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生活經驗>

中國六大茶類之一白茶文化

生活經驗 閱讀(2.62W)

白茶起源存爭議,茶學界觀點不一

中國六大茶類之一白茶文化

白茶的的起源究竟是何時?目前茶學界有不同的觀點,主要有以下三種:

1、始於明清:主要是從茶葉製作方法上來加以區別茶類的,因白茶的生產過程只經過萎凋與乾燥兩道工序。田藝蘅《煮泉小品》中稱茶者以火作為次,生晒者為上,亦更近自然,且斷煙火氣耳,這是明代關於白茶的記述。清嘉慶初年,福鼎用菜茶的壯芽為原料,創制成銀針白毫;約在1857年福鼎發現大白茶後,於1885年開始以大白茶芽制銀針。1922年創制了白牡丹。新工藝白茶於1968年為外銷市場需要開拓的新產品。

2、始於北宋:白茶最早出現在宋徽宗趙佶的《大觀茶論》中,有一節專論白茶曰:白茶,自為一種,與常茶不同。其條敷闡,其葉瑩薄,林崖之間,偶然生出,雖非人力所可致。有者,不過四五家;生者,不過一二株;所造止於二三胯而已。芽英不多,尤難蒸焙,湯火一失則已變而為常品。須製造精微,運度得宜,則表裡昭徹如玉之璞,它無與倫也。淺焙亦有之,但品不及。

3、最早的茶類:中國茶葉生產歷史上最早的茶葉不是綠茶而是白茶。其理由是:人類祖先最早發現茶葉的藥用價值後,為了儲存起來備用,必須把鮮嫩的茶葉,經自然晾青、晒乾或焙乾,實際也就是白茶的萎凋、乾燥工序,這就是中國茶葉史上白茶的誕生。

藤茶的民間傳說:天子藤茶

相傳在清朝光緒(1875)年間,武夷山下有位叫陳子賀的先生在京城擔任光緒皇帝的老師,光緒皇帝當時身體較弱,食慾不振、臉色發黃、說話沙啞,臉上還常長紅痘和黑斑。皇宮太醫開出的處方一般只能維護一段時間,過後又會復發。光緒皇帝又十分怕吃藥,故此病令光緒皇帝十分煩惱。

那一年,陳子賀老師回家鄉探親,發現鄉親們經常飲用一種山上採來的野藤葉,人人精神飽滿,面板光潤,陳子賀先生試品嚐一下,發現此茶飲後先苦後甘,回味甘涼,咽喉很舒服。聯想光緒皇帝聲音沙啞,於是,便帶了一些回去給光緒皇帝品嚐。

光緒皇帝試品嚐之後感覺味道不錯,便經常泡飲。奇怪,不到半年時間,光緒皇帝不僅感覺咽喉清爽,而且臉上的紅痘、黑斑也逐漸消失,面板變得光潤起來,於是,光緒十分高興,便降下聖旨,命它為天子藤茶。陳老師聞之急奏請皇上:如皇上降旨命它為天子藤茶。

那百姓誰還敢喝?還是讓它回到百姓之中,造福黎民百姓吧。皇上覺得老師的話有道理,於是就降旨命它為野藤茶。由此,野藤茶便逐漸在武夷山下流傳起來,而且流傳到南洋一帶,至今在東南亞各國仍享有盛譽。由於野藤茶揉制烘乾後形呈白色,所以,南洋一帶又稱其為白茶。

福鼎白茶的歷史(下)

新中國成立後,福鼎茶廠與福鼎茶葉收購站都一直堅持收購、生產白茶,供中茶公司福建省分公司出口換取外匯。由於場地與氣候的原因,白茶產量很低。茶農有一句常用的話辛勤不解天氣變化,有時一場春雨,會使正在萎凋的白茶全軍覆沒,加上基本上以日光萎凋和手工為主生產,工業化程度不高、產量低,但價格很好。據《寧德茶業志》載:1950年12月,中茶公司華東公司對紅、綠毛茶中準價的規定:福建的紅毛茶平均不超過每50公斤3石大米,綠毛茶每50公斤2.4石大米,白茶每50公斤12石大米可以看出,白茶價格是紅茶的4倍。

上世紀50年代,福鼎以生產白琳工夫紅茶為主,當時紅茶出口蘇聯,1958年,中蘇關係緊張後,生產紅茶改為生產綠茶,不管如何,白茶始終都有生產或從茶農收購,保證福建省外貿出口的需要。白茶的生產量直到1963年才有了提高,福鼎茶廠白琳茶廠王亦森等人在福建省茶葉專家指導下,在茶廠生產車間不斷進行實踐,運用熱風萎凋技術生產白茶,獲得成功,改變了原有靠天吃飯的不利因素,大大提高白茶產量。1968年,王亦森發明了新工藝白茶後,產量直線上升。從上世紀70年代起,白琳分廠以生產白茶為主,茉莉花茶、綠茶為輔的格局。

從福鼎市檔案館資料瞭解到,1950年後,中茶公司在閩東成立茶廠,下設茶葉收購站。茶葉屬國家二類物資一級管理,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插手收購、販運,茶葉的內外貿易均由中茶公司統一經營管理。白茶運往省外貿直接出口,茶葉經營完全是按計劃生產。據福建省茶葉專家陳金水先生回憶,每年同仁堂藥店從福建收購50公斤的白毫銀針,作為高檔藥的藥引。

白茶分白毫銀針、白牡丹、壽眉(貢眉)、新工藝白茶。《中國茶葉大辭典》裡把福鼎生產的銀針稱為北路銀針,政和產的叫南路銀針,銀針白毫亦稱白毫銀針、銀針、白毫;白牡丹叫法一致;壽眉(貢眉)一類茶,福鼎茶人把它叫作壽眉,閩北一帶稱貢眉。據一些老茶人回憶,業內人士有把白茶分為閩北白茶和閩東白茶,統稱為福建白茶很久以前,白毫銀針在福鼎民間自始至終有茶農晒制,而白牡丹、新工藝白茶直至上世紀70年代才盛行,因此,在福鼎人的心目中,白毫銀針往往是白茶的代名詞。

福鼎白茶名稱還有一段來歷,有人建議用福鼎大白茶做公共品牌,因為鐵觀音、大紅袍都是茶樹名稱,能讓國人所熟記。福鼎大白茶曾經作為成品白茶的公共品牌,後來由於國內許多茶葉專家的反對,認為福鼎大白茶作為福鼎生產的白茶公共品牌不妥。2007年,福鼎市政府經過慎重考慮,決定把福鼎白茶作為公共品牌,把所有的白茶都統一起來,進行集中推廣宣傳。2009年,福鼎白茶的太姥銀針成為世博十大名茶,2010年,福鼎白茶榮獲中國馳名商標,被越來越多的人所認識和接受。

2007年,福鼎市成立茶業發展領導小組,負責品牌宣傳與抓福鼎白茶質量安全,同時湧現出一批專門生產白茶的龍頭企業:品品香、譽達、綠雪芽、天豐源、廣林福等知名白茶品牌,其中,品品香牌白茶又榮獲中國馳名商標。2012年,福鼎白茶的生產總量已經超過5800噸。

為什麼把白茶叫做“女人茶”

白茶總是瀰漫著神祕的氣息。太姥娘娘與白茶傳說,明末清初學者、詩文家周亮工的《閩小記》中記載:太姥山古有綠雪芽。卓劍舟在《太姥山全志》中解釋:今呼為白毫,香色俱絕,而尤以鴻雪洞產者為最。性寒涼,功同犀角,為麻疹聖藥。這棵長於太姥山上具有奇異功效的白茶古樹傳說為蘭姑受南極仙翁指點所種,用白茶來拯救飽受麻疹折磨的鄉民,並教鄉民種茶,後來羽化成仙。福鼎白茶有著如此神祕的傳說,不說傳說本身就與女子有關,且說白茶如此的神祕,像是一個披著神祕面紗的女子。

經過這些故事留下來的記載,所以就把白茶叫做"女人茶"。

陳興華:福鼎白茶的文化含量

白茶是中國六大茶類之一。福鼎作為中國白茶之鄉、中國名茶之鄉和中華茶文化之鄉,產茶歷史悠久,茶葉資源豐富,茶文化底蘊深厚。自古以來,福鼎以其獨特的地域環境,國優茶樹良種,精湛的製茶技藝,豐富的製茶經驗,優良的茶葉品質,多姿多彩的茶文化,在中國乃至世界茶葉發展史上佔據了重要地位。在中華茶文化的百花園中,有福鼎茶業煥發光彩的身影。在福建對世界茶業貢獻的功勞簿裡,有福鼎茶業濃墨重彩的一筆。

歷史文化

白茶是中國六大茶類之一。福鼎作為中國白茶之鄉、中國名茶之鄉和中華茶文化之鄉,產茶歷史悠久,茶葉資源豐富,茶文化底蘊深厚。自古以來,福鼎以其獨特的`地域環境,國優茶樹良種,精湛的製茶技藝,豐富的製茶經驗,優良的茶葉品質,多姿多彩的茶文化,在中國乃至世界茶葉發展史上佔據了重要地位。在中華茶文化的百花園中,有福鼎茶業煥發光彩的身影。在福建對世界茶業貢獻的功勞簿裡,有福鼎茶業濃墨重彩的一筆。

也有學者認為,白茶的起源至少在隋唐之前。唐代的陸羽在《茶經七之事》曾引用隋代《永嘉圖經》的一句話:永嘉縣東三百里有白茶山。陳椽教授在《茶業通史》中指出,永嘉縣東三百里是大海,應為南三百里之誤,南三百里就是福鼎(唐為長溪縣轄區),系白茶原產地。可見唐代長溪縣(閩東)已有白茶品種。

民俗文化

福鼎民俗專家馬樹霞在《茶哥米弟》中這樣描述:在福鼎民間廣為流傳茶哥米弟這句話。茶雖為飲料,但它有文化內涵,是精神食糧,被列為五穀之首,稱為哥。

在福鼎,茶亭裡全年免費喝茶,稱佈施茶。茶亭可喝茶、休息、聊天,有的茶亭內還有唱戲、嘭嘭鼓、對山歌、吃點心......古道茶亭是真正的勞動人民的茶文化場所。

福鼎還是個畲族聚居的地方,畲民喜歡喝白茶,家家有白茶。在畲民日常生活、勞動、會客、婚嫁、祭祀活動中,在一些休閒場所,都能看到一缽煮好的茶或者一杯杯熱茶,朗朗上口的《敬茶哥》則是每個畲民都會的基本功。

同時,畲族姑娘在茶山上採茶時,還會唱婉轉悅耳或高亢激昂的《摘茶歌》《菜茶歌》之類的山歌。

宗教文化

福鼎白茶自從誕生起,就與宗教文化如影相隨。太姥娘娘用白茶治小兒麻疹而得道成仙的故事,在福鼎已流傳千年。白茶的神奇功效,也是與民間信仰的太姥娘娘的傳說緊密相連。

時至今日,福鼎白茶與道教文化還是緊密相連的。在福鼎,不論是祭祀神靈,還是掃墓祭祖,或是祈福消災,都離不開白茶做祭祀品。

和諧文化

人與自然的和諧。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為原料茶地福鼎白茶種植區,雨量充沛,年平均溫度18.5℃,年降水量1669.5毫米,年相對溼度80%,山區平均無霜期228天,這些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賦予了白茶優良的天然品質。

人與自身的和諧。白茶茶性清涼,白茶的保健功效是六大茶類中最全面的。常喝白茶,能增強人體免疫力,強身健體,調節身體各部分機能。

人與人之間的社會和諧。中國人的性格就像白茶,不卑不亢,崇尚人與人相助相依。以白茶代替酒,以茶杯代替酒杯,通過品飲白茶與賓客朋友交流、溝通,增進了解,聯絡感情,聞名社交,形成了一種良好的社會道德風尚,有利於促進構建安定團結的和諧社會。

健康文化

過去在閩東北常用白茶燉冰糖來降火去燥、治療牙疼、便祕等疾病,在福鼎等白茶產區,也有用陳年白茶治療小兒麻疹、發燒的習俗。

散文家傅溪鵬與朱文琴伉儷在《茶仙與仙境》中寫道:在福鼎採風時,牙疼得厲害。主人說,多喝幾杯我們這裡的白茶,定然會很快好起來的一兩天內,白茶不斷,牙終於不疼了,果然靈驗!福鼎白茶尤其是老白茶治病的例子不勝列舉。所以常年品飲白茶,就是品飲一份健康。

女性文化

白茶是女人茶,是女性純潔優雅的象徵。古有藍姑女神與白茶始祖的傳說,今人又常常說好女人如白茶。走在福鼎街上,隨時可見漂亮、溫柔、文靜、窈窕的福鼎女子,她們極像溫良恭儉、清雅脫俗的纖纖白茶仙子,也許正是福鼎白茶賦予她們的高雅氣質吧。

白茶象徵著純潔的愛情,尊貴、稀有、純淨,是天賜的靈物,2011年還被唐寧茶選為英國威廉王子與凱特王妃的世紀婚禮紀念茶的主要配方原料。

品飲白茶能讓年輕姑娘青春戰痘,成熟女性養顏美容,使女性更美、更靚麗、更年輕、更自信,是不可多得的養顏美容茶。

美學文化

白茶的自然美。白茶的製作工藝獨特,只有萎凋和乾燥兩道工序。成茶外表白毫密披,銀裝素裹,色白如銀,就是體現了道法自熱的美學思想。

白茶的陰柔美。白茶清新淡雅,像一個天真無邪的少女,溫和、自然、內向、純潔,體現一種陰柔美。

白茶的含蓄美。白茶沖泡出來的湯色杏黃色,既不像紅茶那般紅得熱烈,也不像黑茶那般褐得濃厚,而是清醇素雅的感覺,品啜一口白茶,清甜之餘,讓人回味無窮,遐想無限,這就是白茶含蓄美的深刻體現。

白茶的簡樸美。白茶古樸簡約,無需修飾,不用像綠茶那樣揉捻、做型,也不用烏龍茶做茶青的手工或機械加工工序,絲毫沒有人為的雕琢,卻有銀光熠熠的白毫,簡約而不簡單具有簡樸美。

白茶的淡泊美。白茶以其素雅見長,白毫銀針沖泡在玻璃杯中,根根茶芽傲然聳立在杯中,象徵著剛正不阿、大義凜然的錚錚鐵骨,是淡泊名利、寧靜致遠的士大夫高潔氣質的體現。

白茶的寧靜美。品飲白茶的感覺,彷彿人的心靈迴歸到大自然,讓躁動和不安的心歸於平靜,在白茶氤氳的茶香中可感受生命中自然、寧靜的美。

生態文化

福鼎生態環境良好,旅遊資源十分豐富,融山海川島於一體,良好的生態環境為白茶的文化增添了大自然的色彩

特別奇特的是,別譽為中國十大美麗海島的嵛山島山頂上,有著幾百畝茶園與天然草場,令人歎為觀止。

名山出名茶,福鼎太姥山是世界地質公園和國家級旅遊景點,風景優美,生態良好,常年與霧繚繞,是白茶生產的極佳環境。

時尚文化

白茶的特性符合人們普遍存在的迴歸自認,崇尚健康,淡定人生的心理。現代對白茶在各個領域的深度研究主要來自歐美。近年來,英國人流行喝白茶養顏,美國人發現白茶的需求較大,研製了許多有關白茶的衍生產品。美國雜誌《Allure》也對市面極少見的的白茶產品進行宣傳。

茶葉,如果沒有文化,就是一片樹葉。陳宗懋院士曾經這樣說過。當茶遇見文化,一定會給茶永恆的道路,推廣白茶文化,讓擁有千年厚重歷史文化積澱的福鼎白茶大放異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