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文學>

舌尖上的故鄉經典散文1500字

文學 閱讀(3.08W)

前一段時間,我去東北學習考察十來天,感覺很累,疲於奔波不說,那菜餚也讓我食不甘味,不是說菜品不好烹飪技術差,而是吃不習慣。飲食的地域差異很大,每次外出總需要適應。而根植於我舌尖揮之不去的滋味,還是家鄉那些地道土菜,小盤小碟看上去或許並不起眼,但往往那裡才有最本真的風味,原汁原味,最熟悉的莫過於舌尖上的故鄉。

舌尖上的故鄉經典散文1500字

老雞湯歷來是滋補的佳品,炒米是將糯米炒熟後隨即可食用的乾貨,也被稱為我國最早的快餐之一。這兩樣看似不搭界的食物被聰明的故鄉人一組合,就變成了一道特色名菜。許多外地人覺得這種吃法好奇怪,可越吃越香,越吃越有味。

雞湯是隨時可以享用的,但炒米這種具有地方特色的食物還是要在春節前後才比較多見。米是事先經水浸泡過的,為的是炒制後更加酥脆可口,遇到講究的人家,還要將浸泡過的米再放在臘月的寒夜裡凍一凍,這項技術的關鍵是,要將米的外表凍裂,而又要保證米心不完全凍開,否則,吃起來就沒有了嚼頭。柴火燒旺後,主婦們一手握著小小的竹笤帚,另一隻手先是往鍋裡灑一點香油,為的是不粘鍋,緊接著,再抓一把經過充分準備的糯米灑到鍋裡,竹笤帚就在鍋裡一刻不停地炒動起來。還有一種不放油的炒法,稱為素炒,技術上要求又高些,只有經驗豐富的`主婦們才能掌握好那火候。到了起鍋的時候,只見炒制的人快速地放下笤帚,又抄起小鐵鏟將已微黃的炒米起了上來,待火熱退去後,旁邊的人就趕緊將炒好的米盛入鐵箱裡密封起來,以免回潮就不好吃了。

老雞湯泡炒米這道菜餚的雞湯用料也有講究,必須是本地的土雞做出來的湯味道才純正,火候也要把握,大火燒開後必須小火慢燉一個半小時左右。用砂鍋盛裝正在沸滾的老母雞湯與用藍邊碗裝的酥脆炒米分別放在了客人的面前,客人們用小勺將炒米盛入自己的湯碗裡,就著鮮美滾燙的老母雞湯,待炒米還沒有完全泡化時就開始品嚐。一碗吃罷,再添湯盛米,如此反覆,熱騰騰的老母雞湯泡炒米往往會將飯桌的氣氛引向高潮。

一些離開安慶去了外地生活的人,每年回家過春節老雞湯泡炒米是一定要吃的,吃過後還不忘讓父母準備幾袋炒米帶走,畢竟在異地他鄉雞湯好找炒米難尋。身在千里之外的小家庭中,燉好湯,泡上炒米,舀起一大勺放進嘴中,滿口的全是家鄉的味道。

小碟裡多是鹹菜。醃漬的辣椒、蘿蔔、白菜、豇豆、黃瓜甚至一把山芋藤條,都做工精緻,搭配考究,拌以生薑蒜子,熱鍋上翻炒幾下,澆幾滴麻油,紅椒翠葉,入眼清爽,入口蹦脆,是上等開胃的佳品。初冬時節,腐乳要準備了。自制的豆腐,溫潤如玉,切成均等的小方塊,擺放在平整的稻草莖上等待黴變,一週後待長滿了白絨絨的外衣,新鮮豆腐到腐乳的蛻變算基本完成,覆上預先磨好的辣椒醬,澆上麻油就可以食用了。這種看似簡單的食品,每家出來的口味卻千差萬別,一百家是一百家的味道,絕無雷同。甚至不同時間出自一人之手的,味道也大相徑庭。箇中原因,除原料豆腐外,與溫度溼度環境甚至個人手法都有關係。奇怪的是,即便味道不佳變質發臭也歪打正著,合了某些人的口味,這便是臭豆腐大受歡迎的原因。

剛品嚐過時令食品端午粑,新收小麥獨有的清香還在脣齒之間。安慶端午粑所用麵粉通常是自家種的當季小麥,形似手掌大,一面因發酵而突起,裡面無任何餡料。端午節前一天晚上,女主人就開始製作粑:先在麵粉中加入酵母,再將麵粉加水和成麵糰,麵糰上勁後,放置在盆缽中,蓋上一塊乾淨的棉布,既防灰塵蟲蟻,又為麵粉發酵保溫。第二天早上,麵糰完全發開,即可正式做粑。圓麵餅上蒸籠後,被架在大鐵鍋上,通常要架上五六層蒸屜。在鍋裡坐上水,然後開始用大火燒水蒸粑。十幾分鍾後,發酵後的麵粉清香從蒸籠裡冒出來,溢滿了廚房。在安慶,當季小麥通常在端午節前一個月收穫。吃上一口新麥做的粑,嘴裡充滿清新的麥香,心裡也充滿辛勞之後的豐收喜悅。

現如今,生活好了,即便豐美大肉或時令蔬菜,與舌尖上記憶的滋味也相去甚遠。於是咂巴著嘴尋思:菜還是那道菜,烹也還是那道烹,到底是味道真的變了,還是時位之移人呢?一直在尋找著那個味,那個說不清也道不明的味,那個味裡除了油鹽醬醋,應該還有那塊土地的氣息,以及由時間和記憶碎片拌和出的綿綿鄉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