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生活經驗>

中國人與英美人士交談時的注意事項

生活經驗 閱讀(2.29W)

隨著開放形勢的發展,中國人與外國人特別是英美人士的交往越來越普遍,因此掌握一點與英美人士交談時應注意的有關事項,對於克服語言文化的障礙,促進交往的順利進行,都是非常必要的。下面就具體來談一談。

中國人與英美人士交談時的注意事項

一、關於年齡

英美人士對於年齡非常敏感,似乎全民族都得了“恐老症”,因而在與英美人士的交往中,打聽對方的年齡,說對方老貌,都屬很不禮貌的行為。中國的傳統對於年齡向來比較隨意,不僅如此,社會交往中還習慣於拔高對方的輩分,以示敬重。在與英美人士的交往中,照套我國的傳統習慣,就可能使對方十分尷尬。

有位50來歲的美國婦女來華訪學,年輕的中國同行邀請她到家中做客。4歲的小女兒一見到客人就很有禮貌地用英語說:“阿姨好!”(媽媽跟她說過,見了成年婦女要這樣問好。)媽媽聽罷,趕忙糾正:“不能叫阿姨,要叫奶奶。”“不,不!就叫我阿姨好了。”媽媽卻堅持認為:“那該多沒禮貌。您比我年紀大多了啊。”美國婦女一聽就紅了臉,笑笑說:“就叫我阿姨吧,我喜歡。”年輕的中國媽媽本意是表示禮貌尊重,效果卻事與願違,當面說人家年老,令對方十分尷尬。

二、關於問候中國人表達對他人的.關心

推崇“問寒問暖”、“無微不至”——“上哪兒去呀?”“從哪兒來呀?”“一個月掙多少錢?”“家裡幾個孩子呀?”甚至打聽“愛人是不是有喜了?”這一類的問候語,對方聽了還特別受用。放在英美人士身上,對方準鬧個不愉快:“我從哪兒來上哪兒去關你什麼事,是不是要跟蹤啊?”“幹嗎問我的工資呀?”“這人真沒教養,老愛打聽別人的隱私。”留學生在我國學習,老師也喜歡用關心孩子的語氣同他們交談:“這幾天情緒不好,是不是想家了?”“你頭疼,看過醫生了嗎?”“學習越是緊張,就越要注意鍛鍊身體啊!”這些話,中國學生聽了心裡熱呼呼的,可是歐美學生聽了卻產生牴觸情緒:“怎麼,我又不是小孩,難道我不知道該怎麼生活嗎!”

三、關於邀請

在北京的一位美國朋友對他的中方同事說:“李先生,今晚我想請您吃晚飯,您想吃烤鴨還是涮羊肉?”李先生聽了挺高興,但又不好意思說我愛吃烤鴨:“咳,您幹嗎那麼客氣呀?大家都挺忙的,還得讓您花那麼多錢,真不好意思。以後我請您到我家吃餃子。”美國朋友聽了覺得李先生不願意接受邀請,於是作罷,專等著上李先生家吃餃子。而李先生呢,因為有約在身,錯過了家裡的晚餐,等著同美國朋友上全聚德,等來等去不見人影,有點莫名其妙:這“山姆大叔”真有點不像話,怎麼說好請我吃飯,說完不見下文了,這不是拿我開心嗎?按照中國人的行為習俗,接受邀請總要客氣一番,或者先表示謝絕,看看對方是否真心實意。像李先生那樣的客氣是有涵養的表現。而美國朋友卻誤以為對方不願意接受邀請。同樣,中國人邀請別人時,也要一再堅持,以示真心。隨口發出的邀請往往是一種客套。李先生邀請那位美國朋友吃餃子,實際上也是一種客套。由於雙方不瞭解彼此行為習俗上的這種差異,結果都誤解了對方。

四、關於稱讚

與被稱讚對歐美人士來說,當面讚揚女性美麗是很自然的事,女性聽了也是美滋滋的。東方民族不一樣,中國人的傳統是男女授受不親。舊時當面說女性漂亮,往往被看成挑逗,甚至今天人們也不習慣當面讚美女性容貌。在蘇州,一位美國客人當著中國朋友的面讚揚朋友妻子美麗性感,並送給她一尊精美的維納斯裸像,最後以親吻作別。結果主人惱羞成怒,大罵洋鬼子不正經,雙方的來往就此結束。中國人見面,愛說“好久不見,您發福了”,把發胖看作是有福分,不少官員更是以大腹便便為榮。這大概源於“民以食為天”、“有食便是福”的傳統觀念。歐美人士不一樣,你讚美他長得胖,他只會認為是警告他節食,官員大腹便便更是大忌——連自己的體型都控制不了,何談控制一個部門呢。中國人對於讚美,總要謙虛一番。一位外賓讚揚一位中國小夥子:“Your English is excellent!”(你的英語真棒!)小夥子答道:“No,No,No!MyEnglishisverypoor.”(不,不,不!我的英語說得還不好。)歐美人聽了莫名其妙,繼而生厭:“這人對自己的成績,怎麼一點也不自信!”歐美人士沒有這種自謙,對於讚揚,一概“Thankyou.”毫無保留地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