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書信函>

對教育的建議

書信函 閱讀(1.93W)

我國教育經費投入低是不爭的事實,不僅是絕對數量低,而且佔GDP的比例也低;不僅低於發達國家,甚至低於發展中國家的平均水平。教育經費總額佔GDP比例世界平均水平為4.9%,發達國家為5.1%,欠發達國家為4.1%,而我國上個世紀末,教育經費投資佔國民生產總值的比重在2.5%—2.3%之間波動,2003年是3.28%,2006年是接近3%。比重最高的是2000年,4.3%,但是國家預算內的教育經費也只佔教育經費總量的54.19% 。也就是說政府只承擔了一半,另外一半的教育經費是由老百姓自己承擔的。印度和中國一樣是一個發展中國家並且也是人口大國,可以說國情相似,但是雖然印度GDP只佔我國一半稍多,我國的教育經費無論是按人均還是學生數平均都不及印度。

對教育的建議

所以對於中國教育的第一條建議就是大幅增加政府對教育經費的投入,應該增加到佔GDP的6%到7%。“再窮不能窮教育”,“教育要優先發展”不能僅僅喊在口頭上,而應該落到實處。增加經費可以提高教師待遇、改善辦學條件。我國教育經費的投入絕大部分集中於城市和高等教育,農村基礎教育投入嚴重不足,所以應該首先增加農村教育和基礎教育的投入。

2,改變教育評價體系

中國的應試教育之所以成為一種難治的頑疾,其實是由不科學的教育評價體系所決定的。教育部門評價學校、學校評價老師、老師評價學生、家長及社會評價學校和老師都是以升學率為核心指標,而升學率又是由考試成績決定的,所以考試成績成為評價整個教育系統的關鍵指標並與學校老師的利益和學生的獎罰息息相關。在這樣一種大背景下,又有哪個學校哪個老師會犧牲自己的利益去實行雖然對於學生的長期發展有利但是卻不能提高成績和升學率因而對自己不利的教育呢?即使會有也絕對是少數。

所以教育改革的關鍵是改變教育評價體系,建立一套能夠與學生能力及日後發展密切相關的評價體系,無論是政府評價教育部門,還是教育部門評價學校,學校評價老師或老師評價學生都以這個評價標準為基矗這樣的一個評價體系建立起來雖然比較困難,但卻會對中國的教育產生深遠的影響。我認為應該包括健康水平、基礎知識、創新能力、成功素質、心理健康及正確的人生觀等多個方面。

3,重視教師的再教育

教師的素質同樣有待提高,無論是高校還是中國小,無論是城市還是農村,教師的素質都難以滿足教育的需要。有多少教師會熟練的利用網路查詢資料?有多少教師會熟練地進行文獻檢索?有多少教師能熟練的操作電腦,會指導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和進行科學實驗?在提倡終身學習的今天,教師的再教育顯得尤為重要。所以應該有計劃的讓每一位教師每隔一定時間例如三年就去接受培訓學習,可以去高校、研究所、開設的培訓班、國外的中國小、比自己學校更好的學校等。此外還可以建立教師崗位輪換的制度,例如農村教師和城市教師交換工作崗位一段時間。

4,重視民辦教育

在國家的投入不足的今天,民辦教育不需要政府投入但卻可以為社會提供教育資源,是有利於社會的,應該值得提倡,同時國外的經驗也表明,只要發展得好,民辦教育完全可以趕上和超過公辦教育。中國的民辦教育剛起步不久,確實存在一些問題,但是隻要規範管理並且在政策上加以扶持,假以時日,肯定可以為中國的教育事業做出更大貢獻。

5,改革大學聯考

似乎中國基礎教育的終極目的就是為了大學聯考,所以大學聯考對於基礎教育而言起著一個指揮棒的作用,正因如此,大學聯考的改革至關重要。現行大學聯考的不足是過於重視記憶知識和解題技巧的考察,對於批判性思維創新等考察不足。所以改革的方向就是設定一些沒有標準答案的題目來考察學生的創新能力,例如給出一則材料,看完後提出儘可能多的問題;或給出一個實際問題,要求提出n種解決方案,或者為了解決某個科學問題設計實驗等。語文可以模仿GRE的argument來考察學生的邏輯嚴密性及批判性思維。

6,對父母進行家庭教育培訓

家庭教育是與學校教育並重的教育組成部分,而目前家庭教育同樣存在諸多缺點,許多家長缺乏基本的`家庭教育知識,因而在教育小孩存存在許多誤區。常見的有溺愛小孩,例如給小孩太多的零花錢,不讓小孩做一點家務,對於小孩的要求不管是否合理有求必應;給小孩太重的學習壓力,過於重視學習成績,小孩回家後除了完成學校佈置的大量家庭作業還要完成家長額外的學習任務,小孩基本沒有玩耍時間;強迫小孩學習自己不感興趣的東西,例如鋼琴、圍舞蹈等;強迫小孩完成自己當年沒有實現的願望而不顧小孩自己的興趣等。所以對於家長進行必要的教育,告知他們一些家庭教育常識及常見的錯誤教育方法,將可以起到一個很好的作用。

7,課程改革

減少記憶方面的知識,增加網路資源利用、研究性學習、演講、禮儀及人際交往、發明創造、人物傳記、人生規劃和成功學等方面的課程。

8,廢除奧林匹克競賽

中學時我沒有參加過幾次奧林匹克競賽,不多的幾次也戰績不佳,當時還稍有遺憾,現在卻慶幸不已。奧林匹克競賽雖然需要一定天賦和思維能力,然而其訓練過程卻正是一個完美的扼殺天才和創造力的工具。更可悲的是我們總是津津樂道於中國學生在國際奧林匹克競賽中獲得了多少金牌而全然無視落後的科技。所以在一定意義上說奧林匹克競賽還成為了一種麻醉品,我們用它來麻醉自己的虛榮心並逃避科技的競爭。因此強烈建議廢除奧林匹克競賽!

9,廣泛開展研究性學習

我們總是以為做研究那是研究生的事情,在國小中學大學只要老老實實地學習基礎知識就可以了,殊不知真的到了讀研階段卻往往已經喪失了研究的能力了!其實研究要從娃娃抓起。從國小階段開始就進行研究性學習,讓國小生就會提出問題並通過查詢資料設計和進行試驗等方法來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