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生活經驗>

祝福中人物形象分析大綱

生活經驗 閱讀(1.09W)

瞭解了魯迅創作的主旨,也就找到了解讀其作品的鑰匙。正如他自己所說:“我仍抱著十年前的‘啟蒙主義’,以為必須是‘為人生’,而且要改良這人生。所以我的取材,多來自病態社會的不幸人們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療救的注意。”[1]他的這種“為人生”的責任感,改造國民性的宗旨,寫實批判的力度,於日常生活中揭示黑暗和專制下的悲劇,他關注人民的苦難,關注人的命運,重視人的尊嚴,重視人的價值。小說《祝福》同樣體現了這樣的主旨,小說選自《彷徨》,是魯迅在“五四”新文化運動進入低潮時的創作。當時新文化運動的隊伍已經經過了分化和重新組合,已退化了當時的氣勢;但當時的中國社會黑暗依舊、國民愚昧如故。這正如他在《祝福》中寫到的:“我在朦朧中,又隱約聽到遠處的爆竹聲連綿不斷,似乎合成一天音響的濃雲,夾著團團飛舞的雪花,擁抱了全市鎮。”又有“天色愈陰暗了,下午竟下起雪來,雪花大的有梅花那麼大,滿天飛舞,夾著煙靄和忙碌的氣色,將魯鎮亂成一團糟。”似寫雪,實寫封建勢力、封建思想。

祝福中人物形象分析大綱

在分析人物形象之前,學生已經瞭解到魯迅的“為人生、為人性”的主旨,而他的重點是將矛頭直指封建專制和封建文化,揭露了其“吃人”的本質。並且大多都是愚昧麻木和奴性十足。他們之中最多的是孩子、女人、老人和青年。來自不同的年齡階段,有著深刻的人性探究價值。所以要讓學生站在“人性論”的高度去研究、探討。愛和尊嚴是人最基本的精神需求,所以“‘人性論’包含:人都有追求自由、幸福的權利,熱愛美好、美麗的東西是人的天性,正常的愛是人的本能,仁慈、善良、同情是人性光輝的體現。”[2]既然仁慈、善良和同情是人性最珍貴之處,那麼就立足於此讓學生從這幾處分析小說中除了祥林嫂之外的人物,從他們身上去找祥林嫂的悲劇根源。

學生們通過閱讀討論總結了小說中出現的主要人物除祥林嫂之外有柳媽、四嬸、魯四老爺和“我”。繼續概括後分別從女人、老人和青年的角度分析。先說女人。魯鎮上的女人們在對待祥林嫂(以下簡稱祥)時是充滿了耐人的詭異,從她們的語言和行為上絲毫看不到同情與憐憫,更別說“同是天涯淪落人”的感觸了,擁有的只是排斥、歧視和取笑。就如魯迅這樣寫道:

(1)這故事倒頗有效,女人們卻不獨寬恕了她似的,臉上立刻該換了鄙薄的神氣,還要陪出許多眼淚來。有些老女人沒有在街頭聽到她的話,便特意尋來,要聽他這一段悲慘的故事。直到她說到嗚咽,滿足的去了,一面還紛紛的評論著。 ——

(2)便是最慈悲的唸佛的老太太們,眼裡也再不見有一點淚的痕跡,

(3)“祥林嫂,你實在不合算。”柳媽詭祕的說。“再一強,或者索性撞一個死,就好了。你將來到陰司去,那兩個死鬼的男人還要爭,你給了誰好呢?閻羅大王只好把你鋸開來,分給他們。我想,這真是”

女人們無法意識到大家都一樣,都是社會的弱勢群體,都處在社會的最底層,都看不到自己原來與祥一樣被封建勢力壓迫者、迫-害者,卻像個“看客”一般“把玩”著祥的不幸,同時也在“啃噬”著自己的麻木。實在是可恨、可悲、更可憐!

說完了女人們,大家開始將矛頭指向魯四老爺,有學生甚至提出正因為有魯四老爺這般極端冷酷的人的存在,才讓祥無處藏身、悲慘死去。所以學生給出細節描寫:

(1)初到魯鎮:魯四老爺“皺了皺眉,”後又有“暗暗告誡四嬸說,這種人雖然似乎很可憐,但是敗壞風俗的,用她幫忙還可以,祭祀的時候可用不著她沾手,一切飯菜,只好自己做,否則,不乾不淨,祖宗是不吃的。”

(2)祥被綁改嫁時:“可惡,然而”

(3)祥死時:“只有四叔且走而且高聲的說:‘不早不遲,偏偏要在這時候,—這就可見是一個謬種!’”

他是“一個講理學的老監生”,是封建禮教的堅決捍衛者,他思想僵化,反對新黨,反對一切變化。已經是共和國時代了,而他還停留在封建時代。對於祥,起初只是因她是寡婦,覺得很不吉利罷了,還能容忍。後來祥改嫁回來,他實在無法容忍,因為在他的封建倫理觀念上,改嫁是女子最大的罪惡,害怕玷汙了祖先。正因為這種歧視,才徹底的毀滅了祥想要活下去的希望。被掃地處出門,悲慘而死,還要被罵一句“謬種”!

那麼作為青年的“我”呢?此時又掀起了另一個討論高-潮。“我”是“自詡”為新黨的新青年。但我的表現是在“不堪入目”。

(1)當我看到已經淪為乞丐的祥時,“我就站住,豫備她來討錢。”

(2)祥問了“我”三個問題:

A:“一個人死了之後,究竟有沒有魂靈的?”—“也許有罷,—我想。” B:“那麼,也就有地獄了?”—“也未必,”

《祝福中人物形象分析》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餘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檢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