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節日慶典>

春節由來的作文三篇

節日慶典 閱讀(2.93W)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那麼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春節由來的作文3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春節由來的作文三篇

春節由來的作文 篇1

中國農曆年的歲首稱為春節。是中國人民最隆重的傳統節日,也象徵團結、興旺,對未來寄託新的希望的佳節。據記載,中國人民過春節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關於春節的起源有很多說法,但其中為公眾普遍接受的說法是,春節由虞舜興起。公元前20xx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帶領著部下人員,祭拜天地。從此,人們就把這一天當作歲首。據說這就是農曆新年的由來,後來叫春節。春節過去也叫元旦。春節所在的這一月叫元月。

中國曆代元旦的日期並不一致:夏朝用孟春的元月為正月,商朝用臘月(十二月)為正月,秦始皇統一六國後以十月為正月,漢朝初期沿用秦歷。漢武帝劉徹感到曆紀太亂,就命令大臣公孫卿和司馬遷造“太陽曆”,規定以農曆正月為一歲之首,以正月七年級為一年的第一天,就是元旦。此後中國一直沿用夏曆(陰曆,又稱農曆)紀年,直到清朝未年,長達20xx年。春節不同時代有不同名稱。在先秦時叫“上日”、“元日”、“改歲”、“獻歲”等;到了兩漢時期,又被叫為“三朝”、“歲旦”、“正旦”、“正日”;魏晉南北朝時稱為“元辰”、“元日”、“元首”、“歲朝”等;到了唐宋元明,則稱為“元旦”、“元”、“歲日”、“新正”、“新元”等;而清代,一直叫“元旦”或“元日”。

1912年孫中山在南京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時,宣佈廢除舊曆改用陽曆(即公曆),用民國紀年。並決定以公元1912年1月1日為民國元年1月1日。一月一日叫新年,但不稱元旦。但民間仍按傳統沿用舊曆即夏曆,仍在當年2月18日(壬子年正月七年級)過傳統新年,其他傳統節日也照舊。有鑑於此,1913年(民國二年)7月,由當時北京政府任內務總長向大總統袁世凱呈上一份四時節假的報告,稱:“我國舊俗,每年四時令節,即應明文規定,擬請定陰曆元旦為春節,端午為夏節,中秋為秋節,冬至為冬節,凡我國民都得休息,在公人員,亦准假一日。”但袁世凱只批准以正月七年級為春節,同意春節例行放假,次年(1914年)起開始施行。自此夏曆歲首稱“春節”。

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決定在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同時,採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紀年。為了區分陽曆和陰曆兩個“年”,又因一年24節氣的“立春”恰在農曆年的前後,故把陽曆一月一日稱為“元旦”,農曆正月七年級正式改稱“春節”。

地球繞太陽一週,曆法上叫一年,迴圈往復,永無止境。但是,人們根據春、夏、秋、冬四季節氣的不同,就以夏曆正月七年級為一年的歲首。每年農曆十二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半夜子時(十二點)過後,春節就算正式來到了。

臨近春節,人們採辦年貨,除夕時,全家團聚在一起吃年夜飯。貼年畫、春聯;迎接新的一年來臨。

隨著新中國的建立,春節慶祝活動更為豐富多彩。不僅保留了過去民間習俗,剔除了一些帶有封建迷信的活動,而且增加了不少新的內容。使春節具有新的時代氣息。1949年12月2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政府規定每年春節放假三天。

中國是個多民族的國家,各民族過新年的形式各有不同。漢族、滿族和朝鮮族過春節的風俗習慣差不多,全家團圓,人們吃年糕、水餃以及各種豐盛的飯菜、張燈結綵,燃放鞭炮,並互相祝福。春節期間的慶祝活動極為豐富多樣,有舞獅、耍龍的,也有踩高蹺、跑旱船的。在有些地區人們沿襲過去祭祖敬神活動,祈求新的一年風調雨順,平安、豐收。古代的蒙古族,把春節叫做“白節”,正月叫白月,是吉祥如意的意思。藏族是過藏曆年。回族、維吾爾族、哈薩克族等,是過“古爾邦節”。春節也是苗族、僮族、瑤族等的盛大節日。

春節由來的作文 篇2

聽,大廣場上在放鞭炮呢!我今天來考考大家,春節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但你們知道春節是怎麼來的嗎?那今天我就來給大家講一講吧!

傳說中,中國古時候有一種怪獸頭長觸角,凶猛異常,它的名字就叫“年”,年長年深居在海底,每年除夕就出來,到村裡吃人害人,人們只有逃去了深山,這樣才能保住性命。有一年除夕,從遠處來了一位老爺爺,村裡的人沒有人搭理那位老爺爺,都匆忙地往山裡逃,只有一位老奶奶給了它一點食物告訴他,趕快去山裡躲避年獸。而老爺爺告訴老奶奶,自己有驅趕年獸的辦法。晚上年又出來害人了,老爺爺在門口,貼上了對聯,掛上紅燈籠,這時年不敢再往前走了,突然老爺爺身穿紅色大衣,手拿鞭炮衝了出來,年嚇得跑回了水底,再也沒有出來,原來年最怕紅色和巨響呀!

從那時起,每年大年三十,也就是除夕的'時候,家家戶戶都要貼對聯,放鞭炮。大年七年級,大家都會走親訪友,互相問好,慢慢就成了中國的傳統節日春節。

百節年為首,春節也是中國傳統節日裡最濃重的節日,在古代民間,人們從年末二十三和二十四的祭灶便開始“忙年”了,新年到正月十九才結束。在現代,人們把春節定於農曆正月七年級,但一般至少要到正月十五,新年才算結束。節日交流問候,傳遞著親朋鄉里之間的親情倫理,它是人們增深感情的重要節日,是個歡樂祥和,親朋好友歡聚的傳統佳節。

聽了我的講解,大家明白了嗎?

春節由來的作文 篇3

過年了,我們小孩給長輩拜年時,長輩們都會給我們壓歲錢,但是你們知道為什麼要給壓歲錢?這個風俗為何來?

古時候,有一種小妖叫“祟”,大年三十的晚上出來摸熟睡小孩的頭,小孩醒了往往嚇得哭起來,接著便受驚過度。為了避免被小妖驚擾,於是家家戶戶都在這天亮燈不眠,。有一對夫妻老來得子,視為心肝寶貝,年三十晚上,他們拿了八枚銅錢用紅紙包著壓在孩子的枕頭邊。孩子睡著了,夫妻倆不敢閤眼,怕祟來嚇孩子。半夜裡,一陣陰風吹開房門,吹滅了燈火,祟進來了,它剛要伸手摸小孩,就被那八道金光閃閃的亮光嚇跑了。第二天,夫妻倆把用紅紙包八枚銅錢嚇退祟的事告訴大家。此後,大家皆按此法做,祟再也沒來過。因祟與歲音同,慢慢的大家就把它叫做壓歲錢了。

原來壓歲錢是這樣來的呀!因此,長輩給我們壓歲錢,我們可不能亂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