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生活經驗>

我國茶文化的歷史和今朝

生活經驗 閱讀(1.91W)

  山茶油的美麗傳說

我國茶文化的歷史和今朝

從山油茶到茶油,幾百年來,“美麗”的故事流傳至今。老人們說,寒露過後,男男女女上山採油茶,大家邊採邊唱,情歌飄飄。一對對男女在採唱中表達真情,場面生動。

等到了開榨時節,榨房老大率榨工和村民,點亮蠟燭,燃起紅香,在祖師神像前三跪九叩,祈求豐年。第一車油榨出來後,姑娘們紛紛前來討取,她們用茶油抹發,妝扮美麗。

在早年,除了茶油,榨乾油後的茶餅也大受歡迎。“這種黑黑的東西叫茶油碴,從圓餅上拿下一小塊敲碎,放在熱水中浸泡一會兒,小時候買不起香皂,我們就用它來洗頭,洗了頭髮會很滑很順的。”在一旁的大媽給我們講起了她當年的趣事。

其實,關於金竹也有一則美麗的傳說。“金竹”兩字,為傳說中皇子金寶和村姑竹如各取一字而成。而金竹茶油的歷史可追溯到公元前三世紀,至今已有2300多年栽培歷史。

  九華佛茶來源傳說

九華佛茶又名:九華毛峰、黃石溪毛峰.屬綠茶類,他有一個美麗的傳說哦。

傳說,唐末時,有一僧一道因慕地藏菩薩之名從四川來九華山修行,修行期間不食米糧,僅以野草、野果等為食,日子一久,出現了頭暈身腫的病症,無奈,二人只好自尋草藥醫治,結果發現將採回的茶葉煮飲後,病症有逐漸減輕的趨向,一段時間後居然“藥”到病除。此種茶葉即是九華毛峰。

話說金喬覺——金地藏的化身,從新羅國渡海來,入唐求法,吃盡千辛萬苦,才找到這仙氣悠悠的九華山。“袈裟借地”,得山主閔公讓和的施捨,將這九華九十九峰做了他的道場。那年春天,春雨連綿,一連半個多月,九華山沉浸在濃霧細雨之中。金地藏坐巖洞中,誦經不歇。忽兒,隱隱聽到耳邊聽見起“闢叭、闢叭”的聲音,原來是茶籽,是新羅國王子金地藏來唐的前一天深夜,遭父王廢棄的母后,含淚將她親手採來的王家香茶籽,縫在金地藏的衣襟裡的。來之不易,後來,金地藏將發了芽的茶籽取出,種在他禪修的南臺(神光嶺)向陽的山坡上。茶籽入土,日日見長。不出三月,竟長成一片鬱鬱蔥蔥的茶園,滿山飄香。

這裡所產的九華佛茶朝夕吸納高山霧露之滋潤,獨吮奇花異草之靈氣,湯色碧綠,回味甘爽。同時由於高山氣候之緣故,晝夜溫差大,而方圓百里人煙稀少,茶園無病蟲害,無農藥和工業汙染,是天然有機生態茶園。

九華佛茶被譽為“聖茶”,分一、二、三級,購買時需仔細挑選;一級最好,為一芽一、二葉佔80%以上,且無對夾葉,二級次之,為一芽一、二葉佔60-80%,允許有少量的對夾葉,三級最次,為一芽一、二葉佔40-60%,並有少量初展的一芽三葉。

  從茶的歷史看現今普洱茶之價值

舊茶一般而言是儲存經年的茶,有些是會儲存數十年之久,至於百年舊茶能否飲用也成問題,總而言茶種和儲存環境是重要的因素。通常放舊來飲用的茶種,多半是一些粗茶,如普洱,六堡,六安等,這些粗茶製作也不嚴緊,不外是黑茶或大黃茶製法,茶青也泰半是大葉五級以後的粗茶,至於近年有等奸商,教人飲用舊龍井,實是瘋言誑語,近年臺灣也有舊烏龍茶出現,但筆者於九零年前到臺從未見有茶莊售買舊茶,近今到臺己見甚麼民國六十年、七十年等等的舊茶,看官們只要仔細分析,該可看出端倪。

一九九七年筆者和友人及學生們,到雲南的西相雙版納,下榻?海茶廠,深入巴達大茶山,也和茶廠各級幹部研究普洱茶的製作,茶種,生態,回港後學生黃家輝先生寫下了下列之一篇文章,此段文字曾於第六回無我茶會論文集發表。

  一、引言

在八十年代以前的香港,普洱茶在市民心目中,只是很廉宜,很普遍,老少咸宜的大眾化飲料。但由八七年起,普洱茶漸被臺灣和香港人喧染吹噓,投機炒賣,現在之情況,香港茶藝樂園東主陳國義聲稱:普洱系列之中尤以『紅印』舊普洱為上乘佳品,八兩裝一餅,儲存數十年以上的,時值四千元一餅,且非常罕見,極具市場投資價值。

(1)另一茶藝中人的葉惠民先生稱:眾多名茶中以收藏及投資普洱茶居多。¨¨解放前著名私營茶莊出的正宗雲南普洱茶茶葉,九零年的市價已達每餅二萬八千元,到現今更加有價而無市¨¨四十至五十年代的藍印普洱,三年前每餅七百元,現在市價是三千八百元,為三年前價格的五倍有多。宋聘茶莊的出名,更是無價寶,有錢難求。

(2)為甚麼這廣東平民用作消滯解渴的茶葉,現在卻可以成為有價有市,屯積居奇的貨物呢?中國之名茶,如黃山毛峰、龍井、碧螺春、武夷巖茶、鐵觀音和臺灣凍頂等,皆有其悠久之歷史淵源。下文就嘗試以茶之歷史探討現今普洱茶的價值,是否實至名歸,還是另有端倪。

  註釋

  (1)載於一九九六年三月六日蘋果日報之時尚生活。

(2)載於一九九七年二月二十一日凸週刊之投資保值。

  二、歷朝中國名茶與風尚

中國茶事,由唐始興。唐朝名茶都是蒸青團茶,據唐,《國史補》記載,當時之貢品名茶,已有十四品目較著名者有湖州之顧渚紫筍,壽州之霍山黃芽,常州之陽羨,睦川之鳩坑,劍南之蒙頂石花。宋朝更重視貢品名茶,因由皇帝至庶民皆喜鬥茶。當時所重之名茶,據《宋史、食貨志》:茶之產於東南者¨¨雲川顧渚生石上者,謂之紫筍,毗陸之陽羨,紹興之日鑄,婺源之謝源,隆興之黃龍,雙井,皆絕品也。

歐陽修《歸田錄》:「草茶盛於兩浙,兩浙之品日注為第一。自景佑以後,洪州雙井白牙漸盛,近歲製作尤精¨¨其品遠出曰注之上,遂為草茶第一。」至於「一餅值四十千」之北苑貢茶龍團鳳餅,產於今之建歐苑鳳山。此時之茶葉主為蒸青團茶,即現今所謂蒸青綠茶。明朝普及了炒青綠茶的產製,明大祖廢團茶上貢而改為散茶,促進了新品名茶迭出。明.許次紓《茶疏》「江南之茶,唐人首稱陽羨,宋人最重建州。於今貢茶,兩地獨多。陽羨僅有其名,建茶亦非最上,惟有武夷雨前最勝。近日所尚者,為長興之羅岕¨¨若歙之松蘿吳之虎丘,錢塘龍井,黃山,天池,浙之雁蕩,大盤,東陽,金華日、鑄,泉州清源,湖北寶慶,雲南五華此皆表表有名。」清朝名茶,有些是明朝流傳下來的,如西湖龍井,黃山毛峰,武夷巖茶等,有些是新創造的,如蘇州洞庭碧螺春,岳陽君山銀針,安溪鐵觀音,安徽祈門紅茶等。清朝發明製作了烏龍茶,紅茶而開始流行聞名。直至現代之名茶,絕大部份都是沿襲自清朝,中國曆朝名茶貢品,多出於中原江南一帶,而尤以江南為重。

中國南方,大都是山巒起伏,翠峰疊嶂,雲霧飄渺之名山大嶽,故善產名茶。有不少茶葉是靠自古以來之文人學仕宣揚而得名,再成為貢茶,然後貢茶又促進了名茶的產製與發展。故從他們的作品,也可窺見歷來茗飲之風尚。

  鬥茶史話

編者按:“鬥茶”在我國古代是一項饒有趣味的品茶賽事,集文化古韻與競爭氣氛於一體,是文人墨客、茶友們喜愛的精神盛宴。今年11月1日,首次真正意義上全國性的民間鬥茶盛會——“勐海論茶”即將在被譽為“普洱聖地”的勐海茶廠舉行,考驗參賽者對茶的辨別、品賞和沖泡能力。由此,本刊現特蒐集整理了歷史上有關“鬥茶”的資料,以饗廣大茶友。

鬥茶始於唐代,據考創造於出產貢茶聞名於世的福建建州茶鄉。每年春季是新茶製成後,茶農、茶客們比新茶優良次劣排名順序的一種比賽活動。有比技巧、鬥輸贏的特點,富有趣味性和挑戰性。一場鬥茶比賽的勝敗,猶如今天一場球賽的勝敗,為眾多市民、鄉民所關注。唐叫“茗戰”,宋稱“鬥茶”,具有很強的勝負的色彩,其實是一種茶葉的評比形式和社會化活動。

在宋代,蘇東坡就已有“嶺外惟惠俗喜鬥茶”的記述。此俗直至民國年間依然在惠城中盛行。鬥茶是在品茶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品茶也稱品茗,由主人邀請三五知己,將泡好的茶,盛在小酒杯一樣大小的茶盅內,像飲酒那樣細細品嚐。鬥茶則與此不同。鬥,惠州話有爭鬥的意思,也有在爭鬥中逞強獲勝之意。當時一個文化水平較高的私塾老師曾以“較筐篋之精,爭鑑裁之別”來概括鬥茶的涵義。

參加鬥茶的人,要各自獻出所藏名茶,輪流品嚐,以決勝負。比賽內容包括茶葉的色相與芳香度、茶湯香醇度,茶具的優劣、煮水火候的緩急等等。鬥茶要經過集體品評,以具備上乘者為勝。

鬥茶的場所,一般多選在比較有規模的茶葉店。這些店大都分前後二進,前廳闊大,是店面;後廳狹小,兼有小廚房——便於煮茶。有些也兼有房間,老闆家人也住在裡頭。當然,一些街坊、工友好此道者,幾個人小聚談到茶道,也有說鬥就斗的。有些人家有較雅潔的內室或花木扶疏的古舊庭院,或其家臨江、近西湖的,便都是鬥茶的好場所。

鬥茶多選在清明節期間,因此時新茶初出,最適合參鬥。鬥茶的.參加者都是飲茶愛好者自由組合,多的十幾人,少的五六人,鬥茶時,還有不少看熱鬧的街坊鄰舍。如在茶店鬥,則附近店鋪的老闆或夥計都會輪流去湊熱鬧,特別是當時在場欲購茶的顧客,更是一睹為快。

宋代是極其講究茶道的時代,上起皇帝,下至士大夫,無不好此,並著書立說,加以理論化。如風雅皇帝宋徽宗趙佶撰《大觀茶論》,蔡襄撰《茶錄》,黃儒撰《品茶要錄》……社會上一些文人雅士也流行一種“鬥茶”的生活情趣。據宋、明人寫的筆記記述,鬥茶內容大致包括以下三方面:鬥茶品、行茶令、茶百戲。

  決定鬥茶勝負的標準,主要有兩方面:

一是湯色。即茶水的顏色。一般標準是以純白為上,青白、灰白、黃白,則等而下之。色純白,表明茶質鮮嫩,蒸時火候恰到好處,色發青,表明蒸時火候不足;色泛灰,是蒸時火候太老;色泛黃,則採摘不及時;色泛紅,是炒焙火候過了頭。

二是湯花。即指湯麵泛起的泡沫。決定湯花的優劣要看兩條標準:第一是湯花的色澤。因湯花的色澤與湯色是密切相關的,因此,湯花的色澤標準與湯色的標準是一樣的;第二是湯花泛起後,水痕出現的早晚,早者為負,晚者為勝。如果茶末研碾細膩,點湯、擊拂恰到好處,湯花勻細,可以緊咬盞沿,久聚不散。這種最佳效果,名曰“咬盞”。反之,湯花泛起,不能咬盞,會很快散開。湯花一散,湯與盞相接的地方就露出“水痕”(茶色水線)。因此,水痕出現的早晚,就成為決定湯花優劣的依據。

有時茶質雖略次於對方,但用水得當,也能取勝。有時用同樣的水煎茶,最能檢驗茶質優劣。這種鬥茶,必須瞭解茶性、水質,以及煎後效果,不能盲目而行。

  新中國茶葉科技的歷史、現實和夢想

“為何16世紀之前中國傳統科技長期領先西方,而現代科學竟出現於西方而不是中國?”這是令全球科技史學家困惑不解的李約瑟難題,也是中國茶葉科技發展歷史的寫照和疑惑。

洋務運動以來,中國茶葉科技的發展,映照著傳統科技與西方現代科技的競爭。在進入中國騰飛的新世紀後,中國茶葉科技面臨著從臨摹學習到趕超、獨創的歷史使命。這不僅僅是科技專家的使命,也是科技思想、科研體制和方法的使命,是“大科技”在賽跑。

19世紀上半期,英國開始在印度、斯里蘭卡等殖民地移植中國茶樹,改革中國傳統制茶工藝,打破了中國在茶葉科技領域的壟斷地位。這是西方現代科技應用於中國茶葉的第一波風潮,也拉開了中國茶葉科技向現代科技轉型的序幕。

  四次擴容 升級“後茶杯科技”

科學,就是要不斷探索未知領域,將未知轉化為已知。60年來,中國茶葉科技不斷拓展研究視角,逐漸將許多未知領域收歸麾下。

幾千年來,中國積澱了豐富的茶葉科技,這種傳統的茶葉科技屬於經驗科學。新中國建立後,將洋務運動至建國前引進的西方現代實驗農學繼承下來,並不斷髮展壯大。現代農學茶學,既奠定了新中國建國早期的茶葉科研基礎,也實現了新中國茶葉科技的第一次擴容——將現代農學納入茶學科技。

在建國初期的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國茶葉科研的主力軍一直聚焦在茶園生產這一塊。20世紀50年代,各地恢復、興建了多處茶種改良場,設立了農業大學茶學系,建立了杭州茶葉研究所以及各省茶葉所等科研機構。很快,無性繁殖種取代群體種,早芽種、晚芽種相繼投產,實現了南茶北移,病蟲害防治和茶園管理新技術等大規模投入使用。

茶葉科技再次擴容,發生在1978年。這一年,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在杭州建立了國家級的茶葉加工研究所。曾參與研究所組建工作的於觀亭說,“這是中國第一個專業的茶葉加工研究機構,也是全球第二個專業加工研究所,此前只有前蘇聯開設了一個類似的研究機構。”

隨之,科研機構興起一股茶葉加工研究風潮,成為當時茶葉農學潮流的重要補充。以此為契機,現代機械和食品科學,開始融入中國茶葉科技大家庭,採茶機、揀梗機、烘乾機、除塵裝置等引入了大規模應用。於觀亭說,“20世紀80年代初,全國70%的茶葉實現初制環節機械化,中低檔茶完全實現機械化,少部分名茶葉也實現了機械化。這是我國茶葉發展史上前所未有的創舉。”

在機械化加工大規模上演的時候,茶葉提取物科研也開始萌芽——這是茶葉科研的第三次擴容。雖然,早在1979年,農科院茶葉所就已經完成了茶皁素的提取,但是,茶葉提取物研究引起廣泛關注卻是在20世紀80年代後期。現在,兒茶素、茶多酚等茶葉提取物研究,正在方興未艾地展開。茶葉提取物,將化學家吸引進茶葉科研的大軍,並賦予茶葉科技更多的實驗科學特徵。這次轉型,也意味著茶葉“後茶杯時代”和“後茶杯科技時代”的來臨。我國已經建立了數條提取物生產線,但整體而言還處於起步階段。

現在,茶葉科研的第四次擴容正在悄然而來——茶葉的醫療衛生研究。如,浙江大學楊賢強教授,長期致力於茶葉的醫療保健功能研究,在茶葉的自由基醫學研究中頗有建樹,受到了廣泛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