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文學>

四大名著讀書筆記

文學 閱讀(2.99W)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這時候,最關鍵的讀書筆記怎麼能落下!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讀書筆記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四大名著讀書筆記,歡迎閱讀與收藏。

四大名著讀書筆記

四大名著讀書筆記1

《水滸傳》是一部非常經典的中國名著,與它相媲美的尚有《紅樓夢》,《三國演義》,《西遊記》,號稱"中國四大名著"。《水滸傳》它真實地形貌了宋代農人反叛,生長和失敗的全程序,揭發了封建社會的黑暗和糜爛,及統治階級的罪行。它以精良的藝術形貌本事,顯現了中國封建社會中農人反叛的孕育發生,生長和失敗程序的一些本質方面,分析造成農人反叛的底子緣故起因是"鋌而走險"。

《水滸傳》寫豪傑們走上抵抗的蹊徑,各有差異的緣故起因和差異的情況,但是在鋌而走險這一點上,許多人是共同的。如阮氏三雄的造反是由於生存不下去,他們不滿官府的剝削,積極加入劫取"生辰綱"的辦法,從而上了梁山。解珍,解寶是由於受地主的掠奪和迫害起而抵抗的。魯智深是個軍官,他嫉惡如仇,好打不平,因此造成和官府的牴牾,結果被逼上山落草。武松出身都市貧民,為打抱不溫和報殺兄之仇,屢遭陷害,終於造反,勇猛地向統治階級舉行打擊。他是從血的'輔導中覺醒過來的。

水滸一百零八將,人物形象中令我影象最深刻的是"智多星吳用"和"天孤星花和尚魯智深"。"智多星吳用"反覆獻策:吳用為晁蓋獻計,智取生辰綱,用藥酒麻倒了青面獸楊志,奪了北京大名府樑中書送給蔡太師慶賀生辰的十萬貫金銀珠寶;宋江在潯陽樓念反詩被捉,和戴宗一起被押赴刑場,快行斬時,吳用用計劫了刑場,救了宋江,戴宗;宋江二打祝家莊失敗;第三次攻打祝家莊時,吳用利用雙掌連環計攻克祝家莊。宋江鬧華州時,吳用又出計借用宿太尉金鈴懸掛,救出了九紋龍史進,花和尚魯智深。一生屢入迷算,屢建戰功。受招撫被封為武勝軍承宣使。宋江,李逵被害後,吳用與花榮一同在宋江墳前懸樑自盡,與宋江葬在一起。真不愧為"智多星"呀!"天孤星花和尚魯智深"是一位非常坦直,暴烈如火,卻俠骨柔情,殺卻惡人為的是救貧困人於水火的真男子,豪傑人物。他通常在人們眼前目今體現出一副粗魯,霸道。可他到了出生入死的時間可絕不闇昧,揮著62斤重的禪杖上陣殺敵。

讀了這本書我瞭解了中國古代的歷史,水滸豪傑們的抵抗精神和封建社會糜爛的一壁。這的確是一本非常耐人尋味的一本書。

四大名著讀書筆記2

紅樓夢的一回講了在大荒山青埂峰下,有一塊無才補天的頑石。凡心大熾,想要享受榮華富貴,雖然會瞬間樂極生悲,物換人非,打掃偷來是一場夢,萬竟成空,但也願意前往。他於是被帶到了昌明隆盛之邦。在西方靈河岸上三生磅有一株降珠草,因為每天以甘露灌溉,降珠草得以久延光明。後來受天地精華,又得雨露滋養,得以脫去草胎木質,換成女人形體。在下凡前,對警幻仙子說,要用一生的眼淚還他。

曹雪芹在第一回就寫出了賈寶玉,林黛玉的由來,為後來的事情做鋪墊,也描述了林黛玉愛哭的性格,賈寶玉頗為乖巧的性格。用僧人的話說出了賈家一時的興盛,繁榮的景象。而後來物換人非,萬鏡成空,最後衰落,敗亡的結局。給人以暗喻,不禁讓人傷感。

在一些大致相同的事件上,作為情節,也寫得各有特色,別有一番滋味。比如;賈家每人住的小院,每個人的穿著,外貌,行為舉止,神態等。讓我眼前一亮。

紅樓夢還成功刻畫了人物的.內心世界。方法有兩種;一是通過人物的一句話,一個笑,一個動作,點出了人物的心理狀態,心裡想法。比如;黛玉去看寶釵,遇到寶玉卻數落下人,心裡卻想說寶玉而不好明說出口,便用這種方式。點出他嬌慣,心重的心裡特點。

四大名著讀書筆記3

《母親》這篇文章的主人公是一位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母親。在一個殘酷的日子裡,母親去世了。“我”十分痛恨心臟病,它居然這麼快就奪走了那麼健康,那麼有活力的母親的生命。前幾天母親還準備登臺演出,人們都說她能活到95歲,沒有想到她才84歲就飄然而去,她遠遠沒有活夠呀……“我”捶足頓胸問蒼天,這是為什麼?……

在這篇文章裡,我體會到了失去最親最愛的人那種痛不欲生的滋味。

的確,母親,是愛的代名詞,想起母親,總會給我們溫馨的感覺。母親無私地愛著兒女,奉獻著自己的一切,卻不求兒女的任何回報;想起母親,總讓我們不自主地想起孟郊的《遊子吟》,“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母親是這個世界上平凡的一員,卻又是平凡之中的偉大者!為了我們,她頭上添了無數的白髮;為了我們,她慈祥的面孔上佈滿了皺紋;為了我們,她慢慢地衰老。當她離開人世之時,唯一想看到的.依舊是我們的面孔!她沒有眼淚,只有微笑!因為我們的生命就是她生命的延續!她渴望在我們的生命中得到永生!

四大名著讀書筆記4

今年暑假,我又在圖書館中借閱了陪伴我的童年的一本書—三國演義!這本書講述的是三國時期魏、蜀、吳之間的戰爭,最終晉國奪取天下的故事。這本書中刻畫的個個都是英雄豪傑,但書中令我有深刻的感受的只有幾位。

首先是諸葛亮。他本是山中的一個隱士,後來經過劉備的真誠邀請,才出山擔任劉備的軍師的。他出山後,一直為劉備出謀劃策,每次蜀國經典的戰役都是經過他的指揮才會成功的,比如草船借箭、火燒赤壁、空城計等等。而且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還十分忠誠,鞠躬盡,死而後己,因為有諸葛亮,劉備才能從一個無名之輩變成蜀國君主,與其他二國爭奪天下!

第二是趙雲,當年曹操帶領百萬大軍襲來,他為了能保住劉備的家人安全,不惜用他那強大的武器,單槍匹馬,殺死曹軍數位猛將,幾十位兵士,令曹操看了還不禁讚歎說:趙雲真是勢不可擋呀!趙雲那種勇猛、忠於主公的精神一直銘刻在我心,我想:當年劉備有這麼好的武將,為什麼會取不了天下呢?

第三是劉備,他從當年的.桃園三結義就可以看出他的有情有義,在之後的戰鬥中有看出他富有愛心,當年曹操打的他落花流水,棄城敗逃,而他在逃跑路上還關心著老百姓,讓他們與他一起走。真是他這樣的性格,導致他日後總以仁義待人,成就霸業!不過人無完人,金無足赤,劉備有一個缺點,也是他的優點—重情義,在關羽被東吳所殺時,悲痛欲絕,不聽勸告,導致進攻東吳時被火燒連營,西蜀實力大衰,令日後的北伐都不能成功!

還有一個人,就是劉阿斗,因為他這個不爭氣的帝王,令諸葛亮北伐屢屢遭到阻礙,在諸葛亮死後,他沉迷酒色當中,寵幸宦官,又走上了當年東漢平帝的老路,最終導致蜀國被滅在了晉國的手上,我想,如果當年劉備晚死一點,立次子為帝,恐怕漢室就能復興,天下就將重新落入漢室之手!

暑假重讀這本書,令我明白了許多:劉備讓我明白了對人要仁義,趙雲讓我明白了對人要忠心耿耿,我們只要取長補短,移多補少,就能無所畏懼,戰勝一切攔路虎!

四大名著讀書筆記5

在每一個國家的文化發展史上必定會出現許多的文學著作,當然不包括朝鮮和阿富汗,有人說,中國有些沒文化的人在控制著文化,中國談不上文化大國。我覺得這是非常錯誤的,因為中國的國土廣闊無垠,所以我們也把中國列為文化大國之一,理所當然的也應該有著作。

在我國古代就有家喻戶曉的四大名著,當然這四大隻侷限在中國,而且我們現代的文化時代已經不再是四大名著的文化時代啦,但他創造了經典,因為是經典,理所當然要銘記經典,下面就來談一談我們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

《水滸傳》一書記述了以宋江為首的一百零八好漢從聚義梁山泊,到受朝廷招安,再到大破遼兵,最後剿滅叛黨,卻遭奸人謀害的英雄故事,之所以稱之為英雄故事,是因為裡面的人物太英雄啦。英雄們的豪情壯志,英雄們的高尚精神使我感受頗深。

智取生辰綱的七條好漢做下啦轟轟烈烈的大事業,好漢們的`壯舉轟動啦江湖,晁蓋一夥做下的這樁彌天大案被美其名曰為“劫富濟貧”。他們確實劫富啦,而且還不是一般的劫富,他們這種正義行為如果換做現代,肯定會不用經過法庭宣判就被直接賜予槍斃,而且是機關槍掃射,可見他們劫的富是多麼的富。至於濟貧嘛,就不得而知啦,因為小說裡並沒出現。我們可以想象:黃泥岡上,這一夥好漢劫得了十萬貫金珠,而後大概經過各種不為人知卻又被人瞭解的分贓,晁蓋、吳用等回了晁家莊園,三阮則“得了錢財,自回石碣村去了。但是我們如果這樣想是絕對的錯誤,我們不應該有這樣消極的思想,我們是要被否定的,至少會被我們的教科書否定。

我們的理解應該更“官”方一些,應該說是更“校”方一些:英雄們得到錢財後商討著進行一次“大型的捐助活動”,最後定在某某大酒樓,“活動”目的捐助全天下窮苦百姓(前提是全天下一大部分百姓在結束前到達此樓),凡是想要得到捐助的人憑“票”入場。在當天百姓們個個排隊入場,大家手中的禮物、紅包更是拿了不少不少,因為大家覺得不應該白白的拿英雄們的恩惠,隨份子是應該的嘛,因為他們以後還要帶領我們起義,他們就是領導我們的人啊!他們就是領導啊!當天英雄與百姓同樂,百姓與英雄同醉,甚至有不勝酒力者成了桌子底下的爛泥,總之,就是大家都很開心、很歡樂。

再看鴛鴦樓上那場血案,武松連殺十數人後,一片血泊之中,從容地將桌上銀酒器,揣入懷裡帶走;即使粗心鹵莽至極的角色如李逵,沂嶺之上殺了假李逵後,也沒忘進房中搜看,搜得些散碎銀兩和幾件釵環,全部帶走,李逵雖極端厭煩女色,但這些沾滿了胭脂味的釵環,照拿不誤。

這充分的說明啦我們的英雄領導人物時時刻刻的想著我們人民啊!百姓們正置身於水深火熱之中他們豈能坐視不管!當然,也可能是因為他們的家中有年邁的父母需要錢財治病,也可能是因為某個親戚的孩子急需錢財進京趕考。但又因為他們當時的政府不能使他們自食其力,可能因為政府的黑暗統治壓迫,也可能是因為他們個個身負人命,總之,種種社會原因使之要飯都要投資了

但是換做現在絕對不會出現這種狀況,因為縱使窮家蕩產,身上有過案子,我們這個公平的社會也會讓他們得到公平的保障,因為他們可以去做人民教師。

但是他們也有一點點小小的過錯需要改進,因為他們製造了硝煙戰火,同時製造了汙染,但這一點也不重要,因為這點汙染是虛無的,即使真有,在我們現代社會也是微不足道的;即使很大,也大可不必在意,別人吸毒花錢,我們吸毒免費呢。

他們敢於反抗黑暗,他們正義!他們讓百姓不受當朝政府的迫害!這些都是炎黃子孫大義的延續!是中國歷史上揮之不去的光輝!即使只存在小說裡!他們的精神使我感受到啦我國偉大的教育事業異常強大的影響力波及了不同的時空。最後,英雄們的豪情壯志,英雄們的高尚精神使我感受頗深。

四大名著讀書筆記6

《三國演義》寫了三個國家的興衰史,從桃園三結義至三國歸晉共經歷了五大時期,便是黃巾之亂,董卓之亂,群雄割據(官渡之戰,赤壁之戰),三分天下和天下歸晉.

黃巾之亂是從桃園三結義開始,講了黃巾起義之後,東漢政府的反擊,出現了劉備,曹操等英雄,而東漢政權也快滅亡了.

董卓之亂是講董卓入京前後的故事,從何進與十常侍對戰到少帝逃出京城,結果被董卓救駕.董卓入京後收買了猛將呂布,又廢少帝,立獻帝,大權獨攬,實施暴政,逼得群雄聯軍伐董卓,雖然後來聯軍失敗了,但是董卓最後也被呂布所殺.

群雄割據是講董卓死後,中原諸侯群龍無首,為了擴大自己的地盤互相廝殺,最主要分為三個戰區,即北方的袁紹與公孫瓚,江東地區孫策的崛起,中原地區曹操,劉備,呂布,袁術之間的戰爭.

再後來的三分天下和天下歸晉我就不一一細說了,最主要的我想談談自己對三國演義的一些認識和看法.

在《三國演義》中,我最欣賞的就是曹操了,雖然為了突出劉備的仁義,他被寫成奸詐之人,但是他的軍事才能仍然沒有抹殺.他在幾年的東征西戰中,佔領了長江以北的大片土地,連少數民族都臣服於他,他是三位郡主中最有才幹的`,魏也是三國中最強盛的,他奠定了魏國的基礎,後來晉國才能統一天下,所以他是一位真真正正的英雄.

四大名著讀書筆記7

今天,懷著激動的心情,我又一次翻開了我國的古典文學名著——《三國演義》。

從《三國演義》裡,我們可以看到那一幕幕精彩好戲:劉關張結義、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三氣周瑜、火燒赤壁、空城計……這些好戲讓我留連忘返,直呼過癮!

每一齣戲都有精彩的主角,每一個主角都有獨特的性格。比如:諸葛亮的足智多謀,劉備的愛民如子,曹操的敢作敢為,司馬懿的陰險狡詐,趙雲的英勇善戰,張飛的粗中有細,關羽的忠勇,魯肅的敦厚等等。每一個人物的性格都被羅貫中刻畫得淋漓盡致,如同一幅幅動人的畫卷,令人讀後讚歎不已!

而今天,我要著重說一下曹操和劉備。曹操和劉備,一個是將相之首,一個是漢室之後,但結局卻大不相同。

曹操心胸狹窄,甚至於說過“寧可我負天下人,不讓天下人負我”這樣的話,從這句話中不難看出他的多疑。而正是他多疑又心胸狹窄,從而導致一個個名士之死:楊修是他肚裡的蛔蟲,偶爾跟他開點小玩笑,結果卻被他殺死了;華佗好心為他剖顱治病,卻被他起疑心殺死了……這一個個充滿鮮血的故事讓將士們又驚又怕,不能不說是導致魏國衰敗的一個原因。

反觀劉備,論才智,他沒有曹操聰明;論謀略,他沒有曹操出色;論武功,他也沒有曹操高強。但他心胸寬廣!三請諸葛亮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還有,他在長沙誠懇接收降將黃忠,從刀下救下魏延的命等等,這一個個充滿仁義的`故事讓將士們又驚又喜,不能不說是蜀國從弱小一步步走向強盛的一個原因。

如果,曹操擁有劉備的胸懷,那麼三國的故事是不是會不一樣呢?《三國演義》真不愧是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每讀一遍都會有不同的感想。從曹操和劉備的身上,我們又能想到哪些呢?

在生活中,不要為了得到一點小便宜而沾沾自喜,目光短淺;在學習中,不要為了取得一點成績而驕傲自滿,裹足不前;在與人相處方面,不要為了一點點小事就斤斤計較,得理不饒人;在班級內部,不要為了沒選上幹部而心懷不滿,從此孤立自己。

法國偉大的作家雨果說過:“世界上最廣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廣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廣闊的是人的心靈”,我國的俗話也說過“宰相肚裡能撐船”。讓我們一起努力,做一個心靈比海洋更遼闊、比天空更高遠的“船長”吧!

四大名著讀書筆記8

好漢,及時雨宋江,黑旋風李逵……一個個活靈活現的人物躍然紙上。那蕩氣迴腸的文字,波瀾壯闊的場景,還有那栩栩如生的人物,無不令人心馳神往,回味無窮。

書中的英雄好漢不打不成交,雖被朝廷認為是“強盜”,但仍劫富濟貧,志存高遠。《武松打虎》《林沖棒打洪教頭》……這些膾炙人口的故事一一體現著他們豪放的英雄氣概!

梁山的英雄好漢們團結一致,兄弟一心。當宋江被絞死後,吳用與花榮悲憤交加,毅然拔刀自殺於宋江屍旁。這需要何等的兄弟深情!好漢們堅持“絕不讓一個兄弟白白犧牲”的宗旨,當有人遇難時,他們總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救回。正是因為他們這種團結的精神,才一次次擊敗強大的朝廷軍,取得了勝利。

我要學習吳用的足智多謀,也要學習魯智深的粗中有細;我要學習林沖的'謙遜有禮,也要學習李逵的直來直往……但我更要學習的是梁山好漢們“團結一致,兄弟一心”的優秀品格!

四大名著讀書筆記9

《紅樓夢》是一部杯具,也是一部喜劇。說它是喜劇,因為它是古往今來第一部女性的頌歌,以女性為主題的小說。在曹雪芹的筆下,“女兒是水做的骨肉,男兒是泥做的骨肉”;在賈寶玉眼裡,他“見了女兒便覺得渾身清爽,見了男兒便覺得濁臭逼人”;在大觀園裡,有超凡脫俗的林黛玉,有雍容華貴的薛寶釵,有心直口快的史湘雲,有處世幹練的王熙鳳……在過去思想禁錮的年代,如此出色的一部小說,如此不凡的一部小說,怎能說不是一部喜劇?

然而,說它是一部杯具,也確實如此。而導致這成為杯具的,是賈寶玉和林黛玉這兩個主人公。黛玉本是書香門第的女子,比別人更出類拔萃。她剛進賈府的時候,賈府上上下下都稱讚她,喜歡她。但是她太聰明瞭,鋒芒都露了出來,她不像薛寶釵那樣有心計,她嘴巴想說啥就說啥,比刀子還尖利。因此,賈府的人都有意疏遠她。即使她很出色,賈母也很喜歡她,但是人們喜歡她完全是因為賈母,賈母至高無上,喜歡黛玉但是是對賈母的溜鬚拍馬罷了。於是,在書中,我們真真切切聽到黛玉的悲吟,明白在“花柳繁華地,溫柔富貴鄉”中的大觀園,在她眼裡卻是“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的場所;明白在清幽的瀟湘館裡,她過的是“青燈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溫”直到“不知風雨幾時休,以教淚灑窗紗溼”的淒涼長夜;明白在每次詩詞比賽中,才華洋溢的她,每次憂愁的時候,也只能是“滿紙自憐題素怨,片言誰解訴秋心”……太多太多的悲,太多太多的嘆,太多太多的感,太多太多的`痛。如此聰明出色的女子,在過去的年代,就這樣被埋沒、被遺棄、被淡忘,直到這天,黛玉的神情,的動作,的思想還在人們心中。日記日記100字0s。nEt

而在大觀園裡,唯一真正關心黛玉的,就只有賈寶玉了。賈寶玉,名副其實一塊“假”寶玉。在賈府裡,他是家長眼中的“混世魔王”。讀書,不讀;考功名,不考,他還大罵科舉八股文是文人“餌名釣祿之階”,批判考取功名制度。寶釵和襲人勸他,他卻說:“好端端的一個女孩子,竟被世俗功名所汙染了!”但吟詩作對,他卻比那些所謂的文人雅士高出一籌。他和林黛玉骨子裡都內含一種叛逆,但他是男子,不會受到唾棄。林黛玉在過去,僅是女流之輩,就算學富五車又有什麼用?那時候,“女子無才便是德”。會紡織針線才是最重要的。黛玉那張嘴已經得罪不少人了,她就算是大觀園裡數一數二的才女又有什麼用呢?可悲可嘆啊!

《紅樓夢》是歷史性的杯具,透過對封建豪門賈、史、王、薛四家從輝煌到的過程描述,揭露了封建貴族家庭的極端腐朽,展示了它無可挽回的墮落和崩潰,以及必定滅亡的命運。雖然是必定滅亡,雖然是就應滅亡,但是,造就“滅亡”的這個社會,是很令人深思的。

有人說,杯具就是把好的東西毀滅給人看。但是也只有當好的東西沒有了,才能觸動人心中的痛,也才更耐人尋味,迴腸蕩氣。

四大名著讀書筆記10

《三國演義》是一部歷史名著,它以陳壽著《三國志》為模板,經過作者羅貫中大膽的藝術創作而完成的,以一種生動、有趣、貼近生活的藝術表現形式展現在廣大群眾面前,併為人民所喜愛、傳頌。《三國演義》又是一部小說,作者匠心獨運,以生花妙筆勾勒出桃園結義,過五關斬六將,火燒赤壁,神算借東風,長板橋,空城計,望梅止渴等一系列生動的故事,為婦孺皆知。它妙趣橫生的文字,深深地打動了我幼小的心靈,同時也成了我心中永遠的經典。

《三國演義》被人們列為“四大名著”之一,它確實無愧於這一美譽。這裡既有鼓角錚鳴,硝煙瀰漫的戰場,也有文臣武將爭權奪利,勾心鬥角的紛爭,也不乏風花雪月、情意深長的愛情。引人入勝的情節讓人忘卻了這是在述說歷史,而分明是在娓娓地講述一個個美麗而動聽的故事,我想這大概就是經典之作與眾不同之處吧。

我覺得《三國演義》更經典絕妙是在於它的戰爭前後經過的細緻描寫和塑造人物形象方面的獨樹一幟,譬如赤壁之戰,戰爭的起因是劉備兵敗,曹操妄圖吞併吳,諸葛孔明舌戰群儒,智激周瑜抗曹是事情的`經過,而後孫曹對峙,巧施連環計,火燒戰船這一連串驚心動魄的情書掀起了故事的高潮,最後又以曹操兵敗,關雲長義釋華容道這原本出乎人意料卻又讓人欣然接受的結果圓滿地敘述完了這巨集大的戰爭。而在人物塑造方面,更可以看出《三國演義的獨到之處,劉備的仁德,張飛、趙雲、許諸、典韋的勇猛,魯肅的憨傻都被描寫得淋漓盡致,而“寧可教我負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負我”的曹操的阻險毒辣,“安居平五路”運籌帷幄諸葛亮的足智多謀,還有“降漢不降曹”“義拔雲天”關公的忠義凜然更是被刻畫地入木三分。

有人說:“每一本書,都象一盞奇特的燈,不過它照的不是黑夜,而是求知者的心靈。”而《三國演義》更是一盞明亮的燈,一盞明亮而永不熄滅的燈,它不僅照亮了我的心靈,更照亮了我的人生之路。

四大名著讀書筆記11

《水滸傳》一書記述了以宋江為首的一百零八好漢從聚義梁山泊,到受朝廷招安,再到大破遼兵,最後剿滅叛黨,卻遭奸人謀害的英雄故事。讀完全書,印在我腦海裡揮之不去的只有兩個字:忠,義。

忠,即是對自己的祖國,對自己身邊的親人,朋友盡心竭力。宋江在種種威逼利誘之下,仍然對自己的祖國忠心耿耿,這就是忠;林沖的妻子在林沖被逼上梁山之後,對高俅之子的辱,寧死不屈,最終上吊自殺,這也是忠。在當今這個社會中,相信很多人都能做到一個忠字,但是,卻很少有人能夠做到一個義字。

一個義字,包括了太多的內容。《水滸傳》中一百零八好漢為兄弟,為朋友赴湯蹈火,兩肋插刀,就只為了一個義為人民除暴安良,出生入死,也只為一個義字。由此可見,一個義字雖然只有三筆,有時卻要用一個人的生命去寫。在現實生活中,給人讓座幾乎誰都可以做得到,但救人於危難之中卻不是誰都可以做到的。《三國演義》寫了三個國家的興衰史,從桃園三結義至三國歸晉共經歷了五大時期,便是黃巾之亂,董卓之亂,群雄割據(官渡之戰,赤壁之戰),三分天下和天下歸晉。

黃巾之亂是從桃園三結義開始,講了黃巾起義之後,東漢政府的反擊,出現了劉備,曹操等英雄,而東漢政權也快滅亡了。

董卓之亂是講董卓入京前後的故事,從何進與十常侍對戰到少帝逃出京城,結果被董卓救駕。董卓入京後收買了猛將呂布,又廢少帝,立獻帝,大權獨攬,實施暴政,逼得群雄聯軍伐董卓,雖然後來聯軍失敗了,但是董卓最後也被呂布所殺。

群雄割據是講董卓死後,中原諸侯群龍無首,為了擴大自己的地盤互相廝殺,最主要分為三個戰區,即北方的`袁紹與公孫瓚,江東地區孫策的崛起,中原地區曹操,劉備,呂布,袁術之間的戰爭。

再後來的三分天下和天下歸晉我就不一一細說了,最主要的我想談談自己對三國演義的一些認識和看法。

在《三國演義》中,我最欣賞的就是曹操了,雖然為了突出劉備的仁義,他被寫成奸詐之人,但是他的軍事才能仍然沒有抹殺。他在幾年的東征西戰中,佔領了長江以北的大片土地,連少數民族都臣服於他,他是三位郡主中最有才幹的,魏也是三國中最強盛的,他奠定了魏國的基礎,後來晉國才能統一天下,所以他是一位真真正正的英雄。

對於人才的求賢若渴,也是曹操值得欣賞的地方,曹操為了選拔更多的人才,打破了依據封建德行和門弟高低任用官吏的標準,提出了唯才是舉的用人方針,於公元210年春天下了一道《求賢令》。曹操在令中一開始就總結歷史經驗,認為自古以來的開國皇帝和中興之君,沒有一個不是得到賢才和他共同來治理好天下的,而所得的賢才,又往往不出里巷,這絕不是機遇,而是當政的人求,訪得來的。有鑑於此,曹操立足現實,指出現在天下未定,正是求賢最迫切的時刻。他希望在左右的人不要考慮出身,幫他把那些出身貧賤而被埋沒的賢才發現和推舉出來,只要有才能就予以重賞。

四大名著讀書筆記12

“本著為文明共同工作的根本精神”。(讀到這句話,我默思很久。周汝昌老師一生研討學術,探討學術,不為任何人,只為傳承中國文明,巨集揚中國文明。出發點與歸結點都是為的整其中華民族。)

針言“萬事俱備,只欠西風”是憑據《三國演義》(戰役)中“周瑜定計火攻曹操”的故事深化而來的。請再寫出源於《三國演義》的兩個針言,並寫出相應的人物及故事。

“他們並沒有尋到一個他們自個兒認為可以或許治國安邦救人助世的這麼一個工具,固然也沒有歸結到宗教。”(這是周汝昌老師對《水滸傳》中好漢人物嘯聚山林意圖替天行道,但卻沒有找到一條真正可行的人間小道的歸結。)

“《三國演義》的精神焦點是忠;《水滸傳》的精神焦點是義;《西遊記》的精神焦點是誠;紅樓夢的精神焦點是是情。情是施予的、忘己的、崇高的,欲是佔據的、自私的、邋遢的。四大名著讀書筆記

紅樓夢的真正價值和意義是初次提出了真善美這個大主題,然後又寫出了真善美慘遭歪曲破壞、撲滅的運氣。

曹雪芹可以或許做到伏脈千里,一筆伏在千里之前,精神防備到千里之後。”

“才”是四大小說的命根子,但“才”只闡明瞭問題的`一半,另一半是這些英才的運氣。

“勉從虎穴暫棲身,說破好漢驚煞人。巧將聞雷來掩飾,因地制宜信如神。”這首詩說的是《三國演義》中劉備和曹操的一段故事。這個故事是。

上面的一幅對聯歸結綜合了諸葛亮一生的功績。參考示例,從列出的六項中恣意選出兩項,寫出詳細所指。收二川,排八陣,六出七擒,五丈原前,點四十九盞明燈,同心專心只為酬三顧。取西蜀,定南蠻,東和北拒,中軍帳裡,變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四大名著讀書筆記13

去年暑假,爸爸給我買了中國的四大名著之一——《西遊記》這本書,一開始我是被父母逼著看,到後來我一有空就主動翻閱,它已經成了我最喜歡的一本書。

喜歡這本書,不僅僅是書中的“大腦天宮”“三借芭蕉扇”“偷吃人蔘果”“大戰紅孩兒”等精彩動人、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結吸引了我;更重要的是,通過認真的閱讀和父母的講解,我還懂得了一個大大的道理,那就是“不要只盯著別人的缺點看”,人無完人,要寬容別人的缺點,發揮別人的優點,通過團隊合作最後才能取到“真經”。

“西天取經”四人組合的形象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之中,他們特點鮮明,各有所長:唐僧理想信念異常堅定、認準目標絕不放棄;孫悟空火眼金睛,降妖除魔本領最強;豬八戒性情開朗,憨態可掬;沙僧忠厚誠實,任勞任怨,遵守紀律。

正如“硬幣有正反兩面”一樣,他們各自的缺點也顯而易見。比如,唐僧頑固認死理,不分青紅皁白,常常“錯怪悟空”,還把他氣回花果山;孫悟空脾氣特別急躁,好鬥暴力,一下子就“三打白骨精”,遇事總想“一棒子就解決”;豬八戒取經意志最不堅定,一遇困難就退縮,經常將“分家當散夥,回高老莊”掛在嘴邊;沙僧總是唯唯諾諾,沒有自己的半點意見,“我聽師傅的,我聽大師兄的”是口頭禪。

師徒四人走到一起,恰恰組成了一個非常包容而又有活力的團隊,師傅把方向,大師兄衝鋒開路,二師兄牽好白龍馬,沙師弟埋頭挑擔。雖然各有缺點,但充分發揮出各自的優點,取長補短,才能歷經九九八十一難修成正果。

聯想到我們可愛的班級,是由42位擁有不同性格和脾氣的小夥伴組成,同學們有的.學習成績不太好,但體育方面很突出;有的不太遵守課堂紀律,但非常樂於助人……我們千萬不要對別人的優點視而不見,卻抓住缺點和不足緊緊不放。我們更應該對別人的優點多多點贊,對別人的缺點多多包容,這樣的話,我們的班級團隊一定會越來越棒,我們自己也會受到越來越多的人喜歡!

四大名著讀書筆記14

在中國四大名著裡,我最喜歡的就是吳承恩寫的《西遊記》了。

《西遊記》我想大家都很熟悉吧!它主要講了唐僧奉旨去西天拜佛求經,一路上,歷盡了艱辛萬苦。他還收了幾個徒弟,這幾個徒弟在一路上都顯示了自已的本領。

在這裡我最喜歡的就是孫悟空和唐僧了,孫悟空的那雙火眼金睛特別的厲害,不論什麼神通廣大的妖怪,他都有能力識別出來。他還會七十二變。這裡還塑造了心地善良的`唐僧,懶惰的豬八戒,好心的沙和尚。

唐僧一心向佛,他對徒弟要求嚴格,每天在辛苦也不忘教徒弟唸經,無論什麼情況下,他都教徒弟有一顆善良的心。不可有邪念。他們對取經堅持不解,從不半途而廢。

我們應該學習這種為目標勇往直前的精神。

《西遊記》給我的啟迪非常的大,讓我知道了名著的魅力是永恆的,明珠的力量是巨大的,明珠的影響是深遠的。無論做什麼事都不能一帆風順,都會有意想不到的困難,但是隻要有決心就能佔勝困難,這是我聯想到了一個名人名言:困難像彈簧,你弱他就強,你強他就弱。只要下決心去克服困難,才能取得最後的勝利。

四大名著讀書筆記15

《三國演義》是一部斷代體古典名著小說,它講述了從東漢末年時期到晉朝統一之間發生的一系列故事。書中還有上百個人物,寫的有無能之輩呂布、袁術、袁紹、劉表、劉璋,氣量狹隘的周瑜,長厚的魯肅,勇者張飛、許楮、典韋,下至因行間而貽笑千古的蔣幹,無不個極其態。這些人物給了我很深的教育。雖有這些人物,但最令我有所感受的是這本書當中所描述的幾個英雄人物。

關羽是留下印象最深的人物之一。他降漢不降曹、秉燭達旦、千里走單騎、五關斬六將、他忠於故主,因戰敗降敵而約好一知故主訊息,便不知千里萬里往投,他的`所做所為值得我們學習。

封建統治時期需要忠臣,需要一個能夠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忠臣,這就是諸葛亮。諸葛亮熟知天文地理,能文能武,足智多謀,而且一生謹慎,鞠躬盡瘁。他借東風,草船借箭,三氣周瑜,巧擺八陣圖,罵死王朗,空城計,七星燈,以木偶退司馬懿,錦囊殺魏延,這些是常人所想不到的。我本以為這種人應該相貌非凡,可書中描繪的卻十分簡單:身長八尺,面如冠玉,頭戴綸巾,身披鶴氅。他的所做所為給後人很深的印象。

現說曹操。曹操在《三國演義》中被稱為奸雄,他說劉備與他是並世英雄,說得劉備都不敢聽,但是他沒有殺劉備,這使我感到了曹操的大度,也是周瑜做夢也夢不到的

總的來說,讀過這本書之後我大開眼界,而以上幾人也給了我很深的感受,他們很值得我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