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生活經驗>

開闢絲綢之路的意義

生活經驗 閱讀(2.15W)

1.介紹

開闢絲綢之路的意義

絲綢之路是指西漢時由張騫出使西域而開闢的以長安(今西安)、洛陽為起點,經甘肅、新疆到中亞、西亞,並聯結地中海各國的陸上通道。這條路也被稱為“陸路絲綢之路”或“綠洲絲綢之路”。廣義的絲綢之路指從上古開始陸續形成的,遍及歐亞大陸甚至包括北非和東非在內的長途商業貿易和文化交流線路的總稱。除了上述的路線之外,還包括約於前5世紀形成的草原絲綢之路、中古初年形成,在宋代發揮巨大作用的海路絲綢之路和與西北絲綢之路同時出現,在宋初取代西北絲綢之路成為路上交流通道的南方絲綢之路。

2.歷史意義

首先,絲路上的商隊從西方運來稀有動物、植物、皮貨、藥材、香料、珠寶首飾,再從中國運出絲綢、茶葉、瓷器等貨物,這些商品豐富了各國人們的日常生活。其次,絲綢之路開通後,中原的鑄鐵冶煉,鑿井等技術傳入西域,促進了西域社會生產水平的提高,促進了經濟的發展;中國的四大發明、絲織技術、漆器工藝等也經由絲綢之路傳向世界各地,促進了世界文明程序。其三,絲綢之路開通後,西域各國各派使節來中原朝見,密切了中原王朝與西域的政治聯絡;同時波斯、羅馬等帝國也遣使來中國,促進了中西文化交流。其四,佛教、拜火教、摩尼教和景教也隨著絲綢之路來到中國,成為很多人的信仰,並沿著絲綢之路的分支,傳播到朝鮮半島、日本與其他亞洲國家。另外,絲綢之路在促進民族交融、藝術文化交流等方面也有重大意義。

3.學術研究價值

絲綢之路是一個典型的線性文化遺產,具有非常明顯的線性文化特徵:

(1)是線狀或帶狀的文化遺產區域,範圍大,包括的遺產種類多,反映的人類活動形式豐富。既有地域的特點,也有相互交流和交融積澱的歷史;(2)尺度較大,可以指跨越眾多城

鎮的一條水系的整個流域;也可以指貫穿很多國家的某條貿易之路;(3)承載物質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聯絡與變化,相互影響與交流,構成文化帶上文化遺存的共性與特性、多樣性和典型性,衍生出豐富多彩的面貌和內在的密切關聯;(4)涉及到巨大的經濟價值和複雜的自然生態系統。這樣的特徵使得它在歷史學、地理學、社會學等學科都有相當大的研究價值。

3.1歷史學

從歷史學看,從漢代絲綢之路開闢到唐朝絲路貿易繁榮、文化交流頻繁,再到元朝草原絲路的興起、宋明兩代海上絲綢之路的繁盛,直到今天的衰落,絲綢之路的發展史貫穿了中國歷史。因此絲綢之路的研究意義不僅侷限於它本身,對於絲路的研究、考證同樣有助於我們對於古代中國甚至中亞、西亞乃至歐洲政治制度、經濟文化、民族宗教的瞭解、佐證。

3.2地理學

從地理學看,絲路從中原出發經新疆、中亞、西亞到達歐洲並聯接北非,這一路經過了不同的地理型別與不同的文化圈,絲路知識可以用來幫助自然地理上對古今自然地理變遷的研究,也可以用來研究人文地理上的地理環境和民族文化差異的關係。

3.3社會學

從社會學來說,民族交融原因與過程、文化傳播媒介和方式、世界不同文化圈的形成、差異和相互影響等都是研究的熱門課題,而絲綢之路是中西經濟文化交流通道,對此當然菲比尋常的意義和價值。

4.旅遊開發價值

絲路文化能夠顯示西部旅遊資源的特色,帶動整個西部發展。文化旅遊是傳承和發展絲路文化的最佳載體,而且文化旅遊是當今旅遊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絲路旅遊文化資源分類。絲路旅遊可包括:絲路古都,例如長安(今西安)、洛陽及河西四郡(今甘肅武威、張掖、酒泉、敦煌)以及古代西域三十六國遺蹟;絲路佛窟,例如敦煌莫高窟、天水麥積山石窟、榆林石窟等佛教藝術瑰寶;陽關、玉門關、嘉峪關等古關隘遺蹟;新疆戈壁、沙漠、綠洲、雪山等絲路自然風光。

與旅遊路線相關的絲路旅遊商品。包括飲食系列、手工藝編織品、雕塑藝術品、仿古通關文碟、個性化門票、個性商品以及“自選”明信片、郵票等

絲路文化宣傳、促銷。包括舉辦多種旅遊節會;加強與客源市場的直接聯絡;充分利用多種媒體宣傳、促銷以及舉辦多種型別的交流會等。

5.總結

絲綢之路連線了東亞、中亞、印度、西亞、地中海等世界幾大文明圈,對推動世界文明程序和人類社會進步有很大的意義,同時,今天我們對絲綢之路的研究和開發也將創造難以估量的價值。

對中國:

政治:正如“絲綢之路”的名稱,在這條逾7000公里的長路上,絲綢與同樣原產中國的瓷器一樣,成為當時一個東亞強盛文明象徵。絲綢不僅是絲路上重要的奢侈消費品,也是中國曆朝政府的一種有效的政治工具:中國的友好使節出使西域乃至更遠的國家時,往往將絲綢作為表示兩國友好的有效手段,並且絲綢的西傳也少許改變了西方各國對中國的印象。

商品:葡萄、核桃、胡蘿蔔、胡椒、胡豆、菠菜、黃瓜、石榴等蔬果;馬匹、稀有動物和鳥類、皮貨、藥材、香料、珠寶、玻璃製品

宗教:佛教(石窟寺)、祆教、景教、伊斯蘭教傳入中國,被吸收為中華民族共同的精神文化

樂舞:西域樂器------琵琶、箜篌、火不思,西域舞蹈:胡旋舞、胡騰舞、獅子舞 文化:昭武九姓

服飾:胡服、胡凳

1)對西方:絲、茶,絲織、造紙、印刷、醫藥鐵、漆等技術,漢族政治制度

2)總結:世界意義:將古老的黃河流域文化、恆河流域文化、波斯文化、中亞文化以及希臘文化這幾大世界文化相聯絡。

2.現實意義

絲綢之路的開闢,有力地促進了東西方的經濟文化交流,對促成漢朝的興盛產生了積極的作用。這條絲綢之路,至今仍是中西交往的一條重要通路。在工業化到來的時刻,完成了它的使命。它已被東起連雲港,西至荷蘭鹿特丹的10900公里長的新亞歐大陸橋所取代。但是,它仍有可開發的新價值。

附錄:

1.漢朝絲綢之路開闢的意義:

首先,絲綢之路開通後,中原的鑄鐵冶煉,鑿井等技術傳入西域,促進了西域社會生產水平的提高,促進了經濟的發展。

其次,西域的各種農作物以及動物等特有品種流入中原,豐富了人們的日常生活物質,擴大了食物來源。

其三,促進了中原與西域的文化交流,極大的促進了民族的融合,為中華民族的統一作出了巨大作用。

第四,絲綢之路開通後,西域各國各派使節來漢,密切了中原王朝與西域的政治聯絡,這對以後的漢唐實行對西域的行政管理打下了基礎。

開闢絲綢之路的意義 [篇2]

談開闢“海上絲綢之路”的主要任務及對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影響 On the opening of the " Silk Road on the sea " main task and on the

West cultural exchange effect

重慶交通大學 交通運輸學院 高攀

摘要:海上絲綢之路是古代中國與外國交通貿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它主要有東海起航線和南海起航線,形成於秦漢時期,發展於三國隋朝時期,繁榮於唐宋時期,轉變於明清時期,是已知的最為古老的海上航線,海上絲綢之路的開闢為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做出的巨大的貢獻。

關鍵字:海上絲綢之路 發展歷程 文化交流

Abstract:Silk Road on the sea in ancient China and foreign traffic trade and cultural exchanges of the sea channel,It mainly from South China Sea East China Sea routes and the start line,Formed in Qin and Han Dynasties,Development in the Three Kingdoms in the Sui Dynasty, Prosperity in the Tang and Song Dynasties,Change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Is known to be the most ancient sea routes. The maritime Silk Road opened up to Western cultural exchanges make enormous contribution.

Keyword:Silk Road on the sea Development process Cultural exchange

海上絲綢之路的開闢真正見於官方史書記載是在漢代。漢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設郡縣於南嶽,郡治所在“番禹(今廣州)亦其一都會也,珠璣、犀、瑇瑁、果、布之湊”,成為當時海外貿易的中心。嶺南的海外交通和海外貿易迅速發展起來,海上絲綢之路由此而聞名於世。據《漢書》《地理志》記載:

“自日南障塞、徐聞、合浦,船行可五月,有都元國。又船行可四月,有邑盧沒國。又船行可二十餘日,有諶離國。步行可十餘日,有夫甘都盧國。自夫甘都盧國船行可二月餘,有黃支國。民俗略與珠崖相類,其州廣大,戶口多,多異物,自武帝以來皆獻見。有譯長,屬黃門,與應募者俱入海,市明珠、碧流離、奇石異。齎黃金雜繒而往,所至國皆稟食為耦。蠻夷賈船,轉送致之,亦利交易。剽殺人,又苦逢風波溺死,不者數年來還。大珠至圍二寸以下。平帝元始中,王莽輔政,欲耀威德,厚遺黃支王,令遣使獻生犀牛。自黃支船行可八月,到皮宗。船行可二月,至日南象林界雲。黃支之南,有已程不國,漢之譯使自此還矣。” 海上絲綢之路是古代中國與外國進行貿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主要以南海為中心,所以又稱南海絲綢之路。海上絲綢之路是中國古代的海上交通大動脈,其形成的時間要早於陸上絲綢之路。

之所以得名“海上絲綢之路”,首先是從漢朝開始,一直到隋唐盛世,從中國運往世界各地的大宗貨物都以絲綢為主,人們就習慣性地把連線東西方的交通大道稱為絲綢之路。西北經由西域的叫陸上絲綢之路,東南經由海上的叫海上絲綢之路。漢唐國力強盛,且都定都於靠近西北的長安,所以陸上絲綢之路在貿易作用之外被賦予了 更多的政治軍事意義。在“陸上”二字被省去的同時,陸上絲綢之路也成了漢唐盛世和華夏鼎盛的象徵。久而久之,人們一提到“絲綢之路”,想到的就是西北絲綢之路,而忽視了東南海上絲綢之路的存在。 隨著唐朝的衰落,中原政權對西北地區的控制減弱,地處陸上絲綢之路樞紐的西域地區先後

被突厥、吐蕃等少數民族佔據。到了宋代,從河西走廊到西域都被西夏所控制,陸上絲綢之路幾乎斷絕,中原地區與海外的貿易往來就只能依靠海路來維繫,海上絲綢之路的地位因此超過陸上絲綢之路,成為當時“絲綢之路”的代名詞。不國在宋代,中國出口海外的商品已經逐漸由絲綢變成瓷器,加上大量進口香料,所以人們又把這條古老的海上通道稱為“海上陶瓷之路”或“海上香料之路”。

東海絲路最晚始自周武王滅紂時。周朝建立後,箕子被周武王分封到朝鮮後,就從山東半島的渤海灣渡海到達朝鮮,並傳授當地百姓耕田、養蠶、織布的技術,中國的養蠶、繅絲、織綢技術也經由黃海傳到了朝鮮半島。南海絲路是唐宋以後中外交通貿易和文化交往的最主要通道,它以南海為中心,以廣州為主要起點,所以又被稱為南海絲綢之路。

海上絲綢之路並非一朝形成,其繁榮和發展經歷了一個漫長而曲折的過程,開始於秦漢時期,發展於三國隋朝時期,繁榮於唐宋時期,轉變於明清時期,是已知的最為古代的海上航線。

中國航海事業的發展起步不晚,也曾有輝煌,但是近代落後了。中國的航海業可以追溯到南宋,那時候就有航海業,元朝又有了新的發展,中國歷史上航海業最鼎盛的時期,是明代初期,以鄭和下西洋為標誌,中國航海事業已經到達世界最高水平。發展那麼快,有一個人不能不提,就是當時的皇帝——明成祖朱棣。他是朱元璋的第四個二字,在明朝建立以及明朝初期政權的鞏固方面,朱棣功不可沒。

朱棣重視海洋,所以才出現了鄭和下西洋的壯舉,鄭和從1405~1433年的28年間,七下西洋,遍訪亞非30多個國家,船隊浩浩蕩蕩,27000多人。特別是鄭和船隊,造船技術是世界最高的,航海技術是世界領先的。

大家知道,鄭和下西洋早於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87年,早於達?伽馬繞過好望角92年,早於麥哲倫全球航行114年。鄭和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航海家、冒險家。不僅如此,他還是偉大的思想家、戰略家。他為了說服明仁宗不要停止下西洋,指出海洋對於國家的影響至關重要,應該重視運用海上力量。

鄭和下西洋之後的封建王朝,基本上都是採取禁海政策。儘管康熙爺發展過海軍,但當時是為了收復臺灣。中國封建歷史,都曾出現過盛世,清朝時期有“康乾盛世”。這個盛世儘管能改善老闆姓生活,使國家能夠比較文明,但是放到整個歷史程序中來分析,那時候的盛世使封建主義制度更完善,統治更牢固,也正因為如此,對新興的資產階級的鎮-壓更加有力。中國資產階級萌芽產生的時間與西方相差不多,正是封建的盛世,壓制了資本主義的產生,阻礙了中國社會的發展,以後的衰敗,與當時的盛世有關。

當前世界進入新的發展時期,這個時期有很多特點,其中重要一個,就是對海洋的依存度很高。

首先,海洋對經濟的影響力更大。聯合國在經濟發展報告中說,以海洋為支撐體系的經濟,佔全部經濟總量的近2∕3,而且這個比數越來越高,隨著陸地資源的減少和海洋資源開發力度的加大,海洋對整體經濟的影響力會逐步擴大。

其次,海洋對人們生活的影響力更大。隨著文明的進步和經濟的發展,人們對生活質量和生活品位的要求更高了,越來越多的人向著環境優美、氣候宜人的海岸帶方向發展,而且要在海洋中尋找新的生活空間。

開闢的意義:

中國絲綢的外傳:有助於改善當地人民的穿衣問題,古代南亞.東南亞各地的人都喜歡穿中國絲綢制的衣服,知道至今仍然如此 豐富和美化了人民的生活,東南亞人民”以帛纏首”在各種文獻中比比皆是,至今緬甸人仍舊喜歡戴絲綢制的帽子,這就是說絲綢可以作為一種修飾美化人民的生活 有利於一些國家絲織品工業的發展,沒有中國蠶絲源源不斷的供應,工廠就要倒閉,工人就要失業,因此,中國蠶絲外傳,有利於這些國家名族工業的發展。 也

促進了中國紡織工業的發展和繁榮,以盛澤鎮為例,明初,名叫”青草灘”,由於海上絲綢貿易的發展,很快繁榮起來,到明末它就發展為一個重要的絲綢貿易市場。

我們還需要指出,“海上絲綢之路”,遠遠不止向海外傳佈了絲綢,還把中國古代的發明創造,如指南針.火藥.造紙和活字印刷術,以及瓷器.醫學,中草藥等傳佈世界各地。同時把外國的特產,如珍珠,寶石,象牙,犀角;礦產如金,銀,銅以及經濟作物新品種傳入中國。這些發明創造和生產技術的相互交流,促進了人類歷史的前進與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我們還應該指出,唐,宋,元特別是從明代開始,中國海商和破產的農民,為了謀生,通過這條”海上絲綢之路”,流-亡到世界各地定居,並結婚繁衍,這就是在成今天海外華僑人數準多的原因之一。他們對當地的工農業發展,繁榮商業和城市建設,都做出過很大貢獻。

海上絲綢之路雖然一絲綢貿易為開端,但是其意義卻遠遠超過絲綢貿易的範疇。它把世界各地的文明古國如埃及,羅馬,希臘,波斯,印度和中國;又把世界的文化發源地如埃及,兩河流域,印度,美洲印加和中國連線到了一起,形成一條連線亞,非,歐,美的海上大動脈。這些古代文明經過海上大動脈的相互交流二放出了光彩,給世界各族人民的文化帶來了巨大影響。

中國絲綢通過海路外傳,最初只是在經濟上互通有無,作為商品交換,後來突破了經濟範疇時,發展為政治,經濟,文化,外交乃至人民生活都發生了密切關係,並且帶來了深遠影響。如果說中國絲綢和其他的創造向外傳佈都是對人類進步和世界文明的巨大貢獻,那麼這些貢獻除陸路外,都是通過“海上絲綢之”路完成的。

開闢絲綢之路的意義 [篇3]

絲綢之路在古代是橫貫歐亞大陸的貿易交通幹線,現今的歐亞大陸橋中經由的路線有一 大部分是原絲綢之路,所以人們稱其為現代絲綢之路,這是目前亞歐大陸由東至西最為便捷的通道。它促進了歐亞非各國與中國的友好往來。中國是絲綢的故鄉,在經由這條路線進行 的貿易中,中國輸出的商品以絲綢最具代表性。19世紀下半期,德國地理學家李希霍芬就將 這條陸上交通路線稱為絲綢之路,中外史學家都贊成此說並沿用至今,也簡稱為絲路。

一、絲綢之路的形成,鑿空之行的由來

絲綢之路,亦稱絲路。是指西漢(前202年—138年)時,由張騫出使西域開闢的以長安(今西安)為起點,經甘肅、新疆,到中亞、西亞,並聯結地中海各國的陸上通道,

一般可分為三段,而每一段又都可分為北中南三條線路。東段:從長安到玉門關、陽關。中段:從玉門關、陽關以西至蔥嶺。西段:從蔥嶺往西經過中亞、西亞直到歐洲。

史載:“漢興,接秦之敝,諸侯並起,民失作業,而大饑饉。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 者過半。高祖乃令民得賣子,就食蜀漢。天下即定,民亡蓋臧,自天子不能具醇駟,而將相 或乘牛車”。也就是說西漢初期國力不濟,國庫空虛,貨缺財乏,一片荒涼殘破的景象,皇帝想要配齊四匹一色的馬來拉車,都辦不到,而將軍和丞相有的只能乘坐牛車;百姓家中 更是 毫無積蓄。北方的匈奴則是以畜牧業為主,“逐水草,習射獵,忘君臣,略婚宦,馳突無垣”。到了公元二世紀,匈奴的勢力範圍很大,東至遼河,西至蔥嶺,南臨長城,北至貝加爾湖。匈奴自稱有控弦之士三十萬人隨時可以征戰,匈奴多次深入到中原地區,肆意搶掠人畜,劫奪財物,嚴重地威脅著西漢初期的政權。

經過文景之治休養生息等一系列政策,西漢政府國庫日益充實,到了漢武帝時“太倉之粟,陳陳相因,充溢露積於外,至腐-敗不可食”。國家強大起來,漢武帝劉徹為打擊匈 奴 ,計劃策動西域諸國與漢朝聯合,於是派遣張騫前往此前被冒頓單于逐出故土的大月氏。公元前139年張騫帶一百多隨從由長安出發,日夜兼程西行。張騫一行在途中被匈奴俘虜,遭到長達十餘年的軟禁。他們逃脫後歷盡艱辛又繼續

西行,先後到達大宛國(今烏茲別克 共和國東部)、大月氏、大夏(今阿富汗)。在身毒(今印度次大陸)的市場上,張騫驀然 看到了大月氏的毛氈、大秦(古羅馬)國的海西布,尤其是四川的竹杖和蜀布另他瞠目,由 此他推斷從蜀地一定有路可通身毒。公元前126年張騫幾經周折返回長安,出發時的一百多 人僅剩張騫和堂邑父。司馬遷稱張騫的首次西行為鑿空即空前的探險。公元前119年,張騫 任中郎將第二次出使西域,歷經四年時間他和他的副使先後到達烏孫國、大宛、康居、大月 氏、大夏、安息(今伊朗)、身毒(今印度次大陸)等國。張騫通西域,讓西漢政府對西域 的地理概況,風土人情有了進一步的瞭解,漢武帝也從開始的聯合大月氏以扼制匈奴,進而 向廣地萬里,重九澤

發展,威德遍於四海。

為了促進西域與西漢的聯絡,漢武帝招募了大量商人,利用政府配給的貨物,到西域各 國經商。這些商人出西域後大部分成為富商巨賈,從而吸引了更多人從事絲綢之路上的貿易 活動,剌激了邊貿經濟的發展,進而極大地推動了中原地區與西域之間的物質文化交流。

二、在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增強了對西部地區的影響。

張騫通西域後,這一地區的地方政權相繼遣使跟漢通好,漢也派使者互訪,但由於匈奴 不斷騷擾、絲路沿線強盜橫

行,出於安全和加強對邊陲控制的考慮,漢宣帝神爵二年(公元 前60年),西漢在西域設定了直轄機構——西域都護府,總管西域各項事務,這進一步加強 了西漢對這一地區的影響,也增進了西域與中原地區的聯絡。自此,今新疆廣闊地區直接隸 屬中央的管轄,成為我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

是在政治上加強了對這一地區的影響。

在經濟方面,絲路是陸路通往西方的必經之路,遍佈絲路兩側的大小綠洲城郭,是來往 商賈進行貿易活動和貿易聯絡的處所,互助的集市貿易中既能在這裡看到來自中原地區的物 產,也可看到遠道而來的舶來品,商品的流通促進了經濟的發展,多邊貿易的增多,又推動 了整個地區的經

濟發展,同時促進了該地區的經濟繁榮。

在軍事方面,由於漢在此地屯田,首先解決了邊陲駐軍糧食問題。古代凡有軍事行動, 都是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而漫漫古道運送糧草的艱辛、困苦又非今人所能想象,勞民傷財 ,興師動眾不說,光是一路的損耗也是數以千萬計,造成了很大的浪費。自屯田始自給自足 後勤保障充裕,縱然西進也無需長途舟車勞頓運輸糧草,朝廷將一個個屯田地域作為一個個 橋頭堡不斷向西延伸。漢班超經營西域30餘年,以戰養戰使西域50多個國家都歸附漢朝,不 僅維護了

漢朝邊境的穩定,也增強了邊防建設,增加了國家物資儲備,大大提高了禦敵應變 能力,有效地保障了國家邊防安全。

三、文化間的交流

由絲綢之路向西方輸出的不僅是豐富的中原物產,物質文明的輸出不僅為西方人的生活 帶來了諸多便利,更為人

類的文明發展作出了貢獻。

1、造紙術、井渠技術、絲綢等對西方文明和人們生活

的影響。

第一,紙。紙是我國四大發明之一。蔡倫因造紙受封龍亭侯,雖是侯爵中的最低一級, 但也為今人所樂道。在造紙術傳入該地域之前,印度的佛經寫在樹葉上稱為貝葉經;歐洲人 當時將羊皮做紙稱羊皮紙。中國造紙術的傳播對世界文明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隨著絲綢 之路,紙製品開始在西域以及更遠的地方傳播。人們在樓蘭城遺址考古中發現了2世紀的紙 ,雖然中亞地區也用紙,但沒有發現造紙裝置的證據。很多人認為造紙術的西傳為歐洲及中 亞帶來了一次巨大的變革,而最初這場變革卻是殘酷的:唐朝與新興的阿巴斯王朝在中亞的 勢力摩擦不斷。在對中亞政局具有較大影響的怛羅斯戰役中,以唐王朝的失敗而告終,但唐

朝高度發達的文明卻得以在西方傳播。

第二,井渠。西域地區沙漠密佈,各國的繁榮與水是脫不開關係的。天山與崑崙山溶化 的雪水是西域的主要補給水源之一。然而收集這些雪水並不是容易的事情,溶化後積聚在山 腳的水很短時間就會被蒸發或滲入地下。自漢朝派遣軍隊屯田囤積在西域發展農業時,流傳 于山區的坎兒井和井渠技術被同樣需要水源的駐軍使用在西域,並逐漸流傳至更遠的國家。 早先西域地區坎兒井技術究竟是由中國還是波斯傳入西域一直是件有爭議的問題。不過井渠 技術和穿井法被證實是由中國傳向西方:《史記》中記載,貳師將軍李廣利率兵攻打大宛, 利用斷絕水源的方式圍困城市,可是在大宛城內已有漢人教會了大宛人鑿井取水的方法,所 以令大宛人得以堅持了很長時間。對於地處沙化邊緣地區的人,水是生命之源因而掌握了井 渠技術無異於為自己的生存環境提供了保障。至今在我國新疆地區坎兒井依然服務於

當地民眾。

第三,印刷術。它開始於隋朝的雕版印刷,經北宋時畢昇的發展完善,最後生成活字印 刷,後人稱畢昇為印刷術的始祖。中國的印刷術是人類近代文明的先導,為知識的廣泛傳播 、交流創造了條件。現今所知最古老的印刷品是唐代的《金剛經》在甘肅省敦煌被發現。中 國古代印刷術也是沿著絲路逐漸西傳的技術之一。在敦煌、吐魯番等地,已經發現了用於雕 版印刷的木刻板和部分紙製品,其中唐代

的《金剛經》雕版殘本如今仍保存於英國的大英博 物館。這說明印刷術在唐代至少已傳播到中亞。13世紀時,不少歐洲旅行者沿絲綢之路來到 中國,並將這種技術帶回歐洲。我國的活字印刷技術由新疆經波斯、埃及傳入歐洲。1450年 前後,歐洲活版印刷術發明者,德國人古登堡受中國活字印刷的影響,用合金製成了拼音文 字的活字,用來印刷書籍。根據他從葡萄酒壓榨機改進的機器設計,古登堡開發了使用凸起 的活字,從一開始就使用油性墨。1466年,第一個印刷廠在義大利出現,令這種便於文化傳 播的技術很快傳遍了整個歐洲。印刷技術的西傳,加速了歐洲社會發展的程序,它為文藝復 興的出現創造了條件。

第四,絲綢。中國的考古學家在1998年河南滎陽青臺遺址的一次考古發掘中,發現 了距今約5500年的絲綢碎片。另一種說法是在河姆渡遺址中人們已發現了紡織工具,藉此可 以推斷絲綢的使用至少不遲於良渚文化。不過世界上最具影響力的說法是,於1958年考古時 發現的,距今約公元前3700~前3100年(大汶口文化)的絲綢織品是最早的說法。在這條橫 貫東西的交通大動脈上,絲綢與瓷器成為當時東方強盛文明的象徵。絲綢不僅是絲路上重要 的奢侈消費品,也是中國曆朝政府的一種有效的政治工具:中國的友好使節出使西域乃至更 遠的國家時,往往將絲綢作為表示兩國友好的禮物。並且絲綢的西傳也少許改變了西方各國

對中國的'印象,由於西傳至君士坦丁堡的絲綢和瓷器價格奇高,使很多人以為中國是一個物 產豐富的富饒地區。各國元首及貴族曾以穿著用腓尼基紅染過的中國絲綢為榮耀,以家中使 用中國瓷器為富有的象徵。歐洲人把這種質地輕柔、色澤華麗的絲織物看作是神話中天堂裡 才有的東西。古希臘人乾脆稱中國為賽爾斯(Seres),即絲國,他們把購絲綢、穿絲綢看 作是富有和地位的象徵。絲綢成為羅馬人狂熱追求的物件,古羅馬的市場上絲綢的價格曾每 磅約12兩黃金的天價。絲綢造成羅馬帝國黃金大量外流。這也迫使元老院斷然制定法令禁止 人們穿著絲綢。不可迴避的是絲綢貿易在歐亞大陸的廣泛傳播為推動歐亞貿易交流做出了貢 獻。這種珍貴的商品也曾是兩河流域各國財富的象徵。

第五,茶葉和瓷器是中國的土產。在中國古代文獻中,很早便有關於食茶的記載,最早 可以追溯到石器時代的炎帝神農氏。中國的茶早在西漢時便傳到國外,漢武帝時曾派使者出 使印度支那半島,所帶的物品中除黃金、錦帛外,還有茶葉。南北朝時齊武帝永明年間,中 國茶葉隨出口的絲綢、瓷器傳到了土耳其。唐順宗永貞元年,日本最澄禪師回國,將中國的 茶籽帶回日本。隨著茶葉從中國不斷傳往世界各地,許多國家開始種植茶樹,世界上其他地 方飲茶的習慣都是由中國傳過去的。茶於宋代傳到吐蕃,先是在上層社會之間傳播,後來才 逐漸如中原漢地一樣,流傳於社

會各個階層之間。10—11世紀在中國邊陲的絲麻交易讓位於 茶馬貿易。茶葉僅於17世紀才由荷蘭人傳入歐洲,19世紀

印度才開始種植茶樹。

中國是瓷器的故鄉,瓷器的發明是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的偉大貢獻,在英文中瓷器(ch ina)與中國(China)同為一詞。大約在公元前16世紀的商代中期,中國就出現了早期的瓷 器。中國瓷器是從陶器發展演變而成的,原始瓷器起源於3000多年前。到北宋代時期,名瓷 名窯已遍及大半個中國,這期間是瓷業最為繁榮的時期。

經由絲綢之路傳播到世界各地的物產,不僅在古代是人們崇尚的物品,在21世紀的今天 ,世界各地人們需求的生活用品多數是made in china

中國製造。

四、絲綢之路上的文化意義

絲綢之路的開闢,促進了中西方的經濟文化交流,這是不可質疑的事實。這條絲綢之路,至 今仍是中西交往的一條重要通道,在中國當今的對外經濟文化交流中仍然發揮著重大的作用 。絲綢之路始於西漢武帝時,中國商隊或西方商隊用駱駝和騾馬馱著大量絲織品,由長安出 發經敦煌西出玉門關,開始艱難的長途跋涉,路經上無飛鳥、下無走獸

的沙漠,跨越終年積

雪的蔥嶺,來到中亞、西亞和歐洲。

1

、絲綢之路是中國與西方世界相互瞭解的走廊。

中國的西漢和東漢時期,處於公元前202年至公元220年,是中國封建社會初步繁榮階段 ,當時的歐洲正是羅馬帝國時代,處於奴隸制社會鼎盛階段;中國文化影響了東亞許多國家 和地區,羅馬文化也影響了歐洲和地中海地區,當時東方和西方兩大文明地區缺乏的就是相 互瞭解的視窗,所以中國的絲綢之路在世界文化交流的歷史上是有非凡的意義。絲綢之路帶 給中國古代的還有後來長期的對外交往的繁榮。東漢時期班超出使西域時就派甘英出使歐洲 ,為以後的中西交通的發展和經濟文化交流提供了有利條件;公元66年,大秦王安敦派使臣 到中國,成為中國同歐洲友好往來的最早記錄;唐朝以後的中外交往出現更加繁盛局面,直 至明朝初期鄭和下西洋。東西方的人們通過這條走廊不光互有所收,也加強了人們之間的了

解和文化交流。

2、絲綢之路是中國古代西域少數民族接受先進文化、瞭解

外部世界的通道。

西漢絲綢之路穿過西域,西漢時期的西域是指玉門關、陽關以西包括今天的新疆,這裡 沙漠多耕地少,人們居住

在河流灌溉的綠洲上,每個綠洲就是一個國家,沿著塔里木盆地, 南有樓蘭、且末、于闐、沙車等國,北有車師尉犁、焉耆、龜茲、姑墨、疏勒等國;這些國 家大部分從事農業或畜牧業,社會發展多處在奴隸社會初級階段。張騫第二次出使西域時, 訪問西域許多國家,各國也派使者回訪長安,自此漢朝和西域的交往頻繁,漢族的鑄鐵、開 渠、鑿井技術和絲織品以及金屬工具傳到西域,極大地促進了西域的經濟和文化的發展。絲 路不光是西域人民接受中原文化的通

道,也是中原地區人民瞭解世界的視窗。

3

、絲綢之路是現代中國西部開發的早期藍本。

西部大開發是我國在世紀之交作出的一項重大戰略決策,也是21世紀全國經濟發展的一 個大戰略。從歷史的角度看西部開發,就要了解在中國古代經濟發展中西部也曾有過的輝煌 ,瞭解2000年以前的絲綢之路的歷史,知道在茫茫戈壁、漫漫黃沙中為人所熟知的樓蘭、高 昌、敦煌等古城當時是何等繁榮?這些古城宛若一顆顆寶石鑲嵌在絲路兩側,當時的貿易收 入為國家積累著財富。現今西部依託國家的開發西部政策,加之西部人民的智慧和不懈努力 ,為促進西部的經濟繁榮發展、為再創絲路的輝煌、為西部經濟的騰飛,使這條古為今用的

天路成為當今西部開發中的經濟大動脈。

開闢絲綢之路的意義 [篇4]

1.絲綢之路的開闢,有力地促進了中西方的經濟文化交流

2.對促成漢朝的興盛產生了積極的作用.

3.這條絲綢之路,至今仍是中西交往的一條重要通道

4.在我國當今的對外經濟文化交流中仍然發揮著重大的作用,我們應該很好地加以利用

開闢絲綢之路的意義 [篇5]

絲綢是古代中國沿商路輸出的代表性商品,而作為交換的主要回頭商品,也被用作絲路的別稱,如“皮毛之路”、“玉石之路”、“珠寶之路”和“香料之路”。隋唐年代(589年~896年)絲路空前繁榮,胡商雲集京師長安,定居者數以萬計。唐中葉戰亂非常頻繁,絲路被阻,規模遠不如前,海上絲路逐漸取而代之。

自從張騫通西域以後,中國和中亞及歐洲的商業往來迅速增加。通過這條貫穿亞歐的大道,中國的絲、綢、綾、緞、絹等絲製品,源源不斷地運向中亞和歐洲,因此,希臘、羅馬人稱中國為賽里斯國,稱中國人為賽里斯人。所謂“賽里斯”即“絲綢”之意。19世紀末,德國地質學家李希霍芬將行走的這條東西大道譽為“絲綢之路”。絲綢之路這一稱謂得到世界的承認。絲綢之路,概括地講,是自古以來,從東亞開始,經中亞,西亞進而聯結歐洲及北非的這條東西方交通線路的總稱。絲綢之路,在世界史上有重大的意義。這是亞歐大陸的交通動脈,是中國、印度、希臘三種主要文化的交匯的橋樑。

絲綢之路的開闢,有力地促進了中西方的經濟文化交流,對促成漢朝的興盛產生了積極的作用。這條絲綢之路,至今仍是中西交往的一條重要通路。在工業化到來的時刻,完成了它的使命。它已被東起連雲港,西至荷蘭鹿特丹的10900公里國際鐵路線所取代。但是,它仍有可開發的新價值。

開闢絲綢之路的意義 [篇6]

絲綢之路的開闢,有力地促進了東西方的經濟文化交流,對促成漢朝的興盛產生了積極的作用。這條絲綢之路,至今仍是中西交往的一條重要通路。在工業化到來的時刻,完成了它的使命。它已被東起連雲港,西至荷蘭鹿特丹的10900公里長的新亞歐大陸橋所取代。但是,它仍有可開發的新價值。

商品交流

正如“絲綢之路”的名稱,在這條逾7000公里的長路上,絲綢與同樣原產中國的瓷器一樣,成為當時一個東亞強盛文明象徵。絲綢不僅是絲路上重要的奢侈消費品,也是中國曆朝政府的一種有效的政治工具:中國的友好使節出使西域乃至更遠的國家時,往往將絲綢作為表示兩國友好的有效手段。並且絲綢的西傳也少許改變了西方各國對中國的印象,由於西傳至君士坦丁堡的絲綢和瓷器價格奇高,令相當多的人認為中國乃至東亞是一個物產豐盈的富裕地區。各國元首及貴族曾一度以穿著用腓尼基紅染過的中國絲綢,家中使用瓷器為富有榮耀的象徵。此外,阿富汗的青金石也隨著商隊的行進不斷流入歐亞各地。這種遠早於絲綢的貿易品在歐亞大陸的廣泛傳播為帶動歐亞貿易交流做出了貢獻。這種珍貴的商品曾是兩河流域各國財富的象徵。當青金石流傳到印度後,被那裡的佛教徒供奉為佛教七寶之一,令青金石增添了悠遠的宗教色彩。而葡萄、核桃、胡蘿蔔、胡椒、胡豆、波菜(又稱為波斯菜)、黃瓜(漢時稱胡瓜)、石榴等的傳播為東亞人的日常飲食增添了更多的選擇。西域特產的葡萄酒經過歷史的發展融入到中國的傳統酒文化當中。商隊從中國主要運出鐵器、金器、銀器、鏡子和其他豪華製品。運往中國的是稀有動物和鳥類、植物、皮貨、藥材、香料、珠寶首飾。

文化交流

技術西傳目前已知最古老的印刷品:唐代的《金剛經》就發現於敦煌。造紙術曾經為中國古代科技領先於世界作出了巨大的貢獻,然而這種技術似乎只有東亞及南亞部分國家才有發達的造紙工業。隨著絲綢之路的開闢,紙製品開始在西域以及更遠的地方出現。人們已在在樓蘭遺蹟的考古發現了2世紀的古紙。而中亞地區雖然也是用紙,但沒有發現造紙工業的證據。很多人認為造紙術的西傳為歐洲及中亞帶來了一次巨大的變革,而最初這場變革卻是殘酷的:唐朝與新興的阿巴斯王朝在中亞的勢力摩擦不斷。在對中亞政治格局具有強大影響力的怛羅斯戰役中,阿拉伯人將中國戰俘沿著絲綢之路帶回撒馬爾罕,而這些戰俘中就有長於造紙術的中國工匠。最終造紙術就這樣傳播到世界各地。

西域地區沙漠密佈,各國的繁榮與水往往是脫不開關係的。天山與崑崙山溶化的雪水是西域的主要補給水源之一。然而收集這些雪水並不是容易的事情,溶化後積聚在山腳的水很短時間就會被蒸發或滲入地下。自漢朝派遣軍隊囤積在西域發展農業時,流傳於山區的坎兒井和井渠技術被同樣需要水源的軍人使用在西域,並逐步流傳至更遠的國家。早先西域地區坎兒井技術究竟是由中國還是波斯傳入西域一直事件有爭議的問題。不過井渠技術和穿井法被證實是用中國傳向西方:《史記》中記載,貳師將軍李廣利率兵攻打大宛,利用斷絕水源的方式圍困城市。然“宛城中新得漢人知穿井”,令大宛人堅持了很長時間。

中國古代印刷術也是沿著絲路逐漸西傳的技術之一。在敦煌、吐魯番等地,已經發現了用於雕版印刷的木刻板和部分紙製品。其中唐代的《金剛經》雕版殘本如今仍保存於英國。這說明印刷術在唐代至少已傳播至中亞。13世紀時期,不少歐洲旅行者沿絲綢之路來到中國,並將這種技術帶回歐洲。15世紀時,歐洲人谷騰堡利用印刷術印出了一部《聖經》。1466年,第一個印刷廠在義大利出現,令這種便於文化傳播的技術很快傳遍了整個歐洲。

宗教思想交流

唐朝(7世紀)時在中國北方發現的西方傳教士像東漢初期,佛教自於聞沿塔克拉瑪干大沙漠南北側之“絲綢之路”子孔道,全面傳到西域各國。關於佛教傳入西域地區,目前尚有許多說法。但是國內外“學術界基本看法是:佛教早在公元前2世紀以後,晚在公元前1世紀末已傳入西域了”。據此,佛教公元前87年傳入西域于闐以後,公元前60年至公元前10年左右自佛教聖地于闐向西或北方向傳播到葉城、莎車、塔什庫爾幹、喀什、阿克蘇、庫車、焉首等西域之“絲綢之路”北路各地和向東北方向傳播到且末、若羌、米蘭、樓蘭等西域之“絲綢之路”南北路諸地是理所當然之事。除了佛教,拜火教、摩尼教和景教也隨著絲綢之路來到中國,取得了很多人的信仰。並沿著絲綢之路的分支,傳播到韓國、日本與其他亞洲國家。

拜火教(一名為祆教)是中國人對波斯瑣羅亞斯德教(這可能與西域地區與拜火教敵視的伊斯蘭教有關。)的稱呼,該教於前5—前1世紀沿絲路向東方傳播,被認為是最早傳入西域的宗教。拜火教曾是波斯的國教,在阿拉伯帝國興起後被-迫東移。有記載當時西域各國都信仰瑣羅亞斯德教,在中國受到當時南北朝時代的北方各國皇帝的支援,唐朝時也有許多祆祠以備“胡商祈福”,地方統治者為控制拜火教的發展,設立薩薄一職,試圖將宗教納入國家管理體系中。但該教宋朝以後則基本消失。其宗教風俗則被維吾爾族、塔吉克族所保留,成為一種民族文化的風俗。

景教則是敘利亞基-督教聶斯脫裡教派的一個分支,史料記載景教在唐代初期搏得皇帝好感,李世民曾批准教徒在長安興建廟寺一所,初稱“波斯寺”,後更名為“羅馬寺”,“大秦寺”;到唐高宗年間,阿羅本被奉為鎮國大-法主,往後教堂亦掛上歷代唐朝皇帝像。公元755年安史之亂爆發後,景教徒伊斯曾協助郭子儀平亂,後被賜紫衣袈裟。從635年開始,景教在中國順利發展了150年,與祆教及摩尼教並稱唐代“三夷教”。在會昌法難之後,景教慢慢走向衰弱,但一直延續到明朝天主教進入中國時。

從西方到東方絲路在元朝之後的逐漸不受注意後,間接刺激了歐洲海權興起,馬可·波羅的中國遊記刊行後,中國及亞洲成為許多歐洲人嚮往的一片繁榮富裕的文明國度。西班牙、葡萄牙國家開始企圖繞過被義大利和土耳其控制的地中海航線與舊有的絲綢之路,要經由海路接通中國,並希望能從中獲得比絲路貿易更大的利潤。一些國家也希望將本國的所信仰的宗教傳至東方。1492年,哥倫布遠航的一個目標就是最終能到達中國,並開創另一條比絲路更好的貿易要道,但他卻在大的失望中帶領歐洲發現了美洲這一塊新大陸。於是哥倫布之後的探險家在美洲開啟了新世界的殖民地時代,17世紀之後,荷蘭與英國也陸續在非洲、美洲、南太平洋擴充套件他們的勢力。19世紀初期,儘管歐洲強權已在海上遍佈,中國依然被西方認為是嚮往之地,是最興旺與古老的文明,學者多認為這是絲路在中西交流史上所帶來的精神性影響,也造成西方在近代200年期間,認為與中國交易能獲得巨大利潤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