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文學>

高三地理備考經驗交流

文學 閱讀(1.27W)

高三地理應該怎麼複習奮戰大學聯考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高三地理備考經驗交流,歡迎參考閱讀!

高三地理備考經驗交流

一、注重學習方法和教學方法的整合、歸納。

大學聯考三輪複習每一階段的備考方法很多,在進入高三階段後,我們查閱了很多關於高效複習的方法,努力摸索適合本班學生學情的教學模式,並在實踐中嘗試和總結。主要包括以下一些具體的方法。

第一輪複習中狠抓落實,強化學生已有的知識,並且全面構建學生的知識體系。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們逐漸總結出了“以講為主,以練為輔,聽寫落實,檢測查缺,評講補漏”的模式。在每一章的複習中貫徹這樣一種模式,並根據每章知識,提前制定出教學中這五個環節的課時及教學計劃。保證學生能夠在此過程中高效複習,老師有目的、有計劃,按部就班的備課,讓學生的學習及老師的教學做到有條不紊,穩紮穩打。講,指的是對課本知識有全面、細緻地講解,難以理解的概念,在課堂上爭取講解透徹,讓學生不留知識盲點,應對大學聯考,適當延伸,同時儘量保持知識的系統性和完整性。練,是針對課堂講解中的重點和難點知識,精選例題、習題,編制適量的課後或課堂訓練,達到“以練習促應用,以練習促記憶、以練習促理解”的目的。練習結束後學生可自己批改,老師有選擇地講解,以此節省時間,提高效率,在練習環節應該保持一節一練的基本安排。聽,是對大學聯考高頻考點落實和強化的必要手段,在平時學生也普遍肯定了聽寫的必要性。每章節中必有識記點,如“大氣環境”一章中,“十三種氣候型別的名稱、特點、分佈、成因”、“氣候型別的基本判讀方法”為必背內容,可提前告知學生聽寫內容使其有目的地記憶,如時間允許,學生學習主動性強,可以根據學生的層次,讓學生自行識記每章節的中內容,老師在不告知聽寫內容的情況下進行聽寫環節。聽寫環節我們是安排在每一章節複習結束後進行。測試環節與我們平時的月考、小測驗略有區別,測驗的知識力求集中在某一章節,並儘可能與聽寫內容契合,可以把測看成是聽寫知識的習題模式,說著說是課本知識的習題化的結果,在知識識記的基礎之上,進一步完成對它們的應用及理解。評是對測驗的講評,在測驗結束後老師及時批改試卷,並記錄試卷中普遍存在的問題,也可以記錄個別學生暴露出的知識盲點。通過試卷的講評,講解學科訓練中的基本解題思路。

第二輪複習中,注重專題知識的整合。以地理學科中的“氣候”、“河流”、“地形”、“交通”、“農業”等等關鍵詞為核心,運用發散思維的方法,讓學生重組知識體系。在此過程中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在基礎原理和概念理解透徹的基礎上,運用“環境整體性原理”、“人地關係理論”、“可持續發展理論”等地理學科基本思維方法梳理以前複習的內容。如在“河流專題”中運用環境整體性的原理總結和歸納河流與氣候、河流與地形、河流與植被、河流與地下水及海洋水之間的關係,通過這些知識的整合,可以形成學生便於理解的知識體系,另一方面可以滲透地理學科的學科思維。再如在“農業”、“工業”專題知識的整合過程中,以可持續發展理論作為主線,探討工農業與區域發展問題,區位問題與區域發展問題聯絡在一起進行復習。

第三輪複習的重點放在題型歸類及答題規範上,對一些大學聯考典型例題進行分析和總結。對一些如“統計圖”、“等值線圖”、“景觀圖”、“光照圖”等等注重方法與技巧的題型歸納和概括出最基本的解題思路和方法。對人文地理試題中簡答題的規範問題進一步強化,包括基本的審題方式(審文字、審圖表、審設問、審分值)、學科語言的應用,甚至是卷面書寫及佈局都是需要特別注意的。

二、學習大學聯考——體會、分析、研究

高中教師最終的目標是帶領學生迎接大學聯考,應對大學聯考。如果將大學聯考比作戰場,那麼在這個戰場上取得勝利,無疑要做到“知己知彼”,這裡有個環節是相當重要的,那就是對新大學聯考的鑽研和學習。在未進入高三之前就聽很多老師強調研究大學聯考的重要性,但當時對所謂的“研究大學聯考”不能夠理解,在高三備考過程中,作為備課組長,我不時地問自己:“怎樣做才能算是學習大學聯考?怎樣通過往屆大學聯考指導自己的大學聯考複習備考?”在備課的過程中,我自己對此有了一定的'認識和感悟。

首先,最淺的一個層次是體會大學聯考,即在感性上應該對大學聯考有一定的認識,如大學聯考的基本題型、分值分佈、試題難度及時間掌控、半開放性試題的出現等。最簡單最直接的方法是做大學聯考真題,在備考12年大學聯考的過程中,在一輪複習前,作為備課組長的我已經系統地做過08年至11年的大學聯考真題,對近年來新課標大學聯考的基本資訊和大概的命題趨勢有一定了解。在今後的工作中,在“一年大學聯考,三年備考”的教學理念指導下,我認為作為教師應該及時關注每年大學聯考。

學習大學聯考的第二個層次是分析大學聯考,在做完大學聯考真題後應該多問為什麼,努力透過現象發現本質,比如可以分析大學聯考試題的圖表特徵,歷年新課標大學聯考真題中的圖表具有簡潔、明瞭、冗餘資訊少的特徵;而簡答題的文字材料短小精確,蘊含資訊豐富,與問題的設問聯絡緊密;簡答題中的各個問題指向明確,各小問的設問之間也有著由淺至深,層層推進、環環相扣的特點;大學聯考標準答案,語言簡潔,科學準確,層次分明。通過對大學聯考真題的分析,可以指導我們更加有針對性的複習備考,避免備考走彎路,引導學生更快的適應考試。當作為老師的我對大學聯考的進行分析後,甚至有部分學生也學著從不同的角度審視、欣賞,甚至是評價大學聯考真題,這大大提高了他們的感悟能力,對大學聯考的把握更加準確。

學習大學聯考的最高一個層次是研究大學聯考,我個人認為研究大學聯考不單指研究大學聯考真題,而應該對一切與大學聯考相關的資訊進行蒐集及處理,通過對大量資訊的總結、分析來找出大學聯考的走勢或者規律。在高三備課過程中我收集了如下大學聯考相關資訊:統計近年來分批進入並使用全國課標卷的省份、20XX年大學聯考大綱、歷年大學聯考閱卷評分細則及大學聯考標答。通過對全國各省參加新課程的先後批次的瞭解,使得我更加關注最早進入新課標大學聯考的省區的大學聯考相關資訊;通過對20XX年大學聯考大綱的分析,更加明確了在三輪複習的過程中一輪複習注重夯實知識、二輪複習注重提升能力、三輪複習注重應試技巧和方法,使得自己的教學目標和方向更加明確;而大學聯考閱卷評分細則的學習,讓學生深刻體會到大學聯考的應試技巧。此外,綜合對大學聯考真題及考綱體會和分析,更加確定了大學聯考幾乎年年必考的“高頻考點”,如氣候的特徵、成因,地理學中的區位問題(農業區位和工業區位),在複習的最後階段,確保了學生對高頻考點的切實把握。

三、注重教學資源的獲取、篩選及重組。

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大量的教學資源,如每月月考的試卷、地理空白填圖、教學中直觀感性的模型、教材或課本以外知識的拓展與延伸資料、複習及備考方法指導、教學效果評價方法的選取等等。在網路資訊時代,我們可以在網際網路上獲取大量資源,但是我們複習備考相關的教學資源從質量上講良莠不齊,從數量上講汗牛充棟。如何找到適合自己教、學生學的教學資源,這也需要一定的方法。在高三複習備考的過程中對教學資源的獲取、篩選及重組都是很重要而且難度很大的工作。

作為備課組長,我所使用的教學資源的蒐集依靠這樣幾個途徑:最主要的是網際網路上的蒐集。在網際網路上的好的教學資料以各種形式存在著:學校購買的網路教育資源;網際網路上免費的資料集,如百度文庫,新浪資料等等;網路上的同行相互交流、分析的資料。資料的蒐集不必帶著強烈的目的性進行,這種對相關教學資料的關注應該是一個合格的教師必須具備的素質,在網路上有好幾個比較有名氣的地理教學論壇,在高三階段我成為了四個人氣很高的教學論壇的常客,平時在與很多網路同行交流教學心得的同時也得到了很多寶貴的資料,如網上同行釋出的圖表、經過精心重繪的歷屆大學聯考題、各省區教學精英傳於網上的教育心得和教學隨筆等等。其次,是對大學教材的再次學習。在中學教材中有很多內容解釋語焉不詳,作為學生不必學的過深、過廣,但是作為教師必須將知識的前因後果弄懂,所以在工作之餘,我們整理了大學時代的教材,對大學教材進行細緻的研讀,收穫不少。比如,在高中教材中描述地球存在生命的條件中有一條是地球有合適的自轉與公轉週期,但是教材並沒有詳細說明原因,大學教材中就做了比較詳實的說明。再比如高校教材中對各種氣候型別的命名方式選取的標準不同,這讓我更加認識了氣候型別的分類不是絕對的,必須有一定的先決條件。教學資源獲得之後,老師必須在浩瀚的資料中選取能夠為我所用的部分。教學資源的整合需要花費很多的時間和精力,例如每月月考的習題選取是從寧夏、遼寧、黑龍江、吉林等省區的模擬題中精選出來,而且要兼顧題型、考點、分值等,再組成一套合適的月考題。再如,在平時訓練中需要用到很多清晰的空白地圖,在教育論壇中就有很多的資源,我們備課組稍加編輯和整理就形成了一套很有特色的填圖練習。

四、注重研究,重新審視教材

教材是學生學習知識的根本來源之一,高中教材一般具有一定的權威性,而且對大學聯考具有很強的指導性。在高三教學的過程中,各種各樣的輔導資料充斥市面,也選花了老師學生的眼睛。而各種教輔資料對大學聯考內容的總結不可謂不詳實、透徹,但是作為教師和學生在這種高度概括和總結的教輔材料的誘導下,會忽視教材,導致在複習的過程中脫離教材,甚至有些學生扔開課本,以教輔代替教材。在大學聯考備考的過程中,曾經有段時間,我也犯過同樣的錯誤。但是通過對大學聯考的研究,發現相對於教輔材料,課本知識反而變得更加通俗易懂,更加細緻。例如,20XX年新課標卷大學聯考題第十題考察了以色列的節水農業的發展,作為特例,很多人很少知道以色列農業發展灌溉用水中有相當一部分依靠海水的淡化,當我拿到這道大學聯考題的時候曾經抱怨過出題者,為何考察這種地理學中難以掌握的特例呢?但是當我再次閱讀課本的時候,發現課本中有長達半頁的閱讀內容,對以色列的節水農業做了詳細的介紹。再如,學生在學習氣候時,對於北半球四季、五帶的概念是模糊的,而這也是必修一課本中做過準確的定義。諸如此類的例子還有很多,這些教學中的案例,使我更加認識到了課本的重要性,在第三輪的複習過程中,要求學生通讀教材,注意教材中平時老師和同學未曾重視的一些細節知識。

第一次的複習備考總是留有遺憾,經過反思,在去年的備考過程中有方面還需要加強。

首先,應該在進行大學聯考總複習期間做好詳細的備考計劃,這一點在剛剛結束的大學聯考複習中做的不好。爭取做到,在總的備考計劃中教學內容和進度精確到每一週、每一天,並將備考計劃公佈給學生,讓學生和教師都能按部就班地安排時間進行復習。複習備考計劃的制定要對高中知識有個全面的把握,花時間,費精力去制定合理的計劃。在這點上我作為備課組長做的並不好,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應該養成制定周密計劃的習慣。

其次,應該加強對大學聯考考綱的研究,剛剛結束的高三備考中,我發現自己對大學聯考考綱把握的不深,還只是停留在對考綱體會的階段,由於時間和經驗有限,未能挖掘出大學聯考考綱對大學聯考考試的重要的指導作用,在今後努力的方向應該是結合教材認識考綱要求,並且想方設法將考綱要求變為可操作的教學目標、教學方法的指導,使其感性化,具有可操作性。

三是在第二輪的專題複習中專題設定不太合理,某些專題的設定過大、過泛,導致學生很難把握,在今後的二輪複習中應該嘗試選擇切口小的專題設定。

最後,應該切實落實好備課組備考制度,並且堅持實行,如根據學科進度和計劃提前確定保溫練習及學科測驗,做到教學進度心中有數,教學效果瞭然於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