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熱點>

幼兒園室內活動要注意什麼

熱點 閱讀(6K)

保證室內運動的安全性

幼兒園室內活動要注意什麼

室內運動空間較小,幼兒自我控制能力較弱,容易出現爭搶、碰撞等現象。因此在開展室內運動時首先要充分考慮室內活動場地的特點、室內的空間佈局,分析活動場地和幼兒動作發展之間的關係。我們充分利用各班的活動室、臥室、樓道,幼兒園的多功能大廳、門廳、樓梯等,將活動場地分為以下幾個主要區域:

●走廊——跳和跑 我園的走廊長、直、寬,根據這一特點,教師在走廊設定了跳和跑的運動環境,讓幼兒根據環境的暗示進行跑和跳的動作練習。

●樓梯——攀登 樓梯具有攀高的功能,教師利用樓梯創設攀高環境,激起幼兒攀登的興趣,提高攀登能力。

●活動室——鑽和爬 在寬敞的武術室、輪滑室、活動室等大空間內,適宜開展佔用空間相對較大、幼兒身體移動範圍大且次數較多的鑽、爬等活動,合理安排室內空間,使其有效地發揮作用。

●小空間——主題運動區域 在幼兒園的室內環境中存在著一些班與班之間的小空間或轉角之處的小角落,教師可充分利用這些空間的地面、牆面等,發揮其空間延展的優勢和潛在功能,創設佈置“拔雞毛”“大肚爸爸”“藍精靈”“過河”等主題區域,鼓勵幼兒練習投擲、躲閃等動作技能

在適宜的 運動場地開展適宜的活動,是保證幼兒園室內運動安全的前提。此外,教師還要及時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避免事故的發生。

確保室內運動的有趣性

有趣的室內運動材料和情境能提高幼兒參與運動的積極性,但是在研究初期,“運動專案組”發現,以下因素制約了活動的有趣性。

一是材料過於單一。幼兒園運動器械種類繁多,但教師為了便於指導,往往會在室內運動中選用單一器械,然而幼兒的動作發展不可能是單一的。因此,單一的材料阻礙了幼兒身體動作的均衡發展,使室內運動顯得枯燥乏味。

二是複製戶外運動模式。教師常常把戶外運動的.內容簡單“拷貝”到室內,費時費力地將運動器械搬到室內,但是有的運動器械並不適合在室內運用,有的運動活動也並不適合在狹小的室內進行。

針對這樣的現狀,“運動專案組”的教師和各個年級教研組教師合作,既開展統一研究,又開展交叉研究,既研究材料,又研究各年齡段幼兒的動作發展要求,重點對材料的提供和情境創設進行研究。

●“精選”材料 幼兒身體動作的發展依賴於對材料的操作,不同年齡、不同發展水平的幼兒對材料的需求各不相同。一般來說,體積相對較小、功能多樣的手頭玩具,如小球、沙包、短棍、布袋、塑料圈等,更適宜在室內使用。此外還可以根據以下幾點進行選擇:

一要根據活動目標選擇。如練習投擲動作,教師可選擇的材料有沙包、降落傘、軟性飛盤以及各種不宜滾動的軟性球等。

二要根據材料的性質選擇。材料應該是可玩的、耐玩的,如餅乾盒、月餅盒、奶粉罐等都是比較耐用的,而紙張類材料容易損壞,不適合反覆操作和使用,可以通過重疊的方式或者選擇相對牢固的硬板紙、掛曆紙代替。

三要根據年齡差異選擇。多為小班提供促進其平衡、走、跑等能力發展的活動材料,如飲水桶、週轉箱、PVC管、喜糖盒、飲料罐、菜籃等;為中班提供能促進其身體協調發展的活動材料,如布袋、廢紙簍、木夾子、舊光碟等;為大班幼兒提供的則是動作技能高,能滿足幼兒一物多玩需要,能促進其綜合素質提高,發展追逐、躲閃技能,運動強度較大的活動材料。

四是根據季節選擇。在材料選擇上還要考慮季節因素,在春夏季提供活動量小的材料,如拉力器、乒乓球等;秋冬季應多提供運動量大、活動強度高的材料,如跳袋、呼啦圈、飛盤、滑板等。

總之,室內運動材料要儘量多樣化,數量充足。既要有活動上肢的材料,也要有活動下肢的材料,使幼兒身體得到均衡發展;投放的材料要有層次性,以滿足不同發展水平幼兒的需要;材料還要有可變性及可探索性,儘可能做到一物多玩,以促進幼兒創造性思維的發展。

●“精創”情境 除了精選材料,還要精心創設運動情境,充分利用牆面、地面等空間,使室內環境所特有的優勢和潛在功能得以發揮。

一是利用天花板。天花板的作用在於懸掛和垂吊,垂吊物既可以展示區域運動的內容,又可以自然地分隔空間,同時還能方便教師根據不同需求及時更換內容,如供幼兒投擲用的目標物,或是高低不同的軟性球,讓幼兒對著牆壁拍打。

二是利用牆面。可以通過牆面上的卡通形象,激起幼兒的模仿興趣。對於年齡較小的幼兒,在牆面貼上生動形象的照片或圖片,可以起到直觀的示範作用。如在牆面貼上袋鼠造型,周圍提供各種布袋,讓幼兒模仿袋鼠跳躍的動作;還可以貼上各種玩法的步驟圖,幼兒可以通過直觀的圖示,自主探索遊戲玩法。

三是利用地面。利用地面的小標識、圖案等,既可以自然形成區域劃分,讓幼兒自由建立遊戲規則,還有助於幼兒空間概念的形成。

關注室內運動的有效性

“運動專案組”重點關注如何從組織形式優化上實現室內運動的有效性。室內運動的內容非常豐富,組織形式也可多種多樣。既可以是自由分散的、小組的,也可以是集體的,目的是儘可能為幼兒提供身體運動的機會,激發幼兒參與運動的興趣。在研究中,我們主要梳理了以下幾種組織型別:

一是室內區域性的活動,主要採用小組或者自由分散的組織形式。

室內放一張桌子,兩名幼兒玩吹氣球遊戲,通過深呼吸把氣球吹遠,增強呼吸肌的力量,提高肺活量;擦拭乾淨的樓梯,讓兩名幼兒玩“進退步”遊戲,即通過划拳決定進退樓梯臺階,發展平衡能力和協調能力;在樓道里放上墊子,讓幼兒坐或躺在墊子上進行多種姿勢的傳球遊戲或鑽爬活動,發展動作的靈敏性;在轉角處懸掛小球,讓幼兒練習“壁球”,鍛鍊臂力,或在牆壁上掛小籮筐,讓幼兒用海洋球、沙包練習投擲,提高準確性;在門廳放置盛有不同顏色水的可樂瓶,讓幼兒手拿沙包對準可樂瓶進行投擲等。

二是室內體操活動或遊戲活動,主要採用集體活動的組織形式。

運動遊戲“長臂人刀”,傳統的玩法是教師扮演“長臂人刀”進行追逐,幼兒躲閃,在遊戲過程中發展幼兒靈活躲閃的運動能力。我們重新改編了遊戲,教師設計了拓展玩法,限制了躲閃的區域。要求幼兒通過觀察圖示,躲進與圖示相匹配的“家刀中,有的根據顏色提示來躲,也有的根據數字提示來躲,還能延伸為二維遊戲,即同時出現顏色和數字。通過“長臂人”遊戲,幼兒不僅提高了躲閃能力,同時也鍛鍊了對顏色、形狀、數字的識別能力,大大提升了遊戲的可玩性、挑戰性。

通過研究,我們初步解決了如何保證室內運動的安全性、運動材料提供和環境創設的有趣性以及活動設計和組織的有效性等問題,提高了幼兒參與運動的興趣,培養了幼兒熱愛運動的生活習慣,從而為幼兒身體素質的提高和基本動作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什麼是幼兒室內體育活動?

室內體育活動是指幼兒在活動室、陽臺、樓道、門廳等活動場所進行的多種體育活動,是幼兒園戶外體育活動的重要補充。

它的內容可以是鑽、爬、投擲等大肌肉活動,也可以是手指、腳趾等的小肌肉活動。

它的形式可以是有組織的集體活動、小組活動,也可以是自由分散的創造性活動。

幼兒的室內活動要注意什麼?

我們在實踐中體會到,要開展好室內體育活動,需要注意以下幾方面:

1.充分、合理、巧妙地利用室內活動空間

首先,要合理利用現有的室內空間,使其充分發揮作用。如,各班的活動室、寢室、盥洗室、陽臺、樓道,幼兒園公用的小禮堂、音體室、樓門大廳、上下樓梯、平房屋簷下等等,都可以開發利用。

其次,要合理安排室內空間,使其有效地發揮作用。如,可以選擇寬敞的音體室、班內活動室等大空間,開展佔用空間相對較大,幼兒移動範圍大且次數較多的走、跑、爬行等活動;可以選擇適宜的樓道、陽臺等小空間,開展佔用空間相對較小,幼兒移動範圍不大的投準、縱跳、力量素質練習等活動。

再次,要巧妙地利用常規空間,使其充分發揮作用。如,運用幼兒寢室中的過道、有序擺放的床鋪,開展適宜的平衡、手臂支撐等活動;運用班內有序擺放的桌椅,開展適宜的平衡、鑽、爬、側滾等活動;運用上下樓梯,開展縱跳、攀登等活動。

2.多樣、適宜、安全地提供玩具和材料

首先,要根據活動空間提供適宜的玩具、材料。體積相對較小、功能多樣的手頭玩具,如小球、沙包、短棍、沙袋、套圈等,適宜在室內使用。那些體積相對較大、功能單一的玩具,如搖搖車、馬韁繩、跳繩等不宜在室內使用。

其次,玩具、材料要儘量多樣化,數量要充足,以滿足不同興趣的幼兒的需要。如,既要有活動上肢的玩具、材料,也要有活動下肢的玩具、材料,以使幼兒身體均衡發展;玩具、材料要有層次性,以滿足不同發展水平幼兒的需要;玩具、材料要有可變性及可探索性,儘可能做到一物多玩,以促進幼兒創造性思維的發展。

3.全面、科學、有趣地安排活動內容與形式

室內體育活動的內容可以是豐富多彩的,組織形式也可以多種多樣。例如,引導幼兒瞭解一些基本的體育運動衛生知識,進行室內體操活動、各類體育遊戲、赤足活動等。

組織形式可以是集體的、小組的、自由分散的,方式可以是室內體育課、室內體育活動區活動等。

教師在安排內容時,要結合近期目標,要目的明確。在內容安排上,要考慮幼兒上下肢的均衡發展,要考慮整體活動量是否適宜,如既要有活動前的準備活動,又要有活動後的整理活動。

4.適時、準確、有效地指導活動過程

室內體育活動離不開教師必要的指導。教師要根據不同年齡班幼兒的特點、不同的問題,適時、準確、有效地進行指導。

對於小班幼兒,教師可以在他們玩的過程中,邊參與活動邊及時指導。

中大班幼兒自主活動較多,出現急需解決的問題,則需教師及時指導。

如幼兒玩玩具時,玩具纏繞在一起,不能玩了,教師就要及時給予指導。可以先安慰幼兒彆著急,再啟發他們動腦筋想辦法,引導他們觀察、分析玩具是如何纏繞在一起的,怎樣才能按順序解開,並在關鍵環節適當給予幫助。

貼心提示:有時出現的問題需教師“延遲”指導

如,幼兒在活動中出現一些爭搶、碰撞等行為問題,教師不要急於定論誰是誰非,而要先觀察。

如果幼兒自己能解決,教師就不要介入。如果矛盾不斷激化,教師可以幫助他們分析,儘量讓幼兒自己協調解決矛盾,使他們從中學會謙讓、協商,能心中有他人。

幼兒在活動中遇到了投不準、跳不過去等困難,教師也不要急於指導,可儘量讓幼兒反覆嘗試,自己調整。教師則細心觀察,當幼兒確實調整不好自己的動作時,再準確地給予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