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文學>

老家屋後的小山散文

文學 閱讀(1.71W)

我的老家位於黃梅縣杉木鄉,屬於典型的丘陵地貌。老家屋後有一小山,方圓不過200米,很小,以致無名。山上栽的都是油松(松樹中的一種),樹幹關節處愛出油,外形都不好看,主幹歪斜的多,身材好看的少,遠不及地上的草美。

老家屋後的小山散文

春天到了,小草怯生生地從土裡鑽出來,探著稚嫩的腦袋瞎逛,似乎向人們宣佈它來了。春雨到了,小草伸著懶腰,打著哈欠,似乎告訴人們它喝了雨水就能一下子長大。春風到了,小草舒活筋骨,開始隨風起舞了,似乎告訴人們此山它最牛。清明節後,漫山皆綠。 村裡的小朋友最愛此山,經常來此遊戲,跳皮筋、鬥雞、老鷹抓小雞是孩子們的最愛,累了便在草地上休息,或坐或臥,也有靠著歪脖子松樹休息的。現在回想起來,單調的童年依舊其樂無窮。小草也在孩子們的歡笑聲中茁壯成長。

夏天來了,山草愈發茂盛。快放暑假,草叢中有蛇出沒,大人怕孩子受傷,都不要孩子到草叢中玩。可孩子們就想冒險,等大人下田畈做農活去了,便呼朋引伴地來到後山。為了防蛇咬,大的孩子拿著棍子在前面帶路,小的跟在後面,像一個小分隊在林中尋找鬼子,既緊張又激動。偶爾也看到蛇,幾棍子下去,就把蛇打死了,然後用棍子挑著,像抓到了鬼子一樣,自豪地圍在一起,欣賞著戰利品。有時大孩子也愛使壞,忽地將蛇猛一抖動,嘴裡大喊:“蛇活了”,孩子們像麻雀一樣四散,膽小的居然哭起來,惡作劇者便大笑,不一會兒孩子們也笑了,連哭鼻子的眼淚還沒幹也跟著笑起來,每每想起,暖流依舊。當然能在松樹上捕到蟬的肯定最威風,亦是孩子們心目中的英雄。

暑假結束了,也就進入了秋季。秋風吹,草兒黃,一場秋雨一場寒。漫山的野草,被秋風吹乾了水分,日漸消瘦,整個身子在瑟瑟發抖,被秋雨澆變了顏色,日漸枯黃,沒有一點活力。但是到了週末,小山依然是孩子們的戰場,各自拿來茅柴刀,割下秋草揹回家去當柴燒,我們當地人把這些枯草叫茅柴,燒出來的飯菜香甜可口,更難忘的就是做飯燒火時,放個紅苕在灶裡,等飯香了,拿出來吃,那才叫香甜可口,比現在超市賣的薯片好吃多了。

朔風到了,小山就只剩下奇形怪狀的.松樹在風中顫抖著,偶爾也隨風擺動著枝丫,笨笨的,一點也不美。只有下大雪才好玩,儘管很少有兔子關顧,但打雪仗就足以讓村裡人樂上一陣子,先是孩子們堆雪人打雪仗,大人在旁邊看,旋即就有大人幫忙打“冷槍”,最後,全村男女老少,只要在場的全上陣,場面頓時壯觀起來了,間或也有被雪球打哭的,沒有人去理會,也沒有人去罵人,雪仗還在爽朗的笑聲中繼續。

每當夜靜時,泡上一杯茶,回想兒時的小山,心久久不能平靜,暗下決心:珍惜當下,好好工作,好好生活。

每次回老家,我一定去看看屋後的小山,看看我兒時的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