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文學>

玉蘭隨筆散文

文學 閱讀(1.38W)

喜歡一種花,往往從名字開始。比如玉蘭,望名而生義:溫潤如玉,呵氣如蘭。讓人不由得想,倒底是什麼樣子的花,才配得上如此雅名?

玉蘭隨筆散文

自小生於鄉村山野,在各種不知名的野花野草間廝混長大。也曾春拾桃花,油菜花間捉蝴蝶;夏採蓮蓬,折下蓮葉當帽子;或者,秋天裡把野菊花別在發間,風一樣地跑……卻那玉蘭,一直無法得見。彼時,同村有個女孩,與我一般大,喚作玉蘭。長得甚是粗放潦草,脾氣是上樹下河的野。每天,倒被人玉蘭玉蘭地喚著,生生把個好名字,叫得俗氣。

初識得玉蘭,在鎮政府的大院裡。早春時分,宿雨初歇,匆匆去趕一個會。在溼氣未乾的水泥小徑邊,邂逅一行高樹,樹上有牌,赫然書著:玉蘭。於是止步,欣喜,仰望。只見挺拔秀氣的樹幹直入雲天,比想像中還要高挑。遙遙的樹枝上,掛著些白玉似的花苞。花苞緊緊地閉合著,像一個個揣著心事的少女,任人怎麼翹首,亦不肯吐露半點口風。所以,在眾裡尋她,驀然回首的驚喜後,我也只好帶著遺憾離開。

此後,因為工作原因,與那幾株玉蘭又有過幾次重逢,每次或者早了,或者晚了,終未能與時間討巧,趕上一場花開的盛宴。這種感覺,就像每次與美人相遇,卻只能看見一襲迤邐遠去的背影。倒底是遺憾的。而我,亦並未因這遺憾,而生出專程拜望的心思。我相信,必然會有一次最美的相遇,在最美的時光裡。

小區便種有玉蘭。去年我剛搬來此處,並未見它們開花,想必與我一樣,初來乍到,還抱有幾分羞怯與衿持。果然,今年才與冬握別,它們便與我在初春的.陽光裡,欣然相遇。那日我在小區行走,聞到一陣清淺的花香。抬頭去望,新種的玉蘭,只三四米高,還未長成氣勢,卻已經開花。花苞不多,盛開的只三兩朵,有一朵竟斜斜探下頭來,開在我觸手之處。我走近去察看,花朵潔白如玉,馨香如蘭。那白,並不奪目,似有月光灑落其上。那美,亦不張揚,有著玉般的含蓄和溫潤。與其寂靜相對,彷彿於喧囂紅塵,邂逅一雙貞靜如潭的目光,掉進去,整個春天都忽然安靜下來。正沉浸之時,一隻蜜蜂嚶嚶飛來,竟不懼我,停在淡黃色的花蕊上。我掏出手機,把花,蜜蜂,和我的拈花之手,瞬間定格。

信步走出小區,遠遠一團粉霞,迎面撲來。以為是桃花,走近去,卻是地稅局大院裡的一株紅玉蘭,正值盛開。隔著鐵柵欄去看,滿樹的緋紅,層層疊疊,不知有多少朵。那種驚豔,比桃花更勝幾分。可是,分明又與桃花不同,每一朵花都是端然的。如女子,雖然也著粉衣,抹脂粉,可正襟危坐,目不斜視,讓人不敢褻瀆。如果說,桃花的豔是放縱著的笑,而這豔,便是斂了聲的嫵媚,是端著的喜悅。卻同樣擁有令人震憾的美。

離開地稅局,沿著北門河悠然獨行。未曾想到,以前在鄉間難得一見的玉蘭,卻在小城中隨處安家。它們或含苞,或半開,或怒放。把個吉安小城,裝扮得清香四溢,春意盎然。我且行且看,隨手拍了許多照片。回家時,忽然想起一篇寫玉蘭的文字,作者強調,只喜歡白色的玉蘭。我倒以為,這玉蘭,到底是與鄉村的野花野草不同,是有學養的大家閨秀。白,就白得冰清玉潔;粉亦粉得端莊秀麗,讓人喜歡。

玉蘭呀玉蘭,溫潤如玉,馨香雅緻,果然是:樹中之春蘭,花中之美玉,名不虛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