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文學>

名人傳讀書筆記5篇

文學 閱讀(1.76W)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書筆記如何寫了哦。那麼讀書筆記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名人傳讀書筆記,歡迎閱讀與收藏。

名人傳讀書筆記5篇

名人傳讀書筆記1

讀了這部《名人傳》後,他給了我很大的啟發,他啟發了我如何在困難的環境中去抵抗,去戰勝它。羅曼·羅蘭是這本書的作者,他是2世紀上半葉法國著名的人道主義作家他創作這2世紀之交的歐洲是一個騷動不安、瀰漫著腐*風氣的社會,是一個需要偉人的社會。

這部《名人傳》敘述貝多芬、米開朗琪羅和托爾斯泰的苦難和坎坷的一生,讚美他們的高尚品格和頑強奮鬥的精神。

德國音樂家貝多芬、義大利畫家和雕塑家米開朗琪羅、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儘管他們的事業不同,貢獻不同,所處的時代和國家也不同,但都是各自領域裡的偉人他們在肉體和精神上經歷了人生的種種磨難,卻為創造不朽的'傑作貢獻了畢生的精力。

自古以來,傳記幾乎都是記載名人的豐功偉績,而《名人傳》卻使我們看到了他們和常人一樣有他們痛苦、掙扎和矛盾羅曼·羅蘭指出認識那個是艱苦的,生活裡充滿了貧困、憂慮、孤獨和辛勞,人們卻比此隔膜,不懂的互相安慰,所以他要寫作《名人傳》,要把偉大的心靈獻給受苦受難的人們,使他們得到安慰和鼓舞。

名人傳讀書筆記2

迅速看完《貝多芬傳》之後速成的一篇讀書筆記。寫得倉促,但是可能沒時間修改了,放這存著吧。這讀書筆記基本上是以貝多芬爺爺著名的交響樂為主體的,而《貝多芬傳》裡提到一些其他體裁的音樂作品不在本文範圍內。

以下:

開宗明義:我就是來亂的。

羅曼羅蘭是法國人。法國音樂,以香頌,世俗音樂為代表,並不盛產演奏家和指揮家。經典音樂可以說與法國的性格是格格不入的。讓他去解析一部經典作品或者有濃郁古典色彩痕跡的音樂家必然會有一些偏頗,即注重於其身上同樣濃郁的浪漫氣息。

貝多芬的英雄色彩在傳記中被大加描寫。客觀地想,這樣也是合理的。貝多芬是一個時代的總結,同時又開啟了新的時代,並給出了這個時代一個不可逾越的標杆。國小老師跟我們說過:承上啟下的過渡句要放在“啟下”的那一段。同理,浪漫主義應該佔有更大的比重。

但貝多芬本人,一生崇敬的音樂家卻是莫扎特,那個古典時期的天才。

莫扎特的作品特色是無論怎樣的生存困境,其作品永遠充滿著用各種表現力讚頌平和的神來之筆,打個不恰當的比方可以看做隨手畫出的完美的圓,或者是羅馬式的建築風格。貝一貝二也能發現這種特色:靈活,大膽,從心所欲不逾矩。在古典主義所有音樂家裡,貝多芬可以稱為天才,但並不如莫扎特的天才光輝燦爛,有如神助。

時代的洪濤感染每一個藝術家,大浪淘沙,隨著席捲歐洲的政治潮流,貝三驚世而出。他劃時代地把很多在小品樂章中常見的濃烈情緒應用到交響樂中的作品,從技術上來講難度驚人,但他做到了!這種對英雄個人的讚美,這種力量,彰顯的是貝多芬本人性格在作品中的覺醒,而到貝五則完全是吶喊。

很多人認為浪漫主義是那種溫柔的,甜蜜或憂傷的。但我個人理解(好吧,是老師講的)浪漫主義是一種對自我感情的宣洩,富於表情變化的都可以是浪漫主義。情緒,力量,思考,貝多芬的交響曲給出了浪漫主義所能達到的頂峰參照。

貝多芬本人曾經是我童年印象中德意志精神的形象代言人。

謹慎,有能力,抗爭,哲學性,同時情緒化。由於個人對德奧氣質音樂的偏好,這樣縱橫捭闔,大氣磅礴中尋找完美的作品才是我心目中的浪漫主義。他不同於一些小家碧玉溫言軟語神情黯然,而是生生不息的生命力。繼續不恰當的比方,二者有如李煜與李白的區別。

但貝多芬不只是李白。

在論文攻堅階段,我會整天迴圈貝七貝八來鼓勵自己。在這兩部作品中能看出他在融合,或者再擴充套件一些,從田園交響曲開始,他把自己的古典天賦與情緒力量結合起來,其中貝七第二樂章的allegretto堪稱典範。他告訴我們什麼叫力量,不是暴烈,而是控制力。

正如最巨集亮的聲音是擲地有聲而不是嘶吼。這段富於邏輯性的樂章在整個有些恣意喧囂感覺的交響曲中的作用與其說是平衡,不如說是奠定一個基調。而這基調並不是純粹的古典主義,而是一種對德意志血液的自我意識的抒發描寫,天衣無縫。假如只聽後兩樂章會認為這是喧鬧,由於前兩樂章的存在,這種喧鬧是有根基的。

這種融合,好像李白杜甫碰撞了。

之所以整天迴圈貝七貝八,還因為這兩部融合古典與浪漫的不可複製的經典之作,在貝多芬爺爺的作品裡的地位竟然猶如輝煌前的陣痛。在這之後,貝九,又名《合唱》誕生了(貝多芬陣痛,誕生貝九,我聽貝七貝八陣痛,誕生垃圾論文,廬山瀑布汗!)。

我們無法得知這部作品創作期的各種艱辛,也無須知道。這種故事的渲染作用在如此偉大的作品面前太過脆弱。這部作品本身就是一座聖壇,每一基石几近完美。一步步向上攀登,每一步都有新的視野和隆重的反思。同時也是對自己天才一生的總結,比如剛才提到的貝七第二樂章,貝九第三幾乎同理。

繼續攀登,即將登上頂端的時候,人聲從天而降。說到這想打個岔,本人自幼對除京劇之外的人聲音樂有一種天然的排斥,導致了一直不太懂得欣賞歌劇,也導致了對貝九的第一印象並不好。一直到長大了一點,大概國中的時候,重溫貝多芬交響樂全集,聽到那個男聲忽然覺得所謂文藝復興的歷史地位不過如此啊:告訴人們原來“人”可以如此重要。

藝術發展到極致原來是“人”啊。這段合唱多麼直白地強調了人性,而這輝煌又在讚美歡樂。繼而頂峰之後又見頂峰,攀升,再攀升,光華燦爛。套用聞一多先生的說法,貝九可稱之為“交響中的交響,頂峰中的頂峰”。語言的讚美在音樂的表現力和感染力前又一次蒼白。莊嚴麼,不全是;古典嗎,不顯著;浪漫嗎,不純粹;而是這一切都在為其相輔相成,達成音樂史上的最強一音。

如果說貝多芬開創了浪漫主義音樂,令後人感到莫名悲哀的便是他也創立了這種音樂無法企及的高度。類似於屈原之於楚辭。

羅曼羅蘭激賞這種風格,並主要用這種風格來確定《貝多芬傳》的初衷,即推動激情,鼓舞偉大。貝多芬傳與其說是傳記,不如說是樹立一座豐碑。

作者對個人氣質,對英雄主義的讚揚,是對貝多芬作品中力量與激情的放大。但在我看來,他忽略了或者說刻意忽略了溶於血液的古典精神和深沉的思考。平心而論,貝多芬的交響作品旋律並不足以動人,但是震撼聽眾。這震撼也不太勵志,是對人的生命力的思考,是澎湃的思想的力量。

自文藝復興,至革命潮流席捲歐洲,“人本”被推至前所未有的高度,嚴謹細緻得可以用數學計算出的音樂(比如平均律)被束之高閣,全身心地屬神的讚美詩(巴赫眾多作品)被聽眾冷落,平和靈動的古典主義集大成者天才莫扎特也不能滿足時代的需求。全歐洲全世界都亟需描述“人”的藝術作品,表現出飽滿鮮明的時代特性。

貝多芬壯麗的張力和控制力使人無法無動於衷,甚至歌德稱之謂“使他騷亂”“屋宇為之震動”,如此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的震撼力表達的是對人,對自我的強調,直擊這段歷史的核心推動力。於是習慣性地,後人願意節選出了貝多芬作品中明顯浪漫主義色彩的片段大加渲染,並對貝多芬本人的病痛鬥爭史和感情史,甚至思想史都賦予一些傳奇的意義。

然而古典主義的根基連同德意志精神的`思想性在貝多芬本人應該是骨血經脈,有了這些,他的力量,他的情緒,他的壯麗感才是堅實的。鬥爭也好,讚頌也好,總不至於成為空中的樓閣。貝多芬是被稱為“樂聖”的,試想一下,只有或控訴或熱愛的激情沒有思辨或平衡,怎能成聖,最多是一個大學生而已,熱情而迷茫。

回想一下,真正能感受到思辨的,並具備足夠高藝術價值的音樂家,貝多芬後,也就是瓦格納了。我們都知道,瓦格納是貝多芬的骨灰級粉絲。都是德國作曲家,都是在動盪中生存。說到德國,再多說一句,本人對德國的第一印象就是隨著貝多芬的作品轟然形成的一個國家。

我始終相信地域對文化的影響力,所以貝多芬的交響樂福爾特文格勒或卡拉揚的指揮才能表現成功。至於很多人喜歡的托斯卡尼尼和索爾蒂總不太能讓我徹底融入作品的情緒。每個指揮家都有自己對作品的理解,並以精湛的技術駕馭,當技術層面大家不相上下時,我更傾向於本國音樂家一脈相承似的理解力。

推廣到所有聽眾中,包括羅曼羅蘭在內的聽眾們都按自己的經歷與意願去理解貝多芬,都是一家之言。雖然我們的理解不太同,但是本人欣賞羅曼羅蘭把自己降得很低很低的那種態度。整個《貝多芬傳》,我看到的是一個粉絲的筆記,而不是一個頤指氣使的思想家評論家。

名人傳讀書筆記3

給老師寫一封信,我心中的美好家園,感恩父母,感恩老小《名人傳》讀書筆記算一太陽猛地一跳,蹦出了海面,霎時間,那遼闊無垠的天空和大海,一下子就佈滿了耀眼的金光。

《名人傳》讀書筆記算一點點的繁星好似顆顆明珠,鑲4嵌在天幕下,閃閃地發著光。青蛙碧綠的身體上佈滿了墨綠色的斑點,白白的大肚子像是充過了氣,一鼓一鼓的。雨點像斷了線的珠子,一滴一串地掉在雨水匯成的水窪上面。春雨紛紛,染綠了山,;染綠了水,染綠了石板小路。星期天,我去排隊買米。在我前面的是一個男青年,他算不上胖,但也夠健壯的了。圓圓的臉龐上,兩道細眉,一雙大眼睛,配上稍小了點的鼻子,也還算勻稱。就是嘴脣厚了點,像非洲人似的。父母,感恩老師,黨在我心中,月,透藍的天空,懸著火球似的太陽,雲彩好似被太陽燒化了,也消失得無影無蹤。回到了家裡,我悶悶不樂地看著爸爸,他高高的個子,寬寬的肩膀,穿著褪了色的軍衣,古銅色的臉上嵌著一雙明亮的大眼睛。額角上已經有好幾道皺紋了。

這時,爸爸可能發現我在注視他了,就親切地問:“卿卿,你在想什麼呀?”我不高興地說:“爸爸,你怎麼當過解放軍還回鄉種田呢?別人問我你做什麼工作,我都不敢說。”爸爸聽了一怔,閃動了一下大眼睛,忽而眉尖一挑,說:“卿卿,盧不到你也有這種思想,連爸爸也看不起了,沒有我們農民辛勤勞動,你們吃的.白米飯碗、蔬菜、水果……從哪裡來的?”亮晶晶的星兒,像寶石似的,密密麻麻地撒滿了遼闊無垠的夜空。乳白色的銀河,從西北天際,橫貫中天,斜斜地瀉向那東南大地。

名人傳讀書筆記4

這就是這三個巨人。但卻是命運待他們不公:為什麼貝多芬沒有米開朗琪羅和托爾斯泰那樣好的身世?為什麼米開朗琪羅沒有貝多芬和托爾斯泰的自由?為什麼托爾斯泰不像貝多芬和米開朗琪羅那樣有追隨者?

他們有種種的不同,但有一點是相同的',那就是:遇上挫折時表現得勇敢堅毅,沉著地與困難抗爭。他們所表現出的堅韌與勇敢感動了所有的人。從這本書中,我們看到了三個“大寫的人”。

名人傳讀書筆記5

《名人傳》是法國作家羅曼·羅蘭寫的。書中寫了三個世界上赫赫有名的人物:貝多芬,米開朗琪羅,托爾斯泰。

這三個人物中令我感動最深的是貝多芬,他是個音樂天才。小時候,他的父親就發現他有音樂天分,於是他天天讓貝多芬練琴。但後來他不顧及貝多芬的`心情,一個勁的想把他培養成天才,有時他還把貝多芬和小提琴關在一個屋子裡這是導致貝多芬脾氣暴躁古怪的原因。不幸的事很快降臨,他的耳朵聾了,這對於一個音樂家來說無疑是最大的打擊。但不久後,他又將全部的精力投入到音樂創作中。

貝多芬的一生是悲慘的,但他為什麼成功了?我認為他的成功是因為他有著奮鬥的精神,過人的毅力,面對困難毫無畏懼。在生活中,如果我們遇到困難,經常會請求別人的幫助而不是獨立面對,但貝多芬古怪的性格使他沒有多少朋友,所以面對困難,只能孤身戰鬥,但這卻使他學會了別人不會的東西,所以我們應學習貝多芬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