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實習>

土壤環境監測實習報告

實習 閱讀(3.05W)

土壤環境現場監測專項實結報告

土壤環境監測實習報告

2011年7月6日,土壤環境現場監測實習在江蘇省農科院溧水基地如期開展。此次專項實習,通過前期資料的收集、監測預案的編寫、實地參觀及監測方案的修訂等形式,明確了土壤環境現場監測的目的,熟悉了土壤環境現場監測的方法,並加深了土壤環境動態監測的理解。

一、實習內容

1.1 前期準備

本次實習首先對實習地江蘇省農科院溧水基地的資料(包括氣候、地理位置、土壤型別土地利用型別、灌溉方式等)進行收集,並通過查閱相關資料,確定土壤環境現場監測目的,並撰寫完成土壤環境監測預案。此次土壤環境監測目的為通過合理布點取樣方法的選定,分析測定該地土壤中某些元素及化合物的含量,並綜合周邊環境對該地土壤的影響,確定其相對於背景值水平的變化。以此調查土壤環境質量現狀,判斷土壤質量是否達標,並提出土壤資源保護與利用的合理化建議。針對此目的與土壤環境監測的相關技術規範,初步確定監測方案以備實地調查時參考。

1.2 實地調查

實地調查時,通過對溧水基地區域規劃整體瞭解的基礎上,分別對溧水基地進行土地利用型別調查和土壤汙染源調查。並以此調查結果為依據,結合動態監測的理念,對監測預案中布點、取樣、監測指標和檢測方法等進行鍼對性修改,得出切實可行、能反映實際情況的監測方案。此外,在溧水基地通過對其相關展板的參觀,對整個基地的功能區劃及未來發展有了更為具體的認識。

對監測地進行土地利用型別調查,根據其土地使用和管理方式的不同,得出監測地土地利用型別主要可分為大田類、果林類和設施農業類。其中大田類進一步分為:東衝糧經作物試驗區、西衝糧經作物試驗區、中衝油料作物試驗區和棉花區;果林類分為:西丘果園休旅採摘區、東丘園藝試驗展示區、東丘百果園、東丘梨園區、東丘桃園區、中丘防蟲網蔬菜區;設施農業分為:中丘設施蔬菜園藝試驗展示區、東丘休旅園藝區、設施油菜區、東丘設施葡萄區、設施蔬菜區 、設施花卉區、設施草莓區。 土壤汙染源調查得出監測地汙染源集中在交通汙染源、工業廢氣汙染如大氣乾溼沉降可引起土壤酸化,和農藥和化肥使用造成的汙染三方面。並由於該地土壤為白漿土土質,有汙染物溶出汙染耕層土壤的風險。

1.3 後期總結 根據土地利用方式的不同,分別對監測地土壤環境監測的布點方法、布點頻率及取樣方法進行選擇。並根據監測地周邊汙染源的型別及其產生影響的範圍對土壤環境質量監測方案進行進一步修訂,得出最終監測方案(見附件1)。

二、實習思考

此次實習,將課堂中學習到的土壤環境監測理論知識,經過自己的理解和思考,運用到實際土壤現場環境監測中。如動態監測是土壤環境現場監測的重要方面,從最初對動態監測內涵的不理解,到最後將其較好的應用到溧水基地土壤環境動態監測中,是對實習前所帶問題仔細思考的`結果。以下為對實習前準備過程和實地調查中遇到問題的回答。

2.1 動態監測

土壤環境動態監測的內涵是指,在一定的時間和空間尺度範圍內,進行定期定點監測。具體來講,是為實時掌握土壤環境質量狀況,持續定期地通過科學合理的空間取樣,分析和評價影響土壤環境質量的主要指標或屬性,並結合其他相關資料,對土壤環境質量的變化做出綜合評估。這將有利於對土地最佳管理措施的選擇,提高土壤資源的利用效率,增加農作物產量。

本次實習中動態監測具體應用主要體現在,適當取樣頻率的選擇和“3S”技術的應用。對同一監測專案,尤其是汙染源特徵汙染物進行長期動態監測(如在進行汙水、汙泥土地利用、固體廢棄物的土地處理過程中),既充分利用及體現了土地的淨化能力,又可以反應土壤汙染變化。

2.2 DUS測試

在此次土地利用方式調查中,發現溧水基地有一區域為DUS測試區。此前未曾聽過DUS測試,經過查詢資料知道,DUS測試即植物新品種測試,是對申請保護的植物新品種進行特異性(Distinctness)、一致性(Uniformity)和穩定性(Stability)的栽培鑑定試驗或室內分析測試的過程,根據特異性、一致性和穩定性的試驗結果,判定測試品種是否屬於新品種,為植物新品種保護提供可靠的判定依據。

2.3 保護和治理措施

針對溧水基地周圍汙染源的型別,提出沿公路建立綠化帶等減少交通幹道帶來的汙染和儘量減少農藥化肥的施用,改施有機肥料和生物農藥的土地保護和治理措施建議。考慮其農業用地中大部分為科研用地,可堅持用地與養地相結合,提高土地質量併合理佈局。加強試驗與產業管理,促進節約集約用地土地質量的提高,這將不僅有利於更好地保護耕地,而且有利於提高農業科研資料的準確性。

三、實習體會

此次溧水基地土壤環境現場監測的調查學習,從最初預案的制定,到實地進行參觀調查,再到根據實地情況監測方案的改進,達到了鞏固理論知識,提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效果。與此同時,通過實習期間的所見所聞和思考,我們也對土壤監測有了更深入的瞭解。

在實際監測方案編寫中,也體會到我國土壤汙染源監測及其動態監測,尚處於起步階段,具體的技術規範體系尚未成形。因此,需要更多的科技工作者參與到今後的工作中,更希望政府能重視並加大支援力度,將土壤汙染源監測體系進一步完善。另外,今後的汙染源監測可結合已有的土地環境質量監測資料,建立環境質量動態監測系統。運用土地資訊科技、遙感技術以及計算機處理技術等對土壤環境質量變化進行動態監測,建立起一個在全國範圍內全面、準確、高效的土壤環境質量綜合管理系統。

最後,感謝老師的嚴格要求和精心指導,並感謝同組的成員,與你們一起團結協作,才有我們的共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