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生活經驗>

論茶文化與江西旅遊產業的發展

生活經驗 閱讀(2.18W)

贛鄱大地,從歷史上看就是茶葉生產及貿易的大省,茶文化的歷史可追溯至唐宋時期。江西地處北迴歸線附近,春季回暖較早,但天氣多變,乍暖乍寒,雨量偏多,直至夏初;盛夏至中秋前晴熱乾燥;冬季陰冷但霜凍期短,尤其是近年,暖冬氣候明顯。由於江西地勢狹長,南北氣候差異較大,但總體來看是春秋季短而夏冬季長。江西全省氣候溫暖,日照充足,雨量充沛,無霜期長,為亞熱帶溼潤氣候。從降水量、日照強度、溫度及地形地貌等方面來看,江西均適宜茶葉的種植,且出產名茶的地方大多是風景優美的自然景區,各景區如果加大宣傳,輔以茶文化上的引導,假日遊的興起及繁榮必將助推茶文化的弘揚,同時景區自身也將得到快速發展。

論茶文化與江西旅遊產業的發展

隨著時代的發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日益豐富,古老的茶文化不斷引入了新的內涵,賦予現代茶文化新的生機和活力。新聞媒體、現代科技、市場經濟,一併參與到新時期茶文化的形成與傳播中,使茶文化價值功能更加立體且凸顯。新時期茶文化傳播方式日益社會化、現代化、大型化和國際化,茶文化內涵及表現形式也正在不斷擴大、創新、延伸和發展。在觀光旅遊的過程中,加入茶文化的元素,在賞茶、品茶、茶葉加工技術、茶藝表演中所蘊涵的人文精神和審美情趣,已經成了生態旅遊的重要內容。茶文化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獨具特色的魅力將助推江西旅遊業的發展。保護傳統併發揚頗具民族地方特色的茶文化資源,發揮其在生態旅遊中的作用,促進旅遊產業的發展是本文研究和探討的目的和方向。

一、茶文化和旅遊的基本含義

茶文化是一定時期內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綜合體現。它以茶這種實物為載體來傳播與茶有關的各種文化,因此茶文化有著非常廣闊的內容,它涵蓋了多個學科與行業,如文化藝術、醫學保健、科技教育、經濟貿易、歷史考古、餐飲旅遊和新聞出版等。具體內容包括:茶與詩詞、茶與歌舞、茶與禪教、茶藝表演、茶與婚禮、茶事掌故、茶與楹聯、茶與諺語、茶葉專著、茶葉期刊、茶與小說、茶與美術、茶與祭祀、飲茶習俗、陶瓷茶具、茶館茶樓、茶食茶療、茶事博覽和茶事旅遊等方面。茶與各種形式的文化有機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今天內涵豐富的中國茶文化,當代茶文化精神講求人與自然的親和、追求真善美的完美統一。

旅遊即旅行遊覽活動,泛指為旅客提供休閒設施與服務的產業,涉及政經史地法等各個社會領域。一般而言,旅遊具有觀光和遊歷兩個不同的層次,前者歷時短,體驗較淺;後者歷時長,注重精神層面的人生體驗;旅遊既能鍛鍊人的身體,又能陶冶情操,豐富知識,開闊眼界,體味生活的本來面目,平時不易得到的快樂通過旅遊得到充分的釋懷,併成為一生永久而美好難忘的記憶。休閒生態旅遊成了當今人們外出旅遊的趨勢與方向。現代的旅遊方式已不同於古代文人的遊山玩水或徐霞客式的旅行和科學考察,“求新、求知、求樂”是旅遊者普遍的心理需求,它已經成為人類社會中一種不斷髮展的生活方式。

二、旅遊經濟與茶文化的契合點

旅遊通常衍生遊樂活動、餐飲及購物等幾個環節,與茶文化有很好的契合度。

首先,現在以文化藝術為主題的體驗式旅遊備受推崇,既娛樂身心又增長見識,而茶道本身就是一種藝術,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旅遊中游客能品茗香茶並欣賞不同風格的茶藝表演,能給遊客帶來更好的休閒生活體驗。中國各地現有20多種形式的茶道表演或茶禮表演,各具地方及民族色彩,且朝著藝術化的、故事化、規範化發展,如浙江的龍井茶禮、湖南擂茶表演、江西的禪茶、廣東福建的功夫茶、雲南的三道茶、陝西的唐代宮廷茶道等。茶藝表演集中了中國的傳統文化和茶文化內涵,將民俗、民風、詩詞歌舞、書法繪畫、壺藝、茶藝等融為一體,吸引著海內外遊客的目光。

其次,餐飲是旅遊的重要環節。中國飲食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茶食品也有很長的歷史和經驗。各地茶葉做的飯菜已超過100種。而茶膳以清淡、爽口、開胃為特色,並配以多種罐裝茶飲料和熱飲清茶,非常適應各種年齡段遊客的需要。比較有名的有:杭州特色的龍井蝦仁、雙龍戲珠;北京特色的純芽龍鬚、銀針慶有餘、茶餃;臺灣特色碧螺春筍、綠茶白蓮、香片淋餅等。茶餐廳在廣州、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已成為中式餐廳的重要補充。茶膳的基本形式有早茶、套餐、家常菜飯、特色茶宴(婚禮及生日茶宴等),備受各階層人士的青睞。

遊客在旅遊的過程中通常需要購買一些紀念品及地方特產。有茶文化要素的特色商品是遊客喜歡購買的商品之一。在茶文化旅遊景點除了可購買傳統茶葉、茶具產品和一般旅遊茶產品之外,新型茶葉商品如茶餅、茶糖、保健功能茶、減肥茶、茶類字畫等也拓展了茶文化商品的名單。

三、江西風景名勝與所產名茶的現狀

江西有句俗語“贛鄱綠寶石,高山出好茶”,名山深處有名茶,下面以江西公認的名山名茶舉例說明:

1.廬山雲霧茶:產於江西省廬山坡800米以上的含鄱口、五老峰、漢陽峰、小天池、仙人洞等地。廬山年平均溫度12℃,年降雨量2500毫米,年霧日期260天。山高林密,泉水泛流,土壤腐殖質層深厚,有機質含量極為豐富,茶生其間得天獨厚。朱德有詩讚曰:“廬山雲霧茶,味濃性潑辣。若得長年飲,延年益壽法。”鮮葉於5月初採摘,以一芽一葉初展為標準。經攤放、殺青、輕揉、理條整形、提毫乾燥等工序加工而成。成品形如石松,緊結圓直,綠潤多毫;湯色碧亮,香高味濃,鮮甘耐泡;葉底嫩綠,從容舒展。廬山是中國5A景區,年遊客逾千萬人次、旅遊收入近百億元,廬山雲霧茶的種植面積廬山區達1萬畝,產量200噸。浙江大學農業品牌研究中心做出這樣的評估:“廬山雲霧茶品牌價值為10.99億元,位居全國第13位”。旅遊勝地給名茶帶來的附加價值可見一斑。

2.井岡翠綠:井岡翠綠是新創名茶,產於中國革命聖地井岡山,1983年被評為江西省八大名茶之一。井岡山地處江西省西南部,位於湖南和江西省邊界的羅霄山脈中段,東連江西泰和、遂川兩縣,南鄰湖南炎陵縣,西靠湖南茶陵縣,北接江西永新縣。井岡山最高峰海拔2120米,風景秀麗,林木繁茂,有高山幽壑,飛瀑深澗,巖洞雲海之景,是著名的旅遊勝地。井岡翠綠茶,產於海拔千米的井岡山風景區內的茨坪花果山茶園。這裡一年四季雲霧飄繞,空氣溼度大,日照光度短,適宜於茶樹好溼喜陰的特點,因而生產的茶葉葉片肥壯,柔軟細嫩,全年產茶葉50多萬斤。茶葉已成為井岡山的一項可觀的經濟收入,同時井岡山景區年遊客接待量在2008年即突破1000萬人次,旅遊收入60億元。

3.遂川狗牯腦:產於江西遂川縣湯湖鄉狗牯腦山,該山矗立於羅霄山脈南麓支系,坐南朝北,山南為五指峰,北有老虎巖,東北面5公里有著名的湯湖溫泉,地理環境優美。狗牯腦茶始創於清嘉慶年間,已有近200年曆史,曾獲1915年巴拿馬國際博覽會金獎。隨著黃金假日生態遊的興起,狗牯腦山景區接待茶山遊客有近八千人的規模,在旅遊經濟的帶動下,遂川縣現有茶園面積13萬畝,年產量2000噸,產值近3億元。

4.婺源茗眉:產於江西省婺源縣,位於贛東北山區,與浙、皖接壤,1958年創制。茶區地勢高峻,峰巒起伏,有海拔1000米以上的石耳山和鄣公山,星江河貫穿縣內,年平均溫度16℃至17℃,年降雨量1700毫米至2000毫米,雲山霧海,四季不絕,土壤肥沃,土層深厚,宜於茶樹生長。婺源縣位於江西東北部,與安徽省、浙江省交界,作為江西近年興起的生態旅遊勝地,2011年遊客數量突破600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28.9億元,同時全縣的茶園面積16.4萬畝,年產5500噸,出口5000噸,創匯1200萬美元。

由此可知,旅遊經濟的繁榮推動了茶產業的發展,與茶文化的發揚是一種良性互動的關係,旅遊經濟對茶文化的推動作用是顯而易見。

四、江西茶文化旅遊的現狀及特點

江西是著名的茶鄉,如何將旅遊經濟與茶文化有機聯絡在一起,使旅遊產業獲得持續的發展是我們要重點分析討論的問題,目前江西茶文化旅遊的現狀及特點反映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市場前景看好與茶文化底蘊共存

說起“茶旅遊”,許多家庭都很感興趣,由於其獨特的旅遊形式頗受大眾歡迎,市場前景看好。經過這幾年的發展,“茶旅遊”實質上僅停留在茶的外在物質形態,對於其內涵部分也就是精神形態方面則很難觸及。現今高度競爭的社會,養成了人們快節奏的生活方式,加上旅遊團為考慮自身的經濟效益,旅遊活動往往行程安排很緊,沒有時間安排大家靜下心來,泡茶品茶,更別說觀賞茶藝表演了。而真正的茶文化旅遊一定要挖掘茶文化的深厚內涵,根據各景區特點設計不同茶事旅遊產品,形成多層次消費,培育一批高品位的茶文化愛好者,帶動更多的人瞭解喜愛茶文化,以此推動“茶旅遊”的發展。

婺源是江西省近年興起的旅遊熱點地區。2007年11月成立了江西婺源旅遊股份有限公司,註冊資本為18849萬元。公司現有江灣、大鄣山臥龍谷、靈巖洞、李坑、曉起、思溪延村、彩虹橋、文公山、汪口、江嶺、石城、百柱宗祠等12個精品景區,其中國家4A級旅遊區六個,涵蓋了婺源古村文化、田園風光和茶園風情旅遊資源之精華。婺源縣努力打造“中國最美鄉村”品牌,帶動了全縣旅遊快速發展。但對於大多數遊客而言,茶園風情遊僅限於在茶園觀光、採摘茶葉、呼吸新鮮空氣、喝茶品茗、購買茶葉做紀念品的階段,停留在泛茶文化的淺層次。因此茶文化遊在婺源起點低,規模小,設施嚴重不足。在這種情況下,遊客來婺源以觀光為主,婺源的景點門票收入是旅遊收入的主要來源。由於婺源的茶旅遊產品不夠豐富,且缺乏茶文化的挖掘宣傳,再加上茶旅遊產品設計的單調,使得遊客平均逗留天數為1.1天,難以發揮規模效益和經濟效益。

(二)專業化公司較少,品牌意識有待加強

茶文化旅遊僅是旅遊公司的小眾產品。雖然茶文化被大眾所熟知,但是與茶文化相關的旅遊線路卻知名度不高。杭州的“西湖龍井”茶很多旅遊者耳熟能詳,卻對與“西湖龍井”相關的旅遊產品知之甚少。國內的茶文化旅遊市場不但產品稀少而且形式單一,茶文化旅遊產品開發滯後,還沒有打造出一條與茶文化相關的旅遊產業鏈條。

江西茶文化旅遊尚處於初級階段,近年來雖然發展較快,但仍然存在許多問題。主要有:旅遊產品較少,產業規模較小,知名度不高。現在開展茶文化旅遊專案的地區主要在較大的產茶區,這些地區雖然茶產業的規模較大,但是與茶相關的旅遊產業規模卻相對較小,沒有形成專門開展茶文化旅遊的大型旅遊景區和旅遊公司。

(三)茶文化遊重“茶”輕“旅”,重“物質財富”輕“文化價值”

我國的茶產業發展和旅遊產業發展模式大多以經濟利益為導向,政府也以GDP數量的高低作為官員績效考核標準。茶文化旅遊市場需要長時間的培育,週期長見效慢,短期內對當地的經濟提升作用不明顯,因此導致各個層面都十分重視茶產業發展,忽視了與茶文化有關的旅遊專案的挖掘。江西省茶文化旅遊是在茶產業發展的基礎上產生的,由於與茶文化有關的消費休閒專案不多,導致以茶為主的旅遊收入趕不上茶產業經濟收入高,所以茶文化旅遊一直處於無足輕重的地位。如何將“茶文化”的豐富內涵植入到旅遊專案中,從物質層面的消費轉向到精神層面的消費,是我們可以努力的`方向。

五、關於發展江西茶文化旅遊的思考

江西省茶文化旅遊無論在理論研究還是在行業發展態勢上都處於起步階段。我國許多產茶省的茶文化旅遊,都把茶文化旅遊納入了重點發展專案。世界上許多產茶國,如日本、韓國、斯里蘭卡等國家開展了茶文化旅遊專案,並取得許多成功經驗。茶文化旅遊是深受歡迎的專項旅遊,包括生態旅遊、文化旅遊、名勝旅遊等諸多內容。借鑑中外成功的經驗,江西省可以通過以下幾個途徑發展茶文化旅遊產業。

(一)通過節會旅遊帶動茶文化旅遊發展

通過舉辦各種型別的茶文化會展活動,“以茶促旅,以旅促茶”,帶動茶文化旅遊的發展。如“中國茶葉之鄉”江西婺源於2008年5月28日至30日舉辦2008“婺源茶文化節”,搭建茶業科研資訊交流平臺,展示婺源茶產業發展成就,打造“婺源綠茶”品牌,開拓茶葉銷售市場。江西省的茶資源十分豐富,且茶園大多位於自然環境優美的風景名勝之處,將自然資源優勢與相關的文化(詩歌,神話、典故等)有機結合,正可滿足都市人追求自然美感和文化體驗的需求。茶文化旅遊有豐富多彩的內容,如遊覽茶山、考察茶園、參觀茶建築,觀賞茶俗、學習茶藝、品嚐和購買名茶,欣賞茶歌、茶舞、茶戲,以及與茶相關的名勝、名人和文化事項[1]。通過做大做強某一地區的茶旅遊品牌形象,給全省產茶區旅遊帶來示範和引領效應。通過市場及遊客的培育,使“茶節”的參與者從簡單的遊客變為對茶文化感興趣的有心人。

(二)大力開發包含茶文化特色的旅遊產品

目前中國各產茶區以茶為主的旅遊產品開發不夠,各地可以因地制宜的發展以欣賞、參與特色茶俗為主題的茶俗風情遊。除了名茶文化遊外,具有地方特色的山茶文化遊也十分受歡迎。以南昌為例:南昌市正在打造“中國水都”,給茶文化旅遊發展帶來極好的契機。“中國水都”既應是自然水系之都,又要是人文生態之都。茶和水關係密切,茶文化與水文化和諧相融。南昌市“洪崖丹井”景點有唐代“茶聖”陸羽評定的“天下第八泉”,紅谷灘新區又有泊園老茶館等裝修典雅、文化內涵深厚的茶藝館,鳳凰溝景區還有萬畝茶園。通過深度挖掘茶文化與山水的特色,開發適合廣大人群的旅遊特色產品。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越來越重視自己的身心健康,因此可以利用和宣傳茶的藥用價值及保健功能。茶葉內含成分豐富,有多種已被證明對人體有明顯的保健和藥用價值的化學成分。它具有提神、健胃、幫助消化、減肥、美容等功效。通過樹立“生態茶”、“放心茶”的良好形象,將生態遊與茶文化之旅有機結合,使遊客切身體會到茶的價值併產生認同感。根據茶文化的特徵,可以設計各類茶文化旅遊主題,如“茶文化美食”主題,舉辦茶宴(茶點)品嚐節,推出一批茶餐飲特色宴會、菜餚和茶點,吸引遊客到茶餐飲特色店用餐消費;“茶藝交流”主題,舉行中外茶藝交流活動,為海內外茶藝愛好者提供茶藝交流的平臺;“茶文化體驗”主題,向中外遊客介紹、展示、品鑑包括採摘、炒制在內的中國茶藝文化;“茶文化專題遊”主題,設計茶文化特色旅遊線路,如茶文化尋蹤遊、茶道尋源遊、茶文化工業遊、都市茶館遊、農家茶館遊等系列茶文化旅遊線路。通過這些主題的設立,使遊客在這其中逐步理解當地茶文化的內涵,樹立起良好的品牌形象[2]。

(三)從政策層面支援茶文化旅遊專案的建設

茶文化旅遊專案帶有很強的綜合性,既具有文化產業性質,又具有生態建設性質,還具有文化創意性質。其多種屬性都是當前政府倡導和支援的產業發展型別,應該給予政策層面和經濟方面的大力支援。要把茶文化旅遊列入地方可持續生態發展和經濟轉型提升的專案,作為文化產業和創意產業的專案,在計劃立項、用地審批、土地佔補平衡、信貸支援等方面予以扶持。

現在,江西省泊園茶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正規劃投入巨資在南昌建設“江西茶文化博物館”、“江西茶文化博覽園”和“茶文化精品一條街”,並且以朱權墓區為依託開發“皇茶”和古琴文化景區。這一專案,得到中國民俗學會茶藝研究專業委員會、江西省民俗與文化遺產學會、江西茶業聯合會、南昌市文化產業協會的大力支援,該專案正在論證和規劃階段。專案建成後,將形成“一館、一園、一街、一景區”的茶文化旅遊龍頭基地,並與南昌茶館、茶葉市場、鳳凰溝景區、江南茶倉等形成一條旅遊熱線,進而推動南昌市旅遊的整體發展。

(四)加強茶文化旅遊人才的培養和培訓

在全省已有的旅遊管理專業中,開設茶文化課程。通過培訓班、研討會、遠端教育等多種方式,加強對在職人員從事茶文化旅遊基本知識與技能教育的培訓。同時在現有的茶學、茶文化和茶藝專業中開設茶文化旅遊課程,讓學員充分了解和掌握旅遊的相關知識與服務特點。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幾乎所有大專院校都沒有茶文化專業,調查結果表明,較高素質的茶文化專業人才相當缺乏。目前從當地經濟發展需要和社會的需求出發,為適應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許多高校開設了茶文化專業[3]。多層次辦學體現在既有普通高校教育系列又要有高職層次的應用型人才。辦學的主要思路是:①確立“面向旅遊業,做大茶文章”的辦學定位。根據茶文化專業的培養目標和要求,對該專業的建設是以強化專業技能教育為導向,各科教學以實踐技能為主體的辦學路徑。②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注重實踐技能操作和一技之長相結合的綜合能力培養,在課時分配上加大技能操作課時的比重,力求在實踐教學環節改革上創新。③以地方對茶文化人才的社會需求為導向,進行相關人才動向的社會調查,致力於茶文化優秀特色人才的培養,使茶文化專業的教育目標與社會需求相一致。④加大茶葉審評、茶葉製作、茶葉沖泡、古箏、音樂、茶文化表演等課程課時的比重。學校培養的學生不僅具有紮實的茶葉基礎知識,而且要會識別各種茶葉,會動手製作各種茶葉,會表演各種茶葉沖泡技藝,會管理茶館、茶樓,使學生既具有過硬的實踐操作技能,又具有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創新力。⑤進行茶文化教學方法實效與示範成果推廣。

(五)加強省內茶景區與省外景區的合作

長三角、珠三角都是江西主要的旅遊目標客戶。這幾大城市群本身都是都市旅遊型的城市,江西高品位的“綠色”旅遊對這些遊客極具滲透力。江西旅遊產業必須善於造勢,善於抓住機遇,早日參與滬、蘇、浙的旅遊經濟區域網路,並且打通與粵、港、澳旅遊組織的關係。我們既要目光向內,發掘潛能,矢志不渝地做強綠色旅遊,打響江西茶文化旅遊品牌;又要針對周邊不同狀況,善於抓住不同的市場機遇,打破地域界限,加強與周邊地區的旅遊合作,實現跨越式發展。

總之,作為中國長三角的後花園,文化及歷史底蘊深遠的贛鄱大地,茶文化在江西默默地傳播了千年。“寒夜客耒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尋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新世紀應有的思維是,傳統茶產業及茶文化應通過與旅遊產業經濟的緊密合作,實現茶文化的弘揚及旅遊業的和諧發展。

【參考文獻】

[1]詹紅.2008婺源茶文化節拉開帷幕[N].上饒日報,2008-05-29.

[2]喬秋敏,祝明霞.體驗經濟時代下茶文化旅遊發展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11, (9).

[3]汪鬆能,楊學農.高職茶文化專業建設的探討[J].農業考古,201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