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文學>

撒哈拉的故事讀書筆記15篇

文學 閱讀(2.88W)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書筆記吧。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書筆記而煩惱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撒哈拉的故事讀書筆記,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撒哈拉的故事讀書筆記15篇

撒哈拉的故事讀書筆記1

旅行和讀書是三毛生命中的兩顆一級星,這讓她的婚姻也非同尋常。荷西追尋著三毛去到撒哈拉沙漠定居,這種隊愛情的追隨和執著,讓人深感敬佩與感受到愛情的偉大。三毛把大漠的狂野溫柔和活力四射的婚姻生活淋漓盡致展現在我們面前,讓我們心馳神往。

不得不感嘆沙漠的荒涼,巨集偉壯觀的一片黃沙下,似乎生命並不適合在此生存。可是,生命的足跡卻不缺少在這裡留下痕跡。在這神祕的國度中,一直沿襲著令人瞠舌的習俗,對現代文明的未知,可是他們卻不乏對生命的敬重,對家庭的責任。但看到啞奴受盡主人的壓榨與欺凌,x生般受盡指使,對他滿心憐憫外,更多的是心生敬畏。如此艱難的生活環境下,不失的是本心,對家庭的責任,對友人的感激。乃是我們現代之人仍需思考的。

三毛為我們打開了撒哈拉的世界,揭開撒哈拉的面紗。不再是死亡的沼澤地,更多的是人類的精神文明支撐起這片神祕的土地。

擺脫世間的塵俗,三毛毅然決然扎進了撒哈拉這片荒漠之中,與荷西共同度過了浪漫的非比尋常的婚姻生活。著讓三毛回憶良久,也讓讀者深深地嚮往。在繁忙慌亂的現代生活中,學習生活重壓之下,我們也期望著這樣的新生活新曆程,可是我們缺少的正是這樣說走就走的勇氣……

撒哈拉的故事讀書筆記2

又一本看完後讓我有買紙質版衝動的書出現了。

我一直知道三毛的,但是從來沒有看她的書的衝動,就像韓寒一樣。韓寒的書曾經下載個,起了個頭就看不下去了。在電視上看過三毛的照片,一眼看去,不是我喜歡的型別,氣質上我選擇給她套用了徐志摩這一款,認為她就是個寫抒情詩、抒情散文的。我總是覺得自己有些小聰明,然後自以為是的對號入座。遇到驗證正確的就得意下,驗證不正確就選擇性忽略。

在書香雲集裡,我一向是按照評分下載的。我只是有些搞不懂《撒哈拉的故事》這書的評分怎麼這麼高。隨手下載來瞧瞧,卻深深的著迷進去了。一般說來,我看言情小說略多些,也愛看韓劇,裡面滿足了我對於愛情、親情、生活,以及對於男人的所有yy,過過眼癮、解解悶而已,之前看一部現實題材看的我那個鬱悶加鬱悶,現實的生活總那麼不是味兒,做人很苦的。

《撒哈拉的故事》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我的某些想法。我覺得我就像是書中描寫的沙哈拉威人,完全處在以求解決溫飽的狀態,當然羨慕三毛的生活,花錢去創造?對不起,我才不會因為那個花錢!去三毛家借?居然她肯借,當然,不會就賴過來唄。這樣過上了三毛那樣品質的生活了嗎?其實不過是牛嚼牡丹,好好的鞋子,一下就穿壞了,裙子借去,髒了回來,還回來還把釦子剪掉了。刀叉三毛送一付來,不捨得用,還要借。沒錯,我覺得我就是沙哈拉威人,這不行。

雖然選擇去撒哈拉沙漠吃苦,是她自找的,是的做人很苦的,但是有滋味的苦,和混日子的苦就不一樣了,怎麼經營的就過怎樣的日子。撒哈拉我肯定呆不下去,更不要說三毛那樣有情調的家,有滋味的生活。

三毛當然也幸福,愛她的家裡人,愛她的荷西,可看看她最終追隨荷西而去,就知道她愛的也不少。書中以她母親給她的家信做序,雖然沒去了解,但文筆、情感,幽默感都讓我感覺三毛的母親不簡單,讓我感覺那就是言情小說裡世家裡走出來的嫡小姐。三毛和荷西不像言情小說裡的你儂我儂,自己按照自己的追求生活,不黏糊,更不會在吵架的時候出現我為了你犧牲了什麼,怎樣了,你怎麼能這樣對我的對白。三毛做飯時候逗荷西的小故事,太可愛了有木有。

上得廳堂入得廚房,懂得發現美,創造美,這樣的女人多可愛。

撒哈拉的故事讀書筆記3

不知為什麼,讀完這本書之後,我的腦海中常會浮現出這樣一種幅景象:在沒有絲毫綠意的沙漠小鎮,熱浪之後隱現著一位鬆散著頭髮、牽著駱駝的美麗女子,她緩緩地向我走來,眼裡蘊含著東方的柔情。

她,便是三毛。

不得不說,三毛曾掀起過一陣流浪文學的熱潮。在那個相對於今天已經太落伍、太保守的年代,三毛的作品就像是沙漠中的一股清流,滋潤了無數乾枯的心靈,也很少有人敢像三毛那樣任性,瀟灑的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時至今日,這本書仍不會過時,甚至現在還會有人覺得三毛的做法過於大膽和前衛,然而這也是它一直暢銷的原因。

當年三毛在西班牙求學,認識了後來成為她丈夫的西班牙男孩荷西。面對荷西的追求,她的理性打敗了感性,毅然決然地拒絕了荷西並回到中國。多年之後,當她結束了一段失敗的感情再次回到西班牙的時候,荷西又一次找到了她。當年青澀懵懂的少年變成了眼前堅強勇敢的男子漢。這一次,三毛不會再猶豫了,既然有一顆不羈的心,那就去找一個瘋狂的人吧。

後來,三毛想去西屬撒哈拉沙漠居住,荷西便義無反顧的陪她去了,而這本書也正是在這個背景下創作的,書中記錄他們在撒哈拉的點點滴滴。

在設施簡陋、條件艱苦的撒哈拉沙漠,三毛有著一顆平淡快樂的心。儘管他租住的是毛胚房,但她用自己的智慧和雙手,將這一切改造成了安樂窩。輪胎、木板、雕刻精美的石頭、駱駝的頭骨……這些都成了她生活中的一部分,與鄰里之間的糾葛、與丈夫荷西的冒險經歷和那些看似艱辛的生活,也統統成為她的靈感,流淌在她的筆下。

讀完這本書,我不僅對三毛的生活態度十分欽佩,她好像永遠不懂得絕望,是個天生的樂天派。她能忍受生活的艱苦,還能把它當作一種精神享受,從中尋找出樂趣來。隨行、率真,這些詞用來形容三毛一點都不為過。她敢愛敢恨,對所有的事物都充滿好奇,在她身上有著不竭的激情。她曾和丈夫在沙漠傍晚時分,帶著一壺烈酒,驅車到兩百公里外的戈壁灘撿動物骨骼和造型奇異的石頭,儘管那次差點要了他們倆的命,但卻不失為一次刻骨銘心的經歷,也是三毛一生中最美好的回憶。

聽自己的心聲,讓自己變的快樂,好好享受生命的美好,也不枉在人間走一回。永不言棄,相信明天,這便是三毛想要告訴我們大家的。

我也要像書中的三毛那樣,去相信未來,隨遇而安,用自己的雙手去創造一個精彩的明天。

撒哈拉的故事讀書筆記4

《撒哈拉的故事》,感觸最深的是三毛在惡劣的環境下依然積極向上,享受生活的精神。在這本書裡,有我向往的生活。即使在荒無人煙,物資匱乏,語言和文明都不相通的沙漠上,三毛這個聰明的女人,總是能把“羅馬城”建在沙地上,能讓天堂鳥在沙漠裡燃燒。

一個女子,僅因為兒時的一個夢想,和一半鄉愁,就毅然背起行囊,踏上那未知卻又嚮往的神祕大漠。沒有猶豫,沒有遲疑,不顧眾人詫異的眼光。那該是一個多麼隨性的女子,她向來不覺得是芸芸眾生裡的一份子,她常常要跑出一般人生活著的軌道,做出解釋不出原因的事情來。於是才有了《撒哈拉的故事》,一個被她裝點得異常美麗的沙漠。

三毛是聰明的,她不會讓自己被束縛在一片狹小的天地,她由來嚮往自由,喜歡我行我素,於是她流浪,流浪遠方。貧瘠廣闊的沙漠在她的眼裡充滿了誘惑,她拋棄了繁華便利的都市生活,來到了物資匱乏的大沙漠。沙漠確實不負她所望,“無際的黃沙上有寂寞的大風嗚咽的吹過,天,是高的,地是沉厚雄壯而安靜的。是黃昏,落日將沙漠染成鮮血的紅色,悽豔恐怖。近乎初冬的氣候,在原本期待著炎熱烈日的心情下,大地化轉為一片詩意的蒼涼。”沙漠中水源奇缺,物質匱乏,白天陽光毒辣,夜裡卻冰寒刺骨,沒有充足的衣物讓她維持身體的溫暖,她的家狹窄簡陋,沒有傢俱,沒有床,頂上還有一個大窟窿。

但這都難不倒三毛,她有一顆堅定的心和非凡的勇氣,她一步一步的建立起屬於他們自己的“沙地城堡”,原本簡陋的屋子逐漸變得窗明几淨,充滿了異國之情,浪漫而美麗。他用空心磚鋪在房間的右排,上面用棺材外板放上,再買了兩個厚海棉墊,一個豎放靠牆,一個貼著平放在板上,上面蓋上跟窗廉一樣的彩色條紋布,後面用線密密縫起來。它,成了一個貨真價實的長沙發,重重的色彩配上雪白的牆,分外的明朗美麗。桌子,她用白布鋪上,上面放了她的母親寄來的細竹廉卷。甚至寄了她要的中國棉紙糊的燈罩來。等母親的棉紙燈罩低低的掛著,林懷民那張黑底白字的“靈門舞集”四個龍飛鳳舞的中國書法貼在牆上時,他們的家,開始有了說不出的氣氛和情調。這樣的家,才有了精益求精的心情。

三毛是個浪漫的女子,在這詩意的生活背後,有初來的困窘,有別樣的艱辛,更有對沙漠和生活的熱愛。她對美和藝術的追求更是從沒停止。用舊的汽車外胎,拾回來洗清潔,平放在席子上,裡面填上一個紅布坐墊,像一個鳥巢,誰來了也搶著坐。深綠色的大水瓶抱回家來,上面插上一叢怒放的野地荊棘,那感覺有一種強烈痛苦的詩意。不同的汽水瓶,買下小罐的油漆給它們厚厚的塗上印地安人似的圖案和色彩。駱駝的頭骨早已放在書架上。荷西用鐵皮和玻璃做了一盞風燈。快腐爛的羊皮,拾回來學沙哈威人先用鹽,再塗“色伯”(明礬)硝出來,又是一張坐墊。見到一位沙哈拉威男人所刻的雕像是更是難掩自己內心的感動,他的創作粗糙感人而自然,充滿藝術的美感。

三毛的內心充滿了俠義和一顆真摯的善良的心,用現代文明的角度去看待沙漠的舊俗和古代文明。三毛為姑卡只有十歲就出嫁,新郎用暴力奪取一個小女孩的貞操而感到憤怒,替姑卡的遭遇感到同情,沒有人敢為她站出來說一句話,只有三毛,這個衝動但又善良的女人敢這麼說這麼做。縱使不喜歡他們落後的風俗習慣,卻從來沒有看不起那些愚昧的人們。面對他們無理的甚至啼笑皆非的要求,三毛都應允了,甚至幫他們治病,教婦女們知識,幫房東的母羊脫掉衣胞。文明與愚昧是不分等級的。文明人並不意味著高人一等,只是僥倖出生在一個文明的國度,僥倖比那些落後地區的人們多學了點知識,所以,這並不能成為文明人炫耀的資本。

在《撒哈拉的故事》這本書裡,字裡行間,無不透露著三毛對當地居民的尊重和愛護。也許在相處過程中,有小小的矛盾和不滿,但三毛總是機巧地處理他們之間的關係,她始終以公平的心態與他們相處,不卑不亢,於是,所有的摩擦都變得那麼的有趣。她在《沙漠觀浴記》描述了撒哈拉人的骯髒、奇異生活習俗。由於沙漠缺水,她們三四年才洗一次澡,洗澡的方式聞所未聞,用石片刮掉身上的汙垢,還用海水灌腸,讓人真實地感受到沙漠環境的惡劣與生活方式的落後,也為三毛在沙漠的生活捏了一把汗。

《撒哈拉的故事》中,荷西和三毛之間的.愛戀簡單而深刻。當三毛決心遠走沙漠時,荷西沒有勸阻,而是默默地收拾了行李,先三毛一步到了大漠上找到工作。在荒山的那個驚心動魄的夜晚,三毛沒有選擇離去,而是留下來營救丈夫。在《沙漠中的飯店》中,她以一箇中國人的身份,給大家烹飪來自中國的食物,然後深受大家的喜愛。第一道菜“粉絲煮雞湯”,還把粉絲比作了春雨一般,第二道菜叫螞蟻上樹,更加受到大家的喜愛。還有“荷西含情脈脈地望了我一眼,婚後他第一次如情人一樣地望著我,使我受寵若驚,不巧那天辮子飛散,狀如女鬼。”在做中國菜之餘,還會抒情,三毛與荷西的感情是多麼令人羨慕與嚮往啊。書中“黃臉婆”等等都是夫妻生活的一種很有情調的調侃,這不是罵,而是一種更深層次的愛。

三毛經歷過許多挫折,但我沒有在她的言語中看到一個“苦”字,可見她是一位樂觀豁達的女性。途跋涉,歷程艱辛,但他們依然微笑面對,我們的人生也如此,就像海面不可能永遠都風平浪靜,我們只有擁有一顆樂觀的平常心去靜觀其變,我們才能用生命去過好生活中的每一天。

三毛的文字,向來都是質樸,感人。“閱讀她的書,彷彿你是在跟她交談,而不是在讀她的書,就像別後的友人在向你訴說著她遠行的故事,不加任何修飾。看的時候舒服,放下時卻是如此的感動。”在讀這本《撒哈拉的故事》後,我也讀懂了三毛,讀懂了她的美,她的靈魂如漂泊的女子,去尋找幸福的國度。從她的身上我開始感知並感悟到了對生活的執著,追求,以及對生活的熱愛,讓我學會了無論生活中有多大的困難,我也要抱著樂觀的心態去面對自己的人生,過著自己想要的生活和自由。

撒哈拉的故事讀書筆記5

本來這本書是想買給女兒看的,可是有天我隨意翻翻,自己卻沉迷讀下去了,於是每天下班吃完晚我就讀幾個篇章。三毛這個女作家我從小就聽過,但一直沒有讀過她的作品,這次細讀了《撒哈拉的故事》,被她平凡的筆句所吸引,被她描寫的撒哈拉沙漠的景人物所吸引,更被她的放任不羈和純潔的善良所吸引。

在三毛的筆下,她還原了一個女人的本性-----天真,熱情,心中充滿了愛與感恩。一個女人,和自己心愛的人遠離故土,來到一個貧瘠,甚至是落後的地方,卻從未對生活失望,我們都不知道是什麼信念支援著這麼一個瘦小的身軀。

我很感動於三毛的勇氣,她能夠拋開繁華的大都市來到了貧困的大沙漠,這裡沒有太多的水,只有沙子,甚至沒有傢俱沒有床,但是她與她的西班牙丈夫荷西卻還是生活著很快樂。她以她那積極的勇氣和執著的信念,簡單並快樂的活著。在這個大沙漠裡,她留下了那麼一句話:“每想你一次,天上飄落一粒沙,從此形成了撒哈拉!”

以下是我喜歡的幾個篇章:

在《懸壺濟世》這個篇章主要是說三毛做醫生,給鄰居看病的故事。一次又一次,三毛用她奇特的方法幫鄰居們治病,這就看出了她是個聰明的女子,也容易和別人相處,就好像她所說的:“朋友之間,相求小事,順水人情,理當成全。過分要求,得寸進尺,是存心喪失朋友最快得捷徑。”或許就是她那積極的心態和友好的態度使她贏得了一次次珍貴的友誼。

在《素人漁夫》中,我也體會到了她與荷西在沙漠裡生活中的另一種快樂。由於沙漠裡的物質昂貴,所以,他們的錢也不高花,雖然他們可以用家裡給的錢,也可以將包袱回家的,但是他們並沒有這麼做,也沒有抱怨,而是想出了另一種方法去掙錢,雖然到了最後並沒有掙到什麼錢,而且還賠了一千五百。但他們還是很開心的去大吃了一頓。或許這就正如她自己所說的:“愛情是一種奧妙,在愛情中出現籍口時,籍口就是籍口,顯然已經沒有熱情的籍口而已,來無影,去無蹤。如果愛情消逝,一方以任何理由強求再得,這,正如強收覆水一樣的不明事理。”這就是在簡簡單單的生活中的愛情,不是要什麼多好的物質生活。只要兩個人能夠在一起開心的生活久足夠了。可現在物質橫流的社會裡還會有幾個人是這樣的心態與做法呢?

在《啞奴》當中就是寫了一個在沙漠裡的奴隸的生活,那奴隸的善良和財主們的殘忍真讓我驚訝。三毛看不慣那些財主對啞奴的虐待,就常常偷偷地跑去送吃的給那啞奴。還給他送錢和送一些物質。雖然說,啞奴的一家都已經很感激她了,但是三毛還是覺得內疚,因為她不能夠幫助他們脫離奴隸的生活,和改變他們的命運。或許就如她所說的:“朋友之義,難在義字千變萬化。”命運就是這般,不隨你我而易,而三毛對於啞奴只能是有心無力的。當啞奴被財主賣走的時候,三毛淚流滿面,想說什麼,但卻不知道說什麼好,有著前所未有的無奈和傷心。我感覺到三毛對人充滿了愛心和樂於助人的關懷,她就像一朵沙漠了常開的花。

在讀這本撒哈拉的故之後,我也初步懂了三毛,感受到她的心靈美,她的靈魂如漂泊的女子,去尋找幸福的國度。從她的身上我開始感知並感悟到了對生活的執著,追求,以及對生活的熱愛,讓我學會了無論生活中有多大的困難,我也要抱著樂觀的心態去面對自己的人生,要過自己想要的生活和自由,不懼客觀環境的艱難,敢於去探索新事物,創造美好的每一天。

撒哈拉的故事讀書筆記6

翻開這本書,細細品味三毛在異國他鄉里的生活,總是覺得原本我並不是很喜歡的撒哈拉沙漠,但是讀了這本書後發現,也有一種別樣的風情,恰似走進了一幅充滿異國風光的畫卷。這本書讓我最佩服的是三毛的勇氣,她能夠拋開繁華的城市來到貧困的沙漠,這裡沒有太多的水,只有那茫茫的一片土黃,遠處偶爾能看見仙人掌挺立在風沙之中。那裡甚至沒有傢俱沒有床,但是三毛與她的丈夫荷西就這樣十分樂觀地迎接沙漠給他們帶來的挑戰。即使條件十分惡劣,氣溫反差再大,並且有時撒哈拉威鄰居們也不盡如人意,但她卻在沙漠上“畫上”了她的家,她也能與鄰居們相處融洽,她可以開著她們的“白馬”橫穿撒哈拉,能發現無邊無際的沙漠中別樣的風景,能從沙漠中找到一個又一個的神奇故事。

《撒哈拉的故事》使我瞭解了沙漠中另樣風土人情,也瞭解了先前的撒哈拉威人的善良淳樸。三毛與荷西雖然在物質上面是缺乏的,但他們精神上的一口清泉是永不幹涸的,他們的精神世界是豐富多彩的,這不禁讓我覺得,一個人的生活態度真的能決定許多事情。人要是有一雙慧眼,雖然在生活中的每件事都可能是不能盡如人意,但是心態可以使我們決定,要永遠保有一顆積極向上的心,樂觀面對世界拋掉偏見與固執。 有一句話使我記憶猶新,“每想你一次,天上飄落一粒沙,從此形成了撒哈拉大沙漠!”,而對於我們而言,每天以樂觀的心態面對世界,就會發現身邊的一點美,從此你的世界將因你而五彩斑斕!

三毛就這樣以極大勇氣和靈明智慧,行走在沙漠裡,留下一個個生動、浪漫、離奇的故事。她猶如開往沙漠裡的繁花,到處綻放美麗,將生命高高舉在塵俗之上,那份濃濃的愛緩緩流淌在沙漠裡。

撒哈拉的故事讀書筆記7

三毛一直說她寫書是為了父母。她自己的書,寫成了她就不看了。她不喜歡自稱為小說家,她只是喜歡小小地說說,再自己組建一個家。

再看這書之前,我對撒哈拉的印象就差不多等於沒有印象。在我的tag之中,那裡應該是一個窮困,野蠻,艱苦的地方。即使我從來沒有去過,我想我以後也不會去。

整本書不長不短,不會讓你食不果腹,也不會讓你飽難下嚥。我印象最深的無非是幾件事。三毛與荷西倉促的婚禮,十歲姑卡的童貞,沙巴軍曹,那個比近鄰更懂得感恩的啞奴,還有沙伊達和巴西裡的故事。不管是真是假,是現實還是虛構,這些名字都深深地刻在了我的心裡,他們都曾讓我沉默靜思。他們是為了什麼,我又是為了什麼呢?

荷西,這個痴情的西班牙男人。為了心中摯愛,毅然決然的跑到了沙漠中間去生活。書裡沒有講到荷西和三毛的死別,在簡介中卻是真的直言不諱。我想知道他們死別的經過,但是我又真的希望直到現在他們還在一起。世界為什麼總是那麼殘酷,有情人總不能在最後終成眷屬。三毛因為她獨特的性格和那個深愛她的荷西,能夠做到讓一方水土因為某個人而動容,應該已經是人生之最了但是這樣的三毛,卻也還是失去了荷西,就像那像仙女一樣的沙伊達,在摩洛哥的侵佔之中,還是失去了她的巴西裡。

若是能在一個偶然的瞬間,我們抬眸,親眼目睹了絕世的美景,那必定會伴隨著我們的一輩子。一片景尚且能在我們心中一息長存,又何況是我們親身經歷的事,又或者是親自交往的人。

撒哈拉的故事,最妙之處是會讓你有身臨其境的感覺。我似乎真的能看見那個日日買醉的沙巴軍曹,我似乎能看見巴西裡的自信霸氣和沙伊達的美貌……我不是那麼幸運的人,能夠經歷三毛這樣跌宕的人生,我也沒有勇氣我的人生活成她的灑脫,但是在書中,在看她的書的那短短几個小時裡,我的心似乎真的如小鳥一樣無拘無束過。

有歡有悲,有笑有淚,有滿足有遺憾,有愛情,友情,善意……在離我生活很遠的那個地方,有顆心曾經離我很近。

撒哈拉的故事讀書筆記8

閉上眼睛,想象一下,如果此時此刻的你正站在一望無際的沙漠裡,望著太陽一點一點地沉下去,餘暉將沙漠染成鮮血的紅色,綿延的沙丘無限的延長直至視野範圍的極限,遠處有一個人在如波浪似的沙丘上,牽著駱駝,邊走邊唱著古老的民謠。

你會有什麼感覺呢?

我想如果是我,我也會被感動,但是不會有太大的觸動。在這個科技發達的時代,沒有什麼所謂的美麗能刺痛內心,比起美麗的景色,我更想的是去國家旅館來個泡泡浴。是的,我不會去沙漠體會那樣艱苦到讓人意想不到的生活,我沒有像三毛那樣“草率”的性格——僅憑一張地理圖片就踏上前往沙漠的征途!

對於她來說,這很正常。正如她所說:“我不能解釋的,屬於前世回憶似的鄉愁,就莫名奇妙,毫無保留的把自己交給了那片土地”。

沙漠才是她的舞臺,在沙漠裡她才能展示自己灑脫,豪放的氣質和生活。

比如:在《白手起家》中,三毛的個性是體現的最為完美的地方,在一切東西都沒有的情況下,三毛毫不氣餒,毫不怨天尤人。當她的丈夫荷西不在時,她提水,做飯,討木箱。幹了許多粗活之後,她才體會到生活的不易和艱辛。於是她從往日的生活中走出來,從公主變成了奴隸。但是,在一切都安定下來後,她卻並沒停下來享受。她拾垃圾,撿漂浮物,畫畫······一個由彩色明朗的沙發,棉紙燈罩,陶土茶具,和大株的植物組成了一個晴朗美麗的家出現了!她玩了一次每個人都羨慕的“過家家”,她的生活十分得令人嚮往!哦,她何嘗不是在享受這開創美好生活的過程!

三毛還是一個很強勢的人,她給別人看病,把快死的人也給瞧好了,母羊肚子裡的髒東西也給也被她治好了,給荷西看胃痛,用指甲油給人補牙齒······我就覺得她膽子太大了,要是一不留神真的幹了錯事,就不是小事了,甚至危機人家的生命,我然比較贊同,但仔細一想,在那時那地,如果她不去努力想辦法,誰還會去樂意或能夠幫助或者救助那些人,那些生命?只有她,只有她如此大膽,如此不顧一切,不計後果,如此“醫者仁心”!

三毛不是一個完美的人,但是她的性格我非常喜歡。她活的不累,無論說話做事別人都很喜歡她,因為她有趣,敢想敢做,而且那麼的純真——她是我們眼中永遠的三毛。

撒哈拉的故事讀書筆記9

我曾想,我的童年是小村莊,可是,我走不出它的邊際,無論遠行到何方。就像我追逐著三毛的背影,追逐著那個身在撒哈拉卻總是一副“中國脾氣”的女子,追逐著那個熱愛著餃子,黃瓜炒蛋,駱駝頭骨和遠方的身影,卻永遠追趕不上。

一個傍晚,我倚在窗邊,數著來往人群的腳步,聽著那些我聞所未聞的故事和漫無邊際的話題——通常只有匆匆幾句。直到夜來了,窗外的人群漸漸稀少,偶爾聽見一兩聲樹葉摩擦的聲音和一陣風吹過的呼嘯般的一瞬響聲。這裡,這個城市裡,原來有這麼多我追趕不上的東西。

換一個地方。換一個夜晚。

這個夜晚,我不像以往一樣趕著回家,我將不眠,我要和星星的隊伍夜談,肆無忌憚地在夜晚中行走,我要看夜晚如何靠在月光的背上入眠。我要擎一炳燭光,看它的微光流淌成什麼模樣,然後走街串巷,叩響我曾無意經過的每一扇門窗。再靜靜地等待天明,等待一個更為明朗的早晨。我要拿起撒哈拉的相片,再放下——拿起,放下,這樣反反覆覆。我一向算不得果斷,煙煙雨雨的江南滋生了我優柔寡斷的情緒,於是我只好反反覆覆,開始思考:那些乾燥到汗漬漬的日子裡,那些偏僻而荒涼的沉默裡,那些貧窮又落後的時光裡,到底有沒有流浪的理由,有沒有放棄安穩生活的另一種承諾。答案顯然是:有。

三毛說:生命,在這樣荒僻落後而貧苦的地方,一樣欣欣向榮地滋長著,它,並不是掙扎著生存。撒哈拉——我們倚靠著這最真實的大地,我們行走在著最真實的世界。這片會呼吸的撒哈拉,沉悶的胸膛一起一伏,像一顆心,永遠唱著生命的歌。三毛用文字吟頌了撒哈拉的詩,撒哈拉用永不停歇的生命完美了三毛的流浪。於是那些乾燥的日子裡,衣裳擰出了汗水,毛孔在日晒下更肆無忌憚地大口呼吸著新鮮的空氣;那些偏僻而荒涼的沉默裡,分明有千年之鼓沉悶的響聲,那種呼吸了歷史的響聲;那些貧窮又落後的時光裡,依然有沙漠的陽光從窗子裡照進來,人兒也只要咧嘴一笑,自由地深吸一口氣。三毛也許會在某一天,抬頭看看沙漠的天,沙漠的雲,看看不遠處的鄰居敞開的大門,聽聽鍋碗瓢盆碰撞的聲音,聽聽那些蒙著頭紗女孩顫顫的笑聲,生命的聲音,就是她心的呼吸,她懂得。然後那靈巧的手揮動著筆墨,流淌出一條生命之河,沙漠裡的生命之河,本身就在不停地喘息。偶爾也泛幾層粼粼的波光,那是太陽靦腆的呼吸,反射的點點靈動之意。

撒哈拉,時間像一群飛鳥,從你身邊緩緩飛過,誰知道呢?!城市一座座拔地而起,再一座座支離崩析,只有亙古不變的你,知道迎娶生命的藍天。但三毛的身影終是走遠了,向著她來的方向。那麼,可惜——我再也無法將你拼湊完整了,補綴,粘附,加上適度的接合。駝鳴和猙獰的爆裂聲,自你的巨脣發出。地平線,凌亂散置於古老的無政府狀態裡。在撒哈拉,某個缺失了文字的夜晚,我蹲踞在你左耳的豐饒之角,遠離風聲。數著硃紅和深紫的星星。我聽你的呼吸一陣一陣地顫抖,我凝神傾聽你沉悶的呼吸——像這樣細細地聽,如河口凝神傾聽自己的源頭。像這樣深深地嗅,嗅一種原始的氣息。像這樣,在蔚藍的空氣裡溶進了無底的渴望。這裡,是會呼吸的大地,呼吸裡旋轉著生命的祕密,詮釋著,生命,生活,還有愛。

我想和你一起生活,在某個小鎮,共享無盡的黃昏和綿綿不絕的鐘聲。在這個小鎮的旅店裡——古老時鐘敲出的微弱響聲像時間輕輕滴落。我們會有一棟房子,不大,也許只有兩個房間,其中一個房間中央,有一個磁磚砌成的爐子,每一塊磁磚上畫著一幅畫:一顆心,一副潛水面具,一朵玫瑰。另一個房間,則由你支配,由你寫一堆中國話。而自我們唯一的窗戶張望,任何時候,都有一束陽光。荷西會這樣對三毛說,他的呼吸會急促起來——Echo,我們一起。

高高的帷布掛上了我的窗戶,日光燈上趴著一隻不請自來的蚊子,被呼吸擾亂的燈影和我凝筆細思的深情。城市鐵鑄的地平線,升起了另一個時光的光明。正巧,我合上了《撒哈拉的故事》。

撒哈拉的故事讀書筆記10

《撒哈拉的故事》,是一本散文體小說。由二十篇散文及部分書信組成。

三毛以她在撒哈拉沙漠的親身經歷和生活體驗,講述了她和荷西的愛情及在撒哈拉沙漠工作生活以及如何與撒哈拉威人相處的故事。

故事是平淡的,但讀起來卻頗有深意,妙趣橫生。

三毛是如何做到的?我很好奇。

細讀此書,豁然明白。

一顆有趣的靈魂,無論面對多麼平庸、多麼無聊、多少苦澀,所展現出的都是浪漫、幽默與歡愉。

人說:美麗的容顏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我看到了三毛就是那個萬里挑一。

《故事》發生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離現在不近也不算遠。

給人印象最深的是她和荷西結婚的情節。三毛的清純是如此的美麗,她不需要任何人或用任何形式證明自己,她自身就是一塊閃光的寶石。

她和鄰居的關係,以及啞奴的故事,讓人看到三毛的善良。

還有軍曹、沙崙的故事給人留下深刻印象,並深深地感染著我們。

哭泣的駱駝描述了撤哈拉威人的粗俗、內鬥,相互殘殺。讓人思考,引人深醒。

一個個普通而又深動的故事讓人難以忘懷。

感謝三毛,用她的簡單、純潔、閃亮的思想帶給我們閱讀快感的同時還帶給我們思想。

三毛的價值觀,她的善良以及對大自然的熱愛,至今並不過時,非常值得學習。

撒哈拉的故事讀書筆記11

最後,談談三毛在涓涓細流般的文字中所流露出來的其待人接物的態度:對自然的敬畏和對人的平等。對自然的敬畏應該說是人類的天性,在自然的廣闊與雄壯麵前,人是微不足道的。而人與人之間的平等,則是人類最常忽略甚至摒棄的。從古至今,階級對立,種族仇恨,不知有多少人死於人與人的不平等,而我們至今還心存隔閡。

然而,在三毛的眼中,人與人是不分高低貴賤的。於是,她給文化落後的撒哈拉威鄰居們上課看病,請啞奴來家中做客,為駕照考場旁關押的犯人們送去禮物(三毛寫道:我不看低他們,我自己不比犯人的操守高多少),開車送妓.女回家,與被穆.斯林仇視的天主教女子做朋友。

三毛用行動告訴我們,人都應該心懷平等之心,種族,信仰,膚色,性別,貧富貴賤等等,都不應該成為人與人對立的緣由。

作為一個同志,我所在的群體是社會中的弱勢群體,因性取向造成的歧視、仇恨甚至殺戮在當今世界依然時有發生,應該說,我們對於平等的訴求是強烈和急迫的。然而,現實的情況卻是,我們對於社會上種種不平等的態度卻往往是沉默不語的,逆來順受的,忍氣吞聲的。

我想,所謂平等之心,不應該只是對他人的尊重和包容,也是要為自己的平等權益而勇敢發聲。通向平等的道路絕不是一兩個先行者的披荊斬棘,它需的是每一份微小力量的熊熊匯聚。願更多的同志能夠走出內心的恐懼,為本應屬於我們的自由與平等而勇敢前行。

第一次讀《撒哈拉的故事》後,我寫下了這樣的文字:“異鄉大漠的孤寂和貧瘠,卻孕育出五味俱全的精神盛宴。讀三毛的故事,彷彿自己也置身於撒哈拉沙漠中,與三毛和荷西一起,裝飾新居,幫助鄰里,飛馳大漠,體味孤寂。眼前一片精彩,而內心卻無比平靜,這就是三毛如涓涓流水的文字中所蘊藏的巨大的平凡的力量。”現在讀來,依然覺得自己當時總結得挺好,也以此作為這第二篇讀書筆記的結尾吧,願今後能在書與生活中,體味更多這樣的平凡。

撒哈拉的故事讀書筆記12

第一次讀三毛的書,卻發現已經“喜歡”上了她。

斷斷續續的讀了好久,吸引我的是那在撒哈拉的生活。你可以對著繁華的都市生活說拜拜,前往那人生地不熟的撒哈拉。彷彿能看到你去買菜時那嬌弱的身影,風沙飛舞,你提著一大包東西跌跌撞撞,卻走的那麼堅定。看到了一望無際的沙漠,你和荷西在上面玩的是那麼開心。那份魄力和毅力很難得的是在一個女性身上體現出來。原諒我,我在此書中把你當成了一個“爺們”。撒哈拉的異域風情只有你領略到了,“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應該很壯觀吧。撒哈拉里獨自一人的孤寂也只有你懂的。

替你高興,遇到了荷西這樣一個人。你想去撒哈拉,他便提前去撒哈拉,等待著你。正如你所說,你“瘋”,他便陪你“瘋”。這也正是你堅定的跟隨他的原因吧。那樣的生活,沒有幾個人能堅持下來,你很偉大。沒有聽到你的一絲報怨和退縮。每當有不高興時,你總是開玩笑的一帶而過。這種樂,積極的態度應該是你在撒哈拉里過的滿足的原因之一吧。

撒哈拉的生活是那樣單調,枯燥。但你和荷西卻過成了詩人般的生活。現在回想起來應該是一種不捨和品味吧。嚮往著那樣的一種生活,一日,兩人,三餐,四季。

撒哈拉的故事讀書筆記13

三毛一系列書其實我在國中的時候已經全部看過一遍了,最愛的始終還是這一本撒哈拉的故事。以前年紀小,雖然三毛的說一向有很強的代入感,但是仍然有很多地方沒有看懂,只是單純的羨慕她與荷西的愛情。一別十年再看,也突然明白為什麼為什麼三毛與荷西可以這麼恩愛了,都說兩個太相似的人不適合在一起,但是如果相似的人之間可以互相包容,那麼應該沒有比這更合適的組合了吧。以前看知乎,看見這樣一個話題,什麼樣的女孩才算得上是見過世面。以前沒答案,現在答案就在眼前。國中那會看的時候,沒有後續的書信,覺得撒哈拉真的很浪漫很美好,甚至一度有想過以後去非洲留學[捂臉]現在看,其實真正浪漫的並不是那個戰火連天,文明落後,貧窮困苦的撒哈拉,而是三毛本身的天性以及和荷西的愛情。如果撒哈拉里沒有荷西,我想她的這本書大概就沒有現在看的這麼有趣了。

“每當我想你的時候,就飄來一粒沙,這樣就有了撒哈拉。

每想你一次,天上就掉下一滴水,於是形成了太平洋。”

人生苦短,若能活成三毛這樣,也便無憾。

撒哈拉的故事讀書筆記14

《撒哈拉的故事》,是我最喜歡的書,之所以會喜歡這本書,或許是書中的那些故事是我所期待的生活吧。

《撒哈拉的故事》描述的是三毛與荷西在沙漠裡的所見所聞,記載了他們多姿多彩的經歷,從中讓我深切地體會到了三毛的樂觀、熱情、快樂的心境。其包含有《沙漠中的飯店》、《結婚記》、《懸壺濟世》、《娃娃新娘》、《荒山之夜》、《沙漠觀浴記》、《愛的尋求》、《芳鄰》、《素人漁夫》、《死果》、《天梯》以及《白手成家》這些篇章。

《結婚記》顯示了公證結婚的隆重與簡潔,字裡行間,流露出了新娘為只有一個“駱駝頭骨”作結婚禮物和“走路去結婚”的幸福和自豪。“駱駝頭骨”作結婚禮物,常人會覺得不這卻恰恰顯可思議,其實,示出了三毛獨特的性格!獨特的三毛!!

《懸壺濟世》主要是說三毛做醫生,給鄰居看病的故事。一次又一次,三毛用她奇異獨特的方法,或是用中國藥書上的老法子,給當地人治好了病。甚至有一次,三毛“改行”做牙醫,用指甲油來補人牙齒,而且確實補得那幾個不肯去醫院的病人牙齒都不痛了,足可以咬東西。這件事荷西知道後,“嚇得全部頭髮刷一下完全豎起來,像漫畫裡的人物一樣”,又足以體現出了三毛聰慧調皮的性格。調皮的三毛!

《娃娃新娘》則是整本書中,給我震撼最強烈的一篇文章。它講述了撒哈拉沙漠的一個風俗,就是新娘坐迎親的車時要被車上的男人一直毆打到男人家,而且說:“結婚不掙扎,事後要被人笑的。這樣拼命打才是好女子”。不僅如此,結婚初夜,竟然還公然用暴力奪取一個十歲小女孩的貞操!真的是很令人氣憤,真是不公平啊!憑什麼男人就有權可以霸佔女人,把她們作為自己的玩物?女人又憑什麼要屈服於男人,失去自己的尊嚴?這一切聽起來真是荒唐!撒哈拉人以胖為美也就算了,這只是觀念上的不同,可是男尊女卑這難道也可以算作是單純的觀念的差別嗎?時代是進步的,大概撒哈拉的簡單生活並沒有被影響到,可是終有一天,女人不會再受到壓迫!從這篇文章可以看出三毛是非常痛恨這個風俗的,體現了三毛是一個個性非常獨立的女性!獨立的三毛!!

在《沙漠中的飯店》中,三毛與荷西間的妙語讓人忍俊不禁,尤其是荷西無意發現三毛藏的所謂的“喉片”——豬肉乾很好吃後,竟像小孩子一樣偷了一大瓶送給他的同事,弄得那些口饞的同事一見三毛就不停的故意咳嗽,想再騙豬肉乾吃,還包括回教徒在內!最後,當三毛用小黃瓜代替筍做的“筍片炒冬菇”令荷西的老闆稱讚時,我也跟著樂了起來。“狡詐”的三毛!!

《荒山之夜》中,荷西差點死掉了。看這一個故事的時候,我真是感到身臨其境,被當時的緊張、恐懼的氣氛所打動,也感染了三毛當時的那種恐懼心理,與她同急、同憂、同喜。。。。。。呵呵,三毛的文字渲染力真是非凡啊!

真希望我也能過上撒哈拉的故事那樣的生活啊,不過,這還是比較遙遠的。

撒哈拉的故事讀書筆記15

很早就知道三毛,對她卻不瞭解,看這本書也是因為寢室正好有,閒來無事打發時間用,但是卻沒想到能讓我有那麼多的驚喜,也讓我第一次有了一個喜歡的作者——三毛。我一直相信從一個人的文字中可以看到作者的樣子、她的性格和他所構建的世界,同樣,看這本書,我也能看到三毛和荷西的愛情,以及遙遠的沙漠生活。

對我來說,看文學作品重在他的故事構建上,不論是文學創作還是生活隨筆,其中應該有一個固定的系統,情節的跌宕起伏,結構安排必須能吸引人卻又不散漫,文字最好也能輕鬆而不壓抑,從這些上看,這本書無疑是和我口味的,三毛說過,她是在翻看美國的《國家地理雜誌》時,一種莫名的情感的引導讓她與沙漠結緣的,偶爾我也會默默地覺得,很慶幸她的這種情感,也很慶幸她對沙漠生活的那份深刻領悟。

因為是隨筆,三毛用文字記錄著在撒哈拉的生活,也記錄著撒哈拉人民的生活。

在文中,三毛剛到沙漠時,在滿目蒼黃的陌生地域,跟著荷西,不防備的提著一枕頭的現金到處跑的樣子,最能讓人深刻感受到她不拘泥的性子,也是在最初讓我感到對她有親切感的地方,也正是這樣不拘泥,堅強的性格讓她在這片土地上燦爛的生活著。不適應醜陋的房屋,便用自己的想法改裝,不喜歡鄰居們向自己借東西時的“過分不客氣”和自己去借東西時的“過分生疏”,卻又能一直努力地幫助小孩子們學習、甚至無師自通的做起醫生來,在與偷看海邊的女人洗澡被發現後卻能平靜的說是日本人乾的,這樣的三毛似乎一直用行動來訴說著她對生活的樂觀,她和荷西樸實而深刻的愛情故事,以及她的活潑堅強。從剛到沙漠的不適應,到最後離開的不捨,一直用文字來述說著那份感情的昇華,也讓我在這些生活的瑣事中似乎能看到了一個在夕陽西下的沙漠裡微笑著的他。

這裡是淳樸的,卻也是艱苦的,在炎炎烈日下的沙漠裡四處望不到幾個人,8歲小女孩姑卡便能結婚,人們不敢拍照,因為那會偷走靈魂,生病了不願意去醫院,小孩子也不會認字,往往三毛和荷西一個小小的舉動在這裡都能變得很先進,這裡的人們的落後和無知讓我感到深深的傷感。然而,也正同樣是這樣的落後,奴隸的存在,啞奴一家的悲哀才更讓人覺得無奈。然而,除去傷感和無奈,沙伊達的悲劇卻更加震人心靈,甚至讓人潸然淚下,那麼多人圍觀著,卻沒有人幫忙,大家在看熱鬧,在狂歡,這樣的場景卻更加深刻鮮明的展現了那裡的人們的落後於無知,讓人更有一中“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感受,在這篇文中,三毛沒有描寫戰爭,卻有一種更加緊張的氣氛,讓我們可以不僅能看到,更能深切的感受當時的撒哈拉的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