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熱點>

中伏天如何養生比較好

熱點 閱讀(2.82W)

1、最熱時段,禁止外出

中伏天如何養生比較好

上午10時到下午4時是最熱時段,儘量不要外出。哪裡“暑氣”大,我們就避開哪裡。上午10時以後到下午4時以前,是夏季一天裡最熱的時段。如果能待在屋裡的就待在屋裡,要戶外行走或作業的,最好選擇有樹蔭和遮蔽的地方。但即使如此,也不能長時間呆在戶外,要定期到陰涼的室內吹吹電扇,散散熱。不宜直接進入空調房和洗冷水澡。

2、忌大量喝綠豆湯

為了防暑降溫,很多女孩都喜歡喝綠豆湯。綠豆湯雖好,但不要多喝,更不能當水喝。從中醫的角度看,屬於寒涼體質的人,例如有四肢冰涼、腹脹、腹瀉便稀等症狀者,不能多喝綠豆湯,否則會加重症狀,甚至引發其他疾病。特別是處於月經期的女孩子,不宜喝綠豆湯,以免傷害身體引發痛經。

3、忌熱天貪冷食冷飲

為了防暑降溫,許多人喜歡吃喝大量的冷盤、冷食、西瓜、冰鎮啤酒、冷飲等。中醫專家指出,烈日炎炎的盛夏,人體實際處於外熱內寒的狀態,如果貪吃貪喝過多易造成腸胃功能紊亂。因此,大家不要貪涼,以免使身體健康受損。

4、忌長時間使用空調降溫

在空調房裡待的時間過長,也會引起渾身痠痛,精神萎靡,食慾不振。有時還由於鼻腔過於乾燥而發生鼻出血,或者發生感冒、發燒,甚至引起支氣管炎、肺炎和腸胃炎等疾病。同時必須注意,室內溫度不要低於27℃,室內外溫差不超過8℃。開空調的房間不要長期關閉,要經常通風;

5、夏天切忌穿化纖衣物和深色衣物,不利於散熱

半長的絲、棉衣物為首選。最好的選擇是半長的棉布或絲質衣服,既能遮蔽陽光,又能讓面板暢快呼吸。外出要戴太陽帽、太陽眼鏡,打遮陽傘,塗抹防晒霜。老人、小孩和女性還要多帶一件外衣,以備進入空調環境使用。

6、防暑降溫忌濃茶和涼水

夏季少貪涼,喝些溫茶水。夏天出汗出多了,要適當喝一些溫茶水或淡鹽水。流汗會使鉀、鈉丟失,溫茶水含鉀和少量的咖啡因,淡鹽水含鈉,夏天喝這兩種水既能補充微量元素,又能加快新陳代謝,幫助散熱。但忌濃茶和涼水,會影響中樞神經系統和胃口。

7、忌靠電風扇防暑降溫,且長期電風扇直吹

為了防暑降溫,很多人整天整夜靠電風扇來降溫。其實,這種方法有損身體健康。電風扇吹得過久會破壞人體出汗的均衡狀態,使人感到頭疼、頭昏、全身不適,嚴重者還可能誘發其他疾病。

三伏天氣的介紹

進入農曆六月就該到數伏天了,俗話雲:“冷在三九,熱在三伏。”北京的伏天裡最熱一般可到攝氏三十六七度,炎暑流金。

我國古代曆法中既有對伏天的推算,“三伏”這種說法自秦代以來就有,查《漢書·郊祀志》有明確記載,注中說:“六月伏日也,周時無,至此(指秦)乃有之。”

有關伏天的說法在我國的大江南北是一致的,並無南北之分。顏師古注說:“陰氣將起,迫於殘陽而未得升,故為藏伏,因名伏日也。”

在我們北京因氣候高爽,雖沒有江南的“黃梅天”,但在伏天裡也常有連陰雨,過去北京的老屋老房子多不免潮溼,所以要定期晒晒衣物以防發黴。

《帝京景物略》上雲:“六月六日晒鑾駕,民間亦晒其衣物、老儒破書,貧女敝縕,反覆勤日光,脯乃收。”有意思的`是“鑾駕”皇帝的儀仗車駕與“老儒破書、貧女敝縕”混在一起敘述,十分的有趣好玩兒。

在有皇上的時候每到伏中國家史館“皇史宬”(在南池子菖蒲河公園北邊)要晒各朝的“實錄”;北京城內各大寺廟要晒佛經,有的還舉行“晒經法會”。

北京人居住的房屋在伏天也有一番特殊的情調,即便是那些簡陋的小三合院的兩三間“盤心”(四周是片瓦中間為灰棚)房子,每到夏日炎炎似火燒的伏天,木窗上也要糊上一些冷布,掛上竹簾子讓屋裡有點兒影綽綽的花陰涼,生出些許的愜意,站在屋中透過簾子看天上的朵朵白天,簷下那棵石榴樹及窗臺上的那一盆盆茉莉花指甲草。

伏天陰晴不定,片雲可招雨,隔著竹簾聽院中的雨聲很有詩意。一會兒的工夫,天又放晴了,一抹斜陽照亮被雨沖洗過的牆頭,再看看院中低窪處的積水,一隻飛著的紅蜻蜓擦著水面掠過,忽然一抬頭又望見藍天上有一道彩虹凌空架起……古語云:“春風風人,夏雨雨人。”雨,從古至今都密切關係著人們的生活,北京伏天裡的雨尤其惹人喜愛,特別是那種雨後有彩虹的雨。

伏天飲食習俗

在夏至後氣溫驟升,形成灼熱的暑天。把最熱的暑天稱為“伏天”,是起源於春秋時期的秦國,《史記·秦紀六》中雲:“秦德公二年(公元前676年)初伏。”唐人張守節曰:“六月三伏之節,起秦德公為之,故云初伏,伏者,隱伏避盛暑也。”古代伏天時跟其他節令一樣,民間傳承著很多食俗。

老北京民間有句俗語:“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就說的是舊京數伏天家家信守的飲食民俗。為什麼有這個食俗和俗語呢?據說與節氣和那時菜農生產技藝有關:農業落後,也沒有暖棚設施,沒有更多夏令青菜供應百姓,夏至數伏時正是蔬菜青黃不接斷檔之時,也因老北京伏天時特炎熱,汗流浹背的人們都願在此時弄些簡單少油又清淡爽口的飯食,所以就衍生出伏天吃餃子、麵條、烙餅的食俗。

餃子,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餃子最初稱“餛飩”。據史載:三國魏人張揖著的《廣雅》一書中就記述一種餛飩食品:“今雲餛飩,形如偃月,天下之通食也。”近年在吐魯番一個唐代古墓裡出土的木碗中就發現了十多個餃子,其形狀跟現在的餃子一模一樣。到清代時吃餃子稱為煮餑餑,《燕京歲時記》上雲:“每屆七年級,無論貧富人家皆以白麵做角食,謂雲煮餑餑。”以上可見老北京人吃餃子歷史之悠久。

北京人一年四季都愛吃餃子,在伏天餃子的品種及用餡也多種多樣,有水煮餃子、燙麵餃子、油煎餃子、鍋貼餃子等。餡有一個肉丸的,有肉拌南瓜倭瓜或西葫蘆的,有一年四季吃不膩韭菜餡的,還有用鮮藕、木耳、雞蛋、口蘑製成的藕餡餃子。小時候家裡還喜歡製作瓜餡的鍋貼餃子。鍋貼餃子也叫“伏(福)貼”或“貼伏(福)”餃子,“伏”與“福”諧音,有納福吉祥富貴之意。

六十多年前,那時我家人口多,每到夏天就在小四合院中用磚壘搭個小土鍋灶,灶下點燃著劈柴,灶上放著個大鐺,母親在鐺上抹層油後,把包好的餃子碼滿大鐺,蓋上個蓋兒,先用旺火再用微火,只十幾分鍾就烙熟一鍋,將那餃子蘸些醋一吃,那黃焦酥香的鍋貼可真饞人呀!當年在院中幫助擦瓜絲吃鍋貼的情景至今記憶猶新。如今高低檔的餃子品種多彩多樣,頭伏之時,如不願動手自制,還可以去買各種冰餃或去餃子館吃,當然,那味道是不如自家的吃得香爽有味啦。

二伏天已是暑天最熱之時,老北京的主婦們都愛在此時製作簡捷又順口的麵條做主食,所以稱“二伏面”。

古時把麵條叫“湯餅”和“不託”。在張岱寫的《夜航船》一書中就有“魏作湯餅,晉作不託”之語,麵條就是由湯餅逐漸為面片湯後發展而成。

古時做麵湯時,用一隻手託著和好的面,另一隻手往鍋裡撕片,形成“片兒湯”,片撕得很薄,就像蝴蝶翅膀似的,所以雅名又叫“蝴蝶面”。這種制湯麵方法類似現在的山西刀削麵。到了晉代人們才使用上了案板、擀麵杖和刀,不再用手託著做了,所以此時麵條也叫“不託”。北宋時期已製作成長條面,稱為“索麵”,待到明清時麵條的品種花樣更多。解放前後製作方面已有手抻面、刀切面、機器切面和掛麵以及白麵玉米麵兩樣麵條等多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