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文學>

寫工藝大師的美文:大師,不僅僅是個稱號

文學 閱讀(1.73W)

編者按:老匠人們,不用為自己的手藝消亡而擔心,或許這樣才能更踏實,更有激情地投身藝術中,他們為中國的工藝事業做出的貢獻不容小噓。

寫工藝大師的美文:大師,不僅僅是個稱號

最近,工藝美術協會向近十個領域的280人頒發“大師稱號”引來熱議,有人認為此舉欠妥,“大師”氾濫給人以幻覺。針對這一看法,我不以為然,評獎自有其標準,難道只有在白髮蒼蒼的垂暮之年才能被稱為大師嗎?所謂“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這種淺顯的道理想來大家都明白。

授予“大師”稱號的背後其實有更深刻的意義。

前段時間,央視開設“大國工匠”專欄報道,專門介紹為國奉獻的匠人們的故事。有一名工匠,他的工作是為點火前的火箭進行最後的焊接工作。他焊接的地方是靠近燃料室的位置,焊接的精確度必須精準到毫米,稍有偏差,後果不堪設想。為了確保不出差錯,他曾進行過上萬次的訓練,工作前再一次回憶焊接的步驟。他坦言,“焊接一次,就像是泡了個熱水澡。”正是這種嚴謹的.態度,使得他焊接一千多次,無一出現意外。

因而,他也上了“大國工匠”的欄目。類比於“大國工匠”,工藝美術協會授予“大師”稱號的目的不也在此嗎?大國工匠們對工作熱愛負責,為大國鑄利器,在自己的領域做到極致,這種精神理應得到傳播與弘揚。至於民間手工藝人,他們工作認真嚴謹的態度和高超的手藝,亦可通過“大師”的稱號發揚傳播。這些人理應成為業內的楷模,為後人立標杆。我想,這才是工藝美術協會的初衷吧?

同時,這次頒獎也是對於某些瀕臨消亡的傳統行界的挽救與復興。

隨著歷史的發展,中國有些傳統手工業面臨著後繼無人的尷尬境地,其原因之一便是優秀產品無人問津以及行業的低效益。這樣看來,我們也能發現“大師”稱號背後的另一重作用。

上世紀,袁隆平帶領小組攻關,研究“超級稻”品種,開始時知曉者甚少,後來,研究成果日豐,研究聲譽日隆,袁隆平因其研究成果而被授予“國家科學技術獎”,在世界上名動一時,他的科研成果因此在全球迅速得到推廣,造福世界,造福人類。

而傳統手工業中的精品也是長期被埋沒,不為人知。要知道,“酒香不怕巷子深”這一說法在當今社會並不適用,對業內傑出匠人授予“大師”稱號,也能使其產業被更多人所瞭解,更有甚者還能衝出國門。這一做法實在是為這些產業注入一劑強心劑,保護了老祖宗的遺產。

頂著“大師”頭銜的老匠人們,不用為自己的手藝消亡而擔心,或許這樣才能更踏實,更有激情地投身藝術中,為中國文化貢獻自己的力量吧。


【本文作者:1504班 陳明宇。(公眾號: 鄧志剛語文工作室)】

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