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文學>

滄海桑田話上海散文隨筆

文學 閱讀(2.33W)

長江,母親的河流,這對上海人說來,感觸尤深。因為他們懂得,沒有長江,甚至連上海這個地方也沒有。

滄海桑田話上海散文隨筆

以“滄海桑田”四字概括上海的來歷是最恰當的。在新生代第四紀大理冰期之後,古長江三角洲被淹沒在海里,成為一片汪洋。滾滾東流的長江,從上游挾帶下來大量泥沙,沉積在河口,又出現了新的陸地。五、六千年以前,今天上海地區的西部,是大片的沼澤地帶,而在一些高地上,已有人類生息、繁殖。解放後,上海先後發現了嵩澤、亭林、查山、馬橋、嚴橋等二十四處古文化遺址和數千件出土文物。從這些遺址和文物的考察中,足以看出上海形成的基本過程。其中清浦縣嵩澤遺址下層出土的文化遺存,經碳14放射性同位素測定,年代最遠的距今已有五千九百八十五年,從出土的陶罐、陶釜、骨箭頭、石斧、鹿角和一個窖穴裡發現的.秈稻粒中,不難想象古上海人的生活情景和生產水平。其他古遺址下層大部分屬於新石器時代的遺存。

今日上海的一百四十平方公里的市區,至少也有一千七百年以上的歷史。這些年來,人們經常在市內離地表三、四米處掘到一些粗糙的陶罐、瓷瓶。對於考古工作者說來,哪怕是發現幾塊碎瓷片也是如獲至寶的。有了這些實物,就有助於回答上海市區成陸年代的問題。如在滬西和閘北都出土過晉代和南北朝的瓷器和瓷片,而在黃浦江東面,川沙縣嚴橋公社毗鄰市區的地方,一九七五年甚至發現了唐宋村落遺址。在市區的其他許多地方,也不止一次地發現過唐、宋時代的墓葬和水井。整個市區,在唐代以前成陸,確有依據;浦東的大部分地區,在宋代以前成陸,也是無可懷疑的。沿海一帶,都是鹽場。

古代上海有三大產業:捕魚、煮鹽和紡紗織布。在公元三、四世紀,只有漁業。當時吳淞江(即今蘇州河)直流入海。江流入海處,古書上稱為“瀆”。上海地處吳淞江下游,居民多以捕魚為生,並且使用一種叫做“滬”的工具。《輿地志》載:“插竹到海中以繩之,向岸張兩翼,潮上而沒,潮落即出,魚隨潮礙竹不得去,名之曰滬(古書上寫作扈)”。早在《晉書》上將吳淞江下游一帶稱為“滬瀆”,上海別稱為“滬”,就是這個來歷。

當年漁民們到海上去捕魚,口頭喊慣了“上海區”,這裡的“上”是到的意思,久而久之,“上海”兩字就成為海邊一帶的地名了。明弘治《上海志》解釋道:“其名上海者,乃地居海洋之上故也。”

宋代以前,吳淞江下游近海處,有兩條支流,上海浦和下海浦。下海浦在今虹口區,雖已湮沒,但昆明路有下海廟遺址,可知其所在。至於上海浦,有人說是黃浦江的一段,旁有上海鎮,南宋時是個海外貿易港口,從東南亞來的海船,多停泊於此,鎮上設有管理對外貿易的機構——市舶提舉司。到了元代至元二十七至二十九年間,才設定上海縣。所以有人認為上海這個地名,是從上海浦而來;而上海浦之名,又確係近海之故。

上海還叫做“申”,相傳戰國時這裡是楚國令尹春申君黃歇的封地。據史書上說,楚王原賜黃歇淮北之地,黃歇不滿意,要求封於江東之地,楚王只得答應。江東範圍很廣,上海當時只有一個部分成陸,是否以此為據而稱“申”,值得懷疑。此外,亦有人說黃浦江是黃歇開鑿而命名,也不足為據。經查考,這些說法始於明代,直到上海成為繁華之地以後,以申江、春申、歇浦、申浦作店鋪招牌或見諸詩文者才更多。上述這種種說法雖不免出於附會,但因沿用了幾百年,這個“申”字與上海也就難解難分了。

歷史是最好的見證人。真正和上海結下不解之緣的卻是滾滾長江水,滔滔萬古流。她在造就了我國最大的一座城市——上海之後,終於奔流入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