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實習>

新聞類實習報告模板集合5篇

實習 閱讀(3.29W)

在經濟發展迅速的今天,報告對我們來說並不陌生,多數報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發生後撰寫的。在寫之前,可以先參考範文,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新聞類實習報告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新聞類實習報告模板集合5篇

新聞類實習報告 篇1

時間像流水,在不經意中的蹉跎和忙碌中,我的實習生活已經畫上了句號,文藝新聞實習報告格式。我不敢說這個句號是完美的,只能說我收穫了很多。習慣了自由的學生生活,曾在開始的時候,對那麼長的的實習時間有犯愁和些許不適應的感覺,覺得這日子是沒有盡頭,做任何事情都得一板一眼,規規範範。但是,現在回味起來時剩下的只是在實習過程中的各種各樣的滋味:有為自己的稿子沒寫好而煩惱的時候,有為自己的小小成功而竊竊自喜的時候,有為受到領導批評時而生悶氣的時候……我們每個人都在成長,但是不可能直接就到達成熟,而只是不斷地成長,在成長中不斷地接近成熟。很慶幸的是,在實習這段日子裡,我成長了不少。同時,又對自我有了一個更為深一層次的認識。

實習生通常是沒有工資的,即便是有也不過是微不足道的一點伙食費。很多人說,做實習生,就是變相的廉價勞動力。我不否認這一點,但換個角度思考,我把它看作收穫應繳的學費,成功前必要的付出,因為從書本到實踐,我完成了這種跨越。原來在課堂上做練習寫的稿件,只要能獲得老師的認可就行,而一旦進入實際操作,必須要保證所有人都能認可你。在實習老師的指導下,我盡力像一名合格的電視媒體記者靠近。

更重要的是,我從身邊的員工身上感受到了什麼是職業精神。比如,在學校我們總是習慣於考試前臨時抱佛腳,而真正到了工作中,每個人都會自覺地把前提工作做到最好,因為每一個環節都是環環相扣的,"我們做不好必定會影響到下一步",實習老師總是這樣告訴我;比如,課堂上老師佈置的新聞作業,我寫完了就直接交出去,而在實習中,因為一點差錯就會直接關聯到整個電視臺的工作,從稿件到同期視訊不檢查兩三遍我不會放心;再比如,上面佈置了一項看上去很辛苦很難完成任務,如果是在學校,我們的第一反應肯定是抱怨和抵制,但是在實際工作中,我們會連續好幾天加班到很晚,也一定會盡力完成,實習報告《文藝新聞實習報告格式》。

實踐然後知不足。我發現自己在溝通、交流方面,還有許多不足。在學生時代的時候,並沒有有意識地去發展自己在這些方面的素質能力,等到實踐的時候,才發覺問題一個接一個的出現。曾經是那麼的自以為是,在遭遇了這些事情後,便收起了那種鋒芒,變得謙虛低調多了。能夠知道天高地厚的人不多,我有幸對此有了一定程度的認識。

幾個月的實習也讓我明白了很多為人處事的道理。實習是一段獨特的經歷,當記者更是一種讓人受益匪淺的體驗。實習對人是一種綜合素質與能力的考驗,更是對我們的人生態度的衡量。

在這場考驗中,我相信從四川音樂學院國際演藝學院文藝新聞班走出去的實習生肯定是經受得住的,我們決不會退縮,我們決不會成為懦弱者,雖然我們可能沒有做到最好,但我們肯定是拼盡全力的。

先做人後做事,這是一個社會生存的潛規則,在這次實習的過程中是一樣的。在與實習老師,其他的記者,編輯以及電視臺領導交往的過程中,我更是深深地體會到了怎樣做人、怎樣與人交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人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我們不可能獨立存在,我們人與人之間是相互聯絡的。當我以前學習這樣的抽象理論的時候,感覺是那麼的陌生,而在實踐的時候,切實體會到了其中的深刻道理。做事同樣重要,這是檢測一個人的又一個重要標準。

這樣一段充實的體驗,改變了我很多的想法的同時,也端正了我的態度。每天朝九晚八的工作生活,鍛鍊了我的意志,改變了我的不良習慣;我們要積極適應這樣的生活、這樣的環境,唯有適應我們才會有收穫,我們才會有進步,我們才會更加成熟。

對於未來,我想現在不能說我已經完全有了清晰的思路,但是我知道下一步該怎麼走。在平坦的大道上邁出下一步並不難,你只需要向前走就是了,可是在十字路口的任何一步都有可能影響大局,所以我們要走的路還很長。最後我衷心祝福我親愛的05文藝新聞班的同學,未來的路上一路順風,早日實現自己的夢想!

新聞類實習報告 篇2

年假,我來到一家日報社開始了我為期兩週的實習生活。

我被安排在了該報社的文體版,因為是年終,又鄰近春節,所以會有很多的總結表彰會或者文藝演出活動,因而文體版的採訪任務十分豐富,每一天都在馬不停蹄的“趕場”。

第一次跟著“師傅”出去採訪的時候,我只帶了錄音筆就去了,採訪過程中,看著師傅邊採訪邊記錄,而我只是支著錄音筆在錄音,感覺很不進入角色。而在緊接下來的5分鐘內,師傅就基本上把這條報道寫完了。這令我十分的差異。後來才知道,最方便最節省時間的方法,就是筆錄了,把要點簡單的記錄下來,整理一下思路,就可以回報社把新聞“敲”出來,馬上發稿了。

還有一次去採訪老年體協的年終總結表彰大會,進場之前拿到了一些發言材料,也就不擔心來不及記錄講話內容了,只是對出席領導作了比較認真的記錄。但是看到師傅還是在十分仔細的邊聽邊對照發言材料,我也不敢掉以輕心,也在材料上勾畫出一些重點,更正一些錯漏之處,同時在心裡組稿,想著回去應該怎麼完成這篇報道。

對於還沒有學過新聞採訪寫作的我來說,寫新聞稿完全是憑藉自己的新聞閱讀經驗,沒有什麼明確的章法可循,所以通常讓我寫上500字的新聞,我會寫出七八百字甚至更多,沒有字數、版面上的概念,以為我寫多少就能發多少。因而師傅就常常不厭其煩的幫我改稿子,用更為精煉明確的語言代替大段大段的描述性文字,初時看著一下刪掉那麼多有些心疼,慢慢的,也就不會去寫那些沒有用的文字了。

雖然短短的實習只有兩週時間,但是我真的從中學到了很多很實際的經驗,並且十分期待即將開始的《新聞採訪與寫作》課程,希望能學到更多的東西,從理論上進一步接近新聞採訪和寫作。

新聞類實習報告 篇3

  一.實習動機:

學習了新聞專業有一年半的時間,對以後能從事記者職業十分榮幸,也十分熱愛,甚至可以說是更多的是憧憬。通過對新聞寫作和新聞理論以及新聞編輯學的學習,有了一定的理論基礎,但是似乎理論缺少了實踐也不甚完美,有時甚至只能是空談。於是在本學期的實習階段,想通過自己的實踐將這些理論與實際的應用相結合,在新聞採編的的實踐過程中提高自己的能力,特別是新聞寫作方面總體把握的能力和新聞敏感。在電視臺實習的過程中,通過切身實地的參與,增加對電視節目的策劃和錄製以及播出整個過程的認知和把握,增加對廣播電視的知識,以期能為以後從事新聞職業打下更好的基礎。

  二.實習目的:

瞭解報紙出版的過程、學習新聞寫作的採編流程,對其進行分析,並結合所掌握的理論達到提高自己對新聞認識的目的。通過切身實地的參與,增加對電視節目的策劃和錄製以及播出整個過程的認知和把握

  三.實習任務:

新聞採編和欄目策劃以及錄製

  四.單位概況

1.基本情況:位於**市**區**路**號**大廈(**新聞報社)

****區**路**號南樓二層(中國**電視臺)

2.單位簡介:《**新聞報》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主辦的中央級媒體,創刊於1993年5月5日。作為全國新聞行業的權威性報紙,**新聞報的定位是:立足傳媒界、報道傳媒界、服務傳媒界、開拓界內外。由於覆蓋了全國各地的報刊、電視臺、電臺、有線電視臺、網路媒體、新聞傳媒**部門、新聞傳媒研究機構,以及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的宣傳廣告部門、廣告中介單位、傳播策劃公司、新聞器材產銷企業等,**新聞報被譽為“媒體中的媒體,新聞中的新聞”。

中國**電視臺(CETV)創辦於1986年,是國內唯一的國家級專業電視臺,隸屬於**部,接受國家廣電總局的行業指導。

  五、初步認識:

報紙是一種輿論工具,它對於社會輿論導向產生重大影響,特別是在我國社會經濟的轉型和攻關階段。報紙內容堅持的四個基本點——時政新聞是支點,娛樂新聞是亮點,社會新聞是賣點,經濟新聞是看點。我有幸在《**新聞報》的時政專題部,能夠多的瞭解社會的現狀和表象。電視有聲色全貌的優勢,通俗易懂,受眾範圍較廣,所以在輿論引導和資訊傳遞以及**作用方面的作用更明顯,實習期間,我在**電視臺的《公益》(《點燃希望》)和《孕嬰專家》以及新創辦的《奇羅星》欄目組學習過一段時間。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在《奇羅星》的策劃和拍攝過程,真正體會到了作為一個電視人的辛苦,希望它在七月份順利播出。

  六、實習狀況和感受

從2月17日到6月1日,我在《**新聞報》《中國**電視臺》進行了三個多月的實習。

第一天到日報社時政專題部報到時,心裡有點忐忑不安,看到編輯記者來來去去的忙碌身影,不知該從哪裡入手。部裡幾位老師都很熱情,為我倒水,遞給我報紙看,跟我聊天,很快消除緊張,讓我大膽的想融入這個新的集體。

接,有價值的新聞線索,需要及時的記錄,然後跟老師商量是否值得采寫,如何採寫。新聞最容易忽略的是一些事實細節,比如人物、地點、時間必須有確鑿的事實依據,否則可能會引起不良後果。打電話四處查詢知情者,確認資訊的可靠性和真實性。

為了能我更全面地瞭解新聞報紙出版工作的全貌,報社領導安排我在採訪、編輯、出版、校對、發行等部門工作,使我受益匪淺。

有時出去採訪,有時坐在報社的電腦前,瀏覽新聞,敲打著鍵盤,記錄下自己當天採訪來的新聞。

四處奔波,有時也跟著記者出去採訪。記憶最深的是在山東德州跟老總出差的一次,那次我們要做的新聞基本資料都差不多,完全可以及時趕回去,準備寫稿。我們副主編劉立傑老師對我說:走,出去轉轉,看看有沒有可作的。就這樣,我們倆開著車在德州武城縣的郊外亂轉,沒有線索。老師說,你注意看溝裡有沒有汙水,這樣就可以發現隱蔽的化工廠。說也奇怪,還真的讓我們倆發現了,一條臭水溝,但是看不到排水口,正當我們站在旁邊拍照發愁的時候。兩位下地幹活回來的老鄉把車停在我們旁邊,告訴我們排水口的具體位置。就在我們記錄現場情況的時候,陸續有老鄉過來主動告訴我們化工廠的情況和他們深受其害的感受。這條新聞完全是掃出來,這次經歷告訴我:新聞不是沒有,只要你肯找,就一定會有的,而且會是很精彩的新聞。

熟悉環境,先把工作組的人交流交流。我們老總給我們實習生每人一份人員的名單,包括在外面的記者站的成員,要求我們熟記。其實,當每位老師來報社的時候,你都能很熱情很準確的喊對他們的名字,這會很快拉近你們的距離的。

在欄目組,有些工作可能我們不是很懂,但是也要積極主動地爭取參與進去。來到欄目組當天,張老師告訴我,既然你來學習,那有什麼事情,你就多參與一下,希望等到你實習結束的時候,能夠覺得學到了點什麼,沒有白來。

欄目拍攝的時候,我覺得最辛苦的就是主持人和攝像老師。主持人有時候要重複好多遍臺詞,天氣冷也要穿著服裝,有時候在戶外一站就是一天,還要保持表情和音色,等到拍完的時候,他們已經是又累又冷了。攝像老師要跟著臺上的小朋友跑,搖臂老更是不斷要左右動,還要上下動,一遍遍的重複,直到導演說PASS了。

實習期間勤快和積累人脈很重要。實習生剛走出大學,所欠缺的,是社會經驗、職業素養以及一些基本的工作技能,所以實習生必然會從接電話、發傳真這種基本的工作做起。要真正要學到東西,不僅要從點滴開始累積,更要發揮自己的主動性,多觀察,不斷地發現、發掘自己能做的工作,循序漸進地進入工作體系。最大的實習心得,就是要利用實習的機會,想清楚自己要走的路,趁著實習多聽多看多認識人,提高求職的綜合素質。人際關係的處理也是頭等大事,和讀書相比,實習常常能得到一些寶貴的人脈資源,這些都要好好把握,以後都可能有助於求職。

三個月的實習讓我受益匪淺。剛進報社聽到老師的第一句話就是:做新聞就是要多聽多看多想多感受,還要耐得住寂寞。當時我理解的很淺顯,但通過這三個月時間的磨練,我知道這一句看似簡單的話所含概的東西很多。所謂多聽多看多感受在我現在的理解,對於新聞而言,就是掌握事情詳盡準確的資訊,挖掘事情和任務背後的東西,探究事件的內涵和本質。所謂耐得住寂寞,就是要有耐心,細心,決心。

報社的總編室裡有一句話我印象很深:做媒體中的媒體,新聞中的新聞。我覺得這句話十分有道理。作為中國記者協會的機關報,它存在的意義不僅僅是做新聞,更多的要有鞭策,作用,要敢於做媒體的先鋒。首先,新聞稿件必須有質量的保證。這可以分為四個方面:第一,必須符合新聞的內涵,即新近發生或將要發生的有意義的事情。對一件事情首先要考慮它是不是新聞,是一條怎麼樣的新聞。第二,必須從全域性出發採寫新聞。即這條新聞寫出來會有什麼樣的影響,其中影響包括積極的和負面的,記者的作用是引導輿論導向,要想辦法把新聞的負面效應降到最低。第三,要關注民生,貼近生活,替老百姓說話辦事。在我看來,這是老百姓需要的新聞,也是媒體存在最重要的作用和必要性。同時,也是記者的職業道德所在。第四,必須要有新的突破,發現別的媒體不曾發現的而且與老百姓切身相關的新聞。現在的新聞無論從題材上還是內容上都有了很大的拓展,似乎再有創新突破很難,其實不然。很多好的線索好的新聞都隱藏在百姓們關心反映的小事中。很多記者都曾親身經歷過這種事情,或者聽到老百姓抱怨、反映過這個問題,但是都沒有引起他們的關注。新聞報卻抓住了這個事件,把它寫成了精彩的新聞。這篇稿件看似平常,內容寫法上也很一般,但是反映的事情卻是其他媒體忽視的,第一次有人把它的內幕寫出來,給老百姓開了一張明白的“清單”,在內容上進行了突破創新,是很可貴的。

當我發現,我已經愛上了記者這個職業和這裡的生活的時候,離別的鐘聲也敲響了。幸好,總有一些記憶駐留下來,總有一些感觸潛移默化。我相信自己的能力,併為自己當初的選擇和現在的進步感到驕傲。

最後,感謝帶我實習的老師和一起實習的同事們,是你們教會我如何做新聞,也帶給我愉快的實習生活。

新聞類實習報告 篇4

 時間:8月

場所:省縣電視臺新聞部

  內容:

  【實習體會】

通過在電視臺的實習,認識到作為一個電視新聞工作者良好的人際溝通能力比什麼都重要,無論是在鏡頭前和被採訪者的溝通還是在背後和人們的溝通都非常重要,有助於記者更好的掌握事情的真相和來龍去脈,才會得到更及時準確的報道,才會出現優秀的新聞。

新聞不是坐著等出來的,是靠雙腳走出來的。主動的去採集新聞,做任何事情都要主動,坐,只有坐以待斃。實習指導老師作為一個電視臺的工作者,不可能以教導實習生為主,所以任何讓自己得到成長的機會都要靠自己主動去尋找、發現、請教,且事無鉅細。誠意,是每一個人都能感受到的。

勇敢面對錯誤,錯誤是大樹枝繁葉茂最好的肥料。剛開始進入電視臺實習,很害怕犯錯誤,導致做事瞻前顧後,什麼也做不好,但細想,作為一個實習生如果沒有錯誤就不可能叫做實習生了,任何錯誤都會比之前的成功更記憶深刻,錯誤是完善自我的良方,感謝那些給了自己犯錯誤的機會的人和事。

  【實習認識】

在工作中感受到了中國是農業大國的深刻含義,作為新聞很多時間都會都會走進農村,和農民朋友們打交道,學會走農田道,學會融入村民生活都是很重要的。

在工作中做任何事情都要以大局為重,樹立團隊精神。不能逞個人英雄主義和不遵照上級的安排,自顧自的行動。

  【學習經驗】

  <一>在實習中瞭解到作為記者不僅是要寫要說,也要懂基本的攝像,一下是在實習中學習到得攝像技巧:

1.畫面不能“七扭八歪”;

2.整體構圖要和諧,不要“面壁思過”;

3.不要“橫線切脖”,即是說物體位置安排的合理性。避免“橫線切脖”的辦法是改變機位高度。一般是把橫線安排在人物肩膀以下;

4.畫面不能過滿或者“缺邊少沿”,造成畫面不協調;

5.忌“顧此失彼”,合理安排畫面每一個事物。把他(她)們或是安排在畫內,或是安排在畫外,決不能把兩旁的人物拍成“半拉身子半拉臉”;

6.畫面的重心要穩,忌“頭重腳輕”,主體上方留空白應比主體下方留的空白稍大一些;

7.忌“刀光劍影”,攝像時要注意光的合理;

8.畫面事物合理安排,變換機位角度,避免把主要人物與枝幹狀背景物安排在一條垂直線上,從而克服“雜草叢生”;

9.忌“哆哆嗦嗦”,要求畫面的連貫穩定,克服“哆哆嗦嗦”的毛病,我們在拍攝時儘可能選擇自動變焦方式。必須使用手動變焦時,就應特別掌握好手推拉變焦杆,使其始終保持勻速運動;

10.忌畫面的“空洞無物”,但搖移運動過程中的畫面卻缺乏實在內容甚至是空白,根本沒有表現主題的畫面內容;

11.畫面的起落要穩;

12.不要隨意的運動鏡頭,特別是電視新聞片,需要在有限的時間內反映較多的畫面資訊,要求每個畫面的長度相對較長,既不適應新聞片在短時間內容納較多畫面的需要,又使人看起來眼花繚亂,有拖泥帶水的感覺。

13.忌“或快或慢”,拍攝出的運動畫面,看起來和人的視線移動速度相近,那麼,這樣的運動速度就比較合適。讓攝像機的運動速度符合人的視覺習慣,是運動攝影的一條基本原則;

14.忌“主體遊移”要求記者對運動主體的取景宜大不宜小,要注意使攝像機運動速度與拍攝主體的運動速度大體一致。

  <二>在實習中很高興能有一次出境經驗,也學習到作為出鏡記者應該掌握的一些技能:

熟悉當地事務,掌握人脈關係。記者應是公關人才,拿出一張人脈聯絡圖,你就成功了一半。

應急反應迅速,應變能力強,最成功的記者是突發事件直播報道記者。

有政治敏感,雖然記者不是政治家,但新聞永遠和政治相關聯。

  可以提前策劃的情況下,出鏡記者要做到:

1、事前調查與資料收集。

2、做一個報道構成表。無論是一分鐘的現場報道還是三十分鐘大型現場報道的節目,都要把重點和提綱整理在一張紙上,可以一目瞭然。

3、找細節。

4、準備現場當事人的採訪。

背景聲、同期聲、現場所有的聲源都對現場報道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為這些能喚起觀眾的臨場感和現場感,特別是現場當事人的鮮活對話。當事人的話不要由出鏡記者代言,記者在採訪前要與其進行交流,如果採訪物件表達太差就不用他,一旦要用讓他自己說話。不清楚的地方記者可以複述,但不要代言。

5、對現場的情況進行分析。

出鏡記者說什麼

說精確的資料

要具體說幾月幾日,不要模糊。

說感觸——聽到、聞到、摸到……電視媒體是一個只能看、只能聽、不能聞、不能摸的一個媒體,而記者在現場能看、能聽、能聞、能摸,所以把記者在現場的感觸說出來,調動各種感官系統的資訊。比如化工廠發生火災能聞到濃重的硫磺味道,這就增加了現場感。

現場採訪內容一定要短,每一句採訪的內容儘量不要超過45秒。現場不是一個說話場。除非採訪物件是一個核心當事人。

依託細節、道具、空間和背景說話

越空的語言讓人緊張,越危險,比如講概念。

把長問題切割成幾個小問題

情緒也是現場感,情緒就是現場感的來源之一,焦慮也好,緊張也好,痛苦也好,悲傷也好,其實就是現場感的一部分,出鏡記者的情緒最能直觀感染觀眾,所以出鏡記者情緒一定不能太平靜,否則會損壞很多現場感。

不是什麼都說,涉及到法律或者其他非常專業的東西,基本上要請專家來說。

不要準備整段的詞,給自己套上一個枷鎖。記者準備內容,不要準備語句,完整地照著之前寫好的東西來背誦,這是最危險的。

在一個直播系統當中,互相的信任是整個關鍵,千萬不要因為你想出風頭而打破它,這是作為直播出鏡記者的第一原則。

現場不要把話鋪得太滿,一定要留白,要讓現場本身說話,讓同期聲進來。

不要霸住鏡頭,讓所有鏡頭集中在自己身上,沒有讓周邊這些物品開口說話,這是一個非常可惜的事情。因為現場永遠比記者的臉更有魅力。

不能簡單地羅列資料,更不能隨便下結論,應以可信的資料和細節來讓觀眾自己得出結論。

出鏡背景,一定要和報道的主題有緊密聯絡。

頭髮和化妝,女記者如果披頭髮,在出鏡風大的時候,頭髮就會成為干擾。化妝太濃,頭髮吹的一絲縫都沒有,也都不合適。

透明傘,準備一個透明性非常好的傘,在下雨時出鏡用。

語速,現場語速稍快一點大家可以接受。

  【作品】

發表媒體:縣電視臺《新聞報道》

1.十二屆縣政協召開第十六次常委會

2.縣暑期大學生實習總結表彰會暨彙報演出

3.縣人大關於對建立省級衛生城市工作的調研

4.出境一次,報道縣大橋鎮村民搶收水稻

新聞類實習報告 篇5

一、我的實習目的

實習是學生把所學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的過程,學習的目的就是運用,就是去指導工作,而實習正好扮演了把學到的文化理論知識正確運用的工作中去的角色。我們必須要做到用理論去指導實踐,用實踐去證明理論。所學的知識只有運用到實踐中去,才能體現其價值。實習是一個鍛鍊的平臺,是展示自己能力的舞臺。

新聞學,它主要是一門以實踐為主的學科,它要求極強的動手能力,它所接觸的物件是包羅永珍的,是各具特色的,是真實的、新鮮的。真實是新聞的生命,實習給一個初學者提供了鍛鍊的機會,實習教會一名記者怎樣去觀察事物,怎樣去捕捉有價值的新聞資訊,怎樣用事實說話,怎樣才能做到新聞的及時。實習是由課堂走向社會的第一步,如果能把第一步走好,以後的路自然會暢通。

二、我的實習內容

據我所知,新聞學的實習內容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實地採訪

只有深入到現場去做實際調查,才能寫出有意義的作品,才能懂得采訪的基本流程,懂得什麼是採訪?新聞採訪學的突出特點是實踐性強,偏重於應用與操作。實地採訪是新聞的第一課,它是新聞資訊採集,新聞報道的第一步。

2。訪後寫作

新聞寫作是新聞製作的第二步,是對採訪中採集到的資訊、新聞事實做進一步加工製作的過程,是對採訪的進一步補充。親自動手採寫一些東西,才能更好地掌握新聞寫作的基本方法,力爭做到“從群眾中來,到群眾觀眾去”,把時代精神寫到作品中,寫一些有價值的事,寫一些老百姓關心的事。

3。編輯整理

當寫完初稿後,編輯,整理和修改稿件是新聞作品的最後一個環節,俗話說:“文怕修改”,只有修改,才能寫出精闢的文章。還要提煉新聞主題,因為新聞主題是新聞報道的“靈魂”,可以通過素材的取捨,結構的安排和導語的構思各個方面提煉主題,通過綜合思維提煉主題。其次要寫好新聞的.導語,熟練的運用各種新聞寫作的筆法,巧妙的運用各種新聞語言。

我的實習單位是《滁州市廣播電視報》。廣播電視報是週報,一個星期出一次報紙,週期較長,而且時效性也不強,所以,廣電報並沒有專業的記者。我們的實習指導老師全都是編輯,如果有新聞,也可以充當記者。我的實習指導老師是張銀川。

三、我的實習收穫

從9月16日到12月25日,我在××廣播電視報社進行了為期三個月的實習。在這段時期內,雖然出去採訪的次數並不多,閱歷倒是增加不少,應該說留心處處皆學問,用心去感受就會發現很多學問。發覺書本所講的理論與實踐多少是有距離的,我們學生要在實踐中把學到的理論知識運用起來並不是容易的事。只有真正經歷過親身感受過才知道其中所蘊含的道理。

以下是我的實習報告總結:

第一次進入廣電報社,發現它並沒有想象中的神祕。報社並不大,照排室、編輯部、會議室等。前面說了,廣電報沒有自己的專職記者,所以編輯部五個編輯成了指導我們的老師,我們的主要實習內容就是報紙編輯。我的老師是×××。×老師外表很儒雅,為人很謙和,教給了我很多書本上沒有學過的知識。

因為我們有五個人,編輯部有沒有多餘的辦公桌,會議室就成了我們的陣地。一天又一天,我們坐在會議室裡,除了打掃衛生端茶倒水,基本上就是看報紙、校對;校對、看報紙;看報紙、校對有時也會去照排室,跟著美編學習版面的編輯,在此期間,我們學會了用方正飛騰軟體編輯報紙,學會了如何掃描檔案等等。

9月27日,對我來說是一個大日子,因為那天,我終於盼來了傳說中的外出採訪,張老師終於要帶我出去採訪了!市中心血站在人民廣場舉行了一次無償獻血,市交廣愛心車隊集體獻血。到了地點,才發現,書上學的什麼如何提問啊、如何挖掘新聞熱點啊,全都是浮雲,根本一點都用不上,理論只能與實踐結合才能發揮它真正的作用。還好,我一直是跟在張老師後面,看老師是如何提問,如何拍照。回去以後,張老師讓我寫一篇短訊息,幾百字就可以了。誰知,寫了四百多字,竟然還被刪掉一半,在報紙上就拇指大的一片呀。而且27號的稿子,拖到10月1號才發。看來廣電報的時效性確實——很差。不過,不管怎麼說,我的第一篇新聞稿件終於變成鉛字了,這也是一件挺讓人高興的事。

×老師是法治版的編輯,很少到外面跑新聞,我經常是跟著鍾成玉老師去採訪。鍾老師經常說,做一名打大記者,文字一定要大氣,文章要寫出大記者的風範。在鍾老師身邊,我學到了很多東西,真正的鍛鍊自己的採訪能力,提高了自己的提問水平,鍛鍊了心理素質。做到了不怯場,運用自如,現場處理靈活。我曾採訪過抗美援朝的志願軍老兵、滁州市市委書記、安徽省副省長、抗美援朝的文藝兵、社會福利院、副市長等等,在採訪後寫了很多的新聞稿件,《一個志願軍了老兵的烽火記憶》、《戰地黃花在朝鮮戰場怒放》、《情牽朝霞暖愛系夕陽紅》等。熟練地掌握了各種新聞文體的寫法,尤其是人物通訊的寫法。深刻地認識到了作為一名記者應該具備哪些素質?體會到了記者的角色,怎樣才能做到記者的“識”、“才”、“學”,認識到了記者和編輯的關係。

通過這次實習,自己的社會實踐能力大大地提高了,適應社會的能力強了,語言運用能力增強了,寫作能力提升了,真正跨出了,走好了新聞道路上的第一步。

當我發現,我已經愛上了記者這個職業和這裡的生活的時候,離別的鐘聲也敲響了。幸好,總有一些記憶駐留下來,總有一些感觸潛移默化。我相信自己的能力,併為自己當初的選擇和現在的進步感到驕傲。

最後,感謝帶我實習的老師和一起實習的同事們,是你們教會我如何做新聞,也帶給我愉快的實習生活。

四、我在實習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通過實習發現,自己還存在著不少問題,包括文化知識的欠缺,真是“書到用時方恨少”。學習涉及的面太窄,學到的知識太單一,沒有形成一個很好的體系。聯絡實際的能力太差,將學到的知識不能運用到實踐中去,沒有一個知識儲備體系,用到哪學到哪。在採訪中,還容易犯一些低階的錯誤,一些先進的現代裝置的熟練運用能力還不夠。在今後還需要在各方面去提高自己的各方面的能力,儘可能完善自己。

五、我對實習工作的一點意見

實習主要是面向社會的過程,應儘量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1、儘可能多的讓每一個實踐者走出去,到第一線上。只有走出去,才能看得遠,只有走出去,才能採集到更多的有價值的新聞資訊,到現場採訪是記者的本職工作。

2、儘可能擴大社會的接觸面,深入到廣大群眾中去。新聞所反映的是廣大人民的生活問題,所報道的是老百姓犯罪關心的問題,只有深入到每一個層面中去,才能寫出更加有特色的作

品,才能擴大記者的知識面,開闊眼界,使報道更有特色。

3、在採訪,寫作,編輯等一系列過程中應當教會實習者使用先進的儀器,教會記者如何把握事件的閃光點。記者是一個雜家,應該懂得各種工具的使用,才能提高新聞製作的效率,提高高科技手段的運用能力,新聞單位映儘可能多的為每一位採訪者提供鍛鍊平臺。

4、記者應當在採訪寫作中打破陳舊的模式,要富於創新思維。新聞單位要鼓勵記者開拓創新,不要被一些陳舊的模式所束縛,要創新思維,更新觀點。

5、新聞單位要儘可能多的給每一位記者提供一個自己動手操作的機會。初學記者的經驗不足,應當更多地接觸一些新聞的製作過程,運用到實踐中去,應該多動手操作。

總之,新聞是一種客觀的報道事實的學科,它具有真實性和新鮮性,時效性特強的學科,新聞更是注重實踐的學科,所以應抓好實習中的每一個環節,深刻體會,認真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