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工作計劃>

2018-2019年上學期四年級上冊綜合課程實踐活動計劃

工作計劃 閱讀(2.62W)

  一、指導思想

2018-2019年上學期四年級上冊綜合課程實踐活動計劃

本學期我將構建“以研究性學習為核心,以資訊科技教育為補充與拓展,以勞動與技術教育及社群服務與社會實踐為主要活動形式”的國小生綜合實踐活動的基本模式。通過本期兩次綜合實踐活動,旨在培養學生髮現問題,進而通過蒐集資訊、處理資訊,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在活動中能積極與他人合作,增進。繼續開展並利用學校周邊有利環境進行課題開發,力求把實踐學習融入學生生活,體現個性化發展的教育理念。

  二、具體工作

1、安排好綜合實踐活動的時間。

每週一節課定為綜合實踐活動課,也可以把綜合實踐活動的課時與學校自主使用的課時結合在一起使用。在實踐過程中,要以綜合主題或綜合專案的形式將四大指定領域融合在一起實施,使之彼此滲透,形成整合。另外,指導老師要充分利用雙休日、節假日的時間資源和豐富的校外資源指導學生以活動小組的形式開展好綜合實踐活動,期間也可發揮家長的指導作用,以保證活動的質量和學生的安全。

(1)在活動的主題、專案的確定階段,教師應針對學生的文化、科學知識基礎及興趣愛好、學生所處的特定社群背景和自然條件,引導學生確定合理的活動主題、專案。

(2)在活動實施階段,教師要指導學生進行資料的蒐集。針對學生的實際和相關的課程資源,在活動開始階段,可以結合例項對學生進行一定的基礎訓練,幫助學生掌握利用工具書、使用視聽媒體、做筆記、進行訪談、對資料做整理和分類等方面的技能。在具體的活動過程中,要指導學生有目的地收集事實材料,指導學生運用調查、觀察、訪問、測量等方法;指導學生寫好研究日記,及時記載研究情況,真實記錄個人體驗,為以後進行總結和評價提供依據,引導學生形成收集和處理資訊的能力。

(3)在活動總結階段,教師應指導學生對活動過程中的資料進行篩選、整理,形成結論,指導學生著重對活動中的體驗、認識和收穫進行總結和反思。

2、做好綜合實踐活動過程中的評價工作。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評價的目的是為了激發學生對本課程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評價應以形成性、發展性評價為主,注重學生主體參與實踐的過程及在這一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積極性、合作性、操作能力和創新的意識。評價應注意多樣性和可選擇性,可自評、生評和師評相結合。在期末做好實驗班級活動成果的展示、交流和評價工作。

  三、綜合實踐教學計劃(暫定)

  第一課《中國世界遺產之旅》

一、初步瞭解,繼激發興趣。

1、學生通讀學習課文整組課文,初步瞭解我國的“世界遺產”,感受中國的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在學習本組課文的過程中,將瞭解我國的“世界遺產”——長城、頤和園、秦兵馬俑,通過資料袋的學習初步瞭解我國其它二十多處世界遺產有哪些,感受中國的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

2、以蒐集關於頤和園的資料為例,引導學生怎樣蒐集整理資料。學生學習之後,可以就自己感興趣的其他世界遺產進行了解。可以蒐集與我國的“世界遺產”有關的圖片、詩詞、楹聯、故事、傳說等資料,倡導學生建立“中國的世界遺產之旅”的資料本,進一步感受這些“世界遺產”的魅力。培養學生蒐集資料並與同學分享資訊的習慣。

二、瞭解我國的世界遺產,感受“世界遺產”的魅力。

1、閱讀《長城》課後的資料袋,引導學生讀一讀文字,看一看圖片,查一查地圖,談一談感受。

2、適當補充一些圖片或錄象資料,激發學生繼續瞭解中國的“世界遺產”的願望。

3、引導學生閱讀一些有關世界遺產的文章,如選讀課文中《迷人的張家界》,《同步閱讀》只能感的《碧水丹山話武夷》、《廬山落霞》、《黃山記》、《仰望布拉達》等,從作品中感受“世界遺產”的魅力。(摘錄優美語句、學習寫作方法、談談自己的收穫等等。)

三、課外延伸、拓展。

1、瞭解我國文物古蹟保護的現狀,蒐集相關資料、圖片,進行閱讀,並思考怎樣保護文物古蹟,提出保護的建議,或就“如何做一個文明的遊客”這一話題展開討論,最後形成建議書或倡議書。使學生提高文物保護意識,樹立“保護文物,人人有責,從我做起,從小處做起”的觀念。

2、為了讓更多的人瞭解我國的“世界遺產”,我們來寫寫介紹“世界遺產”的導遊詞。引導學生把課文中的語言和資料中的語言,轉化為學生自己的實用的語言。教師要鼓勵有個性、有創意的表達,如圖文搭配,表達形式豐富(手抄報等;引用或創編恰當的廣告詞,調動遊客的興趣等)。

四、展示學習成果

1、展覽學生的“中國的世界遺產之旅”的資料本,讓學生互相參觀、翻閱,注意要愛惜別人的勞動成果。可互相交談、互相讚美或提出寶貴意見,並評選出內容最豐富,設計最美觀,最有新意和創意的'資料本,加深學生對成功喜悅的感受。(在本子上互評留下意見或建議;頒發喜報等)

2、組織學生交流介紹我國“世界遺產”的導遊詞,並模擬導遊講解(拍照寫小結)。

  第二課:《做個保護眼睛的小天使》

1.第一課:開題活動

課內一課時,課餘一週完成,考慮到學生已經有的學習經驗,同學中間已有多人戴上近視鏡,也要多位家長反映孩子視力不好。主題生成課利用電教媒體,播放同學們不良的看書習慣及後果的場面,引起學生研究的興趣,並擴充套件到身邊的情況,生成主題,分解專題,確定研究內容各調查方向,孩子們按興趣分組,並初步制定小組活動計劃。

2.第二課:瞭解階段

課內一課時,課餘一週。知識瞭解課:重點讓學生了解眼睛的結構;眼睛成像原理;近視眼的成因。讓學生開展討論,分析成因,提出要注意的問題。

3.第三課:實踐活動

課內一課時,課餘一週。方法指導課:重點引導學生學會如何做小研究。問題研討課:近視怎樣引起的,在學校如何開展調查,在家如何蒐集查詢資料,實踐中遇到的問題。開展集體討論,分析原因,提出調查採訪要注意的事項,老師指導學生學會與別人溝通,進一步學會採訪。教會學生利用網際網路蒐集整理資訊,歸納預防近視的方法。

4.第四課:交流評價活動

課內一課時,課餘一週完成。交流反饋課:各小組彙報實踐活動,分享收穫與困惑,吸取他人經驗完善自我活動,在同學相互建議和老師指導下完善實踐活動。成果設計課:重點指導學生整理原始資料和資料,歸納研究結論,寫小研究報告。

5.第五課:成果展示活動

課堂一課時,課餘兩週成果展示課:提出了展示彙報的要求後,先讓學生各組利用幾天課餘時間作充分的準備。課堂上各組小研究報告與手抄報、相片結合起來作彙報。總結反思課,引起學生對整個活動中出的困惑、挫折等進行全面反思,成果共享及對活動進行理性總結反思,提高綜合學習能力。

  第三課:《成長中的故事》

一、準備階段:

1.在學完第25課後提出綜合性學習的要求,引導學生自主確定收集資料的內容、途徑和合作夥伴,制定活動計劃。面對:“成長的故事”這專題,同學們可能會提出了不少方案:有的想看書、上網瞭解名人的成長故事,有的想採訪社會各行各業人士,瞭解他們的成長故事,有的想採訪身邊的名人,有的收集自己班級的成長故事,編輯一本故事書。有的同學看了語文園地七的“知心姐姐”欄目後,認為,為同學解決成長的煩惱事是很有意義的,提議辦個“悄悄話信箱”。

2、分小組:定好主題,分好小組之後,接著怎樣開展活動呢?要研究什麼內容呢?什麼時間開展呢?針對這些問題,我讓每組學生一起討論,制定本組的計劃,是讓學生學會有計劃地辦事。

二、活動實施:讓學生在課外收集有關偉人、名人、親人、夥伴或自己的成長故事,教師經常詢問活動的開展情況,根據實際給予恰當的指導。

三、彙報展示

1、 與偉人的一次親密接觸。6人一小組找尋名人和偉人小時候的故事,在彙報課上交流和展示,並篩選一部分圖片和資料張貼於教室牆上。

2、追尋家人童年的足跡。利用雙休日對自己的家人進行一次訪談,讓他們說說小時候印象最深刻的一些事情,然後自己整理,寫成一篇訪談日記。

3、盡數自己成長路上的“腳印”。給老師寫一封信,和老師說說自己成長道路上難忘的事情。

4、尋找激勵自己的人生格言。進行尋找格言的活動——每個人製作一張“座右銘”,寫上格言激勵自己,並貼在桌子右上角。也可以讓學生進行了一次互贈格言的活動,使學生在互相贈送的過程中感受到了同伴的激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