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生活經驗>

關於茶文化知識介紹

生活經驗 閱讀(4.41K)

篇一:茶文化知識

關於茶文化知識介紹

“茶”字的起源,最早見於中國的《神農本草》一書,它是世界上最古的第一部藥物書。據茶史專家們考證,相傳遠在四千七百多年前的神農氏時期,我們的祖先就已經發現茶的藥用價值,即“神農嘗百草”之說。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發現茶樹和利用茶樹的國家,隨著茶的發展,它漸漸演化為人們日常生活的飲料,佔據中國人生活的一部分。茶文化知識源遠流長,那麼茶文化知識有哪些呢?

茶文化從廣義上講,分茶的自然科學和茶的人文科學兩方面,是指人類社會歷史實踐過程中所創造的與茶有關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從狹義上講,著重於茶的人文科學,主要指茶對精神和社會的功能。由於茶的自然科學已形成獨立的體系,因而,現在常講的茶文化偏重於人文科學。

三國以前,茶以物質形式出現而滲透至其他人文科學而形成茶文化。到魏晉南北朝時,隨著文人飲茶之興起,有關茶的詩詞歌賦日漸問世。直到唐代,茶文化開始形成,標誌就是780年陸羽著的《茶經》。至宋代,茶文化開始興盛,明清時期,茶文化已經成為普及。

茶文化的發展,其實也是一門藝術的發展。仔細翻閱古代的文學藝術作品,我們還可以看到,茶還是繪畫家、音樂舞蹈家,乃至宗教文化中的永盛不衰的重要題材。早在唐宋時代之前,茶已成為文人學者的描寫物件,諸如借茶寫人事,抒發感慨,坦露人生。因此,今天我們不僅可以讀到茶聖陸羽的名著《茶經》 而且還可以讀到如唐代杜甫,宋代蘇東坡,元代耶律楚材,明代徐渭等著名詩詞宗師們的詠茶佳什。後來,明清小說的興起,為茶文化的發展,又增添了新的一章。

今天,茶文化的發展又在原來的基礎上更進了一步。1982年,在杭州成立了第一個以巨集揚茶文化為宗旨的社會團體--“茶人之家”。1998年,中國國際和平茶文化交流館建成。如今,各地茶藝館越辦越多,特別是在南方地區,像是福建,浙江,雲南等地。這些活動與茶館,正標誌著茶文化在現代的興盛與繁榮,茶文化知識的不斷壯大。

篇二:紅茶菌的歷史淵源

紅茶菌最早是起源於渤海那一帶,我國民間在很早時期就有開始製作紅茶菌。那時候就已經成為了民間生活日常中最常見的一種傳統飲品。隨後才被人逐漸帶入俄國流傳開來。最後再被日本的引入流傳,最終慢慢的開始流傳到全世界各地。

相傳那是生活在渤海的某一家雜貨鋪。有天夥計在洗刷蜂蜜罐子後,順手將水注入一個裝過糖的罐子。幾天後開啟罐子發現其內飄出一股酸香的味。此時正是炎熱季節店夥計受不住香酸味的刺激,於是用瓢一飲而進。店主見夥計無事後,變如法泡製將其出售於世人。

在渤海經常用紅茶菌來拌冷盤吃壽命因此也會延長。所以紅茶菌又有海寶之美稱。渤海所產的紅茶菌不僅正宗,而且品質也是最好的,其所含有的有益菌也是最高的。

篇三 :白芽奇蘭茶的歷史介紹

茶葉在我國有著十分悠久的歷史,在很早以前人們就開始飲用茶品了。本文小編要為大家介紹的是關於白芽奇蘭茶的歷史,下面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白芽奇蘭茶發展歷史

對於白芽奇蘭在什麼時候產生的歷史上的記載比較多種。在流傳的說法中最早的時候是在明朝時期。相傳在明朝時期,開漳聖王的後代陳平和在平和縣的一處山上看到了一種茶樹,見這種茶樹與其他茶樹有很大的不同,其茶葉的芽梢看起來是白綠色的,沖泡後品飲起來與蘭花香,就命名為白芽奇蘭了。

後來隨著農業專家們對於白芽奇蘭茶的培育種植,白芽奇蘭茶的種植範圍不斷擴大,產量也不斷提升。從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白芽奇蘭茶茶與鐵觀音,武夷巖茶等並稱為福建的名茶茶品產銷量變得越來越大。

篇四:中國飲茶起源究竟源於哪個朝代

中國飲茶起源何朝?對這個歷史疑問眾人可謂眾說紛紜。起於上古?起於周?起於秦漢?三國?南北朝?抑或是唐代?造成這個疑惑的主要原因是由於唐代以前無“茶”字,而只有“荼”字的記載,直到茶經的作者陸羽,方將“荼”字減一畫而寫成“茶”,因此有茶起源於唐代的說法。其它則尚有起源於神農、起源於秦漢等說法。

神農說

根據陸羽茶經的記載“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而中國飲茶起源於神農的說法也因民間傳說而衍生出不同的觀點。有人認為茶是神農在野外以釜鍋煮水時,剛好有幾片葉子飄進鍋中,煮好的水,其色微黃,喝入口中生津止渴、提神醒腦,以神農過去嘗百草的經驗,判斷它是一種藥而發現的,這是有關中國飲茶起源最普遍的說法。

另有說法則是從語音上加以附會,說是神農有個水晶肚子,由外觀可得見食物在胃腸中蠕動的情形,當他嘗茶時,發現茶在肚內到處流動,查來查去,把腸胃洗滌得乾乾淨淨,因此神農稱這種植物為“查”,再轉成“茶”字,而成為茶的起源。

秦漢說

現存最早、較可靠的茶學資料是在漢代,以王褒撰的《僮約》為主要依據。此文撰於漢宣帝三年(公元前五十九年)正月十五日,是在茶經之前,茶學史上最重要的文獻,筆墨間說明了當時茶文化的發展狀況,內容如下:“舍中有客。提壺行酤。汲水作餔(晚飯)。滌杯整案。……烹茶盡具。餔已蓋藏。舍後有樹。當裁作船。上至江州。下到煎主。……武陽買茶。楊氏池中擔荷。往來市聚。慎護奸偷。”由文中可知,茶已成為當時社會飲食的一環,且為待客以禮的珍稀之物,由此可知茶在當時社會地位的重要。

六朝說

中國飲茶起於六朝的說法,有人認為起於孫皓以茶代酒,有人認為系王肅提倡茗飲而始。日本、印度則流傳飲茶系起於達摩禪定的說法:傳說菩提達摩自印度東使中國,誓言以九年時間停止睡眠進行禪定,前三年達摩如願成功,但後來漸不支終於熟睡,達摩醒來後羞憤交加,遂割下眼皮,擲於地上。不久後擲眼皮處生出小樹,枝葉扶疏,生意盎然。此後五年,達摩相當清醒,但最後一年又遭睡魔侵入,達摩採食了身旁的樹葉,食後立刻腦清目明,心志清楚,方得以完成九年禪定的誓言。達摩採食的樹葉即為後代的茶,此乃飲茶起於六朝達摩的說法。故事中掌握了茶的特性,並說明了茶素有提神的效果,然因秦漢說具有史料證據確鑿可考,因而削弱了六朝說的地位。

篇五:關於花草茶淵源介紹

花草茶是以藥草為原料所調製成的'飲料(Herbal Tea),它是不含“茶葉”成分的,它是取花、葉、莖、根、樹皮、果實、種子可食部分,進而加水煎煮或浸泡以獲取汁液來飲。下面就關於花草茶淵源做一介紹。

在中國,任何食材加入水中煮或泡所得的汁液,人們都習慣冠以茶名。製成的飲料,雖然色、香、味常有差異,都統稱為“茶”。而除了茶樹之外的植物製成的飲料命茶名,如人蔘茶、枸杞茶等,這些“有茶之名無茶之實”的飲品,通常是當藥方,而較少成為日常的飲料,因此有總稱“藥草茶”

Herbal Tea在西方,猶如藥草茶在中國,長期擔任民間醫藥配方的重要角色,幾百年,在藥用這一主流之外,法國人漸漸將Herbal Tea另發展成一種休閒飲品,之後,歐洲、美國、日本等以至傳入臺灣,此種飲品與以醫療為主的飲品在原材料上已減輕對藥效的要求,卻增色、香、味等方面的享受,為了將它與藥草相區別。臺灣業者遂雅稱為“花草茶”

花草茶比較於茶,它的組成更具變化,如單品飲能享受獨特的味道,而複合飲則有品味豐富的口感。複合花草茶通常是為了調和味道以易飲用或達成療效而配製,所以內容物的口感互補或保健特性類似。它包括複合花草、複合花果(又成加味茶)與茶葉等形態。複合花草茶商品並由配方者賦予它們浪漫的名稱,再者,花草茶的原料可是乾燥的,也可以是新鮮的。

由此可知,花草茶的世界自有它多姿多彩的樂趣。花草茶在西方是一種家庭飲料,在晨起、睡前、或餐後品嚐,所以營造溫馨的氣氛;在我國,則以“天然的保健飲品”得到美譽,比較屬於都市生活中一種下午茶的方式,呈現優雅的休閒情調。但無論中外,符合健康概念的花草茶都將因此而持續的流行。

  篇六:茶文化對朝鮮的影響

中華茶文化因其特定的內涵,具有很強的民族性,而越具有民族性的文化,也越具有世界性。中華茶文化在不斷豐富發展的過程中,也不斷地向周邊國家傳播,不斷地影響著這些國家的飲食文化。

朝鮮半島在四世紀至七世紀中葉,是高句麗、百濟和新羅三國鼎立時代,據傳六世紀中葉,已有植茶,其茶種是由華嚴宗智異禪師在朝鮮建華嚴寺時傳入,至7世紀初,飲茶之風已遍及全朝鮮。後來, 新羅在唐朝的幫助下,逐漸統一了全國。

在南北朝和隋唐時期,中國與濟、新羅的往來比較頻繁,經濟和文化的交流關係也比較密切。特別是新羅,在唐朝有通使往來一百二十次以上,是與唐通使來往最多的鄰國之一。新羅人在唐朝主要學習佛典、佛法,研究唐代的典章,有的人還在唐朝做官。因而,唐代的飲茶習俗對他來說應是很親近的。

唐代時不少新羅僧人住學中國寺廟,如山東文登清寧鄉的法花院中,有三十多個僧人,均是新羅人。在日圓仁的《入唐求法巡禮行記》中記述,圓仁在中國求法巡行時,曾受到不少新羅人的幫助,這些新羅人有的是做官的,有的是僧人,如新羅人李元佐在圓仁離開萬年縣時,曾送他蒙頂茶二斤,團茶一串。

新羅的名僧真鑑國師,在一塊碑文中記著如再次收到中國茶時,把茶放入石鍋裡,用薪燒火煮後,不分其味就飲的內容。

新羅的使節大廉,在唐文宗太和後期,將茶籽帶回國內,種於智異山下的華巖寺周圍,朝鮮的種茶歷史由此開始。朝鮮《三國本紀》卷十,《新羅本紀》興德王三年雲:“入唐回使大廉,持茶種子來, 王使植地理山。茶自善德王時有之,至於此盛焉。”

至宋代時,新羅人也學習宋代的烹茶技藝,李奎根( 1168-1235年)著《南行日記》中稱:“……有庵,俗稱蛇包聖人之舊居。元曉曾住此地,故蛇包遷於此地。本想煮貢曉公,但無泉水,突然岸隙湧泉,其味甘如奶,故試點茶”。

新羅在參考吸取中國茶文化的同時,還建立了自己的一套茶禮。這套茶禮包括:吉禮時敬茶;齒禮時敬茶;賓禮時敬茶;嘉時敬茶。其中賓禮時敬茶最為典型。高麗時代迎接使臣的賓禮儀式共有五種。迎接宋、遼、金、元的使臣,其地點在乾德殿閣裡舉行,國王在東朝南,使臣在西朝東接茶,或國王在東朝西,使臣在西朝東接茶,有時,由國王親自敬茶。高麗時代,新羅茶禮的程度和內容,與宋代的宮廷茶宴茶禮有不少相通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