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文學>

教學隨筆國小數學案例

文學 閱讀(3.13W)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都知道隨筆吧?隨筆是一種散文體裁,也可以是聽課、讀書時所作的記錄。為了幫助大家更多的瞭解隨筆,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教學隨筆國小數學案例,歡迎閱讀與收藏。

教學隨筆國小數學案例

教學隨筆國小數學案例1

孔企平教授在今天的講座中提出了一個關於課堂問題的新觀點:“大步提問”。何謂“大步提問”呢?按孔教授的說法,“大步提問”是需要學生展開思考的,有一定挑戰性的問題,它在一節課中往往處於中心位置,且一節課中一般只有一到兩個“大步提問”的問題。他說課堂上如果沒有“大步提問”,課堂就會比較瑣碎,只有藉助“大步提問”,才能組織學生開展一些大的活動,學生才能在充分思考的基礎上,充分討論、交流,思維才能得到比較好的發展。

由於孔教授是穿插在其它內容中談的,不是很清晰,因而,聽後總感覺話說得不是很透,回來後圍繞著孔教授的觀點也做了一些思考。我認為可否從以下幾個層面來理解“大步提問”的觀點。

第一個層面,“大步提問”是改革當前課堂的需要。

傳統的課堂中最常見的教學方式——“小步子”,即心理學上的“搭腳手架”,通過一個一個臺階,幫助學生一點一點地理解需要學習的新知識,這樣做的好處是學生能在教師的幫助下迅速、準確地掌握需要學習的新知識,但同時也存在一個嚴重的問題,由於學生的學習缺乏挑戰性,思維發展受到很大的限制,自然也就難以真正提升他們的思維水平。

第二個層面,“大步提問”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需要。

學生學習數學不僅僅是理解、掌握知識,更重要的是在此過程中,藉助有一定思維含量的“大步提問”,通過獨立思考、討論交流等數學活動,逐步錘鍊了他們的數學思考,滲透數學教育價值。

“大步提問”思維跨度大,不可能每個孩子都能迅速地解決,這必然會有效地調動他們自身的思維潛力,同時,個體之間的思維差異也為他們交流提供了可能,最終必然會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

第三個層面,“大步提問”是提升教師教學能力的需要。

要想在一節課中設計一至兩個“大步提問”,教師必須要有精心的設計,而精心設計的前提就是對教材與學生的深度挖掘,只能深入挖掘教材的蘊涵的數學價值,深入瞭解學生的學習心理,提出的問題才有針對性、深刻性。同時,駕馭“大步提問”也需要教師有超出常規的課堂教學能力。以上兩個方面清晰地告訴我們,課堂中的“大步提問”必然會有效地促進教師教學能力的提升。

教學隨筆國小數學案例2

在教學中既要根據自己的實際,又要聯絡學生實際,進行合理的教學設計。注重開發學生的思維能力又把數學與生活實際聯在一起,使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使教學設計具有形象性,給學生極大的吸引,抓住了學生認識的特點,形成開放式的教學模式,達到預先教學的效果。

給學生充分的思維空間,做到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相結合,重視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培養;合理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注重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推動學生活動意識。

在教學中提出質疑,讓學生通過檢驗,發展和培養學生思維能力,使學生積極主動尋找問題,主動獲取新的知識。

利用合理地提問與討論發揮課堂的群體作用,鍛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達成獨立、主動地學習、積極配合教師共同達成目標。

教學隨筆國小數學案例3

一、速度、時間、路程三者之間的關係的整合教學:

1、口算這一節,過去已經多次接觸,本班大部分學生都已經熟練掌握,兩課時的教學時間過於充裕;另外,為了更充分地利用主題圖的資源,我將速度、時間、路程的概念及速度的表示法提前教學,並在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第一次初步滲透三個量之間的關係。

2、筆算教學置於具體的問題情境中,利用學生熟悉的交通工具的速度為媒介,引出筆算內容,學生自主探索筆算方法後,重新審視問題,對比問題,從而發現共同點:速度×時間=路程。至此,教材上還沒有出現這三者之間的關係。

二、積的變化規律,早在三年級時,教材上曾見過類似規律的探索,但當時學生的發現只限於表面現象的觀察,由於沒有明確的引導,學生的思考不能得以深入,這可能就是初次接觸。本單元在教學這一內容之前,教材上安排了兩道有關練習。練習之初,放手讓學生自我發現,但效果不盡人意,為了能解決這個問題,我利用照樣子寫一寫的形式,讓學生先寫後說,兩次練習後,學生雖然還沒有形成完成的知識塊,但有不少學生已經會用自己的發現去解決新的問題。

面對教材提供的資源,重新整合教材進行教學,我感到這樣處理有一些好處:

一、節省了教學時間,增大的課堂教學容量,本單元教材上安排了9課時的教學時間,可進行整合後,如今我只用了7課時就基本完成了這一單元的教學任務,省下的時間就可以對一些內容進行深入拓展:比如,速算是一個學生非常感興趣的內容,考慮到學生的興趣,教學中我就另外安排了一節課進行速算規律的探索。

二、利於學生系統的掌握知識,教材編排本身就已經考慮到這一因素:系統呈現知識,但在具體的單元內,為了體現知識的先易後難、循序漸進的特點,有些知識點在編排上系統性不太強,教學起來總感到知識間是一塊一塊的呈現的,但進行整合後,不少知識點都融合在一起,形成密不可分的知識鏈。

三、利於瞭解學生“原生態”的思維情況,孩子雖小,但班上總有一些孩子學習習慣特別好,每天都能提前預習新的內容,這樣一來,課堂上每教學一個新的內容,這些學生就成了老師的代言人,課堂也容易從教師講滑向優生講,不利於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可對教學內容整合後,每一個學生都站在同一起跑線上,每當出現問題,只有自己想辦法解決,雖然這一過程相當困難,但這確實是學生自己的智慧,值得肯定。當學生們自己發現積的變化規律並用非常準確的數學語言概括: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擴大或縮小几倍,積也跟著擴大或縮小几倍,此時學生的興奮是發自內心的。

不過,這樣處理後,也讓我感到一絲遺憾:沒有完整的'課堂教學,感悟不深。比如,教學積的變化規律,由於提前孕伏,這節內容是分段進行,當到達教材安排的內容時,大部分學生已基本掌握了這些內容,新授課也就沒了“新”的感覺,只是讓學生利用發現的規律解決問題而已。本來我想在這課上有所創新,看來今年是沒有希望了。

教學隨筆國小數學案例4

一個學期的國小一年級數學教學將要結束,在教學中我感到新課程下的教材,大多是圖文並茂,形象直觀,富有童趣,給學生的教學帶來了一定的生機和許多創造的空間。在教材中,編者煞費苦心在大千世界中尋覓捕捉國小數學的精彩鏡頭,並從中選取具有特定數學資訊的現實背景,再根據班級、教學目的為兒童學習數學創設有趣、有用、可操作、可探索的數學情境。那麼,如何根據學生生活經驗利用好這些情境,值得我們教師探討。我們教師應該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在尊重教材、用好教材的基礎上,合理的改編、拓展、深造教材,使教材更能充分、有效的為教師服務。

1、用好教材

新入學的一年級學生年齡小,閱歷淺,無意注意佔主導,觀察能力有限。他們最初的觀察是無目的、無順序的,只是對教材中的插圖、人物、顏色等感興趣,不能領悟其中蘊藏的數學知識。在教學中我尊重他們的興趣,先給他們一定的時間看,接著,再一步一步引導他們觀察,將他們的注意引入正題,按一定的規律去觀察。

例如,在教學“1~5的認識”時,一幅生動的圖畫把學生帶到美麗的動物園。學生馬上被畫面中的人物形象、色彩及熱鬧場面吸引住了,非常高興,津津有味地看起來。這時教師不急於把準備好的數學問題提出來,牽制學生的注意力,而是給他們一定的時間隨意看自己想要看的,還可以說說圖上有什麼。當學生的好奇心得到滿足後,教師再提出要求:“這裡還有許多數學知識呢!圖上畫的是什麼?各有多少?你們找一找。”把學生的興趣引到數學上,讓他們帶著問題去觀察,此時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所提的問題上,自覺地按老師的要求觀察,老師適時地指導觀察的方法,有意引導他們按順序觀察。他們非常認真,很快就找到了從數量“1”到數量“5”所表示的物體,如“一頭大象”“一位老師”“一個太陽”。經引導又說出“一幅畫”“一個動物園”等多種答案,使觀察更深入。這樣分兩個階段進行觀察,先讓學生看自己想看的,再按要求深入觀察,符合低年級學生的特點。隨著年齡的增長,對觀察的要求逐步提高,使他們的觀察漸漸地由表及裡,由粗到細,由區域性到整體,學會了觀察的方法。

再如,“10以內的連減”教材例題圖是4只小雞站在一位小朋友面前,另外4只兩批離開,一年級的同學不容易看出總數。教學時就可以把靜態的小雞做成動態的,這樣學生就能自然的說出連減的算式和步驟了。

2、改編教材

新課程下的數學教材,雖然是經過專家精心打造,編者們力求選用那些不同地區學生都熟悉的例子與情境。然而,由於地域、文化的差異,學生背景的不同,教材不可能適應每一個學生。所以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打破常規,改編出合適自己班級學生的的例子與情境,使其更加的符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從而提高教學效率。

例如,人教版一年級上冊《認識鐘錶》中小明的一天。這裡的作息時間未必符合教師所在班級的作息時間,所以我根據自己學校的作息來重新安排這裡的時間點,並把學生在校各個關鍵時間點的照片放於多媒體中給學生展示出來。這樣不僅能引起學生的興趣,還能無形的滲透時間觀念。能讓學生明白什麼12時等,到底是一天的什麼時候。

再如,“1—6的認識”,教材中認識3、4、5、6數後,分別出示用小棒擺的三角形、正方形、五邊形、六邊形。教學時我改為讓學生用指定數量的小棒擺出自己喜歡的圖形,也可以模範課本擺。由於答案多樣化並且由學生自己決定,學生操作中就表現的趣味黯然,有能鍛鍊學生的想象能力和獨創性。

又如:在教學加法的初步認識時,為了使學生充分感知加法的含義,我大膽突破教材束縛,捨棄了教材中提供的紙鶴的情景圖,而是藉助於學生熟悉的學習用品鉛筆和橡皮,創設了將兩部分鉛筆和兩部分橡皮合起來的情景:然後老師讓學生用語言描述剛才所看到的情景。創設這樣的情景,不僅因為這兩種學習用品是學生熟悉的事物,能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更重要的是,通過老師的幾次“合”,能讓學生直觀地感覺到:把兩部分物品合起來要用加法,這樣結合具體情境,能使學生充分感知從日常生活的事例中抽象出數和符號及加法算式的過程,既符合課程標準的基本要求,又有利於學生對加法含義的理解和掌握。

3、拓展教材

拓展教材就是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資源,挖掘教材隱含的培養學生能力的因素,對教材內容進行拓展、引伸。如教學實驗教科書一年級上冊第109頁“用數學”,我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情景圖進行引導:圖上的小朋友在幹什麼?你能提出什麼數學問題?同學們很快就會說出“水裡有 8 人,岸上有 6人,一共有多少人?”能列出一個怎樣的算式?“8 + 6 = 14”。這時,問題已解決,完成了教學任務。本已該結束教學。而我卻又問:“求一共有多少人?除了可以按水裡和岸上來算,還可以把這些人分成怎樣的兩部分來算?”學生紛紛發表見解,有的說可以按男女生性別兩部分算,有的說可以按老師和學生兩部分算,還有的說可以按有游泳圈與沒有游泳圈來算等。這樣,充分挖掘了教材資源,不是“照搬教材”,而是“活用教材”。同時,培養了學生從多角度觀察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現在新理論認為,教師不應該只是被動的課程執行者,而應該成為課程的開發者、創造者。但是,不是說是每一位教師可以隨心所欲的改編教材。教材凝結了大多權威專家的智慧,我們應該是要用嚴謹的態度去審視教材,開發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