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節日慶典>

中元節習俗活動有哪些

節日慶典 閱讀(2.31W)

中元節為三大鬼節之一,又稱祭孤、瓜節、七月半、送鬼節、寄生節、盂蘭盆會。這樣一個神奇的節日,會有怎樣的習俗呢?下面跟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中元節習俗活動有哪些

  “中元節”的習俗

  中元節習——燒紙

節日中,漢族民間俗信行為中,最為突出的是燒紙。據迷信傳說,陽間的紙就是陰間的錢,人們燒紙就是給亡故的先輩親人送錢。通常上墳燒紙時要留下幾張,到十字路口焚燒,目的是給尤家可歸的野鬼一些施捨,它們就不會再去搶劫送給其祖先的錢了,至於為何燒紙當錢,漢族民間亦有一個滑稽的傳說。東漢蔡倫發明造紙術;其兄蔡莫,受嫂子慧孃的鼓動,找蔡倫學習造紙技術。可是,蔡莫賺錢心切,技術沒真正學到家便匆忙趕回家開張營業。結果,他造的紙質量太次,無人問滓。慧娘苦思冥想,心生一計。一日深夜,蔡莫放聲大哭,驚動四周鄰居。他說,慧娘因造紙的事,夫妻發生口角後,上吊身亡。第二天,即七月十五日,蔡莫假作悲傷痛悔,邊號啕哭泣,邊將紙點火焚燒。眾人正在勸慰,忽見慧娘甦醒過來。她告訴眾人,之所以能夠死而復生,是因為閻王接到了蔡莫送去的錢,才將其放歸人世的。陽間拿銅當錢,陰間是拿紙當作錢。大家信以為真,皆紛紛掏錢,將蔡莫的存紙搶購一空,好給祖先燒紙送錢用。中元節燒紙的習俗就是由此而產生。

有趣的是江蘇洪澤湖一帶還把七月十五稱為“敬孤節”。節日風俗中除家家產戶給亡靈燒紙錢外,還爭相招待孤寡老人。據傳,原洪澤湖裡有個叫巫支岐的水怪,經常上岸吞食村裡的兒童。於是村裡有位孤老人,召集全村老人共商計謀,這位孤老人決定由自己化裝成村童,身藏毒藥,被水怪吃掉了,毒死了水怪,解救了村童。後人為了紀念捨己為人的老人,便於此日燒紙祭祀,並敬請孤老們,此俗至今還保留著,沿襲下來成了“敬孤節”。

  中元節習俗——放小船

按照滿族的習俗,七月十五要舉行各種活動來紀念祖先以及慶祝一年的收穫。屆時,身處異鄉的同胞將緬懷親人、思念家鄉的心願付諸順流而下的小船,以示寄託。現我國廣州地區滿族人仍保留有七月十五日在水中放小船,內書“直上長白”等語的習俗。有的地方則舉行划船比賽,慶祝節日。

  中元節習俗——跳天燈

廣西天等一帶在中元節有跳天燈習俗。舊時跳天燈活動多是一些迎神賽會、驅逐疫鬼之類的迷信活動,現已逐漸發展成為一種民間體育活動。

跳天燈一般在村頭較平坦的場地上進行,72個小碗裝上豆油,分別排成9行,按前後左右相距0.8一l米的距離置燈並點燃,跳燈的人頭戴面具,手持木魚、小鼓、鑼鈸等樂器,亦有手持掛紙花條木棍者。開頭由一人帶頭敲打木魚,按節奏有規律地在每行燈中穿來跳去,到行角轉彎處,每人都要做一些亮相的跳步轉彎動作,並吹打各自手中所持的樂器及道具。夜間觀跳天燈的場面,宛如長龍在星光中舞動。

  中元節習俗——孟蘭盆會

為了紀念目蓮的孝心,佛教徒每年都有盛大的“盂蘭盆會”。每年七月十五中元節這一天,僧尼舉行孟蘭盆會,誦經施食,宣稱可以使施主今生父母和七世父母得以度脫節厄。這與我國崇尚孝道的倫理傳統相符,因而為我國曆代帝王所提倡。南北朝梁武帝時代,開始大興孟蘭盆法會,以報答父母祖先恩德。

清時孟蘭盆節極為興盛。在《帝京歲時紀勝·中元》中記載:“庵觀寺設盂蘭會,傳為目蓮僧救母日也。街巷搭高臺、鬼王棚座,看演經文,施放焰口,以濟孤魂。錦紙札糊法船,長至七八十尺者,臨池焚化。點燃河謂以慈船普渡,如清明儀,舁(yu,共同抬東西〕請都城煌像出巡,祭厲鬼。都中小兒亦於是夕執長柄荷葉,燃燭於內,青光熒熒,如磷火然。

又以青篙縛香燼數百,燃為星星燈。鏤瓜皮,掏蓮蓬,俱可為燈,各具一質。結伴呼群,遨遊於天街經壇燈月之下,名斗燈會,更盡乃歸。”雖是宗教活動但已充滿民間娛樂氣氛。

  中元節習俗——放河燈

河燈也叫“荷花燈”。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晚上,人們做燈放人水中,傳說可為屈死冤魂引路。肖紅在《呼蘭河傳》中的一段文字,對這種習俗作了最好的解釋:“七月十五是個鬼節;死了的冤魂怨鬼,不得託生,纏綿在地獄裡非常苦,想託生,又找不著路。這一天若是有個死鬼託著一盞河燈,就得託生。”放燈時用一塊木板鑽孔,上面用竹蔑編織各式各樣的燈籠,其燈型多為蓮花燈,其含義為超度鬼魂。而在東南沿海一帶,會在燈中放置銀元,漁船爭相攫取,獲得者可以“一年大順”。

放河燈,中元節和七月的最後一天都有。《金陵歲時記》中稱:“中元金陵人家,延僧舟次誦經,剪五色紙為荷花燈,沿水放之,俗稱齋河孤。”《熙朝樂事》中說:“僧家建盂蘭盆會,放燈於西湖及塔上湖中,謂之照冥。”另外,還有《北京歲華記》中的水燈,都是稱呼不同但燈的實質一樣,都含有消除災禍之意。吳江地區中元節放水燈,先由主持者向各家募捐,然後在七月十五僱數十艘船隻,夜間在河中游行,船上都扎彩懸燈。有請僧誦經的,有供奉佛像的,另外有數艘船隻,僱請多人在船上奏樂,最後面的船,專門將五彩紙折成燈,點火後放到河面上,紅白相間,頗為壯觀。

至於河燈的`製作,極其簡單。用三寸長寬的正方形厚紙做燈底,另用蘆柴一根,長約三寸,中間穿一個眼,裝竹籤,釘在燈底,再用紅白紙折成四方形,把燈底四面糊好,中間置放油紙捻,就製作成功。也有的人用各種顏色的紙,剪成荷花瓣的形狀,糊到碗口上,中間用油脂點火,叫作地藏燭。

  中元節習俗——放焰口

佛教中形容餓鬼渴望食物,口吐火焰叫做焰口。因而和尚向餓鬼施食叫放焰口。自樑代起,我國民間在中元節舉辦設齋、供僧、布田、放焰口等活動。當天,人們先在街口村前搭起法師座和施孤臺,並在法師座前供著地藏王菩薩,相傳地藏王菩薩是超度地獄鬼魂的。其下供著用面制的桃子、大米,施孤臺上立著三塊靈牌和招魂蟠。正午已過,人們把全豬、全羊、雞、鴨、鵝及各式發糕、果品等擺到施孤臺上。主持人在每件祭品上分別插一把藍、紅、綠的三角紙旗,上書“孟蘭盛會”、“甘露門開”等字樣。儀式在莊嚴肅穆的廟堂音樂中開始。眾僧誦唸各種渴語和真言,然後施食,把面桃子和大米撒向四方,重複三次。民間把這種儀式叫“放焰口”。及至晚上,家家戶戶還要在自家門口焚香,把香插在地上,因其象徵著五穀豐登,所以插得越多越好。

  中元節習俗——祭祖

中元的由來,與上元相同,本來與迷信無關。佛道兩家,將其作為節會,民間又將其叫作鬼節,還叫作瓜節。《大藏經》中載:“目蓮以母坐餓鬼中,佛令作盂蘭盆,以奇果素食置盤中,供佛而後母得食。”後人依此典故,隆重地對待這個節日,僧尼道俗,都精心營建盂蘭盆,供奉諸佛。百姓人家也大多持齋誦經,祭莫祖先,撫慰孤寡,教化人心,以至肉市也為之罷市。

相傳七月十五日為祖先回家的日子。所以各家各戶,不論貧富,都要準備錢幣、果脯、美酒以及時令之物祭祀祖先。雲南、貴州的苗族人,每年農曆七月十四日到十五日這兩天。焚燒紙錢、遙祭祖先的風氣也很盛行。七月十四這天叫江南節,十五日叫作江西節。

祭品之中,各地多用西瓜和茄餅。有將西瓜切割成多個齒狀的,稱之為西瓜山。紅瓤黑子,擺在桌案之上。至於茄餅的做法各不相同,可用麥粉或者糯米粉做,形如半月,以青菜或豆沙糖做餡,再取茄子的柄,剝去外皮,插進餅的一端;有把茄子切成絲,與面和好,再用油煎的;還有的將茄子切成絲,盛放在器皿裡,用手搽壓茄子絲,擠壓出水,然後用這些水和麵屑,加薑絲和食鹽,調成麵漿,用油煎炸。

北方各省,有獻麻谷的做法,有的在家中供奉;有的在門左右首擺放,稱之為供麻谷;而持麻谷數根,插在隴上,則稱之為送麻谷。此時麻谷已經送到打穀場,以此宜告農事順利,莊稼成熟,薦嘗新物,正符合古時的祭祀之意。

按我國的習俗,一年中祭奠亡靈,中元最為重要。家有新喪的,哀痛尚深,其至親好友。要在死者去世第一年的七月十五準備好祭品,送到死者家中祭奠,以示追悼。

女子出嫁後,常住夫家,對於孃家的祖宗,遇到節日一般不能參與祭祀,所以本日應回到孃家拜祭,暫盡孝心。祭祀後和大家一起聚餐,共享祭品,也可一敘闊別之情,並討論族中事宜。

安徽西南部,如太湖、潛山、懷寧等縣稱中元節為“七月半祭祖”,是清明節之後又一重要的祭祀日。不同的是,清明節是聚族而祭,“七月半”多半是一家之祭。自七月之初,在墟市街道、田間地頭可看到堆積成山的祭品,包括冥紙、冥衣、靈屋、線香和鞭炮。自初十開始,便要將廳堂打掃乾淨,並設定香案、先祖牌位,備酒餚撰品連日供奉,以迎先人故霸祖。家人不許吵鬧、不許赤身露體,在家中看到蛇蛙蝶鳥不能打死,並且要焚香燒紙,因為這些東西有可能是祖先變化的。到“七月半”祭祖時,則要把先人的牌位一一請出來,恭恭敬敬地放到專門做祭拜用的供桌上,再在每位先人的牌位前插上香,每日晨、午、昏,供只次茶飯,直到七月份日送回為止。紙錢不能只燒給自己的亡親,也要給無後人的亡靈燒一些,以免他們在陰間為難自己的先人故祖,於是便又有了在十五日夜為孤鬼“燒孤衣”的說法。民間至今還保留著這種習俗。

  中元節習俗——送羊節

舊京及華北地區的農村,民間流行七月十五由外祖父、舅舅給小外甥送活羊的習俗。起因是,沉香劈山救母成功後,沉香要追殺殘虐其母的舅舅二郎神,二郎神為重修兄妹和舅甥之誼,於是每年七月十五都會送給沉香一對活羊,相傳是取其“楊”姓的諧音,以重結兩家之好。漢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說:“羊,祥也。”甲骨文《卜辭》中也稱羊通祥。可見在古代,羊這種動物,一向代表吉祥之意。因而民間便流行舅舅送活羊的習俗,後來漸漸發展為送一對面羊。