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熱點>

教師讀書筆記(合集15篇)

熱點 閱讀(5.61K)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總結呢?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書筆記吧。但是讀書筆記有什麼要求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教師讀書筆記,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師讀書筆記(合集15篇)
教師讀書筆記1

波蘭女詩人辛波斯卡在《博物館》裡寫道,“王冠的壽命比頭長。手輸給了手套。右腳的鞋打敗了右腳。”肉體終將被歲月消耗,容顏從未到達永恆。就像是陳道明在江一燕的新書《我是爬行者小江》序言裡寫的,“不少演員費盡周折地美化自己的樣子,我卻寧可你花更多的時間來涵養你的才情。比如像現在這樣,寫一本書……”

江一燕是誰?走進公眾的視線,她是女明星、女演員、女文青、女歌手、旅行者、公益者……總之,是風光旖旎的俏姑娘,生活在一個浮躁奢?的圈子裡。人人都是說文藝圈是個大染缸,好姑娘也好得不夠長。可是,在這本書裡,我們遇見的是江小爬、江軟軟、江不怕、江老師、灰姑娘小江。她不是《我們無處安放的青春》裡的周蒙;不是《南京、南京》裡的江香君;不是《雙食記》裡的COCO;這一次,她要做成她自己!“請允許我做我自己”,她以行動衝著陽光大聲宣誓,背起行囊,開啟心房,向屬於她的世界出發!去收集路上的比物質更寶貴的經歷、體驗和思想。

從未試著打碎銀屏上的邊框去審視一位女明星,斷想水銀燈下的光鮮是她們享用一生的甜蜜。然而,江小爬說,“悲傷和快樂一樣美好”。小江文藝女青年的氣質是她一生逃脫不掉的宿命,就像如來佛是孫悟空的宿命一樣。宿命的眷顧充滿愛意,她是天生的寫作者,她用墨跡傾訴愛戀與孤獨、清醒與迷失、純潔與汙濁、渴望與寂寞,這些情緒像氾濫的河流,衝入她的身體,每七年一次輪迴,為她的蛻變成長提供給養。那篇《紅》,就是一見鍾情與長廂斯守在歲月的蒼穹下傾盡一生的博弈,真絲紅裙是他們爭奪的信物。書中那些明豔的、灰暗的、欣喜的、悲傷的照片是所有感情的註腳,它們陪小江一起走過日本、坦尚尼亞、肯亞、德國,陪她流浪在青春路上。

小嘎村,是江一燕魂牽夢縈的地方,甚至連下一場大雨,她都念念不忘,“我的孩子們藏好了嗎?”如今的公益事業彷彿是一處逗秀場,充滿喧鬧和匪夷所思。在人們一邊痛罵裸捐,一邊泡酒吧逛夜店的時候,小江開始了她的公益爬爬之旅。她不管別人做什麼,她不聽別人講什麼,她只聽自己的心靈說話,她知道簡單與真實是對抗浮華的最佳武器。業餘女教師小江在廣西的大山瑤寨裡,給留守兒童們唱歌、跳舞,放電影,用愛築成了山寨裡最美的風景,享受自我褪變成蝴蝶。

我的表妹在鄉村支教,之前發來簡訊說,她所在的國小十七年沒上過音樂課,學校裡的老師都身兼數職。學生根本不懂什麼叫吵鬧課堂,對於知識的渴望讓他們捨不得花時間去鬧課堂。看著書中,小江離開小嘎村時的那張照片,她後面揹著大包、前面掛著相機、手裡提著吉它,她瘦弱的身體竟然可以揹負這麼多東西,可見聚集無數正能量。表妹和小江都是八零後女孩,不同的是,小江是明星偶像,她可以照耀得更遠,影響更多的年輕人,就算是爬行,也會很有力量!

小江將自己比喻成灰姑娘,唱歌、演戲、創作歌詞,都為了尋找存在的價值。那隻遺失的水晶鞋,暗喻內心的自我,她一直都在路上找尋。她懷揣理想闖世界,“在一個日漸妥協的社會,理想主義依然,活著!”當小江做回自己的時候,是一朵開不敗的姑娘!

教師讀書筆記2

《給歷史教師的101條建議》這本書中的“建議”,來源於作者對日常教學實踐的感悟,從最常見的、最容易被忽視的教學細節中引出的一系列值得思考的問題,用生動的例項、質樸的語言以及巧妙的處理辦法,深入淺出地加以思考、剖析和理解,以提高教師在實際教學工作中的靈活性、創造性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其建議內容主要涉及注重歷史認知方法的培養、在鄉土歷史教學中突出愛國主義教育、要在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上做文章、讓學生學會全面評價歷史人物、注重歷史學習元認知能力的培養、加強課堂教學中師生間的非語言溝通等等。本書就廣大歷史老師經常遇到和思考的問題展開研究、討論,涉及課程目標、課程內容、教學理念、教學方法、乃至課程資源、教學評價等等,並提出了新的時代目標和要求 。書中每談一個問題,基本都有簡明而不失具體的事例、情景,每條建議都配有相應的名人名言、教育者感思或作者創作的“教育詩”,使得本書的內容體系、編排體例、寫作風格、研究思維都顯得別具一格、富有新意。

它從新課改的要求和精神出發,對中學歷史教學種面臨的課程、方法、形式、手段、評價,以及師生關係、教師修養等提出了101條有啟發的、有針對性的,或有真情實感的建議。書中沒有華麗的詞藻,也沒有最新的教育改革理念,更沒有泛泛而談的教育理論。它通過實際的例子來闡述解決問題的技巧和建議。本書的101條建議體現出作者注重教學的實用性和人性化,注重在與學生的接觸中融入他們的情感世界,並強調情感教學與創造性教學手段的結合的教學理念。書中的建議簡單易學、易於實踐。書中的言語和比喻幽默、風趣。

在文中每一個建議的開頭都有一句來自國外學者關於教育方面的格言,讓我受益很深。如在一個“學會忽略”的建議中,說到人無完人,孩子也一樣。確實如此,這對我們有時面對調皮的孩子時,常常覺得他們好不乖,越想越惱火,但是看了書中給我們的小方法應該會有很好的效果:一杯常理,幾勺耐心、寬容、恆心,積極的期望和向上的態度,再澆上滿心的愛。確實,這樣可以很好的調節自己的心情。總是希求學生有完美表現的老師是極端不現實的,得到的也只能是無盡的失望,所以我在教學中大多都是鼓勵孩子們,他們犯錯的時候儘可能的去鼓勵他們,他們學得興趣也就越高了,學進去的也越多了。

本書提供了一些幫助新教師解決課堂問題的方法和建議。例如:如何進行課堂管理;如何掌控課堂紀律;如何與“刺頭”學生相對;如何與同事相處;如何安排時間。書中的方法簡單易學,並且作者舉出一些實際的例子加以輔證。原來我在上課時課堂紀律一直不太好,一部分同學總是在竊竊私語,於是我衝著學生大罵,換來三分鐘的安靜,然後課堂又變成吵吵嚷嚷的,我心裡一直疑惑:怎麼現在的學生這麼不聽話,這麼不守紀律?後來閱讀了此書,才知道我在課堂管理上有所欠缺,於是我根據實際情況實踐了書中講述的方法:我不在課堂上大罵學生了,而是找了幾個上課經常講話的學生,對他們進行開導說教,在以後的課堂上因為他們幾個紀律有所好轉,我在課堂上大加表揚他們。於是其他愛講話的學生也慢慢收斂了,而我也及時進行了表揚。從此我的課堂紀律改善了許多。

本書還為教師提供了一些教學規劃和課程指導,提出瞭如何合理利用時間,提醒教師要精心準備,井井有條。關於課程指導,本人從書中瞭解到作為教師要經常性觀摩其他教師的課,這樣才能不斷取得進步。同時,教師的課堂內容應與現實生活相聯絡,教學手段要多樣化,要不斷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作為教師,傳授給學生知識的同時還要傳授其社交禮儀,這就需要教師自身具備較高的禮儀規範。的確,我曾在學生面前不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給學生留下一個不好的印象,同時也給學生造成了不良影響。看了此書後,我努力規範自己的行為舉止,力求給學生一個良好的榜樣。同時對“學高為師,身正為範”這句話有了更深的理解。

有著積極、和諧的師生關係的班級必定是一個良好的集體。本書提出了許多構建成功師生關係的建議。其中對教師自身提出了一些要求:教師要保持微笑,做一個樂觀向上的人,把自己所教科目當成“最愛”。同時,建議提出教師對待學生的一些要求:熟悉每一位學生,讓每一位學生都成為你的“最好”,不求完美,只求學生進步等。這些建議需要教師不斷摸索、努力,才能很好地行之有效地付諸於行動。

另外,本書還向讀者傳遞了優秀教師的職業精神和優秀教師應具備的永不消散的魅力。優秀的教師總會維持自己良好的聲譽,保持自己良好的心態不為外界消極態度所影響,並且做任何事情都能從容、鎮定,能控制自己的反應,不帶著怒氣行事。優秀的教師總會以身作則做到最好,但也會尋求幫助,能夠很好地與家長合作,具備隨機應變的能力,能夠從錯誤中學習和成長,不斷取得事業上的進步。

閱讀這本書讓我收穫很多,它給我的教學工作提供了很多幫助,讓我的心靈滋養,心胸開闊,魅力提升。在今後的**子裡我還將反覆閱讀此書,使自己成為能影響他人,改變他人的老師,並在教育事業上取得很大成功。

閱讀此書,不由自主有一種感覺:一位耐心、睿智的長者,坐在你的對面與你聊天,她的豐厚學識、她的思想、她的智慧正慢慢地滋養著你的心靈,提升了你的`魅力。

閱讀此書,帶給我教學上許多的建議,相信也會給你們帶來很多益處,讓你的心靈滋養,讓你的魅力提升!讓我們都來讀書吧,讓自己在閱讀中享受教育的樂趣,找到思考的快樂!

教師讀書筆記3

 1.熟悉性原則。

作為啟發的材料應該是學生所熟悉的,感知過的而又能在記憶中得到再現的,否則將會啟而不發。因此在講解新知識、新問題之前要組織學生對有關知識進行復習。這樣就可啟發學生運用舊知識對新課題進行比較、分析、抽象、概括,一層一層地揭示矛盾,最後達到問題的解決。

 2.準確性原則。

啟發要啟在關鍵上,啟在要害處。關鍵就是突破難點到達重點的知識點,要害是指學生思路受阻的地方。這兩者往往是一致的。

3.及時性原則。

要做到啟發時,就要創設“憤、悱”的情境,就是說以一系列的啟發過程,把學生引入“心求通而未達,口欲言而未能”,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維緊張而又活潑的境界。當這個境界形成以後,教師抓住本質、關鍵,在要害處稍加點撥,啟發的效果也就最好。教學中應儘量避免超前啟發和推遲啟發。

4.思維性原則。

啟發的目的在於啟動思維,思維來自問題,更來自對矛盾的分析。因此,啟發式教學十分重視矛盾的揭示和矛盾的分析轉化過程的教學,這裡特別要揭示教材內容中展示的矛盾。矛盾的展示、分析、轉化本身就帶有強烈的啟發因素,這個過程的本身也是一種思維過程。

教師讀書筆記4

(一)每個學生都像一本書

每個人都像是一本書。你必須用一雙認真的眼睛去觀察,用心去閱讀,方知這是否是值得你一生收藏的好書。千萬不能因為書的外觀破舊,或封面不起眼而不願去翻閱。不主動去品味文章雋永的結果,你將可以錯失一座寶礦。讀著《方與圓》中的這段文字不由得想起自己的每位學生,他們像一本本書,觀察中,閱讀中,瞭解了這一本本書的優點和瑕疵。一個整體的班級確實是一座寶礦,我覺得自己就像夾縫中窺視寶藏的礦主,欣喜而又帶有些許憂傷。每一堂課我能翻動書中的幾頁呢?讀書是很多人的業餘愛好,也是不少人打發時間的一種方式,能讀好書,好好讀書的人,我感覺身邊越來越少。要將學生當做書來讀是每個老師勢在必行的。

(二)不要從比較中獲得快樂

不要從比較中獲得快樂。 在生活中我常常會不自主的做一些比較:孩子,房子,車子,服飾,健康,生活的方式,為人處事的手段等等。比來比去,一時憤怒,一時竊喜,最終明白了這好無聊。突然有一天將這句話想到了教學當中,我傷害了多少孩子呀,為了樹立榜樣,將好生與差生比,為了評為優秀班級,將自己班與他班比,這些比較中,總會無限的誇大其中的短處或長處 ,我醒悟了。

教師讀書筆記5

朱永新老師說:“一個教師不在於他教了多少年書,而在於他用心教了多少年書。”用心的前提是什麼?是“愛”,愛這一職業,愛自己的崗位,愛自己的學生。作為一名教師,最重要的任務就是使自己的教育教育教學質量有所提高,為此我讀了《如何成為一名優秀教師》這本書,書中一些新的教育資訊、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學方法,對我今後的教學有很多的幫助。

我從這本說中,知道了要想成為一名優秀教師,我要做到以下幾點:

1、 我認為一個優秀的教師不僅要有淵博的知識,更重要的是要有高尚的人格,能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和鼓勵學生。

書中說教師的巨大力量在於做出榜樣,教師應該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學生,激勵學生,在教師的高尚人格的影響下,學生為其崇高的品德所折服,為其卓越的才能所傾倒,為其廣博的知識所陶醉,心甘情願地接受老師的教育。這就是教師的人格力量。那麼何謂教師的人格?那就是四個方面形成的文化品格。

先說“德”。任何國家,任何時代,任何學校,都要求教師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質,這是支撐教育大廈的棟樑,是教師的靈魂。作為一名教師,首先要加強師德修養,提高自身素質,在與學生的交往中,“以德服人”。只有良好的師德修養,學生才能“親其師,信其道,”進而 “樂其道”,才能完成教育新一代的神聖使命,才能不辱教師這一神聖而崇高的職業,才能實現自己真正的人生價值,最終也能得到學生的尊重。那麼,教師的德包括哪些具體內容呢?首先,要無限熱愛教育工作,甘願把自己的聰明才智毫無保留地貢獻給“太陽底下最光輝的事業”,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工作中去。“一切為了孩子”,“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具有神聖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只有熱愛本職工作的教師,才會有任勞任怨、兢兢業業的工作態度;老師只有熱愛、尊重學生,才會關心學生的成長。其次,要對教育事業有深刻的理解。教育起著傳播人類文明的重要作用,沒有教育,人類就無法前進。俗話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是一項長期工程,不可能產生“立竿見影”的效果,因此,急功近利的短期行為勢必會使教育誤入歧途。教育工作是培養未來的建設者的,因此,教育工作者必須立足現實,著眼於未來。第三,要作風正派,待人以誠為貴,交往數信為最。寬以待人,嚴以律己。具備了以上三點素質,教師道德品質之燈便高懸於講臺之上,浩然之氣便充塞天地之間,就會產生無窮力量。

再說“才”。有德尚需有才。作為一名教師,要有一口好的普通話、一手好板書、一副好口才、一筆好文章、一套好方法。知識的海洋浩瀚無邊,點點滴滴都要通過教師之口緩緩流進學生的心田。每一個教師都要力爭做到出口成章,下筆成文。說和寫是教師的“絕活”、“硬功”。教師還要善於組織管理學生。一個不會管理的教師,就無教學效率可言,就更談不上高效了。

第三說“學”。衡量教師合格與否,“學問”很要緊。一個具有豐富的學識水平、嚴謹篤學、專業精深的教師才能贏得學生及家長的尊敬,也才能激勵學生刻苦攀登科學高峰。很難設想一個不學無術、胸無點墨的教師能夠勝任培養下一代的工作。大量的事實證明,現代的學生不喜歡那種古板、單一的教師,而是喜歡那些學識淵博,而且興趣廣泛多才多藝的教師。教師學識淵博,才會被學生信服。上課講得清楚,學生明白,對學生而言,無疑是一種收穫,而教師良好的、淵博的學識功底,則會使教師處處顯示出智慧與靈氣,讓學生陶醉,獲得享受,感受到心靈的衝擊,這才能使課堂產生迷人的魅力,所以說教師應是好學之人。

教師讀書筆記6

教師應當是一名知識分子,那麼什麼是知識分子?什麼樣的人才能配得上“知識分子”這一稱號?千萬不要以為有了一定的學歷的人就是知識分子,在西方社會普遍的認識和給知識分子下的定義是:知識分子是有責任感、正義感、社會良知和批判精神的人。無論古今中外,知識分子最可貴和最本質的人格特徵是社會擔當,即社會責任,具體地說:知識分子是能夠用自己的專業為社會服務的人,是能超越個人和小團體私利而對社會和國家民族給與真誠關注的人,是能夠時時關照自己腳下的路又常常抬頭仰望天空的人,是能夠認真思考生命意義並積極追求精神高尚的人,是能夠面對世俗潔身自好的或面對權貴敢於堅持真理,有骨氣有人格的人。

一、優秀教師應當成為一名優秀知識分子

1、 知識分子的平民情懷

就我們而言就是要真正瞭解學生的需求,知曉學生的家庭情況,針對不同學生採取不同的教育方法,給與那些因貧困、失親學生以溫暖和關愛。

2、 知識分子的潔身自好

受儒家思想影響和啟示,中國的優秀知識分子想來具有潔身自好、清正廉潔,絕不枉法貪財等優秀品質,強調自己的人生責任感和使命感。

3、 知識分子的骨氣

國學大師南懷瑾先生說過:“中國幾千年文明社會能延綿不絕,依賴著的三大支柱,一是政治和政權力量。二是財富的力量。第三更重要的是知識分子的不偏不倚,卓爾不群的人格力量。”中國優秀知識分子向來具有“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貧賤不能移”和蔑視權貴,捍衛真理和正義的高尚人格。

4、 教師是天職

在今天日趨功利的教育中,許多教師正在淪為技術性工具,淪為從事簡單勞動的技術工人。

教師的職業應當是天底下最為令人敬畏和仰望的職業,教師應當對自己的職業有一種使命感和敬畏感,教師應當時刻在自己心裡仰望自己的神聖的天空20xx年教師讀書筆記20xx年教師讀書筆記。做一名優秀教師要時時刻刻牢記自己的使命,做一名古色古香的教師,把真理告訴學生。

教師的生存方式應當是事業型和智慧型的,而不是世俗的、庸俗的、無聊的、甚至是愚蠢的荒唐的,教師的學問是“坐”出來的。然而今天的教師顯得比較浮躁,如果大家能集中一起坐下來,靜下心來研究教材,琢磨教法,交流工作或沉浸書本,專心致志,心無旁騖地搞研究,做學問,不求短時問成效,但時間長了定會有所成就,收穫碩果。

上面談的應當說是教師應當反思自己,反思自己的教育行為,教育思想,教育責任,教育目標,教育追求。

教師讀書筆記7

拿到《從優秀教師到卓越教師》一書後,本人認真捧讀,自感獲益非淺。教育是一種實踐活動,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尤其一名歷史教師,我既想做好一個德育教育者,又想當好一個學科老師。可是這樣的兩手抓,似乎在實踐當中沒有收到我想象的結果,往往顧此失彼。

《從優秀教師到卓越教師》一書指導我們在德育工作方面,我自認為是負責任又盡心盡力的。對於每一個學生,一開始的時候我都給予平等的愛,但是後來我發現我的愛漸漸的變了:對於好學生聽話的學生,我是打從心裡喜歡他們;而對於那些老是犯錯誤而且屢教不改的學生,我甚至有點消極的情緒,我真的懷疑自己是不是違反了師德,是不是不配當一個老師?有一段時間我因此而陷入了困惑的狀態,也影響了自己的工作。師愛是教師應盡的師德要求,教師對學生的愛是必須做到的,但這是一種職業的愛,而不是私人的愛。教師的愛是一種關心,一種關切,一種理解,一種寬容,一種幫助,教師在這種情況下是可以一視同仁地把這樣的愛獻給學生的。

但是每個人都是一個有感情的人,在私人感情方面,我們是無法強求的。比如說對於一個說謊成性的人,如果我們還打從心裡喜歡的話,那麼我們就是一個有問題的教師了。我們對所謂的問題學生有一點不好的看法是可以理解的,但是這並不防礙我們關心和幫助他,也不是代表我們已經放棄了他們,我們還是要儘自己的力量來教好他們,這才是人性的師愛!《從優秀教師到卓越教師》一書讓我明白了自己並不是放棄了學生,正是這個“矛盾”的愛的思想反映了我想做一個好教師!我相信經過時間的磨練,我一定可以做到真正的愛學生,做到怎麼樣的愛學生才能更好的讓他們健康成長。在教學方面,雖然我們標榜素質教育,但是到現在為止,恐怕我們不得不承認,在中國的教育中應試教育還是佔有重要的地位。形勢和現實所迫,我們不得不要求學生對知識的掌握,不得不要求教師的教學水平不斷的提高,這是我們教師壓力的根源之一。可是我們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大部分的學生都是貪玩的、不愛學習的;學生所感興趣的並不是課堂上的東西,而是課外的東西,是外面的花花世界。看著學生令人頭疼的分數,一定會令我們心裡充滿了壓力。我們有時候都會困惑為什麼學生的素質越來越差,為什麼那麼難教。其實這個當然有學生的原因,但是也有教師的原因。也許我們的課堂沒有接近學生的生活心理水平,也許沒有教學的藝術。

《從優秀教師到卓越教師》一書指導我們,學生的因素是我們不能完全把握的,但是教師的因素則可以由我們自己控制,我們要當一個合格的學科教師,一定要不斷的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用自己的知識魅力來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當然,最有效的方法還是與德育的配合,把握好課堂,認真備好課,認真上好每一節課。作為一名班主任,我正努力做好德育和教學這兩方面的工作,我有信心我一定會找到平衡點,經驗和不斷的反思會讓我不會顧此失彼,我也有信心自己一定可以變成一名優秀的教師!變成一名出色的教師。

教師讀書筆記8

對於我們教師學習新的知識來面對新的挑戰,更是不可忽視的。它能提供我們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援。正如高爾基所說,沒有任何力量比知識更強大,用知識武裝起來的人是不可戰勝的。但是由於工作的限制,上班族們不能向學生那樣坐在課堂裡學習,而讀書就成了我們最有利的知識武器,通過書本我們可以充分利用業餘時間,也不受空間的限制,方便的學到新的東西,擴充套件新的思路。總的來說,讀書對於我們個人成長的好處可體現在幾個方面。

一、讀書可以讓我們站在更高的高度來看問題,從而少犯錯誤,少走彎路。

牛頓說過他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是因為站在巨人的肩上看得更遠,科學巨人的虛懷若谷自然值得我們學習,我們還可以從中學到更有價值的東西。書籍對於整個人類的關係,好比記憶對於個人的關係。書籍記錄了人類的歷史,記錄了所有的新發現,記載了古今歷代所積累的知識和經驗。只有認真的學習前人的經驗和理論,才能在一個更高的高度上來看問題,不再犯同樣的錯誤,並有一個較高的起點。書本是前人智慧的結晶,是他們的研究成果和經驗的體現,通過對他們的學習,發現對自己有用的東西。在前人經驗的基礎上來不斷的完善自己,大大的促進了個人的成長。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這樣說,人類社會的延續和發展,也是這樣來實現的。試想,如果每個人都是從頭開始,那麼,無論多麼偉大的人,做出多麼大的貢獻,人類社會最終還是在原地踏步。由此更可見讀書的重要性了。

二、讀書開闊人的視野。

書本中的知識可謂是包羅永珍,他能拓寬我們的視野,讓我們的知識更全面。從而能夠更深刻的思考問題,事物都是廣泛聯絡的,現代的許多實踐都證明了各種資訊的相關性,如果只知道一個領域的資訊,必然會有礙於自身的發展,掌握更多方面的知識,才能使未來的不確定風險降至最低。就像做股票的人都應瞭解當今的政治經濟形勢,以便能更好的分析股票走勢一樣。研究物理學的學者們都要有一定的化學和其他基礎,才能有所成就。記得一位諾貝爾獲獎者在復旦做講演時就曾說過,現代科學已沒有明顯的界限,你必須對相關的科學都有所瞭解才行。

在這方面,偉大的導師恩格斯就是一位廣泛學習的典範,他雖然只上過中學,但由於他發奮讀書,十九歲時就能用十二種語言說話和寫文章,在參加工作實踐後,他也沒有間斷過學習和研究,從而被馬克斯稱為一部真正的百科全書。廣博淵深的知識,對恩格斯指導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和準確的傳播科學共產主義理論有很大的幫助。

從它的經歷中,我們可以體會到知識的力量,更能體會到書本做為人類掌握知識力量的有力武器的巨大作用。

三、讀書有助於我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人生來無善亦無惡,關鍵是正確的引導。在人的成長過程中,有一位良師益友就能起到很積極的作用,書本就是這樣的一位。一本好書就如一個好的導師,它能教你如何做人,做一個於己於社會都有用的人。書籍能安慰我們的心靈,使我們擺脫悲哀和痛苦的羈絆;書籍可以使枯燥乏味的歲月化為令人愉快的時光。書必將各種信念注入我們的腦海,使我們充滿崇高的歡樂和思想,從而使我們入神忘情,靈魂昇華。

所以我們要倡導並支援讀書,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做一個稱職的教師,以帶動教育事業的蓬勃健康的發展。

教師讀書筆記9

近期讀的劉慈欣的第二本科幻短篇,篇幅短小卻韻味十足,情節設定簡單但回味悠長,巧妙地將現實與科幻有機結合起來,於無聲處彰顯了人性的愚昧無知,以及教育傳承即使如星點火苗也充滿著燎原人類福祉的能量,給人以莫大的希望,而在兩代生命體之間充當知識傳遞媒介的個體,即教師。

牛頓第一定律:任何物體都要保持勻速直線運動或靜止狀態,直到外力迫使它改變運動狀態為止。

李老師帶著對恩師的承諾和信念留守在窮鄉僻壤的山村,傾盡一生堅持用自己的知識和力量嘗試去點燃孩子們心中的科學和文明的火苗。他也想一直保持教書育人的勻速運動,無奈生活的壓力,身體的病痛和村民的愚昧都成了極大的阻力,讓他傳授知識的歷程異常艱難。

牛頓第二定律:一個物體的加速度,與它所受的力成正比,與它的質量成反比。

在書裡提到的人們普遍認知還處於愚昧階段的小山村,想要推動知識的普及是件非常困難的事情,物質的匱乏讓村民們需要尋求立竿見影的小富即安,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而要提高教育的加速度,對教育和教師的扶持勢在必行。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古往今來,老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引領學生走出矇昧混沌狀態的啟明星,猶記在我人生中予我諄諄教導循循善誘的師長們,他們或親切溫厚因材施教,或坦率真誠鼓勵迴響,或標準嚴厲良苦用心,更有激揚文字引發創意和遐想。我們遨遊在知識的宇宙中,看穹宇包羅永珍,勃發上九天攬月之雄心;觀滄海容納百川,燃起入五洋捉鱉之豪情。老師正是這知識宇宙的核心,散發著光和熱,用光明和溫暖撫慰點亮人心的黑暗,化腐朽為神奇,使平庸變偉大,而當精神愈之清澈,靈魂愈之通透,我們才可更加理性透徹地看待這個世界乃至地球之外的宇宙。作者更是借擁有高度發達文明的外星人之口,表達了對教師的崇敬之情,人類作為沒有記憶遺傳的生命將自己的文明發展到令高階文明側目的階段,教師的橋接傳承功不可沒。全社會更應形成一種合力,加速發展教育事業,著名的政治家范仲淹說:“善國者,莫先育才,育才之方,莫先勸學。”教育的全民普及和深度發展才是一國的立足之本,以及人類跳出本我的侷限探索宇宙的根本保證。

牛頓第三定律:相互作用的兩個物體之間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此刻我可以想象,知識作為一種向量,如陽光般溫暖充盈著孩子們求知若渴的赤子之心,而反饋帶給老師的幸福感和成就感不言而喻,更深層次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引導學生進行獨立思考,激發其認知過程中的主觀能動,將知識活學活用,老師針對個體因材施教,教學相長,更是極為豐富地闡述了“知行合一”,教師和學生在牛頓第三運動定律的體系裡有機促進,相得益彰。人類在仰望浩瀚無垠的宇宙文明時,作者更是丟擲極端而神聖的例子,李老師不得不燃盡生命之光,將寶貴的知識財富無私奉獻出來,使地球文明免於湮滅。電影《星際穿越》裡庫珀說“牛頓第三定律告訴我們,總得留下點什麼”,放在此處雖然讓人覺得宿命且悲傷,但更讓教師的意義非同凡響。

“宇宙的最不可理解之處在於它是可以理解的。宇宙的最可理解之處在於它是不可理解的。”

人類的千差萬別與教育密切關聯,而教師在其中扮演著靈魂人物的角色,讓地球文明成為宇宙中看似不可理解的真實存在,致敬所有教師!

教師讀書筆記10

民主平等的現代師生觀,最重要的一個特徵就是相信和信任每一個學生。學生就像是一隻窄口的布袋子,傳統教師把大把大把的知識網袋子裡塞,結果由於口小老師不得要領,學生袋中空虛,往往事倍功半,塞不進去多少,大多數都掉到了地下,於是學生就永遠是個空袋子。現代教育觀要知道,學生是可以能動地自主地發展學習,但前提是我們要相信他們。

首先要相信每一位學生都有自主學習的發展潛能,學習的潛能就像空氣一樣,可壓縮於斗室,也可釋放於大氣,就看我們老師給予他們多大空間。

其次要相信每一位學生都有美好的情感,兒童的思維和想象力以豐富的情感為基礎,相信這一點吧,這對建立現代師生關係非常重要,要相信和欣賞學生的美好情感,儘管他們可能是稚嫩甚或是幼稚的。

教師讀書筆記11

隨著課堂教學的進一步的深化改革,每一位教師都在尋找、積累和建構自己的有效教學的經驗,力求“低投入,高產出”通過一段時間的教學使學生獲得最大長進、發展。筆者認為當前的閱讀教學要著眼於幾個“點”來優化教學。

一、把握本文的基點

各篇課文的基點各異,教師在解讀文字的時候要能準確地把握課文的基點,準確把握課文的價值取向。雖說“一千讀者一千個哈姆雷特”,但是畢竟還是“哈姆雷特”,而不會變成“孫悟空”。因此準確解讀文字是課堂教學的前提。

二、找準課堂切入點

就教學來說,找到個性化教學的視角,這是有效教學的關鍵所在。因為這樣可以使一堂課的教學內容相對集中,學生學得相對透徹。一篇優秀的文章,總有那種牽一髮而動全身的“點”——關鍵的詞語、文眼、警句、過渡段、文題,等等。在正確把握文字的基礎上,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從教材中“掏出”極寶貴的可教因素,通過二度創作,精心設計,突破一點,可以讓每一個學生都積極地投入到教學過程中,促使學生的思維的觸角深入到文字的核心,從而讓課堂成為自主、合作、探究的場所。比如有位老師上的《天鵝的故事》,緊緊抓住“感動”一詞,讓學生與文字親密接觸,感動老天鵝,感動天鵝群,感動老人,最後感動讀者,感動所有的人,讓人們懂得人與動物和諧相處,體會到天鵝的頑強和團結精神。

三、捕捉情感興奮點

有效的教學在於能夠了解學生的“需要”以及不同學生之間的“差異”。更重要的是,學生的“需要”和“差異”往往並不限於知識水平,而在於求知熱情。這就需要教師不僅要考慮“我應該講什麼知識”,還要考慮“我應該如何讓他對這些知識有熱情”,善於培植學生的興奮點,不斷地激發和引導學生就某個問題進行質疑、討論、爭辯和探索。教師的教學智慧和教學藝術,就表現在如何合理而有效地點選到學生願意興奮、能夠興奮的關鍵點和關節點上,從而不斷推動學生智力和思維水平向更高的層次發展。

四、創設思維生成點

教學中,教師要努力尋求知識生成、知識擴充套件的發散點,善於開啟學生思維的空間,釋放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開發學生沉睡的潛能。尋求發散點,並有效進行思維的發散,要求教師具有開放的思維方式和廣闊的知識背景。在具體的操作上,可以利用課文所留出的“空白點”,開展創造性閱讀活動;可以利用課文主題的“相似點”,開展拓展性閱讀活動;可以利用教材中的未知領域,抓住“知識盲點”,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和探究熱情,指導他們進行研究性閱讀活動;可以找到與其他學科、與社會生活的“交叉點”,組織學生開展語文實踐活動等。如在教學《特殊的葬禮》一課時,聯絡課文內容,讓學生試試寫寫菲格雷總統飽含深情,動人心絃的演講稿。一是能讓學生進一步體會文章的情感,同時也對學生的語言進行了訓練,實現了人文性與工具性的有效統一。

有效教學意味著“想方設法”地讓學生在單位時間內獲得有效的發展。為了讓學生在單位時間內獲得有效的發展,教師需要在上課之前做好準備,這種準備活動就是“教學設計”。怎樣的教學設計有效呢?這篇短文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有效的切入點。的確,有效的教學設計不應該糾纏於細枝末節,而應該巨集觀地看待教材,瞻前顧後地分析教材,深入淺出地鑽研教材。在尊重教材的基礎上超越,在吸納教材的基礎上揚棄。教學設計的過程,是把教材轉變成學材的過程,這就需要教師恰如其分地把握教材,從而把教材變成學生自己可以進行探究的學材,使學生能夠逐步自主發展,教師的價值與智慧也主要體現在這一轉變的過程中。

因此,筆者認為有效的教學設計還應能喚起學生充分的閱讀期待、要體現語文味、在讀、說、悟一統語文閱讀課堂的今天還應引導學生紮實落實“寫”的訓練。

  教師讀書筆記12

《做最好的教師》這本書讓我愛不釋手,百讀不厭。怎樣的教師是最好的,怎樣做才是最好的?其中的一段話,讓我茅塞頓開:也許你不是最聰明的,但是最勤奮的,也許你不是最富有的,但是最豐盈的,也許你不是最美麗的,但是最可敬的……“你也許不是最美麗的,但你可以是最可愛的;你也許不是最聰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奮;你也許不會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實;你也許不會最順利,但你可以最樂觀。因此,你若是工人,就要當技術最出色的工人;你若是營業員,就要當服務質量最佳的營業員;你若是醫生,就要當醫術最高明的醫生;你若是教師,就要當最負責任的教師;甚至你哪怕只是一名個體戶,也要當最受顧客稱道的勞動者!你也許不能成名成家,不能名垂青史,但你可以成為同行業中千千萬萬普通人裡最好的那一個!”“做最好的自己’,便意味著要儘可能在自己的職業中達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這是《做最好的老師》中給我印象最深刻的兩句話。

那麼什麼樣的老師才是最好的老師呢?從成為老師的第一天我就在探尋標準,但一直都沒找到一個最佳的答案,直到我讀到李鎮西老師所寫的“‘最好’就是‘更好’,雖然這個‘最好’永遠達不到,但一個一個的‘更好’,便匯成了一個人一生的‘最好’”這句話時,頓時豁然開朗。“做最好的自己”,強調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斷地超越自己。李鎮西老師說:“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遺憾,但每天都這樣自己和自己比,堅持不懈,我便不斷地向‘最好的教師’的境界靠攏。”看到這裡,我想到了自己,說實話,我對自己的某些方面是缺乏信心的,總覺得自己與一個好老師的差距實在太遠了。面對有著同樣的問題李老師卻是這樣想的“既然只能當老師,那麼悲悲慼慼是當,高高興興也是當,我當然選擇後者!”是啊,開心是一天,不開心也是一天,為什麼不天天開心呢?所以不如就學李老師這樣想:多想學生們可愛的地方,比如整日整潔的教室、節日時溫馨的簡訊、課外活動矯健的身姿、藝術節上精彩的演出;儘量讓學生在課堂上多學點東西,無論這些東西是課內的還是課外的,只要對他們今後的發展有益處就好,而不是僅僅注重他們的考試成績;儘量和他們成為朋友,多從他們的角度去理解他們的言行舉止,使學生能“親其師信其道”,而不是一個高高在上的人,讓學生陽奉陰違、避而遠之。這樣每天生活在一個令人有所希望的環境中,又怎麼能不高興呢?

在這本書的全部文章中《教師的尊嚴是學生給的》這個章節給我的觸動最大。當時看到這句話,我的第一感覺就是震撼,第二感覺是認同。回想自己的教學生活,當我擺出“師道尊嚴”嚴厲地去批評學生的時候,我並沒有感受到他們的心悅誠服。反而,只是一個充滿鼓勵的眼神,一個充滿溫情的動作,一個微不足道的幫助,卻使他們更靠近我。正像李老師在書中所講:“教師真正的尊嚴,從某種意義上講,並不是我們個人的主觀感受,而是學生對我們的道德肯定、知識折服和感情依戀。

反思後我才認識到:教育上的愛,不是為了達到一個目的而做出的一種姿態,它是一種思想,一種情感,一種氛圍,運用得恰當,它會把“愛”自然而然的貫穿於教育的每一個環節,也會不聲不響的體現在教育的每一個細節,更會潛移默化的浸潤著每一個學生的心靈。讓我們滿懷信心、滿懷激情,在新課改的藍天下,做最好的老師,做最好的自己。

教師讀書筆記13

我們向來要求學生做聽話的乖孩子,做一個尊敬老師的好學生,然而反身自問,你尊重他們了嗎?現代教育首先要求教育工作者做一個尊重學生的好教師,只有尊重學生才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好老師,才能讓學生真正尊敬你。

尊重學生首先要尊重學生之間的差異,作為教師應著力去關心每一位學生,要針對不同的學生的特點用不同的方式方法,不同的情感體驗與交流。如果用同一種方法同一種模式同一個標準,去要求每一位學生,毫無區別,其實那就是一種漠不關心,不負責任,也是極大的不公正不公平,也是極大的不道德不民主的表現。

我們既要尊重學生的差異,也要尊重學生的特長,一個人在社會上吃飯生活,在社會上立足,是靠他的特長,培養一個有個性的學生可能比培養若干個平庸的大學生更有意義。

不具備愛心的人當了老師對自己是一種折磨,對學生是一種痛苦,甚至是一種萬劫不復的生命災難。

現代教師的職業道德可以歸結和提煉成一個字“愛”,有了愛教師的職業道德便全有了,作為教師愛心比什麼都重要。

有愛學生就要儘自己的最但努力,愛心和愛的教育往往能創造奇蹟 。世界上千千萬萬種教育方法,愛的教育是一種最偉大的方法,有愛就有希望,有心就有力量。

教師讀書筆記14

利用假期,把劉鐵芳教授所著《守望教育》認真讀完了,暗自為自己讀到這樣一本好書感到慶幸,劉教授有著不平凡的境遇,幹著不平凡的事業。他之所以事事比他人做得好,首先取決於他崇高的精神境界。也說明了教師這個職業是需要愛心的職業,沒有愛心的人是做不了好教師的。

印象最深的是書中講到轉化後進生的問題,劉教授所說的教師做差生的轉化工作如同醫生診病一樣,醫生只有在治療疑難雜症中才能提高醫療水平,教師只有在教育差生中才能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這一認識應該說也是非常獨特、耐人尋味、給人啟示的。在我自己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我也能體會到,雖說在教學中我們對後進生的確也很關心,但能夠像劉鐵芳老師對待差生那樣,說實話,我做不到。我們看到轉化一個差生到底有多難,更看到了一個為人師者的愛心、耐心和信心,無論朝著哪個方向,都牽動著老師的心,而他身上所體現出的反覆,足以考驗天底下最有耐心的人。

作者在文章中還提到以美德故事喚醒孩子道德情感的方法,值得我們借鑑。他強調知識和故事是教育中兩個並行的要素,一個讓我們獲得對世界與自我的認識,另一個則憑藉真實可感的世界來撫慰我們的生命。每個人的童年都應該是被故事侵潤著。閱讀故事可以讓孩子們掌握知識獲得日常生活中不一定能夠擁有的感情體驗,同時他們也必然地從中獲取人生的啟蒙教化的薰陶。一代代兒童通過閱讀童話故事完成自己的精神成長,因此,我們應鼓勵學生讀一些著名的兒童作品,聽一些兒童故事是非常有必要的。願我們每一位教育者都能夠正確引導學生閱讀,留給學生閱讀時間和空間,讀他們自己的故事,讀一些美德故事

教育就是愛,愛就是教育。愛心是人類的一種高階情感,但是又和人類的理智、道德、審美、人格相互關聯。“愛心育人”不僅是一般的職業素養和職業要求,更是教育人道主義的體現。作為教師,最可貴的是能夠保持高尚的人道主義情懷。讓我們以一顆平凡、摯愛、理性的心靈來守望教育,守望我們心中的教育夢想吧。

教師讀書筆記15

我利用假期的時間細細品讀了《兒童發展心理學》這本書,從中受益非淺,或多或少給我一點點啟發,它讓我對兒童心理髮展的規律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對我的小課題研究供給了很大的幫忙,在今後的教育教學中建構了理論基礎。

本書主要介紹了20世紀20年代以來兒童心理學研究的地位不斷的強化用心理機能構成的過程來說明心理機能的涵義,使心理學的發展從描述性階段向說明性階段過渡,兒童發展心理學能夠為此供給說明性的控制論模型。兒童是人生起點時期,是一個生機勃勃,充滿生命力的時期,也是人類個體心理髮生髮展、撒播智慧種子的播種季節。本書不僅僅讓讀者對兒童發展心理學有了比較直觀的基本認識,同時也為下兩篇有關兒童發展心理學的具體資料作了鋪墊。例如:孩子從幼兒園進入國小,社會主角發生重大轉變,開始承擔“學生”的職責,核心活動由“遊戲”變為“學習”。學習環境和作息習慣的改變,導致了一部分學生生活上的不習慣,兒童發展年齡階段任務的不一樣,導致了一部分學生心理上的不適應。一年級學生雖然對學習充滿好奇,但永續性不強,自控本事較差。學前教育的差異,會給學生帶來學習本事和學習效果的差異。學生對師長的依靠性異常強。夥伴間交往以“玩”為主題,在接觸群體規範,學生經常會出現“違規”和“告狀”現象。三年級開始,學生從兒童期轉入少年期,自我意識和獨立性要求明顯增強,各方面本事發展較快。學科學習的難度和強度的增大,造成了一部分學生對學習生活的不適應,作業拖拉,成績退步。學生的

學習興趣開始分化,學科偏愛的構成,也促進了其個性和愛好的逐步顯現。三年級學生的團體主義觀念增強,隨著生活範圍的擴大,學生的好奇心進一步增強。

心理健康干預指在確診的基礎上,採用一系列適合學生的心理治療方法對學生心理問題及行為進行矯正的過程。對於不一樣層面的心理問題,能夠採取不一樣的干預方法。如果能細心觀察,並提前發現一些普遍性、可能導致學生們心理問題發生的事,我們完全能夠對此進行團體的預防性干預。心理健康教育越早越好,別等問題嚴重了才想辦法。例如:我校設立了“心理廣播站”,每週三對全校進行各方面的心理輔導,開展了主題教育“我是最棒的”,挖掘學生“分數”以外的本事,使其重拾信心。學校又開展主題教育“調整心態迎接考試”對學生考前心態調整進行干預指導。指導學生正確對待E時代可能造成的一些不良的心理

健康隱患,開展了團體指導講座“沉溺網路的危害”,指導學生正確使用網路進行學習交流等,而不是沉溺於網路遊戲虛度年華,指導家長改變錯誤的教育觀念與教養方式。這些不一樣的主題教育都是根據學生不一樣時段可能發生的不一樣問題進行有意識的團體預防性干預途徑,這些特定的團體干預資料,能夠在不一樣時段疏導學生的心理,防範於未然,則能大大減少問題行為的發生。

教育部對中國小心理健康教育的總目標是:提高全體學生的心理素質,充分開發他們的潛能,培養學生樂觀、向上的心理品質,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全發展。目標中強調的是: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全面”發展。這對教師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為了達成目標,我們教師除了要從態度上重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外,還要加強心理健康教育的實踐性與實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