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生活經驗>

讓路的意義作文

生活經驗 閱讀(1.22W)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藉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怎麼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讓路的意義作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讓路的意義作文

對於人們來說,“讓”是一種尊重,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而路是一種載體,在這上面,讓與不讓,便是一個人決定的,所產生的作用效果,自然也會截然不同。

在忙碌的學習生涯中,也許學校裡只有宿舍和餐廳才是放鬆學生心情、緩解思想壓力之地。放學後,學生們得到老師的命令,便迫不及待地排隊就餐,兩菜一湯,也許是對胃的一種安慰,一種犒賞。我們的.就餐區,有兩扇門,相距較遠。門外是盛飯區,以及洗刷區,門內是盛菜區域及就餐區,因為這樣的設計可以減少擁堵。但在門內與門外之間,人們來來往往,這道門,就成了一個事故高發區。

就餐前,有人要進門拿餐具,有人出門打飯;就餐後,有人要洗碗,而有人是洗碗之後,放置餐具。有時工作人員大媽要把裝稀飯的小推車推回,這不,這天我們到得早,也早早地就餐,之後又要經過那扇小門。這時盛飯的大媽剛要把小推車推進門裡,還沒來得及反應,小推車和門就卡在了一起。稀飯也濺在了身上,真是倒黴透頂了。好在經過她一點點的挪動才算是走出了門外,真希望再也不要出現這樣的情況。

真是不巧,前幾天我又恰逢推著小車的大媽,小車已經佔了大門一半以上的位置了。此時,門外還有一些同學等待著要進入,這時我猶豫不決,大媽推著小車笨拙地扭動,我紋絲不動,門外的同學也靜靜地等著。小車有些傾斜,一用力卡在門框上,發出“咔咔”的聲響,大媽通過不斷地扭動,但收效甚微,只有微小的變化。有的同學選擇到另一個人數較少,但相距較遠的另一個門去了。也有像我這樣耐心等待著完事的同學。

看來他需要幫助,就在我意識到這一點時。旁邊的一個男同學變奏上前去,用腳往右一用力。小車一下活動起來,沒幾下就通過了小門。男同學往後一讓,小車過去了。讓小車,自己反而是最先通過這道小門的,退我在後面,也迅速地通過。

看來,有時的“讓”並非不好的一個選擇,“退一步,海闊天空;讓三分,心平氣和。”讓一下路也許會得到更多的空間,由此,我又想到了,如今,不守制度的排隊方式,中國式過馬路,包括公交車上互相擁擠。這些都是我們只考慮個人利益的具體表現。殊不知只要有自己一份微小的舉動,那麼一切都會更加便利了,反而更有利於大家。

讓,只要小小一讓,那麼路也就是你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