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文學>

曾經女子不為醫散文隨筆

文學 閱讀(2.6W)

在古代,人們對現在稱之為醫生的人稱呼為“大夫”和“郎中”,其實開始時這兩個稱呼都是對朝廷官員的稱呼。郎中屬員外級, 就是分掌各司事務,其職位僅次於尚書、侍郎、丞相的高階官員。大夫也是官名,分為上大夫、中大夫、下大夫三個級別。所不同的是南方人以郎中做稱呼,而北方人則以大(dai)夫做稱呼。古代以官職稱呼人是一種習慣,也是一種尊重,所以用較高的官職來稱呼醫生,可見古代人是非常非常尊重醫生的。范仲淹曾將“良將”和“良醫”兩個抱負並稱,立志“不為良相,便為良醫”,這也從側面說明古代對醫學的重視程度和對醫生的.尊重程度。

曾經女子不為醫散文隨筆

繼郎中和大夫以後,有了醫生這個稱呼。據說,醫生開始是指學醫的學生,後來慢慢地便統稱為掌握醫學知識及從事醫學工作的人了。

古時候的中國,男尊女卑,女子連學習的機會都沒有,更是沒有機會從政的,所以女子根本沒有機會被尊稱為郎中或大夫的,即使天資特別聰穎,或特別好學而掌握了一定的醫術,也是沒有機會從醫的,即使從醫,也斷不會被稱之為郎中或大夫的,最多會被叫成醫婆,而這醫婆,是帶著明顯的貶義的,那時候女子只是男人的附屬品而已。

現如今,社會早就飛速發展了,女子從醫早就不是什麼新鮮事了,只是和古代不同,醫生這個稱呼雖然有時候還被稱作為郎中和大夫,但早已不是什麼官職了,更沒有了當時的尊嚴,有時候出去,醫生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醫生了,醫生比古時候的醫婆更讓人瞧不起了。

我是女子,恰巧從醫,是個不折不扣的醫婆。倘能選擇,下輩子還做醫婆嗎?要回答這個問題,似乎還需要思考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