看出關羽的機智。

對了,事實上,趙雲和關羽是旗鼓相當、不分上下的。他是勇猛和忠誠集於一身的人,他的神勇,在《大戰長阪坡》這一章中做了特寫,趙雲先為了找到劉備,與曹軍拼殺了一夜,得知劉備已經脫險時,又轉身去尋找劉備的兩位夫人,並再殺曹並數十餘人,由此戰鬥時間以及殺死人數足以看出趙雲有多麼地勇猛。同時,他也是為了劉備的安全而戰,同時也可以看出趙雲的赤膽忠心。

下面我說的就是大家都很熟悉的諸葛亮了,他總是以理服人,設下的圈套沒有一個人能躲得過去,而且他對機械也很在行,他發明的“木牛”、“流馬”不是很厲害的嗎?

最後一位英雄就是典韋了。他的武藝十分地高強。在與郭汜的戰鬥中打敗他,戰功顯赫。只可惜曹操在一段時間裡只知道吃喝玩樂,張繡看見了,便想謀反,把典韋的武器也偷了,典韋為了保護曹操,搶了一把刀來拼殺,殺四了好多人,最後被別人從背後一槍刺死。

聽了我的介紹,你心裡癢了吧,快來看看《三國演義》吧!

三國演義讀後感1000字 2

《三國演義》,沒有《紅樓夢》的悽婉哀怨,也沒有《西遊記》的神奇縹緲,這是一首凡人用血肉之軀譜寫的歷史悲歌。當我看到一個個早已從書中熟悉的人物活生生地在熒屏上出現,當我看到千軍萬馬馳騁疆場,殘牆斷壁,血流成河,就會感到心靈的震撼,那種開天闢地的氣勢,又豈是那些卿卿我我,光怪陸離所能比擬的。壯哉,《三國》!

下面我想談談自己對《三國演義》的一些認識和看法。

在《三國演義》中,我最欣賞的就是曹操了,雖然為了突出劉備的仁義,他被寫成奸詐之人,但是他的軍事才能仍然沒有抹殺。他在幾年的'東征西戰中,佔領了長江以北的大片土地,連少數民族都臣服於他,他是三位郡主中最有才幹的,魏也是三國中最強盛的,他奠定了魏國的基礎,後來晉國才能統一天下,所以他是一位真正的英雄。

對於人才的求賢若渴,也是曹操值得欣賞的地方,曹操為了選拔更多的人才,打破了依據封建德行和門弟高低任用官吏的標準,提出了"唯才是舉"的用人方針,於公元210年春天下了一道《求賢令》。曹操在令中一開始就總結歷史經驗,認為自古以來的開國皇帝和中興之君,沒有一個不是得到賢才和他共同來治理好天下的,而所得的賢才,又往往不出里巷,這絕不是機遇,而是當政的人求,訪得來的。有鑑於此,曹操立足現實,指出現在天下未定,正是求賢最迫切的時刻。他希望在左右的人不要考慮出身,幫他把那些出身貧賤而被埋沒的賢才發現和推舉出來,只要有才能就予以重用。後來,曹操於公元214和217年又下了兩道《求賢令》,反覆強調他在用人上"唯才是舉"的方針。他要求人事主管部門和各級地方官吏在選拔人才上,力戒求全責備,即使有這樣那樣的缺點也受有關係,只要真有才能就行。經過一番努力,曹魏集中了大量人才,當時各地投奔到曹操門下的人很多,形成猛將如雲,謀臣如雨的盛況。而且對於有才幹的人曹操還能做到不計前嫌,比如陳琳本來是袁紹的部下,曾經替袁紹起草檄文,罵了曹操的祖宗三代。袁紹失敗後,陳琳歸降曹操。曹操問他說:"你從前為袁紹寫檄文,罵我一個人就可以了,為什麼要罵到我的祖宗三代,陳琳連忙謝罪。曹操愛惜他的文才,不僅對他不處罪,還照樣任用他。

曹操的成功不僅因為他的傑出才能和善於招攬人才,還在於他有著豁達的胸襟和廣闊的胸懷。在赤壁的慘敗之後,曹操並未一籌莫展,而是笑著說了一句"今北方仍由我所據",並且三次大笑展現出他對待挫折的樂觀態度。曹操同時也是個很有文學情趣的人,喜歡作文賦詩,即使大戰在即也情趣不改,他的許多詩作都是樂府中的名篇。

三國演義讀後感1000字 3

《三國演義》中,那神機妙算的諸葛亮,那心胸狹窄的周瑜,那英勇無畏的張飛,讓我難以忘記精彩的《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講述了東漢末年,黃巾軍起義反抗腐朽的東漢,後來被漢軍鎮壓以後,東漢衰弱,皇帝無能,被奸臣把握住國家的大權,後來曹丕(曹操的兒子)逼迫漢末皇帝禪讓其位,魏國成立;孫權入江東,獨霸江東,消滅了江東所有的敵人,獨霸一方,成立東吳;劉備是漢朝皇帝的後代,但是實力不足,後來三顧茅廬,在諸葛亮的幫助下實力漸漸強大,成立蜀漢。東漢結束,三國鼎立。最後,魏國末代皇帝也被迫讓位給司馬炎,成立西晉,一統三國。

在《三國演義》中,我看見了武藝高強的關羽,看見了狡詐的曹操,看到了仁義的劉備……在這些人物當中,我最敬佩的人物,是神機妙算的鬼才——諸葛亮。諸葛亮機智多謀,料事如神,上知天文,下曉地理,曾經大擺空城計,草船借10萬支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草船借箭了。心胸狹窄的周瑜,心存嫉妒,想要害死神機妙算的諸葛亮,引出話題,本來想讓諸葛亮十天以內造出10萬隻箭,然後故意不給材料,讓諸葛亮立下軍令狀,害死諸葛亮。

諸葛亮早就知道周瑜的計謀了,不過,諸葛亮為抗曹大局著想,為了水戰能夠成功,故意要說三天可以造10萬支箭。他算好了有大霧天氣,算好了以曹操狡詐的.性格,絕對不會在大霧期間出兵,也算好了魯肅的忠厚老實,利用草船,曹操“借”了10萬支箭。周瑜不得不服了諸葛亮。諸葛亮真是一個全才呀!能算天氣,能算人性,還想出用草船借箭這個好辦法。諸葛亮讓我們知道,我們要有更多的知識,做事才能胸有成竹,做成一件事。

在《三國演義》中,我非常敬佩諸葛亮,也敬佩仁義的劉備。劉備之所以能成功,在三國中有一席之地,這是因為他非常的仁義,他的仁義讓他獲得了很多的人才,機智的諸葛亮就是其中之一。說起劉備請諸葛亮,也讓我非常的敬佩,他是非常的有誠意去請諸葛亮。他三顧茅廬,三次去往隆中茅廬,只是為了能有一個賢才。

他的結拜兄弟,關羽和張飛,等的都不耐煩了,關羽覺得諸葛亮是徒有虛名,張飛更是要衝進去把諸葛亮綁起來。但是劉備,阻止了張飛,還是在那裡等。最終,劉備被諸葛亮的誠意打動了,諸葛亮為劉備忠心耿耿,打下蜀漢江山。劉備用實際行動告訴我們,如果你想獲得一個賢才的指教,你一定要帶著十分的誠意。

《三國演義》中還有許多人物,他們在三國中逐鹿中原,各有各的性格,各有各的本事。是他們無法讓我忘記精彩的《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讀後感1000字 4

在為期短暫的假期中,我讀了我國曆史上四大名著之一的長篇小說三國演義。三國演義講的是漢末時期天下大亂群雄並起爭王稱霸的故事,主要人物有蜀國的劉備,趙雲,諸葛亮,關羽……魏國的曹操,司馬懿,夏侯兄弟……吳國的孫堅,孫策,孫權三父子等等。每一個角色都有自己獨特的性格特徵,作者運用靈活的'筆法將每一個人物描寫得十分到位,彷彿回到了當時的時代一個紅面長髯的美髯公關羽和黑臉大嗓門燕人張飛就在你身邊一起喝酒吃肉一般。

我讀完這部作品後深有感觸。用兵如神的曹操,諸葛亮,司馬懿,武藝高強但有勇無謀的呂布,十萬軍中七進七出的常山趙子龍無一不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很多人都說曹操是個奸雄,是個自私自利的小人,但我再看完這部作品之後對曹操卻有了另一種看法。我認為,曹操也能稱得上是一個英雄。雖然他多疑善妒,但卻十分有軍事才能,也有識人慧眼,所屬從將無一不是一代豪傑。為了籠絡關武聖對他一而再再而三的開恩,倘若曹操沒有這份大度與識人慧眼,想必魏國也不會有當時那般規模成就,而且他還是一位詩人,所作詩中那句“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再如今仍是膾炙人口的佳句。可惜只是惜於他的天性多疑,將華佗處死在牢房裡後無人再能治他的病,一代梟雄就這麼死於自己的多疑心中。

除了曹操這個最具有爭議性的角色外,諸葛亮也是前百年來人們討論不休的話題。諸葛亮是否那麼神,我認為諸葛亮神不是神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而是神在他對人心的把控和了解,通過分析人心來設定計謀,敢問有這樣的人作為對手,誰有能不膽顫心驚呢?

而與他對敵的魏國軍事司馬懿也不是什麼省油的燈,兩人在戰場上的而屢我詐你來我往是三國演義當中最具有思考價值和空間的地方。

諸葛亮因用錯馬謖錯失街亭,面臨敗軍死亡之際一手空城計天下皆知諸葛戲司馬,而出師表又是千古絕唱。諸葛亮似乎已經成為了我國智慧的代表人物。但品讀完三國演義後我卻有了另一種想法,這大膽的想法將諸葛亮更加清晰和人性化的呈現在每一位讀者面前。

大家都知道諸葛亮面對司馬懿大軍兵臨城下的危機不慌不忙在城上彈琴,用一計空城計嚇退了司馬懿。這令我不得其解。我反覆看著這段空城計,後來總結出了幾個問題。諸葛亮身處城池之上彈琴,司馬懿率領幾十萬大軍兵臨城下,司馬懿竟然恐懼伏兵便撤走了自己近百萬人馬。先不說有沒有伏兵,就算真的是有,那麼亦可派出一隻分隊伍進去探探虛實,為何琴絃一斷就嚇得全軍撤退,我想來想去得出了一個答案。他是故意撤退的!

三國演義讀後感1000字 5

培根說:"書籍是思想的航船,它滿載著人類的智慧運送給一代又一代。"一本好的書籍就是一位智慧的長者,也是一把開啟知識大門的金鑰匙。

最近我讀了《三國演義》這本書,深受感動。《三國演義》是四大名著之一。這本書刻畫了200多個人物形象,把許多人物寫得淋漓盡致,比如說:劉備、關羽、曹操、諸葛亮等。這本書主要寫魏、蜀、吳三國之間發生的鬥爭,這本書從東漢末年一直寫到晉朝那個時代。書中有幾個人物讓我對他們產生了很深的感受。

給我印象最深的首先是劉備,從一開始的桃園三結義這個故事就讓我對劉備產生了很深的感受,他非常重情義,也很有愛心,也非常的顧全大局,就拿三顧茅廬這個故事來說,劉備為了統一亂世,三次才請到了諸葛亮,他的這種禮賢下士,堅持不懈的精神讓我十分敬佩他。但劉備也有一個缺點,就是受到打擊不能控制自己,關羽、張飛被殺害後,他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聽諸葛亮的話,一定要攻打吳國,導致失去了一員戰將,如果他當時聽從諸葛亮的話,就一定能聯吳抗曹。

然後是關羽,他一生獲得了許多的戰功,比如說: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華容道義釋曹操等等,他為了與劉備會合,便不遠千里來找劉備,斬顏良,誅文丑,結果魯莽的張飛以為他背叛了劉備,準備要殺他,然後又看見他跟敵方打仗,這才明白。於是關羽和張飛準備一起去找劉備,最後終於與劉備會合,想象著那令人激動的場面,真為他們而高興!在書中描寫關羽的一句話是:丹鳳眼、臥蠶眉、面如重棗,手拿青龍偃月刀,還有赤兔馬。這樣搭配,簡直是無人能敵的大英雄。

最後是曹操,曹操是有名的政治家、軍事家、詩人。他在與劉備煮酒論英雄時說:當今天下,英雄只有你我二人,劉備嚇的`把筷子掉在了地上,又裝作害怕打雷,這才矇混過關。他在統一魏國時,可以說是知己知彼,百戰百勝。他的策略,無不可以統一天下。但曹操生性多疑,在赤壁大戰中,只是因為周瑜的一個反間計,就失去了蔡瑁、張允那麼好的將軍,也導致了他們沒有好的水軍將領,也沒能識破龐統為他提供的連環計,結果大敗而歸,全軍覆沒。最後讓司馬家篡位一統了亂世。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而我們現在看電視新聞中有的公司,工廠倒閉,不景氣,都是因為領導內部之間不團結,互相猜疑,勾心鬥角造成的!可想而知信任是克敵制勝的法寶。

通過這本書,我學到了很多:劉備教我們什麼事情都要冷靜對待;關羽教我們忠誠就能得到別人的信任;曹操教我們做什麼事情都不要多疑。我們只要取長補短,就能戰勝一切困難。

三國演義讀後感1000字 6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歷史的長河中湧現出大批的文學著作。而我最鍾愛的一本文學作品是羅貫中的《三國演義》。

這是羅貫中根據陳壽的《三國志》而編寫的七十三需的三國故事。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裡面的故事情節跌宕起伏,振奮人心。起初我最喜愛的人物是關羽關雲長,相信大家對此人並不陌生,他就是五虎上將之首,義絕關羽。書中有關他的故事情節描繪的也是有聲有色,就拿溫酒斬華雄來說。十八路諸侯無一人敢戰華雄,這時關羽挺身而出要求出戰,曹操為其壯酒送行,關於說:“回來再喝也不遲!”不一會兒就提著華雄的頭進了帳。一摸酒壺還是溫熱的,曹操大讚關羽的武藝高強。

還有一件家喻戶曉的事件,那就是過五關斬六將,關羽得知兄長還在人世,義無反顧地帶著嫂夫人離曹。一路上遇到曹軍將領的百般阻撓,然而關羽越 戰越勇殺將了過去。最後曹操下令讓關羽與其兄相聚,這才免了傷亡與其兄弟相會。從這可以很明顯的看出關羽義絕沖天。然而在小說的後半部分關羽變得自傲自大以至於失了荊州,身首異處,一代武聖如此下場,讓人不勝唏噓。

隨著故事情節的發展另一位傳奇人物的出場讓我逐漸的喜愛上了他,他就是諸葛亮。劉備三兄弟三次恭請諸葛亮於草廬之中,諸葛亮被其誠意所打動,從此為劉氏江山奔走效勞。與他有關的故事情節實在太多了,我們先拿草船借箭一事說起,那是赤壁之戰的一個相關情節。周瑜對諸葛亮的才能很是嫉妒,利用一次孫劉聯軍的箭支快用完之際,故意擠兌諸葛亮想要他在10天的時間內交出20萬隻箭,這本是不可能做到的.事,但諸葛亮胸有成竹,並且告訴周瑜不用10天,只需3天足矣。諸葛亮其實早已暗觀天象 知道第三天必定起大霧所以早已想好草船借箭之計, 果然第三天起了大霧 諸葛亮問周瑜借來幾十艘船隻和百餘兵丁,鑼鼓齊備 並且在船上遍扎草人 開到曹營面前擂鼓吶喊明知曹兵在大霧天定不會出戰 ,只會射箭退敵,果不其然 曹操並不出戰,直命曹兵亂箭拒敵 在曹兵亂箭之下 幾十萬只箭全紮在草人之上 遍佈船隻倆邊,諸葛亮估計箭支早已20萬足夠有餘 命眾軍士高喊謝曹丞相賜箭,待曹兵知道上當來追時,早已返回江東大營了。從此事可以看出諸葛亮的聰明才智,諸葛亮對於蜀國的建立功不可沒。劉備死後,諸葛亮盡力輔佐後主劉禪,後又出師北伐,對內又頒佈了一系列的法令。使蜀漢出現了興旺之象,然而不幸的是諸葛亮在北伐途中因疾而去客死五丈原。諸葛亮的離世使蜀國元氣大傷,蜀主無能,使蜀國走上了下坡路。

《三國演義》揭示了當時的社會風氣和當時軍閥混戰下的人民的疾苦,人物形象刻畫的栩栩如生,這也是我鍾愛《三國演義》的原因。

三國演義讀後感1000字 7

《三國演義》是中國第一部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的小說,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它生動地記錄了那時蜀、魏、吳三個大國之間的鬥爭。

這本書在廣闊的背景上,上演了一幕幕氣勢磅礴的戰爭場面,成功刻畫了近四百個人物形象,其中曹操、劉備、孫權、諸葛亮、周瑜、關羽、張飛等等人物形象更是膾炙人口。羅貫中將兵法三十六計匯融於字裡行間,真是很妙。

《三國演義》反映了豐富的歷史內容、人物名稱、地理名稱、主要事件。歷史演義小說大多是批古判今。《三國演義》既反映了真實的三國曆史,又根據明朝社會的實際情況對三國人物進行了一定程度的修改,給予我們一些啟發,讓我們增長見識。它不但真實地反映了三國曆史的真實面貌,還反映了許多明朝社會內容。讓我們大開眼界,更好的瞭解歷史。

《三國演義》描寫的是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之間近一百年的歷史,反映了三國時代的軍事鬥爭以及社會矛盾。書以劉備集團作為描寫的中心,隱含著人民對漢族復興的.希望。魯迅在《中國小說的歷史變遷》稱:“因為三國的事情,不像五代那樣紛亂;又不像楚漢那樣簡單;恰是不簡不繁,適於作小說。而且三國時代的英雄,智術武勇,非常動人,所以人都喜歡取來做小說底材料。”

書中刻畫了近四百個人物形象,而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人物就是諸葛亮。諸葛亮,字孔明,號臥龍,三國時期蜀國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發明家、文學家。在世時被封為武鄉侯,死後追諡忠武侯。其代表作有《前出師表》、《後出師表》、《誡子書》等;曾發明木牛流馬等,並改造連弩,可一弩十矢俱發。死於寶雞岐山五丈原。諸葛亮在後世受到極大的尊崇,成為後世忠臣楷模,智慧化身。他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他的機智,勇敢,忠誠。他幫助劉備解決了大大小小的問題,諸葛亮也是作者心目中的“賢相”的化身,他具有“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高風亮節,具有經世濟民再造太平盛世的雄心壯志,而且作者還賦予他呼風喚雨、神機妙算的奇異本領。而當中的戰爭,手法多樣,往往使人感到一場場刀光血影的戰爭場面。其中,官渡之戰、赤壁之戰等戰爭的描寫也是波瀾起伏,使人讀來驚心動魄,將史書上所沒有的情節描寫得十分細緻。不過,前33回寫了從桃園結義到曹操統一北方的24年,71回半寫了劉備三顧茅廬到諸葛亮死於五丈原的27年,而以後的46年只用了15回半就草草收場。可見作者多麼“偏心”於諸葛亮。

讀完《三國演義》,讓人感覺驚心動魄、熱血沸騰。它讓我瞭解了三國時期的歷史,也讓我觀摩了各種大戰。不愧為四大名著之一!

三國演義讀後感1000字 8

諸葛亮無疑是我在《三國演義》中最喜歡的一個人物了,他足智多謀,神機妙算,前後知天下事,左右曉天文地理。但讀來讀去,心中總有一個結不能開啟:他為什麼老是要和魏延過不去呢?在翻來覆去的看了幾遍後,我還是覺得魏延應該算是三國裡的一個悲劇人物了,因此覺得有必要為他說上幾句,鳴鳴不平,大家如有不同意見,也希望能一起來談談。不過歷史是死的,沒有多少人會對枯燥無味的歷史感興趣,唯有在歷史中注入民俗文化情感,使歷史變為廣大人民群眾所喜聞樂見的故事,那麼它才會生動形象惹人喜愛。《三國演義》就是個很好的例子。

三國是一段紛爭的歷史,一百多年的.腥風血雨在中國歷史中,可它卻成了廣大民眾茶餘飯後喜愛談論的話題,這主要歸功於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傾注的民俗文化情感。

羅貫中曾雲遊四海,網羅天下對三國的民族記憶,這種記憶其實受到人們對歷史的改編,融合了人們的愛狠情仇,包含人們的真是理想,下面我們來共同探討《三國演義》中的民俗文化情感。

《三國演義》中,神化了兩位關鍵人物,一位是武聖關羽,另一位是諸葛亮。

關羽有著“面如重棗,脣若塗脂,丹鳳眼,臥蠶眉”的健朗體魄,又有將義氣看成是比生命比戰爭勝負更重要的事。這儼然是一個人民心中的理想形象,人民十分渴望有這樣一位英雄人物出現。關羽“溫酒斬華雄”估計是人們最喜愛的篇目,位居弓馬手,武藝擎天地,溫酒未涼而取強敵首級,轉瞬之間,數行之言而關羽武藝,氣質,威嚴全顯,怎能不讓人驚歎。後來關羽被孫權,呂蒙等人設計殺害,其靈魂附身呂蒙痛罵孫權:“碧眼小兒!紫髯鼠輩!還認我否!我來漢壽亭侯關雲長也”讓孫權魂不附體。呂蒙七竅流血而死。這樣的死後復仇怎不讓人驚歎,讓人大呼痛快!因此,關羽正在小說中並非人的形象,而是神,是世人推崇嚮往的神。

諸葛亮又是一個典型,草船借箭,借東風。七擒孟獲,錦囊殺魏延等早已成為婦孺皆知的故事,這些故事或許不是都發生過,有些可能是人民新增上去體現諸葛亮智的,當他們都體現了當時人們希望當朝統治者任用像諸葛亮這樣的賢能之人的願望。其中最精彩的我認為就是智激周瑜的故事了,赤壁之戰前夕,周瑜原本不希望江東發生戰爭,希望請和於曹魏,諸葛亮在於他一次交談中,不經意間默誦了曹操的兒子曹植所賦的《銅雀臺賦》,其中有這樣的句子:“攬二喬於東南兮,樂朝夕與之共”。大喬可是孫權的妻子啊,小喬又嫁給了周瑜,怎能不讓周瑜憤怒!“

周瑜聽罷,勃然大怒,離座指北而罵“老賊欺我太甚。”可見諸葛亮不僅讓周瑜改編了觀念,又讓他與曹氏集團結下了不共戴天之仇。我想各位讀過後都會對諸葛亮的只會感到敬佩。

三國演義讀後感1000字 9

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為羅貫中所選編的歷史小說,這本小說的內容多為北宋以至明朝坊的坊間書藝人所編,經羅貫中的整理和編輯後,就成了一本中外聞名的鉅著,原名《三國志通俗演義》。

書中的情節是以沒落王族劉備為主導,是講述他在偶然機會下,遇到了關羽、張飛兩位豪傑,因為志同道合,所以三人於桃園結義,故事就這樣開始,而以其後約九十年的晉渡江滅吳為終,其中一些情節,“如借東風”、“捉放曹”,都是家傳戶曉的故事,可見此書是如何的精彩,真的令人生再三閱讀的念頭。

我認為書中的.人物是這部小說的靈魂,主角劉、關、張三人在其漂盪中原到建立蜀國的過程中充分表現了仁、忠、勇三種典範的英雄氣概,最為人稱道的,莫過於“劉玄德攜民渡江”、“美髯公千里走單騎”、“張翼德大鬧長板橋”等情節,而書中的諸葛亮成了智的代表,天下變數盡在掌握之中,不得不提的是,姜維也被描繪成忠孝智義兼具的棟樑之才,而一代軍事家曹操由忠於大漢變到大奸大惡的險惡丞相的心理變化也被描寫得淋漓盡致,可見這部書對人物特徵刻劃之精細堪稱古代長篇小說之首,真千古奇書也。

而三國演義一書,由宋朝開始有書藝人用之作題材,只不過都總是沒有連貫性,不過何以我會言及書藝人?其實書中也有很多宋朝的影子。

三國演義中,最為所熟悉的都算是關羽了,關羽是書中最忠之人,而當代因為朝廷重用文人,因此不論任何讀書人,都會追求忠君愛國的境界,“忠臣是英雄”這個道理令關羽與有鬼神之智諸葛亮並列,可見書中人物因“忠”的地位提升是如何明顯,相對地,奸相曹操只因“挾天子,令諸侯”而成了千古罪人,這個情況大抵只會出現在尊儒的宋朝。

三國演義的文學價值是無容置疑的,但亦不是完全沒有歷史價值,只不過歷史價值不在三國時期,而是由宋朝到明朝,因為三國演義是坊間的書籍,我們可以通過這本書瞭解當時的政治狀況,像張飛這樣的英雄出現,大抵是因為漢人在元朝時飽受欺壓,百姓渴望有一位敢作敢為的英雄為之出頭,張飛才會由溫文儒雅寬大畫家、書法家被改成敢作敢為的大老粗,而“張翼德怒鞭督郵”一事就可完全表達百姓對元朝官員的強權欺壓有多大厭惡。

其實我還不知自己讀了這本書多少遍,但是每次重看也有不同的趣味,更有不同的感受,我認為身為中國人,必須讀中國四大名著至少一次,而四大名著中,紅樓夢中有太多陰謀詭計,水滸中有太多過份豪氣的情節,相比之下西遊記及三國演義比較適合青少年看,不過除了文學價值外,三國演義更有助我們瞭解宋、元、明三代的,所以我極力推薦三國演義這一本好書。

三國演義讀後感1000字 10

張飛、關羽、劉備說:“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求同年同月同日死”,我感到我們如今任與人之間應當篤守許諾,決不行不做到同意另外的人的事。隨著我們一天一天慢慢地長大,有時候也總會同意朋友的事,但我們總會不在意,只感到這是朋友的事,耽誤一下子不要緊。實際上當你對朋友說:“抱歉,我忘了。”的時刻,朋友心裡不止只焦急,更有氣焰,很可能不再是朋友了。

在《三國演義》中,劉備、關羽、張飛確實沒有同年同月同日死,也許你會覺得它們不篤守允言,但它們是為了蜀國的事業著想,所以才有了“違約”,我們與它們不一樣,不再是“同年同月同日死”,只是完成“我包場”等一點自個兒找來的擔任的工作。“與朋友交,言而有信”,為了我們的友情能更深,為了朋友永恆是朋友,我們必須要把同意朋友的事嚴肅對待完成,只有這麼,我們朋友間的友誼才可以更深 讀了《三國演義》第二回,我更看見了張飛“疾惡如仇”的一面,他遇著不公平的事便操刀相助,決不留情。當他曉得督郵對百姓很殘忍凶惡時,他怒鞭督郵以示辦罪,不是劉備出來勸人停止,久已把他打翹辮子。

和《忠義水滸傳》中的李逵同樣,懊恨奸臣、貪官汙吏,是一個具備叛逆性情的草莽英雄形象。我們不業應當向張飛學習嗎?學習他的疾惡如仇、打抱不平,操刀相助,也許我們不可以在盜賊搶錢包時阻擋盜賊,也不可以和盜賊展開搏鬥,但能在高年+紎秥同學欺侮低年+紎秥同課時主持公道,或去的方向老師彙報。這儘管不可以算事件,但也算急公好義。張飛的長處不止只這麼,儘管他很魯莽冒失,非官方的多稱他為“莽張飛”,但和他的魯莽冒失連在一塊兒的是他知錯就改的性情,在“古城會”中,張飛的知錯就改令每獨自一個人都意識到達自個兒的不充足,做人不夠誠實。張飛對關羽不相信,由於關羽是從曹營來的,以至關羽斬了蔡陽,用自個兒的舉動表明他沒有忘“桃源結拜”的“義”時,張飛蔡懊悔自個兒的魯莽。張飛的長處還有眾多,另外的人對的就要學,張飛知錯就改的'性情也值當我們學習,服老是會犯錯的,犯錯並不使人害怕,只要改就行了,亡羊補牢,為時不晚!我要向張飛學習,學習他的快人快語、直爽公平、疾惡如仇、從諫如流、靈活巧妙,不止和張飛同樣優秀,還要比他更優秀,戒除自個兒毛手毛腳、自滿的壞毛病。

“金無足金,人無完人”,人肯定有欠缺也有長處,人優不優秀在於長處的若干。縱然有眾多的知識,但連一點兒自理有經驗也沒有,那又有啥子用呢?當然也談不上優秀。我必須要學好知識,在學習知識的時刻學會自立,象張飛同樣,做一個為人板正、直爽公平、疾惡如仇、善惡分明、伶俐機智的男孩,讓我更優秀!

三國演義讀後感1000字 11

今年暑假,我認真閱讀了《三國演義》一書,頗有感慨,故作此篇。

《三國演義》是由元末明初的羅貫中所作。小說寫的是東漢末年和魏、蜀、吳三國的歷史。小說取材於像《三國志》之類的史書和民間的三國故事。《三國演義》前八十回敘述東漢末年,各個軍伐之間的混戰,後四十回寫了魏、蜀、吳三國之間的鬥爭。東漢末年,軍閥割據,他們之間互相吞併,明爭暗鬥,致使生靈塗炭,民不聊生。曹操、劉備、孫權在這段時間裡招兵買馬,廣納賢才。曹操在官渡之戰中擊敗袁紹,從而統一了北方。孫劉聯軍又在赤壁之戰中擊敗曹操,形成三國鼎立的局面。魏、蜀、吳三國之間爾虞我詐、互相爭鬥。後來,司馬懿奪取魏國政權,他的兒子司馬昭建立了晉,相繼滅掉蜀吳兩國。

《三國演義》的作者通過對語言、動作、心理等方面的描寫,塑造了許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如劉備忠義仁慈,諸葛亮足智多謀,呂布有勇無謀,曹操陰險狡詐,周瑜氣量狹窄,司馬懿詭計多端,關羽忠誠正直,張飛脾氣火爆,劉禪昏庸無能等等。我認為在故事中作者對劉備和曹操的人物描寫最具有特點。

劉備是一個愛民、仁慈、忠義、能任用人才的.人。他愛戴人民,也深得人民的尊重,他始終堅持“得民心者得天下”。在與曹操作戰失利後,他帶著滿城百姓一起出逃,百姓也很願意跟著他。劉備待人仁慈、寬厚,在劉表病危,想把荊州讓給劉備時,劉備卻不忍接受。由此可見劉備的愛民和仁慈之德。在劉備幾十年的征戰中,他打的都是興復漢室的旗號,只要有人投靠,他基本上都接受,人們對此都感慨萬分。由此可見劉備的忠義之道。劉備求賢若渴,在第二次去諸葛亮的草廬之後,他的部將都以為諸葛亮沒有才能,認為諸葛亮不敢見劉備,勸劉備不要去了,但劉備執意要去,才得到這個百年不遇的奇才。由此可見劉備的任人唯賢之心。劉備不愧為一代賢君。

曹操是三國演義中典型的反面人物,被寫成了一個陰險狡詐的人,大家都稱他為漢賊。曹操一生幹盡了壞事,但他總是要千方百計地去掩蓋自己,把自己裝成一個好人。他挾天子以令諸侯,南征北戰,是為了得到天下,取代漢朝,但他卻說自己是為國家除害。他為了防範別人行刺,在侍者給自己蓋被子時,殺死了侍者,卻假裝不知道。他還是一個奸詐的人,他的軍隊因糧少而抱怨,就把倉官殺了,並說他盜竊官糧,就此來安定軍心。這些都體現了他“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的思想。但從歷史上看曹操是一個很有才能的人,是一個政治家、軍事家、詩人,他為後來晉朝統一中國奠定了基礎。曹操堪稱為一代梟雄。 我們現在雖然距三國時期將近有20xx年,但三國的歷史還是很值得我們研究,《三國演義》中有許多解決問題的方法和做人的道理仍然值得我們去借鑑。

三國演義讀後感1000字 12

三國,一個戰火連天,硝煙四起的亂世,一個英雄齊聚,人才輩出的時代,一個驚心動魄,歎為觀止的故事。在這部豪情萬丈的小說中,能學的東西有很多,很多。

全篇小說有名有姓的人物有1191個,而我真正喜歡的,也就那麼幾個人。

首先是人稱“奸雄”的曹操。縱觀全域性,最強大的莫過於佔據北方的曹魏政權了。而這一點又與曹操的品質密不可分。敢獻刀行刺,召諸侯伐董。攻袁氏,挾天子以令諸侯,戰赤壁等都體現了他的膽識。他求賢若渴,知人善任,有伯樂的氣概。一路上,他曾三下求賢令,招降了大量人才。文有郭嘉、苟或、許攸、賈詡、苟攸、程昱、楊修等。武有典韋、許諸、樂進、徐晃、夏侯淳、夏侯淵、曹仁、龐德、李典、張郃、張遼等。這些人才可謂是曹魏的奠基者,更體現出了領導能力和任人能力。他的文學修養也很高,《觀滄海》、《龜雖壽》等都已成為了名篇。他還提倡節儉,自己的陪葬品就幾件衣服和陶器,甚至看見兒媳崔氏穿錦緞遊園,便賜死了她。雖然他也有缺點,如多疑、好色、自大、妄尊等,別不得不否認,他是位英雄、偉人。

其次就是被譽為智慧的化身的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都是他智慧的寫照。隆中對策,火燒博望坡,舌戰群儒,借箭借東風借荊州,六出祁山北伐,都是他為蜀漢做出的汗馬功勞。先帝託孤卻沒有像司馬懿一樣趁機上位,足見他的忠心耿耿,鞠躬盡瘁。當年徐庶對劉備說:“臥龍鳳雛得一人則安天下”足見他的能力之強。天下竟有如此之奇才,著實令人佩服。

還有一位是曹操手下的.家將蜀,曾經功成不居;吳,曾經名震江東。這麼來看,從國家就可以反映出國君的性格。曹操,欺壓百姓;劉備,愛民如子;孫權,稱霸江東。

如果說魏國在三國裡智謀最強,一點也不為過。曹操的用兵堪稱舉世無雙,司馬懿就更是用兵如神。但是兩個人都有自己致命的弱點:曹操多疑,司馬懿太過陰險。再說蜀國,首當其衝的必定是伏龍諸葛亮。他那過人的機智,嫻熟的兵陣,無不讓後人歎為觀止。還有像鳳雛龐統、姜維、徐蔗等等一些人物,但是我認為都不如孔明。吳,一個佔據三江六郡的國度,能算得上是有謀略的,也就是周瑜了,少年時期的周瑜就熟讀兵書,精通佈陣。經過一番刻苦的努力,終於當上了水軍大都督,總統水兵。不過他太過於嫉妒,死正中年時。從這些人物和國家我們不難看出人的性格的重要性。性格關係著成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目標,只要踏踏實實,仔仔細細地走好追求成功過程中的每一段路,相信成功一定會不遠的。

三國演義讀後感1000字 13

當我為一次故事新編絞盡腦汁時,當我為一篇作文靜觀水的沸騰時,我和文學就真正的遇見了。就像人籟寂寂,天籟其歇,時鐘的嘀嗒聲是世界的全部一樣,情緒劍走偏鋒時,文學是我的良藥。它就是我上衣靠近心臟的口袋,而不是我的包裹。它的裡面裝的是我的快樂,而不是負擔。

我在最清澈的年紀就開始調整自己看待外界的視角,我曾經試圖用一雙黑白分明的眼睛去看你。我以為十惡不赦、功不可沒是劃清人物美醜善惡最完備的標準。我自以為你們是主角或者不是。可能是“演員表上前兩行的名字、千古流傳的罵名或美譽、照搬過來的評判標準、和他人口中的你”在混淆我的視與聽。

初見你,你是誤殺呂伯奢的殘暴之徒。“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負我”讓人深惡痛疾。再見你,你是宛城強佔張濟之妻鄒氏的'無恥之徒。“今宵願同枕蓆,隨吾還都,安享富貴,何如?”讓人疾首蹙額。在雲裡霧裡採花,固執地相信親眼所見的就是最真實的,卻忘記了世上本就有“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的不解之謎。你應該帶走它,或等待著,在一個月明風清的日子真正地走近它。

誰人知?你的“負”不是辜負天下,而是揹負天下——揹負天下人的期望。你被迫捲入分崩離析的天下大勢,卻主動接受政治家們的爾虞我詐。誰人知?戎馬一生、彰顯英雄本色的你,臨終前竟“分香賣履,留戀妾婦”,一派不成體統的作為,被當做小家子氣。然而,蘇軾的一句“平生奸偽,死見真性”道出了不為人知的曹操本色。

何為曹操本色?正如易中天所言的曹操是“大家風範,小人嘴臉;英雄氣派,閻王脾氣,菩薩心腸”。大家風範是昔日官渡之戰曹操面對謀士許攸的投奔的跣足而出。小人嘴臉是曹操殺死得意忘形的許攸的狠毒。英雄氣派是曹操濮陽攻呂布、赤壁遇周郎、花容逢關羽、無數次失敗後的捲土重來。閻王脾氣,菩薩心腸是曹操與丁氏大吵之後“撫其背”的溫柔,是看緣分已盡,令丁氏再嫁的溫情,是面對陳琳千言檄文仍接納他的念舊憐賢。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裡”是你博大胸襟吞吐的宇宙奧祕。你是“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志者”。你也曾面對“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而“念之斷人腸”。或氣魄雄偉,或慷慨悲涼。你的詩囊括了整個宇宙,是潑墨如雲的大手筆。而你,是真男子。

你的事蹟在古今中外的笑談之中醞釀發酵,誰人月下,沉吟良久,喟然長嘆,為你平反?當你的形象臉譜化,當偏見與無知掩蓋歷史事實,眾人笑你是在漢室衰微之時張牙舞爪作惡的奸雄。可是歷史上若無曹操的戎馬一生,將何如?

我所追求的,黑白分明的眼睛,是成長賜予我的剔透玲瓏的視角,以此平反因誤解而來的錯案。

我只盼,月下有人,沉吟思索,一步步靠近,只為真正懂得。

三國演義讀後感1000字 14

《三國演義》是中國四大名著作之一,是羅貫中所創的,描寫的是東漢末期到西晉樹立這段時間的稱霸的一些人爭霸,故事中有曉勇善於打仗的勇敢威猛的武將,足智多謀的參謀長。千白條子的計謀,精彩的'經過,讓我印象深刻,一看再看。

《三國演義》寫的是歷史,他用文學體裁開具了前後一百晚年的中國歷史。規模巨大,天氣巨集偉。七分實事,三分虛構,其它小說都不可企及,這也是其它小說沒有辦法比擬的。

當我看完這本著作後面就被它迷住了,那裡面我最喜歡的故事有:“過五關,斬六將”、“草船借箭”、“火燒赤壁”、“失敗逃走華容道”、“空城計”等。

書中,我最欽佩的是神機妙算的孔明,由於它在赤壁之戰中兵不血刃就利用草人借來十萬多枝箭,而後又借來東風,讓火來燒連環船,更靈巧高明安置武將埋伏在曹操逃跑的路線上,把曹操打得灰頭黑臉。除此以外,他還在出兵討伐途中,七擒六縱孟獲,由此可見,諸葛亮不止足智多謀、神機妙算,並且還十分網開一面,所以我十分地欽佩他。

在書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戰役是赤壁之戰,曹操見機會成熟,揮軍南下意向一統天下,蜀國便請諸葛亮到江東吳國商量討論合作事宜,通過脣槍舌劍的江東激烈辯論在這以後,周瑜設下連環計,又經諸葛亮草船借箭,東風后火燒連環船,將曹操打回北方,形成了魏蜀吳鼎立的局面。

書中最伶俐的人也是孔明,由於他能掐會算,通徹天體地理,做工縝密,他火燒新野、借東風、草船借箭、三氣周瑜、智料華容道、巧擺八陣圖、七擒六縱孟獲、空城計,這些個都是常人所沒有料到的。

我還不曉得自個兒讀了這本書若干遍,不過每每重看也有不一樣的有意思,更有不一樣的感覺,我覺得身為中國人,務必讀中國四大出名著作至少一次,而四大出名著作中,《紅樓夢》中有非常多陰謀狡詐計策,《水滸》中有非常多過份豪邁氣勢的經過,相形之下《西遊記》及《三國演義》比較適應青少年看,然而除開文學價值外,《三國演義》更有助我們理解宋、元、明夏商周的文化。

《三國演義》這本書除開精彩的經過外,也奉告了我們不少道理:貴在試驗,而不在輸贏。就如我最欽佩的諸葛亮,從火燒新野、空城計、中顯露出他的不尋常才智。可他也並非神仙,如他讓馬謖去守街亭,造成遺失了街亭、柳列城兩個軍事重鎮,一出祁山敗績,自個兒也被貶值。料事如神的諸葛亮況且這麼,更何況人類社會凡夫。所以我們不擁有理由要求過嚴另外的人和自個兒不犯不正確,不應當由於另外的人的一點兒過錯而強行施加斥責,也不應當由於自個兒的一次打敗仗而灰心失掉勇氣,更不應當為自個兒獲得的一點兒績效而沾沾自喜,人無完人,我們身上也一定存在著需求充實改進的地方。

三國演義讀後感1000字 15

從去年開始細細打量《三國演義》,其中的分分合合、紛紛雜雜世人多有評論,我這裡說說我感觸最深的是劉備事業的轉折。下面我們一起看看這篇《劉備事業的轉折》。

劉備開篇就登場了,本為投軍報國,榜前一聲嘆引出張飛、關羽的“桃園三結義”,拉起一支自己的隊伍,可以說是意外的驚喜、很不錯的開始。投劉焉斬黃巾軍,雖立戰功卻無功名,為師生情分後投盧植,無奈又投朱雋,不久再投劉恢,路遇公孫瓚又改投之,後隨公孫瓚入“反董同盟”。雖然隊伍在壯大,名氣在外揚,但一再漂泊、坎坷,居無定所,甚是倉皇。

離開“反董同盟”後,投陶謙,推辭不過接得徐州,才稍作喘息,不想呂布小人以怨報德、乘虛奪徐州,只得又寄身小沛。迫於形勢助曹操攻下呂布,暫時屈居曹操帳下,獻帝設朝,操表奏玄德軍功,引玄德見帝,“帝排世譜,則玄德乃帝之叔也,”劉備自此成了“劉皇叔”。不想曹操“青梅煮酒論英雄”一語道破劉備野心:“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劉備驚雷在頂,以拾箸遮掩,隨後便藉口逃離了曹操,改投袁紹。最後投奔劉表,才結束了漂泊不定的日子。

劉備在屢次征戰中,有謀略有虎將,勝多敗少,仍是前後投奔、寄人籬下八次之多,當有一日徐庶自薦與劉備,略施小計,備輕鬆得勝,節節推進,士氣大好,精神抖擻,我這個看客也是為劉備吐一口鬱悶之氣,切實感到謀士的作用真大,一人抵千軍萬馬,此言恰也!劉備的轉折從此開始,徐庶讓劉備看到了事業的亮光。如果說青梅煮酒時曹操只是說破劉備的野心,那麼,劉備得徐庶相助後前景大好就讓曹操真存忌憚,不容劉備。所以,曹操聽謀士之言,囚庶母詐庶投奔。徐庶至孝,忠孝難全,離備而去。徐庶才來即去,劉備心中甚為黯然,才見的星火被冷水瓢潑,多少年好容易才見起色,怎奈有緣無分。劉備送了一程又一程,望塵騰起又落定,放不下那顆乞望的心,佇立久久,悵然不已。

徐庶去而復返,推薦人稱“臥龍”的'諸葛亮。劉備深知謀士的重要,不辭辛勞,排除異議,全身心寄予厚望,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諸葛亮果然不負備望,廬中初會便清晰為劉備描繪三分天下有其一的美好藍圖,激發出劉備所有的革命熱情,堅定他三分其一的雄心,說到了劉備的心坎,劉備真正的轉折由此開始。事實證明,諸葛亮出山後,鵝扇輕搖,計計不空,綢繆萬里,層層遞進,一城一池漸入囊中,隆中所繪,巨集圖漸顯,三分天下,只在笑談。若不是劉備早衰劉嬋無能,劉備勢力一統中原也未可知。

是謀士讓劉備豁然開朗,是謀士打破劉備的困局,前途明朗,是謀士讓劉備的事業日進千里,三分天下穩佔其一!

三國演義讀後感1000字 16

好一首豪邁的《臨江仙》記錄了歷史程序中多少群雄當年風雲際會的功過是非,可是經過漫長歲月,卻成為後人談笑評說的往事。《三國演義》也在其中,它是部流傳千年的長篇小說,和《水滸傳》,《西遊記》,《紅樓夢》一同被公認為中國的古典四大名著,開創了歷史的先河,代表著古代歷史小說的最高成就。

三國故事裡有許多個性鮮明的人物,深受大家的喜愛。有智謀過人的諸葛亮,仁義愛民的劉備,義氣深重的關羽,爽直粗豪的張飛,勇猛英武的趙雲,奸詐梟雄的曹操,老謀深算的司馬懿,才高量窄的周瑜等等。

不過在這麼多的云云人物中,令我最記憶猶新,也是最令我敬佩的就要數關羽了,羅貫中將他的義氣深重十分恰當地刻畫在了字裡行間,就拿第二十一章《關羽降漢不降曹》來說吧!曹操拖計使關羽不得不投降於他,曹操因為對關羽十分敬佩,所以三天一小宴,五日一大宴,還時不時的送些珍寶、美女,想讓關羽誠心誠意地降服於自己,可關羽的做法令我大為震撼,他的跟隨劉備的心從未動搖,他把珍寶、美女都給了二位嫂嫂。未接受曹操的賄賂,他對兄弟的義氣是多麼深重啊!無論再多的珍寶美人也無法收買他的心。從此,“關羽降漢不降曹”“身在曹營,心在漢”也成了一句千古佳話。

“不要失去信心,只要堅持不懈,就終會有成果的。”這是錢學森說過的一句話,現在來形容劉備真是恰到好處,我佩服劉備,佩服他的堅持不懈,百折不撓,與那一雙慧眼,這在三顧茅廬中有很好的體現,雖吃了兩次閉門羹,但仍不放棄,張飛與關羽早已不耐煩了,但劉備下定了決心,一共去了三次才把諸葛亮請出了山,後來,諸葛亮也幫劉備完成了大業,這足以看出劉備有一雙識得俊傑的慧眼。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做任何事都應該堅持不懈,只有堅持不懈才會取得成功,這使我想起了一件發生在我身上的事兒―――學習游泳。不知媽媽從那裡得知的`訊息,國中時要考游泳,讓我――這個半點體育細胞都沒有的人學習游泳,為了考試,沒辦法……初次下水,我最多隻能走動,時間能磨練人,經過教練強制性的練習,再加上自己的苦練,笨鳥先飛,我――這個半點體育細胞都沒有的人終於學會了游泳。這是我嚐到了堅持不懈的甜頭,也使我在日後的生活中也懂得了堅持不懈。

讀一本好書,就像推開一扇小門,走進繽紛的知識花園;讀一本好書,就像駕著一條帆船,駛向廣闊的思想海洋;讀一本好書,就像舉著一支火把,照亮我們前進的道路。《三國演義》是一本好書,願也能深受大家地喜愛。

三國演義讀後感1000字 17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讀完厚厚的兩本《三國演義》,我不禁感慨萬千。書中寫了東漢末年,群雄逐鹿的故事。各類人物輪番登場,劉關張桃三兄弟桃園結義、三英戰呂布、曹操煮酒論英雄、趙子龍單騎救主、諸葛亮草船借箭、華容道捉放曹、諸葛亮六出岐山……這一樁樁精彩的歷史演義,讓我在感嘆諸葛亮的足智多謀、鞠躬盡瘁,劉備的仁義、呂布的英勇善戰,曹操的足智多謀和關羽的義薄雲天之餘,我不禁陷入思考,究竟怎麼樣才算是英雄呢?

起初呂布“弓箭隨身,手持畫戟,坐下嘶風赤兔馬”極其符合我心目中英雄形象,即使勇猛如關羽和張飛,在三英戰呂布中,三人合力才與呂布打成平手。但呂布不是英雄,因為呂布為了金銀錢財就可以殺義父丁原投降董卓,為了貂蟬又可以背判董卓,做這種不忠不孝的事情,不論他再能打,他也不是我心目中的英雄。

諸葛亮的聰明才幹毋庸置疑,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能觀大局,預測未來。對劉備忠心耿耿,劉備死後諸葛亮六出祁山,為光復漢室大業,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諸葛亮要不是英雄,誰還能稱英雄呢?關羽勇武善戰,義薄雲天,讓我印象最深的'是他溫酒斬華雄的英姿,有他面對榮華富貴不動容和降漢不降曹的氣節,以及過五關斬六將保劉備家人的義氣,雖然最後敗走麥城,但他是當之無愧的英雄。

金庸先生說過:俠之大者,為民為民。英雄就是有一定的才能,而且才能不是用在自私自利上,而是用在為民,或是為身邊的人。哪怕能力不那麼強,但是敢於有所擔當。荊柯明知刺殺秦王十死無生,仍然當仁不讓,雖然失敗了,仍然讓我們感到“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的英雄氣慨。真正的英雄,知不可為而為之,有擔當有格局。英雄是能用自己的價值觀引領世人的人,在某些瞬間,他們所迸發出的人性的光輝,足以讓日月失色,讓天地動容,而這種人性的光輝,也許來自於置之死地而後生的勇敢,也許來自於力挽狂瀾的堅毅,也許來自於雖千萬人吾往矣的豪情,也許來自於不計前嫌的包容忍證,也許來自於堅持不懈的努力付出。儘管我不知道英雄到底能做什麼,但我知道什麼樣的人不是英雄。英雄是為他人付出,心裡只有自己的人,不能稱之為英雄。人生的路千萬條,不過是在一個又一個的路口做出選擇而已。

也許我們在太平盛世,我們年紀還小,成不了這樣的英雄豪傑,但至少,我們可以用英雄的標準來要求自己,我們能成為自己和身邊人的英雄,讓我愛和愛我們的人為之驕傲,這就夠了!

三國演義讀後感1000字 18

只要看過三國演義,有誰不為諸葛亮先生的驚人智慧而傾倒?不為黃蓋的忠心耿耿而感動?不為曹操的奸詐而氣憤?

但是,令我記憶猶深,還是那位空城觀景,胸藏精兵百萬,輕搖羽扇,已定天下三分的“三國第一智者”諸葛亮。

在我的印象中,他總是頭圍一條綸巾,手拿一把羽扇,嘴角常常掛著一抹笑,無論時局多麼驚險他都雲淡風輕,運用自己的智慧化險為夷。“羽扇綸巾談笑間,牆櫓灰飛煙滅”,這講的不正是他嗎?

他,是我崇敬的人,他,智慧超群,聰慧過人,我最喜歡的故事“草船借箭”就是由他主演的。

這講的是孫權的手下週瑜,一直都很妒忌諸葛亮的才華,視他為眼中釘,肉中刺。一天,周瑜故意為難他,跟他說“我能夠在一天之內殺死兩名曹操的大將,但你務必要在十天之內造出十萬只箭”他聽後,輕搖羽扇,嘴角含笑,雲淡風輕的對周瑜說“不用十天,三天就夠。”這番話可把周瑜氣的直噴火“哼,十,不,三天,造十萬支箭,做白日夢去吧,這怎麼可能?等著受罰吧!”沒想到,他推測好了天氣,讓曹操認為那是真人,連忙讓士兵放箭,這還不算,放完箭,他玩心大起,喊道“謝曹丞相送箭。”這可把對面的曹丞相氣得火冒三丈。

他,善攻心計,“七擒孟獲”即可體現。善於算計人心,但也有忠有義。

這個戲碼,秉承“攻心為上,攻城為下”,讓他成功收復西南少數族,堪稱攻心計的典範!他一次次擒捉住孟獲,孟獲卻一次次以各種理由表示不服,甚至說第七次在被擒住才服,自然,第七次,他仍擒住孟獲,又仍把孟獲放了,這次,孟獲輸得心服口服,對諸葛亮其人甚為佩服,南中地區就此重歸蜀漢管控。

他,對自己的國家忠心耿耿,直到最後一刻也在護國。我們也要學習他的這種精神,永遠的保衛自己的國家,直到最後一刻!

因著劉備三顧茅廬的真心感動了他,他就立下誓言,一生只有他這一位主公,“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他沒有辜負自己的誓言,無論劉備多麼落魄,他都竭盡全力去輔助劉備,讓自己的智謀奠定劉備的'勢力,簇擁劉備成為帝王,劉備死後他為報劉備知遇之恩,忠心匡扶幼主,最終也是因保衛國土而死在軍營的帳篷裡。他的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學習的。

他的忠心耿耿讓我感動,他的智慧超群讓我崇敬,他的……他,是我崇敬的人物之一,從他的身上,我學到了東西,例如:在遇到困難的時候不要驚慌,你越慌就越找不到辦法,要沉著冷靜,臨危不亂,才能想到對策。要寬容待人,不要小肚雞腸,永遠不要輕視敵人……

讀了三國演義這本書,我受益匪淺。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的它是中國古代歷史上的一部重要文學名著,是一本值得一再去看的書,每一次重溫都有不同的體驗,是一本值得推薦的好書!

三國演義讀後感1000字 19

三國!你是一段崢嶸的歲月:烏黑的狼煙,遍地的焦土,一面染血的殘旗熊熊燃燒,紛紛擾擾,血如殘陽,浪潮滾滾,亂世英雄競相湧,血鏽軲轆,是崢嶸歲月。

再回三國,再起崢嶸。是蒼天白日,董卓奸詐狡猾謀權篡位,持傀儡號令諸侯民不聊生;望盡東江,好一計火燒赤壁,凶狠的烈火吞噬強悍艦隊,挫敗了來勢洶洶的曹軍;手持彎月刀,長鬍須,怒目圓睜,紅臉關公溫酒斬華雄,過五關斬六將,那份鏗鏘勇猛在豪氣震得你熱血沸騰。

當你讀完“三國志”後,你會敬佩書中各種人物,他們的傳奇故事在你的心裡不停地播放,給你最深的觸動,你的內心就像一朵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兒,天降一場甘霖將你逗得正歡。讀書是一種非凡的享受,像是傍晚時光中海上的晚風,在映得紅紅的.海面上給你絲絲的涼爽。也許,你可能嗜書,也可能厭書,但“三國志”是一本讓你讀之一遍,心存百味,還想再讀一遍的經典。

三國是一段時期的鬥爭歷史,自然少不了戰爭,而在我們這個“資訊化戰爭”的時期更需吸收其精髓。劉備三顧茅廬,是皇室貴族劉備為求得賢才而放下身段的故事。雖然我們現在沒有戰亂,更沒有戰爭,但其中的精髓仍貫穿古今永恆於世;又如赤壁之戰,給人的印象就像那場熊熊烈火,照得明亮,當你細細回想時,它彷彿低聲細語的告訴你:身處困境,應學習利用身邊的有利條件、鑄造一條光明大道。《三國志》中金戈鐵馬、鐵血焦袍、戰鼓震天、怒浪濤濤,有忠臣精忠報國一腔熱血橫濺殘垣,有奸賊賊膽包天大逆不道禍亂山河,有謀士橫空出世算盡天下,有佳人捨身報恩深入虎穴欲刺奸臣,“鐺鐺鐺”是古琴的嘶鳴,宛如萬古英魂迎聲極盡豪邁奔放的舞姿,舞動蒼穹。這一切讓你生出一種恍惚,這一切彷彿讓你身臨其境。好似又聽到了董卓深夜幽房密謀謀反之事,驚得你花容失色。好似又看到諸葛亮七擒孟獲的智慧與膽識,忍不住為之拍手叫好。妙語連珠,精彩絕倫的故事一段接一段,豪情壯志在心中疊了一層又一層,澎湃的熱血滾了一番又一番。到最後內心就像是向東的江水悠揚,悠揚,直至永恆。

泛黃的紙頁,像黃土那樣厚重,埋葬的歷史重重疊疊,在那樣崢嶸的歲月裡;熱血的戰歌、嘶鳴的戰馬、沖天的怒吼······一筆一畫,牽動心神,帶你領略獨特的三國風情,為你繪出精彩動人的畫面。

嗚呼,這血凝重的寒啊,墜斷了三千厚土,凝了萬方積雪,是在發洩你的不甘麼?悲哉!悲哉!嗚呼,這刀沖天的怒啊,極致的殺氣像是要爆發的火山,勢不可擋,無盡的豪情,無盡的悲傷,無盡的三國,壯哉!壯哉!

再回三國,再起崢嶸,再感珠璣之理。

再登高嶽,天地為坐,靜而撫琴,琴聲昂昂,再唱三國。三國!三國!我心中的三國,你永遠不朽。

三國演義讀後感1000字 20

今年寒假裡我認真的看了中國的四大名著,其中《三國演義》這本書是我最喜愛的。書中塑造了各種英雄人物如劉備、關羽、張飛、諸葛亮、曹操、孫權等。劉備愛幫助百姓,重視兄弟情意,有領導的才能。張飛特別愛生氣,特別暴力,愛傷害士兵。諸葛亮特別聰明,是三國中的最聰明的人物。曹操特別的壞,詭計多端。最讓我喜歡的就是關羽,他武藝高強,智勇雙全,忠孝仁義。

關羽是武聖,是個血性男兒,他在人們的心目中佔據著無比崇高的地位。這是為什麼呢?

在《三國演義》中,關羽之所以能超越眾將、婦孺皆知、獨具深遠影響的',莫過於“義”了。作者描寫了他義重如山、捨生取義的可貴品質,把他塑成“義”的化身。在“屯土山約三事”這一節中,作者更突出地表現了關羽在生死危難中義無反顧、視死如歸的品德。當時,徐州失陷,兄弟離散,關羽被圍困於土山,迫於無奈,他向曹操提出“三約”並要曹操答應之後才肯就降。“三約”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但知劉皇叔去向,不管千里萬里,便當辭去”,還有一約是“降漢不降曹”,表現了他忠中有義,義中有忠。關羽“身在曹營心在漢,”曹操為了收服他,費盡心機,贈送金銀美女、封侯賜爵,都絲毫無法令他動心。當關羽得知劉備的訊息後,更毅然封金掛印,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直尋劉備而去,表現得何等光明磊落!這正是關羽,在他身上絕無絲毫的奴顏與媚骨,財色不足以動其心,爵祿不足以移其志,不管在任何生死存亡的危急關頭,都不改變他的初衷,至死忠於蜀漢義於劉備。

關羽的勇猛也可謂是無人不曉。在過五關斬六將中,關羽遭暗算,左臂中箭,但他卻用口拔出箭頭,雖流血不住,但仍飛馬勁追韓福,衝散眾軍,將韓福斬於馬下。像這樣的事例關羽還有許多,在每一個事例中都證明了關羽是世間少有的勇將。他可以在萬人包圍中殺出一條血路來。關羽的勇猛在《三國演義》中應該是無人能敵的。

可是人無完人,關羽也有他的弱點,有點驕傲自大。

如果說諸葛亮最大的錯誤在於用人不當,那關羽最大的錯誤一定是自大!敗走麥城就是他的自大所造成的,他不聽旁人的勸告,一再堅持自己乃是天下第一武將,認為自己有萬夫不當之勇,與敵人硬拼。不但使自己人頭落地,而且還使蜀漢丟掉了一個重要的城池!

讀完《三國演義》,我感受到了三國時期的戰亂年代,戰火紛飛,英雄倍出。兄弟間的生死情誼,諸葛亮的睿智,使我熱血沸騰。多想像關羽一樣騎著赤兔馬,拿著偃月彎刀奮勇殺敵,為保祖國江山拋頭顱撒熱血。

三國演義讀後感1000字 21

《三國演義》是我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記敘了從黃巾之亂到建立漢朝這一漫長曆史時期所發生的轟轟烈烈的歷史事件,是我國乃至世界上少有的歷史為題材的小說佳作。對人物描寫是非常成功的。如對劉備的描寫體現在“仁義”二字上。劉備兵敗後,帶著百姓一起逃難,眾將勸劉備棄民逃難而劉備去卻說:“你等欲陷我於不仁不義乎?”而對另一主人公曹操,作者則用奸雄二字來描寫。曹操雖有遠大的志向和聰明的頭腦,但為了實行自己的霸業,不惜殺害忠良無數,還狂妄地高呼:“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人物描寫觀點鮮明。

讀了這本書給我感觸最深的.是:無論是黃巾之亂,諸侯相爭,還是三國鼎立每次受苦受難最多的總是無辜的百姓。劉備儘管掛著“仁義”的牌子,但在逃難時曹兵追上無辜的百姓,盡情的屠殺,血流成河。苦果還是百姓嘗。董卓遷都時火燒洛陽城三天三夜,還把居民遷往長安,一路上累死,病死的群眾無數,洛陽城上火光沖天號哭不止。

當我再讀原著《三國演義》,它在我心中已是一本飽含人生哲理,有著非凡意義的鴻篇鉅作。對裡面的人物也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如我最崇拜的諸葛亮,從火燒新野,罵死王朗、空城計、妙錦斬魏延中顯示出他的非凡才智。可他也並非神仙,如他讓馬謖去守街亭,導致丟失了街亭、柳列城兩個軍事重鎮,一出祁山失敗,自己也被降職。料事如神的諸葛亮尚且如此,更何況我等凡夫俗子。所以我們沒有理由苛求別人和自己不犯錯誤,不應該因為別人的一點過失而橫加指責,也不應該因為自己的一次考試的失利而灰心氣餒,更不應該為自己取得的一點成績而沾沾自喜,人無完人,我們身上也一定存在著需要充實改進的地方。而我喜愛的三國猛將張飛,長坡橋單騎救主,智奪瓦口,義釋嚴顏,可謂功不可沒,只可惜關羽一死,便失去理智,不務正業,無故鞭打士兵,導致自己被手下兩名小將刺殺,還陪上了黃忠、劉備和蜀國七十五萬大軍的性命,使蜀國狀況一落千丈。相反,魏國名將司馬懿對諸葛亮的辱罵置之不理,態度樂觀,使一代奇才諸葛亮無計可使,以病死五丈原為告終。可見當遇見悲傷、痛苦、氣憤的事情時,應該理智地控制情緒,用樂觀的態度去戰勝它,如果意氣用事,後果將不堪設想。

此時,我禁不住拂卷深思: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會經常遇到這樣的人和事,那怎樣對待呢?俗話: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不要因為別人不如自己,而輕視別人;人各有長處,應取別人之長補自己之短。謙虛則秉著一顆上進的心,驅動著前行的腳步,而驕傲則會蒙上一層模糊的影,導致著無知的狂妄。

三國演義讀後感1000字 22

《三國演義》是四大名著之一,也是我們班男生的最愛,他們一到下課時間,就以訊雷不及掩耳之勢拿出自己的寶貝——《三國演義》,迫不及待地開啟自己看到的那一頁,津津有味地讀了起來,有時還會搖頭晃腦地模仿裡面的英雄人物說話呢!我疑惑了,這書真的有這麼好看嗎?於是,我懷著興奮、激動的心情打開了這本《三國演義》。

裡面果然名不虛傳,裡面的人物劉備、關羽、張飛、孔明個個有勇有謀。我最佩服還是那神機妙算的諸葛亮,他的架子還真不小,竟然讓劉備三顧茅廬才請到他,不過,他的確聰明過人。一次,周瑜因嫉妒諸葛亮的才華,想出了一個陰謀,讓諸葛亮在十天內造好十萬支箭,諸葛亮居然“口出狂言”說他三天內便可完成,周瑜也是聰明人,立馬就讓諸葛亮下軍令狀。諸葛亮請來魯肅,對他訴說了自己的計劃,第三天四更時分,故意讓將士們擂鼓吶喊,還在船的兩側放滿了稻草人,曹操中計,派弓弩手射箭,不一會兒,草人上都射滿了箭,諸葛亮當然成功了。這件事雖然看起來不是很厲害,但其實諸葛亮算到了三個人的性格特點,周瑜聰明過人;魯肅忠厚老實;曹操生性多疑。這不得不讓我佩服得五體投地。

這本書講述了多個英雄人物,這些英雄人物個個有勇有謀,才智雙全,部分人物的精神更值得我們佩服。希望有更多的人能體會到《三國演義》這本書的精髓所在,讓更多人能佩服裡面英雄人物的.精神,並試著學習。啊!〈三國演義〉真得帶給我很多很多!

《三國演義》是羅貫中出的,是一本古代的歷史的一本書。書內有許許多多人物和國家,他們為了佔領地盤,開始了一場又一場的戰爭。

《三國演義》主要講了,有三個國家分別是蜀、魏、吳。每個國家都有領袖。領袖旁邊,便是軍師。蜀國的軍師是最聰明的———諸葛亮,他知天文,曉地理,善知人,幫忙劉備打了許多勝戰。

我最深刻的部分是:三顧茅廬,故事是這樣的:劉備、關羽、張飛三人去拜見諸葛亮三次,但諸葛亮三次都不在。之後,劉備又去拜見他,張飛說:”如果,他不來,我就綁他來。”劉備說:”你們不懂得尊敬人才,你們這次就別去了。”關羽、張飛答應不再無禮。然後三人就去拜訪了。離諸葛亮家還有三公里,劉備就下馬步行了。到了諸葛亮家後一位童子出來,他說,諸葛亮正在睡覺。劉備說,不要叫醒先生。劉備隨後進了草堂。等了幾個時辰後,諸葛亮把他請進屋裡。

之後,諸葛亮下了山,劉備把他當成自己的老師,和他一起吃飯,一起睡覺,一起討論天下大事。劉備對著張飛、關羽說:”我得到了諸葛先生,就如同魚兒得到了水一樣。”

三國演義讀後感1000字 23

若人生是一片土地,那麼讀書便是耕耘,想收穫生活的人,要學會讀書;若人生是一個海洋,那麼讀書便是舟楫,想到達生活彼岸的人,要學會讀書。因為一本書,是一種人生。人生即滄海。盈盈月光,我掬一杯最清的,落落餘暉,我擁一縷最暖的,灼灼紅葉,我拾一片最熱的;萋萋芳草,我摘一束最燦的;漫漫人生,我要採世最重要的——義氣,百萬史書,我選擇了經典的一本——《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描寫了曹操、劉備、孫權為首的魏、蜀、吳三個政治、軍事集團之間的矛盾和戰鬥。在廣闊的社會歷史背景上,展示出那個時代尖銳複雜又極具特色的政治、軍事矛盾衝突。它也是我國古代第一部長篇章回體小說,是歷史演義小說的經典之作,有極高的文學價值和歷史價值。

東漢末年,漢靈帝昏庸無能,導致天下大亂,群雄紛爭,黃巾起義爆發。在鎮壓起義軍的過程中湧現出一批割據一方、擁兵自重的豪強,他們各自為了自己的利益又重新混戰。不久以後,董卓當了丞相,殺了許多大臣,司徒王允巧施連環計,除了董卓。之後,諸侯混戰,漸漸地形成了三股鼎足的勢力,三國鼎立後,又經過了一次次的戰爭,最後,魏國滅了蜀國,西晉代魏滅了吳國,統一了天下。

在三國那麼的人物裡,大多數人都喜歡孔明,認為孔明是英雄。孔明算得英雄,他足智多謀,處事果斷,上通天文,下曉地理,是千年難遇的一代賢相。火燒新野、草船借箭、三氣周瑜、六出祁山……無不體現了這一點。然而,我認為他完全可以有更大作為。劉禪無能,根本扶不起來,他卻把自己的一生死死地綁在了蜀國這輛毫無希望的`戰車上;孫權則不過仰仗父兄基業,建功甚少;周瑜雖年少有為,但氣度狹小,意氣用事;呂布,一見利忘義之徒也……

所以,三國英雄,曹操莫屬,而我最欣賞的也是曹操。雖然為了突出劉備的仁義,他被寫成奸詐之人,但是他的軍事才能仍然沒有抹殺。他在幾年的東征西戰中,佔領了長江以北的大片土地,連少數民族都臣服於他,他是三位郡主中最有才幹的,魏也是三國中最強盛的,他奠定了魏國的基礎,後來才能使晉國統一天下,所以他是一位真正的英雄。

《三國演義》不可避免的寫到了戰爭,在那麼多大大小小的戰爭中,作者構思巨集偉,手法多樣,使我們看到了一場場刀光血影的戰爭場面。其中官渡之戰和赤壁之戰等戰爭,描寫得波瀾起伏、跌宕跳躍,讀起來使讀者驚心動魄。

這部史詩鉅作,無論是在藝術構思,還是在人物形象的刻畫上,都是非常成功的,是我國古代小說的里程碑,是中華文庫裡不可多得的瑰寶。

讀《三國演義》還教會我很多做人處事的道理,如我們要善於聽取別人的意見,做事要三思而後行,為人要心胸寬廣……也許這就是名著吧,能給予人精神上的食糧,也能經得起反覆的推敲。

三國演義讀後感1000字 24

最近,我讀了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書中內容講的是東漢末年,天下分崩臨析,戰爭紛起,曹操、劉備、孫權三方勢力逐漸崛起。形成魏、蜀、吳三國鼎立之勢,三國逐鹿,造就了許多獨具特色的人物: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足智多謀的諸葛亮,忠厚義氣,驍勇善戰的關羽,勇猛過人,粗中有細的張飛,才華橫溢,心胸狹窄的周瑜,胸懷大志、知才善任的孫權,文韜武略、為人奸詐的梟雄曹操……

我非常敬佩諸葛亮,因為他末卜先知,料事如神、用兵勝神、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善於用人、善於治國,他是智慧的化身。他之所以這樣,是由於他對具體情況善於進行調查、分析的結果。如在火燒博望坡、火燒赤壁兩大戰鬥中,諸葛亮事先實地觀察地形,調查對方兵力的部署,根據地形和客觀實際情況,制定了有利的作戰方案,才“輕鬆”擊敗了敵人。又如諸葛亮敢於使用“空城”,就是因為他對敵方將領的情況作了分析,諸葛亮知道司馬懿對自己“生平謹慎,必不弄險”,從而利用馬懿對自己長期形成的'認識,採用了十分“弄險”的疑兵之計,解除了危機。從這些地方可以看到,諸葛亮的正確判斷,是在他長期實踐的基礎上形成的。當我讀到這裡,我不禁為諸葛亮提心吊膽,如果司馬懿打進來怎麼辦呢?當看完之後我村不住為諸葛亮捏了一把汗,我對他的膽識和自信非常佩服。

初次讀這本《三國演義》時,看到劉關張結為異姓兄弟,並且討伐黃巾軍時,那場面,彷彿身臨其境,浴血奮殺的情境讓我義憤填膺,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這種“讀書之樂”這種誘惑讓我不得不往下看,看得讓我被這些英雄豪氣深深渲染,看到趙雲救阿斗的時候,那威武雄壯的身姿無可匹敵,一人抵擋千軍萬馬,那舞著槍,揮著劍的形象,深刻在我的腦海裡,直至做夢也能夢見他。

英雄當然也不只他一個,還有眾人皆知的傳奇人物——關羽。

水淹七軍,刮骨療傷等等事蹟,都能體現了他的勇猛,斬殺華雄時,曹操本來想給關羽一杯壯膽酒,但關羽說等他回來時再喝,他開啟城門,揮舞著青龍偃月刀,不幾回合,就將華雄斬殺,等到拿酒時,酒竟然還是溫的!看的我又驚訝佩服,又高興地手舞足蹈,每當別人說起這故事是,我總是自豪的搶著說,好像是自己親身經歷。

至於“奸雄”曹操嗎,我並不怎麼喜歡他,但他的一件事卻讓我記得很清楚,就是——割須棄袍。平時高傲的不可一世的曹操,今天怎麼割須棄袍了?原來他是為了保命而割須棄袍的。當時曹操自己單槍匹馬被馬超追殺,馬超對士兵們喊:“前面有鬍鬚的是曹操,殺了他,賞金萬兩!”話音未落,曹操便割了自己心愛的鬍鬚。馬超見了,又大喊到:“前面穿黃袍的是曹操,殺了他,賞金萬兩!”曹操接著又棄了自己心愛的袍子。看這段是看的我“咯咯”直笑。

讀了這本名著,我得到了很大的啟示,受到了很大的啟迪。我要學習諸葛亮的“機智冷靜”學習劉備的“謙虛”學習魯肅的“忠厚”我今後一定會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