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工作計劃>

高一化學備課組第二學期工作計劃

工作計劃 閱讀(2.21W)

一、現狀分析

高一化學備課組第二學期工作計劃

1.教材分析

今年為實行高中新課程改革的第3個年頭,化學課程設定上以模組的形式出現,而且在教材中出現了大量的思考、學與問、思考與交流、科學探究以及大量的最新科技方面的知識等形式多樣的變化。這些變化是過去教材中很少或未曾出現的,所以對我們尤其是本人提出了新的挑戰,不能帶著過去的教學經驗和教學模式進行教學,必須根據教學大綱和教學實際對新教材進行認真的分析和研究,儘快融入全省的教學氛圍中,只要這樣才能在教學工作中立於不敗之地。

新課程主要有三套教材:人教版,蘇教版和魯教版。我校使用的是人教版,人教版高中化學教材共有8冊課本,其中必修有必修1和必修2,要求本學年所有高一學生都要完成;選修有6冊,其中選修1《化學與生活》作為會考學生要求,選修2《化學與技術》和選修6《化學與實驗》我校學生不選修,選修3《物質結構與性質》作為選學化學學生的選學內容,選修4《化學反應原理》和選修5《有機化學基礎》作為選學化學學生的必選內容。

2.學生現狀分析

本級共有16個教學班,1、2班學生雖是火箭班,但尖子生比較少。3、4、5、6班為理科快班,7、8、9、10、11、12班為普通班(上學期末分科整合班),

整體平均成績較低,行為習慣表現不盡人意。13、14、15、16班為文科班,對化學科的學習思想認識不是很明確,學習習慣表現不太好,這給化學教學工作帶來了較大的難度,提升整體成績一定的困難。

二、指導思想

1.學校關於加強集體備課思想

高一年級要打好基礎,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重點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和基本的生活和學習技能

本學期要推進有效教學,理直氣壯抓教學質量,聚精會神抓課堂效率,要明確課堂教學的關鍵因素是教師。本學期將開展備課組考核,向備課組要質量,向優秀教師團隊要質量。加強對課堂的設計和管理,以抓教學常規達到課堂質量的保底要求,以抓有效教學提升課堂質量。

2.年級組關於集體備課思想

年級組根據學校教學計劃,提出提高教學質量的措施,進而指導各備課組精心設計備課組教學計劃,並檢查落實情況,保證本學科教學的高質量。組織教師不定期聽課,開展評課與交流,研究課堂教學效果,反思教學設計和組織策略,及時改進和提升,要求每位科任教師每週要按時參加備課組活動(聽課、評課),每學期聽課不少於10次,重點做好評課。

①規範備課組集體備課體制,做到“定時間、定地點、定內容、定中心發言人”,紮實開展備課組集體備課活動,共同研究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統一進度、統一思想,明確每位老師負責收集資料、編寫練習的板塊,發揚團隊精神,團

結協作,形成合力,努力實現資源共享,備課組成員加強溝通,互相聽課,經常性開展各成員間的互相探討活動,提高備課效率和課堂教學效率。積極參加學校和各級教研室組織的各種活動,如公開課、示範課,並認真做好記錄,以便在評課時能相互交流,取長補短。

②以備課組為中心,對本組教師教案、學案、學生筆記、作業及批改情況和錯題集進行定期檢查,並組織教師交流,作好改善。

三、本學期目標

(一)本學期教學目標

本學期主要完成化學必修二的教學任務:進度安排表附後

(二)工作目標

1、達標目標

針對起始年級的學生特點和本屆學生的學情實際,對每節新授課都進行充分的準備和協商,根據教學大綱對教學內容認真進行設計力爭把握準確,不超標,不加量,著重加強化學雙基內容。

2、課堂教學達標目標

根據我省新課程改革的要求,認真完成教學任務,授課過程中時刻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多方面進行交流互動,反饋總結,讓學生對所學內容充分理解。

3、研究目標

認真研究課程標準教學要求,認真研究本校學生的學習實際,加強教學目標的達成及大學聯考試題和方向的研究。

4、指導學生課外活動目標

文科班充分做好學生的思想動員工作,為化學學業水平測試的順利過關打好基礎。理科班加強學生的思想認識,明確學習目的,,有針對性地進行理科教育教學。

四、具體措施與步驟

1.關於教材處理的措施

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新授課統一認識,集中完成教材的分析和研究,切實提高課程教學效率。

2.關於課堂教學設計及組織措施

在充分討論和協商的基礎上,提出好的合理化教學方法和手段,授課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時交流和分析,認真對待不放過,課後組織討論研究。

3.關於作業及試卷處理措施

做好作業佈置、批改和輔導工作。備課組成員要認真完成所分配的自編作業任務,保證在每一課時都有合適的作業。做到作業有發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評。根據存在的問題要及時做好輔導工作,並做到集中輔導與個別輔導相結合,輔導求知與輔導做人相結合,同時積極開展有計劃的化學競賽輔導工作。 2017年2月27日

《高一化學備課組第二學期工作計劃》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餘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檢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