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生活經驗>

大熊貓的象徵意義

生活經驗 閱讀(2.41W)

大熊貓(學名:Ailuropoda melanoleuca,英文名稱:Giant panda),屬於哺乳綱、食肉目、熊科,是大熊貓亞科和大熊貓屬唯一哺乳動物,大熊貓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萬年,被譽為“活化石”和“中國國寶”,世界自然基金會的形象大使,是世界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旗艦物種。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大熊貓的象徵意義,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熊貓的象徵意義

(一)為“仁”的君子

儒家文化是傳統文化的主體。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何為仁?“樊遲問仁,子曰:愛人”。仁愛的思想在大熊貓身上被完美地展示了出來。

圓圓白白的臉上,緩慢的舉止,顯得那麼憨厚。性情溫和,極少主動攻擊。祥和的外貌,憨厚的神態,溫和的性情,不正是孔孟仁者的形象嗎?

(二)食素的佛教徒生活

佛教文化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慈悲是佛教的根本精神,不殺生的戒律體現了佛教慈悲的徹底性。為了切實履行不殺生的戒條,中國佛教徒規定不食肉只食素。這些都在大熊貓身上得到了充分的表達。外貌祥和,生性溫順,食竹不殺生,如同慈眉善目的菩薩,充分體現了佛教的慈悲精神。

(三)清靜無為的“竹林隱士”

道家文化是傳統文化的重要支柱。道教是中國唯一土生土長的民族宗教。道家文化以老莊思想為根基,自然、雌柔、不爭為本。莊子更注重心靈的超脫,追求“無已、無功、無名”的逍遙境界。從大熊貓身上,則看到了老莊的身影,而大熊貓與水、雪、竹的組合則更突出地體現了道家風格。

神情鎮定祥和,舉止從容不迫,行走坐臥處處逍遙自得,一副超然世外、清靜飄逸的神態。尤其是食竹時倚樹而坐,甚至直接躺著,吃飽了就陡地而臥,無論外界多麼喧鬧,它都聽而不聞、視而不見、旁若無人。從它身上,看到的不正是所謂“竹林藏隱士,逍遙勝莊周”嗎?

簡而言之,大熊貓充分體現了儒家的仁愛,佛家的慈善,道家的超脫。儒、佛、道三家核心思想在大熊貓身上的集中體現,也表達了傳統文化的兩個特點:

第一,儒、佛、道三家互相融合補充、不可或缺;

第二,歷代文人雅士往往對三家思想兼收幷蓄,以儒學治世,以佛老之學修心。

因而,從思想文化的角度來看,大熊貓不僅能夠代表傳統文化,而且最適合代表傳統文化。

  大熊貓的棲息環境

大熊貓棲於中國長江上游的高山深谷,為東南季風的迎風面,氣候溫涼潮溼,其溼度常在80%以上,它們是一種喜溼性動物。大熊貓生活的6塊狹長地帶,包括岷山、邛崍山、涼山、大相嶺、小相嶺及秦嶺等幾大山系,橫跨川、陝、甘3省的45個縣(市),棲息地面積達20000平方公里以上,種群數量約1600只,其中80%以上分佈於四川境內。它們活動的區域多在坳溝、山腹窪地、河谷階地等,一般在20°以下的緩坡地形。這些地方森林茂盛,竹類生長良好,氣溫相對較為穩定,隱蔽條件良好,食物資源和水源都很豐富。

大熊貓生活在海拔2600~3500米的茂密竹林裡,那裡常年空氣稀薄,雲霧繚繞,氣溫低於20℃。一些其他的因素也會影響野外大熊貓的分佈和密度:竹子、地形、水源的分佈,是否有藏身處和哺育幼仔的巢穴以及山勢等。人為的干擾是現今影響大熊貓分佈的主要因素。

大熊貓具有不懼寒溼,從不冬眠的性格。哪怕氣溫在—4~14℃它們仍然穿行於被白雪壓得很厚的竹叢中。它們也不怕潮溼,總愛在溼度80%以上的陰溼天地裡生活。

  大熊貓的.行為特點

大熊貓每天除去一半進食的時間,剩下的一半時間多數便是在睡夢中度過。在野外,大熊貓在每兩次進食的中間睡2~4個小時,平躺、側躺、俯臥,伸展或蜷成一團都是它們喜好的睡覺方式。在動物園裡面,飼養員每天兩次定時給它們餵食,所以大熊貓其他的時間都用來休息。即使在睡覺的時候大熊貓看起來也很可愛。它們非常的靈活,能夠把它們笨重的身體擺成各種各樣的姿勢。最喜歡的姿勢便是腿撐在樹上,並用手遮住眼睛。

大熊貓最可愛的特點是它那胖嘟嘟的身體和他那內八字慢吞吞的行走方式。這是因為它們生活的環境裡面,有充足的食物,沒有天敵,沒必要行動很快。但是,正是它這種慢吞吞的動作使它能夠儲存能量,以適應低能量的食物。它們有時候也會爬樹偵察情況,逃避入侵者,或是打盹。

大熊貓善於爬樹,也愛嬉戲。爬樹的行為一般是臨近求婚期,或逃避危險,或彼此相遇時弱者藉以迴避強者的一種方式。熊貓有時還下到山谷,串入到山村小寨或住宅,把鍋盆桶具,尤其是圓形的器皿當成玩具,玩耍後棄置山野。有時它們還和羊、豬等家養的牲畜親善,隨著同吃同住。

通常情況下,大熊貓性情總是十分溫順,初次見人,常用前掌蒙面,或把頭低下,不露真容。它們很少主動地攻擊其他動物或人,在野外偶然相遇時,總是採用迴避的方式。但一但當上了媽媽,其小寶貝就是神聖不可侵犯的,即便是關懷看望,也會惹怒母親大動肝火,張牙舞爪,動手動腳。有時它們還愛作一些修飾及其他一些求適活動。可以象貓一樣把身體伸直,前是伸開,後半身抬起,讓身軀靈活舒展,或睡醒以後,前肢直伸打哈欠。如果被水沾溼或過河涉水後,也可以象狗一樣把身上的水抖掉。

在野外,大熊貓通常在發情季節發生衝突,特別是當三到四隻雄性追求一隻發情的雌性時。有時候,雌性和雄性也會發生爭鬥。在動物園,它們的爭鬥通常是因為水,食物或某隻大熊貓佔據了好的地盤。

  物種學史

大熊貓的歷史可謂源遠流長。迄今所發現的最古老大熊貓成員——始熊貓的化石出土於中國雲南祿豐和元謀兩地,地質年代約為800萬年前中新世晚期。在長期嚴酷的生存競爭和自然選擇中,和它們同時代的很多動物都已滅絕,但大熊貓卻是強者,處於優勢,生存至今成為“活化石”。

大熊貓的祖先是始熊貓,大熊貓的標準中文名稱其實叫“貓熊”,意即“像貓一樣的熊”。這是一種由擬熊類演變而成的以食肉為主的最早的熊貓。始熊貓的主支則在中國的中部和南部繼續演化,其中一種在距今約300萬年的更新世初期出現,體形比熊貓小,從牙齒推斷它已進化成為兼食竹類的雜食獸,卵生熊類,此後這一主支向亞熱帶擴充套件,分佈廣泛在華北、西北、華東、西南、華南以至越南和緬甸北部都發現了化石。在這一過程中,大熊貓適應了亞熱帶竹林生活,體型逐漸增大依賴竹子為生。在距今50—70萬年的更新世中、晚期是大熊貓的鼎盛時期。生活中的大熊貓的臼齒髮達,爪子除了五趾外還有一個“拇指”。這個“拇指”其實是一節腕骨特化形成,學名叫做“橈側籽骨”,主要起握住竹子的作用。

化石顯示,大熊貓祖先出現在2—3百萬年前的洪積紀早期。距今幾十萬年前是大熊貓的極盛時期,它屬於劍齒象古生物群,大熊貓的棲息地曾覆蓋了中國東部和南部的大部分地區,北達北京,南至緬甸南部和越南北部。化石通常在海拔500—700米的溫帶或亞熱帶森林發現。後來同期的動物相繼滅絕,大熊貓卻孑遺至今,並保持原有的古老特徵。

中國人對熊貓的認識由來已久,早在文字產生初期就記載了熊貓的各種稱謂。《書經》稱貔,《毛詩》稱白羆,《峨眉山志》稱貔貅,《獸經》稱貉,李時珍的《本草綱目》稱貘,等等。[5]

1869年3月,法國博物學家阿爾芒·戴維德神父,在中國四川雅安寶興縣的鄧池溝(穆坪)教堂附近科學考察時,發現了當地人稱為白熊、花熊的蹤跡。通過當地獵人的幫助,4月1日,他採集到白熊標本,毛色有黑有白,腳掌底部多毛,樣子像熊,這是他從未見過的奇異動物。它的標本和骨骼運到法國。經巴黎自然歷史博物館科學家阿爾封斯·米勒·愛德華茲鑑定,“黑白熊”是一個新物種,定名為(貓熊),鑑定報告發表在1869年《巴黎自然歷史博物館之新文件》第五卷,從此,匿居荒野的貓熊進入人類文明的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