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文學>

古詩詞鑑賞技巧

文學 閱讀(8.13K)

我國的古代詩歌經典作品,是一種超越時空的文化存在,是一種精粹的文化產物,是一種純美的文化構成。下面小編為你整理了古詩詞鑑賞技巧,希望能幫到你!

古詩詞鑑賞技巧

  古詩詞鑑賞技巧:

一、品味富於表現力的“詩眼”或“題眼”。

如李清照《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全詞“詩眼”是“綠肥紅瘦”,極富表現力。其表現力既體現在鮮明貼切,如用“肥”字寫葉,不僅有多,大之意,還可以聯想到潤澤鮮亮之狀,非常準確、凝練;又體現在感情溶注,如用“瘦”字寫花,不僅有少、小之狀,還可以感受到惋惜憐憫之情,配合全詞情調,表達出感傷哀婉情調。

又如賈島的《題李凝幽居》“閒居少鄰並,草徑入荒園。/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過橋分野色,移石動雲根。/暫去還來此,幽期不負言。”題目中“幽”字就是“題眼”,這是理解全詩的鑰匙。全詩每聯緊扣“幽”字展開,首聯寫居處的“幽”:閒居一隅,闃寂無人,草徑清幽,荒園寥落。頷聯與頸聯寫環境的“幽”:頷聯以響襯靜,鳥兒在池邊的樹上啾啾啼叫,老僧在皎潔的月光下輕輕敲門,這一切更顯出環境的清幽;頸聯從黑夜寫到白天,還是從環境上著眼,不過視野闊多了,過小橋,繞巨石,一路走來,處處清幽,滿眼野趣,詩人內心的欣悅之情油然而生。尾聯透露詩人對隱逸生活的嚮往之情。

可見,要品讀詩詞,抓住“詩眼”,“題眼”是關鍵。

二、剖析詩詞的思想內容。

要正確理解古詩詞的思想內容,最根本的是要學會知人論世,正如魯迅先生所說的:“倘要論文,最好是顧及全篇,並且顧及作者全人,以及他所處的社會狀態,這才較為確鑿。”如前面李清照的《如夢令》,我們必須聯絡當時的背景:李清照與趙明誠夫婦感情篤厚,但是“結縭未久,明誠即負笈遠遊,易安殊不忍別”(劉逸生《宋詞小札》),並抓住一問一答進行分析,我們就不難領悟到這首詞的感傷情懷,既有愛花惜春的遺憾,又有紅顏易老的傷感,更有惜別懷人的煩悶,幾股愁思扭結,於“短幅中藏有無數曲折”。所以,評價古詩詞,要學會知人論世,從整體上把握詩詞的基調和主旨,是鑑賞古詩詞的根本。

三、探究用典化句的妙用。

古詩詞常引用典故,化用詩句,以豐富的內涵,引人聯想。鑑賞古詩詞,一定要了解典故及化用詩句的來源和含義,發掘典故及詩句在古詩詞中的妙用。如姜夔《揚州慢》中“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即化用杜牧“春風十里揚州路”的詩句。此處化用,使揚州城昔日繁華與眼前蕭條形成鮮明對比,傷今懷古更深一層。探究用典化句的妙用,是準確領悟古詩詞的基礎。

四、體會修辭手法的表達效果。

古詩詞中,因形象性與抒情性的需要,常藉助各種藝術手法來表現,其中最主要的是比喻、起興、擬人、誇張、對偶、反覆,襯托等,把握了這些手法的表達效果,就能更好地體會詩詞的形象,領悟作者的感情。如賀知章《詠柳》“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作者摒棄簡單直觀的描寫方法,打破傳統的詠物言志的思路,以奇特的想象,巧妙的比喻,為我們塑造出一個別具浪漫色彩的新穎形象。首句以“碧玉”(指樂府《碧玉歌》中一位名叫碧玉的美麗女郎)喻樹,使詩歌開篇即以嶄新的形象引人入勝。次句,寫柳樹萬千柔弱下垂的枝條,恰似女郎身上條條綠色絲帶在披拂,以絲帶喻柳條,突出輕柔披拂的特徵,活畫出春柳如絲的形象,給人以生機盎然的美感。末兩句一問一答,再次用巧妙的比喻讚美春柳。一“細”一“裁”,把新柳嫩葉的細長柔軟、清新可愛加以精心傳神的描繪,透露出作者驚喜讚美之情。“二月春風似剪刀”,把春風喻為碧玉巧手中的剪刀,變虛為實,想象奇特。賀知章把柳樹比作一個嫋娜多姿的女郎,描繪了一幅生機勃勃的春景,流露了對春天生命力的讚美。因此,鑑賞古詩詞,必須弄清修辭手法及其所指的具體形象,才能正確理解和把握詩句的深刻內涵。

五、領悟古詩詞的意境

意境是作品達到的藝術境界,是作者思想感情和生活圖景的和諧統一。領悟古詩詞的意境是鑑賞的最高層級,可使鑑賞者得到美的享受,情感的薰陶,心靈的淨化,從而主動自覺地去創造、拓寬古詩詞的藝術境界。領悟意境要注重比較、挖掘求新、聯想創新。

如:陸游《卜算子·詠梅》與范成大《霜天曉角·梅》兩首詠梅都偏重於虛寫,以梅喻人,借梅抒懷,但意境不同。從環境看,陸詞選了一個風雨黃昏,突出環境的悽苦,奠定了梅花的“寂寞”形象;範詞為筆下的梅花選擇了一個雪後月夜的環境,烘托了梅花的幽獨形象。從作者的感情寄託來看,陸詞寫了梅花的“寂寞”形象之後,以“獨自”、“如故”兩層含義深化梅花不邀寵、不取媚、獨自承受風雨打擊,獨自承受狐獨悽苦的主觀精神。“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作者依據梅花開於百花之先的特點,生髮為梅花的精神境界,她並不追求在春天開放,為的是不與百花爭寵鬥豔,任隨百花妒忌,甘願獨受淒寒,賦予梅花不求榮華的高尚情操。“如故”進一步讚美了梅花高潔剛強、永葆節操的可貴的品格。“零落”、“成泥”、“碾作塵”逐層強化地假設出梅花的慘烈命運,反跌出“只有香如故”的可貴。作者以詠梅言志,花品人格融匯一體。範詞中的梅花沒有陸詞梅花的多層次品格,詩人用“勝絕”,愁亦絕”來表現梅花的神韻:美到極點,而憂愁也到極點,並以獨倚畫樓之人的形象來與梅花互相映襯,渲染了愁思,梅花的形象是幽怨動人的。一經比較,兩詞意境深淺盡出。

古詩詞鑑賞是富於創造性的複雜的精神活動,“不僅作家在創作,讀者也在創作,他們是創作中的夥伴,而且往往讀者比詩人更象詩人。”(易卜生語)所以,真正的領悟,必須建立在對古詩詞透徹理解的基礎上。

如:王之渙《登鸛雀樓》“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一般人對這首詩的理解,只停留在成功地描畫了大自然的壯麗景色上,這當然談不上鑑賞。有的讀者能進一步看到這首詩不限於壯麗景色的描繪,而是注進了詩人昂揚向上的激情。然而,這也還是沒有品出本詩的“詩昧”與意蘊。鑑賞能力強的讀者能透過壯麗的畫面,開闊的意境,看到這首詩由感性到理性的昇華,領悟這首詩所蘊含的耐人尋味的哲理:登高才能望遠,成功在於追求,事業永無止境。這說明,如果沒有對作品的透徹領悟,便不可能有真正的鑑賞。“經驗豐富的人讀書用兩隻眼晴,一隻眼晴看到紙面上的話,另一隻眼晴看到紙的背面。”歌德的名言一語道破了古詩詞鑑賞的真諦。

  古詩詞解題方法:

一、主觀題解題方法

主觀題包括填空、簡答、品析等子題型,在概括填空、簡答、品味分析表述時,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①關鍵詞語上著手,如抓住詩句中的主體,把握動詞、色彩詞的含義和作用,去品味賞析作答。

②從關鍵詩句(主旨句、情感句)上著手,分析概括,推斷作答的切入點。

③從修辭手法(比喻、擬人、誇張)和表達方式(白描、議論)著手,分析其含義,探究其作用。

④從作品、作家的相關背景資料入手,準確把握作品的旨趣、作者的情感傾向、詩句的原意。

⑤從詩歌所寫的具體內容入手,把握各類詩歌的思想內容(如送別詩、懷古詩、愛國詩、哲理詩、詠物詩等,應依據各自的類屬,提取概括各自所表現的思想情感)。

⑤從作家的風格(豪放、婉約、沉鬱頓挫)和語言特徵(簡潔、含蓄、凝練)去領悟詩句的含義和表達的情感。

(3)詩歌賞析題整體解題方法:

①體味詩歌的遣詞,應從詩歌語言的準確性、生動性、形象性三方面來考慮用詞的精妙之處。

②體味詩歌的`意象(意境)。所謂“意”,就是作者的主觀情思;所謂“象”“境”,就是詩中的自然景物、生活畫面,即意中有景,景中有意。仔細體味詩中的意象,藉助想像和聯想把握詩歌所抒寫的情懷。

③體味詩歌所表現的情感旨趣、情物之美、含蓄之妙。

④體味試題的要求,把握解答的切入點,把握試題的側重點。

另外,要藉助註釋、提示、作家的生平經歷、自身的知識儲備和業已形成的能力,仔細誦讀,品味所給的詩詞曲,找出答題的角度,在反覆比較、辨析的基礎上,推斷所求的答案。

對詩歌的體載特徵也應有較為全面的瞭解。

二、常見題型解析:

詩詞鑑賞題,有一定的開放性,鼓勵考生有創意地表達,但是還要根據試題的型別及要求,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在考試中,常見的型別有:

(一)“詩眼”型

【題目形式】

(1)對詩中某字某句,你認為寫得好不好?為什麼?

(2)從哪一句中可以找出最能體現詩人感情的一個字?

(3)此詩某句中某個字有的版本作某字,你覺得這兩個哪個更好,為什麼?

(4)某字在表情達意上的作用是什麼?

【題目解讀】古人作詩常追求一字傳神。這種題型要求品味出詩人煉字妙在何處。回答時不能就字論字,應放回句中,結合全詩主旨、意境和詩人的思想感情來分析。

【答題要點】

1、肯定“好”或肯定哪一個更好。

2、解釋該字的一般含義和在句中的意思。

3、展開想象和聯想,把你認為好的字還原到句中,再現詩人所描繪的情景。

4、說出該字表達了什麼樣的感情或烘托了怎樣的意境。

【題型示例】唐朝王灣《次北固山下》的第二聯“潮平兩岸闊”,有的版本作“潮平兩岸失”,你覺得哪個字更好,為什麼?

示例(一)

答:“闊”字更好。原因:

(1)“闊”是空闊、開闊之意;

(2)“闊”字直抒胸臆地表達了大地春回,冰雪消融,春潮把江面變得渺遠無際,兩岸顯得格外寬闊;

(3)“闊”字,直接抒發了詩人視野更加開闊的強烈感受。

(4)“闊”字讀起來與“懸”字對應,聲調似也更為響亮。

示例(二)

答:“失”字更好。原因:

(1)“失”字更好地表現了春回大地,冰雪消融,春朝把江面變得渺遠無際,兩岸都看不見了蹤影;

(2)“失”字生動地描繪出江岸因春朝高漲而與水平面平齊,似乎消失了的主觀視覺形象。

(二)名句賞析型

【題目形式】

(1)描述名句所展現的畫面,並揭示詩句的含義。

(2))解釋某一聯的意思,並分析其情與景的關係。

(3)解釋詩詞的意思,說出它們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題目解讀】名句是整首詩(詞)精華所在。它們往往在景、情、意(理)方面有被人們稱道的地方。根據具體的句子,可三者皆說,也可側重一個方面。

【答題要點】 1。明確詩中具體景物形象;

2。展開想象和聯想,用自己的語言再現景物形象。

3。概括詩人描繪景物的特點。

4。表達了詩什麼樣的思想感情或給人什麼樣的啟示和思考。

【題型示例】1。請描述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所展現出的畫面,並揭示詩句含義。

答:放眼望去,展現在眼前的是一幅這樣的景象:大江之上,沉舟之畔仍有千帆競發,大自然中,雖有病樹但萬木依舊爭春。它昭示我們,新事物必將代替舊事物。

2、“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直”和“圓”兩字歷來為人稱道,說說這兩個字為什麼用得好。

答:“直”和“圓”準確地描寫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現了作者深切感受。“直”字荒涼孤獨中透著挺拔雄偉,“圓”字蒼茫壯闊中顯現柔和溫暖。

(三)表達技巧

【題目形式】

(1)這首詩用了什麼表現手法?

(2)這首詩運用了什麼藝術手法(表現技巧)?是怎樣抒發詩人情感的?有什麼作用?

【題目解讀】古典詩歌十分講究表達技巧。它是詩人用來抒發感情、表達主題的一種手段。常見的表達技巧有:

(1)抒情方式:直抒胸臆和間接抒情兩種,而間接抒情又包括借景借物抒情、情景交融、託物言志、託物寓理等。

(2)表現手法:小中見大,化虛為實,虛實結合,託物寓理,以動寫靜,聲色結合,多角度描寫,以樂寫哀,對比映襯等。

(3)修辭手法:如對偶、比興、擬人、誇張、雙關等。

當然,分析技巧時我們要綜合分析詩中修辭手法的含義及作用,分析詩歌的表達方式,如寫景方法,抒情方法,借物詠懷,象徵手法等等。

【答題要點】

1。準確指出抒情方式和表現手法或修辭手法。

2。要結合詩句和具體的詞語作分析。

3。這種表達技巧表現了什麼樣的內容和抒發了什麼樣的感情或揭示了什麼樣的道理。

【題型示例】

江南春

杜牧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1。詩人筆下的江南春景鮮明、生動、形象,請問:這種效果,是通過哪些寫作手法產生的?

答:動靜結合,視覺聽覺多角度描寫(或聲色結合),點面結合等多種方法。

2。明朝楊慎在《升庵詩話》中談到這首詩。認為“千里”的“千”字應改為“十”。理由是:“千里鶯啼,誰人聽得?千里綠映紅,誰人見得?”此言遭到不少學者反駁。你認為楊慎的觀點錯在何處?

答:錯在不懂得“千里”是虛寫而非實寫。既然寫江南春景,以“千里”概之亦扣題目。

(四)語言特色型

【題目形式】

(1)談談這首詩的語言特色。

(2)分析這首詩的語言風格。

【題目解讀】這類題目不重在個別詞的運用巧妙,而重在對整首詩語言風格的品味。詩歌有豪放、婉約、沉鬱、恬淡等多種風格。此外還要準確地使用評價詩歌的一些術語。如:“簡練傳神”、“生動形象”、“一字傳神”、“對仗工穩”、“語近情遙”等等。

【答題要點】

1。用一兩個詞語或一兩句活,概括語言特色。

2。結合詩中語句,具體分析這種特色。

3。詩中的用語表達了詩人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題型示例】請分析陶淵明《飲酒》“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這首詩的語言特色。

答:

(1)全詩語言平淡樸實,不加雕飾,似無意為詩,而詩情自然流露,韻味雋永。

(2)前四句寫自己隱居生活的心境和生活的真諦,“心遠地自偏”強調的是詩人內心的寧靜。

(3)後四句對這種隱居生活作了具體描繪。情景交融,言有盡而意無窮。

(五)情感賞析

【答題要點】

詩歌情感的賞析,在古詩欣賞題中也常常涉及。從作家的風格(豪放、婉約、沉鬱頓挫),探求在詩詞中所蘊含的作者情感,從而進行歸類。情感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四種:熱情奔放、抑鬱憂思、昂揚激越、靜穆閒適,如果再具體一些,我們將國中所學的詩歌進行歸類,大致又有以下常見的一些:離別之情、友情、愛情、熱愛大自然、愛國、思鄉、關心民生等。

【題型示例】

請閱讀以下詩歌,試說說詩人在詩中抒發了什麼情感?

滁州西澗

韋應物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1、詩中哪兩句寫出了詩人恬淡的胸襟?

2、請說說詩中蘊含了作者什麼情感?

答1: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答2:本詩抒發了詩人靜穆閒適的的情感。

  古詩詞鑑賞方法和術語集錦

鑑賞詩歌時要注意作者、題目、註解。要做到知人論世以察詩情;題目富含著諸多資訊(時間、地點、人物、事件以及詩人的心情、詩歌的意境、詩歌的型別等)。平時多讀一些名作或自己感興趣的詩詞,多研讀一些關於古詩詞賞析的文章,增強感悟能力,提高分析評價能力。要了解古代詩歌的一些基礎知識,記住一些術語。弄清與詩歌鑑賞有關的名詞術語,以便鑑賞時恰當選用。

一、咀嚼詩歌語言

反覆誦讀,養成逐字逐句品味語言,分析形象,把握作品的思想內容及表現技巧的閱讀習慣是鑑賞詩歌的第一步。欣賞時要重點關注詩中動詞、形容詞、特殊詞(疊詞、擬聲詞、表顏色的詞)的作用。

(1)動詞 如:賈島《題李凝幽居》“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中“敲”字音韻鏗鏘,且“敲”字有聲音,以響襯靜,突出了居處的僻靜。

(2)疊詞 作用不外兩種:增強語言的韻律感或起強調作用。如:李清照《聲聲慢》“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連用七組十四個疊字,或寫人物的動作行為,或寫周圍環境,或直抒胸臆,將詩人遭受一系列深創鉅痛之後的茫然若失、淒涼、悲殘、悲慼的情懷,全面準確地刻畫出來。同時讀起來又有韻律感。

(3)擬聲詞 有些擬聲詞就屬於疊詞,因為其出現頻率很高,所以單獨列出。作用使詩文更生動形象,使人有身臨其境之感。如:杜甫《登高》“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中“蕭蕭”寫出了秋葉在風中飄零而下的聲音,讓人聯想到詩人綿延不盡的愁思。

(4)表顏色的詞 顏色一般表現心情,增強描寫的色彩感和畫面感,渲染氣氛。欣賞時,要抓住能表現色彩組合的字眼,體會詩歌的濃郁的畫意與鮮明的節奏。例:“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黃、翠、白、青四種顏色,點綴得錯落有致,而且由點到線,向著無限的空間延伸,畫面靜中有動,富有鮮明的立體節奏感。或抓住能表現鮮明對比色彩的字眼,體會詩歌感情色彩的濃度:“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紅與綠道出了蔣捷感嘆時光匆匆,春光易逝的這份兒“著色的思緒”。抓住單一色彩表現的詞也能體會到詩人的濃情:“記得綠羅裙,處處憐芳草。”“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憐惜與傷別離的情愫盡在“綠”與“醉紅”中。

(4)詩詞由於聲律的要求或出於修辭上的特殊需要或這兩者兼而有之,某些語序往往要顛倒,欣賞時要注意還原語序(主語後置、賓語前置、主賓換位、狀語後置、定語後置等),才能準確深入地理解詩歌的內容,體悟意境。

(一)、古詩詞語言風格常用詞語

(1)平淡又稱質樸, 其特點是選用確切的字眼直接敘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飾,顯得真切深刻,又平易近人。平淡不等於簡陋和寒傖,它是用語上的返璞歸真,體現了詩人的真功夫,如:陶淵明的詩《歸園田居》、《飲酒》等,李煜的詞《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浪淘沙》(簾外雨潺潺)。

(2)清新 其特點是用語新穎,不落俗套 如《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3)絢麗 其特點是有富麗的詞藻、絢爛的色彩,奇幻的情思。如李商隱的詩《錦瑟》《無題》等。

(4)明快 其特點是直接的,明朗的,爽快的,潑辣的,往往是斬釘截鐵,一語破的。

(5)含蓄 其特點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敘述,而是曲曲折折地傾訴,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發,或欲說還休,讓讀者去體味。如杜牧的絕句《過華清宮》等,李清照後期的詞。

(6)自然即不加雕飾的率真樸素的語言,多用口語,較少煉字,讀來平白如話,自然親切,韻味無窮。如李白詩歌的語言,被譽為“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

(二)常用的概括詩歌語言特色的術語:

生動活潑 機智辛辣 長短結合 舒捲自如 奔放流暢 詞采瑰麗 言淺意深 簡練流暢 言簡意賅 音韻和諧 簡潔幽默 用語警策 隱含哲理 用語工麗 用語精妙 一呼一應 自然天成 語麗情悲 言近旨遠 含蓄蘊藉 音節響亮 通俗易懂 明白如話 樸素自然通俗精練 古拙淳樸 清新明麗 有濃厚的生活氣息

二、分析詩歌意象

古典詩詞的形象,是藉助客觀物象(如山川草木等等)表現出來的主觀的情感物象,我們姑且稱之為“意象”。鑑賞詩詞作品時,不僅要著眼於它們所描寫的客觀物象,還應透過它們的外表,看到其中注入的意念和感情;注意主客觀兩方面融合的程度。只有抓住作品的意象,以及意象所包含的旨趣,意象所體現的情調,意象的社會意義和感染作用,才能真正地鑑賞古代的詩詞作品。

古典詩詞常見意象的意義:

楊柳—惜別 圓月—思念 落葉—失意 春風—得意 大海—開闊 流水—時光流逝 古蹟—懷古傷今 梅花—傲視 小草—平凡、生命力頑強或弱不禁風 徵蓬、歸雁—思念(思鄉) 南冠—囚犯 松竹梅 — 高尚情操 哀鴻—哀傷苦痛流離失所的人 如:“鴻雁遍野”“哀鴻遍野”即指百姓流離失所 白衣蒼狗,又白雲蒼狗—世事變幻無窮 吳鉤—寶刀、利劍,指渴求建功立業者的利器 蓴羹鱸膾 蓴鱸秋思—思鄉之情 雙鯉—書信 莊周夢蝶—迷惑的夢幻和變化無常的事物 采薇—隱居生活 碧血—為正義事業流的血 萇弘化碧—夢冤而死或忠心不泯 折桂—科舉及第 懷桔—孝順雙親 紅葉—以詩傳情 紅豆-相思 崑山玉—傑出的人才詠絮—女子工於吟詠,有非凡的才華

三、辨析表現手法:

1直抒胸臆 2 借景(物、事、畫面)抒情 3 寄情於景、情景交融4託物言志 5借古諷(喻)今《石頭城》《烏衣巷》6通過典故言志《錦瑟》 7渲染 8移情化9對話表現人物皎然《尋陸鴻建不遇》10 以小見大11側面描寫(《風》)12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相結合《琵琶行》中對音樂的描寫 13虛實結合 14點面結合 15 一語雙關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劉禹錫《竹枝詞》) 16浪漫主義表現手法 《夢遊天姥吟留別》17誇張(李白的“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18象徵 19通過想象(夢境)來表現主題《夢遊天姥吟留別》《迢迢牽牛星》《鵲橋仙》20明貶(褒)暗褒(貶)21賦、比、興22重章疊唱(《秦風.無衣》)23對比24類比25反覆26動靜結合(《山居秋暝》)27襯托(正、反)28以動襯靜(“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29以靜寫(襯)動30以樂景襯哀景31以哀景襯樂景32 擬人33比喻(“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方法點撥:一首詩可以綜合運用幾種表現手法,要能細心辨析、具體分析某種或幾種表現手法在詩歌中運用的妙處。

解答技巧:先表明觀點,即運用了何種表現手法。接著,根據此種表現手法的特點,分析它在表現詩歌內容和主旨方面的妙處。

四、把握情感型別

(1)憂國傷時

①揭露統治者的昏庸腐朽 如杜牧《過華清宮》

②反映離亂的痛苦 如杜甫的《春望》

③同情人民的疾苦 如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白居易《賣炭翁》

④ 對國家民族前途命運的擔憂 如杜甫《登樓》(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雲變古今。北極朝廷終不改,西山寇盜莫相侵。可憐後主還祠廟,日暮聊為梁父吟。)

(2)建功報國

①建功立業的渴望如:曹操《龜雖壽》(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陸游《書憤》(早歲那知世事艱)

②保家衛國的決心 如 :王昌齡《從軍行》(青海長雲暗如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③報國無門的悲傷 如:辛棄疾《京口北固亭懷古》《醜奴兒.少年不識愁滋味》

④山河淪喪的痛苦 如:陸游《示兒》文天祥《過零丁洋》杜甫《春望》

⑤理想不為人知的愁苦心情 如:屈原《涉江》

⑥年華消逝,壯志難酬的悲嘆 如蘇軾《水調歌頭.赤壁懷古》

⑦ 揭露統治者窮兵黷武 如:屈原《涉江》

(3)思鄉懷人

①羈旅愁思 如:孟浩然《宿建德江》(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野礦天低樹,江清月近人。)溫庭鈞《商山早行》

②思念親友 如: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③邊關思鄉 如:范仲淹《漁家傲》(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裡,長煙落日孤城閉。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髮征夫淚!)

④閨中懷人 如:王昌齡《閨怨》(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 李白《子夜吳歌》(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

(4)長亭送別

①依依不捨的留念 如:柳永《雨霖鈴》、王維《渭城曲》

②情深意長的勉勵 如:王勃《送杜少甫之任蜀州》(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

③坦陳心志的告白 如: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5)生活雜感

①寄情山水、田園的悠閒恬淡如:王維《山居秋暝》、孟浩然《過故人莊》

②昔盛今衰的感慨 如:姜夔《揚州慢》、劉禹錫《烏衣巷》

③借古諷今的情懷 如:辛棄疾《京口北固亭懷古》

④青春易逝的傷感 如李清照《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⑤仕途失意的苦悶 如白居易《琵琶行》、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⑥告慰平生的喜悅 如杜甫《春夜喜雨》、辛棄疾《西江月》

五、分清藝術風格

1豪放類:蒼涼博大 志趣高遠 情感深沉 雄勁粗獷 氣勢雄健 氣氛悲壯 意境高遠 情調豪邁 寄託遙深 氣勢雄偉 想象新奇 騰挪跌宕 撼人心魄 景象壯闊 清新飄逸

2婉約類:風格清新 清新淡雅 含蓄蘊藉 韻味悠長 “詩中有畫” 格調悽清 意境深邃 抒情含蓄婉轉 清幽空寂 幽靜空靈

第四、評價作品思想內容應注意的問題

⑴瞭解作家的生平、思想、創作風格,有助於對作品內容的理解和把握。如辛棄疾曾經在抗金斗爭的最前線出生入死,南歸之後又遭到投降派的派擠和打擊,所以其詞多為回憶過去如火如荼的戰鬥生活,或者表達報國無門的憤懣情緒,風格豪放悲慨。

⑵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特點,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文學,適當瞭解某個時代的風貌,同樣有助準確把握這個時代的文學作品。比如,唐代國力強盛,投筆從戎的知識分子大多精神昂揚,情感豪邁,在他們的詩,尤其是邊塞詩,雖有塞外環境的惡劣,也有對故鄉、親人的深切的思念,但更多的是同仇敵愾的憤慨,報家衛國的決心,因而格調高亢,情緒激盪。而宋代則大不相同,濟貧積弱、國力衰微的大宋朝,已沒有了大唐的氣象,在知識分子的筆下,豪邁之氣少了,悲涼之氣多了,雄偉氣魄少了,家國之愁多了。

⑶許多古代詩詞的前面都有一個不長的“序”,有的交代了創作的年代,有的交代了創作的緣由,有的交代了創作的經過,有的交代了創作的背景,有的又為整個作品奠定了情感基調,序對理解作品的思想內容也是至關重要的,因而不能忽視。

⑷大多數作品的思想感情不是單一的,其中可能交織著許許多多非常複雜的情感,這一點要特別注意,當然讀者有時也可以在原作的基礎上發揮想象,進行二度創作。另外,一個作家的整體創作傾向和風格一般是固定的,但也不排除個別作品的特例存在。如李清照、辛棄疾等,都有其固有風格之外的創作。

第五、詩歌鑑賞寫法指津

(1)填空型 看清題目要求,注意題目空格前後相互照應的語言及能給我們啟發、暗示的文字。所需資訊儘量在詩句中提取。

(2)問答型 認真審題、明瞭要求。讀全、讀準、讀懂題目。明確答案來源於何處(如全詩、上闋、首聯等),答題時要有得分點意識。

做到“問什麼,寫什麼;要什麼,給什麼”。一般可採用“總—分 —總”式。

⑴概括特色(一個判斷以標明觀點,回答題中所問)

⑵扣住要求,結合詩句進行分析闡述以證明觀點

⑶揭示這樣寫的好處。即詩歌寫了什麼、如何寫的、這樣寫的妙處。

另外做詩歌鑑賞詩時。還要注意以下幾點:

①要緊扣要求,圍繞題指展開論述。

②不能用讀後感、詩句解釋代替詩歌鑑賞。

③對作品理解、評價,力求準確、合理、有根據,不能無中生有、任意發揮、隨意拔高。

④術語表述要正確。切忌不著邊際,亂套名詞術語,費時而不顯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