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文學>

國中英語教學隨筆:任務型教學活動時應注意哪些方面

文學 閱讀(1.74W)

英語教學的最終目的就是要提高學生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我們在教學中不僅要重視最終結果,更重要的是要重視學生學習、實踐的過程。《英語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提倡任務型教學模式(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把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落實在教學過程中,倡導體驗,實踐,參與,交流和合作的方式,實現任務目標,感受成功,強調學生能用英語做事情。

國中英語教學隨筆:任務型教學活動時應注意哪些方面

經過本次網路研修,結合教學過程中的探索和反思,我整理了一些經驗和感想,願與大家交流探討。

  一、如何設定任務

運用“任務型”教學模式,如何設定任務是至關重要的。在設計任務時,我們遵循了以下原則:

1.任務要有明確的目的,並且具有可操作性,即所設定的任務要有一個主題。所有的任務都應與這一主題有關,使學生注意力集中,圍繞這一主題開展多層次的探討,多方面的拓展。因此,我們在集體備課時,首先對單元的主題進行分析,然後再設計主題明確的任務。如我們為 “What color is it?”單元設計的任務是,讓學生查閱資料,瞭解繪製不同國家的國旗,並且在課堂上以Guessing的形式交流。這樣,學生既可以掌握有關顏色的詞,又能拓展知識面;再如,我們為 “What time do you usually get up?” 單元設計了一個Survey 的任務,讓學生調查父母朋友的作息時間,在課堂上進行交流。

2.任務要以學生的生活經驗和興趣為出發點,內容和方式要儘量真實。源自生活的真實任務有時可能與課堂教學內容並無直接的聯絡。因此,教師在教學時往往不能直接選用真實生活任務,而要對源自生活的任務加以設計,使其成為可以在課堂上展開的、與教學內容相符的、並有可能在真實生活中運用的任務。在設計“I’d like a large pizza”單元的課堂教學時,我把教室設計成一個“Pizza House”。開始時,我既扮演顧客又扮演店員,目的是讓學生在輕鬆的氣氛中掌握活動中必需的句型“I’d like a pizza.”“What would you like on it?”“What size pizza would you like?”“What kind of pizza would you like?”然後讓學生參與活動。真實的道具,活躍的氣氛,把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充分的調動起來。學生在活動中運用了語言,體驗到成功的喜悅。試想,如果我們的學生能夠在一家西方的比薩餅店,大方自然地點一份自己想要的比薩餅,我們的語言教學目的不就達到了嗎?

3.任務要能夠促使學生獲取、處理和使用資訊,用英語與他人交流,發展用英語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如在為“Where is the post office?”一單元設計任務時,首先我們分析了這一單元的主題就是如何問路,如何指路,因此我們設計了這樣一個情境:一些外國友人來我市旅遊,分別想到不同的地點(風景點、公園、服裝城、超市、書店……),請你為他們作嚮導。學生在這個假設的情境中進行實踐,感受到用英語做事情的樂趣。這個任務給學生帶來了很大的興趣,任務完成得相當出色。

4、任務活動中應滲透德育內容。《走進新課程》一書強調:“各門課程滲透德育,各門課程要結合自身特點,對學生滲透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和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以及科學精神、科學方法、科學態度等方面的教育”。因此我們在備課的時候把德育內容滲透到課堂教學和活動設計之中。如我們為本學期第一單元When is your birthday?設計了這樣的任務活動:

同學們,當你們在父母長輩和親朋好友的關愛祝福中享受生日蛋糕的時候,是否想過自己的父母什麼時候過生日呢?不妨讓我們做個小調查吧,既鞏固了我們學過的知識,又培養了大家的孝心,何樂而不為呢?

前期調查準備和後期交流準備:

⑴、如何問對方的年齡? How old ?

⑵、如何問對方的出生年份? What year ?

⑶、如何問對方的出生日期? When is ?

準備好了嗎?Let’s go!

SURVEY

Name

Age

Father

Mother

不具有挑戰性,也不利於學生創造性地使用語言。因此我們在課堂上讓學生交流,互相詢問,儘可能多地使用句型;還可以讓他們統計相同年齡或相同生日的`人,既可以創造性地使用語言,又活躍了課堂氣氛。在完成這個任務的過程中,學生真正達到了在做中學,不光學知識,還要學做人。

5、任務的設計要有層次性,即任務鏈的原則。每個任務應建立在之前的任務的基礎上,一個任務的完成是下一個任務的前提條件,而不是孤立沒聯絡的。仍然以上面提到的單元When is your birthday?為例,我們是這樣設計一系列任務的。因為序數詞的教學是本單元能夠順利進行的前提,所以我們設計的第一個任務是讓學生自編序數詞記憶口訣。檢查的時候,提供給學生標準樣本,讓學生進行對照修改。這樣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就會被調動起來。——序數詞記憶口訣:一二三特殊記,th 要從四加起,八減t ,九去e ,ve 要用f 替,ty 結尾變ie,若是遇到兩位數只變個位就可以 。(摘自《英語週報》) 第一個任務完成之後,我們設計的第二個任務是Making a schedule 。學生用所掌握的序數詞,對某個月份的活動進行安排,然後比比看誰的活動豐富多彩,時間安排比較合理。第三個活動是Guessing。學生之間互相猜測對方的生日,讓他們在愉快輕鬆的氣氛中,掌握句型When is your/his/her birthday? My/His/Her birthday is…。我們設計的第四個活動即是上文所提到的Survey活動,目的就是要把學到的知識用到生活中,同時實施品德教育。

  二、如何引導學生完成任務

首先要引導學生為完成任務而進行知識和能力的準備。教師設計了教學任務之後,在課堂教學一開始就應該把任務交給學生。因為對學生來說,任務是有知識差距、能力差距、技能差距、資訊差距和文化差距的。由於學生缺乏足夠的知識、能力、技能、資訊和文化意識,他們需要通過學習教學內容來獲得完成任務所必需的知識、能力、技能、資訊和文化,這個學習教學內容的過程就是通常的知識教學和技能訓練的過程。任務型的語言知識和技能訓練與常規的課堂教學程式並無本質的區別,但教學過程必須圍繞任務的完成而進行。同時,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斷運用學生正在學習的知識和技能完成任務,也就是說,教學中應在新學的知識、技能與運用之間建立直接關聯,使學生既掌握知識與技能,又形成運用這些知識與技能的能力。例如,要完成上文所提到的Where is the post office? 單元中所設計的任務,學生就必須要掌握問路的句型:Excuse me, where is the…? 和Excuse me ,is there a …near here? 以及與指路有關的短語和句型:go straight ,go along, turn left/right ,on the left/right. Go along the bank street until you see…’s down bridge street on the right.

其次,任務的實施需要教師或學生有一定的前期準備,例如收集足夠的資訊資源。任務的實施要為學生提供一個獲取資訊、交流資訊、處理資訊或應用資訊的過程。輸入的資訊資料既可以是語言性的,如一系列指令或讀物,也可以是非語言性的,如一個圖表或一張圖畫。在這個環節中,教師是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也可以加入到活動之中充當學生的夥伴。總之,要引導學生通過Pairwork Groupwork 等小組協作的方式共同完成任務。

  三、如何對任務的完成結果進行展示和評價

教師在設計活動時,往往會忽略對活動結果的評價和利用。任務型學習活動的結果應使學生有一種完成任務的成就感和自豪感。為了達到這一目的,對任務的完成進行恰當的展示和評價是很有必要的。我們所採取的評價方式是由學生自主選擇的。如學生在完成“小嚮導”的任務後,選擇了表演的展示方式;在完成“繪國旗”的任務後,選擇了牆壁張貼的方式,這本身就是對他們作品的一種鼓勵性評價;在完成“我的小屋”的作文後,可以由老師或同學來朗讀他們的優秀作品,這比他們自己讀更自豪。這種靈活的評價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的願望,讓他們從學習中享受到樂趣。此外,我們還採取了新課程所倡導的成長記錄袋這種新的評價方法。學生有權決定記錄袋的內容,特別是在作品展示或過程記錄中,由學生自己負責判斷提交作品的質量和價值,通過自己的全程參與,學會了反思和判斷自己的進步和努力。

總之,經過摸索和實踐,我們已經感受到任務型教學法給英語教學注入的活力,它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培養了學生用英語做事的能力。同時,我們也意識到,任務型教學法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師更注重合作學習,發揮集體智慧,充分地備教材,備學生,結合實際情況,設計出好的任務活動,使任務型教學模式得到進一步的優化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