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生活經驗>

【精】《小數的意義》教學反思

生活經驗 閱讀(6.68K)

身為一名人民教師,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課堂教學,寫教學反思可以很好的把我們的教學記錄下來,那麼問題來了,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數的意義》教學反思,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小數的意義》教學反思

《小數的意義》教學反思1

小數實質上是十進分數的另一種表示形式,其依據是十進位制位值原則。教師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創設了有助於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學習情景,讓學生在愉悅的探究活動中獲得新知識,使學生在知識、能力、情態等方面得到發展。

本課特點:

一、注重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

本節課,教師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讓學生通過猜測說出商品的價格,再利用學生已有的小數知識。接著,精心安排學生回憶所學長度單位之間的進率和測量物體長度的活動。為探討小數的意義奠定了基礎。

二、給學生創設自主探索的空間

本課創設了讓學生藉助米尺探討小數意義的活動,讓學生通過獨立思考、合作交流,認識一位小數小時十分之幾,兩位小數表示百分之幾……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課堂上,學生通過之間的觀察,思考,瞭解1分米,3分米,7分米→十分之一米,十分之三米,十分之七米→寫成0。1米,0。3米。0。7米的變化,認識以為小數表示十分之幾;通過猜測、驗證,認識兩位小數表示百分之幾;通過思考、交流發現三位小數表示千分之幾……直至總結概括小數的意義,學生在自主探索與合作中經歷了知識的形成過程,同時在這個過程中鍛鍊,提高了各方面的能力,全面發展。

《小數的意義》教學反思2

一、真正把握互動對話教學的實質,釋放教師的教學藝術。

互動對話教學的真正落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教師對這種教學觀念的理解和掌握,如果只是簡單的理解為一問一答,那麼課堂上熱熱鬧鬧的師生互動,只是表面形式,學生的數學思維並沒有真正展開,也就無真正意義的對話。因此,互動對話式教學向教師的教學智慧提出了新的挑戰。需要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創設恰當的教學情境、在最恰當的時機,選擇並靈活採用恰當的教學手段。例如,“生活中小數資訊釋出會”,我把小數的意義放置了一種生活化、需求化、個性化的大背景中,讓學生用個性化的理解方式表達對小數的理解。再如我充分利用個別學生會讀小數這一資源,讓這部分學生大膽釋放自己的學習能力和已有經驗,談談小數是怎樣讀出來的?,把個人的學習成果讓大家共同體會、共同分享。又如:當學生已獲得小數的初步意義後,教師提出了挑戰性的問題:“小四年級下冊小數的意義教學反思

數小數,小數比小數小嗎?”,使學生思維中的矛盾激化,以問題答辯的形式引導學生在集體智慧四年級下冊小數的意義教學反思

二、以學生的自主學習為活動前提,營造自我探索、自我發現的學習環境

許多教師認為,小數的意就這一內容用傳統的接受式教學方法比較恰當,因為小數的意義是約定術成的,新型的學習方式(動手實踐、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也只能是一種課堂的裝飾。這種思想,是我在設計教學時考慮得最多,也是我最難突破的瓶頸。因此在本課的設計上,我以小數在生活中的實際意義為切入點,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知識背景出發,引導學生進行積極的體驗。

例如,在“提出問題、解決問題”設計時,我分三個層次進行不同方式的教學設計:

第一層次:小數該怎麼讀?這類比較簡單的問題,讓學生用自己的經驗、以及個別與集體的練讀直接解決。

第二層次:小數有什麼用呢?為什麼會有小數?這類一般問題,通過學生的相互討論、客觀分析,在互動中自我感悟、自我體會。

第三層次:小數的意義是什麼?一位小數、兩位小數是怎麼來的?這是本課中重點要解決的概念問題,我採用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把學生引入研究性學習的氛圍,主動建構知識。 這三種不同的教學方式其實有著本質聯絡,那就是,從學生的已有經驗出發,讓學生主動學習。這

既是平等意識、人格尊重在教學中的體現,也是實現對話教學的前提。只有這樣,才能喚醒學生的主體意識,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能力水平提出問題,闡述問題,發表見解,由此在交流中獲得知識,鍛鍊互相交往的能力。而教師只是學習的組織著、欣賞者,引導者,適時點撥、恰如其分的調控。

三、尊重每一位學生的學習成果,建立平等、民主、愉悅的學習氛圍。

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在各方面都存在著差異,要達成真正的對話,在思想上形成真正的相互迴應和碰撞,就必須以尊重為準則:對學生的創見要充分鼓勵;對學生的異見要尊重理解;對學生的誤見要寬容引導。這樣才能使學生主動對話,質疑問難,達成共識。就拿本課最後一個學習活動“展開練習、拓展延伸”來說吧,我採用了比賽的練習方式。這種方式,從學生的性情、興趣出發,徹底改變了原由的寫寫、做做的模式,讓每位學生充分挖掘自身的內在潛能,把學習過程中積累的學習成果全部釋放了出來。在這中間,教師提供的評價指標成了學生積極互動的催化劑,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比賽實績,為自己每一輪的學習比賽打上恰當的分數(小數)。這樣,既讓學生切身感受到了數學的魅力,同時用小數來打分,也體現了學生學以至用的思想,讓不同的學生獲得不同的成功。

《小數的意義》教學反思3

小數的意義是比較抽象的知識,抽象知識的教學最好的方法是採用直觀形象的手段進行教學,越形象具體學生越容易理解。

小數的意義和讀寫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初步認識了分數和一位小數的基礎上學習的,讓學生繼續認識小數的意義和讀寫方法。雖然學生已學過一位小數,在生活中也常見一些小數,但有部分學生已經把以前的知識遺忘得差不多了,所以課前我首先有針對性的進行了複習,為新知的教學做了較好的鋪墊。我讓全體學生都從一位小數學複習起,積累一定的認知經驗,再學兩位小數、三位小數時就比較容易,也更能借助分數來理解的小數的意義。

所以在教學設計上,我以小數在生活中的實際意義為切入點,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知識背景出發,引導學生進行積極的體驗,從兩部分進行教學。

第一部分:小數的讀法和寫法。

這部分的`內容看似簡單,但有些學生還是會容易出錯。在讀法上我主要強調讀小數部分不是一位的小數,方法是從左往右整數部分照往常一樣讀,小數部分從左往右依次讀出各位上的數。讀法學生掌握的還比較好,幾乎沒有什麼問題。關鍵是在寫法上,雖然我在課上一直強調:把( )平均分成( )份,表示這樣的( )份,是( ),可以用( )表示;為什麼要平均分成x份?但是有部分學生還是會寫錯,特別是寫三位小數時。例如:23毫米=( )米有的學生會寫成0.23,主要還是沒有掌握方法。前面新授時,都是先轉化成用“米”作單位的分數,然後再轉化成小數,而這題是直接進行單位換算,學生的思維就沒有轉化過來,實際和新授的方法是一樣的,有些學生就沒有活學活用,或者說小數的意義沒有理解透徹。

 第二部分:小數的意義。

在教學1分米=1/10米=0.1米時,滲透等量替換思想,並以此為基點展開,先讓學生初步感悟十進位制分數與一位小數之間的聯絡,進而鼓勵學生由此及彼、遷移類推得到許多一位小數,再讓學生比較這些小數的共同點,歸納出一位小數的意義。在此基礎上,讓學生遷移、類比認識二、三位小數。歸納小數意義時,滲透抽象化方法,在學生多層面、多角度豐富感知的基礎上,再加以抽象去掉數量、單位名稱,最後抽象出十分之幾、百分之幾、……可以寫成一位小數、二位小數……,使學生順利地從直觀思維過渡到抽象思維。在這部分的教學中,我沒有大膽的放手,教學的過程顯得有點機械,呆板,學生的積極性並沒有被調動起來,似乎我講的東西太多了一些,給學生的機會少了一些,因此生成的資源也很少,錯過了一些精彩的內容。

《小數的意義》教學反思4

今天所學的內容是在學生初步認識一位小數的基礎上,繼續認識小數的意義和讀、寫方法。小數的意義是比較抽象的知識,抽象知識的教學最好的方法是採用直觀形象的手段進行教學,越形象具體學生越容易理解。我讓全體學生都從一位小數學起,積累一定的認知經驗,再學兩位小數、三位小數時就比較容易,也更能借助分數來理解的小數的意義。學生能過對正方體學具的操作,一步一步加深對小數意義的理解和認識。

1.讓學生在嘗試中掌握小數的讀法。由於學生對生活中的小數已有了一定的認識,因此,我在新授之前安排了讓學生讀一讀資料中的小數,並讓學生思考:讀後,你有什麼發現?使學生在思考與簡單的交流後,明瞭小數的讀法,再出示一些小數給以鞏固。

2.讓學生在合作交流與自主學習中掌握小數與分數之間的互化方法,初步理解數位順序表。在這個環節,我主要以學習選單的形式,讓學生通過自學,合作交流,探究小數與分數的關係,知道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數都可以寫成小數,知道什麼是幾位小數,以及它們的含義,初步抽象出小數的意義。

存在問題:

1.課前預設,特別是練習量上太重,沒有考慮學生實際。課前,設計了一些題目,本想在課中全部完成,誰知,本課的知識點對學生而言有點難度,過多的題目不僅增加了學生的負擔,也造成了時間上的浪費。

2.課前對學生的學習實際瞭解不夠,且在課中沒有及時調整。如部分學生對看圖寫分數,腦中還是以一位小數也就是十分之幾為主,對應兩位小數表示的也寫成一位小數,我沒有及時調整,應該多出現類似的圖形題,對學生加以鞏固與理解。

《小數的意義》教學反思5

這節課開始談話直接引入複習課題,同時提出複習要求:個人獨立思考整理本單元知識,可以看課本,然後在組長的帶領下組內交流總結知識收穫。知識點較為簡單,可不做記錄。但是有的小組竟然又問:可不可以作複習記錄。我應允了,學生們進入了整理知識收穫的環節,巡視時發現個人複習認真,組內交流積極、有序發言,記錄員也很邁力,氣氛好不熱鬧。學生單元知識回顧完成後,小組代表回報整理結果,二、三個小組代表就已經把本單元的知識點總結的很全面了。還有很多小組代表很踴躍、舉手,我又給了他們機會,不過往後的小組的同學說的是:我們組還會解決(問題),知道了(細的知識)。

這樣一來,課堂氣氛更熱鬧了,學生們紛紛爭取發表個人意見,開始了對本單元題型設計的回顧。這各環節足有近二十分鐘,感覺說的差不多了,我方進行小結:大家對本單元知識整理得很全面,同時對本單元的解決問題的題型、方法及注意事項總結的很細緻、全面,同學們真是學習的有心人啊!練習題完成了讀、寫數、排列大小、把整數改寫成用億或萬作單位的數並求近似數及名數改寫,不過判斷和解決問題都只能在下一節數學課來完成了。總之,在本節複習課中學生的課堂表現很出色,既進行了積極思維,又很好的鍛鍊了歸納總結的能力,合作能力(本屆可學生的合作還是很有效的),學生的自信心和學習興趣亦得到了進一步提高。還有值得改進的地方是,在學生說會解決問題時就可讓其進行習題舉例(尊重學生的思維個性化發展),可讓大家解決,這樣我設計的題目會完成的就較少些,不過完成題型卻也會很多。學生獲取成功的喜悅會更多,而學生的創造能力也會得到提高的。

《小數的意義》教學反思6

本節課立足於學生的主體發展,重視學生的主動參與,學生能根據教師的導,積極主動地學。知識與能力同步發展,智育與德育容於一體,較好的實現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我覺得做的比較好的有這幾個方面:四年級下冊小數的意義教學反思四年級下冊小數的意義教學反思

一、教學時不能將知識強加給學生。

因為這個年齡段的學生,已具備一定的思維能力,所以教學時以學生多參與為主。通過畫線段圖、表格圖、實物演示等活動方式,盡力讓學生感知小數的意義。與此同時回顧以前學過的小數知識用對比方法來理解小數的意義。在這個基礎上在教學小數的性質、小數讀寫法以及生活中的小數。這樣學生不僅增添了學習的信心,而且學得更有趣味

二、對待學生的作業管理要嚴,練習到位。

《小數的意義和性質》這單元知識,以學生理解為主,在充分理解的基礎上,再讓學生解決一些有關“計數單位”、“單位間進率”、“名數互化”等知識。但是,少數學生心口不一,嘴上說的與寫的不一樣;還有的學生眼高手低,一看認為好做,誰知待作業完成後漏洞百出,不是小數點位置不對,就是不用“0”站空位。所以在批改作業時要全面、認真、有耐心,採用激勵的措施鼓勵學生正確、準確地完成作業,對於錯的作業糾正過來,舉一反三,多練幾遍。這樣堅持下來學生的作業質量提高了,掌握知識更牢固了,會靈活運用所學的知識了。實現了預期目標,完成了教學任務。

《小數的意義》教學反思7

認識小數的第一課時的重點是認識小數的意義,它是貫穿整個小數部分內容的學習的,具有重要的地位。之前,我讓學生已經預習過,從學生的摘錄看出,預習不是充分的。是不認真?還是不會自學?帶著這個疑問,我在課堂上設計了預習的環節:閱讀課本第28-29頁,摘錄自己的收穫和困惑,時間5分鐘。

從巡視學生的摘錄情況看,有價值的問題,總體閱讀的情況質量差,不知道抓住重點來閱讀和思考,所以提出的問題散而成點狀,當然這種情形也符合學生的心理特徵和實際情況。

呈現例1後,接著呈現學生的困惑“小數就代表分、角而為什麼要寫成0.3元呢?小數又不代表元,為什麼後面要加“元”?”我的課從學生的這個問題展開的,首先學生的提問不是很清楚,故我讓她又介紹了一遍,詢問其他的同學是否聽清楚她的問題了,然後我試著說:“你是不是認為,0.3元是3角,為什麼不用單位角表示?就是寫成0.3角。”她點點頭。

從學生們否定用單位角的回答中感受到,學生們對小數的認識停留在直觀的基礎上,元是整數部分,角是第一位小數,分是第二位小數,但學生們很清楚,3角=0.3元,5分=0.05元,4角8分=0.48元。缺少的就是為什麼這樣寫?也就是學生閱讀中存在的問題,沒有抓住重點來閱讀和思考,再次組織學生閱讀課本:1元=100分,1分是1元的1/100,還可以寫成0.01元。學生們通過閱讀和剛才的交流漸漸明白,1元=10角,3角就是3/10元,3/10還可以寫成0.1。

“5/100為什麼要寫成0.05,不是0.5呢?”有了前面的經驗,學生們有了自己的見解。生1:如果寫成0.5的話,5分就變成了5角。生2:100有兩個0,所以小數也要有2個0。第二個學生的回答是不恰當的,而3/10=0.3、5/100=0.05這兩個例子卻剛好和她的說法相符合,我沒有理解否定她的觀點,只是繼續往下和學生們理解第三個例子,48分=48/100元=0.48元。然後,讓她觀察8/100=0.48這個等式,讓她體會她的觀點的不合理,“逼”學生們再次思考100的1後面有兩個0,和小數中的什麼有關?結論當然和小數的位數有關。

學生的問題和錯誤往往會影響教學的程序,但悠著點也好,能展示學生的思考過程,並以此為起點展開討論、交流和思考,能清楚地知道知識的來龍去脈和怎樣去觀察和不斷去驗證,然後得出合理的結論。

“悠著點”這節課還在我思考以外的環節上出現了,正方形的稜長都平均分成了10份,就分割出1000個小正方體,對老師們說是一個常識性的知識,看一看不用數就知道是1000個。而學生們不是,認為是600個,一個面是100個小正方體,6個面就是600個;從稜長處能看到小正方體的兩個面,有學生認為是兩個正方體,所以雙倍地數了。

悠著點糾正學生的錯,前面一個面是100個小正方體,數數有幾層,從前往後數;上面有100個小正方體,從上往下數有幾層;而第二個問題,觀察圖還是不能得到我滿意的結果,學生的思維總是建立在形象的基礎之上,觀察教師的一摞本子,“能看到兩個面,難道說是兩摞本子?”再觀察圖,學生們明白了。

我們的課堂教學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學生們的觀點和錯誤往往會在教師們的預設之外,悠著點能溝通新舊知識間的聯絡,消除原來的錯誤的思考方法和觀點,從而真正做到豐富學生們的數學活動經驗。

《小數的意義》教學反思8

本節課的安排層次清楚,重點突出,把小數的讀寫法安排在課的前面是非常好的。在新授中通過揭示“3角為什麼表示成0。3元”和“3分為什麼表示成0。03元”這兩個問題,讓學生初步感知了小數與分數之間的聯絡。

在教學中,孩子在用米做單位表示8毫米時,出現了“1米等於100毫米”這樣的錯誤。孩子出現這樣的錯誤是情有可原的,因為孩子平時經常接觸到的是“1米等於100釐米”“1米等於10分米”這樣的換算。對於“1米等於1000毫米”用的非常少,所以,讓孩子帶尺子就是解決這個問題的。我想:如果我在出示這一題目的時候,強調一下,這裡是毫米,讓孩子在米尺上找到毫米是多長,再讓孩子找到米是多長,然後放手讓孩子合作,發現米和毫米的進率是多少,這樣,效果就會好的多。

在練習中,孩子出現了一些問題,我想如果在新授中就把這些題目放進去,孩子在練習中就不會出現相應的錯誤,比如,說完了“3分為什麼表示成0。03元”這個問題後,可以問孩子“4角3分等於多少元呢?”這其實是新授中的一個難點。

板書中“一位小數表示十分之幾,兩位小數表示百分之幾,三位小數表示千分之幾”這樣重要的話,應該板書出來,給孩子一個明確的概念。

練習的安排很有層次,每個練習的安排也都有它的目的性,如果講評時能有重點的進行評講,那就能節省時間解決沒有完成的兩個問題。

其實,在教學這節課之前,孩子已經學過了一位小數和分數,但從孩子的課堂表現來看,孩子已經把以前的知識遺忘的差不多了,所以,課前有針對性的複習還是必不可少的。

通過反思,我發現孩子的情況要充分考慮到課當中去,針對孩子是實際情況進行教學,是一門非常深奧的教學藝術。

《小數的意義》教學反思9

本節課是網課課內知識的第一個單元整理與複習,課時跨度三週,主要知識有:小數的意義、讀寫法、小數的性質、大小比較、小數點的移動規律、小數與單位換算、小數的近似數和小數改寫等等,對一部分學習困難的學生來說對前兩週的知識會有所遺忘,因此本節課的重點是要帶領學生回憶起本單元的知識點,並對知識有一個系統性的整理。而傳統意義上的整理複習課一般選取學生課前整理,上課師生、生生互動補充的模式,或者學生本單元的錯題重現,重點講解的模式,學生能夠在自我整理的基礎上,與學習夥伴們交流溝通,充分在課堂上展現自己,成為課堂的主體。那麼如何在網課教學模式下,既能讓學生充分展現自己又能更好地達成課堂目標呢?

一開始我還是選擇讓學生自主整理,再在授課時逐步呈現知識點,將重點知識融於練習中,進行著重的講解。試講一次後,發現這種設計顯得枯燥乏味,而且不知道學生自主整理的效果是怎麼樣的,無法準確掌握學生學情是教學的致命問題。這樣的教學設計,只能浮於表面地將知識點過一遍,無法讓學生形成深刻印象,且知識點之間的過渡十分生硬,模式甚至有點像練習課。

在查閱更多資料,以及向前輩們請教之後,我醍醐灌頂:我需要一個將所有知識點都能串連的一個素材,以此作為導線引導學生自主回憶、整理、複習並總結相關知識點。因此我選取了用幾張數字卡片寫數作為匯入,將學生能寫出的數作為後面複習的材料,達到教學素材取之於課堂用之於課堂的目的。課堂總結時引導學生回憶複習整理的步驟,利用思維導圖發散性、系統性地整理知識,建構學生個人的知識體系。一節課下來,相信學生對本單元的知識都能有更深刻的印象。

但是教學之後我還是發現了一些問題:一是因為本單元的知識點比較多,在有限的時間內將所有知識點進行梳理,重難點知識的突出還是不夠明顯。比如在學生的作業反饋中還是發現有一部分學生對小數與單位換算掌握的很不熟練,有些對單位間的進率不熟悉,有些把高階單位和低階單位之間的轉化乘除進率弄混。在之後的練習中我帶領學生著重複習單位換算,另外建議學生將乘除進率寫在題目旁邊,再去移動小數點。二是網課的模式還是影響了一部分學生在課堂的主體地位,在教學設計中教師的引導較多,學生自主的空間比較少。三是練習的設定針對了一般學生,沒有進行拔高和拓展,學生失去了一些思考的空間,沒有很好地鍛鍊他們的思維能力。

經過本節課的設計、實踐與反思,我對複習課有了新的認識,我會在今後的教學中不斷吸取教訓,積累教學經驗,總結教學方法,讓複習課上的更有質量,更適合學生學習。

《小數的意義》教學反思10

在學生原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我設計了本學案,旨在幫助學生充分回憶起分數和小數的智慧,並初步感知小數和十分之幾、百分之幾的關係。

首先,探究一位小數和兩位小數的意義是本節課的重點,教學時,利用學生的複習學案內容以及學生已有學習經驗組織教學,讓學生經歷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注重讓學生經歷探究與發現的過程。從學生熟悉的米尺子圖入手,然後再以面積圖為主進行直觀探究一位小數的意義。兩位小數和三位小數則放手給學生,讓學生利用手裡的學案和三個問題進行自主學習。在學習一位小數之後,學生有了一定的學習經驗,能較好的完成任務。

通過一系列的具體操作化抽象為具體,使學生明確了一位小數表示十分之幾,兩位小數表示百分之幾,三位小數表示千分之幾,這樣輕鬆理解了小數的意義,並運用知識遷移,明確了四位小數、五位小數等多位小數與分數的關係,提高了教學的時效性。

這些都是本節課的重點,而出現這些問題說明本節課教學設計還有一些問題,在教學重點知識時,要慢下來,讓學生充分理解、掌握。如何幫助學生理解小數的意義,需要繼續探究、改進。

《小數的意義》教學反思11

本節課是在三年級學完了“分數的初步認識”和“小數的初步認識”的基礎上教學的,不僅是學生對前面知識概念的歸納,也是系統學習小數的開始。這節課關鍵是引導學生觀察、遷移、歸納小數與分數的聯絡,掌握小數的計數單位,及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而對小數的概念有更清楚的認識。

《課標》中指出:學生的數學學習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主動而富有個性的過程,要讓學生經歷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本案例在設計教學過程時,注重聯絡生活,聯絡身邊的事物,充分利用有效的資源,讓學生經歷數學知識的探究與發現的過程,使他們在動手、動腦、動口中理解知識,掌握方法,學會思考,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促進自身的全面和諧發展。

這節課為突破概念形成過程,組織學生測量課桌的寬度,並按要求記錄自己的測量結果,學生在測量過程中有的學生以“米”,有的同學是用“分米”作單位,有的是用分數,有的是用小數來表示結果,然後展示學生測量的結果。同樣是測量一個物體,觀察得出:9分米=9/10米=0。9米,這時引導學生思考:9/10米與0。9米之間有什麼聯絡呢?進而得出分母是十的分數可以寫成一位小數。再引導學生寫出用“米”作單位的百分數和兩位小數,以及用“米”作單位的千分數和三位小數,在此基礎上,引導觀察,再嘗試讓學生歸納出小數的意義,以及小數的計數單位。雖然學生歸納語言不很規範,但是我覺得我這樣的教學過程是注重學生探究過程,不僅重視概念形成結果,更重視概念形成過程的教學,在這節課中學生自始至終都是在合作、討論中探索得出小數的意義的,體現了學生的主體且發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只有這樣概念教學,才是有價值的,才能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的發展。

《小數的意義》教學反思12

小數的意義是一節概念課,是在學習了“分數的初步認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掌握小數的意義,是這單元教學的重點。本節課是以米尺作為教學小數意義的直觀教具,是以長度為單位為例說明小數實質上是十進分數的另一種表示形式。

成功之處:

抓住重點,突破難點。在小數的意義這節課中,如何讓學生理解小數的意義是至關重要的。在教學中我分為三個層次進行教學:一是重點教學十進分數用一位小數表示。通過1分米=1/10米=0.1米3分米=3/10米=0.3米7分米=7/10米=0.7米組織學生進行討論交流,觀察分數與小數之間有什麼關係,從而使學生初步認識到十分之幾的分數可以用一位小數來表示,然後讓學生舉出像上面這樣的例子來進一步認識小數是十進分數的另一種表現形式;二是採用放的形式讓學生總結歸納百分之幾的分數可以用兩位小數來表示;三是採用讓學生獨立完成的形式總結歸納千分之幾的分數可以用三位小數來表示。通過這三個層次的教學使學生認識到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數都可以用小數來表示。在難點上,對於小數的整數部分為什麼都是0的問題,讓學生通過發現、思考、交流得出因為1分米、1釐米、1毫米都不足1米,所以小數的整數部分是0,這樣小數的意義教學也就達到了預期的教學效果。

不足之處:

對於小數的計數單位為什麼是發現部分學生不理解,在練習題中出現了問題。

再教設計:

1.每個知識點都要讓學生不僅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這樣才不至於留下知識上的死角。

2.加強習題的練習,讓學生從多種型別上進一步認識小數的意義,深化對小數意義的理解。

《小數的意義》教學反思13

本單元剛開始的教學效果真的是特別差,學生交來的課後作業錯誤滿篇,平時麻利的對號此刻卻再也難以畫上去。一節課時間過去了,作業沒批兩本,自己卻感到頭昏腦脹,哎,怎麼會這樣?

說實在的,對這一個單元從思想上我也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心想,小數對學生已經不是初次接觸了,他們有一定的基礎,學習起來應該沒有問題。哪知道,實際上原不是這麼回事。本單元看似容易,實則難點一大堆。小數的意義、性質上是很抽象的東西,學生理解起來很困難。學生對概念的瞭解只停留在表面,問之知道,但運用缺乏靈活性。變換練習題題型,學生馬上無所適從。

比如,學生知道:用來表示十分之幾、百分之幾、千分之幾……的數叫做小數。小數的計數單位有0.1、0.01、0.001……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的進率是“10”。

練習題:1.04讀作(),表示( )。第二個括號學生幾乎都填的是1個一和4個0.01,而少有學生填104個0.01。雖說學生填的不算錯,但也說明學生對小數部分的計數單位不像對整數部分幾個一、幾個十等的理解那麼深刻。

又如,學習了小數的性質:小數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數的大小不變。判斷題:2.0與2大小一樣,意義相同。()學生判斷正確。說明對小數的意義還是沒有真正理解。2.0與2大小一樣,但計數單位是不一樣的。所以意義不同。

生活中的小數出現問題更多。尤其是單位之間的換算,要根據進率來移動小數點的位置,學生不是進率記錯了,就是小數點的位置不對,要不就是數位不夠補0時,補在了中間。

接連幾次作業,效果都很差,這使我不得不靜下心來思考:接下來的課我該如何進行?如何找到解決問題的突破口呢?

通過和同事的交流,我們認為,首先要慢下來,給學生消化吸收的時間,不要急於求成。第二,針對問題,一點一點講清講透,有針對性地加強專項訓練。第三,幫助學生梳理知識,歸納整理,讓學生對本單元知識有一個系統的認識,能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哪些方面存在問題,找到問題所在。只有這樣,才能把問題一個個消滅掉。

後來的幾次課,我依計而行。果然作業效果有了很大改觀。批改起來也順暢多了。單元檢測在即,我想對本單元的問題再做一個小結,幫助大家突破難點,掌握重點。

1、小數的意義:

明白不同的數位上計數單位不同。數位不同,計數單位就不同。整數部分的計數單位最小是一,小數部分的計數單位最大是0.1。

2、小數的性質(1):

區別小數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不是小數點的後面添上0或去掉0。如果在小數點的後面添0或去0,小數的大小就會改變。如:2.4=2.40,不能寫成2.4=2.04

3、小數的性質(2):

小數點位置的移動是和小數的擴大或縮小相聯絡的。歸納為:

小數點右移一位=小數擴大10倍=小數×10

小數點右移兩位=小數擴大100倍=小數×100,……

小數點左移一位=小數縮小10倍=小數÷10

小數點左移兩位=小數縮小100倍=小數÷100,……

4、求小數的近似數:

包括兩個內容,一個是把較大數改寫成用萬或億作單位的小數,改寫原則是不能改變原數的大小,所以除了末尾的0可以去掉,其餘都要寫上。

一個是求小數的近似數。一般會說明保留幾位小數(如保留一位小數,或精確到十分位、精確到0.1,精確到十分之一),原則是看保留位的右邊一位“四捨五入”。

如:把190070改寫成用“萬”作單位的數後,再保留兩位小數

190070=19.007萬≈19.01萬

這類題最易出現的錯誤是小數數字寫對了,卻忘了添上“萬”或“億”。也有部分同學把改寫和求近似數混淆。

5、生活中的小數:

主要涉及小數與複名數的相互改寫(也就是換算)。主要有長度單位、重量單位、面積單位、人民幣單位的換算。人民幣單位的換算學生基本不存在問題。長度單位除了米和千米的進率是1000以外,兩相鄰單位的進率都是10。兩相鄰重量單位之間的進率是1000,而兩相鄰的面積單位之間進率是100。這是解決問題必須熟悉的。然後根據是擴大還是縮小進行小數點的移動即可。如:

2.05噸=( 20xx )千克,擴大1000倍,所以小數點右移三位。

470釐米=( 4.7 )米,縮小100倍,所以小數點左移兩位。

3.04米=( 3 )米( 4 )釐米,把其中的0.04米擴大100倍,即小數點右移兩位。

4千克70克=( 4.07 )千克,需要把70克縮小1000倍,即小數點左移三位,再與4千克合起來即可。

6平方分米5平方釐米=(6.05 )平方分米,需要把5平方釐米縮小100倍,即小數點左移兩位,再與6平方分米合起來即可。

本單元的教學真的是教訓難忘,我也希望自己吸取教訓,在教學中反思,在反思中總結,在總結中提高。

《小數的意義》教學反思14

學習《小數的意義和性質》時,我先讓學生自學,然後交流自學收穫與自學中遇到的問題,然後尋找生活中的小數,最後用算珠認識數位順序表。

在認識數位順序表時,我先在黑板上畫出整數部分的數位順序,並用算珠表示135,然後提了一個問題:“小數部分能不能用算珠表示出來呢?比如135.3?”這時孩子們開始思考,有的孩子斬釘截鐵地說:“不能!”昊罡想了很久,疑惑地說:“肯定不能啊,我們又不能像正方體那樣把算珠平均分成十份……”這時我沒有做聲,只是靜靜地等待著,讓他們思考。還是沒有孩子想出辦法,於是我換了種思路,問:“如果現在我要用算珠表示4135,該怎樣表示呢?”有的孩子開始有想法,但是一時還表達不出來。這時我要求他們動手試一試,討論一下。經過小組討論,有的孩子提出來了:“高位不夠了可以往左邊加,小數部分不夠了可不可以在右邊加上算珠呢?”這個提議得到了同學們的響應,並且自己動手試試,很快就熱烈起來:“我知道了,在個位的後面再添上一位!”順勢我們就開始了小數部分數位的學習。

我發現用算珠來認識小數部分的數位順序,孩子們掌握得比較快,興趣也比較濃。

《小數的意義》教學反思15

《小數的意義》是國小數學第八冊第四單元的起始課,也是本單元的一個教學重點。小數的意義這部分知識是小數後續知識的基礎,因此學好小數的意義,真正理解小數的意義是十分重要的。

小數的意義是在學生學習了分數的初步認識之後才學習的,所以在設計本節課的教學時,我注重抓住了分數與小數之間的密切聯絡,如:通過學生對十進分數的認識來引導他們學習和理解小數的意義。以此作為學生認知的橋樑,我認為更易於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在認真鑽研教材的基礎上,我把本課的教學目標最終定位在四點上:

1、在生活情景中,瞭解小數的產生,體會數學與人類社會的密切聯絡,瞭解數學的應用價值。

2、學會和他人合作,能較清楚地表達和交流解決問題的過程。

3、通過小數的運用,激發學生對小數的學習興趣。

4、通過學習,讓學生正確理解小數的意義,並認識小數的計數單位。這是我在課前預想達到的教學效果。

在講完這節課後,我認為自己成功之處有以下幾點:

(1)本節課的開始,我讓學生帶著問題動手操作——測量橡皮的實際長度,然後去發現誤差。這個環節的設計,既發揮了學生的主體性,又發展了學生髮現問題、獲取數學知識的能力。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儘可能地調動每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給他們以展示自己的機會。在這節課上,91%的學生都在課上積極發言了,只有3人一個問題也沒有回答過。

(2)教學中,我能抓住分數和小數二者之間的內在聯絡,通過讓學生觀察、分析、比較,發現了小數的本質特徵。這樣,不但注重了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而且也有利於學生良好認知結構的形成。

(3)在教學過程中,我還注重聯絡學生生活實際,善於抓住新舊知識的銜接點,能啟發學生運用類推遷移的方法去學習。能將老師的講解、學生的思考和適當的練習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通過這樣的學習,學生切實感受到了“生活處處有數學”、“學習數學很有用”,從而大大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此外,我在講授這節課的同時,還對班中的學生進行了前測和後測。測試後的結果還是比較令我滿意的。如:在測試中有這樣一個問題:“你會讀下列小數嗎?0.2、0.78、0.514”。前測中,有14人會讀,有14人會讀1、2個,還有8人根本不會讀。而講課之後,在後測中37人都已會讀。“你知道小數的組成嗎?”這個問題在前測中只有2人知道,17人不全知道,還有17人不知道。而學習完本課之後,全班有33人都知道了,只剩4人不全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