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文學>

年味還是故鄉的濃散文

文學 閱讀(1.11W)

眨眼間,又到中國的春節了,對於常年在異國他鄉奔波的遊子來說,在平常的日子裡一直忙碌著,感覺時間過得真快。尤其是到了年關,看到一波一波的人群,踏上回家的路途,心裡感覺到真不是個滋味,故鄉的年味,再次勾起了遊子無限的回味。

年味還是故鄉的濃散文

故鄉濃濃的年味兒,就像一罈陳年老酒,歷久彌散。

春節來臨之前的嚴寒,才讓忙碌了一年的鄉下人,有了收穫後片刻的消閒,進入了“臘八節”,村裡的家家戶戶把餵養了一年的豬,開始宰殺,殺豬的嚎叫聲和小村中上空彌散的撲鼻的肉香味,已經傳遞著春節的腳步,來臨的顫音。每位農家人的心,才從一畝三分地裡,收攏到家裡;外出的人們已經拎著大包、小包,開始從異地他鄉,陸續踏上回家的里程,深深淺淺的腳印,嵌在了瑞雪覆蓋鄉村進出的小路上,有錢、沒錢,回家和家裡人團團圓圓的過個年,是常年在外奔波的遊子,恆古不變的觀念,也是尋根祭祖赤誠的道德根基。

過了臘八節,村裡的每家每戶開始掃房刷牆,拆洗被褥、床單,更換窗簾;也提前給自己家的孩子們買一套過年的新衣服。期盼來年永珍更新、財源廣進,家裡的大人、小孩都健健康康,有個好兆頭!

鄉村中的年,是埋在鄉村厚厚黃土中的情結,千萬年間都不會腐爛的根,也是每個心地善良的鄉村人,熱愛生命、嚮往美好新生活試足的源。

濃濃的地方風俗

我的家鄉大西北的小山村,一旦進入了臘月二十三日,就標誌著逐漸進入了過年。這一天也是鄉村每家每戶大掃除、搞衛生的日子。每個農戶家庭把自己的院內院外徹底清掃一邊,還要把屋子裡的每個角落都要仔細清掃一邊,不放過一個死角,就連室內的每件傢俱、廚房裡的鍋、碗、瓢、盆都要認真的擦洗一邊,清洗的乾乾淨淨,也算是一種辭舊迎新、圖個吉利的願望。

等著夜幕降臨,每家每戶早已準備好了晚餐,這天晚上,每家每戶,都做一種當地叫“攪團”的麵食,盛一碗放在自己的灶臺上,焚香秉燭,燒一張黃紙化馬,送灶神迴天庭、轉孃家。相傳灶神是玉皇大帝的女兒,掌管人間每個家庭的善事,臘月二十三迴天庭,除夕夜接回來。

富人家庭一般臘月二十三日晚上送灶神,吃“攪團”的目地,就是糊住灶神的嘴,不要把人間的事情,告訴給玉皇大帝,怕降罪與人間;窮人恰好推遲一天,臘月二十三日的晚上送灶神,有一段神話傳奇故事,至今還在百姓口頭廣為流傳。

相傳在古代有一位心地善良的樵夫,名字叫“門進”的人,是一位大孝子,整天靠砍柴為生,要活自己的老母親,卻從不多砍柴,夠一天的生活費用就行,也不貪婪,過著平淡如水的日子。

可時逢臘月二十三的一天,他砍了一擔柴禾,挑到集市上去賣,卻被當地財大氣粗、惡貫滿盈的地主孫霸權巧取豪奪,一分錢沒給,只好挑著一副扁擔,兩手空空的回家,這天晚上又是送灶神迴天庭轉孃家的日子,自己沒錢賣香、蠟燭和黃紙。回到家,自己年過八十的老母親,再次提醒他一定要送灶神回孃家天庭。門進是個大孝子,母親的說的話,他一定得惟命是從。可是今天自己沒錢買來香、蠟燭、和黃紙表,怎麼送灶神迴天庭,只好雙膝跪在自家的灶檯面前,說道:“灶神,我只好把您挽留一天,等明天我砍了柴,在集市上換些錢,買些香、蠟燭和黃表,來送您迴天庭,就委屈您了。”

第二天,門進一如既往,給自己的老母親吃完早餐,又去上山砍柴,砍了一擔柴禾,挑到集市上去賣,可是時不來、運不轉,他把一擔柴禾,剛挑到集市上去賣,又被地主孫霸權的管家看到了!說自家過年燒木炭,全要了,說今天自己身上沒帶錢,明天付錢,一分不少。管家也是孫霸權養的一條察言觀色的喪家犬,仗勢欺人,因為打狗還得看主人,自己勢單力薄,也得罪不起,只好硬著頭皮,點頭允許,眼睜睜地看著一擔柴禾,又被孫霸權的看家犬,巧取豪奪了,只好拎著一副扁擔,兩手空空、含淚踏上回家的路途。

這時,他又想起了昨天給灶神許的願,今天要送灶神迴天庭轉孃家。可是,今天的勞動成果又被全部奪走,身為分文,沒有賣香、蠟燭和黃紙表的錢,突然看到路邊長滿了乾枯的艾蒿,艾蒿的乾枯的枝,就像是一支支沁香,上面掛的寬大的艾葉,就像是一張張黃紙做的表。他來到馬路旁邊,精心挑選了幾枝艾蒿的枝和乾枯的艾葉,踏上回家的路,準備晚上送灶神迴天庭轉孃家。

門進回到家後,首先給母親做了晚飯,安排好了自己的母親,把自家的灶臺擦洗的乾乾淨淨,點燃了三支艾蒿做的香和松節油做的蠟燭,燒了用乾枯的艾葉做的黃表,把事情的原由說了一遍,就算是送灶神回孃家天庭了……

臘月二十三日的晚上,人間掌管善事家家戶戶灶神的化身,都陸續來到了天庭,給玉皇大帝請安、稟報,可一直未見門進家灶神化身的身影,大家都在焦急的等待著,因為缺了一個化身,灶神也復原不了原來的真面目。直到臘月二十四日的晚上,只見一股濃香撲鼻的香氣,衝開了天庭南天門,門進家的灶神駕馭著艾葉做的三匹神馬,越過了南天門,滿臉掛滿了淚珠,直接闖入玉皇大帝的靈霄寶殿,四大天王也沒攔得住。

來到父親玉皇大帝面前,把自己的情況和門進為母親孝敬、誠實、憨厚、家貧如洗的情況一五一十的告訴了自己的父親,這位凡夫俗子的一舉一動,讓玉皇大帝感動的留下眼淚。門進家的灶神也把孫霸權惡貫滿盈的罪惡給父親玉皇大帝作了描述。

玉皇大帝立刻傳來日值功曹和當值的火帝真君,下令明天一定下凡,讓日值功曹,查清門進大孝子的情況是否屬實;讓火帝真君把孫霸權的胡作非為,一一落實,如實記錄下來,查清真相後,迴天庭覆命。

第二天日值功曹和火帝真君,腳踩五色祥雲,壓低雲頭來的人間,化作化願和尚,來到門進家和孫霸權的家中,經過三、四天的仔細觀察,看到的情況和門進家的灶神的化身,說的完全一樣,立刻起身,迴天庭向玉皇大帝覆命。

這天又到了大年三十日的晚上,女兒的化身,要下凡間,掌管人間的善事,玉皇大帝命令火帝真君一同前往,並讓各家的灶神化身,吃了一碗“開心面”,帶上一個紅燈籠,如果自家的主人,心地善良,不屠害生靈,就在門前掛起一盞大紅燈籠,以免遭受火帝真君施展的法術,躲過火災,惡貫滿盈的孫霸權萬貫家產和所有的家人、奴僕,都命葬火海,心地善良、孝順母親的門進,也修成了正果。

從此,過年的時候,每家每戶,大年除夕夜,家家戶戶都吃“開心面”,焚香秉燭,接回灶神下界之外,還要在自家的大門前,掛起一盞大紅燈籠,寓意著新的一年平平安安,把日子還過得紅紅火火,免去一切災殃,一種具有地方特色濃濃的民情、風俗習慣,一直就這樣流傳下來,至今,恆古不變!

守歲、拜年和走親訪友

我大西北的家鄉,到了大年除夕夜,就算是整整過年了,接回灶神、吃完“開心面”,全家人都坐在土炕上,吃著水果糖、嗑瓜子,大家開開心心的團聚在一起,分享著過年帶了團聚的好時光;當地人叫“守夜”,等到夜裡12點過後,就預示著進入了新的一年,大人們開始給每個小孩發放壓歲錢和提前準備好過年的新衣服。這也是小孩們一年中最渴望的最美好時刻。

從大年七年級日吃完早餐開始,小孩們都穿上了新衣服,開始屁顛屁顛的跟著大人,手裡拎著自家準備好的年貨,開始走親訪友。對於少年不知愁的小孩來說,最喜歡過年,因為,過年不但可以吃到好吃的食物和穿上新衣服,還可以得到壓歲錢和走親訪友拜年的年錢。

小孩們跟著大人,去村裡和親戚朋友家拜年,是最喜歡和樂意乾的事情,記憶中那個貧困的年代,長輩給孩子們最大的'給一塊錢的拜年錢,在天真爛漫的孩子眼裡,也是一個天文數字,小孩在心裡感到特別的高興;對於黃土地上心地善良的父老鄉親來說,一塊錢也是辛勤的汗水和智慧的結晶,都含著沉甸甸的厚愛和分量,鼓勵和教育孩子,從小養成一種尊老愛幼的好習慣!

對於常年累月在黃土地裡勞作的人們來說,利用過年的消閒時間,把自家準備好的年貨,帶上些去走親訪友,拜個年,一來可以聯絡、加密親戚、父老鄉親之間濃濃的情誼;二來讓他們分享一下過去的一年裡收穫的喜悅。他們用憨厚朴實的胸懷,心地善良的本色,不斷書寫著這片古老文明的黃土地上,淳樸的民風和風俗習慣,描繪著濃濃的年味,也潛默化著他們的子孫後代,永遠保持與人為善、與人為友,憨厚、樸實、純潔的心靈。

時代在變,歲月在變。時逢今天的和諧盛世,解決溫飽的日子已經成為過去。現在家家有房住,人人有衣穿,孩子都能上得起學,生病了都能看得起病。可黃土地上濃濃的年味兒,一直保持著淳樸的民風和鄉俗,沒有被遞減。心地善良的父老鄉親,依舊過年的時候回鄉祭祖、走親訪友,用天地間一種最純真的情誼,聯絡著左鄰右舍、鄉里相鄰和親戚好友,潤澤著每個人,生命歷程的碑,令人回味無窮。

尤其是今天,遊戈在人生艱辛的走廊,常年奔波在異國他鄉的土地上,看到一個個陌生的面孔,為了權位和利益,整天明爭暗鬥,我已經厭倦了這種生活環境,再加上過年不能回去和家人團聚,只好把思念親人的淚水,寄託給白雲,變成深切的雨,凝結成潔白、純潔的雪花,描繪成一條條完美的弧線,溫暖歲月的流年,讓片片潔白的雪花,都落在大西北家鄉的黃土地裡,飄灑在盼歸人的心裡!

聽蒼天語,聞大地的氣息,靜靜釋放生命的意義,滋潤大西北家鄉每一寸蒼天厚土、我記憶中的樂園。因為那裡有我親愛的父老鄉親,有我年過花甲的父母;有我的嬌妻愛子。

今天在異國他鄉奔波的遊子,已經心在滴血,淚灑衣襟。故鄉,那裡的每一寸土地上,到處充滿了溫暖和厚愛的記憶。濃濃的年味,那是親人的味道;那裡有我深深的愛!每時每刻,都會勾起遊子無限的眷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