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文學>

《萬物簡史》高中生讀書筆記範文

文學 閱讀(2.16W)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書筆記了。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讀書筆記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萬物簡史》高中生讀書筆記範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萬物簡史》高中生讀書筆記範文

  《萬物簡史》高中生讀書筆記1

看到這書的名字,給我的第一印象是這本書的內容一定很龐雜。因為以前也有讀過好些科普類的書,能夠將書的名字寫成“萬物簡史”的,這就是第一本了。大學以前有看過好幾本霍金的書,總體上,他的書傳說中很淺顯,但是要是認真讀下去,會發現還是很複雜的,並不是那麼容易就能夠理解。

我原以為這本書也會很複雜,但是翻開目錄就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它沒有給出那種十分前衛的名詞,諸如“選擇歷史”、“弦理論”、“表象奇蹟”之類的名詞。而是一些很平易近人的如“愛因斯坦的宇宙”、“歡迎來到太陽系”之類的短句。作為一個物理系的學生,我意識到這將是一本更接近我們普通人的書籍。

首先要承認的是我沒有將這本書全部看完,所能說的也不是全面的。

看到這本書時,它確實給了我一種不一樣的感覺。他沒有用一套非常嚴密的邏輯給你講訴一個十分深刻的道理,而是從很多側面讓你瞭解一段歷史,一個故事還有一個事實。

它會給出很多相關性的描述,我覺得是非常生動的。比如,其中有段關於牛頓的描述:他聰明過人,而又離群索居,沉悶無趣,敏感多疑,注意力很不集中,幹得出非常有趣的怪事。

並沒有像傳統教科書中那樣:聰明好學,勤奮努力,18歲就進入了劍橋的三一學院,二十幾歲就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讓一切看來都是那樣的順理成章,而科學家的形象就是坐在一間小屋裡冥思苦想,最後得出了驚世結論。

其實生活中每個人都是有個性的,但是很多時候在教科書上一些個性就被磨滅了,留給人的印象就是各種職業形象。

另外,“萬物簡史”中也體現了科學研究中的困難與艱辛。那段關於1735年法國皇家科學院的祕魯遠征,讓人體會到了兩個世紀前的讓人感受到了法國人的堅強。而富蘭克林不顧危險去放風箏,也讓我看到了美國人的執著。而這點是很可貴的,因為科學研究確實是一件耗時間、耗精的事情。然而我們中國學生對這方面的接觸的並不多,通常情況下,我們的學習模式是先看看公式,再看看推倒過程,最後把兩個都記住就行了。

而在科學研究中這樣的態度是不太好的。一個人一生的科學研究中很難總結出很多的公式、結論,原因就在於其中的複雜性,而這個正是經常被我們忽視的,我們需要了解其中的複雜性,這樣才能在將來的科研道路中克服重重困難,而不是半途而廢。

其中有一段故事讓我印象深刻,那是在一次公開課上看到的。大致是這樣的:斯特恩老先生在聽了一次報告會之後,決定去驗證空間量子化。於是他就找了博士生蓋拉赫和他一起去做實驗。結果是花了八個月的時間,依舊是沒有結果。經費不足,再加上一戰戰敗,德國的各種物資十分缺乏,日子過得也是相當清苦。最後還是再一次偶然中才發現了結果,可貴的是他們堅持了下來,這就是著名的Stern—Gerlach實驗。

而本書關於對生物知識的講解也正我所欠缺的,尤其是在最後它提到的一句話“一個星球,一次實驗”,讓人很觸動。當我們身邊的物種都消失後,我們還能走多遠?我們人類佔有了地球上絕大部分的資源,但我們給了其他物種多少空間?

也許生命的奇蹟不在於一個物種的繁榮,而是一群物種的'興盛。

  《萬物簡史》高中生讀書筆記2

最初從同學那看見這本書,我一點興趣都提不起來。因為根據認識,某某簡史,總是一堆的亂七八糟詞彙加深奧難解或者是屁話一堆。既然他推薦說不錯,我就拿回來看看。

吃過晚飯,翻開書目,喲,內容還很廣泛,從巨集觀到微觀都有涉及。翻翻幾頁就想到頭睡覺。擱置一段時間想起來就翻翻,後來到漸漸進入作者的世界,發覺自己進入了一個全新,從未接觸過的新奇思想世界裡。

《萬物簡史》從巨集觀到微觀,大到宇宙,小到微生物,從現有的考古,考察資料中客觀的闡述世界的起源,推測儘可能的情況。儘管還不慎完善。從宇宙初起細胞的生長,經過各種惡劣的環境繁殖、毀滅、變遷,變異到現在我們所看見的萬花世界。有資料也驚人的提出一個觀點,我們人是微生物的寄生體,為什麼我們人會存在?那是因為這些微生物允許我們存在,所以才存在。這真的顛覆了我以前一直以來認為是人主宰世界的觀念,具有很大的衝擊力。從頭到腳看下來,我認識人的渺小,世界的浩大,微生物的精細,萬物的如此巧合存在。

在簡史裡推測的各個例子中,人們孜孜不倦的探索事實的真相。他們在探索世界真相,而我也在同時觀察這些推動歷史程序,或者說是還原古代真實世界原貌的人們的共同點。可以有兩點是很明顯的:(1)這些人家境都不錯,有些甚至是伯爵。當然,要做考古,探尋類的工作必須不為金錢所累。大的大千世界,那些偉人們,家境都還不錯,這樣才能安心的去追求自己嚮往的學科。所以想要成事,先要有資本。(2)大多有些怪癖,小的,大的不一而足。現在大家說的天才大都異於常人,所以我們生活中那些不一樣的人才更有可能推動世界的發展,因為固執,因為專一,沒時間去考慮世俗紛擾,自然的單純的有些要命。卻也有更多的精力去專注一件事情,並做出成就。而我們大多數的人,都是普通一族。

在書中有這樣一個比喻,如果從宇宙開始到現在算一天24小時的話,我們現在瞭解的,所謂的最長曆史也不過十幾分鐘的時間。可知我們存在是如此的幸運而又渺小。而對於未來,或許過個幾十億年,我們人類不幸的沒能通過設定的重重障礙,消失了。另一種生物取代我們繼續生存下去。延續下去。那,想想現在生活中的紛擾,又有何可計較的?不過是滄海一粟,何不盡情而活呢?“人生得意須盡歡”,想得開,看的遠,摒棄雜念,生活會如初開的花朵一般絢麗,鮮豔奪目。

  《萬物簡史》高中生讀書筆記3

今天有幸重新再回顧一下國小時看的一本著名科普著作——《萬物簡史》。他的作者比爾布萊森的幽默直白至今我還記憶猶新,“你不會和另一個世界的你握手,因為和反物質的你握手會發生湮滅,然後你們都會消失。”這樣的表述使我在小時候也能很好地理解物質和反物質作用之後的關係。說道宇宙的起源,術中這樣比喻“其實我們個體都是由電子組成的,如果把我們身上的電子一個一個夾出來就會變成一堆灰色的灰塵了”是多麼的直白和簡潔。

作者用清晰明瞭通俗易懂幽默風趣的筆法給我們展現了宇宙大爆炸到現代的各種妙趣橫生的故事。從小時候疑問地球模型是怎麼可以切出四分之一看到地球的核心到人類對地球的環境汙染;從動物進化的精彩到人類對動物的濫捕濫殺;從人類社會的茹毛飲血到現代戰爭的殘酷。《萬物簡史》讓我重新認真的思索起“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要到哪裡去”的千古命題,我的回答是:“我”也是“我們”,“我們”是“生命”,生命之舟必將駛向光明美好的未來——回顧四十多億年的生命史,我有理由堅持這條信念。“

”一個星球,一次試驗“。我想對待對待生命的最好方式,一是珍惜她的美好,二是要為她創造更多的價值。我們——人類,應當自求多福,好自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