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實習>

農村實習支教調查報告

實習 閱讀(3.27W)

實習支教調查報告

農村實習支教調查報告

一、當前農村國小生的學習心理特點

(一)教育價值趨向多元化、務實化、功利化

自己跳出“農門”,走向城市。他們中的大部分人已經認識到了教育的重要價值在於幫助他們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使他們掌握生存、生活所需的基本的文化科學知識,以增強自己在未來社會的競爭能力。在此基礎上,部分家庭經濟條件較好且成績優秀的學生則致力於追求大學教育。

國小生的教育價值觀的另外兩個特點是務實化和功利化。國小生越來越強烈地追求未來教育輸出的經濟價值,他們中的很多人從經濟的角度去衡量所學課程的價值,繼而決定自己在不同課程上的努力程度。他們要求課程教學更多地聯絡生活和生產實踐,滲透更多的實用技術。

我知道,由於年齡和學識的制約,國小生的認知、分析、判斷等能力既不成熟又不穩定。事實上,相當多的國小生的教育價值觀是迷茫的。其原因在於:一是越來越多的中專生和大學生難以就業,從而使他們對考中專或大學失去信心;二是學術性較強的國小生文化課程難以滿足學生對職業技術的需求,難以使他們產生學習的內在刺激和利益驅動。這些原因使越來越多的學生厭學。更為嚴重的是,我在教師座談和學生家長訪談的過程中發現,由於對學生前途的失望,部分家長和教師也失去了對教育的信心,厭學情緒在受教育者和教育者身上同時滋生並蔓延,我稱這一現象為農村教育的世紀迷茫現象。不可否認,這一現象所反映的是一種消極的教育價值觀。

(二)學習需求的縱向多層次和橫向多目標

農村國小生由於個人的學習基儲教育價值觀和對未來的期望等方面的差異,使他們的學習需求具有縱向多層次和橫向多目標的特點。學習需求的縱向多層次是指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深度要求不一。國小畢業後準備就業的學生,只要求掌握基礎知識;準備考中專的學生,要求課程教學難易適度、學業成績達中等水平;追求大學教育的學生,則要求最大容量地掌握所學知識,學業成績達上等水平。學習需求的橫向多目標是指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廣度要求寬泛。他們既要求學好學術性較強的課程知識,又要求充分培養自己的特長,還要求掌握更多的實用技術。

二、農村中國小教學現狀 (一)世俗的偏見

俗語說“嚴師出高徒”。處於經濟、文化雙落後的農村,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觀念特別強。父母把孩子送到學校,都希望能得到一位嚴師的教導,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學習上出類拔萃,根本就不考慮能力的發展、智力的開發等方面的因素。只要老師能在學習上抓緊一點,就是好老師。對於教育教學方面的改革,那不是他們的事,他們也不熱衷,甚至還有牴觸情緒,因為表面上看是對他們的孩子放鬆了,那是他們所不能接受的。而教育教學的改革是為了把學生從作業堆中解救出來,換之而來的是發展學生的智力,培養學生的能力上來。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慾望,從而能積極地、主動地學習。只要是改革,就會有不適應,這也是在所難免的,而這一些是家長所不能理解的。

(二)來自社會上的壓力

社會上對學校的評價,仍然是以會考的錄取率為標準的。你的錄取率高,就是好學校,家長就願意把學生送到這個學校裡來;反之,就是差學校,他們就不願意把孩子送到你的學校裡來,學生流失也就在所難免了。近年來,農村國中的學生流失很嚴重,不少的學生都到城區的學校就讀,因為城區的學校師資力量強大,教學裝置先進,並且在升高中時按劃區招生的政策可以優先進入城區高中。而農村的學生就不同了,農村學校教學裝置是明顯地不如城區的學校,學生升入高中時,進入城區高中的名額是極其有限的,考得稍微不好,就要到鄉下的高中就讀,這裡存在著嚴重的教育不公。因此,農村的學校要想立足,就要想方設法提高教學成績。提高教學成績是農村學校的首要任務,是農村學校生存的關鍵。

(三)來自學校的管理

由於社會上對學校的要求,學校就要以學生成績為主。所以,在學校對老師的管理上,也是偏重於教學成績的。雖然每所學校對老師都進行了量化考核,並且量化考核的內容也很多,不是以教學成績為唯一,但重點還是放在教學成績上,教學成績所佔的比重一般都佔一半以上。只要你的教學成績高了,你的師德也就高了,常規上的專案也就高了,這是一個連鎖反應。你想在這種情況下,誰還能大膽地進行教育教學的改革呢?凡是改革,就會有風險,你一旦改革失敗,你的一切都會化為烏有。尤其是在當前實行的評聘分開的`今天,你只要改革失敗,你的教學成績一定會很差,由於連鎖效應,你的各方面的量化成績也會很低,在評聘的時候,你就會低聘一級,你所付出的,不但是精神名譽上的損失,還有經濟上的損失,而且還會在審報高一級職稱時受到限制。

三、農村中國小師資現狀

(一)數量保證,但結構不合理

國小教師的數量總體狀況能夠滿足目前國小教學規模的需要。隨著這幾年生源的不斷縮減,不少學校出現了超編現象,但是教師的結構不合理。一是學科上的不合理。部分學科師資緊缺,如英語、音樂、美術學科。國小英語教師大多是師範裡選修英語的,在大專進修的時候也沒有進修英語專業,使得英語教師隊伍科班出身的較少,英語師資力量薄弱。其次是年齡層次上的不合理。幾年來,由於超編包袱的制約,不能引進教師,使得教師的年齡層次出現斷層。現在國小教師大部分是在50歲到40歲這一年齡段,30以下的青年教師佔的比例非常少,教師隊伍缺乏活力。

(二)教師流失

最近幾年,國小共流出青年教師十餘名,這些教師都是三十至四十歲之間且有相當工作經驗及工作實績的骨幹教師。

(三)教師自我發展需求不足

部分教師得過且過,在教學上沒有追求,沒有明確的自我發展的目標。不少教師忙於日常教學工作,而忽視自己的學習和提高。即使參加一些理論學習也是為了應付學校領導的要求,沒有把學習和工作很好地結合起來。

(四)教師壓力較大

隨著課改的不斷深入和素質教育的推進,教育行政部門和教研部門對教師的要求越來越高,教師普遍出現職業懈怠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