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熱點>

淺談概述的要訣

熱點 閱讀(2.85W)

在我讀書的時候,也就是舊課標施行的時候,分析文章總是採用概括段落大意的形式,學生概括不清楚,就莫名其妙地抄老師的。如今新課改實施之後,老師們又愛用概述故事情節來整體感知。這種方法不但再次熟悉了文章內容,又培養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值得認可和大加運用。我在自己授課和聽人講課的過程中,也有了自己的一點看法和想法。

淺談概述的要訣

一、 從簡潔概括到具體概述。

曾經聽過兩位新教師的課,描述如下:

一位新教師講授孫犁的《蘆花蕩》,在快速默讀課文之後,教師抽學生概述小說情節。被抽的學生語文底子不錯,將小說的大致內容娓娓道來。教師抓住契機同步豎列板書“

、護送、受傷、復仇”,然後讓學生思考故事之前小說渲染的情節內容,在教師的'一番點撥之後,學生們立刻意會到了小說所營造的老頭子的英雄形象(教師順勢填充板書)。見縫插針,水到渠成,真是太妙了!

另一位新教師開設《羚羊木雕》這一彙報課,在學生自由朗讀之後,也是讓學生概述故事梗概內容。被抽的學生沒有心領神會,只用一句話作了簡潔概括:我向萬芳要回送給她的羚羊木雕。多精練的語言表達,多驚人的概括力(對於我們鄉村中學來說),教師應該大加表揚。可是因為沒有按老師的設計意願回答,老師只是默默地讓她坐下去。然後師生共同口述主要事件,並相應板書。事後,我也跟她交流了一下。如果能在第一位學生簡潔概括的基礎上,追問幾個小問題:我為什麼要把羚羊木雕送給萬芳?既然送給她了又為什麼去要回來?這有沒有傷害我跟萬芳之間的友情?讓學生不斷地豐富概述內容,點滴滲透,滴滴入懷哪!還能以此激發學生的問答積極性呢,何樂而不為?

二、 圍繞要素進行概述。

在學習莫頓·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時,竟得到了意外的收穫:

在孟建平的《教案·學案》中,走進文字的第一個環節是“快速默讀訓練,進行問題搶答”:(1)故事發生在美國哪個城市?(2)故事發生在什麼時間?(3)爬懸崖的一共有幾個孩子?有名字的是哪兩個?(4)那座懸崖有多高?岩石架有多高?(5)誰能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本文的故事情節?

你會發現前四個搶答的問題就是交代了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事物。而根據這四點就可以輕而易舉地概括出故事情節:什麼時間,在什麼地點,哪些人在幹什麼?可是這樣就夠了嗎?事情究竟是源於何因,如何發展,又怎樣收尾的呢?我順水推舟,又加問了這三個小問題,並將記敘六要素板書強調。要求學生圍繞這六要素進行概述訓練,想不到連班裡被公認為“扶不起的阿斗”的××也能概述的頭頭是道。

三、 圍繞關鍵句概述。

安徒生的童話作品《醜小鴨》對於學生來說並不陌生,可讓學生說說這個故事時,學生就覺得沒什麼好說了,只是醜小鴨變美天鵝的故事。“當我還是一隻醜小鴨的時候,我做夢也沒有想到會有這麼幸福!”揪住此關鍵句打開學生的思維:醜小鴨最後變美天鵝它感到無比幸福,但是之前它肯定很不幸。它究竟經歷了哪些苦難?找找文中的概括句。“不過這沒有什麼關係!被他們殺死,要比被鴨子咬、被雞群啄,被看管養雞場的那個女傭人踢和在冬天受苦好得多!”然後引導學生具體品讀醜小鴨承受的打擊章節,也是作品重點渲染的詳寫段落,讓學生逐漸領會醜小鴨追求美和自由生活的不懈意志和堅定信念。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陽光總在風雨後。“只要你是一隻天鵝蛋,就算是生在養鴨場裡也沒有什麼關係。”是金子就總會發光,不過必須竭力頂開那些遮掩自己的沙土才行。抓住這三個關鍵句,不就三錘定音了嗎?

四、 運用關聯詞概述。

在學習傳頌千古的名篇諸葛亮的《出師表》時,我要求學生運用“不但——而且——還——”這組關聯詞理析表中要旨。幾個同學說下來,基本能理解到位。“《出師表》不但以懇切的言辭勸勉後主劉禪繼承先帝遺志,提出廣開言路,賞罰嚴明,親賢遠佞三條建議,而且自敘身世經歷表達感激先帝知遇之恩、忠於後主的真摯感情和北定中原、興復漢室的夙願,最後還飽含激情地向後主提出誠摯的期望,對自己和朝廷諸臣提出嚴格的要求,表達了完成先帝遺願的決心。”在這一組遞進兼併列的關聯詞中,諸葛亮的拳拳報主忠心可謂是淋漓盡致地表達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